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计划的意义

教学计划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计划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计划的意义

教学计划的意义范文第1篇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27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教学计划的意义范文第2篇

一、灵活多变,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阶段,大多数学校注重对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取消了体育教育教学,而开设体育教学的学校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方面都存在着简单、单一、重复等特点,让学生没有真正意义的感受和了解体育教学的价值。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个学校逐渐开展了体育教学课程,然而,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再被学生所接受。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构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而逐渐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如将体育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体育教学的价值所在。具体操作为:将田径运动中的短跑与篮球教学中的传球相结合,加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针对兵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实施同化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练习,然后在自我选择体育项目掌握的基础上,拓展练习内容,开展健美操、武术、太极等等。丰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并练习,加强自身体育素质和健康理念的培养。

二、有计划实施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的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

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订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应与端正态度、激发兴趣相结合。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同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锻炼态度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浓,必然催化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形成。而有了良好锻炼习惯的学生,其锻炼态度自然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自然愈浓,锻炼效果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好的锻炼态度和方法都要将它化为习惯,只有形成了习惯才能随时表现与应用,就好比出于本能,受益于终身。

三、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形成积极进取精神

体育教学具有独特的教学过程和环境,即形式上以身体练习为主、方法上以示范把握为主、组织上以分组单练为主。这种传习式的教学方式,易给教师的教育带来有利条件,使教育能根据学生的显性表现,因势利导,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制订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度,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教师要确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运动员同等光荣的思想,使后进生也能达到体育大纲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教学计划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一体化;机械教学

产业界、教育机构以及科研院共同组成的科研联合体即是“产学研”一体化,这种产学研一体化的营销模式具有强强联合的优势。产业内的大企业和具有技术优势的科研院所、教育机构三方将各自的科技成果市场化,这也是产学研一体化营销的核心内涵。这种培养人才和营销产品的模式主要特点是有固定的、熟悉的合作伙伴,因此,在三方之间的技术、资源和信息可以方便地共享和交流。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和我国社会发展的繁荣,为了对机械方面的人才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培训,机械教学机构担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迫使其在人才培训方面探索多种途径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产学研这种经营模式特别适合机械这种需要的研发期较长、投资巨大、有比较高要求的技术和复杂的科技成果市场化。因此,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对于各大机械教学机构更好地实现其目的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在一个校外的实际机械企业的实践过程中,学员在素质、专业能力及职业道德方面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同时能更好地锻炼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然而,目前大多机械教学机构虽然有这方面的想法和努力,但是机械教学机构在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方面,仍然缺乏有效的措施保障,相关设想也并没有得以实现,表现在教学及科研方面的实践活动更是微乎其微。总的来说,机械教学机构推行的产学研一体化的设想仍需进一步落实,这其中有许多方面仍值得有关负责人进行思考与探索。

一、机械教学中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1 学员投入到产业的实践中,能在机械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开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机械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在围绕教学计划制订过程中,紧密结合培养人才的目标的前提下,在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习与实验、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社会实践与创新制作等)进行合理的调配及课程合理的安排基础上,建立起配套相关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目前,大多数机械教学机构对学员进行校外实习有比较充分的重视,然而,对于整个机械教学环节的其他方面的理解与认识仍有所欠缺。参与到企业的具体实践中能够对机械教学整个实践环节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帮助,也是学员开展相关的机械理论实践活动的基础。因为相比于机械教学机构在相关教学实践中缺乏相关的教学所需设备、器材和场地,能够良好地保证所有学员进行教学理论实践活动的需求,为学员更有效地学习实践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学员在进行教学理论实践活动过程中,可以对企业中实习基地的生产及管理特点进行切身的感受,从而有利于学员通过贴近实际的感受在创新研究或课程设计方面有更多的思考,而且,企业作为学员的实践基地,有经验相对丰富的指导员,这对于学员更好、更充分地融人教学实践活动非常有利。因此,机械教学机构应当通过对理论教学活动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更充分地利用企业作为机械教学实践基地的重要作用,以求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机械方面的专门人才,促进机械专业学员个人专业素养和能力的不断发展。

2 校外实践基地对于培养和获取实践教学力量的积淀非常有利。在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的过程中,机械教学机构对于理论知识教学水平较高,但是缺乏对机械一定实践教学能力,而相关机械企业的加入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通过企业实践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理论知识,对于机械机构教师来说,无疑会对其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有所加强,进而在理论教学中更好地、更实际地展开理论教学活动。通过向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指导经验的指导员进行沟通和学习,在往后指导学员进行机械教学实践活动中会处于更有利的地位。通过长期积累,机械教学机构在教学实践中能够积淀出具备强烈竞争力的师资力量。

