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伤寒论的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196
有幸参加了江苏省农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程计划(2009年~2012年),于此重读了中医四大经典,在读《伤寒论》时,偶然接触到了黄煌教授的经方方证,药证相对学说,再结合自己所读,尤其在《伤寒论》少阳篇觉得体现得尤为突出,现不揣简陋,以微薄心得共饲于同道。
方证相应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条),此为少阳病提纲,其病机为,邪在半表半里,以致枢机不利,治以小柴胡汤,其症状还包括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96条)。也就是说,只要满足以上少阳病症状,就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在这里所谓的方便是小柴胡汤。所谓的证便是少阳之为病。当然张仲景还提出了不必悉具,但见一症便是的概念。无容置疑此地的症就是少阳之为病,黄煌教授还提出了柴胡带的概念,当然也离不了少阳之为病的范畴
或然证的药证相应
“……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96条)小柴胡汤或然症的治疗体现了张仲景灵活的用药方针,有是症用是药如: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1枚。说明了半夏,人参对胸中烦不利,取栝楼实宽胸除烦。或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4.5两,栝楼根4两。此是此是半夏之燥,而加参,栝楼根之润。若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3两。去其苦寒伤胃,取其和营止痛。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4两,此是去大枣之甘壅,加牡蛎之软坚也。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4两,去其苦寒伤中,加其淡渗利水。若不渴,身有微热,去人参,加桂枝3两,温覆微汗愈,本条去人参之壅补,以桂枝解外,并要求温覆微汗。若咳者,去人参大枣之壅滞,生姜之辛散,以干姜暖中寒,五味子收逆气。在本条文中,胸中烦心下悸,小便不利而不呕对应于栝楼实,渴对应于人参,栝楼根。腹中痛对应于芍药,胁下痞硬对应于牡蛎,心下悸,小便不利对应于茯苓。不渴,身有微热不渴对应于桂枝,或咳者,对应于干姜,五味子。观其整个方证,以其柴胡,甘草为不易之药,因为是在少阳之为病也,而其他诸药都是有是病用是药,在去其不利于疾病之药。一药有一药的证,此所谓黄煌教授的药证相对学说。在《伤寒论》317条通脉四逆汤条文下有“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的文字。亦是此意。
少阳病变证的药证相应
少阳病变证的药证相应就是或然证的药证相应,只不过后者是以或然证的形式出现,前者是以少阳病变证的形式出现。
柴胡桂枝汤证:《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我觉得这一条是方证相应范畴,有少阳之为病方证和太阳之为病方证,故两方合用。这也是张仲景惯用手法,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大柴胡汤证:“……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本方是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芍药,枳实,大黄而成。主治少阳病兼里实的病机。本条的着重点是郁郁微烦,里实也。由大黄,枳实主之。芍药和少阳之里气。用小柴胡汤者,少阳之为病自不必说。
柴胡加芒硝汤证:“……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104条)。本条的着眼点在于潮热者实也。因为本条是下之以后变证,故里结未成,然里气欲结,故以小柴胡汤加芒硝以软坚散结。吉益氏认为“小柴胡汤主治胸胁苦满,不能治其块,所以加芒硝也”。可见芒硝有软坚散结之功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147条)。此条用药为柴胡,桂枝,干姜,栝楼根,黄芩,牡蛎,甘草。本条胸胁满微结对应于柴胡,牡蛎。小便不利对应于桂枝。渴对应于栝楼根。不呕对应于去半夏。心烦者对应于黄芩。头汗出,往来寒热少阳之为病也。以干姜易生姜,以其守而不走也。在去人参,大枣之甘壅,以其不利于病者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107条)。此条用药为柴胡,桂枝,黄芩,牡蛎,龙骨,生姜,人参,铅丹,茯苓,半夏,大黄,大枣。本条以胸满烦惊对应于柴胡,牡蛎,铅丹,龙骨。以小便不利对应于桂枝,茯苓。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对应于大黄。人参,大枣,扶正。黄芩以清少阳之热,生姜,半夏,以止逆下气。窃以为观其本方条文,是为太阳,少阳,阳明,三经兼而为病,故用药也是三经齐发。体现了张仲景有是病用是药的药证概念。
综观《伤寒论》全书,张仲景用药药证相对,丝丝入扣。凭个人的力量去读懂,去读透,需花费巨大的精力,而黄煌教授的研究是叩响仲景之门的钥匙,值得重视。谨以此文,以微薄体会向经方研究者和推广者们致敬。
参考文献
1 李培生.伤寒论讲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36-152.
