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学教学制度

中小学教学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学教学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学教学制度

中小学教学制度范文第1篇

一、课前集疑,指导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的能力,往往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确,发现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过程。学生结合预习,借助工具书以及已经掌握的方法自学课文,明确课文类型及特点,写下不懂的问题。老师收集疑问,作为备课的参考,还对好的质疑作肯定的评价,对提得不妥、不好的问题加以修改、指点,提示可质疑的地方,如课题、标点、重点词句、看似矛盾处、描写的空白处等。并在适当的环节作质疑示范,其次,学生根据教师的质疑评点再次预习。这是预习的进一步深化,学生带着疑问思考,尝试解开疑难,这样就使预习的目的更加明确化。

二、以疑为扣,组织教学

某一环节的质疑,只能满足于学生思维的瞬间活跃,是不够的。明代张洪等说过:“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如何让学生节节有疑,节节质疑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疑作为阅读教学的主线,相连的扣,推动整个教学进程,让学生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得到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动力和精神。这个环节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情。我通过语言描绘及各种媒体,触动学生的情感,如《穷人》:“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发生在旧沙皇俄国的故事,主人公一家在生活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见到邻居惨死,毫不犹豫帮其抚养遗孤。你们见过这样的穷人吗?”激发了学生的同情与敬佩之情,也引发了他们心中的疑问: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做?

第二步,巧妙设悬,导疑。学生步步推进的质疑,离不开教师相机诱导。如《穷人》,课始,我引导学生从课题和课文思路入手质疑:文中的穷人指谁?他们的生活怎么样?有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作者是怎样表现他们的品质的?根据学生的质疑,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读课文,理出文路:“风雨夜,等夫归,心焦急――见惨状,抱孤儿,心忐忑――渔夫归,养孤儿,心欣喜”。文路的归纳,又令学生质疑:主人公桑娜为什么要把孤儿抱回家?她的心情为什么经历了这么多的变化?学生的思维就这样步步引向深入。课中,根据主人公桑娜的情感与活动线索,我引导学生抓住四个要点,作为深入质疑的突破口,即:第一段的“心惊肉跳”,第二段的“忐忑不安”,第三段的两处“沉默”和“桑娜拉开了帐子”。第二课时的教学就以后三个要点的质疑为主线,组织教学:其一,我要求学生听录音自读课文,围绕学习重点,依据学习方法,凭直觉找出最能反映桑娜善良品质的词句,再想:这些词句使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踊跃质疑。我及时地收集、分类、整理、归纳,帮助学生的疑问有条理的呈现出来:1、“非这样做不可”指什么意思?桑娜在什么情况下非这样做不可?她为什么非这样做不可?2、既然桑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可她回家后又为什么忐忑不安?她当时想到了什么?心情如何?待学生释疑后,我又引导:桑娜的心情是这样矛盾不安,丈夫回来后,她又是怎样做的呢?读文后,学生抓住文中的两处“沉默”质疑,归纳为:a、桑娜与丈夫两人为什么沉默?原因相同吗?b、桑娜在什么情况下又沉默了?为什么?这两处要点的质疑,学生的目的都是在于深入挖掘桑娜的内心世界的激烈矛盾:帮助邻居,义不容辞;给丈夫雪上加霜,实在不忍心!在这挖掘的过程中,桑娜可贵的品质也就鲜明的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的心灵震撼了,体会更透彻了。学生思维拓展了,导致续写篇的成功。

第三步,自读自悟,释疑

质疑是发现,是成功的一半,还要会分析、解决问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释疑权仍在学生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多种方法:找、嚼、联、换、比、读、议,让学生自读自悟。

质疑与释疑是紧密相连的,学生的思维就随着质疑――释疑――再质疑――再释疑,由不平衡到平衡,再到新的不平衡的训练过程,创新潜能在不断地挖掘、发挥。

三、课后总结

中小学教学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有效阅读;情感态度;学习能力

新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我们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倡导能力本位理念,满足生活职业需要,关注学生差异与发展,实施多元教学评价,推动学生适性发展,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阅读理解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理解文章的内涵,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阅读技巧。有效阅读教学旨在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感悟过程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升华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阅读学习方法、多元化阅读思维和多元化探究学习能力。有效阅读教学的运用能够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够进行完美的融合,让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思考探究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阅读教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中职英语教学的成败。

一、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开展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的基础

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有的学生对英语产生恐惧和抵抗心理,许多学生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对自己的英语学习状况既不满意又没信心。部分学生认为在中职学校中学好专业技能就行,并不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的学习。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要改变这种状况,确实有极大的困难。

