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航空公司人才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航空服务;职业素质;教学改革
众所周知航空服务是服务行业的一个特殊门类,是高端服务的代名词。在激烈的航空市场竞争中,航空服务尤其是空中服务和地勤服务往往代表了一家航空公司的营运水平。所以,各家航空公司都十分注重员工的职业素质,尤其是服务素质,分别力争树立起带有自身特点的服务理念。世界知名的航空公司,首先引起大家共鸣的是他们的优质服务口碑,如新加坡航空公司就是世界公认的服务最好的航空公司之一。空乘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对于航空公司占领市场、赢得更多的客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影响着这家航空企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开办航空服务专业的院校很多,有些取得了成功,但整个行业的水平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山旅)自开办航空服务专业以来,就致力于建立整套行之有效的、贯穿航空服务教学体系的模式,围绕着提高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进行教学,以满足航空公司对人才的需求,适应航空服务人才培养的市场目标。所以,山旅的航空服务专业自成立以来,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同类院校中的佼佼者。山旅的航空服务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对诠释如何提升本专业的办学水平有很强的说服力。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论述观点。
一、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一)以航空服务职业能力需求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
航空服务是一种专业性强、分工明细的高端服务,涵盖航空售票、候机楼服务、客舱服务等多个具体的专业方向。随着全球航空业的蓬勃发展和激烈竞争,各航空公司无不从提升服务入手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一方面航空服务从业人员的数量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对航空服务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对航空服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数量的要求,更是质量的要求。基于对这种市场需求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山旅对传统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建立起“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减少理论课教学,以实践课带动理论教学,与企业联合办学”的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上,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把职业能力分解成若干专项能力,按对应的关系,有针对性地优化课程内容,用把理论教学与实践课教学有机结合的模式来完善专业体系。这样做的效果是使课程内容及各个教学环节与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建立起更直接、更清晰的对应关系,突显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技能性和针对性特征,突破了传统教学过度重视理论教学,从而忽视实践课,忽略能力培养的弊病。
(二)优化课程设置的要点
1.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落实技能本位。即培养方向就是在航空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淡化知识的理论性,而是将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课的教学形式来获得,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也是通过实践教学在环节上的系统性、完整性、渐进性来实现。突出了人才培养注重专业能力开发的特点,以适应航空服务职业岗位对能力的要求。
2.在理论知识学习上,把专业教学需要和岗位知识需求结合起来,强化对基本专业技能的培养。理论基础课的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重视理论知识和基础性课程在职业活动中的应用性特征,弱化理论课程的“理论性”,强化理论课程的职业指导性价值。在满足专业课学科理论需要的前提下,克服片面追求学科体系完整性的倾向,强化专业教学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的实践性、应用性和针对性。
3.在专业课教学上,立足岗位能力培养,注重职业发展的能力培养。建立“一专多能”的航空服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使学生不仅具备航空服务专业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从事其它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和创新发展的能力,以适应职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的需求。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一)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教学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法,注重引进参与式、讨论式等教学形式。利用山旅先进的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室、航空实训中心等),引进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得知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职业素质培养的需求,引进模块化教学。如引进企业案例教学模块。通过知名航空企业成功案例的教学,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忠诚守信、团结协作等职业道德素养;引进职业心理学知识模块,使学生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多种非智力素质方面得以提升,更好的追求职业发展;引进管理学教学模块,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领导力素质和创新思维,以贴合企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
