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

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

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范文第1篇

一、倡导绿色会计核算,建立全方位环保体系

中国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急需绿色会计核算与绿色审计监督(简称绿色核算监督)。在中国实施绿色核算监督,是实行绿色循环经济的体系保障,是构建全方位环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进行节能降耗的绿色核算,提高资源利用率,实施真实绿色财富的绿色审计监督,才能防止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实现绿色GDP增长,才能确保我国循环经济核算战略的实施。绿色核算监督是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经济核算监督,是一种循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环境清洁生产有机结合的良性循环发展核算监督,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绿色核算监督内涵广博,包括绿色统计、绿色GDP、绿色会计、绿色审计、绿色融资、绿色资本、绿色税收……等核算监督。绿色核算监督已成为现今国内外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主流。中国总会计师杂志社刘丽君社长在《肩负媒体职责 倡导绿色核算》中指出,绿色GDP核算呼唤催生了我国绿色会计核算的发展,已在我国刮起了一股绿色会计风。《中国总会计师》杂志作为中国一级财会类杂志,肩负媒体的光荣职责,早在2003年创刊第一期就推出了关于绿色会计的文章,介绍我国绿色GDP核算和绿色会计核算理念;倡议媒体进一步加强对绿色GDP核算和绿色会计的宣传;普及绿色经济知识;报道绿色核算和绿色会计的学术成果;探索绿色核算和绿色会计的发展方略。为绿色核算和绿色会计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升全社会对绿色GDP核算和绿色会计的认同,推动中国绿色会计事业的发展。

二、自然资本核算观

自然资本是认识环境和环境环保的一个新视角,环境是一种具有很大价值的资产,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然资本。将自然资本计价明确纳入资源环境与绿色核算体系中是绿色核算监督的重点与难点。把自然资本纳入资源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的观点,首先来自《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自然资本”和环境是自然资本来源的观点。世界银行于1995年首次引用了“自然资本”概念,公布了“扩展的财富”指标,并以此作为衡量全球或区域发展的新指标。扩展的财富中包含了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四大要素。而由资源、生命系统和生态系统构成的自然资本的涵义共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的可供开发利用的各种自然资源;第二层是由动植物、微生物构成的生命系统;第三层是自然资源和生命系统构成的能够给人类和全部生命系统提供服务的生态系统。因此,自然资本核算观也就是概括了为支持生命系统的生态系统的总和的绿色核算观,也就说自然资本是有价值的,要把自然资本纳入资源环境经济核算观。

三、“零排放”绿色GDP核算法

现行的GDP核算体系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没有考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因而无法真实地评价经济增长趋势及社会财富积累。该体系还助长了一些地区为追求GDP增长而破坏环境、过度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并从根本上动摇了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为克服传统GDP核算体系的缺陷,应对目前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挑战,利用全新的绿色GDP核算体系替代传统GDP核算体系已经逐步成为一种共识。在中科院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绿色GDP扣减核算法的基础上,环保专家钟定胜提出了运用“可持续、效用衡量、横向可比、数据采集”四大原则进行社会总效用衡量的“零排放”绿色GDP核算法,备受人们关注。该方法针对国民经济生产中每个可能造成环境生态损害的环节都采取了虚拟环境修复措施进行弥补,因此它核算的是净社会总效用的增加情况。由于引入了社会平均治理费用来计算虚拟环境修复部门的修复费用计量核算,因此,这个核算方法不仅操作上简便易行,而且数值核算上相当稳定,基本满足数据可获得性原则和横向可比性原则,同时它又能从整体上较为准确地反映全社会经济福利的真实产出状况,可称谓真实可信的“零排放”绿色GDP核算法。