关键词:中医;临床经典;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4-0687-04
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于2007年上学期,在2003级中医专业班开设了首届《经典与临床》方向班,经过一学期教与学,同学们撰下了学习心得,读来令人感动,让人思考。现撷其点滴,书列于次,供诸分享。
1心语集粹
1.1评学
1.1.1学经典“分科的时候义无反顾的选了经典与临床。重拾经典,再次聆听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的阐释,仿佛就在一秒钟,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选择经典的原因,最早源于对中医内科学的失望,每个疾病的病因都罗列了一大堆,各个病症的临床表现也讲了一大堆,基本上按中医基础理论,该出现的症状全齐了,使我们不知从何下手;加上见习时所见基层医院中医中药只是辅助治疗,一度对中医失去信心……。重读伤寒,认识依然肤浅,对条文的掌握依然单薄,总算在老师教导下,重拾学好中医的信心,有经典门径可依,总算走出迷茫。”
“中医最宝贵的东西在于‘古’而不在于‘新’。其生命力最大的体现在于临床,在于疗效。案例教学对于我们这些寻找入门途径的人是很好的方法。从一句句条文到一个个案例,再从一个个案例回想那一句句条文,不由得让人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对条文的理解尤为重要,要吃透,更要消化为自身‘营养’,而最基础的是对条文的背诵,不熟焉以融会贯通。”
“学习《伤寒论》及其他经典著作都要真正用心去学,去体会和领悟,并及时记录所学之心得,这样才能学有所感,学以致用……”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并不是因为她有多古老,历史怎么悠久,而在于她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每一次见习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灵魂的撞击,思想的升华,总能一点一点地增加对经典对经方对中医以及对自己的信念。”
“重温《伤寒》后,让我收获最大的是对中医学有了进一步的‘感觉’,这种‘感觉’一是让我更加坚信中医的疗效,立志要使自己成为新时代的铁杆中医;二是感觉学习《伤寒》有了较以前好一点的方法;中医的诊疗思维有了一点提高。少了一些大二初学《伤寒》时的苦涩,多了一分领悟和乐趣。
“经过3个多月的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现在见到病人不会再有‘没什么想法’的感觉,至少会开口问病史,运用四诊去收集资料,思考应该怎样入手,辨证如何,方药又如何。虽然漏洞很多,但均经过自己的思考,有时从失误中获得的更多。”
“这次重读经典,感觉非同一般,学到的东西真的是太多太多了,真正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对《伤寒论》医案的学习,更让我切身体会到了经典、经方的奥妙之处。”
“这次对《伤寒论》医案的学习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使我们对《伤寒论》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近似沙场实战。”
“《中医诊断学》的内容介绍了辨证的‘常法’,而经典医著除此以外还有大量‘变法’。 ”
“案例式的教学方法是初学者间接学习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捷径,而临床带教的模式更是我们直接感受、学习老师治伤寒、用伤寒的最好方式。”
1.1.2悟经典“学中医光靠背书是不行的,要学好中医,我们必须培养中医的思维,用中医思维去理解中医,思考中医,这样我们的才能在中医道路上走得更远。”
“关于桂枝汤,桂枝汤古今名医对其推崇备至。本人自学习《伤寒论》后,每用来自治感冒之症,一觉身微热,稍恶风,鼻塞明显即用之,每用一到两剂即可。值得指出的是,因不便之故并不啜粥,故服后并无汗出。又本人认为桂枝汤有调和肝脾之用。察其方,桂枝、白芍调肝,生姜、甘草、大枣健脾,其功用十分明显。桂枝能入肝经,《中药学》教材并未提及。但桂枝功能活血通络,而肝主藏血。刘渡舟教授曾言经方大家陈慎吾先生每用桂枝以代逍遥散中之薄荷,谓其疏肝效佳。又桂枝功能平冲降逆,如桂枝加桂汤证。冲气之上逆,每由肝气上冲所至,近贤张锡纯先生于《医学衷中参要录》中阐述甚明。则桂枝能入肝经,似亦不足为奇。刘渡舟教授治一痢疾病人,辨为肝脾不和,用桂枝加芍药汤数剂而已,可为例证。又由来治伤寒学者,必以桂芍之比例为1∶1方为桂枝汤,本人不这样认为。仲景于太阴病篇中明示: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是此等脾虚之人,若患桂枝汤证,用桂枝汤亦当减芍药之量矣。”
“运用六经辨治肾病以及其他科疾病是十分可行的,如心血管疾病等,在伤寒中完全能找到其有效方法,但前提是掌握好伤寒精髓。通过对伤寒论深入学习以及读了《人体实用使用手册》,一些养生书,我渐渐悟出教授们为什么用简单几个方能够应对千变万化的临床病,并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我也渐渐感受到上工治人,下工治病的深刻道理。”
