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培训管理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培训需求
各岗位员工根据“岗位培训大纲”要求,将培训需求分解为不同的、相对稳定的培训项目,并对培训项目规定所属的培训方式、主要内容和培训学时,形成个人年度培训需求,各处室领导根据明年工作安排对个人年度需求进行初步修改,然后提交部门领导再次审查,经部门领导确认后,部门培训工程师将个人相同的需求进行合并,形成部门年度培训需求。个人年度培训需求应包括以下方面:(1)员工所从事岗位的基本安全授权培训要求;(2)岗位授权培训要求及员工需增强的岗位技能培训需求;(3)核电站调试、运行、大修和退役(国内核电站暂不涉及)经验,以及同行之间的经验反馈;(4)监管机构评估、同行评估、公司自查等下发整改行动项中与人员培训相关的要求;(5)岗位职责发生变化时,对应改进人员的知识和技能;(6)国家核电法规及标准修改后的新增需求。各处室及部门对个人培训需求审查原则包括:(1)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行性;(2)根据处室人员初始培训和再培训要求,综合考虑培训实际、培训条件以及工程进展、调试计划、大修安排等情况进行筛选;(3)根据公司归口管理的原则统一考虑公司内部相应的培训需求,如兼职消防员培训由消防处考虑,外聘人员或承包商人员由归口管理处室一并考虑;(4)培训项目必须包含相应的培训费用预算(包括但不限于:授课费、教材编写费,等等)及其计算方法。
1.2年度培训计划
各部门将培训需求提交至培训部,首先,培训部根据培训需求所属的师资来源,将需求分为外出培训、外聘教员、部门内训、自学、公共培训等类别;然后,培训计划管理工程师逐条审查每项培训需求,与各部门培训工程师进行核对确认,删除多余需求,合并相同需求;最后,对所有培训需求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编码,汇总明年培训费用形成预算,经公司培训审查委员会审查确认,由公司总经理签批后形成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培训部对需求的分析、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1.3个人年度培训计划
根据国家法规要求,每个核电站人员均需要编制《人员培训计划》,《人员培训计划》应列举每个核电站人员应接受的培训项目及其计划安排。各岗位人员认真对照公司分布的年度培训计划,将自己将要参加的培训项目筛选出形成个人年度培训计划,按期参加培训。
1.4月度培训计划
各部门根据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编制月度培训计划,具体执行当月培训任务。各部门可依据实际情况就无法当月实施的项目提出延期、取消申请,延期项目需提供新的可执行时间,取消的项目需提供正当理由。培训部将各部门月度计划汇总后,增加培训部统一管理的公共培训项目后,生成公司月度培训计划,无需对各部门月度计划进行审查。
2计划实施
2.1岗前实习
岗前培训是新员工在完成基本的入厂培训并分配至各部门相应岗位后,为取得授权,在拟授权岗位上进行的培训。部门领导为新员工指定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具备指导新入职员工开展工作能力的培训导师。培训导师与培训工程师、学员上级领导,参照相应岗位培训大纲,共同为新入职人员制定岗前实习计划,岗前实习计划应涵盖对应岗位的主要知识、技能和态度要求。并根据具体考核措施对新员工定期考评,使其达到培训计划要求。
2.2岗位培训
岗位培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1)课堂培训:是最常用的培训方式。应认真控制和安排课堂教学时间以便及时有效地实现培训目标。应借助于授课、讨论、角色扮演、评论和汇报会等培训方法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必要时,应使用文字资料、幻灯片、音像资料、计算机、微缩模型和过程模拟手段(比如,过程模拟软件)等培训辅助器材和材料来支持课堂教学。(2)实验室、模拟体:利用各类实验室、模拟体开展的操作培训。对于那些必须快速和熟练完成但不能在实际的设备上进行的培训,应当提供培训模拟装置进行实地培训,培训模拟装置所在的实验室或厂房应保证实地培训满足工作环境要求。培训模拟装置应尽可能是1:1的。(3)模拟机:主要指运行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等在模拟机开展的操作培训,涵盖:正常运行工况、异常运行工况、事故运行工况。通过这种培训,可以使核安全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机组状态下应采取的措施。(4)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指利用公司培训信息系统等开展的在线培训,主要进行一些通用性质的管理类培训。(5)员工自学:可不采用集中授课方式,但在任何情况下受训人员均需要接受培训教师或导师的考核。
3监督管理
为确保培训计划能够高效实施,必须采取一定的监管措施,对计划完成率、培训考核通过率、日常培训纪律、专兼职教员授课满意度、培训组织与实施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海阳核电经过多年的探索,建立了独特的“培训检查监察”体系,监督检查公司各部门在培训工作中执行相关法规、标准、程序的情况和在岗培训执行情况,总结培训工作中的良好经验和不足,对各部门培训情况采用百分制进行量化,提出书面分析报告。通过培训检查监察,监督各部门按照培训计划和培训程序要求有效开展各类培训活动,督促培训监察行动项的落实,推广培训活动中的良好经验,使公司培训管理工作满足系统化培训方法(SAT)的要求,持续改进培训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培训检查监察方式包括日常对公司某一培训活动的检查,对公司各部门的季度培训监察。
3.1计划完成率
培训部在每个月底汇总各部门培训工程师反馈的月底计划完成情况,计算出年度计划截止当月的执行率,并将月度计划完成情况报送公司进行综合绩效考核,如果低于目标值将对责任部门进行考核,同时,根据未完成培训项目的数量在每季度监察报告中扣除相应分值。对于因现场条件不具备、缺少培训资源等客观因素导致培训无法按期开展的情况,责任部门及时联系培训部,提出培训延期申请,重新核算计划完成率。经过多年的探索及建设,海阳核电培训管理体系以趋于成熟,近几年的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完成率均能达到93%以上。
3.2培训观察
培训部教务管理人员及各部门管理者通过查阅公司月度培训计划,得知培训项目实施日期和地点,随机选取某项培训进行观察,将培训过程中出现的缺勤、迟到、早退、睡觉及玩手机等现象进行记录,培训部监察人员收集日常违纪情况,在季度监察报告中扣除学员所在部门对应分值。培训纪律决定了培训质量,需要持之以恒进行管理,以便员工养成良好的培训习惯。
