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文第1篇

一场漏油事故,近乎中断了美国开发近海石油的国策;一场漏油事故,近乎使出事海域的各类生物遭遇“灭顶之灾”;一场漏油事故,近乎毁了美国南部海岸的整个渔业及渔民生计。

墨西哥湾,漏油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肆意狂奔,事件正从各个方面向一场噩梦发展。

“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环境灾难”

5月30日,美国白宫能源和气候变化政策顾问卡萝尔・布劳纳表示,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已超过“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漏油事件,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环境灾难,原油泄漏可能将一直持续到8月份减压井修建完毕才会停止。

美国政府估计,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发生一个多月来,流入墨西哥湾的原油在1800万桶至4000万桶之间。这一事件不仅对墨西哥湾沿岸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也对美国沿岸各州的渔业、旅游业和航运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路易斯安那州是距离英国石油公司发生泄漏的油井最近的州,也是受灾最严重的州。该州州长博比・金德尔曾表示,路易斯安那州644公里的海岸线已有160公里受泄漏原油影响。

目前泄漏原油已经抵达路易斯安那州一些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如布雷顿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帕萨卢特野生生物管理区等。根据漏油事件应急部门5月30日公布的数据,在原油泄漏的40多天内,负责野生动植物的官员在墨西哥湾沿岸发现491只鸟、227只乌龟及27只包括海豚在内的哺乳动物等死亡。这些官员认为,势必将有越来越多的生物受到漏油事件影响。

另外,泄漏原油还可能对环境以及海洋食物链带来“看不见的”及“未知的”影响。

采取一切负责任措施封堵漏油油井

5月24日,英国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托尼・海沃德在视察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南部一处被浮油污染的海滩后称,低估了此次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环境的影响,保护海岸线的努力并不成功,感到很受打击。漏油事件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事关英国石油公司声誉的一个大问题,我们会为此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用正确的方法来对待。

英国石油公司当天宣布,将出资5亿美元资助一个关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环境影响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漏油和用于分解浮油的分散剂对海底和海岸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技术尽早发现原油泄漏并有效清除漏油。

5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说,联邦政府同有关方面将继续寻求通过“任何和一切负责任的途径”封堵墨西哥湾发生原油泄漏事故的油井。

奥巴马当晚发表声明说,英国石油公司采取的“灭顶法”堵漏作业已经失败,而该公司准备采取的新措施并非不具风险且从未在此深度进行过尝试,这次困难的尝试将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

英国石油公司稍早时说,在用灌注泥浆混合物及其他材料堵塞漏油油井的“灭顶法”作业失败后,公司准备在接近海床的油管上安装一个盖子,这种方式可堵住大部分漏油。

墨西哥湾或促生“黑色风暴”

美国6月1日开始进入每年热带气旋活动最为频繁的“飓风季节”。墨西哥湾是热带气旋登陆美国的主要路径之一。一些专家担心,热带气旋夹杂泄漏原油,可能变身“黑色风暴”,扩大石油污染范围,对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危害。

美国全国保护野生生物联合会科学家道格・英克利说,飓风会将泄漏原油带向陆地深处。“那将令植物窒息,你会看到身上粘着石油的鸟和其他动物……几乎不可能清理干净石油。”

美联社认为,当热带气旋经墨西哥湾登陆美国时,沿岸沼泽起到“缓冲”作用,减轻“后排”地区所受冲击。“黑色风暴”的最糟糕影响在于长期破坏沿岸沼泽,那将令包括新奥尔良在内的许多地区失去“屏障”,遭风暴袭击时更加脆弱。

路易斯安那州近几十年来湿地面积大幅减少,湿地生态系统脆弱。一旦再遭原油侵袭,生存能力将受到严重威胁。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飓风中心主管约瑟夫・舒豪伊道介绍,如果湿地植物因石油污染死亡,湿地水土流失难以避免,这相当于摧毁湿地的“根基”,将导致内陆地区遭受更多风暴袭击。