“……开始我想来想去想不通为什么前医用‘桂枝汤加黄芪’不能治愈,而先用‘桂枝汤’后再加黄芪就可以治好呢?于是去问了老师。老师说这就是攻与补的问题了,邪气仍在而正气不虚,过早补益则徒碍其邪,闭门留寇。老师这样一说才让我恍然大悟,就一味药之差,效果截然不同,学中医真不能不处处细心啊!”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都很贴近临床,都是老师多年来学伤寒、用伤寒的经验之谈,是在不断地从理论到临床再到理论的循环过程中提炼出来的精华。这样的内容比单纯的理论讲解要有趣得多,深刻得多!我们听起来不仅容易接受,更乐于接受,真恨不得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比如老师在讲解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时结合她自己的临床经验讲到:但凡脾胃虚弱之人,用白芍一定要慎重,切记不能用量过大,否则会导致病人腹泻。接着又更深入地谈到:肝郁脾虚之人,一定要分清主次,若以脾虚便溏为主的,不可疏肝太过,因为疏泄太过会使脾气虚弱之人腹泻更甚!在见习中,我发现老师但凡见到脾虚便溏之人用白芍都减其量,遇到肝郁脾虚而以脾虚为主的患者均减少疏肝药的用量。如在门诊中见到一位肝硬化患者:面色黧黑,双胁胀满不适,心情抑郁,纳呆,乏力,便溏,脉弦而无力。辨为肝郁脾虚,脾虚较甚,师用柴芍六君汤,而柴胡、芍药的量均减为6克!试想,若不是经老师指点,我们还要在临床上自己摸索多少年才能很好的理解280条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呢?要经过多少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后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并应用白芍这味药啊?这正是师者的作用―传道授业解惑也!
课堂上听老师讲解白芍,在临床上亲眼目睹老师应用白芍,我对‘白芍是一味补药吗?临床上该如何应用好白芍’产生了兴趣,于是便自己查找资料:《神农本草经》曰:‘气味苦、平、无毒。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本草纲目》谓其‘止下痢腹痛后重’,为治痢之要药。?很显然,芍药是一味以攻邪气为主的药,兼能扶正益气。这样,对《伤寒论》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就好理解了,此处的“下利”是少阳之热盛,胆热迫于肠道,是以邪气实为主而非脾胃虚弱引起的下利,故用芍药。再观后世在黄芩汤的基础上化裁出来的治疗湿热痢的常用方-芍药汤,更是重用芍药为君,后人的解释是:芍药在方中起‘安中止痛,敛阴养血’的作用,但我认为这样解释是欠妥的,这里之所以重用芍药主要是取其能攻邪气而止腹痛,破坚结、通血脉、和脾络的作用。再观《伤寒论》316条真武汤加减法中明确指出‘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同是治疗下利,有要用芍药甚至重用芍药者,亦有应减芍药甚至去芍药者,一虚一实,奥妙无穷,仲景辨证用药之道明矣!
至于280条仲景为什么会把大黄、芍药相提并论呢?大柴胡汤为什么减去补益的人参、炙甘草而加大黄、芍药、枳实呢?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去深思的。要深刻理解并正确应用芍药,仅仅依靠学习《中药学》是远远不够的。经过老师的指点及对经典著作的学习,我对芍药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既能补血敛阴,又能攻邪破结,和络止痛,关键在于医者能否辨清其虚实而使用之。这就像大黄一样,我们不能只知道其是攻病祛邪、荡涤肠胃的孟浪‘将军’,还应明白只要用之得当大黄也可有‘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神农本草经》)之功,同样也可以是温和文雅的‘良相’。所以,我们对药物、方剂以及疾病的理解绝不能只满足于现代的教材,而要追本溯源!那么,这个‘本’是什么?‘源’又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现在学习的中医经典著作!”
“能在这半年里进入经典班里跟老师们学习经典课程,我感到莫大的荣幸。老师们是很辛勤努力的,这在平时的上课时的表现看得出来。不仅每个老师备课充分,而且还有很多老师愿意跟我们分享自己的并非一帆风顺的经典学习历程,独特的学习思路,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比如对少阳的认识,之前对其性质如“半表半里”、“枢机”、“开合”之类,一直没法正确理解。现在似乎有所认识了,而认识的切入点是少阳证的症状,如“寒热往来,欲呕,胸胁满痛”之类。还有,结合温病学中对三焦的阐述,发现三焦与少阳也有类似之处,如此类推着学习……这是自认为今年比较有收获的地方。”
1.1.3用经典“在病案学习过程中,我获益良多。但让我体会最深的还是自己的病案,一波三折,在跌跌爬爬中有一定的感悟。回顾整个诊疗过程,真是感慨良多……。首先是有感于‘顾护正气’。中医讲求的是‘以人为本’,不论在何时何地,顾护正气是必要的,可以说逐邪之药是辅的,治病本身就是要调动人体的正气才能逐邪外出。第二点就是思路应该开阔,多用发散思维不要墨守成规,见“颈项强”就认定是太阳病是呆板的思维。第三点不要忽略某些你以为不重要却十分有诊断意义的症状,如案例中的头晕。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打好基础,其余的只能到临床上积累了。对于这个案例,我还有一点点的问题:究竟一开始病位在哪里?少阳?还是从太阳到少阳?个人想法是起于太阳,然在一诊时,由于用药的不慎以致正气虚弱,邪趁机入少阳,而后几诊辨证定位不准确,用药自然也不对了。一个小小的感冒都需要如此曲折才能解决,那到了临床面对着复杂的病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看来我们的中医之路还很长啊!”