3.3季度监察实施
季度培训监察在每年的3、6、9、12月下旬组织进行,分三个步骤来完成,包括:监察前准备、监察实施和监察总结。监察前准备:在监察开始前一周,培训部发出培训监察通知,将监察计划安排、监察内容和要求提前告知公司各部门,各部门提前统计本部门季度培训情况,填写《部门培训情况统计表》。监察实施:培训部相关人员组成监察小组,按照培训监察计划安排,开展培训监察工作。监察总结:根据培训监察中收集的信息和统计数据,编制季度培训监察报告,总结培训工作完成情况,推广良好经验,提出改进建议,形成监察结果与行动项。培训检查监察包括以下事项,根据培训实际可适当增减:(1)部门年度、月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完成情况;(2)部门员工个人培训计划的制定及完成情况;(3)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4)部门组织公司公共培训项目情况;(5)部门员工参加公司公共培训项目情况;(6)部门员工基本安全授权情况;(7)岗位培训岗位授权情况;(8)部门直接管理承包商的培训和授权情况;(9)部门承担培训教材的编写情况;(10)兼职教员授课情况;(11)培训记录形成及归档情况;(12)培训监察行动项完成情况。
4总结
核电站一系列的培训计划制定及管理措施有以下优点:(1)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得到保障:培训计划从员工需求出发,依据采用系统化培训方法(STA)编制的岗位培训大纲,为员工提供了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机会。(2)提高培训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资金成本:员工个人的培训需求经过部门和公司的筛选整合,将相识的需求统一管理,组织集中培训,节省了培训资源和成本。(3)培训效果好:成熟的监察体系促使培训计划完成率较高、培训纪律较好,能让员工在同样的时间段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提升培训效果。相比其他行业,核电站的培训管理工作存在以下局限:(1)对培训计划管理工程师素质要求高:培训计划管理工程师需要熟悉全公司各岗位需要进行哪些培训,才能有效筛选培训需求,判断哪些工作短缺可以通过培训得到解决。(2)需要大量的培训管理人员维护监管体系的运转:核电站一系列的培训管理措施均建立在大量的人力基础上,缺少了大量的管理人员(含各部门培训工程师和教员),管理措施难以执行,从而无法保证培训效果。
5结束语
关键词:数字化平台 企业员工培训 学员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1-142-02
1 引言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已经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它除了具备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外,还具备预测、计划、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近几年高校在实施建设教学和管理一体的数字化校园平台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功案例,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为基础的校园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数据交换与共享(数据中心平台)等基础平台建设已成为现代学习管理的一个热点。同时,在国家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的号召下,各企业也迈向“学习型企业”建设时代,其中E-learning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应用,是企业培训借助新技术,实现学习形式丰富多彩的一个很好创举。
然而,企业在员工培训的管理模式中,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方面还远远落后于高校。本研究针对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借鉴高校数字化校园的管理模式,提出打造学习形式和培训管理统一的数字化平台,构建培训项目管理体系、培训学员管理体系、培训资源管理体系、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及辅助决策一体的数字化管理模式,解决传统培训管理模式向高效科学管理模式转变。最终形成一种基于数字环境的、立足于培训对象的培训过程管理、培训考核管理和终身学习管理,依托网络虚拟学习社区、课堂、会议、培训班级,做到计算机培训管理系统监控与实践环节监控相结合,员工成长记录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
2 数字化校园的现状和企业培训数字化平台建设必要性
随着数字化校园概念的提出,我国众多学校纷纷开始了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数字化校园能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历史性突破,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决策效率,提高信息利用率等方面体现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对教学、科研和管理具体变现为管理数字化、教学数字化、产学研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生活数字化。
数字化产业已经由原来的注重产品价格向着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方向转型,尤其是教育培训领域。员工教育培训信息化已成为为企业员工提供公平的受培训机会,解决培训资源分配不均,满足员工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期望,推动企业培训在更高起点上实现企业更大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企业培训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企业员工培训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化平台建设采用统一的技术构架、标准与环境,构建关联整合的信息系统和有机集成的软、硬件支撑环境,统一数据平台,统一数据集中和共享,统一用户门户展现,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各种学习、自主选择培训及相关信息查询等个性化服务。