3 参与企业实践能够有效地帮助机械教学机构活动科研项目及经费。机械教学机构通过与校外企业实践基地的密切合作,能够通过了解实践基地的机械生产及产品情况,利用自身的优势帮助企业实践基地进行新产品的设计研发,满足实践基地同外部市场保持一定的竞争力的需要。通过这个过程的参与,机械教学机构可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从而更好地与企业进行合作,获取课题项目的经费支持。此外,机械教学机构可以指定相关教师对企业实践基地的生产进行指导,共同解决生产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这样,机械教学机构不仅能通过企业实践基地获取相关的经费,在提高机械教学机构科研力量和社会声誉方面也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4 与科研所的共同研究对于建设机械教学机构专业和加强人才培养非常有利。机械教学机构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机械教学机构加强与有关需求的行业或部门进行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各行业或部门对于人才技能及素质的需求,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措施。通过深入校外企业实践基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帮助机械教学机构及时了解到单位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然后机械教学机构进行相关的教学调整。目前,科研单位在成果转化方面仍存在转化率不高、价格高等问题。而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以后,不仅对于更好培育社会所需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强化科研所机械教学机构在该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建设,更有利于与科研单位推销其科研产品。机械教学机构可以通过实践基地的教学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及时听取有关行业的动态、密切加强联系等,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为学员适应社会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在机械教学中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机械教学机构在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员进行实际机械技能运用的培养。这样,学员在合作企业和科研机构中进行顶岗实习时,便能主动地实现机械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切实感觉到自己融入到实际的生产活动中,而不是觉得自己给指导师傅造成负担。为此,机械教学机构应当充分进行计划和实施。

2 在合作企业教学实践活动中。机械教学机构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部分,通过为企业解决各个方面自己力,所能及的难题,更好地帮助企业进行生产。通过机械教学机构自身强有力的技术优势及企业的社会效应,有力地促进机械教学机构与合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3 在对企业进行无缝技术支持的同时,机械教学机构应当注重利用自身的社会效应为企业形象进行宣传,同时积极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相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与企业开展多种教学模式对学员进行培养,注重校内与校外双重教学模式的探索。

4 在与企业密切配合的过程中,机械教学机构应当加强对学员的管理,严格要求学员注重对合作企业技术资料等机密的泄漏,以免造成合作企业蒙受损失。

5 通过企业的密切合作,机械教学机构应当在专业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可以通过聘请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融人教学和成立技术指导咨询机构等方式,对学员在机械课程设计或创新制作方面进行指导。这样,既能使企业更好地了解学员的素质及技能情况,有利于学员就业,对于机械教学机构在该专业上加强建设也非常有利。

教学计划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284-02

现代职业教育新的教学模式: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践一体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实践与探索中。这种教学模式,是将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突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重点,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适合机电专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

1.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1.1 学生的素质适合一体化教学。目前技工学校学生基础差,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抽象的专业理论课,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理论课上真正系统理解掌握的学生不多,而实训课,由于受到理论学习程度的限制,无法深入,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机电一体化教学,可克服单门专业课教学弊端。由于在一体化的教学实习场地以一体化的师资对学生进行一体化的教学安排,因此能使每一课题都能讲授、示范、训练同步进行,突出了现场示范,增强了直观性,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让他们对知识产生亲切感,对机电设备产生熟悉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1.2 能提高机电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机电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机电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讲授专业理论课,而且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指导生产实习,成为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既要了解机电专业的发展趋势,又要具有运用机电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展有效教学及教研能力。教师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取长补短,找到"相结合"的最佳结合点、结合方法,使自身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

1.3 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适合于机电专业课的教学。使机电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能产生兴趣,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教育联系生活实践,学以致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既懂理论又会技能的技术工人。

1.4 促进机电专业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传统的机电课程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实习分别进行,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习课题往往不符,出现了理论是这样讲的,而实习又练的是其它的,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机电一体化教学可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合,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明显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最终得到的是社会和企业的认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办学效益。

2.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方法

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是复合型的教学型式,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学中除了运用讲授法外,还应结合运用其他教学方法,例如: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巡回指导),提问法及多媒体电化教学法,以加强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方案,一般包括教学计划与大纲,教学组织与机构、教学设施与设备、教学评价等。

3.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的途径

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要有过硬的师资队伍。要实施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不仅要求机电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训技能,更要具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能力,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双师型人才,更要具有创新综合能力。