三、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通过山旅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近年参加各大航空公司招聘面试的经验,总结提炼出企业面试的特点和规律,结合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内容,聘请业内专家讲授面试技巧课程。该课程的核心是通过相关技巧培训,能够顺利赢得面试官的好感。“面试技巧”由航空公司资深乘务长授课,其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信心和面试心态,并通过技巧运用把自身职业素养和优点展示出来,达到最好的面试效果。其中模拟面试环节,通过营造真实的面试氛围,使学生在多次反复训练中掌握面试技巧。通过围绕面试技巧的教学和培训,引导学生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最新用人标准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职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一)企业需要爱岗敬业的员工
航空公司面试官往往会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到航空公司工作?”应聘者的回答可能是类似“待遇好”、“体面”、“有发展前途”等等。这些可能都不是企业想要的回答,因为企业在选择员工时,除了看上员工的能力是否胜任外,更希望其是因为喜欢热爱这个工作而选择它,这样员工才会真正理解这个工作的辛苦、风险,才能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在任何情况下热情服务、爱岗敬业。空乘服务人员在人们的眼中是在空中飞来飞去的令人羡慕的职业,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承担了人们所想不到的辛苦,国际航线因时差的不同,国内航线因旅客的不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特殊情况随时都会发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就承受不了工作的压力,做不好服务工作。 所以,航空服务专业的教学,对于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个人修养的培训,就应该成为重要的一环。
(二)企业需要的是具有服务意识的员工
对于航空公司的面试官而言,良好的仪表不过是增加了印象分,并不是最重要的。毋庸讳言中国的航空公司在招聘时还是比较青睐外表,而我们看到的空乘人员也是如次。但是情况正在发生改变,招聘规则正在向国际标准靠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竞争的核心实际上是服务的竞争。当然具备良好的仪表仪态,又兼具服务意识的应聘者是最受欢迎的[1]。很多时候,那些长相最好的应聘者不一定被录取,而外表稍差但表现出很强服务意识的应聘者却往往如愿以偿。这体现在教学方面,就是要把服务意识培养提高到核心的位置。
(三)员工的礼仪修养、细微服务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
航空服务是一种高端服务,其表现形式包括外在的举止行为和内在的服务细节。首先,空乘人员彬彬有礼、优雅大方的举止,甜美亲切、热情友好的微笑就是航空服务最佳态度的表现形式,体现了航空企业对客人的尊重,同时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而细微服务表现在服务技能的熟练程度和服务态度的亲和力,主要表现在服务环节上既有条不紊、一丝不苟,又动作娴熟热情周到。在航空公司面试时,面试官往往要设定一个服务场景,来考察应聘者的服务素养和礼仪修养。
(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航空服务的必备能力
航空公司在招聘员工时,会通过一些现场环节来测试应聘者的这几项能力。如设定场景,要求应聘者通过语言表达来解决问题,根据其普通话或外语是否标准、流利,是否善于沟通,是否善于解决问题等来打分[2]。在课程设置上,将沟通技巧作为必备能力,根据乘客服务要求,对学生进行了针对性很强的培训,如对特殊旅客的沟通技巧、对发脾气旅客的沟通技巧、对重要旅客的沟通技巧、对第一次乘飞机的旅客的沟通技巧、对航班不正常起飞时服务的沟通技巧等都要求掌握。外语主要针对空乘人员的职业特点,侧重于听和说的能力,加大口语课的分量,并由外国专家任教。同时还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训,还经常开展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将普通话和外语训练结合到机舱内紧急情况、乘客与空乘人员之间发生的一些棘手问题的处理和解决上来,由教师给出机舱里的一些假设性的场景和情况,如换座、和生气的乘客进行沟通、对机场发生的紧急情况给予合理解释等情景,让学生进行操练。
(五)空乘人员需要有较高的知识修养
作为一名空乘人员,尽管不要求掌握高深的学问,但知识面必须宽广。比如,在飞往美国的航班上,如果空乘人员能掌握美国的国家概况、人文地理、政治、经济情况,如果能掌握途中飞越的国家、城市概况、河流、山脉以及名胜古迹等,在为乘客服务时就能游刃有余。空乘人员还要掌握飞机的设备、紧急情况的处置、飞行中的服务工作程序以及服务技巧等等。可以说,空乘服务人员上要懂天文地理、下要掌握各种服务技巧和服务理念,不但要有漂亮的外在美,也要有丰富的内在美。这就要求在平常的教学中,融入大量的相关知识讲座,也要求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学习积累和个人涵养的提高。
四、注重实训基地建设,提升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航空服务的根本目标是为民航业培养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既是适应航空业发展的要求,也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加强实践教学,一是要加强校内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抓好模拟操作、实训等实践性教学设施建设,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环境中加以应用。二是要走出去。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让学生走出校门,到航空服务行业一线去实地考察、实际操练,在真实环境中学习操作本领。三是要请进来。在教学过程中,把民航业的专家请到学校,传授职业知识、开办专业讲座、进行就业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四是山旅航空服务专业已经和航空公司联合成立了教学基地。学生在教学基地边实践、边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提高了岗位实践技能,学生就业后立即就能顶岗,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五、“校企结合”办学模式是山旅航空服务人才培养成功的保障
注重与企业的合作,教学要与行业发展同步,师资素养要与时俱进。山旅的航空服务专业一直坚持走与企业合作办学的路子,一直坚持引进行业人士参与教学,坚持师资以各种形式走进企业充电并反馈教学的模式,保证了专业教学与行业发展同步,人才培养能充分反映市场需求。
(一)与金通航空服务公司的合作模式
