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临床教学总结

临床教学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临床教学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临床教学总结

临床教学总结范文第1篇

实验采取讲授、演示与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独立动手操作为主。实验前教师讲授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的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并对关键性操作进行演示,实验过程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操作规范指导。

以下就两个相关实验进行总结

(1)药用氯化钠的精制实验,通过该实验掌握运用沉淀反应提纯氯化钠的原理;掌握基本的溶解,减压过滤,蒸发浓缩及结晶操作。粗盐中经常含有一些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Mg2+,Ca2+,K+,SO42-等可溶性杂质,先将粗盐溶解在水中,其次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剩余其它离子Mg2+,Ca2+,SO42-等离子可加沉淀剂使其转化为难溶沉淀物,经过过滤除去,最后K+等其它可溶性杂质含量较少,可通过蒸发浓缩后不结晶使其仍保留在母液中,通过抽滤使得固体和母液分离,最终达到提纯的目的。

该实验操作过程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就是在沉淀Ca2+,Mg2+,SO42时所加的试剂是否达到去除杂质例子的计量,很多学生完全是按照书上的实验步骤所添加的试剂量进行操作,没有进行实际的思考,要么加多了要么加少了,对于该实验试剂加少了,会造成杂质离子除不干净,达不到提纯的目的,加的过多,尽管会达到去除杂质离子的目的,但是试剂浪费过多。第二问题就是最后一步去除钾离子时,利用钾盐的溶解度一般比氯化钠的大,从而蒸发结晶时不蒸干溶剂,使得溶解度大的钾盐不析出来,从而保留在母液中,然后进行抽滤达到分离钾离子的目的。很多学生直接最后将溶剂蒸干了,导致所得产品不纯;有的学生还有很多溶液就去抽滤,导致提纯后的产品损失过多,收率很低。

通过该实验培养学生常用的分离提纯化合物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实验,使学生学会用滴定法测定酸溶液浓度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使学生学会移液管、滴定管及容量瓶的使用。由于浓HCl容易挥发,所以本实验不能用它来直接配制一定的准确浓度的盐酸标准溶液,实验室中,要配制HCl标准溶液时,首先把它配制成近似浓度的盐酸溶液,第二步再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实验室常以无水碳酸钠为基准物质标定HCl溶液,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中两者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该HCl溶液的准确浓度。

该实验操作过程中,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第一是在第一步配制大体浓度的盐酸溶液时,很多学生思维僵化,完全按照书本,缺少思考,量取浓盐酸液体的体积用量筒量,在接近所取体积数目时,一滴一滴量取,耗费很多时间,如果经过思考其实完全没必要,因为第一步只是配制大体浓度的盐酸溶液,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多0.1ml或者少0.1ml是没有关系的,因为第二步才去确定和标定这个盐酸溶液的准确浓度。第二是一些学生量取溶液概念不清,按照实验教材步骤进行操作时,量筒和移液管用途分不清,精确量取溶液时应该用移液管,因为移液管精度高,而一般没有特别强调时有时是可以用量筒的,比如往锥形瓶中加入25ml水时,即可用量筒量取。

第三是很多学生实验数据记录不规范,没有估读,使得很多数据最后一位全部是0,更有甚者,小数点后面只保留一位,直接没有估读数字,这种记录数据的方法是非常错误的。

临床教学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康复临床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从目前的高等医学学院来看,康复临床教学活动是学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临床教学活动是指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的从事各项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是提高学生临床操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在高等医学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该校学生在毕业以后实际工作能力,关系着学生前途以及病人的生命健康大事。所以,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的康复临床教学水平,是培养新型医学人才的重要举措。

1.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高等医学院的学生作为将来的康复治疗师,首先自身应该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而培养自身具有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树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基础,是实现病人的早日康复的前提。在医学领域,“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将学生作为中心,在尽量遵从学生的特点以及性格的前提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高等医学院在康复临床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将病人作为中心的思想,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尊重病人的意愿和权利,帮助病人摆脱疾病的困扰。要做到以上两点,不仅需要学生能够掌握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技能外,还需要他们不断创新。另外,学校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教学大环境,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拥有一颗仁爱之心。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各项教学的落实

2.1培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康复临床教学实践的意义在于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次在康复临床教学中可以采用病例为单位的讨论小组,让学生通过总结临床实践,不断查阅相关资料对相关病例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并进行总结和完善,最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做总结发言。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了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加强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

根据学生不同科室适当的训练学生操作技术。对于刚进入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选择一些具有丰富带教经验的教师进行操作演示,例如:怎样给病人换药,怎样拆线,怎样打结等等,让学生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外科学生,还可以让学生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一些小型手术,让学生能够亲自参与手术过程,增加自身对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

