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城市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建设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城市建设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抓建设重管理

应当看到,近几年宝山区的城市管理有了长足发展,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管理体制初步确立,管理组织逐步健全,广大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多年来,我们始终把城市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采取标本兼治的办法,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投入,把管理工作渗透到城市发展的各个环节,推动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在干部管理上,把城市管理业绩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把懂管理、会管理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条件。制定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引导广大干部既要懂建设,又要会管理;既要抓好“硬件”设施,又要加强“软件”建设;从而提高各级干部现代城市管理知识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在组织机构上,整合现有的行政资源,组建区一级的城市管理机构,承担制定城市管理的战略规划、综合协调和监督城市管理各项工作的职能;成立了全市第一支市政管理专业协管员队伍,既加强了道路日常管理,又解决了4050人员就业;成立了全市第一个乡镇公路路政管理中队,加强对公路日常养护保洁的长效管理;在干部作风建设上,提出了“一线工作法”,即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政绩在一线创造;在工作目标上,提出创“五个一流”,即建一流工程,抓一流管理,育一流队伍,创一流服务,树一流形象。

突重点破难点

今年是宝山实现“三年中变样”目标的关键一年。为此,我们始终把重大项目、重点工作、重要任务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全年计划围饶“三重”来按排,工作围饶“三重”来部署,措施围饶“三重”来落实。并建立了重大市政、重点基建、重大绿化三个工程指挥部,坚持每月召开“三重”工作推进会,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逐个进行研究,发扬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坚忍不拔、坚决果断的“四坚”精神,组织力量,深入现场,剖析难点,找准突破口,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突破项目实施中的各种瓶颈,有力地推进了“三重”工作的进程。

细节决定成败。“三重”工作,是由许多的细节和环节构成的,只有把每一个细节重视起来,才能确保“三重”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我们对六个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一是重大工程项目问题;二是公共交通问题;三是公共环境问题;四是重点地区的市政配套问题;五是时间节点问题;六是投资资金问题。围饶这六个关键点,我们拟定了关于城乡建设和管理“中变样”目标和任务专题调研报告;关于建管并举、形成城乡长效管理机制专题调研报告;关于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前期动拆迁工作责任机制等专题报告,为宝山区加快实现“变样”目标提供了有力保证。

化热点创亮点

城市建设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一是为了进一步增强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政治责任感。我们于4月28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一次党性教育,主要领导针对教育实践活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工作的责任心。

二是对在城市建设中贡献突出、工作积极、办事得力的部分干部职工进行了表彰奖励。并要求大家认真学习身边的典型、身边的事迹、身边的感动,充分利用本单位的先进事迹,带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入到城市建设中去。

三是通过观看电影《焦裕禄》和学习的兰考讲话精神。通过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信心和激情,并要求每一位干部职工撰写学习焦裕禄精神心得体会,使焦裕禄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城市建设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一、调研目的

按照《XX县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提出的总体目标,以“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XX县,造福各族人民”为主题,以“问情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为重点,开展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在城乡建设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找准并解决影响和制约城建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形成一批针对性、操作性以及创新性强的调研成果,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完善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调研内容

1.影响和制约城乡建设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包括城市管理体系的建设,市政建设、供水、供热服务体系的健全完善,职工队伍建设等。2.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包括廉租房建设落实情况,各单位优质服务开展,卫生县城的创建等情况。3.建设系统干部队伍思想观念和工作状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调研方式

1.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通过座谈研讨等形式征求各级党政领导、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城乡建设工作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2.与“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纲要相结合。在开展业务工作评估检查的同时,突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调研的内容。3.与开展重点调研课题研究相结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开展如何加强城乡建设服务能力、如何加强城乡建设人才及人力资源建设、如果指导创建卫生县城、如何搞好单位重点工作开展落实的研究规划,加快研究进度,尽快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四、进度安排

1、3月28日开始调研,4月10日结束。

2、集中调研阶段,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实施实地调研、座谈研讨等;二是各单位、各科室撰写并提交调研报告,4月5日前交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3、4月10日前,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局调研报告及提出的成效机制具体方案报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调研提纲及方法步骤

按照“五进四访三问一会”的方式进行调研。

一、大力开展以“五进四访三问一会”为主题的调研活动。“五进”既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户,“四访”既访村队(社区)干部,访弱势群体,访“两代表一委员”及机关党员干部、专家学者,访宗教人士,“三问”即:问情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一会”即召开座谈会或讨论会,充分听取社会各界、不同层面人员的意见、建议。

二、局各单位:在城乡建设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情况,特别是特色做法、主要成效以及经验启示有哪些?本部门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有哪些?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下一步在城乡建设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和具体措施有哪些?广大党员干部反映强烈、最迫切希望解决的影响城乡建设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哪些?对于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进城乡建设工作科学发展,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广大党员干部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思想认识如何?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如何突出实践特色,有效设计活动载体,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城乡建设工作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对建设系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什么建议?

