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力营销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企业的工作重点逐渐由生产向服务转变,服务业务流程将围绕客户需求进行重组,企业经营理念也开始变以产品为中心为以客户为中心。因此,面对日益深入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开展电力市场营销及营销中的客户关系管理就成为电力企业的必然选择。电力市场营销专门人才的需求正在进一步加大。“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这一趋势在中国越来越明显。我国经济正快速与国际市场接轨,正逐步融入全球经济,因而加入全球生产链和流通链是我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国际企业也已经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在这一经济背景下,从事电力市场营销的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而且要大力提高电力市场营销专业英语水平,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电力市场营销人才时,既要注重电力营销的专业培训,更要注重电力营销专业英语的教学。
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与其它院校的教学目标不同,它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的。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听、说、读、写,而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教师的目的是教会他们在听、说、读、写中学。在贯彻国家“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要求从注重知识转向了注重技能,因此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从注重教师的教而转向注重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再一味地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学,刺激他们的感官:视觉、听觉、感觉、知觉,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情景教学则能很好地实现这一效果。
英语情境教学就是以情境教学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铺设情境,实现达到语言交际的目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或模拟情境,充分利用生动、形象、逼真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情境中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感情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激起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
1.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和来源
情境教学法自20世纪70年代形成以来,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语言教学中的基本思想和教学方向。情境教学法的语言理论基础是英国的结构主义语言理论。口语被认为是语言的基础,结构是说话能力的核心。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不同的是,在这里语言被看做是与现实世界的目标和情境有关的有目的的活动。这些活动是有交际意义的。教学要为用语言进行有效实践创造条件,要把学习手段与其最终的为交际的目的紧密结合起来。英语教学的过程就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习得过程,学生在交际中要不断地掌握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语言特点。
情境教学法理论依据主要有三点:第一,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思维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征,情境教学可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语言的习得不是从词形与语法规则入手的。语言是在语境中学习,在应用中掌握的。第三,学生的学习规律。情境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有意识心理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积极的、有创造性的学习,使整个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2.情景教学在高职电力市场营销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1高职学生英语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来源复杂,水平参差不齐。高中毕业生经过三年系统学习,基础较牢。但由于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讲解多于学生操练,课中和课后使用英语的比例较低,教学侧重于语言本身知识的传授,故而学生组织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亟待提高。中职、中专和技校的毕业生面临的困难似乎更大,因为在这类学校,英语课只开一年甚至不开,他们在入大学前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听说训练,有的既听不懂又讲不出,词汇量严重不足,能积极使用的词汇则更少。这严重影响了他们英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所以高职英语教学复杂而又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完全不能适用。