2.3加强教与学的沟通

在康复临床教学中主要是以临床实践工作为主,特别是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基础、基础知识以及基本能力的综合训练从而实现将理论知识正确的运用在临床实践中。在学校开展临床实习的刚开始,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环境以及学习的角色发生变化而不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出孤僻,不愿意和同学以及带教老师进行沟通的现象。针对这类典型的问题,高等医学院的相关领导、实习负责人以及带教老师应该开展专题会议进行讨论,通过学校的座谈会、交流会等等及时掌握学生在临床中存在的疑惑,并针对学生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另外,还鼓励学生能够在业余时间多到科室进行走动,加强自身和同学、带教老师之间的交流。

3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学质量

3.1提高认识,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康复临床教学工作的指导

医学教学和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该学科更加重视实践,因此康复临床教学是培养学生将理论运用在实践并不断强化自身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康复临床教学工作在高等医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医学临床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以及领导者加强对康复临床教学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自身领导作用,在加强康复临床教学基地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康复临床教学基地的软件设施。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康复临床教学中,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决定康复临床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在高等医学院中,为了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要针对部分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展医教相结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先进经验的教师从事带教工作;二是邀请相关医疗相关科室的医生到现场对学生的临床实习进行指导,从而加强康复临床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3.3加强带教老师的责任心和带教意识

在康复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是经过康复临床教学基地以及相关学校进行审核的,承担康复临床教学和人才培训的执业医师。在整个教学中,带教老师是学生的直接负责人,因此他们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道德素质是影响整个教学的关键。一名合格的带教老师,应该是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带教意识,能够深刻明白自身工作的意义是不予余力的做好上级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能够认真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计划。除此之外,在进行教学中,需要带教老师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说服相关病人配合教学。

4.不断完善康复临床教学管理体系

由于不同的高等医学学校的规模不同,在医、教、研这三个方面的水平也不一样,因此为了保证康复临床教学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就离不开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高等医学学校来说,可以制定出各种管理制度,例如:《临床实践管理办法》、《教学医院管理细则》等等保证教学管理工作有效、持续、健康的进行。另外,还应该进一步强化高等医学学校的教学意识,不断转变观念,理顺教学和医疗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教学和医疗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爱国,王东光,林永超.2l世纪初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趋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4):20.

临床教学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临床路径;骨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191-02

骨科临床学习和手术教学是医院骨科培养学员临床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骨科临床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由于骨科疾病的部位表现比较复杂,在学科上的划分又比较精细,学员所接触的病种也存在一定的多样性,因此,骨科临床教学效果的有效实施一直是临床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所一直探讨的问题[1]。随着当前询证医学的发展,临床路径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得以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骨科临床实习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1年9月-2012年7月的80例骨科临床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为21-24岁,教学时间为一个月。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40例学员采取传统带教的方法,实习生在进而到科室后,由主管教学的教师对科室内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然后由不同班次的教师进行带教,教学的内容按照教学大纲中的相关要求完成[2]。

实验组:实验组40例实习生采取临床路径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分五个步骤完成:一、设计病例,根据教学大纲选出各专业学组中具有代表性的常见病例,要求学员对这些临床病例详细掌握;二、根据病例现有的情况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过程由学员独自对病例资料初步分析,并根据诊断治疗中的疑惑提出问题;三、收集资料,根据临床路径所给出的步骤,要求学员对病例治疗整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解,以更新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初步回答;四、实践路径,根据以上资料分析确定诊断,在教师的指导下为患者提供高效、系统、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五、教师讲解,根据学员在临床路径实践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组织学员进行讨论,以提高学员的医患沟通技巧,对于涉及到多学科综合运用方面的内容,有的放矢的进行分析与讲解,并给与合理的指导[3]。

教学一个月后,对学员在骨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服务能力、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四项标准分值均为100分。

1.3统计学分析

3讨论

临床路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与美国逐渐发展出来的一种质量效益型管理模式,也被称为临床路径,它是一种以设计为主体的多专业合作的标准计划成本模式,不仅能够节约带教的成本,还能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果[4]。

从临床骨科病种的复杂性和学科精细的划分出发,临床路径能够有效的克服学生在骨科临床学习中的问题。骨科临床教学中,临床路径的实施需要科室医务人员的共同协作,并具有着四个方面的特征:明确的时间表、强调有效性、注重系统性、富于改进性。在这四个特征中,学生的学习由此出发,循序渐进,从中不仅减少了学员和医生之间的距离,对学员学习主动性的提高还非常有利。而在这个不断重复的“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中,学员的自我总结能力也随着增加,以此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际中。作为一种条理性的实践教学方案,临床路径教学法对学员总体思路的清晰培养也非常有效,以此能够对问题更加全面、更加透彻的分析,增强着他们对实际问题分析能力的提升。在本次对80例学员的研究中, 教学实施一个月后,经对两组学员教学成果的分析,实验组学员经临床路径教学方案的实施,针对临床骨科实践中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服务能力、综合素质均明显的优与对照组所采取的传统带教法,两组教学差异相比较,P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科学、高效、系统、先进教学模式,临床路径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对学员骨科临床实践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医学临床教学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明君,赵海恩,胡运生等.浅谈临床路径对骨科临床教学的影响[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04):797-799.

