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化教学管理

信息化教学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化教学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化教学管理范文第1篇

一、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信息是现代管理和领导决策的重要基础,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卫星通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以低廉、快捷的方式实现信息及时、准确的传输和沟通,获取和各类信息。另外,我们应当认识到,虚拟化具有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比如通过计算机技术能够轻易地将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管理部门的人员信息进行整合和联系,使其与管理部门之间轻松实现信息的共享,及时实现信息的上传下达,同时能够将学生的学籍信息录入等繁琐的工作通过计算机完成,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

2.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实现现代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即将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全部归纳到统一的部门领导之下,也就是说,通过教务处的统一领导,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保持科学化和制度化,进而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通过教学管理系统的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使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比如排课、选课、成绩查询等问题轻易得到解决,并且能够通过信息化系统及时实现信息的分享和传递,使整个学校的管理部门都能够轻松地查询到相关的信息,使教学管理工作不断趋于标准化和规范化。

3.增强教学资源的共享来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当前,我国仍然有一部分学校存在着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然而另一方面却也大量存在教学资源重复建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学管理的效率低下,信息得不到及时的共享。通过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使全校的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在各个部门之间实现信息的有效和及时传递,能够为教务处以及其他管理部门做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另外,教学管理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能够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使学校的各类教学文件都成为有效的信息资源,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分享和传播,以有效地消除教学资源重复建设的问题。

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实际应用存在着背离的现象

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一项软件的开发,其主要的目的应当是为使用者提供服务。由于很多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都没有配备专门的软件系统开发人员,所以要进行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时,必须要聘请外界人员来实施,这必然会造成软件的系统与实际应用不符的问题。一方面,作为外聘的系统设计者,其并没有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中,而仅仅依靠自身的认识来进行软件的设计,无法了解到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联系,必然会造成其设计出来的软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适应,可能会因此对使用者的情绪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导致教学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如果程序开发人员对教学管理工作没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便无法预见到未来管理工作的扩展,便无法设计出能够适合未来管理工作不断改革和变化的需求的软件。

2.系统软件的开发缺乏系统性

在学校中所使用的系统软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很多学校会自行进行管理软件的设计以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每个部门都是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进行研发,无法确保各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因此,很多系统都具有相似的功能,导致资源和信息严重浪费;而另一方面却又使有效的信息无法通过系统的软件得到及时的更新和共享,各部门之间的技术力量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每个信息系统的功能不能得到完善,后期的维护和更新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3.缺乏对管理队伍信息化技能的建设和培训

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者,他们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随着教学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实际工作中,有一部分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无法顺利地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无法通过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获取和分析,更加无法利用管理软件处理日常复杂的业务。另外有一部分管理人员自身缺乏对新技术学习和应用的主动性,不能主动地获取新知识,更加阻碍了教学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4.信息安全意识薄弱

在教学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伴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潜在的风险也将随之增多,这也给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在教学管理系统中,资料的存储都是以数字化方式进行的,而其传播也是依靠网络。网络具有开放性,很容易因外界的攻击而导致数据丢失,或者是数据被篡改和破坏,甚至是系统的瘫痪,这些都为管理系统的使用者埋下了安全隐患。然而有一部分管理人员却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在管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在诸如学籍管理等环节中还存在着一些漏洞,无法确保教学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转变观念,营造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其为教学管理工作服务,因此说,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全体管理和教职人员的共同努力。由于大部分的教学管理信息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因此需要教师们转变观念,认识到传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求,应当树立起信息化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营造一个乐于运用和会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和学习的大环境。

2.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教学管理活动提供先进和完善的实战平台,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和规范化发展。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教学管理的信息资源主要有课程信息、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教学条件信息、教学档案信息等。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做好教学信息的采集和管理软件的开发。

3.培养高素质的教学管理人员

高素质的教学管理人员是确保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因此,应当培养一支既懂得现代教育管理思想,同时又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队伍,这也是新时期加强教育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

因此,应当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以及促进他们信息素养的提高,通过教务处的管理人员,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重点对教学管理人才进行开发和引进,使教学管理的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和优化,使教学管理的效率不断提高。

