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脑干出血的护理体会

脑干出血的护理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脑干出血的护理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脑干出血的护理体会

脑干出血的护理体会范文第1篇

脑干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该脑出血类型来势凶猛,多呈暴发性,生命中枢受累,病情笃重,进行性恶化,多在几小时内死亡,死亡率极高,预后极差,易致迁延性昏迷和植物状态。目前治疗脑干出血主要包括:维持生命体征平稳,降低颅内压,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支持治疗,对症处理,防治并发症,即主要是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那么其临床观察和护理尤其显得越来越重要。我科从2002~2008年治疗脑干出血60例,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0例脑干出血病人,男44例,女16例,年龄38~65岁,平均47.5岁,桥脑出血53例,延髓出血7例,入院时GIasgow计分(GCS)为4~8分。脑干出血量2~3ml 16例,3~5ml 30例,6 ml 左右的14例。56例行切开气管术,腰穿26例,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25例。治疗均按常规给予止血药、脱水药、抗生素、适量激素、神经营养等药物。治疗结果:存活51例,存活率85%。1年后随访,存活病人中完全恢复12例,轻度功能障碍19例,重度功能障碍10例,呈植物人状态7例 ,死亡3例。6年后随访,完全恢复且未复发8例,轻度功能障碍25例,重度功能障碍7例,死亡8例。死亡原因,再次出血3例,死于合症5例。

2 临床观察

2.1生命体征的变化脑干出血病人生命体征的监测非常重要,它是能较早反映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发病后几小时内,植物神经症状明显,多出现39℃以上的高热、呼吸异常、血压显著升高。脑干出血病人后组IX、X、XI颅神经常常受压、损伤,易出现呼吸极度困难,所以应及时报告处理,行气管切开术,本组60例病人发病后1小时、5小时、24小时分别行切开气管术40例、13例、3例。本组57例病人发病后48小时内血压均显著升高,有时高达240/130mmHg,这时必须采取降压处理,否则有诱发再次出血和心衰的危险,从而使病情更加恶化。

2.2意识和瞳孔的变化脑干出血病人发病出期,临床症状常常是不会说话,大汗淋漓,随即进入昏迷状态,呼吸困难。出血早期双瞳孔极度缩小,两眼球固定正中位置,本组有12例两眼球同向偏视(向病灶的对侧);有10例出血破入环池、蛛网膜下腔,引起幕上梗阻性脑积水、脑疝、双侧瞳孔散大,立即行侧脑室前角穿刺引流术。所以瞳孔的大小、形状变化对判断脑干出血病人意识状态的变化、昏迷程度是否加重有重要意义。

3 护理措施

脑干出血病人多数是病情危重,变化莫测,能否及时地使病人得到有效的多方位治疗和恢复到最佳状态,医生工作固然是关键,但在病人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护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3.1吸氧流量的监护脑干出血病人往往昏迷程度重,呼吸不畅,脑缺氧继发脑水肿,所以常规吸氧非常重要[1]。在基层医院,没有大型加压舱的情况下,我们应用血氧饱和度监护仪来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以此来调整氧流量。氧流量的大小浓度、压力,可间接影响血氧饱和度的数值,当氧流量大、浓度高、压力大,在一定条件下,血氧饱和度可明显升高,当组织不缺氧时,过高的氧流量,可带来肺的轻度损伤,甚至氧中毒[2],以前我们仅根据临床症状来调整氧流量,只能是粗略的估计,不能及时正确调整氧流量。我们应用血氧饱和度监测发现,当血氧饱和度低于85%,应增加氧流量;当血氧饱和度在停吸氧5min时,也能保持在90%时,可改为低流量吸氧;当血氧饱和度在96%左右,可间断吸氧,最终不吸氧。

3.2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脑干出血病人常造成颅神经的后组神经受压或损伤,极易造成吞咽困难、痰多及通气受阻而行切开气管术[3]。本组60例病人中56例行气管切开,均采用急救吸氧头罩,注意放好头罩的位置,防止管道受压扭折,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有效吸氧的关键。吸痰管接负压吸引管道的压力表上一般不超过26.7kpa(200mmHg),以免吸力过大造成气管粘膜损伤。基层医院使用负压吸引器的应注意,因吸引器的吸力随舱内压力升高而加大,需缓慢打开阀门先由低压力调整到合适吸引强度,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间断吸痰。定时翻身拍背,对有痰鸣音者及时吸出痰液,如果痰液粘稠时,要注意湿化气管,给予蒸气吸入或超声雾化吸入或气管内滴入雾化剂,雾入液中可加入适当抗生素。定期做痰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首选对药物敏感的抗生素。吸痰管用8~10号软塑料导尿管,尖端是盲端带侧孔的,吸痰时边旋转边上下抽动吸痰管,以利于痰液的吸出。