二、社区:对城建工作最满意的是哪些地方,最不满意的是哪些地方?广大村民反映强烈、最迫切希望解决的影响城乡建设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哪些?对于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就推进城乡建设工作科学发展,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三、群众:对建设系统工作最满意的是哪些地方,最不满意的是哪些地方?在对建设系统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六、调研选题

1、如何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建设快速发展。2、如何促进县城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3、如何加快建立城市管理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七、有关要求

1、成立领导调研领导小组。组长:米吉提,成员:蒋东升、姚永安、何永胜、杜建平。

城市建设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当前,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中,如何把城乡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城市竞争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现以**县在城乡建设与发展方面的工作实践为借鉴,对此课题进行探索和调研。

一、实践与成果

(一)坚持科学规划,打造精品工程。**县把城市品位作为城市文明的象征和巨大的无形资产,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着力打造建筑精品、景观精品、亮化精品,使每座建筑、每项工程、每个景观都经得起历史检验。几年来,先后完成了以江畔高层建筑为标志的80多处建筑工程,形成鳞次栉比,风格迥异的城市景观;完成引岔林河水入城工程、沿江风景带、东、北出城口牌楼、人参仙子等景观建设和主题雕塑工程,成为全省第一个将清水河引入城区的城市;完成77栋楼宇、1450家商业门房、15处公共设施亮化,主街、楼体和沿江亮化率达到95%、90%和100%。

(二)城乡同步建设,适应发展要求。几年来,**县在财政收入不足的情况下,采取招商引资吸引一块、土地出让增加一块、集中使用整合一块、动员社会支持一块、县级财政投入一块等办法,筹集资金40.5亿元,完成城乡建设项目632项;硬化城市路面69万平方米,硬化率达到82.3%;楼房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8平方米;村内道路硬化村达到62.2%,通村公路率达到79.3%;改造泥草房近4000户,我县的泥草房改造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5平方米,砖瓦化率达到71%;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9.4%。

(三)突出改造配套,提高城市功能。针对城市基础设施陈旧,功能弱化问题,**县集中精力狠抓基础设施改造配套。新建热网管线2500延长米,改造3000延长米,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1.8万平方米,新增供热用户1200户,供热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城区大气污染指数降低9.5个百分点;新建变电站13座、新建和改造电网线路18.5千米,城区输电线路老化、容量不足、用电半径过大问题一次性得以解决;新建给水管线1000延长米,排水管线4350延长米,解决重点城区5000多户居民生活难题。

(四)倾力关注民生,改善居住条件。为加快“两棚一草”改造步伐,**县制定出台了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相关配套政策。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万平方米,入住居民400余户;廉租房租金补贴标准由每户每月60元增加到150元;制定了拆一还一、产权调换政策,保证被拆迁人都能住上楼房,并对低保户、残疾户给予特殊照顾。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计划用3—5年时间基本消灭城市棚户区和农村泥草房。

(五)实施“名城战略”,提高城管水平。**县坚持专群结合,标本兼治,不断强化城市管理措施。一方面,更加注重专管。对占道经营的临时摊床、烧烤车、堆积物进行集中整治,全部实现退路进场、进厅、进院;城市环境实现全天候、全程保洁。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共管。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广泛开展爱护环境先进单位、先进户评选活动,城管水平进一步提升。20xx年,**县通过省级卫生城检查验收。20xx年**县获得全国文明县荣誉称号。

二、体会与问题

在加快城乡建设中,观念的更新,将给城乡建设注入巨大活力。**县的工作实践为我们留下深刻体会:

一是城乡建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为打造适宜人居、适宜创业、适宜人的全面发展的特色城市,**县委、县政府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和热点,积极推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建设项目,把群众期望的公益事业办实办好,赢得广大市民对城市建设工作的热情支持。