四、宏观环境会计

宏观环境会计是以国家为核算主体,利用会计核算的原理与环境经济核算的结果,对一国经济活动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使用、消耗)进行货币(辅以实物)核算。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耿建新教授与宏亮博士从宏观环境会计概念出发提出自然资源耗减估价方法进行案例分析,使入耳目一新。他们用自然资产的价值,使用未来净收入的现值估价的现值法、使用者成本补偿视同资源耗减的使用者成本法、自然资产的租金净价格法、推导出全新自然资源耗减的估价公式。把此公式运用于煤炭行业的上市公司“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神火股份”)及石油天然所行业上市公司“辽河金马油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辽河油田”),具体的资源耗减估价之中,这种对自然资源耗减估值方法的适用性与可行性进行探索性的实证研究在我国尚属首例。

五、森林资产会计核算

多年来森林资源的长期无偿使用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锐减,生态失衡水土流失,物种减少洪水泛滥引人关注。实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进行森林资产会计核算,是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林业内部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森林资产管理”的实质就是实行森林资产会计核算管理,是细化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理顺林业产权管理制

度、适应中国“国情”的对森林实行的科学管理。四川省林业厅财务处退休干部陶仁川的《森林资产会计》观点鲜明务实,是对森林资产“公允价值”核算方法的重大突破,使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成为可能。“以讦估促进核算”的方法(即:市场价或公允价值核算),解决了森林绿色会计核算计量难题。其核心是以产权单位(即国有、非国有林业企事业)的森林资产,经首次评估确认其价值量(即清产核资),以后按森林的自然生长规律(即生长率)来计算增值额,该方法无论理论上、具体操作方法上都有了根本性突破。

六、绿色会计应用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公司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考虑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和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致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空气污染日趋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全球气候遭到改变,将直接危及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必将引起了会计领域的一次绿色革命。通过对环境会计在公司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将环境活动纳入公司会计核算体系,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利用会计手段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披露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公司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已成为大势所趋。南开大学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郝冀认为,绿色会计核算应用能达到此目的:实现环境投资核算可以帮助其降低经营成本,避免未来的环境负债,提升公司绿色产品商誉,增加企业绿色利润及社会环境效益。绿色会计应用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它所反映和控制的对象极其复杂,它的间接对象是环境资源的物流运动,即从环境资源的形成、获取,到环境资源的开发创新的整个过程;它的直接对象是环境资源的价值运动,即环境资源价值、环境资源的耗费、环境资源损失、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的经营开发收入、绿色收入和绿色利润等。

七、绿色核算研究倡议

“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是人类生命力的象征,“绿色”是21世纪信息知识经济时代的代表色,“绿色”以生态及环境的代名词深入人心,向一切旧传统经济观念发起了绿色文明挑战。为全面加强中国绿色核算与监督课题研究,特提出绿色核算研究倡议。

1.倡议在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专业委员学会的领导下成立“环境会计研究课题组”,率先组织热心于绿色核算与监督研究的专家学者,与环保专家密切合作,共同携手开创中国绿色核算研究新局面。

2.倡议树立绿色GDP科学发展观,积极为会计法及注册会计师法修改工作建言献策,建议增加绿色会计及绿色审计内容。

3.倡议开展中国绿色核算与监督信息电算化研究。为严格执行环境评价法,开展企业IS014000环境认证、绿色会计核算、绿色审计监督工作服务,争做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促进派。

4.开展企业环境报告披露制度研究。将争创资源低消耗、污染零排放的绿色企业的绿色核算调研列为首要研究课题;

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范文第2篇

随着人世的到来,绿色会计的背景产生,国际、国内都对我们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源、环保逐步成为企业的问题,绿色、环保离我们越来越近,如新型的绿色消费、绿色食品、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的出现等。环境污染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如乌拉特前旗华章纸厂对黄河水的污染事件,企业如何对污染进行反映、监督和控制呢?这也是绿色会计产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有学者说,绿色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绿发展与环境之间的联系,确认、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和利用的成本费用,分析环境绩效以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足以自然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开展的会计。还有很多有关绿色会计的论述,归纳起来,绿色会计的意义就在于它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采用多种手段与条件,对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和现象所做的反映和控制。