4.设计开发适用的教学管理软件

优质的教学管理软件是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条件。学校在引进系统时常发现,购进的系统与学校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水土不服”,这时,软件系统的开发就尤为重要。在开发研制软件系统时,学校的网上评教系统和考试管理系统都有一线的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参与,在使用过程中还有专业人员对系统进行监控和调试,随时根据具体需要对系统加以改进和完善,力争提高系统的实用性、易用性和安全性,利用公共网络教育资源管理教学、服务教学,实现教务、教学、学生的自动化以及交互式管理。

在新时期,尤其是在新课改不断实施和深化的大背景下,教学管理部门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通过不断完善信息管理制度等措施来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才能有效地加强我国教学管理工作不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 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电化教育研究,2001(8).

[2] 曾彤.浅谈多媒体教育技术网络建设.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3] 匡令芝,孙宗禹.关于高等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4]蒋洁.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分析及策略.教学与管理,2008(12).

[5] 卢宝臣,徐秀伟,赵玉田.论“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管理科学文摘,2007(3).

信息化教学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教学 管理信息化 对策

近些年,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高校教育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是高校教学管理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完成教育现代化及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1.高校开展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对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就是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根据高等教育及管理思想,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对教学管理活动给予高效的组织和控制,从而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的发展。高等教育必须满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教学管理必须创建在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基础上,以信息化加强教学管理职能,从而促进教学管理效能的提升。由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思想、能力及素质的培养,重视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有助于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高校可以根据教学管理制度化、程序化等要求开发计算机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帮助教务管理部门通过网络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相关的教学工作。信息化管理可以突破时空、地域的限制,例如:使用计算机网络可以把学校与上级部门、兄弟院校等联系在一起,快速准确的完成上传下达,保障管理工作和质量。

2.现代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机的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上得到广泛应用,但高校的信息化管理各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2.1资源无法共享

高校因缺乏完善的教务管理信息化标准,建设中没有很好地协调、沟通,各个模块与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无法兼容,因此信息交流与共享受到一定的限制,致使学校在上报数据等工作中出现口径不一致的情况,同时信息资源无法共享也在一定程度阻碍着管理效率的提升。

2.2管理功能过于单一

教务信息化平台建设也包含教学服务化平台的建设。例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精品课堂等,同时二者应该有机结合,把管理与服务相互统一,从而促进教学与管理相互协调发展,确保学校管理水平整体有所提升。

2.3教学管理队伍跟不上信息化建设步伐

现阶段,多数高校所使用的教务管理系统存在以下尴尬情况:为满足学分制改革的需求重视教务管理系统的升级。此时容易忽视对维护、操作、应用该系统的队伍建设。教务管理工作中,多数人员业务水平达不到要求,计算机管理及应用能力依然处于简单的文字操作及处理报表之上,收集信息、反馈、处理等一系列工作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所以实际工作效率不高。同时,管理者在使用管理系统时只满足于当下任务,不去尝试使用更多的扩展功能。如此可以看出多数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在业务方面存在短板,缺乏先进的信息化理念。

2.4系统灵活性、开放性较差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各个校区的办学及专业培养方案不断调整,对教务信息的灵活性有更高的要求。教务管理系统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很多合理性问题,系统的规划及设计无法满足高校教学管理发展的需求。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导致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不能在长时间内被稳定使用,此时高校必须对其系统进行升级,如此不仅耗费人力、物力,也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及改革要求。

3.完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3.1强化教务平台建设,促进和谐数字化发展

教务管理信息化不单是要开发和应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这里的信息化包含管理学籍、考试管理、课程建设等,所以必须强化教务处网络平台建设,以建立教务处网站为基础,把各种资源整合于此,使用B/S、C/S相互结合的模式,不断整合管理流程,促进教务信息化建设。同时,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确保教务处内外部信息、网站上、日常事务可以在线提出申请、实时反馈等,如此可以便于师生查询,提高信息透明度,减少打电话等传统方式引发的不便。多开发一些网络平台,例如:BBS、聊天室等,强化各个管理部门与师生之间的交流。高校师生可以在线对教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畅所欲言,同时针对性的进行探讨,促使教务管理全面化。