另外,由于海洋石油作业人员通常需在飓风来袭前撤离钻井平台,飓风可能将打断封堵漏油的工程,甚至给堵漏工作“添堵”。

政治“飓风”即将来袭

空前的环境污染及接踵而来的旅游业、渔业危机,令美国国会议员和沿岸居民对英国石油公司和奥巴马政府的不满加剧。奥巴马曾经批评此次原油泄漏是一场“人为灾难”,试图反击针对政府反应速度和力度的批评。但令他两难的是,尽管他宣称美国政府在主管善后事务,但似乎只有英国石油公司能阻止原油泄漏。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文第2篇

大连漏油事件发生后,高度关注此事件的读者可能会产生三个疑问:一是到底漏了多少原油?二是谁的责任?三是如何赔偿损失和治理污染?

对于第一个问题,至今还没有定论,但至少有两组数据可供选择和甄别。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泄漏原油数据是一千五百吨。某绿色和平组织勘察的最终结果是六万吨。

目前,关于事故的污染级别还未有官方说法。此次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损失究竟有多大?也没有任何官方或专家出示统计数据。

不过倒有一组来自墨西哥湾的数据可供中国参考。从事生态研究的经济学家认为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损失至少在三百四十亿到六千七百亿美元之间。英国石油公司目前已经花费四十亿美元处理漏油事件,并设立了两百亿美元的赔偿基金。还专门拿出五亿美元用于建立海湾沿岸研究院。

就在前不久,在美国众议院举行的原油泄漏听证会上,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康菲、荷兰壳牌四家全球顶尖的石油巨头陪着肇事者英国石油公司被近二十名议员像训小孩一样轮番数落了二十五分钟。英国石油公司连连道歉,并列出了按季度支付赔偿基金的承诺,直至交完全部赔偿款额,哪怕最后倾家荡产。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至今都没有任何一方站出来为大连漏油事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负责。

与松花江和渭水两次污染事故一样,坚信沉默是金的中石油此次依然没有给出任何说法和承诺。事故发生后,大连市政府连续召开了四次新闻会,中石油连续四次缺席。

其实这也怨不得中石油,不表态并不是人家傲慢和冷漠。你想啊,一家具有霸主地位的央企,一家市值排名全球第一的大公司,在身份上讲肯定属于企业中的贵族,行业中的大鳄,一言一行都要体现王者之气,岂能随随便便乱讲话?

这与它之前保持的“低调、正面、有序”的温良形象也是一致的。前不久,网络上曾流传着一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闻报道公文稿件慎用词汇表》,《词汇表》全文近三千字,涉及上百个慎用词汇:诸如报道集团公司经营业绩时,不可使用“垄断”、“暴利”、“豪门”、“大腕”、“衰退”等词汇。报道集团公司领导出席各类庆典、会议等活动时,不使用“亲自”、“莅临”、“光临”等词汇,应使用“出席”、“参加”等。

你看,中石油多严谨啊!多低调啊!多慎微啊!人家只希望关起门来闷头过自己富得流油的日子,既不自高自大,也不惹是生非。这是一个多么虚怀若谷的企业老大哥形象啊,一点为富不仁的迹象都没有,你还要人家怎么样?

所以我觉得,应该要多多体谅人家中石油才是,人家忙着国内收购,国外投资,哪有时间顾及环境污染这类并不危及当下温饱的小事情呢?!

中石油应该关心一些大事情才能与之身份相匹配,诸如全人类的幸福等等。

因此我想和中石油的全体职工们一起,学习一下美孚石油公司的前身标准石油公司的创始人洛克菲勒的一段日记:

“我们的一切行为,都要对得起为人的良心……我始终不能忘记多年前,当我在油溪观看油井钻油时,当那宝贵的石油从地底下咕咚涌出时,我心中突然划过一个如闪电般的念头,这是穷人的光明。自那以后,这念头始终跟随着我,让我念念不忘,我相信这是上帝给我的旨意,让我把上帝的礼物带给人间,带给大众。”(摘自洛克菲勒1888年11月17日的日记)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文第3篇