一、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与目标

(一)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

传统会计理论中的会计对象是与企业资金运动有关的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事项,而绿色会计理论对会计对象的界定作出了划时代的变革,大大突破传统会计资金运动的范畴,它考虑除资金之外的资源环境、整个社会生产消费以及生态循环价值,弥补了传统会计关于会计对象不完整的缺陷。因此,在绿色会计下,会计要素须重新界定,会计等式中各科目也须重新调整,从而避免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耗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企业虚增利润的情况。

(二)绿色会计的核算目标

会计目标就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用,从这一点上,绿色会计和传统会计的目标是相同的,但是,绿色会计的目标有其特殊性,即提供对决策有用的环境方面的会计信息,通过使用这些信息,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绿色会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看,绿色会计的目标应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绿色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目标协调,由于传统会计理论只强调提高经济效益的单目标决策,不但导致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降,也危及经济效益的未来可实现性,同时,经济增长也难以持续,因此,绿色会计的各个目标之间的联系不可忽略,需要在经济决策时考虑社会和环境问题,在解决环境问题时考虑经济和社会的实际要求。绿色会计的具体目标是通过会计核算,确认和计量一定会计期间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损失,尽可能地为社会各部门提供有关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环境规划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义务、贡献等方面的信息。

二、绿色会计的建立与实施

如何将与环境相关的成本和效益通过一套制度做合理的反映并使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判断是企业环保行为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绿色会计系统的主要目的之一,披露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的信息对企业的决策、企业的外部形象及政府的环境管理都有相当的益处,国家政府和法律部门可利用这些信息制定环境政策和法律规范,加强宏观管理和控制,促使微观和宏观协调一致。同时,也能准确地核算国民生产总值,不虚增国家财富。企业的其他信息使用者可利用这些信息,评价环境措施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了解包括环境成本、负债在内的较客观的资产负债状况和偿债能力状况。作为企业为获得在竞争中广泛的认同和有利的地位,保持持续发展和上升的态势,要实施正确的环保措施,就应着眼于绿色会计记录、编制和公布本企业的绿会计报告,但是对应这一系列理论尚处于研究和讨论之中,它包含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方面,要使绿色会计得以实施,尚需较大的时间,必须从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的有机结合为保障。

(一)政府方面

要引导适应的会计理论,就是要求政府恰当地引导会计理论在绿色会计方面做些研究,可以成立由会计,环境资源、法律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机构,对绿色会计理论、自然资源成本、环境影响成本、市场规则变动、法律体系变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促使绿色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相结合。政府部门要对企业必须提供的环境资源信息作出明确的强制性规定,同时,还要完善环境保护税制体制,应调整税目、税率,对具有保护环境功能的税种加以补充完善,专门形成环境保护这一综合税种,环保税按课税对象不同可分为水污染税、空气污染税、燃油税、垃圾税等,通过征税使得环境污染有了量化标准。

(二)企业方面

为了确保绿色会计的实施,企业要设立绿色管理目标,首先在战略管理目标中设置相应的绿色管理目标,使绿色管理目标引导企业的发展战略,并贯穿丁企业管理战略的整个过程,应在企业的重要经济指标方面设置绿色会计项目,以反映和披露企业环保方面的信息;反映和披露与环境有关的投资,支出成本和收益、污染和控制费用、排污费用、环境方面的研究开发技设备改进费用等,因此,企业在资产负债个上应设置“环保负债”、“自然资源耗费”项目,该项目披露企业因生产耗用或损害自然资源应负担的社会责任。在损益表上,增列“环境收入”、“环保支出”、“环境利润”项目,以便准确地核算企业利润。另外,财务情况说明书应专栏说明企业对环境的损害情况及治理措施。具体内容有:1.会计期间企业生产耗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如耗用多少吨淡水及海水);2.企业电产活动及排污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如排放多少二氧化硫、磷等);3.企业对环境的污染所造成的社会责任成本,如因水被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对水中生物的影响,对旅游业的影响(水被污染游客会减少)等;4.企业已采用的控制污染措施及其效果(近期效果及远期效果);5.企业治理污染的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措施(当前目标及长远目标)。其次,掌握各项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制定企业的绿色管理法规,通过贯彻和执行这些法规政策和经常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绿色管理的实施。

