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和方案

高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和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和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和方案

高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和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能源;外向型;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新能源相关专业近年来的发展催生了相关专业就业趋势日益高涨。国家产业转型的巨大变化对高职、本科和研究生有了不同层次上的人才需求,加之从传统新能源行业以运行维护的行业工人逐步向个性化产品的研发、维保行业的逐步的变化也使得新能源相关专业在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当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传统的资源由教育行业内部发展型向结合区域优势资源外向型。

本文针对本科新能源相关专业近些年的办学体会,提炼出该专业在今后进一步专业建设上面所需要做的具体规划。分别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实验室建设及科研方向的规划几方面探讨未来的建设方向。

一、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现有的本科生培养模式主要受到现有行业现状、学校的学科积淀、学校的师资力量、学校在行业方向的资源及影响力、学生的就业情况等一系列影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培养模式以学科规划和专业所涉及到的专业课程为主要培养科目,加以适当的实训实践类教学及行业的认知。对于现有的知识更新较慢的传统行业来说,培养出的人员加以实践锻炼便可从事相关行业。而对于近些年新兴起来的行业、例如互联网、新能源等行业来说。按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和行业创新性的要求。互联网行业诞生出高校以外的许多就业培训机构。由此也可以反映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行业要求的时间、技术基础和应用方向上,都出现了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异。尤其是是新能源行业即对人才的需求有要求,而现今社会培训有没有针对单独行业培训机构。

新能源相关行业由于引入国内时间较短,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特点:1)许多核心技术和关键器件主要依赖于进口;2)大量的配套设备及器件正在经历国产化或是国产化时间较短、存在大量的适应性问题;3)产业自身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由于以上一些特点,新能源相关产业要求的运维人员、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以光伏电站为例。相关的电气专业人员在电站工作中,要求对于变电运维、逆变器运维、光伏电池板运维和电气量监控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如此需求职业院校培养的光伏专业人员很难在院校培养期达到要求的理论水平。而传统的本科院校理论的教学部分的深度达到的产业工人的基本要求。而实际运维能力和处理现场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产业工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需要学校转变新型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核心思想应适应行业发展和创新的基本要求。

对于本科院校的新能源专业应该在夯实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增加新能源行业产品开发企业和实际运营维护企业的现场实训实习。加大实训实习在培养方案中的比例。以新能源相关系统开发、系统应用、系统创新为主要实训课题,串联所有相关课程体系的课程在实训中。培养能够以团队为主体,能够进行独立应用的系统工程师。

二、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现有师资人员的引进方式除了要符合对于专业教师引进基本标准以外。还需要满足专业建设需求。不同行业背景和资源配置的专业对于专业发展的行径轨迹各不相同。仅仅满足传统的教育培养方案的教师梯队比较有局限性。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以及创新能力的产业技能工人和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精英的加入,可以更加合理的配置优化团队的创新和应用能力。

面对现有高校引人的主要途径,首先要抓好引人的主要评定标准。除了主要的学术成果,加强实际工程的应用能力将是重要的考核标准。其次,注重现有人员的技能提升。提供更多的学历提升和职业技能提升。加大在校师资走出去接触实践的机会。以复合型能力提升和项目管理方式为培养目标。再次,提升师资的服务意识。从传统教育行业向新形势下的服务业转变。提升师资的创新意识。

在师资的培养模式上,应进行深度的探讨和实践。以团队考核为主要考核方式。强调团队人员的互相合作。多专业多学科的配合协作。降低人才培养管理中心。提高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高效合作模式的创立。加强人员整体科研教学和科技服务周边社会的综合能力。

三、实验室建设规划

做好实验的3-5年的长期规划方案。精心的调研学生就业的主要单位、调研新能源专业的兄弟学校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进度、调研周边企事业单位对于实验实验系统的需求。邀请专家和相关专业进行综合实验室规划。在有限的资金配置条件下,尽量做到“四统一”,既本科专业实验室和课程设置相统一、研究生专业实验室和学科建设相统一、职业教育培养实验室与基础专业实验室相统一、实验室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的培养相统一。

对于实验室规划要集思广益,提高实验室规划的先进性。去除高校传统建设规划不同经费分立使用的原则。尽可能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紧密结合实验室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的培养。加大自制设备的开发与使用。通过自制设备的开发使用,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综合能力。降低实验室实际运维的整体费用。