3.3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脑干出血病人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机率较高,其死亡率也较高,一般在发病后5~15天出现。上消化道出血量少的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柏油样黑便,出血量多的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显著下降、颜面苍白、心率快,柏油样黑便中掺杂着红色血凝块。所以,在发病后20天之内,应特别注意观察血压的变化及大便颜色的改变,不定期复查血色素及便潜血化验。如果并发此症已明确,必须给予止血、补血等综合治疗,鼻饲管内注入云南白药(20g)和冰盐水(60ml)的混合液,每日3~4次;洛赛克胶囊,一次4粒,一日三次;同时应停止鼻饲进食,根据血色素的变化适量补血;常规静点甲氰咪胍或泮托拉唑钠等组胺H2受体阻滞药。本组并发此症25例,经对症治疗后22例痊愈。

3.4营养供应和鼻饲护理脑干出血病人昏迷时间往往持续较长,既使意识清醒后也常常因吞咽困难、呛咳而造成进食困难,所以鼻饲非常重要。一般在发病后5~6天开始鼻饲,我们使用在市场上购买的食物多功能搅拌机,把米汤、肉汤、菜汤、牛奶、鸡蛋、果汁等食物单独搅拌成浆,定时定量鼻饲。开始初期应少量,每天1000ml左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鼻饲逐渐增加,且静点液体应逐渐减少,鼻饲量和静点液体之和保持在3000ml左右。定期复查血中白蛋白总量及白球比例,必要时静点补充白蛋白。病人神志清醒、吞咽功能正常后方可拨鼻饲管。

3.5长期卧床的其他常规护理包括角膜护理,口腔护理,定时翻身拍背,导尿管护理等,均按常规护理。

4 康复护理

脑干出血病人,虽然在发病初期给予了脱水、抗感染、止血、激素,支持疗法等方面综合治疗护理后病情基本稳定,但大多数病人在心理精神方面,在语言、吞咽、肢体活动等功能方面尚未完全恢复,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给予康复护理非常重要。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本组大部分病人进行了有计划的康复护理。

4.1心理康复情缘是人们心理上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顺应性。它既然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转,又有很大的破坏性,极易造成机体运转功能紊乱,伤害精神健康。因此,对于脑干出血经治疗已清醒的病人,护理人员应注意给患者创造条件的同时,尽量避免在患者与他人交谈后引起的情绪上的大幅度波动,善于做耐心细致的开导工作,对其情绪进行适当调控和引导,使患者长期保持情绪安定,心理上的稳定,主动配合治疗,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4.2肢体功能康复当脑干出血病人出院后,常不能完全恢复肢体功能,因此,回家后要继续坚持锻炼及做些辅的康复工作,这便需要患者及其家属共同来完成。故而,出院时对患者及家属的指导和有关注意事项的交待工作尤为重要,甚至需教会一些必要的医疗护理方法。

4.2.1按摩按摩的手法较多,可向患者家属介绍易于掌握和便于操作的擦摩,尤其是对一侧瘫或肌无力的肢体按摩。作用是使皮肤与皮下组织血润丰富,改善营养。擦摩的时间为每个部位5分钟,每日1~2次。

4.2.2被动活动主要作用是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维持关节韧带动度,减轻肌肉痉挛,防止肌肉韧带萎缩,主要操作包括患肢各关节各方向的被动活动。活动的顺序为先大关节,后小关节,运动幅度从大到小。根据不同部位,可取卧位、俯位或坐位作各种动作,如屈、伸、旋转、外展,内收,内翻、外翻、前弯、侧弯等。在练习时嘱病人用力发出神经活动,使瘫痪肌肉收缩,以促进周围神经的功能恢复。

