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利工程对社会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社会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利工程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水利工程对社会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水利建设;水利设计

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意义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实际上就是环境管理和生态建设领域当中的全新概念,水利工程生态设计要求对于工程中的所有环节都进行研究其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生态影响,并且通过不断改变设计方案和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水利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实际上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综合性比较强,相比较于普通的水利工程来说,生态水利工程不但需要满足治理河流的需求,满足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不同要求,也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把其当做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不断进行监控。把生态系统和水利工程进行有机统一,这是未来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必要性

传统方式的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对河流以及生态系统造成两大方面的影响和破坏,一是,导致自然河流逐渐变成沟渠,这其中主要包含把天然河流建设成直线的人工河流。水利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水流起到拦截作用,从而增加了河流的蓄水量,除此之外,也增加了上游河道的宽度和深度,也会淹没更多陆地;二是,自然河流逐渐出现非连续性。一般由于筑坝都是顺着河流方向建设的,从而导致出现非连续性,由于水利工程的不断扩张和增加,使得更多的流动河流以及生态系统逐渐变为不动的人工河流和湖泊,促使流动水文、速度、边界以及水深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水利工程的影响使得已经适应原本生活环境的动植物,又要开始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这样就会导致很多适应能力比较差的动植物出现淘汰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设计和技术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逐渐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传统的水利工程往往仅是可以满足功能需要,但是很容易忽视生态系统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从而造成生态系统功能逐渐衰退,降低自身净化功能,从而损失了水利工程带来的利益。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理念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生态水利工程实际上就是在满足人类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确保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水利工程的基本含义主要为:一是,应该遵从对生态系统破坏和影响力最小的原则来进行选址,尽可能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生态水利工程应该遵照生态系统的自动净化和组织原理,在对水利工程进行研究和设计的时候,必须完全考虑到周围环境的承受能力,逐渐把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当做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以此当做制约生态平衡的主要原因,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度和健康过程,确保水利工程可以保证生态平衡;推崇建设环境友好型的水利工程,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生态破坏问题,降低环境成本。

3.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则

为了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把资源保护和工程建设相结合明,确水利工程服务于人类和社会的地位,不断改变观念,逐渐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水资源能够持续利用以及优化水资源的作用。为了完美实现水利工程的作用,应该建立相应的水安全体系,因此,就要建立防洪工程以及一些非工程措施,来保证水利工程的水安全。想要提高水利工程的承载能力,就必须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重视,不断保护和节约水资源,从而改变水资源承载力。为了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的保护功能,应该切实做好围堰保护河岸的工作,提高工程中围垦滩涂,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保护功能。

3.2生态水利工程的应用

第一,提供相应的动植物生存和繁殖空间。通过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可以很好的把河道、水流、提防和岸边的动植物进行整体连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依据现有大自然地貌和地形合理科学配置与改进,从而建立一个互惠共存的生态系统。在水利工程中河堤坡脚位置上拥有很多变化带以及高的孔隙率,从而比较适合生物生长,因此为鱼类的生存提供场地,并且河道两旁的绿树和丛林为昆虫和鸟类提供栖息地。

第二,提高水资源的自身净水功效。水资源的自身净水作用就是把有机污染物经过氧化形成无机物的过程,并且可以不断运用水资源中的细菌以及真菌等污染物。在分解无机物的时候,可以为水中藻类植物提供养分,藻类经过不断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相辅相成。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增加鱼巢、鱼道逐渐形成流速带,这样方便于氧气进入到水中,增加了水中的氧气含量,促进了植物的生长,为净化了水质提供保障。

第三,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生态水利建设的过程中,河道周围的植被具有一定的蓄水作用,在水资源中一般都会含有大量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从而使得河堤出现很高的孔隙率。枯水期,之前储备的水会慢慢进入河道,从而起到调节作用;在水比较丰富的时候,水开始向河堤中渗入,避免出现洪灾。总而言之,生态水利工程在水利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还处在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阶段,水利工程的建设在给社会带来了资源保障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因此,在设计水利工程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理论,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创新,从而提高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减少水利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杨丽荣.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1):198-199.

