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范文第1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它包括夫妻关系的和谐、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和谐、邻里之间的和谐等等。我国自古就有家国之说,所谓“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家庭成员思想意识和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社会的变革给家庭领域带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现实问题,一些家庭出现了价值观念扭曲、道德行为失范、子女教育有误、婚姻稳定性下降、家庭暴力加重等问题。但是,手中掌握一定权利的领导干部家庭,家庭“廉洁”建设更是构建和谐的一个重要基石。

从近几年的工作和实践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贤内助要经常念“廉经”

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腐败分子的案例显示,他们的家人在其腐败过程中起到了诱因或是推波助澜的消极作用。这再次提醒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要清正廉洁,还要管好自己的家属子女,让他们做“贤内助”,不做“腐化剂”。中国有句古语“妻贤夫祸少”,说的就是家有贤惠妻子,不仅一个家庭和谐,而且丈夫也会少是非、多成就。作为一个有良知、有责任心的配偶,要自觉肩负起反腐倡廉的使命。要知法,不越“线”撞“灯”。作为贤内助,要知晓有关政策法规对腐败行为的界定,清楚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帮助配偶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筑牢法纪防线,从而不撞腐败“红灯”,远离腐败“高压线”。要知责,树立“守家”有责的观念,经常问一问、查一查家人中有没有违法乱纪的事,该纠正的要及时纠正,切实做到“守家”有责。要知足,知足才能常乐。有句话说得好,家有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家有豪宅千厦,不过夜宿八尺。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要家庭幸福美满,无病无灾,就应知足常乐,感恩常怀,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横攀竖比,乱伸手、乱开口,最终身陷囹圄。

二、子女要协助把“廉关”

创建“廉洁家庭”,子女也要积极发挥作用,主动协助父母把好廉洁关。要明道理,把自己当成千百万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对权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懂得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为亲戚、为家人谋利益的。要思危害,腐败者实施腐败行为的过程也是对家庭伤害的过程,它会影响家庭和睦、破坏婚姻稳定、对子女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家庭破裂和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等。所以,要清醒地认识到腐败不仅是社会发展的“癌症”,也是威胁家庭幸福安宁的大敌。要学独立,作为子女要走自己的路,不要依赖父母,从小就要养成平等、公平的意识,自立、自强和拼搏向上的精神品格,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获得成功。要作表率,不用父母的影响和权力去做交易,积极主动地协助父母把好“廉洁关”,用自己的良好行为影响父母,帮他们进一步加固廉洁观念,不给不法之徒可乘之机。

三、党员干部的配偶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

自觉做到不插手领导干部的日常政务、不影响党员干部的工作决策、不干涉党员干部手中权力行使,不利用他们的地位和影响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坚决做到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

四、要做到淡泊名利,始终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

用一种平常心来对待权力、名利、待遇。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诱惑,要时刻牢记,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不是为家庭谋私利的工具。在对待金钱物质利益上,要知足常乐,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和利益观,克服患得患失的攀比心理,做到分外之物不收,不义之财不取,不仁之事不为,不法之事不干。最后要对党员干部多一分理解,多一份关心,多一份支持,多说奉公守纪的“悄悄话”,常吹廉洁自律的“枕边风”,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五、要增强监督意识

家庭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有着其他监督不可替代的优势,在监督上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干部家属要经常提醒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做到有损党和国家、人民利益的不义之“利”不沾,不明来历的意外之“利”不取,不合规定的分外之“利”不拿,督促他们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对领导干部身上的一些问题,家属一定要防微杜渐,要善于从领导干部日常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社交活动、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小事小节抓起,及时发现违法违纪的苗头,及时劝诫提醒,特别是对那些人之常情的事,要及时指出,帮助他们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支持党员干部清清白白为官,堂堂正正做人。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到经常性的“四过问”,即:家庭收入明显反常时要过问,拿回高档商品时要过问,经常不在家吃饭时要过问,经常晚归时要过问。

六、要增强防范意识

一个有一定权力的干部就像一个足球守门员,时刻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攻击,稍有不慎球门就会被攻破。面对形形的进攻,党员干部的家属应始终保持高度警觉,防止成为腐蚀亲人的突破口,要帮助党员干部强化“守门”意识,将各种诱惑拒之于门外。自觉抵制侵袭到家庭中的请客、送礼、说情等不正之风,特别是对一些利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病住院、子女求学就业、住房装修等关键时候,打着“人情”幌子的送礼行贿行为,要坚决拒绝、退回,拒绝不了的要及时上交组织。党员干部也要加强防范,要善于从形形的人群中辨别出什么人是别有用心的行贿者,慎交,远交,乃至拒交。对家属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及时提醒制止,防止社会上的一些人通过各种关系和手段向家庭渗透。