4.2.3中医针灸辅助治疗主要对瘫痪侧肢体给予针灸治疗,肌力恢复较快,一般15天为一疗程。

4.3药物及其他指示对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病史的病人,应定时测量血压、监测血压之变化,要努力进行血糖的控制和调节,给予低糖低脂高蛋白饮食,并做好降糖及降脂的处理。对易激动急躁的患者,应嘱家属在精神上给予安慰,在生活上细心照料,使患者心情舒畅,生活安逸,必要时,给予适量的安定剂。对吸烟和饮酒嗜好的患者,要劝其戒烟适量饮酒,做好防止剧烈的血管舒缩紊乱的处理,以防止脑血管意外的复发。对肥胖患者,要让其养成循序渐进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4.4定时复查或家访,为便于掌握患者的康复情况,可嘱其家属定期带患者到医院复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护理人员也可定期组织家访,或两者交替进行。这样,可以根据患者康复阶段的变化,随时给予具体而准确的指导,对坚持服药的患者,也便于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在此期间,对病人及其家属存在的疑虑及合理而又可以解决的问题,要尽量予以解释和办理,办求达到各方面的满足。

【参考文献】

[1] 袁始纪,崔勤莉,王有存,等.高压氧治疗脑干损伤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1997,6(4):339.

脑干出血的护理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脑出血; 护理; 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22.15+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204-01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易产生并发症。2009-09-2010-09我科共为44例患者进行了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0例,女28例,平均年龄67.5岁。病例由CT或核磁共振确诊。其中基底节出血44例,丘脑出血20例,脑叶出血16例,脑干出血8例。出血量为20-90ml。平均住院21d。住院期间出血量30ml一下,意识清醒48例中,无死亡。出血量在30-60ml以下,嗜睡或浅昏迷34例中,无死亡。只有脑干出血6例死亡。

1.2 护理干预方法 脑出血的患者均执行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措施。

1.3 结果 41例治愈,3例死亡,无并发症发生。

2 护理

2.1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昏迷患者每天进行格拉斯哥评分,评价意识障碍的程度,观察瞳孔、意识每2h1次,及时发现有无格拉斯哥值的下降和瞳孔大小是否对称,本组1例在入院后12h发现瞳孔大小不等,格拉斯哥值由8分降至5分,护士判断为脑疝,立即报告医生,经脱水降颅压治疗后好转。故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可间接了解颅内压情况,当意识障碍加深,体温持续升高,心率加快,可能并发感染,本组9例出现高热,给予物理降温配合药物降温。15例经治疗未出现颅内压增高,体温恢复正常。密切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及深浅度,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及时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保证有效给氧。密切监测血糖,以防再出血和脑供血不足,加重脑损伤。

2.2 基础护理 患者因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降低,饮水进食减少,细菌在口腔内迅速繁殖,引起口腔局部炎症溃疡,应每日给患者做口腔护理两次,对长期卧床患者,给氧气垫床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感觉恢复,皮肤护理2次每日,避免抓伤,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无1例褥疮发生。

2.3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消化道出血时本病潜在的并发症,观察清醒患者是否出现腹胀、呕吐、大便的颜色、量及性质。昏迷患者每天早上抽取胃液,查看有无出血。(2)泌尿系感染:由于患者大小便失禁,我们选用气囊尿管给予患者留置导尿,每日檫洗会阴两次,每周更换导尿管,预防泌尿系感染。(3)肺部感染:保持病室湿润,定时翻身扣背排痰,如痰液粘稠不易咯出,给予雾化吸入2次每日,以利痰液咯出,并保持口腔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呼吸道感染。

2.4 康复训练 (1)语言功能的训练:护理人员通过口形由单音节字开始训练患者,如‘啊、呀’:有效后,可采取简单的提问方式,及时给于鼓励和安慰。(2)肢体功能的锻炼:44例脑出血患者只有3例死亡。12例有不同程度地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病情稳定期给予偏瘫肢体关节做无痛范围内的曲、伸、内收、外展被动活动,主动辅助运动并借助电疗、针灸等方法。协助患者向健侧和患侧做翻身训练,逐渐从被动运动过渡到自主运动,对肢体进行按摩,尤其是患侧手臂、下肢的按摩,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清除肿胀,缓解疼痛,预防褥疮和静脉炎、肌肉萎缩,促进患侧肢体功能恢复。

2.5 饮食护理 昏迷患者不能进食,给予下胃管补充营养水分,如牛奶,果汁;清醒患者给予易消化,低脂低糖饮食,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防止便秘。

2.6 大小便护理 脑出血患者要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通过饮食调节,必要时用开塞露灌肠。尿储留者应留置导尿,严格无菌操作,同时观察尿液的量和色。

2.7 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和家属主动参与、配合,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避免不良刺激,头部保持平稳,减少搬动次数。

2.8 出院指导 脑出血患者出院时,部分仍留有智力及肢体功能障碍后遗症,应让家属配合进行语言和肌力灵活性锻炼,避免重体力劳动,保持心情舒畅,定期门诊复查。

3 讨论

本组中只有3例因有高血压病,未能及时治疗,而失去了生命。有效及时的抢救治疗及正确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故在护理过程中应及时对患者和家属加强健康教育和卫生宣教,定期复查,积极治疗。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发病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神经病学 [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6―161.