3 企业培训管理模式
国内各企业在重视员工教育培训的同时,各培训组织对企业培训管理模式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很多企业通过“ISO1 0015质量管理培训体系”贯标后,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案实施流程、员工培训效果评估与考核、员工培训激励四部分的流程都得到了健全,并紧密结合。量化计分管理模式,以科学两关考核性管理为主干,实施教育培训注册积分式管理模式在部分企业得到重视和推广。国外也研究了培训管理模式,开发出了一些数字化管理软件。建立了内容丰富的培训管理系统,作为培训管理有效性标准衡量的制度性保证,提供一定的参考标准。但是国外的培训管理机制我们可以借鉴,却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目前基本情况。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企业培训管理模式,可以把企业员工培训流程、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进行平台系统固化,确保培训过程中标准不走样。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和资源中心建设,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数据同步及资源共享。
4 企业培训管理模式数字化平台设计
企业培训管理数字化平台通过整合数据资源和业务功能,以信息化推进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和现代化,进一步加强学员开放式学习、改进教学培训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企业员工培训数字化平台模型如图1所示。
4.1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对教学培训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实现教学管理各部门之间的科学分工、密切配合与准确执行,大大提高培训项目的组织和管控效率。通过建设集中的课程库、现场教学库、知识库和师资库,实现对各类教学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实现需求调研、课程设计、培训实施、效果评估等培训全过程的数字化闭环管理,促进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
4.2 学员管理
学员管理涵盖自学员报名起到培训结束止的全过程的服务内容,体现了企业培训工作服务企业员工的理念。学员可详细了解到学校位置、联络方式、校内地图、食宿安排、培训指南等基础信息,方便学员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和行程;在培训中学员可查询并分享在校学习和在校生活的相关信息,包含教学计划、课程表、作业提交、讨论园地、通讯录等内容;在培训后学员可进行成绩查询、培训评价、课程资源下载留存等,实现培训前中后的一站式服务。
4.3资源中心
资源中心针对教学和管理需要,集新闻导航、信息搜索、信息展现等功能为一体,为学员、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远程培训、课件学习、馆藏图书借阅、视频课件共享、课堂直播、录播等多方位的数字化教学共享服务,是一个方便、直观、易用的知识共享门户。资源中心,将改变传统培训资源分散、孤立的状态,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和最大化利用,并通过远程教育推动教学方式的转变,方便学员自动、自发、自主地学习,提高培训的覆盖率和普及率。
4.4 综合服务
综合服务通过对培训机构的教室、投影、音响、宿舍、以及相关的空调等设备设施进行数字化管理,包括物质采购需求申请、审批过程信息化应用管理,优化采购流程,以促进采购过程和采购管理的规范,提高采购的管理和监管水平;日常工程检修检修申请,规范工程检修流程规范。
4.5 辅助决策
辅助决策是一个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的数据中心,该系统以多角度、丰富的展现形式做出相关数据的智能分析,使各级领导能够方便地了解和分析培训机构的运行状况,帮助领导做出科学的决策,及时、快速、准确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数字化平台培训管理模式实践
在培训项目管理的准备阶段,用问卷法和视频访谈法对参加培训项目的学员进行网上培训前的需求调查分析,通过需求调查及分析,使培训的整体内容和主体形式更能满足参加培训员工的学习需求,并解决其在工作实践中的困惑与问题,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在培训项目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数字录播系统可以对实施课堂进行抽样监控,掌握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了解培训内容、形式的针对性、时效性,以便于及时调控培训的内容、形式,满足绝大多数学员的不同需求。在培训结束后,通过数字化平台对受训员工进行阶段性跟踪,了解学员回到岗位后,行为改变情况。建立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同一项目学员可以通过论坛方式,在工作中持续学习交流,并可以通过虚拟学习区,开展群策群力、头脑风暴方式,寻找培训解决方案。
数字化平台实现了统一员工身份认证,建立健全了员工学习档案,实现了员工在企业中的全过程职业生涯管理和学习规划方案设计。资源中心也为员工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为员工学习差异需求和自主选择提供了保障。数字化平台充分考虑各业务层次、各环节管理中数据处理的便利性和可行性,使系统始终与实际需求紧密相连,进而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培训管理模式走向简单实用、开放灵活,实现系统实用化水平评价的动态管理,成为由业务驱动的实施过程,而不是技术主导的过程,不断促进业务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6结语