水利工程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

水利工程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它的建设具有时展的必然性。近年来,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这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是不一致的。要改善这一状况,就要保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相符。

1生态水利工程对河流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生产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水利工程历史悠久,在产生的初始阶段,它的主要作用是灌溉、防洪和发电等,为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水利工程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建设角度来讲,水利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有了明显的改善;从社会效益角度来讲,水利工程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越来越突出,导致河流自身的多样性、连续性等特点遭到破坏,河流的水深、水温、流速等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当前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下,水利工程建设必须遵循节能和环保原则,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发展,并将对河流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尽可能地保持河流的自然形态,遵循自然规律,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完善。

2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问题和防止旱涝灾害发生。但是,相关部门过度关注上述方面,忽略了自然生态平衡的动态化特点。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是通过其自身的自我调节实现的,那么从这方面来讲,要维持河流的多样性,就必须加强对生态文明的调研和评估,对河流生物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将其纳入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考虑范畴。在完成这一部分工作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提高河流周围土地的利用率,注重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优化,尽可能地减少河流两岸的占地面积,并对河流流段水平流量的数据库进行合理分析,进一步优化水利工程的建设结构,从而提升水利工程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另外,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河道破坏的自我恢复也是十分有利的。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3.1经济性和安全性原则

当前,虽然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且不同的河流有着不同的水利工程设计类型,但是,无论哪一种水利工程,在对其进行设计时,都要遵循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这是水利工程发展完善的客观要求。在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仔细评价河流总体水质,并对可能影响工程建设的因素予以充分考虑。此外,还需要了解河道的走势和水流所携带泥沙的搬运、堆积状况。只有掌握了全面的信息资料,才可以保证水利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才可以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升其安全性和经济性,且便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2水体内部环境的多样性

自然界的生物是具有多样性和相互性的一个循环系统。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如果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种类较多,那么生物的种类也必然很多,这一地区的生物食物链也就更加复杂多样。从这一层面来讲,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设计人员就需要掌握河流近期和未来的水文状况,并全面了解本地区生物种类与生态环境的具体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生态影响评估,联合相关专家对设计方案作最后的评估和预测,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方案设计不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提升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

3.3河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与过去传统的水利工程相比,现阶段的水利工程除了要考虑最基本的要素外,还需要在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河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人为作用所修建的水利工程对河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的影响十分有限,只有自然作用在经过了长期的选择之后所形成的河流生态圈才具备这一功能。基于此,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不能片面地夸大人为作用,要综合考虑水利工程建设、大自然的生态状况以及生物圈。这样,不仅可以对生态系统起到保护的作用,还可以大大降低工程建设成本,进一步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从整体上把握景观尺度

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需要考虑水利工程自身的特殊性。这是因为大多数水利工程建设都是在河流流域开展的。因此,要从整体上把握景观的尺度,并且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此外,还要依据水文系统合理地设计景观,不能单单从一个角度去分析,而要从生态环境的不同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4总结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水利工程是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河流特点、地形特点和水文特点等多方面因素,从整体上把握,遵循相关原则,确保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使水利工程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价值。

作者:霍华山 单位:酒泉市三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赵灿.浅谈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原则[J].工业C建筑,2015(21):43.

[2]侯东平.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6(06):200-201.

水利工程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水利;闸坝调控系统;协调

一、生态水利的概念

生态水利是21世纪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利提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21世纪水利发展建设的最高目标。生态水利,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法则和要求建立起来的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生态水利包括4层含义:第一:水充分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实施的水利行为,要充分考虑水利环境保护,不能以破坏水利环境为代价;第三,对业已造成的水环境破坏进行治理和恢复;第四,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要提供良好的水环境。总之,"生态水利"处于最高层次,是水利工作的终极目标。