脑干出血的护理体会范文第3篇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其特点是病情危重、病程长,若能及时给予合理的护理,不但可以降低死亡率、减轻致残率,预防各种并发症,而且也是治疗成功的关健。我院神经内科通过对480例脑卒中患者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6年1~12月住我院脑卒中病人480例,男300例,女180例;最大年龄92岁,最小年龄38岁;平均65岁;其中出血性患者260例,缺血性患者220例。

2 护理体会

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1.1意识的观察:

常见一过性意识障碍,或进行性意识障碍,应考虑:(1)颅内继续出血;(2)脑血管痉孪;(3)新的血栓形成;(4)脑疝形成。若持续昏迷,并进行性加重,伴呼吸不整,四肢强直或过高热,是脑干受损的征侯,病人可很快进入呼衰心衰而死亡。若出现躁动不安应找原因,因躁动是病情恶化的前兆,也是好转的征象,应加以区别。

2.1.2瞳孔的观察:

瞳孔的观察,要注意瞳孔的大小,形态,对光反射的变化,并进行比较观察;(1)病人瞳孔早期缩小,或忽大忽小,提示脑疝的前兆渐散;逐渐扩大并直径超过6mn,边缘不整,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是小脑幕切迹疝形成;(3)若双侧瞳孔散大,直径在6mn以上,光反射减弱或消失,是脑干受损。(4)双侧瞳孔固定缩小形状规则,光反射消失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波及桥脑所致。

2.1.3生命体征的观察:

体温的改变,出血性脑血管病,体温可在数小时内升高,一般在38℃左右,若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9℃以上,则应考虑:(1)有感染灶存在;(2)中枢热往往持续上升呈“过高热”。

脉博、呼吸、血压的改变,往往因颅内压增高,早期有呼吸,脉搏加快,血压上升,晚期可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脉搏渐变弱不规则。

2.2 眼睛的保护

脑干出血、脑干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大量脑出血病人多出现昏迷,昏迷病人常因眼睑闭合不全而诱发结膜炎、角膜炎,此时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精心护理,每日用氯毒素滴眼液滴眼4~6次,睡前涂红霉素眼膏,并覆盖凡士林纱条,以防止结膜、角膜感染。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大多伴有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神经反应迟钝,口腔分泌物滞留,痰液增多。如不及时清除,易引起呼吸道阻塞,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及时协助病人排痰。痰稠不易咳出者,可给雾化吸入,痰液位置较深而又无力咳出者,可先用吸痰管刺激咽喉部,引发咳嗽反射,待痰达到咽喉部时再用吸痰管吸出,这样可避免因深部吸痰引发的心律失常、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

2.4 冰袋的使用

冰袋除了用于昏迷时体温过高的降温外,早期短期内使用(不论体温是否升高),可达到止血、减少脑细胞耗氧量,防止脑水肿出现。使用冰袋降温还可根据增减冰袋数目来维持和恒定体温的度数,使之不低于35℃。

2.5 氧气的吸入

脑卒中患者因血液带氧能力减弱,组织细胞缺氧,同时机体对氧的需要量增加,缺氧会促使乳酸盐形成,导致酸中毒。因此,无论有无呼吸困难都要给氧气吸入,氧流量可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2.6 鼻饲饮食的护理

大约30%~65%的急性脑率中患者会出现吞吐咽困难,主要是由于口咽部功能障碍引起,由此可以引发肺内感染、进食不足、脱水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吞咽时注意保持(头偏向患侧,额向下内收),适当增加食物的黏度,进食速度缓慢,细细咀嚼,慢慢吞咽。对于不能经口摄入足够的食物,则需要营养支持。对于起病1~2天后仍不能自行进食的患者,应鼻饲,最初每次给予100~150ml,无不良反应应逐渐增量至每次200ml,总量应达到每日2500ml。开始应清淡为主,两日后可添加肉汤、骨头汤等,分次加入。在鼻饲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呕吐、呛咳、胃出血等不良反应。