在国家“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我们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更要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要求从注重知识转向了注重技能,因此教学方法也应该从注重教师的教而转向注重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再一味地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学,要刺激他们的感官:视觉、听觉、感觉、知觉,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2电力市场营销专业英语的特点
2.2.1专业性强。
电力营销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业务扩充、电费管理和日常营业处理。根据电力营销服务的特点,电力市场营销专业英语课程分为:用电申请、临时用电、新建住宅配套供电、用电征询、打印收费发票、过户、容量迁移、查询、窗口服务、结算、报修、设备迁移、电能表校验、办理增值税发票和补电费账单等。每一项目的教学都涉及了非常专业的词汇、术语及表达方法。掌握这些专业词汇和术语是电力营销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2.2.2周密严谨。
电力市场营销英语具有严谨、周密、准确、逻辑性强等特点。在行文过程中普遍表现在:广泛使用被动语态、非限定动词;名词化结构多;为了表述一个复杂概念,使之逻辑严密,结构紧凑,往往出现许多长句;较少使用第一第二人称,多使用第三人称。这些语言结构特点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是在英汉翻译中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2.3围绕情景教学法展开的电力营销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探索
情景教学法在电力营销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是“以学生为本”教育宗旨为理念,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完善素质”作为教育目的,不仅强调利用英语获取教材外知识,而且注重交流能力的培养。
2.3.1充实教学内容构成,创建情景教学主题。
情景主题设定以教学主题模块为特征,模块创设首先是以电力营销专业课程总体进度为基础,将专业英语课程对应进行设置。即以本学科专业课程递进的教学计划为依据,丰富充实教学内容。
情景教学主题模块的设置,注重体现建立在创新能力培养基础上的渐进式构成。教学情景的编排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展开,在深度方面由较为简单的模拟对话逐步向理论性较强、词汇及句型难度要求较高的专业化过渡,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对电力营销专业的理解力,引导学生以英语为媒介掌握专业知识。
情景主题包括:侧重口语训练的部分,包括客户接待、业务查询、业务扩充、变更用电、投诉与回访等;侧重阅读训练的部分,涉及市场营销基础、电力市场营销基本法规、电价与电费、电能计量、客户服务和公共关系等。在教学中,利用相应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基础技能,扩充学生对专业英语词汇积累和文法表达,进一步提高对专业基础知识方面内容的理解力和运用能力,有效提高专业英语能力,开阔专业视野,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
2.3.2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运用。
2.3.2.1多媒体运用。在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特点的现代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媒体功能在情景教学中的作用。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运用于教学课件的制作,创造良好的情景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增强语言交流的真实感和现场感,从而提高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强调适应注重形象思维和联想力培养的总体专业教学特征。
2.3.2.2角色转换。围绕情景主题,模拟实际工作过程诸如客户接待、业务查询等具体、生动的实效情景,让学生扮演工作人员、顾客等的不同角色,由学生对学生提问、教师对学生提问等答辩过程,从听、说、看等情景中引导学生感受以英语为媒介的专业交流过程,培养学生在英语场景中的思维灵活性和应变性。比如,在用电投诉这一情景中,两名学生分别扮演电力服务工作人员和用电投诉的顾客,由他们自由设计对话,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式演练。扮演工作人员的同学不仅要回答顾客的专业性问题,解决投诉外,而且要注意处理问题时的语气、态度,这使学生既熟悉了电力营销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掌握了与其专业相关的英语表达。同样,扮演顾客的同学,除了要熟悉业务提出投诉,还要运用英语表达问题。这一情景完成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同时操练了电力营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英语知识,并对将来的职业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3.结语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和电力企业改革的深入,电力市场营销专业英语在未来国际合作项目的实践中将得到更加普遍的运用。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对他们的教学要求不再是英语知识的培养,而是对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的培训。情景教学法在电力市场营销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将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其真实情景的模拟和感受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学习机会,体现了专业英语的实用性特征,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专业和英语水平互为提高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郭元.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7).