二是城乡建设必须树立规划先行理念。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灵魂,特色是城市的生命。为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品位,塑造特色城市,**县十分注重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聘请专家编制县域总体规划、体系规划和区域规划,明确城市定位、功能分区、建筑风格和城市布局,做到50年不落后,几代人不拆迁。

当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城市建设就难以在更高起点上稳步推进。

(一)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规划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不完善,物业管理矛盾相对突出,呈现出管建脱节。

(二)“城中村”改造问题。按照“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安置特色化、行为市场化”的要求,城乡分离还比较明显,与城市融合度还不紧密。尤其是近郊农区变城区、农民变市民工作难度较大,失地农民利益补偿、生产生活、就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县域经济实力普遍较弱,地方财政支撑力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运用市场化手段运作资金 还有一定局限。

三、建议与对策

(一)更加注重城市定位。找准城市建设正确的目标和方向,营造城市资产的独特个性和优势,不断增强城市对经济增长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不断做大做强旅游品牌、产业品牌,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要突出城市性质定位,明确城市发展方向;要突出城市文化定位,全面展现城市灵性;要突出建设理念定位,正确处理好新城与旧城、当前与长远、功能与特色、地上与地下、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努力建设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二)更加注重城市经营。牢牢把握政府对城镇土地的管理权限,通过竞价出让、股本经营、土地置换、成片开发等方式,促进土地价值转化增值;大力经营城镇再生资本,对城市部分公益设施,实行有偿转让冠名权;大力经营延伸资本,充分利用政府公共管理的专营优势,对路桥、路灯、广告、公交线路、出租车牌照实行有偿使用。通过经营城市,把无形资产转化为现实财富,再反哺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一、旅游村建设的现状

(一)农家乐迅速发展成为旅游村建设重要支撑。**区农家乐自2001年十一旅游黄金周在瀛湖镇湖心村兴起以来,先后辐射到玉岚乡、南溪乡、流水镇、吉河镇、新城办、江北办、迎风乡、县河乡、五里镇、恒口镇等乡镇、办事处,基本形成了瀛湖周边湖畔农家乐,黄洋河、吉河沿岸田园农家乐,香溪洞周边近郊农家乐,月河川道庭院式农家乐等发展模式,为旅游村建设创造了基础。旅游村建设也为整合和提升农家乐发展开辟了新路子。延伸阅读:县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情况调研报告(各地对农家乐的定义不尽统一,但基本意思相近:利用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农场等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优势,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等服务的经营实体。简单来说,农家乐就是为周边地区市民提供吃、住、玩服务的休闲场所)

(二)景区周边环境日趋优化为旅游村建设创造发展空间。随着瀛湖、香溪洞、毛坝田园农业旅游示范点等主要景区的道路、绿化、景点建设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有效地拓展了以景区自然景观为依托的农家乐的发展空间,为提升农家乐档次、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村,营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三)统筹城乡一体化促进旅游村建设。围绕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扶贫、农业、水利、交通、环卫等部门投入项目资金,加快了旅游村水、电、路、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7.18洪灾后,各涉旅乡镇、办事处结合灾后重建工作,采取建设旅游社区、打造农家乐集群等措施,将旅游村建设纳入乡镇统筹发展规划,着力改变村容村貌,使建设旅游村基础条件得到根本改变。

(四)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为旅游村开辟新的客源市场。自西康高速公路通车后,**旅游交通大格局优势凸显。随着西康、襄渝、阳安三条铁路复线,十堰至天水(陕西安康段)、包头至茂名(陕西安康段)、北京至昆明(陕西安康段)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安康机场迁建,构建快捷高效的安康交通枢纽,西安、武汉、重庆、成都等大中型城市进入安康三小时生态旅游经济圈。届时,以陕南风情特色为主体的**乡村旅游独具魅力,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乡村旅游客源仅以城区居民为一线消费群体的局面。

二、旅游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三个认识误区。调研中发现,大多数乡镇认为旅游村就是以一个行政村为单位;认为旅游村建设就是农家乐经营户的档次提升;认为旅游村规划就是建成一条路、房子两边盖的发展模式。产生这三个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全面地理解旅游村建设环境生态化、居住文明化、餐饮风味化、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五化)标准,对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规模发展效应认识不足,尚未系统的、全方位的考虑旅游村建设中的具体事宜。