六年前BP在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事故不仅导致多名工人死伤,更使原油泄漏了83天,污染墨西哥湾五个州。这一事件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环境灾难”。当时业界对于这家石油巨头的前景堪忧,各种传闻不断,有人说此次事故让BP面对难以想象的困境,经济损失惨重,名誉扫地,自我恢复十分艰难,BP或将被其他石油巨头收购;也有人说,没有哪家石油公司能扛过高达五六百亿美元的高额赔偿和旷日持久的复杂诉讼与调查,重压之下BP或许会选择破产。社会舆论更是指责BP为“刷绿”的公司,一时间抵制之声哗然。BP股价大幅下跌,市值大幅缩水,民意的愤怒和指责铺天盖地,赔偿款项接踵而来,几近陷入灭顶之灾。

但这家有着百年历史的石油巨头,并没有因此跌倒。经过六年来的艰苦努力,BP以一家“更安全、更强大”的公司形象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面对灾难性的危机,BP向世人昭示的是:比勇气重要的是深刻自省与负责任行动。

危机发生后的几年间,BP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更换董事长,原首席执行官海沃德于当年10月离任,由擅长处理政府关系且熟悉当地业务的美国人鲍勃・戴德力出任公司CEO。二是在全球几十个开展重点业务的国家刊登大幅广告,承认过失,勇担责任,倡导各方协力支持,面向美好未来。三是建立200亿美元的托管账户,用于可能发生的法律诉讼和对自然资源损害的赔偿,并承诺出资5亿美元建立研究基金,用于研究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于环境的影响。四是在未来几年中持续出售数百亿美元的资产,以解燃眉之急,化解财务危机,让股东满意。五是重新修订公司的核心价值理念,提出了新价值观:“安全、尊重、卓越、勇气和一个团队”,将“安全”列为首位,表明“安全”对公司发展的至关重要性以及公司将安全发展作为首要责任的价值追求。完善安全运行管理体系,并在组织管理架构上,赋予公司安全监管的独立性和及时干预与防控特权。六是配合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引入独立机构开展持续性的环境污染负面影响分析及解决方案,组织专业团队推进长达5年之久的赔偿程序。七是将深海漏油事故作为行业学习的资源和案例,引入核心人才,率先研发深水高温高压等特殊环境下的封堵技术解决方案,将事故价值转化为行业同类风险防控的通行经验。八是持续墨西哥湾事件的调查、赔偿及环境生态恢复信息,道德合规与生产安全的专题调查报告,与各利益相关方保持顺畅沟通,以透明开放和负责任的姿态与行动,让资本市场了解公司财务真实情况,以及事故处理的阶段性成果,赢得社会理解并恢复投资方和公众信任。

事实上,石油行业作为高投资、高风险的行业。随着勘探向新领域延伸,有许多风险是潜在和未知的,有些甚至是防不胜防的。5000米以下的海下深水作业石油开采的难度和风险复杂性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故发生时BP租用的是瑞士越洋钻探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但BP最终主动担起了责任,而不是分责或推诿。这种精神绝不是用“勇气”两字就可以表述的,而是大企业在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真正担当。BP认为,作为行业引领者,必须要全面审视自身所担负的特殊责任,要从源头,从全系统来整合资源,重新梳理责任链条,建立起更为强大的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大企业的责任当然也包括对承包商和服务商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责任约束,必须采用统一的安全管理标准加强供应链责任管理,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2015年,BP开发了一套叫做“ewells”的APP,将它用于公司在全球的每一口油井作业中。钻井队长通过这个APP对作业中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和系统性检查,通过减少不正确的操作程序管控风险。公司的网络安全中心的技术专家,可以对全球每一口油井终端数据进行监控并提供及时有效的评估和帮助。此项措施使公司2015年井场事故风险下降了33%。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文第4篇

“油魔”来袭

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英国石油公司在这里搭建的“深海地平线”海上钻井平台,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钻井平台之一,每天都源源不断地从海床中抽取着石油。然而,这一天,这个平台却发生了爆炸事故,猛烈的爆炸之后,汹涌的原油从炸坏了的油井中喷涌而出,肆无忌惮地汇入茫茫大洋……

墨西哥湾告急!