[2]韩红.对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29).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一、专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酒店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偏重语音、语法的教学模式,适应社会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必须掌握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高专院校中酒店英语教学的现状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酒店英语教学普遍起步较晚,多数院校尚处于课程建设初期,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发展则更加滞后。当前酒店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酒店英语教学观念过于陈旧、教学方式枯燥、教学内容单一。其二,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方面在思想上对专业英语教学不够重视。这些状况直接导致酒店英语教学效果不显著,学生对之感到乏味,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低下、实际应用能力不强。但是,在英语兴致方面,高职生又有很多优点,他们喜欢参与教学活动,好动手操作,善于交流,创造力强,学习兴趣浓厚,这是提高酒店英语应用技能良好的条件。所以,要根据高职生的学习和能力特点,采取灵活的方法和途径,对他们英语技能的提高会大有益处。
二、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2]
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服务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一批酒店行业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使学生将来能够更加胜任酒店行业的工作,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加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服务技能和英语应用技能。实践证明,学生的英语技能明显提高,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有很大促进作用。
1.课内实践教学。酒店口语教学在酒店专业英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英语听说能力专业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进行训练的目的是培养他们通过大量听说实践,创设语言情境,帮助他们训练和发展听说技巧和策略,以便自觉而有效地学习和提高口语水平和英语交际能力。[3]学生的大量学习时间在学校,因此学校教学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大量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教授学生专业操作技能。为了使学生在校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应用技能,学校应大力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因为这是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为己谋生的基本技能。了解了酒店的真实情景,开展英语语言教学时,先让学生学习相关的酒店英语基本词汇、句式和表达方式,然后以酒店正式情景模拟的形式,或者用PPT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视听熟悉掌握酒店专业术语的使用环境,同时了解和掌握工作流程和技巧。紧接着教师让学生现场模拟工作情景,再加以引导和更正,经过大量的模拟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酒店英语的使用规范和适用情景。
2.课外模拟练习。课堂的酒店情景模拟教学是对课堂所学知识和英语技能的即时操练和习得,英语学习贵在“多听、多说、多读、多写”,酒店的工作情景要求高职生对于英语最基本的要求是一定要“多听、多说”。但是课堂的教学和练习是有限的,学生一定要充分利用大量课外时间进行练习。由于学校不同于酒店工作环境,没有真实的工作场景,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酒店工作情景,为学生设计大量的酒店情景,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自己组织、编导、练习、演练,以达到对课堂所学技能的加强和巩固,进一步提高英语语言的应用技能。学生掌握了酒店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并具备了酒店工作情景下熟练使用英语交流之后,高职院校要给学生提供很好的酒店英语实训条件,比如综合多媒体语音实训室、酒店模拟实训室等,为学生综合实践酒店英语技能提供条件。综合实践酒店英语技能是指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一个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在酒店模拟实训室,把酒店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流程尽可能多地综合起来,并设计成工作情景,让学生用酒店英语进行交流,比如:组织酒店英语技能展、酒店英语情景剧等活动,集中强化练习。
三、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要符合行业标准和发展的要求,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极为重要。学校只有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及时地改进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够更加适合酒店行业的发展,创造利润,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强校企合作,为此我们学校与众多酒店合作,还邀请酒店主管部门精英来校讲座,演讲,这一举措为企业积极参与教学,指导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引导和保障,也极大地促进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提高。[4]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请企业承担实习学生的一部分英语技能培训教学和指导,使学生零距离接触企业,并且按照酒店的要求提高英语应用技能。实践证明,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实践教学指导,极大提高和改进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酒店和学生双方受益匪浅。