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范文第2篇

一般认为,劳动者(或劳工、职工)权益是就业前、就业中和失业后的权利集合,它又可划分为个体劳动权(包括就业权、获得报酬权、劳动安全卫生权、职业技能培训权、社会保险权和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以及集体劳动权(包括组织工会权、集体谈判权和民主参与权,主要通过工会组织行使权利)。许多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靠廉价的土地资源、相当低的劳动标准和环境标准来吸引资本,这就形成了“趋劣竞争”(race to the bottom)的局面。我国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廉价劳动力不仅是中国产品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也是吸引海外资本的最大因素,这个局面短期内不可能改变。而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天然偏好更不可能改变,所以一些企业相应地就倾向使用更长的劳动时间、更大的劳动强度、更低廉的小时工资、更马虎的生产环境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没有强制性的劳动标准及有力的权益保障,劳动者的状况必然每况愈下。

一段时期以来,无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人们较多关注产权(资本)和经营权(管理)的改革,而对如何尊重和保障劳动者权益、如何防范资本内在具有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倾向等问题关注较少,进而导致一些地方的劳动(劳资)关系出现紧张,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当前,许多,多是因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给付补偿金过低、企业重组改制人员分流下岗等问题处理不当所致,几乎所有比较激烈的诉求和抗争都是围绕着劳动者权益受损展开的。因此,劳动者维权不仅是一个社会公正问题,也是社会健康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工会组织在维护劳动权方面占有特殊位置,尤其对于非公有制企业,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夏,沃尔玛深圳国投百货有限公司晋江店职工依法成立工会组织。以后各地多家沃尔玛门店组建了工会,这无论对一向拒建丁会的零售商巨头沃尔玛,还是更多采取观望态度的外企私企来说,都产生了不小震动。这一事件在国内引起了许多议论,被认为是工会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的重大成果,是工会组织建设的重大突破。2007年春,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在广州的连锁店末执行我国地方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严重侵害非全日制劳工权益的情况曝光,舆论沸沸扬扬。全国总工会要求当地工会组织认真履行职责,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各地工会积檄协助地方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有关企业用工行为开展检查。2008年冬,重庆、三业、深圳等城市出租车司机因不满出租车公司垄断市场、租金过高,以及有关部门打击黑车不力等问题,积怨爆发,先后发生集体罢运事件,造成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当地主要负责人出面代表政府与出租车司机座谈,比较稳妥地平息了事态。针对出租车企业“空心化”(劳动关系虚化)等问题,全国总工会通知要求推进出租车企业组建工会,从签订劳动合同人手,规范和稳定企业劳动关系,建立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

劳动(劳资)关系是构成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之一。而和偕稳定的劳动关系取决于劳资双方力量的大致平衡。劳动者必须也只有依靠自己的组织――工会才能获得与资方谈判、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力量。可是,我旧许多非公有制企业至今没有组建工会,人数高达近2亿的农民工人会情况更不容乐观。企业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拖欠工资。劳动安全无保障等侵权情况屡禁不止。劳动者个体无法与资方进行谈判,就不得不采取上访、静坐示威等方式,乃至酿成。

目前我国工会面临如何适应劳动关系新变化,有效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艰巨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会逐步突出维权职能。新《工会法》(2001)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2004年全国总工会确立“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2005年全国总工会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之一就是坚持切实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维权观。强调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着力点,以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进行维权。工会十五大(2008)通过《中同工会章程(修正案)》把以上内容写入总则,体现了中国工会发展改革的新要求和广大劳动者的殷殷期盼。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加强了对劳动者维权的关注。1999年,“体面劳动”(deeent work)又被确定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当前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确定了促进工作中的权利、就业、社会保护、社会对话四大战略。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了工作场所的民主参与、三方机制和社会对话制度,而集体谈判正是实施这些制度的基础。近年,全国总工会联合世界工联等组织连续举办“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北京)国际论坛,围绕“提高工会组建率的对策与措施”、“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工会与消除贫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移(农)民工人权益”、“促进社会对话”、“可持续发展、体而劳动和工会的作用”、“科学发展、体面劳动和职工权益”等议题展开讨论与合作。