山旅航空服务专业在2003年创立前,经过了大量的市场调研,由此发现山东省的航空业虽然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但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开办航空服务专业的时机正确恰当。到2006年,山旅每年专业招生人数为60名左右,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并积累了办学经验。航空服务专业是一个高投入的专业,对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这时仅仅依靠学院自身的力量已很难做到专业的做大做强。因此,形势要求山旅必须寻找更好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办学在此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经过多次交流和洽谈,山旅与金通航空服务公司建立了联系,通过大量前期工作和务实协商,最终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从此以后,双方的校企合作之路就越走越好。借助企业在市场宣传、专业培训、实习就业和雄厚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专业建设迅速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同时,山旅先后与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扩大了航空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伴随着就业渠道的拓宽,专业吸引力越来越强,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随着资金投入的加大,专业教学硬件设施条件也逐渐提高,新建的航空实训楼及其内部设施都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随着合作的发展,专业实训渠道和实训岗位不断得到拓展。双方的合作还体现在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上,始终贴合市场需求,随时调整教学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山旅的航空服务专业始终处于行业领先的地位,获得了长足发展。合作办学的第一年,招生人数就扩大到172名,2008年又增加到200名,目前有航空服务专业(空乘方向)在校生500多名。山旅航空服务专业的学生实习和就业渠道也拓展到国航、南航、东航、山航、深航、厦航、大韩航空等各大航空公司,以及民航管理局、北京首都机场、济南国际机场、深圳机场等。
(二)与济南国际机场的合作模式
在校企合作培养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取得显著成效后,山旅更坚定了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道路的方针。2008年,山旅与济南机场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即每年为济南机场定向招生航空服务(安检专业)一个班,教材使用和课程设置均为量身定做,专业课程由机场安检部门派出专业人士讲授,学生实习和就业由机场以订单的方式全部承担。这种合作模式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了崭新的实践和研究领域。根据航空服务专业几年来合作办学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维和探索是指导山旅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加快发展的正确道路。山旅与济南机场的合作最大的亮点是引入专家教学机制和相关安检设施的引入。一方面,利用企业投资引进的设备,使课堂教学可以做到实景化,提高了实践课的现场感,同时机场安检的主管和一线员工定期亲临授课;另一方面,学生有机会到机场进行短期实训,亲身体验机场安检的真实过程,进行职业岗位的体验。2009年9月第十一届全运会在济南举行,济南空港迎来空前的运力高峰。在此期间,山旅航空服务安检方向的学生有机会到济南机场安检部门的一线岗位参加实训工作,从安检员助手做起,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开展工作,并很快成为独当一面的实习安检员。学生的收获颇多,他们的实践技能、服务理念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优异表现也得到机场方面的高度赞扬[3]。
六、结束语
中国航空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数量和质量的双重需求,这就向专业教育提出了培养大量的高素质航空服务人才的要求,以满足航空业发展的需要。这既是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教育中转变思路,改革教学,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机制来提升专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影、钟小东.关于空乘专业发展的探讨[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6(6).
随着吉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航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航空运输持续高速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吉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投资72.7亿元,在五年内全省形成以龙嘉机场为主、以原有及将要新建的九个支线机场为辅(一主九辅)覆盖全省的网络格局。通过对吉林省内航空企业的走访调研发现,航空从业人员大多是经过三到四个月的“速成”培训便登机服务,地面服务人员中拥有专业学历背景者也很少。航空企业表示,今后将不再聘用未接受专业系统学习与培训的空乘人员和地勤人员。综上所述,航空企业每年需要专业服务人员数以万计,尤其是接受过专业职业教育,既有实际应用技能,又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航空服务人才更加缺乏,而我们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航空人才的需求。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社会对航空服务人才的需求调研,确定航空服务专业主要面向航空公司、机场以及航空运输销售等企业单位,培养在航空服务第一线从事空中乘务、民航安全检查、民航客票销售、民航旅客运输、民航货物运输等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质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航空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了解旅客和货主的心理领域,灵活运用服务、公关沟通技巧,使用规范的岗位服务用语。