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管理培养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财务管理;素质;途径
经济全球化所涉及的不仅表现在经济层面,还表现在文化、政治、人员等层面。参与竞争的不只是产品,而是包括管理、营销等全方位的竞争,这里面最终的决定因素是人。人的竞争也不只是体现在市场营销、产品创新、企业管理上,还包括财务管理在内的人的竞争也对企业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具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意识、现代财务管理知识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如何培养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财务管理人员就成为了必须面对的问题。
1.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财务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
经济全球化是在全球范围内由资本推动下的生产、营销以及企业资源的重新配置,我国企业一方面要积极地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推动自身向国际市场进军,另一方面,还要勇敢的面对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参与国内市场的竞争,这样,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就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甚至会出现阻滞企业发展的现象。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
1.1需具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意识
意识是人脑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意识既是对外界客观世界的反映,又指导人的活动作用于客观世界。同样,财务管理人员具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反映在实际工作中。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求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转变传统会计记账、做账功能,要树立面向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应认识到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是集账务处理、财务预算、财务决算、财务控制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传统的书面记账、做账的技能,还要掌握如信息化管理等多种现代管理方法,同时要会利用网络信息掌握企业外部的市场信息、供求信息、金融信息等各种信息,并与企业内部各项信息汇总后形成数据分析结果,以提供给企业管理层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具有财务管理意识是这些工作完成的首要条件,通过自身有意识的活动,推动个人和部门财务管理活动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1.2需具有现代财务管理知识与技能
经济全球化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有了新的要求,传统意义上会计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知识,要具有管理知识与技巧,要掌握现代数字网络信息技术,要熟练掌握和领会国际及国内相关法律规范。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在会计准则方面不仅要求财务主管熟悉国内实施的各项会计准则和制度,还要熟悉国际惯例和西方主要国家的准则和制度,要掌握国内贸易及国际贸易核算方法,在成本控制方面,不仅要求财务主管会按国内同行业先进标准控制,还要会按国际先进水平标准去控制,在核算工具方面,财会人员能熟练使用信息化及电子商务网络技术。
1.3要具有优秀的职业操守和爱岗敬业精神
职业操守和爱岗敬业是现代企业员工应具有的职业道德,是奉献企业、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精神的集中表现。财务管理部门是掌握企业核心信息最丰富、最准确的部门,所有关于企业发展战略、财务经营状况、市场及产品信息等商业机密都在财务部门的掌握之下,如何管理好这些信息并能使之不外泄,这就要求财务管理部门和财务人员既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又要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财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爱岗敬业还表现在工作态度上,财务工作是一项具体和繁琐的工作,在工作的形式上是重复的,但每一项工作哪怕是最微小的方面都不能出错误,否则,会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始终戒骄戒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方面的工作,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做到真正的干一行爱一行。
现代企业的意义上,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除以上几种外,还包括,创新的素质、内外沟通的素质等。
2.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提升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但机遇也会时刻出现,如何把握机遇赢得发展不仅是企业管理层和营销部门所要考虑的问题,财务管理人员也需要承担起自身应承担的任务,这就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以达到现代企业的要求。
2.1深化财务管理人员的从业资质认证工作
在国家层面上,建设财务管理人员的从业资质培训、考核和认证体系,使企业的财务人员在上岗之前就应具有的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技巧,达到的一定的上岗条件方能允许上岗。在国家的层面上形成的规范性要求,一方面有利于财务人员通过学习等方式进行自我提高和自我约束,另一方面有利于开展相应学科的建设。在企业层面上,企业要坚决执行国家的有关资质认证要求,在用人上严格把关,切实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于企业原有无资质的财务人员,既可采取进行人员调整的方式,也可采取督促其学习接受培训的方式,以达到企业的发展要求。
2.2提高财务人员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生产经营环境日趋复杂,财务管理人员也必须与时俱进,迅速完善。面对知识经济的冲击,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无论是从形式和内容上,在很多层面都发生了变化。财务管理的范围在扩大,如从传统的会计记账转变为现代企业财务职能的整体发挥;财务管理的手段在发生着变化,如从原来的手工记账逐渐的发展为信息化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面临的形式在发生着变化,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从面向国内转变为面向世界;等等变化要求着财务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技能,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财务管理人员想要适应现代的财务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培养学习的意识,对自己的知识架构进行更新。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也要迎难而上,建立学习型组织,这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面对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的唯一出路。
2.3建设创新型企业文化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身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的诞生而形成,又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丰富的,企业文化对外是展示企业形象,对内是对所有的员工起到道德教育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企业需要通过创新来实现突破,同样,企业的财务管理也需要通过创新以实现自身水平的提高,这就需要建设创新型企业文化,在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氛围里,财务管理人员一方面可以和企业形成高度的认同,另一方面有利于自身和本部门业务水平的提高。建设创新型企业文化,还可以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和爱岗敬业精神。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既是企业的发展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项不断提高、与时俱进的工作。 [科]
【参考文献】
[1]车嘉丽.基于管理信息化环境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07):81-82.