2.7 高热的护理

2.7.1观察、高热病人应每4h测量体温一次,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脉博、呼吸、血压,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用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应在30min后测体温一次,并做好记录和交班。

2.7.2保暖:体温上升期,病人出现寒战时,应调节室温,卧具和衣着。

2.7.3降温: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2.7.4补充营养和水分:

高热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而机体分解代谢增加,糖、脂防、蛋白质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应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并嘱病人少食多餐。高热时病人呼吸加快,皮肤出汗增多,致水分大量丧失,应鼓励其多饮水。对不能进食者,按医嘱予以静脉输液或鼻饲,以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

2.7.5皮肤清洁:

高热病人在退热时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保持皮肤的清洁,防止受凉。

2.7.6卧床休息:

高热时由于新陈代谢增快(体温升高1℃,代谢率增加7%),摄入减少而消耗多,病人体质较虚弱,应安置舒适的让其卧床休息,同时调整室温和避免噪音。

2.8 口腔护理

脑卒中病人,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饮水、进食减少,为细菌在口腔内迅速繁殖创造了条件,常可引起口腔的局部炎症、溃疡,还可致口臭,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影响食欲及消化功能,有些病人长期应用激素或抗生素,易发生真菌感染。所以保持口腔清洁十分重要。对一般病人,应鼓励或协助其进食后漱口,早晚刷牙。对于禁食、高热、昏迷、鼻饲等病人,应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3次。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口腔粘膜如有溃疡,酌情涂药于溃疡处。口唇干裂可涂液体石蜡。擦洗时动作要轻,特别是对凝血功能差的病人,要防止损伤粘膜及牙龈。昏迷病人禁忌漱口,需要张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用暴力助其张口),擦洗时须用血管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棉球蘸漱口水不可过湿,以防病人将溶液吸入呼吸道。

2.9 褥疮的护理

由于脑卒中昏迷病人不能翻身(出血急性期禁止翻身),长期卧床,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障碍,特别是骨突出部位更易发生褥疮。可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每日三次,每次15~30分钟。在病情允许下,每2小时翻身一次,以改善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发生。

2.10 防止泌尿系感染

脑卒中病人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长期卧床,肾位于低位,排尿不畅易发生泌尿系感染,应协助病人定时翻身,鼓励病人半坐卧位或坐位,以利膀胱排空,同时每日清洗会1~2次。对于需留置尿管的病人,导尿时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用消毒碘棉球擦拭尿道口2次,引流管避免受压,扭曲,引流袋及时倾倒,每日更换,引流管及引流袋应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返流。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用0.9%氯化钠溶液250ml加硫酸庆大毒素8万单位膀胱冲洗一次。同时注意观察尿液颜色,性质和量。如发现尿液混浊、沉淀、结晶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2.11 防止发生意外

脑卒中病人多伴有偏瘫、抽搐、躁动,此时需专人看护,加床档,防止坠床。对抽搐病人口腔内放牙垫,防止舌咬伤,抽搐发作时不可强行按压肢体,防止骨折。

2.12 心理护理

对于神志清醒者,做好针对性、综合性、客观性、全面性的心理疏导,消除其恐惧、紧张、依赖以及对疾病预后问题担心等不良心理状态,并给予相应的知识宣教,从而增强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的自制和自信心,安全渡过急性期,愉快渡过康复期。

脑干出血的护理体会范文第4篇

伴随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对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的治疗逐步得到重视。高血压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原因较复杂,严重会导致脑出血的发生。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组脑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头痛、头晕、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特征。病情发展快,病情凶险,常需急诊手术,术后常有失语、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某种程度上,护理工作的成败决定着病情的预后。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12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5例,男40例,女35例,年龄33~72岁,平均56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46例,脑室17例,脑干2例,脑叶6例,小脑4例。出血量10~40ml,发病时间2~24h。经精心护理,本组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1.2临床表现:多数有高血压、头痛病史,寒冷季节发病率高。发病前可出现头痛、头晕、肢体发麻等先驱症状,也可在原有基础上突然加重。发作时可伴有意识丧失,颜面潮红、呼吸快、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幕上病变者对侧肢体软瘫,两眼向出血侧偏斜。破入脑室或脑干出血则出现深昏迷、高热、去脑强直、双瞳孔缩小或扩大。