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为自然资源存量价值与耗竭价值核算、环境污染损失价值核算及环境质量恢复与改善价值核算;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应依据的经济理论、价值补偿理论、效用价值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源存量和耗竭价值核算可采用支付意愿和供求定价模型法;环境污染造成的生产和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核算可采用市场法;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价值核算可采用人力资本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包括自然资源核算指标和环境保护核算指标;系统讨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内涵、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指标体系以促进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深入研究。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表现在:完善和发展经济核算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相适应的经济核算与分析体系;推动经济学的发展;改革与完善经济核算制度,建立既适合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可比性的经济核算制度;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资源资产的产权关系,建立自然资源高效使用、合理补偿和法制化管理制度;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环境问题没有受到国民经济核算部门的重视,绝大多数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经济信息没有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反映出来,如为减少和防治环境污染以及恢复生态环境而发生的成本与费用没有在生产成本中体现出来,因环境污染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或因治理环境对社会的贡献没有确切的计算和评价,忽视了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从而就造成了人们对经济指标的片面追求,再加之人口的膨胀,社会需求的膨胀,使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作为解决可持续发展的良方,一旦建立起来,将会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1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基本理论

资源与环境价格的确定,是资源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自然资源与环境定价,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学问题,而且涉及经济体制、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问题,被众多学者称之为“两难的选择”。国内外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和方法,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达成共识。

1.1的经济理论

马克思曾高度抽象地把社会再生产过程划分为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并且论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生产决定分配、消费和交换,而分配和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再生产四环节的活动构成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并把它看成是揭示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作为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指导思想。

对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来说,传统的经济学原理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是无限的。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随意地使用资源并且不用考虑它的价值损失。因此,以前国民经济核算基于这种理论大多数没有考虑环境与资源给国民生产总值带来的损失。

1.2价值补偿理论

价值补偿理论的提出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加速消耗,生态环境恶化相伴而生的。经济发展依赖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支撑,同时又对资源存量和环境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普遍感到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了持续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前列,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绩,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然而在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即资源的加速消耗,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长期以来,中国的资源全部归国家所有,许多自然资源低价,甚至是无价开采使用,致使财源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按照传统财政理论,财政分配只局限于国民收入分配领域,对于自然资源配置,资源耗费一直是被忽视的。资源的乱采滥伐,国有资源价值的流失,必然导致国家财政困难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仍是一个价值补偿问题,只有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价值补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1.3效用价值论

资源价值核算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主观价值论,即效用价值论。资源价值效益可以通过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和影子价格来表达。

1)支付意愿。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为获得一种商品、一次机会或一种享受而愿意支付的货币资金。它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用以表达一切商品、效用或服务的价格,是资源效益核算的根本。目前,支付意愿已被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法规和标准规定为资源及环境效益核算的标准指标,并用来核算各种资源和环境的效益。

2)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获得一种商品、一次机会或一种享受而愿意支付的资金与实际支出资金之差。在西方经济学中,私有商品的消费者剩余可以通过其价格资料求得,而公共商品的消费者剩余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求得:①利用“影子价格”,与私有商品类似,可以根据公共商品“影子价格”来求其消费者剩余。②利用支付意愿,询问人们对某商品的支付意愿和实际支出的费用,从而求出消费者剩余。

3)影子价格。由于资源效益属公共商品,没有市场交换和市场价格,但可以利用替代市场技术,先寻找替代市场,再以其“影子价格”来表达资源的效益。例如,计算森林产生氧气的价值,可先计算森林每年产生氧气的总量,并假设这些氧气可用于市场交换,再以氧气的市场价格作“影子价格”来计算森林产生氧气的价值。