了解社交礼仪知识,达到航空服务各个岗位对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的要求。熟悉航空服务各个岗位的流程和要求,并拥有本专业相关岗位的专业操作技能。熟悉航空服务各个岗位的英语运用,能与旅客和货主进行交流沟通,并能阅读日常工作中的英文业务文件。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双翼式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双翼式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双翼式”即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人才培养的“双翼”,职业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实现专业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专业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践相结合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如航空港旅客服务、客舱服务、机上急救、航空服务礼仪、安全检查等都是理实一体化课程,边理论,边实践。通过“龙翔实训中心”功能性实训场所,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同时,以航空服务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课程体系要求为依据、以教学模式实现为主线开展了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生走出教室,在模拟仿真的工作情境中开展技能训练。校企深度合作探索,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基地+企业+师生员工”的专业实训培养方式。营造航空企业文化氛围,引进企业服务理念、服务品牌和高端服务要求,在实训基地的结构设计、环境布局上尽量做到职场化,在实训室墙壁悬挂职业道德名言名句、航空服务文明用语、服务忌语、行为礼仪守则、操作规程等宣传牌,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素质,实现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践相结合。在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方面,充分利用航空企业资源,按照“合作共建”的原则,我们开展了与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海南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的合作,保证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对口就业。建立就业实践基地,使教学与实训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使实习和就业有机结合,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提升其航空服务岗位适应能力。校企双方立足于专业特色,结合行业需要,举办由航空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蓝天之梦”航空专业技能大赛。以巩固航空服务专业知识、提高礼仪素养及专业技能为宗旨,以利于引起学生对学用结合的高度重视。通过竞赛加强与航空企业的联系与协作,定期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校企良性互动,为毕业生优质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职业素养培养上,以学生内在素质与外在形象、体能素质与内心修养提升为最终目标。礼仪教育和艺术教育既是学校的特色教育,也是航空服务专业的修养教育,这是我们“双翼”中的一翼,职业素养要靠礼仪和艺术来完善。“2+1工学结合”即在校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两年,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都与航空企业工作任务、岗位能力需求紧密关联,拉近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距离,缩短学生和员工间的差距,培养技能型可持续学习的实用型人才;在航空企业顶岗实习一年,感受真实的航空企业环境,在空中服务和地面服务工作岗位上体验真实的服务操作流程,按照员工标准完成对实习学生的培养,校企携手,企业自始至终深度参与学校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培养技能型、实用型航空专业服务人才。
(二)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组建由行业、企业和学校等多方参与的课程开发团队,按照“双翼式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完成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共同制定职业标准,进行项目驱动,通过两年时间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三门,充分发挥优质核心课程在课程理念的体现、课程呈现的方式、课程实施的模式、课程资源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全面推进专业课程的建设质量。
(三)创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一、缺乏对教师的系统培养,需增加教师岗位实习的机会
现在教授客运课程的很多老师是民航相关专业或者是师范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从校园出来直接进入教学岗位,尽管他们的责任心很强,专业素养较高,但是由于没有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缺乏一线操作的经验,会让他们在教学中以理论为主,不能结合实践操作,知识的传授比较苍白,学生接收效果有限。
二、引进企业操作工具,增加实训课的比重
民航企业聘用高职学生是希望他们能直接到一线岗位工作,减少培训时间,节省成本,这就需要学校在人才培养时,能够加大实际操练的比重,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尽快熟练航空公司或人使用的各种工作软件,但现在高职院校专业课的授课方式还是以课堂为主和以老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要模式,缺乏上机的实操练习,降低了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三、协助学生获取客运技能证书
民航高职的学生在踏入工作岗位后,都需要考取相应的证书,针对客运的证书有中国航协(CATA)的客运上岗证和国际航协(IATA)的客运证书,而高职客运课程的教材就是以这两本为基础编写的,所以学校可跟中国航协及国际航协合作,在校期间就为学生提供考试培训的平台,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可帮助学生取得证书,在毕业找工作时增加筹码,航空公司也可以获得高质量的人才。