四、实施保障和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地保障以上途径的有效实施,一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支持教学;②学校和相关教学部门建立教学监管组织结构,监控教学的实施工程;③建立全面的学生管理制度,保证学生在实践教学期间的安全;④学校和企业要建立诚信和信誉,以学生为中心,共同为人才的培养负责。⑤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当然,要加强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总之,学校、企业、学生几方面要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当前的广播电视专业学生需要有跨媒介营销能力
政策层面。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央逐渐减少对广播电视单位的财政拨款,要求广播电视单位充分认识到其产业性质,增强“造血”功能。通过媒介营销,获取更多的收入成为各个广播电视单位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在“卫视大战”、“团剧大战”的背后,无一不反映着媒介营销的重要性。而在2010年1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提出要实现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融合发展。2010年7月1日,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公布,包括北京、上海、绵阳在内的12个城市入围。至此,“三网融合”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政策方向。媒介营销在政策层面上进入了跨媒介营销时代。与之对应,我们的广播电视专业教学也应作相应调整,在“三网融合”的政策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跨媒介营销能力,让学生适应变化后的媒介生态,获取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
市场层面。“三网融合”打破了此前广电在内容输送、电信在宽带运营领域各自的垄断,明确了互相进入的准则。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广电企业可经营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等。信息传播在国家的三网融合政策下已不再是台的传播而成为跨媒介平台的传播。媒介已经成为视频、语音、数据业务的综合载体,成为人们工作、娱乐、生活、资讯、服务、通信的综合信息平台。媒介正在出现融合,媒介市场竞争正在由寡头垄断向寡头竞争、垄断竞争的市场转变,广播电视将与电信、互联网在诸多业务上展开竞争。因此,我们的广播电视专业教学必须对正在变化的市场状况有所认识,从培养学生跨媒介营销实践能力入手,使我们的学生在今后的媒介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技术层面。在当前的“三网融合”推广工作中,广电部门与电信部门的竞争与合作无疑贯穿始终。在提出和规划下一代电信网络(NGN)及广播电视网(NGB)的同时,广电部门的数字电视,电信部门的IPTV、3G分别成为当前各自重点发展的媒介。截至2010年底,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试点城市的IPTV电视用户数超过了400万户。3G方面,中国移动推出了“G3”、中国联通推出了“WO”、中国电信推出了“天翼”等各自不同的品牌与服务。但无论是数字电视、IPTV、3G、NGN与NGB,它们的核心点都是跨媒介的平台整合技术。因此,未来的广播电视营销也将不单是广播电视单独平台的营销,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应该对基于3G、NGN及NGB平台的营销都有自己的了解。因此,高校对学生跨媒介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内容层面。“内容为王”,内容是媒介在市场竞争中最终胜出的关键因素,也是媒介营销的重要内容。在“三网融合”时代,内容生产的一大重要特点是非组织内容生产商的出现。所谓非组织内容生产商,我们认为是在“三网融合”背景下,随着DV、摄像头、微博等非传统内容生产手段的普及,个人、论坛跟帖者、微博者及关注者等都在有意无意中成为观众内容的提供商。他们之间是没有组织的,他们的内容生产手段可能是非传统的,但他们数量众多,有着巨大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制造内容热点,然后引来众多的围观者,这些围观者在成为观众的同时又会成为创造者,会对最初的内容热点进行添加、充实,后来者与最初的热点内容制造者之间、后来者之间,内容制造者与观众之间、内容制造者之间往往会进行互动。整个内容会不断根据观众的爱好进行改善、发展,最后在众多参与者的力量下以很小的投入制造出规模相对较大的作品。这类作品因为吸引了众多人的参与,因此天生具有相对广阔的市场。人们会喜欢自己创作的作品、自己能参与的作品、自己能与创作者争论并影响它改变的作品。因此,这类内容具有较高的“用户黏着度”,更有市场潜力。而这类非组织内容生产往往跨媒介平台进行,要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营销,更需要我们学生具有跨媒介营销能力。
现阶段广播电视专业学生跨媒介营销能力培养的缺失
课程设置方面。相对于媒介市场的不断变化与高速发展,高校的课程设置与实践脱节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对广播电视专业学生跨媒介营销能力的课程设置严重忽视。不少学校仅仅开有和其他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同样的媒介营销与管理课程,很多学校甚至连媒介营销与管理课程也未开设。跨媒介营销的课程与新闻写作、新闻策划、新闻采访、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新闻学等专业课程相比处于不对等的位置。而跨媒介营销在当今时代是一个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必备技能。目前这种课程设置状况与飞速发展的广播电视事业对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是很不适应的,必须加以改革。