态度决定一切,对问题持什么态度就会有什么结果。教师要想学生改变学习态度,首先要我们教师改变教学态度,平等地对待学生,让每个学生感觉到你喜欢他,关爱他。有时候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关爱。2011(春)文秘班的Y同学,无心学习,对英语产生恐惧和抵抗心理,上课不是迟到就是早退,经常旷课、不做作业。针对这情况,我多次主动找她谈心,了解她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她觉得老师关心她,她主动找老师谈理想前途,但是她总是说自己笨、学不会、不知以后自己能做什么工作等等。我劝她说:“你这种想法正确吗?笨鸟就要先飞,滴水穿石并非滴水的力量大,而是功夫深;成绩优良不是天资高,而是学习勤奋。你的成绩不好,并不是脑子问题。爱迪生小孩时被认为是个笨孩子,但他从不气馁,勤于动手动脑,凭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发明家。老师相信,只要你努力,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她有了一种被重视、被接受和被尊重的感觉,拉近了师生距离,改变了对老师的态度,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她学习勤奋了,英语越学越有劲,并做了科代表。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设法让学生有一种被重视、被接受和被尊重的感受。只有学生能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乐趣,才会觉得阅读是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对英语学习强烈的内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开展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的基础。

二、尊重学生的差异是开展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的途径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展也各有不同,教师应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从不同起点,得到最优发展。

(1)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正视学生的差异。教师就要找到恰当的切入点,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目标过高遥不可及,目标太低浪费时间。阅读理解主要测试学生从书面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包括简单的应用性文字,其内容能为学生所理解。阅读材料涉及的语言技能和词汇,要符合现阶段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大纲要求的范围。首先,教师要通过精心指导,解析阅读材中的关键句型、短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难度。其次,紧扣中职英语“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所选用学生阅读材料符合“实用和够用”的要求。再次,兼顾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英语学习成绩普遍较低是中职学生的共性,教师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让所有的学生都学有所获,获得学习的乐趣。基础较差的学生感受到被重视、被接受和被尊重,跟得上,想学,乐学。对学习好的学生来说,能以此为起点,迈向更高的目标,探究多元化学习方法。

(2)尊重学生的差异,课堂教学绝对不能满堂灌。夸美纽斯说:这犹如向窄口瓶子猛灌多量的水一样,结果大量的水都流到了外面,最后瓶子中所得之水比缓缓注入的还要少。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杜绝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凝固僵化。因为教学对象(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具有潜在能动性,每个人都有差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需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和乐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并以此为根据,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3)尊重学生的差异,凸现学生的个性。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学习程度来进行分层教学,体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程度地提高英语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pair-work、team-work或group-work等方式进行合作,这样小组内优劣互补,互相帮助,使他们共同提高。又如,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问题,把握知识点,使他们共同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每个人的努力都能得到老师的认可,由此学生就会有一种被重视、被接受和被尊重的感受,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就会大大增强。

中小学教学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进度;言语表达;速度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把握好一个“度”字,注重课堂教学的“速度”,控制好教学进度,正确对待学生差异,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发展学生智力和提升学生能力。

一、教学进度的控制

教学速度就整学年、整学段来说,就是教学进度的问题。在数学中虽对每学年的教学进度、内容都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如何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落实教学要求,还要认真地深入细致地全面考虑,切合实际地制订出学期工作计划。这样,教师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达到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快慢的控制,要根据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性,要遵守巩固与发展的原则,绝不能为了提前完成教学任务而赶进度,也不能因教师个人对某个内容的偏爱而拖延进度,就是说,教学进度的快慢必须适当。

二、教师表达快慢的控制

教师语言是教学速度在每节课上最直接的体现。教师语言的表达应具有节奏性。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必须和谐、“合拍”,才能形成教学语言的最佳节奏,才能产生听课的最佳思维状态。教师语言要快慢得当,声调要有轻重缓急,使学生听起来感到抑扬顿挫,条理清楚,富有感染力。如果教师的语言太快,学生思维跟不上,记忆不深刻,难以消化知识;太慢,则落后于学生的思维,分散学生智力的发展。若声调太高或太低,对学生的思维起“抑制”作用,影响注意力的保持,或使学生易于疲劳,降低学生听课效果。一般说来,教师讲课的声音应使第一排学生听了不刺耳,最后一排学生听起来不吃力比较合适。教师的语言节奏要依据教学内容及课堂上学生的情绪来确定,讲到重点难点或关键的地方,语言速度要放慢,语气要加重,要稍有停顿,以便学生思考和领会。如果一堂课,教师说话的速度有快有慢,说话的声调有强有弱,使学生的听觉在波动性剌激下,引起其注意力的集中。

中小学教学制度范文第4篇

一、教学制度与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

教学制度的改革与实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好的教学制度与教学质量应是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关系。教学质量是学校之根,是学校之本,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实施应当谨慎而为之。然而中职学校学生成绩差、素质差,给中职学校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在面对生源差的情况下,很多中职学校使出浑身解数纷纷开始改革教学,但大部分学校依然很难打破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文化课依然是基础课程,学生花在文化课与专业课上的时间几乎是同等的。即使学生在文化课方面基础非常差,而对应的文化课教材依然没有改变,数学英语的教材对大部分中职学生来说是一本天书。即使如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依然不得不按照教材来上课。这样造成了老师上课学生听不懂,而老师又不得不上课的矛盾现状。紧接着,学生听不懂,扰乱上课秩序,教师课堂秩序难管理,教师工作积极性差,学校工作难以展开,学生和老师都叫苦不迭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二、管理制度与德育质量之间的矛盾