四、多举办企业讲座,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工作定位
现在很多高职学生缺乏上课的主动性,归根结底是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不明确,高职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航空相关企业讲座,让用人单位来讲述自己的用人需求和岗位设置,也可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去参观,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培养效果。
五、在做好专业课程教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国际化人才培养 飞机维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1.00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教育必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飞机维修专业瞄准了教育国际化目标,经过十年不断的努力,已在实施国际化办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走出了一条从单纯的国际教育资源引入,到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引入与自身优质教学资源输出并存的道路。
1 我院飞机维修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
民用飞机维修是一个国际性的行业,所以必须使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 才会使培养出的人才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正是基于此认识,我院飞机维修专业大胆突破,先行先试,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主动出击,2002年成功开创飞机维修专业学生出国留学之先河,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十年来,我院已经先后选送近500名学生到加拿大卡纳多航空学院深造。2009年开始与新加坡科技宇航公司(新科宇航)合作开展实习就业一体化试点,每年有近100名飞机维修专业学生到新科宇航参加实习,毕业后直接进入新科宇航工作。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我院一方面要为学生创造海外学习和实践的各种机会,使之有切身的国际体验。另一方面,通过开拓海外市场,吸纳和接收来华留学生,使自身学生结构也逐步迈向国际化。随着自身实力的提高,飞机维修专业开始逐渐开展对外技术输出服务,2013年开始我院与香港青衣学院合作,为该校飞机维修专业学生开设专业理论和维修实训等课程,先后共有400余名香港学生在我院飞机维修专业进行了维修理论学习和维修训练。随着我院飞机维修专业在国际上知名度不断提高,先后有澳门、香港、越南等地区和国家的学生来我院进修学习。2011年我院飞机维修专业正式开始成批次接收斯里兰卡留学生,标志着我院飞机维修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2 民用飞机维修专业走国际化办学道路是专业发展的必然
目前,世界各国民用飞机主要是美国的波音系列飞机和欧洲的空客系列飞机。民用飞机市场几乎被美国的波音公司和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所垄断。因此,美国FAA维修标准和欧洲EASA维修标准成为世界范围内民用飞机维修的行业标准,也是世界各国高职类民用飞机维修专业办学所遵循的准则。基于行业国际标准开展高职教育已经得到世界各国高职教育界的认可。开放的国际标准化的飞机维修人才培养是民用飞机维修专业发展必然的要求和趋势。
3 飞机维修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几个关键问题
培养国际化技术人才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模式上必须国际化,通过国际合作引入先进教学资源,通过消化吸收,逐步形成在国际上通行的且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3.1 培养方案国际化
美国FAA维修标准和欧洲EASA维修标准是世界范围内飞机维修的行业标准。依据国际飞机维修标准,参考加拿大卡纳多航空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及德国汉莎机务人员培训方案,在对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广州飞机维修公司、新加坡科技宇航公司等国际大型的飞机维修公司调研基础上,确定飞机维修专业人员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由专业教师、国内飞机维修企业专家、国外用人单位代表和国外合作院校共同编写飞机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3.2 课程体系国际化
课程体系国际化的前提是依据国际飞机维修标准建立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飞机维修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选取教学内容。建立具有行业认可的客观公正的课程评价体系。
3.2.1 教学内容国际化
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的、直接的表现形式。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加拿大卡纳多航空学院飞机维修专业在飞机维修业有较高的认可度,其采用的是美国FAA认证的西方航空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教材,在亚洲日本、新加坡等国也在采用。我院引入该套FAA认证的教材的同时,通过与加拿大卡纳多航空学院合作引入该院飞机维修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形成了既满足国内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又具有鲜明国际化特征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通过我院与加拿大卡纳多航空学院的协议,实现与卡纳多航空学院学分互认,对我院飞机维修专业部分学生采用2+1模式,即国内两年,国外一年的方式,派遣留学生到卡纳多学院学习。国际化的教学内容还有利于我院飞机维修专业教学资源的输出。国际化的教学内容和相对低廉的学习成本,已经使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目光投向了我院,2011年斯里兰卡等国已经开始正式派遣留学生到我院飞机维修专业学习,目前仍有几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进行接洽中。
3.2.2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国际化