专业师资方面。目前高校广播电视专业的师资一般由各级高校科班出身的硕士、博士构成,有的甚至是中文专业或其他专业出身,对媒介营销知识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学习。大部分教师工作范围一直局限于学校,缺乏在媒介市场摸爬滚打的相关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源,缺乏对跨媒介营销的切身体验,无法对学生进行跨媒介营销的教学与指导,也无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机会。而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不能围绕狭窄的专业来安排课程,教师应紧跟“三网融合”的发展,能够指导学生通过综合的学习、实践,掌握相关的跨媒介营销技能,获得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媒介生态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以便在信息社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但是,目前具备这些能力的广播电视专业的高校教师还相对缺乏。
实践教学方面。目前的广播电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也多着眼于新闻采访、节目摄制等专业技能的实践,对媒介营销能力的实践教学不够重视,而针对学生跨媒介营销能力的实践教学就更少。即使已有的媒介营销实践教学也多处于广播电视专业教学的从属地位,未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虽然各个学校媒介营销实践教学的手段很多,但是各自的营销实践教学往往局限于少数几个实习基地,使用的案例往往多年不进行更新。实践单位对学生的实习也时常抱有应付的心态,平时很少让学生参与到创新的跨媒介营销业务中,最后实习结束后也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公正评价,往往简单按学生意愿写个实习鉴定了事。学生的实践过程多流于形式,很少能体会到紧跟时代不断发展的营销手段,更不用说针对跨媒介平台的产业链进行媒介营销的相关实践了,学习效果因而大打折扣。
广播电视专业跨媒介营销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进行适应广播电视专业跨媒介营销需要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办学指导思想的物化和具体化,也是教学体系构成中的关键环节。当前跨媒介营销课程设置的主要任务是转变教学与实际脱节的问题,我们认为在此任务下,广播电视专业跨媒介营销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大致可采取三种模式:
首先是独立模式,即专门为广播电视专业跨媒介营销开设相对独立的课程。如四川外语学院专门开设的“媒介融合营销研究”课程,华中科技大学为广播电视等专业学生开设的跨媒介市场营销等。
其次是交叉模式,即为适应跨媒介营销的需要,在不完全打破传统专业界限的情况下,实现新闻传播专业间媒介营销课程的交叉选修、互补互融。如华中科技大学从2003年开始,在传统的4个专业间实现相关核心课程的互选。
最后是融合模式,即将相关的跨媒介营销专业内容整合到融合新闻教育知识体系中,构建“复合课程”。例如在网络新闻课程中加进跨媒介营销的内容等。
构建广播电视专业跨媒介营销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为满足跨媒介营销实践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构建含三个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跨媒介营销认知子系统。通过指导学生了解跨媒介营销产业链上的内容生产商、内容集成商、平台运营商、网络传输商、终端开发商等企业,让学生初步了解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情况与跨媒介营销的基本知识,对不断发展的跨媒介营销现状与市场挑战形成较为直观的理解与认知。二是专业实验室系统。通过组建专业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内实践网络跨媒介营销、数字电视跨媒介营销等相关流程,让学生对从前一跨媒介营销认知环节中学到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巩固,对跨媒介营销基本技能进行进一步提升。三是跨媒介营销实习系统。学校与相关跨媒介营销企业进行配合,组建实习基地,校企共同设计实习任务,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掌握跨媒介营销的经营理念、业务流程和业务技能。
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专题实训改革:通过紧跟市场发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实训来加强学生的跨媒介营销能力;建立第二课堂学生兴趣小组、校内媒体等,通过组织兴趣小组活动、校内跨媒介营销来增强学生的兴趣;设立与跨媒介营销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方式来最后完善学生的跨媒介营销能力。在这一环节中,高校可以指定专门的指导教师,要有开题报告、中期指导、最后检查考核;有督促,有经费,有目的,有可行的操作方式和最终成果,充分运用校内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两个平台来达成最后的实践目标。
加强广播电视专业跨媒介营销师资队伍的建设。广播电视专业跨媒介营销的教学要求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熟悉相关媒介的运作,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一线媒介营销人员中引入适合从事跨媒介营销教学的人才,以迅速扩充相关课程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现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对担任相应课程的教师应保证他们有一定的时间参与广播电视跨媒介营销实践,以此来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互补的教师队伍。同时,我们需要采取开门办学的方式,高校和传媒机构联手,进一步加强两者的联系,在高校与媒体间建立以效益为核心的实质性合作。