本文对企业员工培训的流程管理、学习过程管理以及学习档案管理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创新通过数字分析为培训方案解决提供辅助决策,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数字化平台,探索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的特点和规律,构建信息时代企业员工培训新的管理模式,实现员工培训研究与员工培训管理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章妙月.浅谈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J].信息系统工程,2012(6):127-128.
[2] 夏伟宁.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教师培训管理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4):36-37.
[3] 宋颖.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J].硅谷,2012(8):94-95.
一、培训目标
1、充分认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
2、熟练掌握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基本概念和设备的操作使用以及对站点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
3、掌握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实践技能;
4、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对办公软件的使用;
5、掌握卫星IP广播数据接收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6、掌握获取、加工、处理和应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基本技能;
7、掌握远程教育设备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培训对象
主要培训现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103名协管员和第一批新建站点的100名管理员。
三、培训方式
采取集中授课、现场观摩、实际操作、交流讨论、结业测试的培训方式,培训结束时分别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培训合格证书。考核具体包括考勤、作业、笔试、实践等四项内容,其中笔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60分以上为合格),考核时间为2学时,其它三部分成绩采用合格与不合格计分制,四项成绩中有一项不合格视为考核总成绩不合格。
四、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七个部分共40学时,其中教学38学时,考核2学时。
1、中央和省市有关远程教育的部署和要求(1学时)
2、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简介(1学时)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设备管理和维护、相关软件开发及资源共享知识和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3、计算机基础知识(10学时)
计算机的发展、用途,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基础,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
4、WindowsXP操作系统(10学时)
WindowsXP的功能及特点,WindowsXP的基本操作,WindowsXP的文件系统,WindowsXP的控制面板,WindowsXP的多媒体功能,防病毒软件和压缩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系统恢复和维护,应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知识。
5、卫星数据(IP)广播接收系统原理和应用(12学时)
卫星通信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网(CBESAT)简介,卫星接收系统基本原理、安装调试、维护和防雷,IP接收原理简介,DVB数据接收卡(包括驱动程序、接收程序)的安装与调试、参数设置,IP接收软件的注册与使用,接收中常见硬件和软件故障的排除方法。
6、资源接收和利用(1学时)
远程教育资源简介,对资源的接收、存储应用知识。
7、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2学时)
Office办公软件的安装,利用Word进行文档的基本操作、排版、制作表格等应用,利用PowerPoint设计制作电子教案等相关应用,利用Excel建立、编辑、格式化工作表等应用,媒体播放软件、刻录软件、抓图软件的初步应用知识。
8、终端接收站点卫星专用频道资源管理软件的安装与资源接收、资源管理等。(1学时)
五、培训时间
培训采取分期分班的方式进行,第一批被培训人员共分五个教学班,每期时间为5天,约40学时。在**年3月底以前培训结束。
六、培训地点: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点。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骨干教师 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006-02