为使课程质量达到国际水准,我院飞机维修专业对课程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控,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教育质量认证制度。采用第三方评价方式,坚持实施课程的校外评审制度,由业内资深专家和麦可思研究院担任评审,卡纳多学院也定期来我院进行考察。这不仅有利于确保课程内容的质量、增强其考试成绩与西方国家同类高职飞机维修专业的可比性,而且还达到了有效监控教学实施过程的目的。
3.2.3 师资队伍国际化
师资队伍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主要体现。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培养国际化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是形成学校特色和优势的根本,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我院站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高度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教师队伍国际化的步伐。
(1)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力度。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视野下,学院不断完善人才引进的机制。在引进优秀国际化专业人才方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引进具有海外高学历归国人才担任专职教师和教学管理领导。目前担任我院飞机机电维修教学团队带头人、广东省教学名师张建荣同志就是我院引进的即有多年航空企业维修经历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才,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我院飞机机电维修教学团队成长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第二,引进国内航空公司具有多年海外工作经历或国际工作经验的飞机维修人员担任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近年我院飞机维修专业先后引进10名具有国外飞机维修企业和中外合资飞机维修企业人员来我院任教,其中部分人员已经成长为中国民航局的特聘专家。他们的到来不仅使我院飞机维修专业师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而且架起了我院与企业沟通合作的桥梁,为飞机维修专业学生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
第三,通过国际交流,从国际合作院校和国外企业引进教师来我院进行授课。卡纳多航空学院每年派专业教师为我院飞机维修专业学生开设“飞机发动机系统”、“飞机高级电气系统”等专业课程,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在未来留学过程中对语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适应性,同时通过与卡纳多教师的交流也对加拿大的风土人情、卡纳多学院的校园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目前我院常年保持最少4名外籍教师在我院飞机维修专业从事专业教学工作。
(2)注重培养,提高学校教师国际化素质。学院在政策导向上,大力提倡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采取多种培训形式,积极为提高教师的国际化素质创造条件。在保持原有培训经费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灵活的资金投入模式,不断提高教师国际化培训经费。目前,超过3年教龄的我院飞机维修专业的专职教师100%具有参加国际培训或国际交流的经历。参加国际交流和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参加国际专业培训机构开设培训,考取飞机维修基础执照或机型执照。目前我院飞机维修专业有25名教师具有美国联邦航空局FAA颁发的飞机维修基础执照,近30名教师获得法国空客A320飞机的维修执照;
第二,参加技能培训。2008年以来我院有40余名教师到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参加了飞机维修基本技能训练或维修专项技能训练;
第三,参与国际交流。我院与加拿大卡纳多学院教师交流已经常态化,近年飞机维修专业先后有近50名教师到卡纳多学院进行学习与教学工作,工作期限1~6个月。还有不定期地选派教师到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的飞机维修企业或大学进行工作和学习;
第四,选派教师,到国外攻读学位。我院积极鼓励教师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同时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攻读学位。目前我院飞机维修专业已经有两名教师分别获得美国MBA和法国航空法规硕士学位,并学成归来。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积极应对才是正确的态度。国际化是双向的,既要借鉴、吸收来自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文化精粹,又要继承、发扬自身长期积淀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才能推动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关键词〕 航空租赁,航空经济,融资渠道,税收政策
〔中图分类号〕F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1-0095-03
〔收稿日期〕 2013-11-19
〔作者简介〕 孟繁华(1956-),男,河南宁陵人,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一、我国航空租赁发展的现状分析
各国的发展实践显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民航在国民经济战略层面的引领作用将日益凸显。作为国家民用航空重要组成部分的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共同构成了民航业的两翼。民航业的发展水平,对创造商业机会、促进就业、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1~12月,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累计达3.2亿人,同比增长9.2%,全行业运输总周转量位居世界第二。根据专家预测,2015年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民航强国。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认为,到2020年,中国人均乘机次数达到0.47次,旅客运输量达到7亿人次,航空运输开始成为大众化的出行方式。这意味着我国在规模上已经具备了发展航空经济的条件 〔1 〕。以航空经济为主题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近几年我国不少地区的选择。截至2013年底,正在建设或规划航空港经济区的城市已经有近三十家。航空租赁是发展航空经济的重要支点,这是由航空产业的特点决定的。航空产业的发展往往对资金量的要求较大,尤其是购买飞机需要的资金较大,因此,它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航空租赁业。适应世界民航业的发展需要,航空租赁扮演了联结民航运营实体与金融企业的重要角色。目前,全球航空运输企业正在运营的飞机约2/3是通过租赁方式获得的。