增加紧跟跨媒介营销市场发展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市场营销教学的有效手段,在各种市场营销教学中被广泛使用。使用案例教学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发展跨媒介营销技巧,形成解决各种营销实际问题的相应能力。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一是要建立能够较真实地反映跨媒介营销市场实际发展情况的案例库。案例库要兼顾到跨媒介营销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和不断发展的跨媒介营销市场现状,对老旧的案例要及时进行更新。二是案例教学要面向实际运用,要将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设计相关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让案例教学能够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修正。三是案例教学要注意创新性,跨媒介营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没有人能全面预知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新的挑战和开拓将贯穿跨媒介营销的始终。我们的案例教学应对此有所认识,适当设置具有超前性和创新性的案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适应跨媒介营销市场挑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唐亦之:《视频时代的跨媒介营销价值》,《广告人》,2010(6)。
2.陈少波:《对广播电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3)。
3.周叶:《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时代文学》,2008(1)。
[关键词]英语专业大学生 电影 情感策略
早在20世纪初。情感(Affect)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就开始引起注意,教育家们开始强调情感教育的作用,但情感在外语教育中的作用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受到关注。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外语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认知和情感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
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学习压力普遍较大,他们要学习各门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从零学起第二外语,还要应对专业四级、八级考试。许多学生被不同程度的情感问题所困扰,例如过度焦虑、缺乏自信心等等。这些情感不利于听、说、读、写技能的提高,尤其不利于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情感策略是指学习者用来规范和管理情绪、情感等的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积极参与语言学习活动中的动机、自信和毅力。缺少情感策略的指导,有的学生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据笔者的调查。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对欣赏英语电影情有独钟。英语电影所提供的语言真实丰富。以其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极大地弥补了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而且,电影也以自身的魅力,在减轻学生语言学习焦虑、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运用语言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每周都会定期给学生播放一些经典英语影片。在新生开学之初,会重点播放《音乐之声》,学习女主人公玛丽亚所使用的情感策略,使他们能够更好渡过即将开始的大学学习生活。
玛丽亚两岁时就成了孤儿,但对大自然和音乐的热爱造就了她开朗活泼的性格。在去做弥撒的路上她会跳起华尔兹,在修道院唱歌,……“山峦围绕呼唤着我,让我情不自禁地歌唱。”她爱音乐、爱自然、爱生活。在她眼中,无处没有欢乐,无时不可放歌。她在音乐里陶醉着。在快乐里徜徉着,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最舒适的心灵栖息所。玛丽亚充满了青春的活力,还有一点个性的张扬,总是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任何事情。从她身上学生们可以学习到她乐观开朗的个性,有益于启迪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无论家庭是贫困。还是富有,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像玛利亚一样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这是人生成功的第一步。
玛利亚在被派到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的途中,对未来流露出了些许的忐忑不安:能被上校和七个孩子接受吗?“我的未来会怎样?我为什么会如此胆怯?”但她毕竟是个乐观的姑娘,“我要停止这些顾虑,找到我欠缺的勇气,勇气会带给我信心。”“我要勇敢面对我的缺点,向他们展示我的价值。”对自己的家庭教师之行,她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即便他们处处刁难。我也要让他们知道,我对自己有信心!”“我会既严厉又和蔼可亲,我一定能给他们留下好印象。”“让他们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吧!我会尽心尽力!我肯定所走过的每一步路,所有事都会顺利美满。我有信心,世界在我掌握之中。问题定会迎刃而解!”
玛丽亚不断用这些积极话语来增强自己的自信,鼓舞自己。为了锻炼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好多老师在课堂上都会请学生到讲台做不同内容的口语展示(oralpresentation)。有的学生会对此感到害怕、紧张、手足无措,缺乏自信。玛丽亚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法(告诉自己要树立信心,不急躁,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会做好)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当一个人对自己不断肯定时,会发现对生活的态度积极了,也更加自信了。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不如意的事情。当学生遇到困难、不开心的事情时,玛丽亚用什么情感策略开导他们呢?