1.4可持续发展理论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的几种观点可表述为:①不重视可持续性:追求资源开发与纯经济增长;②重视可持续性:注重资源节约与管理;③强调可持续性:强调资源保护;④极端强调可持续性:极端强调资源保护。目前,中国实行的可持续发展属于重视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主张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发展循环经济,以解决当前的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环境退化等危机。

2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方法

作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方法应该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方法相一致,包括数据来源的调查方法,整理汇总方法和分析研究方法。这里所说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是指分析研究方法并为此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表1)。

2.1自然资源核算基本方法

自然资源价值核算方法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自然资源的核算,是在自然资源成本定价的基础上进行的核算,既包括存量的核算,又包括流量的核算;既要有实物形态的核算,又要有价值形态的核算;既要对各类自然资源分别进行分类核算,又要进行综合核算。由于核算的内容与要求不同,其核算的计算方法也各不相同,一般可采用供求定价模型法J。同时,要把自然资源核算同国民经济增长变化核算以及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投入、产出核算联系起来。自然资源的核算可分3个层次进行:第一,对每一种自然资源进行核算,包括自然资源的存量价值核算和耗竭损失价值核算,反映其增减变化;第二,对自然资源进行综合核算,反映自然资源总量的变化;第三,把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的增减变化,资本形成的规模以及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净值(NNP)的实际状况。这3个层次的核算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2.2环境保护基本核算方法

2.2.1环境保护与治理支出核算

环境保护与治理支出包括企业投入、政府投入、居民投入和各种环境保护治理设施捐助,这部分投资支出以实际发生额为准。环境保护与治理支出主要用于:①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投资,如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工程、气化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等;②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③环境管理服务支出;④基本建设“三同时”环保投资;⑤居民环保支出等。环境污染治理的费用和投资按实际费用支出和投资的性质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为治理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它将形成固定资产,是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它的支出具有资本性质,因此,应按照固定资产折旧率计算的折旧额作为当期的经济损失。第二部分是当年为维护环保设施、环境费用的支出和为监测管理污染治理情况和科研费用的支出。这部分应当作为当年的经济损失。第三部分是当年治理污染时的费用支出,它是对污染物排放的直接治理费,应作为当期的经济损失。计算公式为:污染治理总费用=已治理费用+虚拟治理费用=实际污染治理投资额/已达标率或实际污染处理率。

2.2.2环境质量降级核算

环境质量降级主要是由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以及环境噪声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一方面生产中的原材料使用量越大,生产规模越大,自然资源的消耗也越多,排放的污染物也越多,造成的环境质量降级也越快,如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环境质量降级核算可采用恢复法进行,如大气环境质量由二级降到三级,水环境由Ⅲ类水体降到Ⅳ类水体等。治理大气环境质量由三级升二级,进行污水处理使水环境质量由Ⅳ类水体升到Ⅲ类水体的费用即为环境质量降级的损失。

2.2.3环境污染损失核算

环境污染损失可分为以下及部分:

(1)环境污染造成的生产损失:环境污染造成的生产损失包括对工业、农业、畜牧业、养殖业及其他行业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环境污染使产品减产,二是环境污染使产品质量下降。可以用市场法对这部分损失进行核算。

(2)环境污染对固定资产造成的损失:固定资产主要是指各类机械、仪器、厂房及其他公共建筑物和设施等。环境污染对固定资产造成的损失主要是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缩短使用寿命,以及增加维修保养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用市场法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固定资产损失进行核算。

(3)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经济损失的核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可考虑环境污染造成的医疗费增加、直接劳动力和间接劳动力损失等几部分,可采用人力资本法进行核算。