为大力发展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自“十一五”开始,我国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以下简称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是该计划的重要内容和主干项目,目的是为中等职业学校造就一大批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双师型”优秀教师和一批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学专家。如何贯彻教育部培训要求,更好地开展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是各培训基地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精细化管理理论的引入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引入培训管理的意义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是起源于西方的一种全面管理模式,主要应用在企业生产、员工培训等方面,强调充分考虑工作流程、工作细节和控制方法,包含精细化的规划、精细化的操作、精细化的控制、精细化的核算、精细化的分析(百度百科)。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体现在注重细节、规范流程、严格执行、确保质量、节约成本等方面。近年来,精细化管理思想在学校管理、培训等方面也被广泛运用。
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中积极引入精细化管理思想,对培训管理的各环节、培训工作流程以及设想达到的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实现培训管理的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目的是明确培训管理者的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促进培训管理的精细化、效益最大化,形成自己的培训特色,最大幅度地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二、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群体的基本特点
认真分析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群体的基本特点,是对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必要条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群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受训教师地域分布的分散性
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是由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承办,教育部每年制订培训计划,各省市根据计划上报的培训人数、专业,分配给培训基地,因此培训基地面对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地域分布十分广泛。
(二)受训教师原有水平的不均衡性
虽然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选拔全国具有相同的标准,但是由于各地经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在全国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参训教师的甄别选拔上执行国家标准不一,导致相同层级的参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存在着很大差距:有些教师是科班出身,有的则是半路出家;有的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很强,具有高级工甚至技师证书,有的根本没有任何实践经验。
(三)学习目的的差异性
教育部对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确立了明确的培训目标和学习要求,但由于受训教师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学校,各自有着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教学经验,导致每个参加培训的教师学习目的各不相同:有些教师希望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也有些教师则把重点放在实践能力的提高,还有的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主要是开阔眼界,等等。
(四)培训态度的差异性
态度决定一切,参训教师的学习态度决定着培训的效果,由于有些地区在选拔培训教师时没有严格执行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在选拔时受到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参训学员单位领导态度的影响,学员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差别。在实际培训中,参训学员的态度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抱着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素养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培训过程中;第二,为完成领导交待的任务来参加培训;第三种,把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当做一种福利、一种待遇来休闲度假,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三、精细化管理在培训过程中的实施
根据骨干教师培训的工作流程,我们将整个培训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培训前的计划阶段、培训方案的实施阶段和培训后的反思追踪阶段。
(一)计划阶段――精细化规划
计划是行动的前提,完善的计划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前期计划包括培训内容的确定、培训方式的设计、任课教师的选聘、实训基地的选择、后勤服务保障措施以及经费预算等。
1.建立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是培训精细化管理的主体。承担培训任务的基地要根据所承担的培训任务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将培训任务层层分解,具体到每一个与培训有关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并制订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包括细化、量化岗位职责,明确工作流程,制定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确保培训的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有人管,有人抓,有标准,可检查。