雷声隆隆的雨夜,孩子们非常害怕,纷纷跑到玛丽亚的房间。“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雷声呢?”玛丽亚幽默地开导他们说:“那是闪电和雷说话,雷在与闪电回应呢。”
“如果有什么惹了我,让我不开心。我就会想一些美妙的事情。青青的草地,满天的星星,玫瑰花上的雨珠,小猫的胡须……”这是被广为传唱的歌曲《我心爱的一切(My favoritethings)》。玛丽亚通过这首歌教给孩子们缓解消极情绪的方法。孩子们明白了:每个人一生中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这时候只要想起心爱的一切,烦恼、忧虑就会烟消云散。他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愉快地玩笑、唱歌、跳舞,忘记了害怕。玛丽亚的这种想象法(想象一些令人愉快的情境。转移不良情绪)和松弛法(听音乐、唱歌、散步或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等),也是学生应掌握的情感策略。
【关键词】应用电子专业实践课理论课衔接
1.前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实力的稳步提高,都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培养。我国在很早之前就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人才是构建创新型社会的关键,为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需要各高校向社会输送优秀的毕业生。而在电子科技繁荣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应用电子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很大,培养好应用电子专业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应该不断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将应用电子专业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培养出理论水平过硬,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型人才。
2.应用电子专业的教学现状和改革思路
应用电子专业主要的从事领域包括:电子产品的开发、设备维护、生产管理、工程施工、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这些内容涉及应用电子的理论原理和实际操作,而这些掌握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人,主要来自各个高职院校的应用电子专业。他们是电子技术行业发展的主力军,其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该行业未来的发展,所以对他们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现今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应用电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佳,这与学校的课程设置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面对该专业的种种问题,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1现状
现今,电子行业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是一些应用电子专业的毕业生却被用人单位冷落。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些毕业生大多眼高手低,实际的动手能力较差。这暴露出了应用电子专业教学的一大弊病——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应用电子专业的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课程安排存在"偏科"现象。在专业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忽视了专业技能的应用教学,没有安排足够的课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第二,实践与理论相脱离。虽然安排了实践教学,但不能很好的教导学生运用理论原理来进行操作,容易造成学生盲目操作、错误操作。第三,课程内容陈旧,与时代需求脱离。专业课程的结构内容不合理,选用的教材落后,导致课程内容过旧、过难,不利于学生认识理解。当然,除了课程设置的问题外,应用电子教学还存在师资力量不足、资金投入过少、实验设备陈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在不断提醒我们,应用电子专业的改革刻不容缓。
2.2改革的思路
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适合电子行业发展的优秀人才是应用电子专业教职人员的追求目标和奋斗方向。面对应用电子专业课程设置的弊病,应该不断改革,以寻求该专业的良好发展。其改革思路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以学生个人发展为中心,设置应用与原理相结合的课程内容;学校与企业相联系,以培养适合企业要求的学生为目标;形式与内容共同改进,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实现"制造型人才向智造型人才转变"①。通过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让学生成才、教师成名。
3.应用电子专业实践课与理论课有效衔接的措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用电子专业的学生要真正的成人成才,就必须拥有坚实的理论素养和过硬的实践能力。这种素养和能力的获得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校课堂的学习;二是工作经验的积累。而从学校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是工作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这就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做好实践与理论的有效衔接。
3.1明确就业定位,改进课程设置
应用电子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维护等能力。因为电子行业的分支比较多,所以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比较庞杂,除了开设一些理论课程外,还可以同时开设一些实训课程,如"电子测量实训、单片机实验、Protel DXP实训、电路仿真实训、元器件贴装焊接实训、电子产品生产认知实训、计算机基础实训"②等,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更加清楚的认识理论原理的实际内涵。学校还可以与企业相联系,在寒暑假期间,让学生到企业实习,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机会,还能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知识、技术以及企业的需求。
3.2提高师资力量,改善教学手段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的培养。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所以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电子行业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及时了解掌握专业的新技术、新知识,并将这些知识、技术教授给学生,通过这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另外,教师也要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抛弃原先"黑板——粉笔"的一言堂模式,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利用先进的网络教学设备,带给学生更多的专业、行业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3鼓励学生动手,以实践检验原理
改变原先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脱离的教学模式,将二者有效衔接,即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融合。每一个理论的讲解都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教师讲授完理论要点后就进行示范性操作,然后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动手操作之后才能清楚的认识到原理的核心内容。另外,对于课程的考核也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仅有书面的理论考核,还应有PCB的设计考核、单元电路的检测考核等与专业实践相关的实践考核,让学生用实践检验原理,加深对理论的认识。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应用电子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做好实践课与理论课的良好衔接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理论学习才具备了现实的意义,才能真正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技术运用熟练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