二、闸坝对生态水利的影响

(1)对河流物理生境和生物组成的影响。基流稳定性增强以及流量可变性降低,导致大型水生植物的过度生长,使现有生物量增加,但是引起鱼类数量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减少。大坝下的不稳定流量减少了物种多样性和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现存量,并导致了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被搁浅。闸坝修建后,激流生境变成静水生境,导致河边的小龙虾和腹足类种群数量减少,限制了鲑鳟鱼和产卵亲鱼活动范围,造成普通鱼类数量上涨,而一些适应于浑浊河流生境的鱼类则由于产卵场被淹没而消失。中科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的研究表明,蚌埠闸建成后,在闸下形成了新的家鱼产卵场,这是由于水流经过闸孔底部下泄时,急流遇到消力栏的阻挡,使上层水流作旋转运动,不断向四周翻滚,在闸下很长距离内水流紊乱,流向复杂,形成了家鱼产卵必需的流水条件。但是,由于闸门开启时间和开启度都随上游来水情况而定,因此,闸下产卵场所必须的水文条件并不能得到保证。有些年份闸下产卵场没有亲鱼,直接影响了鱼类的繁殖。(2)流态对生长发育规律的影响。水位波动比率和干扰频率(洪水和大雨)以及强度(流速和剪应力)的改变,能够影响植被幼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率。尽管许多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受温度状况影响,但特殊流量或洪水事件的历时对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也很重要。流量在鱼类的生存和关键生命阶段(如生殖物候、产卵行为、幼鱼存活、生长模式和补充量)中起着重要作用。上升流量历时的改变以及大型洪水会对鱼类产卵和迁移造成严重影响。(3)流态变化有利于外来物种的引进和入侵。河漫滩湿地的干-湿循环特性的丧失通常会带来巨大的生态影响,使外来物种盛行、增殖,造成本地大型水生植物数量减少。河流激流生境变为静水生境也会导致外来鱼类的大量增殖。水葫芦(凤眼莲)等外来物种取代大型水生植物群落,成为优势物种,这在淮河流域下游低流速和滞水河段屡见不鲜。

三、流域闸坝调控系统中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

(1)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基本理念。一是树立起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系统全面理解生态水利的理念和方法,正确把握和确立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水利模式,以相应理念的渗透为指导,主动与自然相适应,才能使二者相协调,造福人类。二是树立起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协调的资源观,水利工程不仅在防洪、供水等方面作用巨大,在改善水环境、修复生态系统方面同样大有可为,水生态系统的改善对流域范围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重要保障作用。三是树立起水利工程服务于社会的基础地位观,把水利工程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联系起来。(2)建设生态型水利工程的方法。首先,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方法上要体现亲自然的特性。不但要掌握水在气候系统、水文循环中的运动转换规律,还要研究其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中,特定的生物群落与水体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既要研究水体的物理特性,也要照顾到其系统循环特性。在开发利用河流时,将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置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考虑,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等。

生态水利在工程建设中没有固定的方法,应视不同的水文条件和不同的河道形态进行具体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因地制宜,灵活的进行规划施工。

参考文献

[1]孙宗风.生态水利的理论与实践.水利水电技术.2003(4)

水利工程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保护对策

1引言

水利工程是我国发展建设的重要工程,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水利工程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发展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发展也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在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发展下,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注重,即在水利工程发展建设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水利工程施工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施工发展是建立在天然河流上的,为此,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对河流生态产生不良影响,表现为对河流生态平衡的破坏,也不利于河流中水生植物的生长。另外,水利工程施工会对不同河段的河流进行拦截处理,截流会导致河流出现不同程度的泥沙淤积,导致河流水深发生变化。

2.2水利工程施工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一,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会占据较大的陆地面积,对陆地植物的生长带来严重的破坏,导致很多农田、草丛、植物等无法生长。第二,水利工程的施工还会对周围局面的生活带来影响,大量废弃物的排放加重了居民居污染情况的发生。第三,水利工程施工蓄水之后,会导致地区地下水发生变化,表现为地下水位的升高。水位升高之后会导致土地被淹没,加重土地盐碱化、沼泽化的可能。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灌溉会导致陆地变成水体、湿地,减少绿地实际覆盖面积。

2.3水利工程施工对局部气候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中型水库的建设严重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气候环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灌溉会导致陆地变成水体、湿地。对一些地区的气候、降水也会产生影响,表现在水利工程建设会导致水大面积的积累,在阳光下,积累的水大面积、快速蒸发,出现了降雨。长时间的降雨直接影响地区温度,导致冷空气的增多,破坏了自然生态。