[关键词]半岛蓝色经济区 港口业务管理人才 培养模式
一、“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提出
2009年4月下旬,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作出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是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结合部、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山东省现代港口业的发展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港口是国家外向型经济的“窗口”,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山东也将迎来港口业快速发展的“春天”。《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强港口建设,打造以青岛港为核心,烟台港、日照港为骨干,威海港、潍坊港、东营港、滨州港、莱州港为支撑的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
二、“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下港口业务管理人才的培养需求
(1)山东与日本、韩国贸易往来密切,是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前沿,各国之间多元文化差异,信仰不同,语言多样,贸易方式有所不同。港口作为贸易互通的重要窗口,就具有国际化的特点,对港口业务管理人才需求应该是语言、文化,知识和技能都能全方位掌握的。(2)“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和港口业务技术含量的增加,必将要求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专门人才。而由于港口企业工作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协作性、涉外性等特点,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港口企业大多将人品、敬业精神、责任感作为聘用员工的先决条件。因此港口业务管理人才的教育应注重于对学生包括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高素质多技能人才。(3)港口业务管理的电子化,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港口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由于港口业务管理的国际化特色,跨境业务往来电子化程度日趋明显,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都建立了EDI中心。因此,要求港口业务管理从业人员能熟练操作企业的业务信息系统,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要求日趋提高。(4)当今社会,港口业务管理人才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实习实践环节,使毕业生在港口能够做到“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三、山东港口业务管理人才培养的优化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根本任务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年9号文)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教结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1)港口业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最佳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作为高职院校,要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需要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目前,我校依托港口主体办学优势,把学校办到港区、把课堂搬到码头,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将港区生产实景实时传播到教学实训室,让企业参与教学活动,请专家走进课堂传授职业技能,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现场教学,请港口专家给学生做专题报告,将港口业务中发生的典型案例和港口培训职工的优秀教材引入课堂教学。学校培养的大量优秀港口业务专业人才再输入到企业一线,为港口充实新鲜血液,增强企业发展实力和后劲。
(2)港口业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最佳师资模式――双师型教师。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双师型”教师作为支撑,没有“双师型”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完成人才的培养任务,这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在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要定期到港口一线进行学习与培训,以增强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聘请港口行业、企业有丰富实践管理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在教师中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改进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素质的养成。“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最佳实践模式是“双岗双责、德艺双磬”,教师在企业和学校之间自由流动,实际承担起港口企业一线的具体操作,并能根据生产业务和流程提炼教学要点,形成教学内容。
(3)港口业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最佳课程模式――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一是职业岗位明确。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由于是从岗位职业分析入手,首先明晰的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确立课程能够设置的源头。我院港口业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项内容就是职业岗位,实现了瞄准岗位设课程,使得课程体系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指向职业能力标准,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更加明确,对其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也进行了更为清楚的界定。二是人才规格要求明确。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分析职业岗位技术领域与工作任务,确定学生胜任职业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明确了人才规格要求,使得课程围绕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而设置。三是证书要求明确。职业资格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职业所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所以“双证书”制度是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在明确职业岗位的基础上,分析专业核心技能,明确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与要求,确保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的岗位针对性,并以此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之一,进一步增强了职业岗位针对性,使得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转向社会评价。四是课程设置明确。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分析职业岗位与证书要求设置专业技术核心课程,并以每门专业技术核心课程为源头设置内容相关的一组课程,使得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劳动过程为主线,每门课程的设置均具明确的指向性,使得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相辅相成,实现课程体系围绕职业岗位工作有效设置课程。
与此同时,港口业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应注意关注国际港口发展的信息化趋势,学习国际上最先进的港口信息化操作知识,与自身实际教学情况相结合,提高本校港口业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保持本校港口业务管理专业在学科领域中的先进性和独特性。
山东作为海岸线最长的省份之一,“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为山东半岛的港口业提供了大好机遇。要建设中日韩自贸区,促进现代港口物流业的发展,山东必须坚持人才优先战略,由一个人口大省转变为一个人力资源强省。培养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港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既是港航企业的呼声,也是学校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下,解决高端港口业务管理人才缺口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曾令奇.我国高等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综合,2006(05).