(4)水污染损失核算:根据环境规划最终目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应为100%,生活污水处理后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把此目标作为理想状况,对比现阶段与目标值的差值,算出应处理的污水量,并根据一定的处理费用,核算出水污染损失的价值。计算公式为:水污染损失价值=(生活污水排放量+工业废水未达标排放量)×污水处理费。

(5)大气污染损失核算:污染物的排放是造成大气环境质量退化的主要原因。排污收费为对环境外部影响附加一个真实的价格提供了一种机制,从而确保环境影响被纳入到污染者的决策框架之中。理论上,理想的收费水平应该反映与污染物有关的边际损失成本。但实际上,目前各省都用征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污费来弥补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失,实际征收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污费都远远低于大气污染环境损失成本。

(6)固体废物堆放污染损失核算: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损失,主要为工业固体废物的堆存费用堆存费用是指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或堆存直接造成的人、财、物等方面的额外费用,估算方法采用“工程费用法”。计算公式为:堆存费用=堆存量×堆存系数。

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绿色会计;绿色资产;绿色费用;绿色效益

一、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

1.绿色会计的主体

绿色会计的主体即绿色会计的定位,按其核算内容,可将绿色会计主体划分为宏观绿色会计主体——国家、中观绿色会计主体——区域经济体、微观绿色会计主体——企业。这种划分方法,科学规定了绿色会计主体的空间界限,将对资源的使用权利与保护责任统一起来。

2.绿色会计的客体

绿色会计的客体,即核算对象,应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构成,即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不断损耗和不断补偿的循环过程,具体包括绿色资产、绿色费用、绿色效益。

3.绿色会计的目标

绿色会计的目标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其中基本目标是通过会计的计量、反映和控制来促进社会环境资源合理利用,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和和协调一致;绿色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充分披露相关的绿色会计信息,为政府管理机构、当前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环境利益关系人的经济决策提供帮助。

4.绿色会计的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绿色会计应注重主体的行为特性,按照边际价值理论和“资源托付论”的要求,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作为绿色会计主体受托责任关系的主要部分,使绿色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

(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是指绿色会计核算以会计主体在自然资源不枯竭、生态资源不降级的基础上,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3)会计分期假设。为方便核算,应将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期间,以定期核算经营成果。

(4)多元计量假设。绿色会计的核算内容相当一部分在计量上具有模糊性,因而绿色会计的计量应以货币计量为主,以实物、与自然环境有关的指标,文字说明为辅,做到多种计量方法互相补充,为有关各方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

二、绿色会计的会计要素确认

1.绿色资产的确认

绿色资产是指经济实体或单位从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加以控制,能以货币计量,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绿色资产所确认的环境资源必须同时具有未来效用的可能性和计量的可靠性。即环境资源蕴含着可能的未来效用,具有一种直接或间接产生或有助于产生未来的效用的能力,且经济实体或单位具有实际控制权;当绿色会计能基本如实反映环境资源的取得、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情况,为相关绿色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时,就确认为具有可靠性;环境资产的开发利用的不可逆性和稀缺性,要求环境资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顺应生态平衡的运行机制。

2.绿色费用的确认

绿色费用是经济主体或单位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付出或耗用绿色资产的转化形式。持续发展过程是指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本代人的需要而对环境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付出或耗用的资产是指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时,减少的绿色资产或其他资产,这些资产一经使用,不能再带来未来效用,资产的价值就转化为费用,绿色费用可分为自然资源耗减费用、维持自然资源基本存量费用、生态资源保护费用和生态资源的降级费用。绿色费用的确认标准为未来效用的不可能性和计量的可靠性。

3.绿色效益的确认

绿色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绿色资产给人类带来的已经实现或即将实现的,能够用货币计量的效用。绿色效益是一种效用,是人类社会从开发、利用绿色资产中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即人类直接开发、利用绿色资产,得到特定的资源产品,或人类通过对已有的资源产品进行再加工工,增加附加值,从而创造收益。绿色效益的产生是个持续的过程,必须人为地将这个持续过程划分为若干个会计期间,并按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