3应对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对策

3.1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开展水利工程建设

第一,在水利工程正式施工之前,有关部门需要综合、全面分析水利工程施工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水利工程实施可行性、必要性以及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在综合分析之后实现对水利工程的全面规划。第二,在开展水利工程的时候,需要有关部门能够因地制宜的进行施工,在充分应用各种资源的同时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三,水利工程施工如果涉及到居民的迁移问题,则是需要政府部门在水利工程实施之前制定完善的居民迁移制度,从而加强居民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支持,减少因为工程实施和民意矛盾引发的生态事故。第四,水利工程施工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第五,在水利工程实施之后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保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做好绿化工作。

3.2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需要做好有针对的生态环境保护,在不同的水利工程施工中采取有针对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从而保证在发展水利工程的时候将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在签订施工合同的时候,需要对水利工程施工能够产恒的污染物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污染物的类型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严格限制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污染。

3.3保证自然河道的天然功能

水利工程施工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从施工条件、选址等方面综合采取措施来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污染性较高问题的控制,要应用高端技术形式来保护当地的名胜古迹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同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还需要减少对天然河道的过度开发,保证河流应用的安全、清洁。

3.4应用科学技术保护生态环境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会出现一些耕地、占地、移民、赔偿等问题。为了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在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中需要加强对科学项目的开发和应用,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水利工程施工位置,并结合实际实现对项目的针对性开发。为了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破坏,需要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充分利用,禁止在河流的中下游开发堤坝。

3.5完善环境保护制度,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

水利工程的施工需要完善环境保护制度,在制度的约束下将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到实处,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在发展水利工程的时候要加强对动植物的保护,维护生物多样和生物平衡。工程的开展要尽可能应用低碳环保材料,应用完善的生态环境影响反馈机制对周围生态环境进行跟踪调查,在发现问题的时候予以及时的解决。对于违反生态环境的行为需要加大惩处力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稳定进行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能够有效改善我国洪涝灾害,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但是在发展水利工程的时候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学习和调研,在开展水利工程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维护周围生态环境,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重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思琦,于思辉,刘东波.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8):55+57.

水利工程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高新技术也应用到了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当中,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利工程中“南水北调”工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有效地防御洪涝灾害,并为两岸的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灌溉资源,带动了两岸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数量比较多,但水利工程建设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河道生态环境的平衡,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河道生态问题,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生态材料 河道 生态工程 治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a)-0069-02

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的生活与水紧密相关,无论是工业生产用水,还是居民饮用水,都体现了水资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但是,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每到夏秋季节,南方和北方会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南方洪涝灾害严重,北方则经常发生旱灾。为了让南北方的水资源能够均衡利用,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既解决了南北方水资源不均衡的情况,又有利于防洪涝灾害;既解决了我国的河运问题,也解决了发电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但是,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在调配水源的过程中对河道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在人工修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对河道的生态平衡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使得河道水体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这一现象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1 水利工程建设对河道治理方面的影响

1.1 水利工程建设对河道水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在改善人们的生活中,水利工程建设就是其中的一项,主要运用高新技术改善我国南北水资源不均衡的情况,是借助原有的河道水源建立水利工程。但是,由于人工施工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环境,使得河道中的水温发生变化,影响鱼类和植被的生长,再加上水利工程沿线的水库比较多,因而影响了河道的水质,也影响了河道水环境。

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向河道排放了大量的施工垃圾以及施工废水等,严重破坏了河道水源,对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水利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水库对河道水资源有一定的消耗作用,影响了河道的水流速度,减缓了河道水资源的更新,进而使得河道水质下降,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最终让河道环境失去平衡[1]。

1.2 水利工程建设对河道周围环境的影响

由于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施工垃圾,一部分排放到河道中,另一部分丢弃在水利工程旁边。众所周知,施工材料含有化学物质,所以,其对周围的植被资源有一定的影响,也破坏周围的生态平衡,不利于陆地生物的栖息生长。