(二)缺乏观赏性景观和参与性旅游消费支撑。当前,全区旅游村建设仅以农家乐为主体。由于农家乐自身发展缺乏观赏性景观和参与性旅游消费项目支撑,导致旅游村以吃(农家饭)、麻(打麻将)为主要消费内容,表现出旅游档次低、消费单一性、抗市场风险能力差、发展后劲不足。

(三)人力资源不足。突出表现在,乡镇机构改革后,原有的旅游办撤销,乡镇现有从事旅游工作的人员均为兼职人员,旅游村建设工作人力明显不足。此外,缺少懂旅游、爱旅游、有见解的旅游管理人才,旅游村建设工作中缺乏创意性的建设思路。

(四)资金缺乏依然是瓶颈。当前,仅仅依靠扶贫、农业、水利、交通、环卫等部门投入项目资金建设旅游村水、电、路、环卫等基础设施,投资渠道单一,投资额度有限,投入资金明显不足。

(五)工作考核机制尚未建立。旅游村建设工作未纳入年度专项考核,旅游工作质量竞争机制还没有建立。

三、几点建议

(一)政府主导、打造景观

借鉴成都五朵金花等外地旅游村建设的成功经验,政府按照城市建设标准,对旅游村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绿化、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规划、统一建设,力求达到城市化、现代化、集约化。按照农户出资、政府补贴的办法,实施民居景观化,突出规模发展的整体形象。特别是要依托自然资源,实施景观打造,建设观赏性和参与性较强的环境元素,营造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入驻经营,走政府搭台、业主唱戏的路子。延伸阅读:乡镇乡村旅游工作调研报告精选(为了掌握大量的一手、二手资料,研究乡村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我们成立了有分管的副乡长为组长的旅游调研工作小组,为调研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调整规划、打造主题

按照规模发展、不同区域打造不同主题和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适当调整旅游村布点规划。具体地说,以黄洋河为纽带,整合迎风乡、县河乡乡村旅游资源,融合已建成的毛坝田园、牛蹄岭遗址、迎风袁台清代古建筑等基本元素,以走进田园品位乡村为主题,建设新毛坝田园以新城办木竹桥村为核心,沿袭首届东药王殿寿文化节的影响力,将东药王殿旅游开发纳入其中,着力打造乡村长寿文化整合瀛湖镇湖心村、洞桥村和玉岚乡桥兴村、清泉村等乡村旅游发展基础较好的行政村,打造湖畔渔家主题;流水镇窑头村以打造古镇人家为主题,展现陕南古镇特色。四个板块打造的四大主题,均以亲近自然放飞心情为主线,实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有机统一。

(三)产业联动、健全要素

以旅游村为核心,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发挥建设区域内,运输业、种植业、产品零售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旅馆业等相关产业优势,完善服务,丰富产品,最大限度的延长游客消费链条。比如,瀛湖周边有果树、有茶叶、有渔业资源,除了推出摘果子、看采茶、垂钓等参与性旅游活动外,可以深加工果品、茶叶、鱼产品等,满足游客购物需求。还可利用瀛湖山青水美的资源优势,开辟农家写生基地,增添地域性文化氛围;黄洋河沿岸群众擅长制作盆景和根雕,可以将其发展壮大成为传统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赋予其艺术内涵,为游客增强旅游文化气息,增加其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实现以旅富农。

(四)创新模式、科学发展

鼓励成立蔬菜种植协会、林果种植协会、畜禽养殖协会、农家乐旅游协会等与旅游行业密切相关的群众性协作组织,村委会以专业协会为载体,协会带动经营户,经营户相互协作,建立经营户+专业协会+村委会的管理模式,汇集专业协会优势因素服务于旅游,实现行业准入、服务质量、收费标准等方面自我规范,共同促进乡村旅游良性发展。

(五)储备土地、规模开发

用活土地流转配套政策,储备一批乡村旅游规模开发用地;采用适度土地补偿或土地入股方式,将土地资源集约化经营,专门用于大型旅游项目建设;避免农家乐小规模、低档次、零星式经营。一方面要从旅游村建设规划入手,严格限定土地用途。另一方面要把好入口关,对于投资额度小、规模小、缺少特色的乡村旅游建设项目予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