四、科研方向的规划

由于教育背景的和区域资源的影响。传统的一个人兴趣和学术基础的研究方式向科研团队方式已经成为新的常态。在新能源专业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加强周边资源的利用是切实有效的方式。为保证科研的持续性和原创性。深入实际行业调研,接触实际供需要求,深度提炼科学问题作为切实有效的渠道。加强兄弟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作为必要的途径。注重科研团队人员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是当前的发展趋势。有条件的前提下配置交叉学科的团队成员将有助于科研的延伸性发展。注重“原创性、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的原则。确定合理的研究方向。承接教学与可以服务的统一。

综上所述,以合理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高效的实验室建设规划为保障,以精确的科研方向为行业突破为利剑。综合考虑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主要能力提升。以外向型发展模式突破现有新能源高校的一个发展瓶颈。创新服务于新能源行业。

参考文献:

[1]于三义.浅谈新能源发电技术[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92-93.

高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和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创新能力 实验室建设

近年来,那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高校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及创新能力。当今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没有优势的主要原因是创新能力较低,实践性较差。“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任何高深的理论,只要还原到社会实践本身,就会变得易于理解。实验教学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因此,实验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2005年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成立,该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因此,建好实验室是办好本专业的必要条件之一。

1.实验室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井冈山大学工学院是在原吉安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职业技术学校因办学条件限制,其自身的实验室建设很不健全。成立井冈山大学之后,由于资金投入较少和建校时间较短,硬件设备和软件教学一时无法满足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1)实验设备、器材非常短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井冈山大学2005年新增专业,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验器材基本没有,很难完成正常的实验教学,因此,极大地限制了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发展。

(2)没有专用的实验教学场所。即使有实验设备,也没有适合存放设备的场所,这个问题是急需解决的。

(3)实验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实验室只有原职业技术学校的几个实验教师,导致许多实验课因为实验教师人数不够而不能上,很难满足正常的教学要求,严重制约着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

(4)实验室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手段陈旧。这些都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2.实验室建设的目标

依据该专业全国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培养计划总体框架设置本专业实验课程,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培养目标,遵循组合合理、操作可行、节省投资的原则,努力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实验室建设成为我校的专业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1]。

实验室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2]。为此,我们全力搭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的支撑平台。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为了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高层次本科人才,对于设计性、障碍性和研究探索性实验,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

3.实验室建设的建议

根据井冈山大学自身的情况,同时借鉴其他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建设经验,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实验设备要配备齐全。以专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实验室建设规划和设备购置与研发。既要满足育人的目标,又要满足教师和学生的科研,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的目标。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重视下,学校每年都有专项资金用来购置实验设备,但由于每年下发的资金数额有限,我们可以制定一个购置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案,现阶段对于教学急需的设备,以及不便于自主开发的装置应以购置为主,来得及且完全有能力自主开发的系统、装置应以自主开发为主,购置的设备应以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为原则,尽量以测试仪器为主,以便用于实验系统、装置的自主研制。

(2)实验教学场所应满足要求。校领导考虑到实验教学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中的重要性,准备建造一栋土木工程的实验教学楼,这将有效地解决设备存放场所的问题,也能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实验教学科研场所。

(3)建立多层次的人才体系,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健全实验室人员的配备。建设一支稳定、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成为当前实验室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提高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和稳定性,需要我们在以下几个环节做足功课:制定完善的实验教师管理制度;在实验教师聘任环节进行把关;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有规划,并具有前瞻性,为每一位实验教师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提供进修机会,并给于政策上的扶持和奖励。

(4)建立健全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大体上可以分为管人、管物及教学管理三大类。

“人”也就是指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制定教师规章制度及学生实验守则等。一些常用的规章制度可以统一上墙,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学生的制度意识。

“物”是指实验设备、场地与一些文件,对已购置及要购置的实验设备要规范化管理,对已有设备要有详细资料,包括它的资产编号、名称、产地、厂家、型号、购买日期、负责人、使用、维修和维护、借用调拨记录、使用效益统计等,及时了解资产动向。实验室要有详细的实验室场地使用情况,工作人员要制定好每个场地可供存放的设备,以及可以提供的实验项目,对场地做好维护与管理等工作。文件包括在校生个人档案、规章制度、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实验指导书等。制定良好的文件管理制度,方便日后查找及评估等工作。

教学管理包括实验教学安排、实验项目管理、综合设计实验等。采用高效的管理系统,使实验教学真正能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高校实验室建设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于我校实验室建设工作,应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优势。但高校实验室建设内涵丰富,不能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建设。我们应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贯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把井冈山大学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实验室真正建设成为一个为广大师生创新及科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侯亚彬,王立,岳爱玲.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197-199.