德育质量在中职学校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展开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个学校的德育质量高说明这个学校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但现实并不乐观,大部分中职学校花了大把的时间在德育工作中,收到的效果和成绩却是甚微。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组织、指导、监督作用,建立执行程序,保证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执行的公正性。对于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班干部执行不公、徇私枉法等问题,班主任可以设计一套好的执行程序来应对。具体做法是:先选择比较正直的班干部执行德育量化考核制度。学生违纪被登记时,违纪的学生要签名,以示确认。如果违纪的学生不服而不签名,执行德育量化登记的班干部要找两名相关负责的班干部进行确认并签名。如果班干部处理不了,就上报给班主任。同时,执行违纪登记的班干部对全体学生负责,全体学生可以定期选举班干部来负责执行德育量化考核制度,重视反馈信息,及时总结并采取措施。比如,开展主题班会解决突出问题;对问题突出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这样,“对学生品德的评价”就能反过来促进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从而实现“对德育进行评价、边德育边评价、边评价边教育”的中职德育良性循环。

三、考核标准与教育目的之间的矛盾

中小学教学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朗读指导

作为交流工具的英语学科,其如一首首婉转动听的歌曲,离不开反复地、正确地、有意义地,坚持不懈地朗读。通过朗读,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也就是清晰、响亮地把词汇、句子、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念出来。英语是一门应用的语言,要掌握主要词汇句型,多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让学生读有所知、读有所得、读有所感,是每一位英语教师要探讨的问题。注重英语教学中学生朗读的指导,是每一位英语教师的职责。

一、正确优美的示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练习,以自身优美、纯正的语音、语调感染、熏陶学生,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引起学生的朗读欲望。在教师示范的时候、要让学生静听并注意观察口形。当然,还可让学生多听英美人士的朗读录音或观看有关影碟,然后模仿练习,激发他们的表现欲。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让学生真正用心听录音显得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小处、细处入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另外,笔者在实践中经常让学生闭眼听录音,使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在单词的发音,单词连读时出现的爆破、连读等较难的语音现象上,为学生的模仿跟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范读,引领语言情境

小学生普遍善模仿,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可听可看,就显得更为真实,更容易亲近与学习。教师范读时,学生边听边想象,教师读得有节奏、婉转、动听,学生会很容易进入语言的情境。如:五年级第二学期 Lesson 4中的“A baby panda”,教师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时不时还结合短一些形象的动作让学生身临其境。如:读到“What animal is it?”教师托腮做沉思状,“Oh,it's a baby panda.”教师又兴奋地拍一下手,“The children are saying goodbye to the baby panda.”教师随文招手。这样的朗读为学生的朗读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典范。相反,教师的朗读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就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朗读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会降低。

三、巧用“优生”,创设语言氛围

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英语科代表以及朗读能力好的学生的带头作用,可以有效带动班级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之间的朗读竞争力。课堂中让“优生”多表现,一方面让“优生”的朗读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为英语朗读能力稍差的学生树立了好的榜样,无形中也调动了其他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读好英语的信心。特别是女生朗读能力普遍优于男生,在平时的小组朗读和配对朗读安排中,除考虑优劣生的互补外,也要适当考虑男女的搭配。这种朗读分组的安排,使学生间有商讨、有竞争、相互取长补短,省时又高效。平时的早读课也可以让“优生”领着大家一起练读,增强英语语感的同时,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学在一起,乐在其中,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四、游戏竞赛,增强语言情趣

游戏是小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游戏教学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如在练读主要句型“What’s it like?”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游戏:猜猜老师喜欢的动物是什么。What’s it like? 我随之展示了很多动物造型,但画面上出现的玩具小猴造型特别可爱、夸张,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师的问题。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思考,无须点拨,一切都已水到渠成。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认读词句的比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感知语言,习得语言,也是不错的选择。如让学生比赛读某个英文片段,看谁读得生动、传神、有趣,然后教师为学生打分或发给小奖品。这些竞争的小游戏,使学生不能开小差,学习效率自然高,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不断练习和认读主要句型,既达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朗读能力。

五、用“心”读,用“心”听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但缺乏自控能力,往往一听到教师或录音的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读,但往往发音不准确,还影响其他学生听课。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听教师的示范发音,提醒学生边听发音,边注意观察教师的口形,然后模仿。在模仿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之境界,口、眼、耳与大脑并用。学生最初可能达不到这个要求,可以先要求做到“眼到―口到”,逐步达到“口到―心到”。

六、多种形式的课堂朗读训练,带给学生无限乐趣

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针对学生好动、争强好胜、爱表演等特点,根据朗读材料的特点,积极运用情景、游戏、多媒体、奖励等方式。尽力让小学生保持对英语朗读的持续注意,还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使学生乐于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