三、绿色会计的计量

1.制定科学可行的环保标准,为绿色会计的计量奠定基础

科学可靠的环保标准,是在一定范围内为社会、为公众所认同和接受的标准,它按照人类社会合理生活的需要为原则,并以国家的强制力赋予环保标准的法律权威性,用这个统一的标准评价出的绿色资产价值就具有了可比性。

2.绿色会计的计量方法

绿色会计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市场法和替代性市场法。所谓直接市场法是指度量被评价的绿色资产到环境标准之间的变动,然后直接运用货币价格对这一变动的条件或结果进行测算,具体包括:市场价值或生产率法、人力资本法或收入损失法、防护费用法和恢复费用法或重置成本法;所谓替代性市场法是指有些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只是部分地、间接地反映了人们对绿色资产脱离环境标准的评价。

3.绿色会计要素的计量

(1)绿色资产的计量:资源稀缺性决定绿色资产的拥有和使用必须要付出相应代价的,这就是绿色资产的价格;当环境资源是付出代价取得的,就按所费代价进行价值计量,当环境资源是凭借某种权利取得的或是大自然赐予时,可依据市场价格、政策规定或合理的估算进行价值计量。

(2)绿色费用的计量:绿色费用的发生一般会引起绿色资产减少或社会经济系统内物质资产的减少,如自然资源的耗减费用直接表现为绿色资产价值的降低,自然资源的保护费用直接体现为社会经济系统内物质资产的减少,绿色费用的发生表现为间断性与持续性并存,生态资源保护费用主要是人类耗用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保护环境发生的费用,是伴随着环境保护活动的进行而发生的,其费用通常按每次环境保护活动的实际发生额计量,表现在会计核算上具有间断性的特点,而自然资源的耗减与生态资源的降级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具有很强的时滞性,其费用通常在每一会计期末总括计算费用总和,表现在会计核算上具有持续性。

(3)绿色效益的计量:由人类劳动创造的直接绿色效益近劳动量的价格计量,而间接绿色效益按效用的货币表现计量。

四、绿色会计的报告

利用绿色会计要素编制绿色会计报表,以全面、准确反映绿色资源和环境状况,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合乎质量要求的全方位信息,其内容包括:企业的绿色预算、企业有效利用资源状况、环境污染的治理与绿色费用的发生情况、企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情况和绿色效益状况。同时,企业在绿色会计报告附注中应披露企业的资源环境管理系统、企业的绿色会计政策及目标、企业采用的环境标准及其变化对数据的影响、企业主要的污染物及其处理措施、企业实施绿色会计审计的情况和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陈煦江.环境会计假设探计[J].财会研究,2002(2).

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安阳市;绿色GDP;核算

中图分类号:F22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089-02

一、安阳市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必要性

国民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目前,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基本上都是按照联合国制定的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核算体系进行。从可持续发展角的度来看,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存在两个缺陷,(1)在评估成本与资本时,国民经济核算忽视了自然资源方面出现的稀缺,而这已经危及到经济发展所需维持的生产力水平;(2)短期内追求经济的迅速增长造成环境被破坏,如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森林减少、土地沙漠化等,以及随之对人类健康和财富带来的影响,甚至一些用来维持环境质量的费用也被当做国民的收入和生产的增加来加以核算,而实际上这些费用只应当做为社会的维持成本,不能当成社会财富的增加。正基于此,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修正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模式,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一个潮流。

二、安阳市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成

绿色GDP是在SNA核算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外部影响因素和自然资源的考虑而得出的新的GDP,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更综合的经济福利水平。它以绿色投入产出核算理论为基础,结合安阳市实际情况构建环境生态成本对绿色GDP核算体系进行调整:

安阳市绿色GDP=传统GDP-环境生态成本

环境生态成本中资源资产与环境资产的核算客体(对象)包括土地资源及相应的土地生态环境、矿产资源、水资源及相关的水生态环境、森林资源及相关的森林生态环境、江河湖泊资源、大气环境以及再生资源等。

因此,绿色GDP核算体系为:

安阳市绿色GDP=GDP-(自然资源耗竭损失+自然资产退化损失+预防支出-非经济自然资产向经济自然资产转移支出)。

三、安阳市绿色GDP核算

(一)资源价值估算方法

在安阳市绿色GDP核算中主要采用市场价值法、边际机会成本法、维持费用法、恢复法、净价法、成本费用法等资源价值估算方法。对单位资源恢复费用及单位污染物治理费用的估算方式一般可分为按实际价格估算和按理论价格估算两种(GDP及资源恢复、治理费用均为2013年当年价或按贴现率折算值)。

(二)安阳市环境生态成本构成

1.自然资源耗竭损失

计算由于经济活动造成的自然资源耗竭损失价值,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消费和林业采伐、水资源消耗、鱼类资源过度捕捞所造成资源损失。2013年安阳市自然资源耗竭损失1 059 087.30万元,其中地下矿产资源损失723 489.83万元,占资源耗竭损失的68.31%。

2.自然资产退化损失

生态系统具有使用价值和服务功能,采用机会成本法和收益还原法估算生态破坏造成森林、草地、耕地、湿地面积减少产生的损失。2013年,安阳市自然资产退化损失为82 489.47万元。其中,来自于生态破坏21 819.52万元,废弃物排放导致资产退化60 669.95万元,分别占26.45%和73.55%。

3.预防支出

预防支出包括2013年安阳市用于土地中固体废弃物的治理费用、废气治理费用和污水治理费用,以及地质勘探费用。2013年,安阳市用于经济资产的预防支出为43 833.70万元,占预防支出总量的11.97%;非经济资产预防支出322 342.60万元,占预防支出总量的88.03%。

4.非经济自然资产向经济自然资产转移

2013年,安阳市非经济自然资产向经济自然资产转移量(新增探明储量)价值为39 543.56万元。

5.安阳市绿色GDP构成

安阳市环境生态成本构成,见表1。

2013年安阳市国内生产总值1 684.48亿元,人均7 640元。通过环境生态成本对安阳市GDP进行调整,计算得到绿色GDP。

由表2可以看出,2013年安阳市环境生态成本126.86亿元。占安阳市GDP的7.53%。即2013年安阳市国内生产总值中有8.00%的部分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自然资源和环境)取得的,属虚增值,绿色GDP为1 549.75亿元。

四、结论

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若绿色GDP的发展速度快于GDP的发展速度,即是节约与优化自然资源利用、减少或未发生环境污染的标志;反之则是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加大,不利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标志。安阳市进行生态省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提高绿色GDP占GDP比重,使环境生态成本进一步降低。根据省内资源、生态环境污染状况等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能源回采率,减少地下能源的损失和浪费。

(2)提高能源转换率,增加水电、核电比重,减少SO2,CO2排放。

(3)推行清洁生产,对三废进行生产全过程处理,实行总量、浓度双重控制。

(4)加强生活垃圾、生活废水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及运营。

(5)强化保护区管理,保护各类型生态系统。

(6)征收绿色税费(环境费、环境税),并采取排污权交易以及环境损害责任保险等经济手段。

本文所构建的安阳市绿色GDP核算指标体系虽不尽全面,但能够充分反映出环境生态成本各组分对安阳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此外,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应遵从动态性原则,即其构建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经过反复的实践和研究加以确定,并随着经济形势和客观条件的变化对其进行修正,动态地反映可持续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 孙刚,盛连喜.生态系统服务: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J].东北师大学报,2000,(1).

[2] 徐衡,李红继.绿色GDP统计中几个问题的再探讨[J].现代财经,2002,10(22).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reen GDP accounting system in Anyang city

ZHANG Xiu-q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nyang 4550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