[2]徐国想,许兴友,张所信等.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5):115-118.

高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和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艺术设计实验室 机房建设 管理方法

艺术设计实验室机房是以“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为艺术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设计实践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设计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是现代高校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实验室机房的建设规划

机房建设规划质量直接关系到上课学生的实践质量和机房维护人员的管理质量,所以在实验室建设规划时就要充分考虑到机房的实用性和可控性。

1.根据发展需要,规划3~5年内计算机硬件配置及规模。

计算机硬件更新换代日新月异,设计类软件对硬件的要求不断提高,计算机的淘汰率也在不断加快,设计类机房计算机配置普遍高于其他类计算机,为了后期管理和维护方便,在计算机配置选择方面需要重点考虑。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开设上机实验课程的增多,使实验室机房的使用率大大提高。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正常地完成上机实践课程,机房的计算机数量规模应视目前的上课班级人数及使用率合理规划配套设备数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2.机房的全面网络化建设。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坚持以集团的方式为计算机机房提供系统的接入方案,同时注重未来的发展方向原则,注意用专业化先进化的技术理念来进行网络的规划和设计,确保其实用性、先进性和未来发展需求的扩展性。机房采用以整个局域网为核心以单个机房教室局域网为辅的集团方式,以集中管理和分开单独管理的两种方式便于教师管理,同时提供一个有账号登录的无线网络信号,以便教师自带笔记本电脑的网络接入,具有高安全和高可靠性,是现代机房首选的局域网建设方式。其优点在于:

(1)资源的充分共享。网络化的共享可以使每一个工作站之间方便地获取大量信息资源,满足教师的素材分发、学生的作业上传集中等教学实验要求。

(2)机房更直接更有效。机房以房间为单位的小型子局域网再接入整个机房的主局域网,方便了管理,对于上不同专业课程的学生可以分开加以管理、分课程下发不同资料,两个子局域网机房之间互不干扰。

二、实验室机房的管理

实验室机房管理是一门学问,实验室是学生获得知识、巩固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场所,如何使艺术设计类实验室机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是实验室管理者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1.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如何提高艺术设计实验室机房的使用率与电脑设备的无故障率一直是以一种矛盾体的方式存在的,要想管好艺术设计实验室机房,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依据和保障,艺术设计实验室机房的管理要做到有章可循,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学生机房上机守则》、《艺术设计实验室机房开放实验上机守则》、《实验教师守则》、《贵重设备使用管理办法》、《物品借用管理规定》、《物品损坏赔偿规定》等。其次,以班级为单位做好规范的上机登记,让学生参与到机房的管理中来,负责课后的座椅摆放及卫生工作等。

2.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培养双师行师资队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任务的增加对实验室机房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双师型实验室管理队伍是实验室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双师型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娴熟的艺术设计专业的软件操作能力,而且要有专业的管理及硬件维护知识。专业机房管理员不仅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对一些硬件常见故障能够及时排除,具备一定的维修能力,还要定期组织与其他兄弟院校的交流,展开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计算机管理和维护水平。学校还要组织及鼓励实验室管理人员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在研究中学习创新。

三、结语

艺术设计实验室机房是艺术类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接高校的公共上机基础课程和专业设计课程,既关系到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又反映了高校在信息化平台上的建设水平。我们要结合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点,不断改进和完善艺术设计实验室机房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艺术设计实验室机房的作用,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确保艺术设计实验室机房建设和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华明,吴傲冰,王萍,白汶灵.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难点和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5.

高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和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AHP法 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118-02

近年来,实验教学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实验室作为最基本的教学设施,不但要完成学生的实验教学,而且承担着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创新交流以及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更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合理地建立实验室人才培养机制是首要的问题。该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即AHP法尝试对人才培养所做的决策进行科学评价。

1 数学实验室的人才培养模式

1.1 从实验室建设的角度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数学实验室如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与创造性,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为此,实验室建设应该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而展开,只有建立健全的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实验室管理制度,并以此为基础,才能更好地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服务。有关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容易制定,关键是要对目标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例如,实验室的布局是否合理,实验室的软硬件配置是否满足教学需求,实验室的规划是否适应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等。

1.2 从实验教学的角度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从师资队伍的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的改革、学生反馈信息的分析等角度探索数学实验在专业课程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的关键问题是隐含的信息,例如教学内容的改革不是凭空提出的,这是需要实践教学检验的,除了可以从考核当中找到相关信息,学生方面的反馈也是需要实际调研的。