3.2加大培训,提升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在进行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发展信息技术是为提升管理效率,起决定作用的是从事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管理者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建立信息化的关键。更好的完成人机界面友好的关键是人,高校必须清楚的认识该事实,改变教务管理人员只会简单的使用电脑,重视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有计划性的对从事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努力掌握高校教务管理有关的知识,提升实际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只有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有效使用信息技术,提高整体的教务管理水平。

3.3转变教学管理理念

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要以解放思想为基础,使用现代教育理念,进行教学管理创新。创新信息化的教学管理模式,高校网络化教务管理的使用是教务管理的重要革命,促进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与网络对现代教务管理的作用,客观分析和评价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学习积累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深入探索自身特色的教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3.4加大经费投入

想要提升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是提升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任务,各个高校比较重视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提升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重点在于高校对此项工作的投入力度,特别是财力上的投入。某些高校在财力紧张的时候,把发展的重点放在科研之上,把仅有的财力也投入到科研项目上。高校的教务管理配套设备也保持在原始水平,这严重制约着教务管理系统自身的发展,也严重打击了从事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高校应该重视信息化管理,通过各种渠道筹集所需资金,加大对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为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给予强大的资金支持,保障学校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

4.结束语

总之,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认识分析高校的发展现状与需求,选取合理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强化管理队伍的建设,逐渐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提升教学管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张根连.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策略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3,(22):55.

[2]李友良,何勇.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5):43-44.

[3]冯川钧.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战略思考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4):48-48.

信息化教学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管理;信息化;个性化定制

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容和范畴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这种变革。随着当前教学管理工作的推进,教师面临着管理手段的改进,教学管理内容的探索,一系列的方式方法都要围绕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新的思考和发现。

一、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迫切性

1.学生交流信息化。当前手机的快速普及,学生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依赖于手机,手机当中众多的app应用,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带来很多的变化。当前学生在QQ、微信、微博等方面的应用,都表明信息化形势下教学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2.教师教学信息化。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普及对教学的效果和手段提供了更多的选项。但是当前部署的教学管理系统、网络精品课件等已有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对当前的教学工作促进有限,相反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ppt使用过程当中,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发现ppt的信息呈现速度过快,密集的信息瞬间呈现在学生眼前,不如黑板教学环境下,教师亲自手写来的自然。手写慢速度的信息呈现过程,能够为学生理解新内容,新概念提供缓存时间,这个习惯和现象,不能忽视,ppt在动画方面的模拟,难度很高,对教师制作ppt的能力要求很高,时间代价很大,部分教师很难接受。技术门槛,对当前教师教学信息化是一个大的挑战,如何能够以较小的学习代价,掌握当前一些信息化技术,或者信息化教学涉及到哪些计算机学习内容,是一个需要长期总结的过程。

二、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手段

当前很多的交流软件能够为教学管理提供辅助作用,使得教学工作更加高效快捷,例如QQ群,微信公众平台等。在网络环境下教学管理工作的推进,很多事务都能够在第一时间知晓和解决,能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1.B/S管理。通过网络管理的方式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为学生的教学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将教学工作信息化管理,如学生的纪律考勤记录、学生报告材料的记录等,可以较大的减轻教师的课堂管理负担,能够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备课、授课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当前比较流行的网络架构就是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浏览器当前广泛的部署在手机、电脑上面,学生和教师都能够通过计算机和手机直接使用,将信息化建设以B/S的结构部署和实现,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和学生更好的互动和管理。对教师和学生的操作内容,通过权限在系统使用中分开,实现一个后台,多种用户使用,这对于当前教学管理改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论坛教学。教师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数远多于教师数,如何让有限的教师兼顾所有学生,在当前信息化条件下有了新的改变。通过采用论坛的方式进行教学管理,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共性问题,总有学生先掌握,其他同学还在领悟中,这样学生就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在论坛中提出来,当教师没有精力时,已会学生就可以把自己的见解回复给那个提问学生,完成学习互助。另外很多学生的“奇思妙想”也能够为教师开阔新的思路,增加新的教学理解,对于促进教师的水平提升也有作用。通过论坛的方式改善教学中的交流负载,可以将教师从重复的问题回复中解脱出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方案