[2]熊威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5)
[3]韩立民.李大海.于会娟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对策研究[J].山东经济,2011(1).
关键词 CDIO理念 财务管理 卓越人才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1.049
Abstract Recently, the concept of CDIO has become the latest achievement in the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The paper has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raining, expounds the CDIO concept connotation, introduced the CDIO concept into financial management teaching, and explored the teaching reform of outstanding applied financial management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with the concept of CDIO so as to provid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with references.
Keywords the CDIO concept; financial management; outstanding personnel; teaching reform
0 应用型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我国教育部于2010年开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律师和医师培养计划,①批准实施“卓越人才计划”试点的首批普通高校一共有61所,常州工学院属第二批次加入进入我国教育部“卓越人才计划”。此计划对我国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高尽次的人才,我国教育部开启的“卓越人才计划”适应了时展的变化,对今后我国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影响深远。目前教育部实施的“卓越人才计划”,其本意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等人才。财务管理专业不在其中,但“卓越人才计划”与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在培养宗旨上并无太大区别,结合我校工科特点与优势,我校完全可以借助“卓越人才计划”,全面转变教育观念,完善培养方案,大力培养“品行好、知识广、技能精、能力强”的应用型卓越财务管理人才。
1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常州工学院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 财务管理专业是我校的特色专业,有16年的办学经验,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建设和发展,专业建设成果日趋丰硕,培养了大批基础较扎实,知识面较宽,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创新能力,获得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训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大都以知识输入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为主,沿用传统的“填鸭式”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与交叉欠缺,创新教育不足,教学改革力度不够。
2 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型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2.1 CDIO理念的基本含义
当前在国外较流行的CDIO理念是以麻省理工学院为首,于2000年10月联合瑞典三所工学院,经过4年的卓越工程师项目共同研究,推出的一种卓越的教育培养模式。②CDIO是Conceive、 Design、Implement和Operate缩写,分别表示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CDIO理念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做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和“基于项目教育”(Project based education)的高度体现。CDIO理念做到了“知行合一”和“教学做合一”,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
2.2 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型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开展改革,③按照CDIO 理念,⒉莆窆芾碜ㄒ当弦瞪所要掌握的知识转化一个个前后衔接的具体教学项目,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中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项目构思、教学项目设计、教学项目实施和教学项目运作全过程(见图1),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体化成长。
2.2.1 构思:制定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把CDIO 理念运用到财务管理专业,特别要重视各项能力的培养。财务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强的专业,在专业教学中应涵盖专业基础实验、专业技能培训、专业综合应用和开拓创新创业等相关内容,通过专业训练培养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2.2.2 设计: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项目
实行模块化教学,全部课程分成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集中实践课程模块等四大模块。教师讲授的课程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丰富的教学项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项目带动“教”和“学”。④本文以财务管理专业的“成本管理会计”课程为例,说明进行教学项目设计的具体过程。根据成本管理会计核算要求,其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教学项目(见图2),将课程知识点融会贯穿于各个教学项目中,在“做项目” 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开拓创业能力。
2.2.3 实施: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应用型能力培养
在实施教学项目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CDIO 倡导“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通过“做中学”来实现教学的目标。⑤围绕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细分专业实践能力,建立“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即“专项基础实践(认识实习+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践(专业实训+财务模拟+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和“创新能力实践(毕业设计+创新实践)”等三大模块融合一体,改变了过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实践内容、实践环节、实践方式不协调的状况。在教学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实行“教”与“学”二条线,通过引入“情景角色模拟”、“互动式教学”、“任务驱动法”、“激励法”、“网络教学”等教学方法与手段, 将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有机融合, 促使学生完成教学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等多个完整专业技能项目实践, 让学生真正在“做中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见图3)。
2.2.4 运作:改革考核方式,注重教学过程的考核
运作过程就是成果的展示与考核评估的过程。从严考核评估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改变过那种考核出现随意给分的现象。⑥教学项目的考核评估既要对学生书本知识、技能操作掌握的考核,又要对学生的团队意识、应用水平、创新能力的考核,强调理论、实践与能力考核评价三者并重,使考核评价体现“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的全过程。要制定科学可行的考核细则,由“终点考核”向“过程考核”转化。考核方式应灵活多样,例如可选择笔试、口试、答辩、项目报告、等级评定。考核方法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是学生自评,还可以是学生互评,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考核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和项目的训练之中,杜绝了实践操作抄袭现象,从而达到应用型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基金项目:常州工学院教改课题“卓越计划背景下应用型财务管理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A3-4403-14-014
注释
① 韩小芳.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国际商务财会,2016(2).