[2]尤涛,朱雷,王国斌等.临床路径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09):918-920.

临床教学总结范文第4篇

现代临床医学是一门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及理论性等特性的现代科学。临床医学是学生主动接触医学实践,并把呼吸内科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学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必须要经过的过程,也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临床教学中,学生要把以前学习的理论运知识运用到医学实践中去,其目的主要培养学生的临床动手操作技能、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临床实践意识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接触到患者,那自己平时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使得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医学实践中的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这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临床医学里面呼吸内科做为医学院主干课程《内科学》重要的一部分,其一直是医学院学生进行临床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笔者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其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新型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二、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现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领域的发展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当前我国公共卫生医疗有了较大的改善,这就直接影响了医学教育改革,尤其是对医学临床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目前新的形势影响下,其呼吸内科的临床教学也艺术面临着新的难题和挑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学生对呼吸病学兴趣不高

由于临床医学课的选择决定学生毕业之后工作的方向。因此,很多的学生比较热衷与部分热门学科,经过我们粗略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表倾向于内分泌科、外科医师、心血管内科等,这样就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就直接影响到了我们临床教学的效果。再加上部分学校课程安排具有不合理性,这就使得学生的临床学习对于某些病例没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最终让我们的临床教学变成“讲课”。

(二)任课教师安排不科学,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医学临床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经验性,其临床教学经验主要是教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的,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部分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就让一些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带临床教学课,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担心其教学质量。

三、新时期下创新呼吸内科临床教学措施

医学临床教学是现代医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其是医学学生从理论医学转向实践医学、有医学学生向医生转变的主要阶段。就当前的呼吸内科临床教学而言,为了适应现代医学的要求,就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改革教学方式,以此来提升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的教学效果。

(一)充分利用有利资源,弥补病例缺少缺陷

由于部分医学院基础教学设施落后,尤其是在医学病例缺失的情况下,可以充分以往典型的呼吸功能检查报告单、胸片、多媒体、病案等教学设施与教具,运用这些教学工具可以让呼吸内科临床教学更加形象和生动,运用现成的教学素材教学模式就是采用的“情景再现”教学法,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医学实践的工作情境。

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首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呼吸临床典型病案,并在见习之前教师将本次见习的内容和重点创新复习一次,这样会让学生在学习临床病例时能够抓住重点,也为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做好铺垫。教师在病例资料中尽量要整理到完整的医学案例(如:临床症状的特点、患者体征、患者呼吸功能、CT、胸片等相关资料),并同时给学生留下与病例相关的思考题。

临床医学中呼吸内科疾病有着多种典型体征和症状(如:紫绀、湿罗音、喘息、哮鸣音、各种性状的呼吸道分泌物、桶状胸等),这些教师可以利用病人拍照、扫描以及互联网下载等方式,将大量的关于呼吸内科病例资料或者影像资料做成PPT课件,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授呼吸临床知识,通过这样形象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加临床教学的真实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新临床教学模式,提高临床教学效率

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在学生见习之前对呼吸学理论进行讲解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没有上过大课的学生),通过理论讲解可以在临床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

一般参与临床课程学习的学生还不具备临床思维能力,但是他们对于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期待,更有甚者是想让自己能够马上运用所学知识来医治病人,所以在我们的临床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临床思维的培养是很受学生重视的。在临床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将我们临床教学程序与临床医生医治患者的思维方法和工作程序相结合,也就是采用了“启发式”教学就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启发式教学其实就是要我们的临床教学能够尽量贴近临床实际,这种教学模式也是教师和学生最喜欢的临床教学授课方式。在启发式教学模式中,教师运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去启发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并且实时针对典型病例提出一系列的思考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渐的进入到正确的临床思维里面,以此来提升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的质量。

(三)注重医德培养,提升人文素质

临床教学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医儿科;临床教学方法;学生综合能力

临床教学是医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阶段,是对医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中医儿科学,是在中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她渊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荟萃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总结出丰富的临床经验。