虽然信息化教学管理能够带来很多便利,为教学管理提供新的思路,但是其中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1.信息化的维护开销这几年虽然教学网络化已基本实现,但是普通课堂教学仍是主流,网络化教学依然相对滞后,这里面主要是因为网络化建设的成本较高。除此之外,软件设施的投入和维护,困难也较多。教师掌握网络化教学软件难度大,比起传统的office组件,网络化教学的服务器后台程序使用、管理、扩展,是推进网络化教学的拦路虎。不仅如此,在学校服务器机房,学校的网络化软件大多是门户网站,其软件结构简单,功能稳定,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很小,但是对于功能弹性强,数据交互大,网站数据处理复杂的教学管理软件而言,维护工作较为繁琐,维护的专业水准较强,这对于软件的部署带来很大压力。2.教师对软件的个性化定制教师是软件的主要使用者,就当前的考勤系统、考试系统、排课系统而言,教师的个性化定制非常有限,例如学生状态的挖掘,作业的智能分析,教学内容的动态展现,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掌握学生情况的情形下,动态的调整系统的运行,及时为学生进行反馈,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这些过程需要教师对软件系统灵活的个性化调整,使得教师能够从教学的角度,用专业的语言来和软件沟通,调整软件行为,实现信息化教学管理。教学管理工作需要设计从教学角度出发,表达软件个性化定制的语言方案,使教师能够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去设定软件,间接实现软件个性化定制编程。要能够实现高水平维护教学软件资源的能力,并且费用还要能够接受,在这种情况下,“集中部署,分散使用”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将该教学资源实现分布式应用,让专业的软件公司集中部署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共享到学校,实现教学信息化成果共享,开发成本均摊的目的。通过上面的分析,信息化教学管理的思路就比较清晰了,采用教师易于理解、能够和计算机交流的方式实现软件行为的个性化定制,是前端操作的重要方面,另外就是业务的管理,能够通过终端操作的权限机制进行访问控制管理;在后台部分,实现计算机资源和数据存储的分布式部署和维护,进一步实现系统的分布式运行,而后台业务的更新和,通过结合专业软件公司进行维护和开发,实现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具体结构如下所示:当前教学管理信息化发展迅速,结合已有的大数据平台,实现教学管理软件新的发展方案,可以为教学管理改革提供新的思路,这样教师可以从教学管理的繁琐工作中解脱出来,并能够从更细的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动态,更加个性化的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使教师能够更进一步的做到“因材施教”,这对教学管理改革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军.基于UML的学籍管理系统建模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4(4):147-152.

[2]李梅珍.学籍管理系统的演变与创新展望[J].软件导刊,2014,19(3):937-941.

[3]欧阳若川.一种管理动态人员分配的人力资源系统的建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4.

[4]邬丽,殷小贡,殷缨.基于BS模式的发电厂材料管理系统[J].计算机应用,2014,19(4):276-280.

信息化教学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学管理 精细化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067-02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时代,高等教育必然要适应信息化的需求。信息通讯技术(ICT)和教育的融合,大大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

1 教学管理精细化对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作用

实现教学管理精细化可以使高校教学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教学管理的精细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简化程序、优化流程、关注细节、明晰责任、目标具体、监控有效、奖惩分明。因而,教学管理工作者必须克服管理的随意性和粗放性,克服仅凭经验管理的习惯,围绕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在规范的教学制度引导下,各环节环环相扣,各司其职,使教学管理工作始终沿着科学化的轨道前进。

教学管理精细化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教学管理工作者素质的过程。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水平,是实现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的关键。在实现教学管理精细化的过程中,管理者首先要确立精细化意识,管理的精细化特别强调的是理念优于制度,制度重于技术;其次是以专业化为前提、以系统化作保证、以数据化为标准、以信息化为手段。一个教学管理工作者,要实现这四化,就要在精细化意识的引导下,加强学习、不断探索,在管理上做细、做专、做精,这样对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无疑是有帮助的。