② 陈敏,黄萍,郭创乐.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旅游管理本科R等瞬排嘌模式研究[J].科教导刊,2012(8上).
③ 潘红艳.基于CDIO 理念的环形教学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2).
④ 周利芬.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51).
【关键词】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人才的需要,1998年教育部决定设立财务管理专业。我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前身是理财学专业,并在近十多年得到了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有200多所高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本文就对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对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出解决思路,以期望对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专业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尤其是我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多数是应用型人才,目前各高校已经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逐渐认识到,并相应开设了实验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我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仍存在以下问题。
1.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模式定位不准确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是从会计学、财政学和金融学等专业分离出来的,在培养目标上仍带有相关专业的特点,与这些相关专业相比较,财务管理专业自身特点不明显,不突出。比如开设的实践实验多数偏重于会计课程实验,能够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实验较少。
2.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理念不够明确
虽然对于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理念得到普遍的认同,但是目前一般高校还是停留在以理论教学为主,辅助以实践教学,财务管理专业理论教学140多学分,实践教学20多学分(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10学分)。应树立全新的实践教学理念,将实践教学提升到与理论教学同样重要的地位。
3.财务管理实践课程缺少体系,跟不上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步伐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是一项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综合性管理活动。企业财务管理具有多层次性。课程体系也要具有多层次性,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一样应自成体系,同时与理论课程要紧密衔接。
4.财务管理实践课程的教学实例与现实存在差异
目前开设的会计模拟试验、审计试验等主要侧重于会计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虽然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是必备掌握的内容,但是涉及财务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分配管理方面的内容较少。财务预测与决策分析案例教学多数都是设定了一定的假设条件,教学时不考虑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只要代入数据简单运用即可,面对多变的理财环境学生会束手无策,加之有些案例已经过时陈旧,与现实差异较大。
5.实践教师不足,缺少实践课程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监控方法
现多数高校没有专职的实践教师,都是由理论课教师兼任,实践课的开发和教授对教师来讲工作量大、成果又不显著,费时费力,如果又没有相应的鼓励和奖励措施,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在教学管理方法不得当,势必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应该加大实践教师的培训和业务素质的提升,提高实践教学的管理和监控方法,提高实践教学的奖励,从而来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
此外,目前财务管理专业还存在校外财务管理实践环节薄弱,新的财务管理环节尚待开发,教师的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
二、加强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以上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双轨递进式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首要任务,以突显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注重综合管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实践教学的特色。
首先,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要体现实践教学环节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开拓创新思维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并行的双轨道,从始至终缺一不可,在实践课程安排上是四年不断线,自成一体系,而且与理论教学要相辅相成。比如:第一学期开设沙盘模拟(初级);第二学期开设手工会计模拟实验;第三学期开设成本管理会计实验,第四学期开设用友电算化会计实验、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等;第五学期开设公司理财实验、审计实验、SAP等;第六学期开设财务分析实验、税法与纳税筹划实验、个人理财实验等;第七学期开设资产评估实验、企业投融资管理实验、沙盘模拟(高级)等;第八学期社会实践与实习。
其次,实践教学的模式上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有校内实验与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实验与模拟实验相结合、手工实验与计算机实验相结合、财务会计软件与ERP系统相结合、还有学科竞赛、创业创新计划、学术沙龙等第二课堂。
再次,实践教学的内容上是递进的、全方位的,以模拟和仿真为主要特色。在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校内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有效手段,但是校内实验任为主要手段,在实验内容安排上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业务到综合业务、由初级到高级,在岗位设置方面要体现分工和协作,在业务设计上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比如基础会计实验,有课程实验和手工模拟实验,课程实验是结合理论课进行的单项实验,讲完会计凭证,进行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的填写实训,收、付、转款凭证的实训;手工模拟实验是仿真模拟一个企业从生产经营活动到利润的确定和分配的凭证编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的整个会计记账过程,并且三人一组,每人一岗分别为出纳、会计、财务主管,各自有分工相互又要合作。再比如沙盘模拟在第一学期主要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企业环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没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条件下进行,能够促使学生思考将来需要学习的知识,在第七学期还要开设高级沙盘模拟,要求与ERP管理软件结合从企业战略的制定、产品的研发、设备的投资、资金的需求计划、市场的开发、财务指标分析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财务管理专业实验内容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会计实验、财务管理实验、审计实验、ERP企业管理综合实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在构建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教师的培养和投入,加强实验课程内容的研究和整合,加强实验课程的监控和管理。
参考文献:
[1]郭银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7).