我国航空租赁发展起步晚,发展比较滞后,目前
国外租赁公司在我国飞机租赁市场仍处于垄断地位。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发银行就控股成立了国银金融租赁公司,但是直到2000年,深圳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国开行旗下国银金融租赁前身)才开始涉足飞机租赁业务,成为首家开展航空租赁的本土租赁公司,我国航空租赁业开始起步。然而此后由于政策、资金等诸多限制,飞机租赁业务陷入停滞 〔2 〕。2007年,《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出台,银行资本开始大量进入租赁业,一批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成立,我国航空租赁业迎来了发展新时期 〔3 〕。表1显示了租赁联盟统计的2012年我国从事航空租赁业务的主要租赁公司十强排名情况。相比GECAS、ILFC为代表的国外航空租赁公司,我国从事航空金融租赁的公司从业时间较短,资金实力较弱,拥有的飞机数量较少。以GECAS为例,该公司成立于1962年,注册资本200亿美元,现有飞机1300多架,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型号的飞机、提供飞机采购与生产解决方案、债务担保、租赁飞机、发动机和零部件维护、飞行培训等多种服务,为全球近六十个国家的200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务。目前,GECAS在我国航空租赁市场占据龙头地位。据调查,2012年,我国仅有40%的航空租赁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这严重影响了航空产业特别是民航产业发展的速度,制约了航空经济的发展。
表1 2012年中国航空租赁十强企业排行榜(以注册资金为序)
(数据来源:中国租赁联盟网站)
二、我国航空租赁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我国航空租赁发展相对滞后,有其深刻的环境和条件因素,具体来说,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一)融资渠道不通畅。飞机是一种资本密集型产品。飞机租赁行为的特征是需要大资本推动。事实上,国际上大多数涉及飞机租赁的公司,都离不开资金雄厚的大集团支持。这些租赁公司可以通过向母公司拆借、银行贷款、发行金融债券、发行定向股票、资产证券化、信托等多样化方式融资。当前,融资困难和资金不足已经成为困扰我国航空租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非银行系的租赁公司融资方式单一,往往只能依靠银行贷款解决,而银行系的融资公司虽然融资途径除了银行贷款外,可以通过同业拆借等其他途径进行融资,但是总体上相比国外租赁公司融资途径仍然匮乏。同时,资本市场欠发达,股票发行面临一些困难,发行债券的条件又不具备,导致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条渠道都不通畅。整体而言,目前国内租赁公司的融资成本高,贷款期限不能与飞机租赁租期相匹配,存在巨大的资产负债匹配风险,租赁公司的融资手续繁效率低,国内租赁公司存在巨大融资需求。
(二)税负较重。目前,我国对设备融资租赁和设备购买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飞机租赁业务的发展。《关于调整国内航空公司进口飞机有关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规定,从2004年10月1日起,国内航空公司进口空载重量在25吨以上的客货运飞机,可以享受进口关税税率1%和增值税税率4%的优惠。但对于金融租赁公司,进口同样规格的飞机,则会执行进口关税税率5%和增值税税率17%的政策。国内租赁公司仍需缴纳25%的所得税、5%的营业税等。虽然国家在北京、天津、上海、郑州等城市的保税区开展税收优惠试点工作,但这些试点远远不够支持国内飞机租赁业的发展。以郑州市为例,虽然2010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这是我国中部地区迄今为止设立的第一个综合保税区,有一些税收优惠,包括保税区1%的关税和4%的增值税待遇等,但相比其他国家(比如爱尔兰,企业只需要缴纳12%的所得税,此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收费),我国飞机租赁公司总体税负远远高于国际市场。此外,我国飞机租赁公司还面临所得税投资抵免政策不明确和重复纳税的问题。
(三)担保渠道少,成本高。目前,我国航空公司租赁飞机,无论是金融租赁业务还是经营租赁业务,都必须有银行的担保。在飞机金融租赁业务中,国外的贷款人往往要求两项保证条件:中国的银行担保和飞机的抵押权。在经营租赁业务中,出租人也要求中国的银行对承租人提供担保。在实际经营中,中国银行承担了我国大部分的租机担保。不过,由于中国银行账外或有负债持续增加,使得中行不愿再继续承担为国外飞机租赁出具保函这些风险大而收益低的业务,不仅如此,中国银行还大幅度提高了保函保证金的收费额度,使国内航空公司承租成本迅速提高 〔4 〕。
(四)专业人才匮乏。飞机租赁行为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其特殊的融资方式决定了其也是智力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这必然要求从业人员具有高学历、高素质和外向型的素质。航空租赁尤其是航空金融租赁的一些租赁业务的交易结构、法律关系、合同文本比较专业和复杂,需要既懂飞机结构和性能、航空市场分析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又需要精通法律、税收、金融投资、信托、国际贸易、国际会计、外语、保险精算等专业技能高素质人才。一般而言,人才的市场提供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对于新兴产业这一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复合性人才的特质要求又加大了人才市场供应的困难,导致相关的专业人才匮乏。
三、加快我国航空租赁发展的路径选择
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会为未来我国航空租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仅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民航基础设施共投资2500亿元,初步形成了规模适当、功能完善的机场体系。这些机场覆盖了全国91%的经济总量、76%的人口和70%的县级行政单元。随着航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航空运输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航空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大。根据经验数据,仅民航业的投入产出比就接近1:8的高水平。可以预见,未来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航空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这也为航空租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条路径实现加快航空租赁业发展的目标。