我国新世纪教育的战略抉择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高等中医教育必须紧跟形势,在新世纪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突出强调要培养能面向临床的整体素质教育,主要包含:(1)具有较强的中医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2)具有较强的中医临床思维与方法,能独立进行辨证论治。而要达到以上要求就必须不断改革临床教学模式,探索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培养和提高中医儿科学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需要夯实中医儿科基础知识,改革课程教学方式,重视教学实践环节,强化创新素质教育,建立科学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形成创新型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培养现代中医学高级创新人才。临床综合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1-2]:一是医疗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是学生开展中医医疗工作的基础能力和关键所在;二是临床思维能力,目前倡导循证医学思维;三是临床实践能力,是指临床操作技能及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能力。这些临床综合能力是需要在临床学习期间逐渐培养并加以完善和提高的。

在多年中医儿科临床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对学生的交流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渗透人文教育,提高交流沟通能力

总结目前中医的局面,正如王一方先生于2004年8月27日在中国中医药报《重建中医药人文传统》一文中所说的“50年过去了,依照这种现代化思路建构的科研工作没有取得‘熊与鱼掌’兼得的成果,相反还形成老中医不认同,对提高临床疗效无助益这样一种龙蛇皆非、无功而返的局面”。中医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教育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使中医学生肩负起历史的责任,学好中医,具有重要意义[3]。中医接受这样的思想来理解和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必然使中医学和社会人文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交流沟通能力正是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把中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学生有独立的思维体系、个性特征和领悟能力,才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4]。学生们在进入临床之前,只是在书本上获得中医理论知识,缺少与病人的交流与沟通,而进入临床后,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各种各样的患儿及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社会背景的家长,因此,如何交流才能获得患儿及家长的理解与配合,显得非常重要。医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可能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交流与沟通不当,可能会造成患者的不理解甚至抵抗心理,从而影响治疗方案的实施[5]。因此我们教导学生先做人后行医,对患儿及家长做到亲切、和蔼、同情和耐心。要掌握一定的沟通艺术,善用语言技巧,拉近医患距离。例如,在病史询问时,要和蔼可亲,尽量获得患儿的信任,在进行体检时,与患儿短时间的逗玩交流,可以减少患儿的紧张情绪,使患儿易于合作;同时动作应温柔、体贴,以减轻患儿不适。如冬天要暖好手和听诊器后再做体检,注意盖好被子等。

还应向家长解释相关的疾病及护理知识,可以获得家长的信任,从而有利于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将人文关怀意识融入到医患沟通中,既锻炼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让学生们意识到医学治疗的不仅仅是疾病,而是人,一个具有思想和社会背景的综合体。

2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循证思维能力

循证医学是指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它提倡将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将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估计服务于每位具体患者。目前,中医儿科临床教学也倾向于以问题为中心的循证医学的教学模式转化[6],变被动式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在中医儿科临床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断阅读古代中医药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决定取舍依据的标准。如在临床教学时,让学生对自己主管的患儿提出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诸如诊断、辨证、治疗等,老师根据问题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检索文献、查寻古今最好的临床证据,结合患儿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并观察其疗效预后。如此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逐渐提高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3鼓励亲手操作,提高临床动手能力

近年来,我们逐渐改变中医儿科学的临床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临床医疗活动。如有新患儿入院,带教接诊后做出初步处理,然后由学生独立与家长或患儿交谈,自己采集病史,查体诊断,辨证立法处方,写出诊疗方案,最后书写规范完整的中医儿科住院病历,老师批阅后点评。为了熟练体格检查,平时多进行儿童体格检查的操作练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儿童体检的方法,也对教材中枯燥乏味的儿童身高、体质量、头围、胸围等的计算公式及生理常数加深了记忆。由于儿科临床的特殊性,需掌握一些必要的检查技巧,而不能根据课本的查体顺序进行,特别是容易引起小儿不适或痛苦的检查尽量放在最后,以免影响其他方面的查体。例如检查小儿咽喉部往往要用压舌板,由于不适或疼痛容易引起小儿反抗,出现哭闹,而影响下面的检查,所以最好放在最后进行。通过练习使学生们在语言交流、操作检查、分析判断、辨证立法、处方用药、书写技能等诸多临床动手能力方面均得到了提高。

通过几年的中医儿科学临床教学实践,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以临床实际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让学生亲自参与临床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的交流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激发了学生的智能潜力,开拓了学习思路,学会了运用知识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以后成长为中医药创新型人才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理,祝火盛,杜华.加强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3):97-98.

\[2\]孙梯业,陈自强,颜伟,等.我院五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技能考试方法和思路的探讨与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4):296-298.

\[3\]张振尊.重视中医教育中人文教育在中医发展中的作用\[J\].国医论坛,2008,23(11):51-53.

\[4\]李文彦.高等中医教育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中医教育,2001,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