实现教学管理精细化可以大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一系列有机组合的,与总体目标协调一致的环节组成。目标为其导向,制度作为保证,一切教与学的管理活动都按照有序、有效的方式进行,活动的双方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2 教学管理精细化的内容

2.1 教学管理目标的精细化

一方面指目标的立体化,即根据学校阶段总体规划和年度目标,纵向可分解为学期、季度、月份目标,横向可分解为部门、院系、处室目标,再将管理目标细化到每个人,使全校管理目标呈现立体化态势。另一方面指目标的全方位。学校的管理目标不仅要分解和细化,而且要强化部门职能,强化管理过程的控制,强化单位的责权利结合。

2.2 教学管理过程监控的精细化

教学管理过程控制,是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各类教学检查为手段,以优化各个教学环节为重点。通过运作,形成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与学联席会、教师培训、院系教学评价五环相扣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而有效地控制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关键点,使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得到优化,以此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2.3 教学管理措施的精细化

健全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实施教学管理精细化的起点;制定并落实操作性强的教学管理措施,则是实行教学管理精细化的必由之路。

2.4 教学管理结果的精细化

教学管理要想不断上新的台阶,那就一定要有反馈,因为有反馈才有提高,只有反馈,才能实现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从而实现从管到理的飞跃。

3 管理手段信息化对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的积极作用

3.1 有助于规范管理过程

一所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上联系领导,中联系教师,下联系各班。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需要规范化和系统化。以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为驱动力,数字化教学管理可以大大减少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促进规范化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信息数据定义统一,描述准确,数据硬化。相应地,要求管理过程定义规范化,管理过程执行程序化,管理过程质量标准化。

3.2 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在数字化校园中,相关数据由统一的部门通过校园网或其他方式按一定的数据标准采集并在网上,并及时更新,其数据的准确性较高,共享性更强,改变了资源利用的方式,提高使用效率,减少管理工作人员的无效跑动,节省办公费用,提高工作效率。

3.3 有助于保证教学管理服务公正

“管理就是服务”,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服务是整齐划一的单向服务。同时,由于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信息流动缓慢,并且具有封闭性,教学管理服务的公平性与公正性不高。在数字化校园中,所有的公共信息都在网上,每个人面对的信息都是一样的,教学管理服务能真正地实现制度化、程序化,只要是规定的服务,具备相关资格与条件,在网络上都能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师生和校外人员只要上网就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服务种类和服务方式。同时,这种服务是跨时空的服务,24小时全天候,延长了服务的时间,并且师生还可以享受跨部门的学校公共服务。

3.4 支持管理机制创新,促进领导决策的科学化

传统的管理决策主要依靠管理层的经验,但他们所采集、利用到的信息往往是有限的。在数字化校园中,系统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大量的基础数据,根据决策的需要进行各种分析、统计和处理,为决策层作出科学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保障。

3.5 有助于增强组织活力

美国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又译杜拉克,Petef Dmcker)认为,信息革命改变着人类社会,必定要改变组织结构和机制,很多机构都曾在结构上尝试变革,改变流程或者组织结构。高校也不例外,传统高校的组织结构以金字塔型为主,组织结构分工过细,管理幅度过小,必然造成组织层次重叠,从而导致,降低工作效率。在数字化时代,组织结构变为扁平型,增强组织活力是必要而有可能的。采用扁平的组织结构更有利于调动基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创造空间。

4 教学管理信息化改革的原则

4.1 应遵循理念先导、过程规范的原则

理念是支配行动的原则与信条,左右着管理者的行为;它是一种精神力量、价值期望;它不仅具有激励人的功能,还具有教育人、规范人和指导人的作用。教学管理信息化改革构建的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工程,其构建分为四个部分:教育理念重构、网络等硬件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及管理平台等软件系统建设、以教学应用为核心的应用系统建设。新模式的构建,首先是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学模式的变革;其次是信息化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硬件建设、资源开发、多种应用系统的建设。