分析数学实验室如何根据现有条件安排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内容。关键问题是能合理地将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加入到实验内容当中。师范生需具备深厚的教师职业技能,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几何画板的使用,应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查阅文献资料等,因此数学实验室还可以提供可控制的教学环境,通过音视频记录装置和实验室式的教学练习,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选择性的教学模拟,使师范生的各种教学行为的训练变得可被观察、分析和评价。将开展数学实验与锻炼教师职业技能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这也是符合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的。

1.3 从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角度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以数学实验室为依托的各类竞赛活动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比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因而,从数学实验室参加诸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得失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很有意义了。关键问题是,从目前情况来看,高师院校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的参与范围比较小,主要局限于数学本专业的学生,因此还需考虑如何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使更多其他学院的学生参与到竞赛当中来。

此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教师教科研课题研究中来,但由于教师每年主持的课题有限,因此如何能够使更多的对相关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参与进来,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相当有意义的。从近年来高师院校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历年的规模和质量出发,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是近期有关研究的热点,但难点是由于有关活动开展的时间不长,其与人才培养的关联性可能并不是很显著。

2 数学实验室的人才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有关文献,并从以上的分析出发,建立了如下AHP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整个指标体系是一个三层的层次结构,其中底层节点是影响人才培养模式的各个具体指标,称为“方案层”(用C来开头表示);第二层为“准则层”(用B来开头表示),它将若干相关的指标组织为一个类,以反映人才培养在某个更大的范畴中的表现;顶层为“目标层”(用A来表示),它只有一个节点,表示最终人才模式的评价结果。通过调查问卷以及专家打分的形式,给出了各个指标层之间、指标层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对评价标准,并构建了相应的判断矩阵,分别用A,B1、B2、B3表示。

利用层次分析法中的和法求得矩阵A的归一化特征向量[0.142 9,0.5714,0.285 7],对应的近似最大特征值为

,并根据一致性指标得到:

,且,通过了一致性检验。类似地可以得到方案层的各个矩阵的有关数据表。由结果可知,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前面计算的“方案层”指标的权重都是指指标在其所属的“指标类层”中的权重,为了通过细化的“子指标”来计算最终评价结果,需要将“方案层”在“准则层”中的权重转换为在“目标层”中的绝对权重。只要将判断矩阵B1、B2、B3所对应的向量w的各个分量值乘上“目标层”判断矩阵中对应的分量值即可。即,

B1:=(0.333 3,0.666 7)×0.142 9=(0.047 6,0.095 3);

B2:=(0.833 3,0.166 7)×0.571 4=(0.476 1,0.095 3);

B3:=(0.333 9,0.089 2,0.567 9)×0.285 7=(0.095 4,0.025 5,0.162 2)。

因此,方案层七个指标在人才培养模式所占的重要程度为:(0.047 6,0.095 3,0.476 1,0.095 3,0.095 4,0.025 5,0.162 2),数值的大小反映了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此外,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评价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其中为第个子指标的评价值,为第个子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绝对权重。值一般取1、2、3、4、5中的一个,依次可表示为“很差”“较差”“合格”“较好”和“很好”。应用上述方法,根据调研情况可以得到相应的结果。

3 结语

该课题的研究从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结合作者所在数学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同时考虑到数学相关专业师范类的特点,将AHP法与决策论的思想相结合,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方法,尝试探索数学实验室培养高素质人才基本模式,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项研究给出了高师院校数学实验室人才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给出了反映各个指标重要性的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的元素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统计得到,也可以通过专家评价的方式统计后得到。通过AHP法,将定性问题转化为定量问题进行分析,较好地刻画了各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这将对决策者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依据。此外,通过对各个指标层的单层排序,并且利用各个指标层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排序,能够给出当前决策的最终评价结果,这也对各项决策的最终效果提供较好的依据,同时目前的研究成果对于该课题的可持续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钱伟,胡玉娟.高校理化实验室火灾风险的AHP法评估[J].实验室科学,2011(2):185-189.