3.1 传、帮、带。传、帮、带是快速培养年轻教师的一条最有效的方法。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认真选择好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都较丰富的机电教师担任一体化教学工作,让年轻教师或只有单方面教学经验的教师以学徒的形式跟着学习,拜师学艺,时间(一般为1-2学期),掌握一体化教学的方法、要求和步骤,为以后的独立教学工作打下基础,积累教学经验。在经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和培训学习后,年青教师对专业的理论与实训的结合有了一定的掌握,对一体化教学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学校要大胆地磨练、任用年青教师,让这些教师担任机电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工作。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安排过程中,为了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教学过程中可安排一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协助、辅导第一次担任机电一体化教学工作的教师上好这一门课程,这样既确保了教学的效果,也锻炼了任课老师,使任课老师能真正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任课老师逐步趋向成熟。

3.2 加强校外培训。首先,组织机电教师到师资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强化实践性学习,使他们能更好更系统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要让机电专业教师多到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多接触生产实际,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他们才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实训。其次,机电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师的自我探究与反思,寻求解决方案的方法,唤醒机电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强化研究结果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提高机电专业发展的能力。

3.3 组织年青教师进入工厂。年青的机电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进入工厂的生产一线单位,进行机电专业实践的锻炼学习,使理论与实践能够有机结合深入到机电行业生产第一线,参加具体岗位技能培训,以弥补其操作技能的不足,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实践角度来提升教师对机电专业理论的认识。重点了解机电新技术应用以及进行产学研实践探索。

3.4 从企业中引进相关师资。大力引进"能工巧匠"和各类机电专家,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机电教师队伍。一是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机电专业技术人员;二是聘请企业和社会上的机电行业专家,积极引进从企业退休的机电专业技术人员、特殊技能人才到学校做实习指导教师,并协助机电教师开展技能辅导。他们到学校任教,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机电新技术带入学校,传授给学生,也与本校教师相互促进,形成互补。

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改善目前单调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机电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教学计划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技工学校;《劳动合同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2009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决定在全国部分技工院校中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列入试点的技工院校要在统一指导下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未列入试点的专业课程和技工院校,应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展教学工作,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安排。在此背景下,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引起了许多法律教学工作者的关注。

一、《劳动合同法》在技工学校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设置缺失

在技工院校,专业理论、技能的课程设置是重点,而文化理论课程设置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沦为“填课式”课程,尤其是法律课程。除个别专业需要,设置了专门的法律法规课程以外,许多专业并无法律课程设置。就本校而言,《劳动合同法》作为一部对学生非常重要的法律,也只是穿插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小部分章节当中。课程设置如此缺失,非常不利于学生的系统学习,更别谈提高学生的劳动合同意识及劳动维权能力。

(二)教学理念落后

实施一体化教学必须依托良好的教学环境。但是,大多数技工院校的法律课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只是“配角”,甚至沦为“跑龙套”的。这与“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是相违背的,完全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大多数教师忽视了教学与实践并重,没能把课程内容转化成合适的任务或项目,不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三)法律专业教师缺乏

在技工院校,法律专业教师非常稀少,优秀的法律专业教师就更少了。大多数情况下,法律课主要还是由非法律专业教师任课,比起法律专业教师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要想对法律课实施一体化教学,在师资队伍的素质这一关键环节,还是存在严重不足的。长此以往,还将不利于提高法律教学的质量。

(四)一体化教材匮乏

法律课要进行一体化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于一体的教材。目前,大多数技工院校法律课还是使用理论性较强的传统教材,并不能满足一体化教学需要。而以一定的法律业务工作项目作为模块进行设计,并根据相应的工作流程编写内容的教材,仍旧空白。这种情况,导致了法律课一体化教学缺少教材支撑,难以进行。

(五)教学方法单调

对于法律课,大多数教师以讲授为主,极其单调。加上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法律规章制度多,内容枯燥。导致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感,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效果不理想。

(六)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个别学校考核方式由平时成绩、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实质差别不大。在这样的考核方式的引导下,学生更关注最后的考试成绩,而非课程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应用。

二、法律课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法律教学成效

传统的法律课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时效性普遍低下。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及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法律教学的趣味性、实践性、实用性。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快速的应用到实践之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活动,不仅更好的对法律进行感知与理解,还能全方位提升观察、分析、运用、研究、合作等综合能力。最终,将课堂所学内化为能力,外化为行动。

(三)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升

为了实现法律课一体化教学,法律课教师必须设计一体化项目或任务、实施流程及评价方式等内容。这比起传统的法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促使其要进行一体化教学的相关学习和研究,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