2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中坚持的原则

2.1 要提高河道生态环境空间的异质性原则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对河道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破坏性,降低了河道的自净能力,破坏了河道水生植被、水生生物的生长环境。为了提高河道生态环境的质量,改变河道水生植被等的生长环境,就要提高河道生态环境空间的异质性。

此外,由于人们对河道生态的干预太多,使得河道逐渐向单一化发展,为了让河道重新向多元化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人们要注重河道生态环境中生物的多样化,并对河道环境进行保护,为河道异质性打下良好的基础[2]。

2.2 合理布局景观,坚持整体性原则

水源关系到人们的生存,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一切的建设要以水利工程建设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建设为前提,进而对水利工程进行合理规划。对于景观的尺度,应当设计得小一点,并与水利工程建设的设计保持整体性,将水利工程、河道的生态建设放在第一位。

2.3 要坚持水利工程服务社会原则

我国建设水利工程的目的是解决我国的人民生活用水问题,并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除了我国大型的水利工程之外,还有很多小的水利工程项目。因此,在建设小的水利工程项目时,既要注重水利工程的生态建设,还要注重水利工程对社会的服务功能;一方面要解决用水不均衡问题,另一方面还要让水利工程调节洪涝灾害,并利用水资源进行发电,争取让水利工程在保持生态平衡的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地服务社会,从而体现水利工程的价值。

3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在自然环境中,河道与周围环境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河道自身也独立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让水利工程对洪涝灾害进行预防,并对河道的治理提出合理的规划,前提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3.1 促进河道环境恢复自净能力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提供生态水利工程的应用,主要确保河道水生动植物的多样性发展,促进水利工程的防洪防涝功能建设,并恢复河道的生态状况,促进河道恢复自净能力[3]。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以保持河道的生态环境为主,为了让水利工程与河道的走向保持一致,保护河道,将河道的岸线形状以不规则的形式设计,让河道中冲刷的淤泥形成自然的河岸,对河道进行保护。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要将河道与生态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它们形成一个生态环境体系,并促进整个生态环境体系的食物链发展,让食物链不断完善,才能提高河道生态环境系统的自净能力。

3.2 建立生态河堤,促进河道生态治理工程

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关系着人们的用水问题,还与河道的生态环境紧密相连,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之前,工作人员要让专家对水利工程沿线的河岸进行勘察,然后对其分析,按照不同河段的情况对河堤进行合理改造,建设生态河堤。再对不同河道的形状、水流速度等因素进行测量,制定合理的河道空间。当然,在河堤生态建设中,还可以在河道两侧设置浅滩,扩大视觉效果[4]。建立稳定的河堤之后,就要关注河道生物的多样性,只有河道中的生物种类多了,河道的生态就能得到治理。

在河堤施工之前,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慎重选择,让护岸的材料与河堤周围的环境能够融合,减少护堤材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3 运用新型的水工建筑物

在河道生态建设工程施工中,施工的材料要符合河道生态环境要求,就要保证施工材料的安全环保性。最常见的河堤有橡胶坝,它是一种新型的水工建筑物,它的结构简单,价格也比较低,而且还能够防洪,成本比较低,是小型河道治理工程的首选。

3.4 水生植被的种植和水生动物的放养

在河道生态建设过程中,河道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那么对于缺少的水生植被与动物种群而言,就要不断地自我修复,或者进行人工放养的方式让河道中的生物多样化。河道管理人员可以在河道内种植水生植物,如睡莲、海藻等,对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收,进而增强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并为河道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稳定的生存环境。管理人员还可以放养水生动物,比如各种鱼类的养殖,有利于消耗水中的微生物,阻断病菌的成长和传播。

4 结语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传统的水利工程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工业的发展。但是,传统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河道产生了一定的污染,不利于河道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而新型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具备防洪功能,而且还有利于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通过河道生态环境的建设,有利于改善河道的水质,并通过人工放养的方式增加河道生物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1] 王宏俊.生态材料在河道生态工程治理中的应用[J].人民长江,2013(S1):86-88.

[2] 高建.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11):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