在我国,无论何种所有制的企业,工会都应是职工利益的表达者、职工权益的维护者。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离不开各级工会依法履职、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积极作用。

一是必须切实履行基本职责。根据新《工会法》的规定,工会必须把自己的基本职责确立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既要积极参与有关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定,还要以劳动关系协调者的身份开展工作,指导职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帮助职工提高维权意识,开展职工法律援助活动,等等。工人有组织地通过工会来表达合理需求,有尊严地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并获得法律保护的权利必须得到尊重和维护。没有组织的劳动者,不可能响亮地提出利益诉求,更谈不上进行有效的维权。但现行有关法律条款的表述仍然比较笼统,特别是没有针对违反工会法的责任追究。

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

【分类号】G641

社会实践活动是现在大学生教育中进行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对课堂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是沟通学校和社会的桥梁,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对社会的认识会更加的深入,对于自己的不足以及未来要面对的挑战也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简而言之,社会活动对于大学生而言作用巨大,当然,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理论知识和社会认识的深化上,更体现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方面。

一、医学院校社会实践的特点

(一)理论深入性较强

医学社会实践和其他社会实践的显著区别是医学社会实践的理论深入性更强。从医学的本质而言,讨论和研究的都是有关健康和生死的话题,所以实践工作必须要在理论深入的指导下进行操作。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实践工作中,学生对于理论的探讨需要持续不断的深入,因为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持,实践工作也就不可能持续下去。从这个角度来看,医学实践的严谨性更强,对于理论的依赖性也更加的显著。

(二)对于人生以及社会的感触更深

医学实践的另一个显著的特征便是对人生以及社会的感触更加的深刻。相比于其他专业的社会实践,医学专业的社会实践工作与医院或者是其他医务工作的交集更深,在与病患接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人生以及生命的感受会更加的清晰。正是这种生命的体验,会让学生建立更加积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在不断地实践中,学生们对于社会生活百态和生命周期的看法会发生改变,对于自我价值也会有重新的思考。换言之,医学社会实践会让学生的思想接受洗礼,从而发生蜕变。

二、医学院校社会实践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深化了学生的思想认识

医学院校的社会实践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最主要的作用便是深化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正常的课程教学中,对于医学生强调的医学责任记忆医学道德等都是仅仅局限在课堂中的,学生们没有直观的体验和感受,所以认识的深化便会存在一定的障碍。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们可以真真切切的在大环境中感受课堂中提及的东西,通过亲身体验,他们对于责任、道德等的认识会进一步加深。有了思想上的真实体验,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效果必然会显著的提升。

(二)培养了学生的服务意识

医学是一个特殊的领域,这个领域对于思想道德的要求特别高,所以从业者的服务意识和理念要特别的强烈。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会进行服务意识和理念的强调,但是毕竟缺少环境的熏陶,学生们的意识培养效果并不明显。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们可以亲眼见证伤病带给患者的痛苦,通过这样大环境的熏陶,学生们能够树立起更强的责任感,同时懂得自身服务的重要性和价值,这样,学生的服务意思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得到培养。服务意识的培养,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成功。

(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

医务工作者都是神圣的,都是值得尊敬的。在社会中,太多的人对医务工作者存在质疑,但是又太少的人真正体会过医务工作者的辛劳。医学院校要培养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就必须要让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们可以亲自体验工作者的付出,从付出中感受自身的价值。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学生们对于自己的言行和态度会有一个重新的审视,Υ医务工作也会有更加清醒地认识。简单而言,医学院校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更加积极,这为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医学教育是我国目前教学重点发展的内容,积极的对医学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培养,使其能够树立起正确的责任意识以及价值观念,这可以促进医学院校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利用社会实践的作用,实现对学生思想的洗礼,能够保证医学专业学生思想的先进性,同时也能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模范性。

参考文献:

[1]黄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34-46.

[2]刘蕾.大学生志愿服务新型实践模式研究――浅析志愿服务型社会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46-47.