2护理措施及体会

高血压疾病是老年患者多见的慢性疾病,由于多种原因会导致脑出血的发生,但对于出血量较少的的患者,临床上较常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的方法。但是出血量多少为少量出血尚未明确一般按多田氏公式进行计算,单个血肿体积或出血量在30ml以内为少量出血。高血压脑出血一般为急性发病、病情发展较快,如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救治,会导致死亡的发生。

2.1环境护理: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对于脑出血患者的常用药应在抢救室内按照次序,摆放好,对抢救药物进行每天检查,替换掉已经过期的药物,及时补充使用缺少的药物。抢救床要设有安全装置,并设有专人看护,防止患者躁动跌落床下。

2.2急救护理: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时应,首先建立全面急救体系,所进行急救的医护人员应有专业的医疗技术,及对工作高度的积极负责的态度。应先辅助主治医生进行早期的诊断,采用监护仪,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详细的监护及观察,对重要的体征及发生异常的变化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及时的告知主治医生。在进行生命体征监护的同时,应快速给予患者吸氧及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以便抢救药物的使用。

2.3药物使用:在执行医生医嘱时应,反复的查对药物,要对药物的药理药性熟知,对抢救药物应快速注射应动作迅速准确的推注,对要求缓慢注射的药物应按照标准进行注射。

2.4护理措施:应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及静脉通道的通畅,在进行治疗机护理的过程中,保持患者的头偏向右侧,以便预防患者发生呕吐时导致误吸,阻塞呼吸道影响呼吸功能。如发生误吸情况应及时的进行处理,较常采用气管切开的方法,同时采用吸痰器将误吸呕吐物或是痰液吸除干净。在发生患者出现高热时,应及时的给予降温处理。脑出血患者的头部应敷冰袋或是冰水袋,以便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降温,降低脑细胞的耗氧量,降低和缓解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

2.5并发症预防:①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患者,置患者卧于患侧,头部略抬高向后仰,使之保持呼吸道通畅。②保持患者大便通畅,脑溢血患者急性期大多数均有大便干结,其原因不外长期卧床、饮食少、肠蠕动减弱及神经系统反应迟钝等所致,防止大便时用力,适当采取有效通便措施。③防止呼吸道感染,保持口腔清洁,及时给予吸痰,加强皮肤护理,应注意保暖,防止褥疮发生,应每日定时翻身,动作应轻柔,以免患者挣扎出血;对留置导尿者,要注意引流通畅,每日更换尿瓶,每周更改导尿管1次,保持尿道口清洁,如发现尿液混浊、沉淀或结晶,应行膀胱冲洗,防止泌尿系统感染,严格记录出入量,并应注意安全,防止摔伤。应用消毒药液棉球擦洗1~2次/d。

2.6恢复期护理:主要促进瘫肢体功能的恢复,可作按摩或被动运动,鼓励患者自主活动。失语患者应积极进行言语再训练,以促进心血管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应避免引起血管痉挛、血压上升和血脂增高等因素,预防复发。

2.7书写医疗文献:对抢救记录单及患者的个人信息应详细、准确的记录集书写。以便于对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同样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医疗文献对我们解决纠纷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纠纷的解决也是有利的证据。

2.8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应进行耐心的指导,嘱其出院时、出院后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过度激动或用力,避免再次出血的发生。并对康复治疗予以指导,即: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去除引起恐惧、忧虑、愤怒等的不利因素。②注意颅骨缺损部位安全,防止外伤。③饮食清淡,多吃含水分、含纤维素的食物。忌酒、辛辣食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引起再出血。④生活要有规律,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锻炼,定期测血压,按时服药,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⑤按时门诊复查及时行颅骨修补术。