2.确定培训目标。一方面,在参训学员的培养目标定位上,培训机构要借自身优势,以提高中职骨干教师职教能力和水平为中心,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心,提高教学能力为核心,转变骨干教师观念,更新学员知识。另一方面,为骨干教师攻读中职硕士提供后续支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拓宽远程教育网络覆盖范围,促进骨干教师培训后的自我提升与完善。
3.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是实施整个培训计划的载体,培训内容确定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培训质量。为使培训内容满足参训学员的实际需求,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在确定培训内容之前必须开展培训需求调查,通过问卷、座谈等途径征求参训学员对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教学方法、培训形式等各方面的了解,结合培训基地的培训资源,分析培训需求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以及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寻找出最佳的结合点,作为确定培训内容的依据。培训内容既要考虑全体学员的共性需求,又要考虑不同群体和个体的差异,统一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培训内容至少要有三套。
4.确定组织形式。教育部虽然对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确定了基地培训+企业实践的培训模式,但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科性质不同、培训需求存在差异以及培训基地的条件限制,考虑学员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学员的参与程度、学员的理解力、实际动手能力,在培训开始前要充分分析开展培训所需的各要素的条件,针对不同专业确定不同的培训组织方式,采用菜单式教学、参与式培训、专题研究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集中授课与小组研讨结合的培训模式,力争以最适合的方式对学员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5.选聘培训教师。由于国家级骨干教师的培训目标是为中职学校培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双师型”优秀教师和一批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学专家,所以在师资队伍的构成上应坚持内外结合,理、实兼顾的原则,以基地教师为主,结合外聘企业、行业高级专业人员、高级技师等组成培训教师团队,满足受训学员多方面的学习需求。
6.开发培训课程。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所要达成的目标已经十分明确,但由于参加培训学员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工作经验、教学能力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现实中又缺乏适合的教材可以利用,因此培训课程的开发就显得非常重要,培训基地根据受训学员的实际需求、师资安排和实训条件,编写培训辅导教材和其他培训资料。
7.后勤服务准备。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时间较长,一般为两个月,参训教师来自全国各地,在安排培训活动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域教师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培训中产生的疲劳,在培训过程除了安排好日常生活外,结合各种节假日、分阶段为学员安排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创造适合学员学习的生活氛围,调节学员的学习情绪,提高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
8.做好经费预算。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经费是由国家财政承担,由参训学员或送培单位先行垫付,凭培训单位开具的发票报销。由于经费总数固定,且教育部对于经费使用情况有着明确的要求,因此在培训前必须做好培训经费预算安排,合理分配经费的使用去向,确保各项培训活动顺利进行。
(二)实施阶段――精细化操作、控制
培训方案一旦确定,就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1.为学员发放培训通知书,告知培训的时间、地点、需要携带的材料以及生活物品等;印制培训讲义、考勤表、课表、培训须知、应急预案、调查问卷、试题等,确认教学场地和实验设备、课程安排、后勤服务保障等。
2.接受学员报到、分发学习生活用品、组织开学典礼、解读培训实施方案、宣布培训管理制度、介绍培训教师等,进入培训教学环节。
3.培训过程中要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培训班的管理工作,包括组织学员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按时开、关教室门,与培训教师保持联系,提醒任课教师上课时间,检查教学实验设备,对学员和教师进行考勤,了解学员和教师的意见,督促学员按时完成培训作业和总结。任课教师及时完成作业的审批并给出成绩、评选优秀学员、发放结业证书等,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4.分阶段水平测试。摸清参训学员的真实水平是实现培训精细化控制的基础。对参训学员在培训前进行统一的专业水平测试(包含专业知识、教学理论与方法、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等),根据测试的结果和学员的学习意愿分成不同的组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培训中根据不同培训项目的进度完成情况随机开展测试,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最后在培训结束时进行培训综合水平测试,检验培训效果。