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职业学校 社会实践 难点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The Difficities of Social Practice fo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HUANG Xiaolong

(Jiangsu Nantong Business Vocational School, Nantong, Jiangsu 226011)

Abstract Social practice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qualities, but in all kinds of social practice in schools, there are still some weak links affect its role, some of which have not been long-standing effective solution to individual problems are quite prominent, serious impact on the effect of school educating people. How to do social work practice requires careful thinking and research.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 social practice; difficities

1 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的重要意义

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实践主要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专业实习、社会考察、科技扶贫、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和勤工助学等形式,走上社会,深入实践,认识国情,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做出贡献的一系列活动过程。社会实践活动是职业学校学生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

社会实践是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检验自我、锻炼自我,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积累社会经验的有效形式,是学生运用知识,施展才华,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发展空间,可自由发挥学生的爱好和特长。社会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得以发展。社会实践是职业学校学生社会文化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在社会实践中,不仅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适应各种社会角色,更能使学生个性的完善与社会的发展保持和谐,让自身的社会文化素质得以拓展,而且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继承社会文化素质的同时,把知识、理论、经验作用于社会,丰富社会文化的内涵,做社会文化的传递者和创造者。

2 职业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现状与难点

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仅靠学校的课堂教育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大量的社会实践。目前,部分职业学校对加强和改进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深远的现实意义认识不足,学生社会实践缺乏整体规划,无法实现社会实践锻炼能力、培养责任感等诸多目标。目前,各职业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仍然存在以下难点与问题。

2.1 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组织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学校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但许多职业学校对社会实践活动不重视,并没有将社会实践教育真正纳入到完整的教学计划当中。学校有关部门支持配合力度不够,师生参与面狭窄,特别是专业教师参与人数少之又少,缺乏经费,导致了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临时性和随意性。相当一部分学校的社会实践,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由于投入少,经费短缺,许多学校难以组织大规模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常是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大多数以分散返乡调查实践为主。

2.2 社会实践内容缺乏专业特色

社会实践体现专业特色, 做到实践与课堂教学、与所学专业相结合, 是提高社会实践层次和水平, 实现学生社会实践服务社会这一目标的关键。一些职业学校对如何将社会实践内容与专业相结合、如何促进专业能力的提高方面却探讨和实践得不多, 社会实践作为学生运用和巩固专业知识的有效途径,这一功能发挥得不够完善。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往往局限于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公益劳动、支教扫盲等形式,可以说仍停留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初级发展阶段,缺乏纵深方向的改革与创新。

2.3 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缺乏长期稳定性

在推进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 各职业学校多存在缺乏系统性、运作不规范、形式单一等问题,造成基地建设难、长期稳定更难的现象, 很难满足学生社会实践多样性的需要。从社会环境来看, 社会对学生社会实践认可度还不够高, 一些单位认为学生社会实践给他们增加人力、财力负担, 实际效果又不大, 因而支持力度不够, 持不欢迎态度。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而言,由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空泛、不丰富,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没有考虑到当地群众的需求,特别是农村农民的需求,因而无法真正达到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为群众做实事的目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可度,间接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的稳定性。

2.4 社会实践活动缺乏专业指导

许多职业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行之有效的专业指导。对于如何确定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主题,如何完成具体的社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如何撰写实践调查报告等,缺乏系统的培训和辅导;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也缺乏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考核办法。从总体上看,当前社会实践活动规模比较小,专业教师参与指导的水平也不高。由于得不到专业指导,有些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就无法开展,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多地成为一种虚多实少、流于形式的课外活动。

3 推进与深化社会实践活动的路径

3.1 充分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和协调

必须进一步强化认识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大对社会实践活动意义的宣传,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专题会议、社会实践研讨会等, 使指导老师与学生都认清楚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特别是指导教师, 只有从思想上充分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才能深入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从根本上认识社会实践对其成长成才的作用后, 才能由被动接受社会实践转变为内在的主动地要求社会实践。也只有自上而下统一思想才能使社会实践达到应有的效果。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需转变教育思想,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更新社会实践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社会实践是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对职业学校学生巩固知识、完善知识、增长才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2 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桥梁。要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期性、实效性,必须拥有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职业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主动与社会机构加强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共赢”的原则,努力寻求地方政府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认可和支持,把社会实践活动与企业和地方的经济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探索实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与专业实习基地、创业创新基地、就业实践基地一体化的道路。利用各种途径,积极与工商企业、社会组织、城镇社区、农村乡镇保持联系,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一批稳定的、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基地,并长期坚持,使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