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完善,财务管理在经济管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财务管理国际化的趋势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竞争的加剧对财务管理人员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强财务管理的专业建设,培养适应财务管理新形势的专业人才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迫切问题。
国外财务管理专业,起步于19世纪末,到目前为止已比较成熟。由于财务总监及管理人员在企业中的显赫地位,目前它仍不失为一个热门专业。台湾学生第一志愿报考财务管理专业比率近80%,美国近40%。在我国,截止到1997年,设有相近专业的高校不到20所,在校生只有1000多人,很多著名的高等学府如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都还没有设置相近专业。这一现象从侧面说明了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是比较落后的。
随着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和投资年龄层的降低,社会大众对财务知识的渴望不断扩大,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培养一批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富有创造性,对未来复杂多变的财务管理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的从事财务、金融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非常重要。因此加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势在必行。
(二)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近几年财务管理内、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再加上该专业建设时间较短,积累的经验也不多,无论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上,还是专业教学体系的建立健全上,都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1.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在理论界,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一些报刊杂志中,大多是有关环境变革对宏观经济、企业组织以及对会计影响的研究,少有对财务管理影响的研究,这些舆论大都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研究上,较少顾及财务管理理论方面的研究,使得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制约了财务管理的发展。
2.人们对财务管理专业认识不足。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财务管理知识只能作为一门附属课程并入会计学专业中,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组织机构也采用财务与会计合二为一的一元化组织形式。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实际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人、财、物投入不够,还有一些学校将会计专业的现有条件发展为财务管理专业,缺乏必备的专业建设投入。
3.专业特点不突出。课程设置与会计学专业相近,未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
4.从目前财务管理的专业建设和发展状况来看,财务管理专业应如何发展,缺乏较完整的建设方案。专业建设水平不高,专业培养计划很不完善,且各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区别较大,专业培养方式不具体,尚未形成特定的人才培养模式。
5.教材体系建设不完善。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时间较短,各方面还很不成熟,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教材相对来说比较缺乏,虽然财务管理这门课的教材有许多,但就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配套的系列教材仍寥寥无几。 (三)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几点建议
大学本科教育志在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投资、融资、兼并、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问题,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战略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内部的财务预测、决策、控制计划等内容也越来越成为企业必须重视的战术问题。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加快财务管理的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步伐。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必要性。企业竞争的加剧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一支稳定、高水平的财务管理研究队伍,切实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加快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西方国家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已有数百年,其教育体制既体现了对市场需求的高度适应又不失规范具体。财务管理专业应积极主动加快与国际水平靠拢的步伐,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2.合理确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的综合体现,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应根据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以及学校的自身条件,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同时,培养模式的建立与运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等,无不依据培养目标而确定。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牛鼻子”,它直接决定专业建设的质量。
3.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几个层次构成。
(1)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为主体,夯实学生的理论和专业基础。公共课强调外语、数学和计算机等基础课,内容覆盖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统计学、经济学、经济法、税法、管理学等领域,通过学习,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基础方法。
(2)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兼及法学和工学等学科,丰富学习内容,拓展学生视野,体现人才培养多元化的特征。
(3)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分为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计算机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等课程。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基本技能的训练,又使其在理论上有个完整的体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