5.信息的收集与传递。精细化控制是在掌握大量培训信息的基础上实现的,培训过程中来自培训教师、受训学员、企业或实训基地、后勤服务等各方面与培训有关的信息,为培训管理者掌握培训过程和效果提供了依据。同时注意信息的流向是双向的,组织者既要向学员发出培训活动安排等信息,又要注意及时收集学员以及其他部门的反馈信息。信息的快速收集与反馈,可以使问题在出现之前或之初就可以得到解决,避免事态激化出现僵持或不可控的局面,影响培训进度的完成与质量。
6.督导检查。实现培训的精细化管理,除了在计划阶段充分考虑各个环节制订详细的工作预案之外,还要加强培训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督导检查。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授课水平,内容是否符合学员的实际需求,学员的出勤情况,学员在培训中的参与度,培训进度与计划是否一致,培训设备运转情况,服务保障设施是否到位,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等,只有每一项预设的培训内容、管理措施都认真完成,才能实现预定的培训目标,确保培训质量。
7.分析调整培训方案。再完整、周密的培训计划也不可能完全预判出培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履行职责、执行程序、贯彻制度等方面虽然有计划、标准和要求,但在实际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无法预知的问题,因此,根据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收集到的信息,及时对培训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使整个培训按照预定目标进行。
(三)反思与评价――精细化分析
培训内容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培训过程的终结,一个完整的培训需要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分析和梳理,评价培训效果。反思的内容包括:对培训过程的设计,培训中出现的问题,产生原因与解决措施,评价的内容包括:培训方案的执行情况,培训教师在培训中作用的发挥,受训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感受,在知识、能力、态度等各方面的变化,特别对学员所在原单位反馈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评价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项目设备管理实施计划
1、机械设备租赁进出场管理
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在保证运输、场地、基础、配套设施的基础上有计划组织设备进退场,必要时要编制设备进退场按拆装技术方案,经公司批准后实施。
机械设备进场时,项目部要对设备的完好状态、安全及环保性能进行验收,验收时出租方、承租方、安装单位、项目部机械工程师要共同到场验收签字,项目部机械员做好验收鉴定记录。
项目部按《施工组织设计》总平面管理规定布置、停放、运输、安装和控制施工机械进退场。
2、机械设备租赁日常管理
项目部机械员按机械设备管理规程对设备日常运转进行监督管理。
项目部对设备操作的特种作业人员进行资格管理,实施班前教育、岗位交接、设备日常保养等制度。对在用设备的使用费进行统计。
分公司机械班组机械员按照机械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各项目进行机械设备安全检查,消除隐患,做好检查记录。
3、自有设备购买申报管理
因项目施工需要,购买施工机械设备或仪器,项目部需用单位须向物资设备部提交需用计划。物资设备部根据需用计划针对该机械设备或仪器进行市场询价和性能比较等市场调查工作。市场调查,须货比三家,选择最优资源。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向分公司提交购买申请,经分公司领导签字批准后,交物资设备部办理采购。
当购置机械设备或仪器单价超过5000元时,须向公司提交经分公司领导签字确认的购买申请,申报公司固定资产。经公司领导签字批准,同意购买该机械设备或仪器并下发批复文件至分公司物资设备部后,由分公司物资设备部执行采购。
新购机械设备或仪器到场后,物资设备部和项目申购部门共同对其验收,填写《新购设备验收记录》。验收完成后,将《新购设备验收记录》、发票、公司下发的批复文件(如申报固定资产),交公司财务报账。
4、自有设备报废管理
对于现场回收的废旧(闲置)物资,经过项目物资管理部门整理、分类,由分公司及项目废旧闲置物资处理工作小组进行鉴定,确实在工程中不能再利用的物资方可列为待处理废旧物资。
凡是贵州分公司所属各项目具有废旧(闲置)物资需处理,必须将废旧(闲置)物资清单报贵州分公司物资项目管理部门,经同意后,再按公司和贵州分公司废旧(闲置)物资处理规定处理。
对于待处理的废旧(闲置)物资,由物资管理人员了解市场价格信息,供工作小组作定价参考;其次由物资管理部门联系多家客户,让客户竞争,价比三家,然后由工作小组集体定价。
工作小组必须做好对回收单位的资格审定工作,社会回收单位应具备回收资格,必须具有营业执照,有效回收证和公安部门许可证,不允许把废旧(闲置)物资出售给无照经营的回收点。
经比价确定价格和回收单位后,由物资管理部门填写《废旧(闲置)物资处理会签单》,并组织会签,保留归档以备检查。
在废旧(闲置)物资处理过程中,应体现公开、规范,维护企业经济利益,严格过磅、出门手续。尽可能采用电磅过磅,过磅时须有工作小组人员参加时,应二人以上监磅。过磅后必须妥善保存过磅单据,以作为结算依据。
5、临时用电管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以临时用电施工方案及设计为准。严格按照施工方案配置配电箱及铺设施工现场线路。做好电气防火措施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公司项目部配置专业电工,每日巡查并作电器维护。杜绝私装、私拆、私自维修现象。对一般低压电器、开关定期检查和维护。本着“以人为本,预控风险,高效救援,确保安全”的方针,在施工阶段各个环节都要做到预防为主,控制为辅,防止事故蔓延,把损失减少到最低。
项目部须编制施工用电应急预案,将预案措施落实到人,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6、临时用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