能不急吗?这次的原油泄露不同以往,非常棘手!首先,“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已经被炸毁,整个平台沉没在了波涛深处,这意味着,抢修人员失去了一个稳定的海上作业平台!此外,漏油的地方位于海底,那里环境复杂,几乎没办法让人去封堵缺口。

刚开始漏油时,每天就至少有15万升原油倾泻进大海,而到了6月份,每天泄露的原油已经变成了最初的5倍,甚至10倍!如果从高空俯视墨西哥湾,你将会看到一片巨大的阴影覆盖在海洋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黑色的油膜――不不不,那简直就是“油魔”啊!

作恶的“油魔”

石油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这事儿地球人都知道。但是,这个大魔头的斑斑劣迹,咱们也不能不略知一二呀!

你知道的,石油是不溶于水的化合物,一旦进入大海,便会在海面上形成大面积的油膜,这就好像给大海捂上了一床棉被,氧气很难进入水中。同时,石油在海面上会发生氧化反应和微溶解过程,这会让海水中原本的氧含量迅速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却急速升高。缺少氧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海洋中大量的好氧性生物、微生物、海藻都会大批大批地死去,海洋的生态平衡就被破坏了。

不仅如此,油膜还会遮挡阳光进入海中,浮游生物会在“不见天日”的环境中大量死亡,而这些小东西是海洋生物链中最低级的一环,它们的灭亡,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海洋生物群落的崩溃!

更直接的是,油膜和油块会黏附在鱼类、水鸟的身上,这些油污黏性极大,真可谓“沾上就死,黏上就亡”。更过分的是,假如有动物稀里糊涂地把石油吃进肚子里,就有可能被毒死,或者精神失常――就是说,它们还有可能会变疯!

乖乖,“油魔”可真能干坏事!

可怕的数据

当每升海水中石油污染物的含量在0.01~0.1毫升时,捕捞出的鱼就会有明显的油味,基本没法吃。

当每升海水中的石油污染物的含量为0.1毫升以上时,鱼类的卵孵出的鱼苗就会出现畸形,平均只能存活100多天。

英国和荷兰的海岸因石油污染,每年有10~30万只海鸟死亡。

美国的马萨诸塞州附近海面曾遭到过一次原油污染,三天后在这一海域捕到的鱼,95%是死的。

人也要遭殃

“油魔”肆虐,是人类造成的恶果,人类怎能不接受惩罚?最直接的惩罚就是,如果人类食用了被石油污染过的鱼虾,会增加患癌症的几率。即便侥幸没致癌,也会引起头疼、恶心,而石油污染物在人体内是很难被自动清除的,长期积累的结果嘛,就是咱们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全都要出毛病,皮肤和黏膜也会受损――一句话,人会被石油给报销了!

而在海风的吹动下,海洋表面的油膜、油块会到处漂游,一旦浮上海滩,你想那优美的海边风景会变成啥样子?到处是臭烘烘、黏糊糊、黑黢黢的石油……你还有心思海滩一日游吗?还有,被石油污染过的水要是一不小心被用来灌溉农田,哎呦,农民们可就欲哭无泪了――油膜覆盖农田会导致水温和地温升高,在暖烘烘的土地中,农作物还怎么生长啊?

紧急启动控油方案

墨西哥湾的原油泄露事故引发了全球石油污染安全危机,科学家们日日夜夜都在操心着怎样收拾如今的局面。

很明显,出了漏洞,就要堵上它。可怎么堵呢?

堵厕所法――这个办法最土、最原始、最省钱,和堵厕所下水道的方法没什么区别。就是尽可能多地搜集各种各样不会被水泡烂的垃圾,比如破轮胎、破高尔夫球等,将它们捆绑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塞子”,再以高压把这个大塞子送到海底,堵住缺口。不过,若干年后,会不会引发另一轮生态危机啊?