三、《劳动合同法》教学中,如何实施一体化教学

《劳动合同法》教学实施一体化,笔者首先将课程设计分成四个学习项目,包括: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总则、附则、特别规定、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包括:信息收集、方案设计、方案实施、评价与总结,都是由学生负责完成。并按照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和结果展示五个流程来完成教学活动。下面以教学项目劳动合同的订立为例。

(一)确定项目任务

教师确定好项目任务,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了解任务目标,认知劳动合同的内容条款,掌握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流程及步骤。教师提出以下任务:1.按照分好的小组,每组成员分工合作拟定一份合法的劳动合同和一份有“陷阱”的劳动合同。2.按照劳动合同订立的具体步骤,由各个小组派代表(作为劳动者)到指定的小组(作为用人单位),模拟签订劳动合同,具体步骤如下:(1)用人单位公布招工简章;(2)劳动者自愿报名;(3)全面考核;(4)择优录用;(5)签订劳动合同。3.小组代表签订合同后,返回所在小组。由小组全体成员共同针对该劳动合同提出修正完善的意见,并做好记录。

(二)制定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项目任务,有针对性的制定好学习计划,确保高效完成任务。小组成员应做好以下准备:相关信息收集,相关物品资料配备,人员安排分工等。

(三)实施计划

学生根据任务要求,逐项进行。实施时,要做到下面几点。1.遵守课堂秩序。不得做与课堂活动无关的事情,保持课堂良好秩序。2.听从安排,积极参与。不得无故拒绝安排任务,要积极配合,主动参与。3.按时按质完成。不得马虎对待任务,要高效完成。

(四)检查评估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评估,并形成评估意见及成绩。

(五)成果展示

首先把成果在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展示,然后再由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全班进行展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四、一体化教学与普通教学模式的差异

针对一体化教学与普通形式的教学在实际效果方面的差异,本文选取了笔者所在学校毕业班的学生进行了实际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形式对施行了一个阶段的《劳动合同法》教学进行了成果检验。得到如下的统计图表:通过统计结果可以明确的是,一体化教学对于贯彻法律条文在学生之中的影响力和理解程度有较大的帮助。图中数据67.9%和40.6%是针对一体化教学实验班级与普通教学班级学生分别进行的关于《劳动合同法》条文的问卷调查所得出的。在参与了一体化教学之后,67.9%的学生对于法律条文可以做清晰明确的解读。而未参与一体化教学的学生有只有40.6%的人可以做到。

五、法律课一体化教学的建议

(一)增设法律课程

技工学校法律教育教学的发展,要依托课程的建设,而目前大多数技工学校并未构建法律课程体系的情况。本文认为,技工学校应根据专业和学生实际需求,在通过专业调研、学生需求调查,以及论证后,增设相应的专业法律课程和法律基础课程。

(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大多数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也不愿意主动的进行转变。对此,本文认为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一体化课程改革。通过参加教学教研活动,不断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

(三)配备相当的法律专业教师

技工学校要根据教学需要招收适量适合的法律专业教师。法律课一体化教学,教师队伍素质很关键。招收适量适合的法律专业教师是指,一方面要招收与教学班级相匹配数量的教师,另一方面要优先招收具备法律专业资格、教师资格与法律工作经验的教师。

(四)开发一体化教材

目前,法律课一体化教学需要一体化教材。技工学校的法律课教师要主动学习一体化教材开发技术流程,结合本校专业特点,编写适合一体化教学的教材。

(五)积极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

讲授式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求。教师在一体化教学中,应当积极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比如,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开展实训体验活动、设置情景虚拟实践环节、穿插游戏活动、添加影响材料、对接实践单位等。又比如,在教学方法上,可以积极尝试情景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反串授课法、讨论教学法、案例评说法等。

(六)建立一体化实践环节

法律是一门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技工院校学生学习法律课程缺少实践的真实环境。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开设诸如圆桌论坛、辩论、法律讲堂、模拟法庭、观摩教学、以岗实践等实践意义较大的法律实践活动。

(七)完善考核方式

完善的考核方式能保障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实施。技工学校法律课的考核应该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冯梅英、史平臣、王丽英.高职院校《劳动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3).

[2]谢炎均.关于技工学校劳动法案例教学模式的反思研究.祖国.2017(5).

[3]杨柳、王平.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一体化”改革的思考.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

[4]贾薇.高职院校思政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以《法律基础》为例.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2).

[5]王艳萍、李永芝.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在法律职业教育刑事法律课中的构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