(一)争取优惠税收政策。我国税收制度规定金融租赁公司若购买境外飞机制造商的飞机,需要缴纳4%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如果在保税区设立“特殊目的企业”(SPV),则可以享受进一步的税收优惠 〔5 〕。若境内航空公司向注册在保税区内的金融租赁项目公司租赁飞机时,可以视同跨境租赁,享受直接跨境租赁所享有的优惠税率 〔6 〕。实际上,国外和国内航空租赁发展比较好的城市,大多设有相应的保税区 〔7 〕。可以在保税区内争取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天津为例,在发展航空经济中,东疆保税港区因制定及适用较多优惠政策而引领天津航空租赁业,被业内誉为“东疆模式”。尤其在2011年,国务院51号文件给予东疆的租赁公司购买空载25吨以上的飞机时享受进口税优惠政策。这赋予了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发展大飞机租赁业务的先机。东疆保税港区利用我国商用大飞机项目落户的契机,已经成为我国大飞机租赁中心。截至2012年12月底,东疆保税港区累计注册租赁企业已达355家,其中单机公司232家,已累计完成飞机租赁113架,飞机发动机租赁8台,充分体现出飞机租赁集聚效应和比较优势,已成为我国飞机租赁聚集地。
已经获批的航空经济试验区,则可以此为契机,先行先试,争取更多的政策。例如,平潭综合实验区实行进口免税、保税和入区退税等税收优惠。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国家特殊经济开发区政策,包括执行15%企业所得税率、企业所得税五免五减半(两免三减半)、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以郑州为例,针对航空公司购租飞机、物流园区建设等重大项目,可以运用国家给予的先行先试权,制定相关税收优惠、贴息贷款等政策,减轻企业经营压力。允许航空经济区内企业享受购进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政策,即允许用新购进固定资产(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所含增值税,抵扣当期应纳营业税,当期未抵扣完的可结转到下期继续抵扣。对设立在郑州保税港区的航空租赁公司给予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一是在税收方面,第一年至第二年按营业税的100%给予资金支持,第三年至第五年按营业税的50%给予资金支持;二是在补贴方面,对于自建、租赁或购买办公场所的,给予不同的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优惠,之后两年给予租金10%的补贴;三是在人才引进方面,给予个人所得税减免、住房补贴、住房安置等方面的政策。
(二)设立基金,解决担保和融资的瓶颈。航空租赁由于涉及的标的金额较高,担保困难是普通存在的问题。有些国家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基金来解决担保和融资瓶颈,如俄罗斯通过设立基金为飞机租赁提供担保和贷款,较好地解决了困扰航空租赁业发展的担保和融资问题。1997年,俄罗斯为了解决航空租赁的担保和融资困难,从国家预算中划拨出4万亿卢布作为国产飞机租赁的国家担保和国家贷款基金,使得俄罗斯的各家航空公司能够低成本地引入先进飞机,有利地促进了俄罗斯航空业的发展 〔8 〕。我国可以借鉴这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通过企业联合、国家引导的方式设立相应的基金,来解决航空租赁的担保和融资瓶颈问题。
(三)建立综合服务平台,降低航空租赁企业的运作成本。航空租赁企业的经营活动涉及融资、保险、法律、报关等一系列专业服务,若这些服务是单个提供,会导致企业的运作成本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设立综合服务平台,降低航空租赁企业的运作成本。以上海为例,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正在积极筹划设立一个为金融租赁行业提供、融资、保险、法律、会计、报关等配套业务的综合服务平台,以进一步提高运作效率,推动租赁项目向上海集聚,形成规模效应,力争将上海综合保税区建成国内最大的航空租赁特别功能区。
(四)与高校协同创新,定单式培养人才与引进人才并重。政府可以通过引导和鼓励航空租赁企业与高校进行协同创新,就专业人才培养展开积极合作,定单式培养航空租赁发展中急需的各类管理和技术人才,并通过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加强对现有职工的在职培训,提升现有人力资本的质量,解决人才瓶颈问题。例如,为了解决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物流人才上的匮乏问题,河南省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设立了河南省航空经济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支持郑州航院“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进入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进而使郑州航空港管委会、郑州机场等航空港核心管理部门和企业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了合作,初步解决了人才不足的问题。此外,还需要完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配套政策,大力吸引航空租赁业的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及海外优秀人才,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要留住人才,努力营造和谐稳定、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夏兴华.发展航空经济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6).
〔2〕王章留,郝爱民,杨 波. 航空经济理论与实践〔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3〕章连标,张 黎.天津滨海新区航空租赁业融资的新思路〔J〕.财务与会计,2011(3).
〔4〕张 帆.经营性租赁飞机与融资性租赁飞机的比较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
〔5〕曾晓新.国内飞机租赁业振翅高飞有点难:国内租赁公司从事飞机租赁业务面临的问题及建议〔J〕.航空金融,2012(7).
〔6〕孙 蔚,苏 立,席小红.我国加快发展航空租赁业务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