钢筋水泥罩法――做一个100吨重、12米高的巨型钢筋水泥罩,将其沉入1500米深的海底,罩住漏油点,再通过罩子上的管道,将罩在罩子里的原油疏导到海面上的游轮上。但是,这么大的罩子扣在漏油点上,很可能会在海底高压的作用下,造成附近海水的剧烈波动,甚至引发大漩涡。而且,尺寸那么大的罩子,很难和海底完全贴合,密封不严的话,效果就不好。

灭顶法――将较重的液体强行打入漏油的油井中,将喷涌的石油硬生生地顶回去,然后趁机用水泥封堵漏油点。这个办法一看就很牛气,但成功率也不超过70%。

减压法――在泄漏油井附近开凿新的减压井,从旁边将石油抽走,使漏油口逐渐停止喷涌。这个方法听上去似乎最稳妥,但修建一口减压井,最少需要3个月!

盖帽法――派遣潜水机器人在漏油点切断受损的输油管道,用一个漏斗状的装置罩住泄漏的原油,再用新的输油管将原油吸到海面上以便收集处理。

……

控油艰难,头发、垃圾齐上阵

规模如此之大的原油泄露,光靠上面这几种办法很难彻底搞定。实际上,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已经有N种方案宣告失败,更别说那些漂浮在海面上的原油该如何清理了!

非常令人沮丧的是,面对大规模的原油污染事件,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特别好的清理办法。1991年海湾战争时期,曾经就有大规模的原油泄露到海中,形成了三片巨型污染区,至今都没有被完全清理干净,据专家说,那次的污染,几十年恐怕都清理不了。

如今,面对海上如此大面积的原油污染,人类能采取的办法就只有放火燃烧原油,并增加拦油索,尽力控制油污面积的扩大。沿海民众自发将头发、绵布等吸油物体装入纱布袋或长筒袜内,交给海上控油工作人员,用来帮助隔离油污。而科学家们,也仍在积极地想办法……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文第5篇

8月7日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首富、长江实业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诚已捐出近三分之一身家作慈善用途。其名下的慈善基金在过去3年已捐出逾52亿港元,未来10年更会加码,预计多于过去30年的总和。另外,基金会下月将宣布成立一个公益项目,以香港作为基地。

李嘉诚形容,慈善基金是他最富有的“第三个儿子”,因为没有负债,可以随时拿钱。就现在滚存的基金数额,差不多等于他三分之一财产,即由他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累积的财产,都是真金白银拿出来的。

不知年届82岁高龄的李嘉诚,是否因为喜得双胞胎孙子而高兴异常,才显得如此慷慨呢?

2.托尼•海沃德:最替罪

英国石油公司日前宣布,该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CEO)托尼•海沃德将于10月1日离任,届时其职务将由公司美籍高管鲍勃•达德利接替。

英国石油公司说,达德利就任首席执行官后,将在伦敦办公,他现在的工作将由英国石油公司北美分公司总裁拉马尔•麦凯接手。此外,公司将推荐海沃德在英俄合资子公司俄罗斯秋明-英国石油公司董事会任职。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后不久,现年53岁的海沃德便成为众矢之的,他因应对措施不力和不当言论而饱受指责。分析人士指出,选择美国人达德利担任首席执行官,表明了英国石油公司希望尽快妥善处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意图。

3.郭德纲:最争议

8月7日凌晨1点23分,北京德云社在官网发表声明称,自8月9日起暂停所有小剧场演出,进行内部整改,何时恢复另行通知。

此事大致经过如下:日前有媒体报道郭德纲家别墅圈占绿地,随后他的徒弟出手殴打了前去采访的记者。徒弟打人与师傅本来无关,但紧接着郭德纲在博客和演出中就此事发表的激烈言论,使其再无法脱离干系。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书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经济日报社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西南航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