4.2 应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教学管理信息化改革应服从于全社会信息化建设规划,做到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局部规划与整体规划相一致,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避免各自为政。教学管理信息化必然以校园网络系统为基础,以管理系统为核心,涉及教务管理、学员管理、资源管理、内外交流、行政管理等几十项功能,且功能间相互交叉影响,这些功能也不可能一次性实现,要综合考虑主客观条件分步进行。

4.3 应遵循资源共享、够用实用的原则

教学管理信息化改革要以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重视软件建设,还要重视硬件和技术力量,做到“统一网络平台、统一标准规范、数据充分共享”。合理配置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注重使用效益,避免盲目求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要从够用实用的原则出发,进行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管理信息化改革,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4.4 应遵循系统稳定、技术成熟的原则

信息化教学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院校;教学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6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工作岗位急需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作为专门培养高端职业类人才的场所,面临着巨大挑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已成为顺应时展的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方式,结合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1 国内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已经进行了初步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例如,购买一些管理软件、实现网上选课、网上查分、网上安排课程等基本的信息化管理,但是大部分院校的信息化管理存在严重不足,主要有以下3方面。

1.1 教学管理系统不合理

大部分高职学校目前采用在市场上购买的教务管理系统,这种系统是各种高校通用的,表面看上去没有问题,但不能满足高职院校的教学需要。市场上的教务管理系统更符合普通高校需求,而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跟普通高校的教育管理是不一样的,普通高校主要是以学习理论为主,而高职院校更注重学习实践与学习理论的结合,甚至是以学习实践为主的,因此,两者的教务管理系统不能等同。

1.2 教务管理系统单一

很多高校因为经费等原因,往往选用单一的教务管理系统,这种单一的教务管理系统仅仅能实现网上选课、网上查分、网上安排课程以及其他简单、基本的信息化管理,不能实现更高级别的服务。教学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它由许多分散系统构成,以便学校各个系统资源共享与密切配合。过于单一的教务管理系统会使学校各个部门不能及时沟通协调,信息不能及时有效传达,使整个教学管理过程的效率低下。

1.3 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足

学校各个阶层的管理人员,其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而教学管理系统是由许多分散的系统构成的,需要各个阶层的管理人员密切配合。由于管理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等限制,导致其管理水平有高有低,对电子产品、电子软件的接受有快有慢,有些只会使用简单的Word文档,如此以来,制约了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2 高职学校实现信息化的策略

2.1 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

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的实现,依赖于信息化管理软、硬件系统功能的完善。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它们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有别于普通学校,不能机械搬用市场中出售的教务管理软件,因此,学校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来开发适合高职院校自身学习使用的教务管理系统,这类系统应该要满足高职院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更加注重实践要求。

2.2 信息化管理要统一标准,使其更科学

高职院校对教学管理应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合理规划,建设一个全面科学的管理组织,分工明确,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细节部分,形成一个合理、科学的管理体系,使教学管理有序且有效的进行。在整个系统中,要注意各种信息的规范化,只有规范的信息,才能有高质量、高准确率的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

2.3 注重信息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培养

教学管理系统作为一种系统,是需要专门人员操作的,为了保证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顺利进行,教学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管理理念,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各种操作方法,只有硬件设施和人才培养都跟得上,才能保证信息化的教学管理有效有序的实施。比如,可定期对各个阶层的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操作的培训和请专家介绍先进的管理经验,以确保他们可以熟练的使用教学管理系统,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

2.4 对教学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和改革

传统的教学观念已不能适合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要对其进行改革创新,并逐渐形成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理念。传统的管理模式是全校以教务处为职能的中心,各个部门配合教务处的工作,但是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都是独立完成的,彼此之间缺乏交流,导致整个管理流程不顺畅,配合不默契,工作效率低,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可使各个部门的联系更加紧密,各部门之间的消息传递更加快捷准确,教务处从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着重负责工作的统筹安排,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 结 语

由于信息技术以及各种网络技术快速的发展,教学管理的信息化逐渐深入人心,已经成为教育的一种重要的体现形式。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是系统的信息化,这种信息化管理需要管理方式、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上的创新与改革,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需要管理人员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改革,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更有实力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郭长媛.信息化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探索[J].学园,2014,10(4):38-39.

[2]舒江云.ERP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研究[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4,10(5):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