高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和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政务 实验室 建设 方案

电子政务是现代政府管理观念和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产物。面对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和知识经济的挑战,许多国家政府都把电子政务作为优先发展战略。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是山西省电子政务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利于山西省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1、实验室建设原则

搭建现代化的电子政务实验室,不仅是提高管理者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能力,增强执政能力的需要,而且是推进政府改革,提高政府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探索电子政务服务模式,推广电子政务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1.1 准确定位

准确的电子政务实验室功能定位,既是实验室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也是实验室服务体系建设的出发点。电子政务实验室,在对政府的职能、组织结构、决策方式、管理行为、运行模式、工作流程等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主要在政务内外网络平台的搭建、协同办公、流程设计、模型构造、数据挖掘、知识管理、安全保障、技术实现及异构系统的解决等方面进行研究实验,着重解决电子政务中“技术”为“政务”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

1.2 科学规划

电子政务是一个涉及政府的部门内部、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建设电子政务实验室,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实施的第一步。电子政务实验室规划主要包括组织管理与保障、实验环境、人才队伍、工作目标的制定与实现等。实验室将结合山西省政府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情况,参考国际和国内先进的经验,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解决政府在电子政务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为山西省的电子政务发展做好储备。

2、实验室建设目标

实验室分别以政府部门内部、部门之间及政府与社会之间不同层次的建设内容为模拟对象,分阶段分步骤地展开实验研究。内容涵盖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内部网系统设计、数据分析系统、政务内网系统、政务外网系统等政府的主要电子政务业务,构建模拟政府门户网站、模拟政府内部办公实验系统、模拟政府网上行政审批实验系统以及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办公等解决方案和模拟演示系统。

3、实验室建设内容

3.1 电子政务实验环境建设

3.1.1 网络基础设施实验环境

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信息化系统的底层结构,主要涉及通讯线路的管网建设、通信光缆的铺设、基础传输设备的安装调试、与Internet的互联互通以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运行体系来保障整个系统的良性运转和升级换代。通过该部分可以试验宽带、无线、拨号等联网方式。熟悉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配置设备的运用。

3.1.2 政府内部网络实验环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日渐成熟,对OA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政府办公事务需要更多的合作、协调,这就要求办公自动化更多要实现“团体工作”的任务,它不再局限于某个部门和工作组,而是大范围的组织系统。从底层的科室,然后汇总到区、县级机构,逐步向市、省各级汇总,直至中央总局等,形成庞大的层次结构。需要系统的研究各级机关的网络物理层、网络基础应用层和网络信息应用层的异同,对各个业务层的不同需求以及相互协同工作的情况。

3.2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模型建设

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的电子化应用,涵盖的范围很广,因此需要有完善的应用解决方案。而电子政务的建设又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密集的系统工程,技术包含了网络通信技术、智能搜索引擎、网站互动“新媒体”技术、电子政务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电子政务集成技术,工作流在电子政务平台的应用技术、电子政务系统的体系结构技术、中间件技术、数字认证技术等技术。实验室将综合研究运用新技术建立各业务系统模型,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应用向纵深推进。

3.3 政府信息网络安全试验系统

中国电子政务的构建,应把网络和信息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才能使得政府正常的运转并高效的工作。要充分利用与电子政务相适应的电子安全技术,对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安全技术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一般包括:用户身份的验证、网络的安全、网关的安全、主机的安全、内容的安全、系统的安全、通讯线路的安全等等。要利用试验系统进行攻防演习,最大限度的避免黑客的入侵、计算机病毒的蔓延和破坏,提高网络自身的安全性。

3.4 电子政务培训基地建设

要想深入推广电子政务,就要加强培训、提升技能,在全面提高电子政务运用整体水平上下功夫。电子政务系统能否很好的运用,能否发挥应有效益,关键取决于使用者的操作和应用能力。电子政务实验室可以充分利用模拟系统和专业知识,对本系统、本部门操作人员进行培训,采用专题学习、集中培训、网上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干部职工进行轮训,加快电子政务普及速度,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干部职工可以通过积极上机实践,互帮互教,互学互惠,互动交流,努力领会消化所学的内容,切实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实验室建成后的效益

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填补了山西省在电子政务实验上的空白,通过对电子政务涉及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内部网系统设计、数据分析系统、电子政务内网系统、电子政务外网系统等政府主要电子政务应用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模拟实验,必将大幅度提高山西省在电子政务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水平,降低政府办公的成本,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实验室研究人员将通过直接深入电子政务实践寻求未来电子政务发展的有效解决方案。通过研究和建立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可以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整合现有网资源,提高信息共享率,避免“信息孤岛”问题; 实验室的系列研究成果,可以向全省进行推广,实验室还可以为山西省各级机关培训电子政务系统管理人员和开发维护人员,进而推动全省电子政务的应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