脑干出血的护理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开颅、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7-129-02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主要是在原有高血压和脑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兴奋、激动、用力等因素使血压进一步骤然升高所致,通常多因血肿急性膨胀 ,脑部血液压力增高 ,使附近的脑组织受到压力发生移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肿胀,颅内压升高;或出血突入脑室、蛛网膜下腔 ,使脑脊液循环通道受阻 ,加速颅内压的升高而使脑干受压;甚至发生小脑幕切迹疝及枕骨大孔疝,而危及生命。本病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病残率为特点。所以,医学临床只有尽快采取急救治疗措施,并加强护理,注意有针对性的身体护理心理疏导,才能大大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死亡率。我院于2008年8月-2009年9月收集的6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开颅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于2008年8月-2009年6月收集的6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男42例,女24例,年龄 32~72岁 ,平均 5 6岁。出血部位位于内囊34例,脑叶出血16例,脑干出血2例,小脑出血14例。整个病情时间为1~10年不等。两组的脑出血临床患者的临床表现、年龄、变化,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性,临床上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33例)患者给予普通的药物外加常规临床法来进行治疗和一般护理对策。而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医学临床微创开颅常规护理方法,在此治疗的条件下配合阶段性的护理以此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 术前仔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肢体等活动情况,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及是否出现脑疝。向患者家属详细介绍穿刺原理、必要性及并发症和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关心、爱护患者,主动热情地做好 各项护理工作,调整患者心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前急诊完成相关检查,头部备皮,备血600~800ml,并留置尿管。

2.2 术中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肢体功能变化。协助医生用冰生理盐水、尿激酶及肝素溶液(侧脑室内不用肝素)通过激光粉碎针高压冲洗血肿部位,直至冲洗流出液颜色变淡变清为止,冲洗过程中要注意进出量平衡,随后用高浓度尿激酶和肝素喷洒在血肿腔表面,夹管4 h。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并及时记录,注意有无呕吐、抽搐等情况。

2.3 术后护理 ①术后早期要密切观察瞳孔变化并详细记录极为重要,可及时发现双侧瞳孔出现不等大、不等圆或对光反射由灵敏变为迟钝甚至消失,按医嘱静脉加压输注甘露醇,达到迅速脱水降颅压的效果,观察有无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躁动不安、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不规则、意识障碍加重等脑疝的先兆表现,昏迷患者要注意昏迷程度,特别是由清醒至浅昏迷或由浅昏迷到深昏迷的改变,一旦出现,应即时报告医生。

2.4 早期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致残率的关键。患者生命体征平稳,48 h后即可进行康复护理。昏迷病人应多按摩肢体,保持瘫痪侧肢体处于功能位,意识清醒者应进行详细的康复知识宣教,加强主动练习,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促进患者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2.5 营养护理 合理饮食通过进食可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减少消化道出血。故对于清醒者,术后6 h病情允许情况下,开始饮用少量温开水,无呕吐时可进食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营养、易消化食物,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鱼类及富含纤维食物,并注意少量多餐、粗细搭配、不咸不甜;对不能进食、昏迷的患者,术后3 d留置胃管,早期胃肠内营养;同时在每次鼻饲时,通过对胃液的观察,了解消化道是否有出血及评估出血量。

2.6出院指导护理 在患者出院期间,医务者最担心的则是疾病的复发,我们要配合患者治疗后的饮食、卫生、环境宣教,让患者了解本次发病的原理所在,以便再次复发。要积极配合疗后用药、积极配合运动锻炼来加强患者身心健康。对患者定期进行复查,向患者讲解高血压脑出血的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结果

临床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观察组,观察组有效率为(60.6%),而对照组在微创开颅护理的下有效率为(93.93%)患者。微创开颅 护理结果表明,患者护理后 一次性清除全量17例,50%~70%,4例,不足30%。其余10例,一次性抽吸全量者术日及次日神志清醒,大部分抽吸者昏迷程度逐渐变浅,此治疗和护理疗效显著。

4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起病凶险、死残率高,给家庭、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所以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精神意识状态、血压、脉搏、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等变化,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剧烈的头痛、喷射性呕吐、寒战、发热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做出处理,保证患者早日康复。

在微创开颅护理过程中,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及健康宣教是关键,应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社会地位、接受能力 等采取不同的方式,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及如何配合治疗、疾病预 后及自己的配合对预后的直接影响等信息。 正确的心理护理是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与患者交流的一个过程,从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以医护人员既要重视手术的整个过程,又要重视患者的精心护理,因此,要求微创开颅护理人员要有娴熟的业务水平、扎实的理论知识、高度的责任心、独到的急救意识及敏锐的病情观察能力,本文还说明了,在医学临床上使用正确的精心护理治疗是值得推广的临床手段。

参考文献

1、严肃,黄文丽.《45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6, 28(6):144.

2、张韦.《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5):717-718.

3、王旭青,裴俊霞.《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专科护理体会》.实用医技杂志,2006,2:619

相关期刊更多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现代电生理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