3.3 突出实践活动的针对性,与所学专业有机结合

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可以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的学术、技术、职业能力等含量, 这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大方向。首先, 将更多的专业老师吸纳到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的队伍中。其次, 指导教师在培训指导学生开展实践策划时, 要指导学生如何结合自己专业特点选题, 将本专业知识融入社会实践过程中。再次,可以依托校外的实训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只有与专业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发挥特长, 巩固专业知识, 在实践中检验专业知识, 优化知识结构, 同时使暑期社会实践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084-02

一、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

1.缺乏针对性。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设计较为单一,主要活动为社会调查、文艺演出、支教等,这种内容枯燥和形式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深度,也缺乏针对性。其次,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往往以参观为主,缺少真正的动手环节,导致学生无法学以致用。虽然参观也是一种实践和学习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显然过于单一,不符合认知规律,导致学生无法将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最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必要的总结,导致学生无法对实践学习的成果形成系统的认知。部分学生即使参与了具有专业针对性的实习,但是却由于缺乏系统的总结,而无法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2.机制不健全。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健全的大学生实践活动指导机制。条块化的管理导致大学生实践资源分散,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出现社会实践效率低下等问题。部分高职院校在社会实践管理中,不同的部分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导致社会实践的无序化,比如部分高校的大学生支教活动是由校团委负责管理的,而科技竞赛则由教务处负责,这就导致了社会实践资源的分散。

3.缺乏固定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社会实践的前提是必须要拥有一个设备完善的社会实践基地,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践基地建设较为形式化,学生的社会实践需求得不到满足,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个人以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认知都存在一定误区,对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够重视,导致高校缺乏固定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

4.社会实践专业不对口。高职院校的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化,但是社会实践的安排却没有跟上进度,对学生的社会实践缺乏正确的指导,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脱节,课堂教学的内容未能服务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内容最终也未回归到课堂。第二,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指导不足。高职院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偏向于理论教学,而且学校缺乏相应的鼓励机制,导致教师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指导敷衍了事。

二、社会实践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只有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共同发展,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知识面决定着学生思想的深度和广度,知识面越广泛,学生越容易形成自己的思想。社会实践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丰富学生的社会经历,增加知识储备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要打破专业知识和思维定势对学生思想的束缚。社会实践就是打破专业束缚的重要手段,将教学活动拓宽到了社会层面,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到更多非专业性的东西。通过社会实践培养了高职院校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创意意识和创新能力。

2.大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有赖于社会实践。当代大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和机会较少,主要的活动范围仅局限在学校和家庭。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宽裕,许多事情都不需要亲自动手,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偏弱。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生活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难题,必须独立解决这些难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习中,学生需要和形形的人打交道,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魅力。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学生自己的事,需要学生自行控制进度,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决策能力和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增强了专业学习能力,完善了知识结构,同时也培养了较强的服务意识,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如何让社会实践切实服务于大学生的培养

高职院校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要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高职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提高自身校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在社会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提高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的效果。

1.创造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先进性和时代性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之一,它是改革开放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已经受到了高职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为了让社会实践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教育,还应该创建一个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着眼实际,切实为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解决重点难题。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争取多方面的支持,让实践活上升到人才培养的高度。在密切和社会各界联系的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2.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为了确保社会实践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高校有必要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的体系中,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管理系统,重点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针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建立有效的实践考核制度,通过写实习报告和实习日记、开展实践作品展示等方式,增强学生实践总结的意识。

3.增强社会实践的计划性。良好的社会实践教学计划能够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社会实践教学普遍缺乏计划性,导致了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和理论教学课程相结合,不断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职院校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指导,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性的实践,同时也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这种服务性质的实践活动能够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为社区提供技术服务,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丰富了高职院校实践活动的内容。

4.强调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高职院校在开展社会实践之前要对社会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结合学生的个人意愿,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要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方向较为明确,所以安排的实践内容必须和专业相关,以增强学生的就业技能为目的,结合社会实际需求。社会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开展学生社会实践之前要对社会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充分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指导源泉,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结语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也高。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社会实践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弱、社会阅历浅的问题,有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社会实践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意义远不止于此,更深层次的意义仍然需要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杨小磊,康永征.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08).

[2]李保红.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5).

[3]张霞妃,朱军.浅议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平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7).

[4]马敬峰,鲁保富,陆开宏.基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