1.2评教
“首创此班,众师弃假日,紧研编,极费苦心。最具特色者当属病案教学,一来可巩固条文,二则拓展思路。名师毕至,少长咸集,使吾辈大开眼界。”
“在老师的指点下以案例教学方式重温伤寒,并能有机会在门诊、病房亲身感受老师在临床上娴熟地辨证施治、应用经方,使我们把这几年来学习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临床上应用《伤寒论》条文、方药的思路,而更重要的是为我们今后对伤寒、金匮、温病等经典著作的学习及应用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可谓是‘鱼’、‘渔’兼得,受益匪浅!”
“医案教学,老师不仅把自己对伤寒的领悟和临床所得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还时时树立我们对中医的信心.课堂很活跃,每个病案都叫我们先思考,理清思路,并一一上台演讲分析,既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又锻炼了我们胆量”
“……分门别类、中规中矩式讲述,于温故者稍显沉闷,且扩思路长见识之效欠佳,尚有见课程安排与老师所专而组方之嫌。余思若能无章无序,甚则‘金’‘寒’‘温’亦不分,我等思维可得尽情舒展雀跃,岂不美哉?”
“期待教学的方式更加的多样化。此次老师采用的是分析名医验案的方式教学,穿插学生自我讲解,病房案例讨论录像等,还有就是讲解常用名方的临床运用等。这些仍远远不够。我们要求更多的、更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如在课堂上增加病例讨论,训练同学们的辨证思维,让同学们更多地参与其中。”
“学习《伤寒论》必须通读原著所有条文。目前学校的教学均只摘取其中部分条文,且打乱次序,虽学起来比较容易,但实在不免有断章取义之时,其原书中的丰富辨证思维遗失不少。因此本人认为本方向班同学为进一步学习,应通读原文。《伤寒论》亦可作医案来读。每读一条文,先据其症状,揣摩其辨证,猜测其用药,再对照原文,读来兴趣更高。”
“老师们讲的都是来自临床的经验之谈,使学生学起来不再感到是空中楼阁,而我们所见到的医案也都是真实的临床医案,我觉得这点是最难得的,也是真正对学生最有益的东西。其次是在教学上,老师与学生互动教学。老师让学生自己来分析理解医案,并上讲台去讲出来与大家分享。这既是给学生一次锻炼口才与胆量的机会,也给了学生一次独立思考、个人发挥的机会。让我们从此读医案时不再盲目去记忆学习,而是开始懂得去思考与分析了。再者,让我体会颇深的是门诊的见习。在门诊跟老师的见习让我毕生难忘,感触颇深!短短一个下午的抄方,让我学到了怎样去做一名优秀的医生,怎样去与病人建立友好的关系,怎样在临床上应用经典的思路,怎样合理有效精准地应用经方……”
“这次经典班的学习,是我们从理论走向临床的跳板,是我们在成为一名名医的路途中的加油站,是引领我们进入中医伟大宝库的一把金钥匙!”
“《伤寒论案例教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授课的方式灵活多变。在大学二年级已经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伤寒论》基础上,在案例教学中,突出对《伤寒论》的运用思路及经方的临床应用,对教材中精彩的病案或同学们有疑惑的病案进行了重点分析,有时还结合自己临床经验跟我们一起分享、一起讨论。对教材中简单易懂的病案,则要求我们自学,遇到不懂的再提问,以此提高同学们的治学能力。师生互动强,同学们讨论积极,学习中医的气氛相当浓厚。有时候,老师还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中医的积极性,让同学们也上讲台当老师,分析病案、讲心得,同学讲完,老师再作点评。通过这样的训练,同学们对中医理论表达水平得到提高,对经方的应用印象也更加深刻。本课另一特色是多媒体教学。老师把平时在附属医院病房的查房及医生们讨论的全过程录制成光碟,在课堂上分步骤地给同学们观看。了解病人的四诊资料及基本病情之后,老师请同学发表意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如何辨证,如何遣方用药等,同学们各抒己见,气氛非常活跃。讨论完毕,老师再让我们观看医生们的讨论结果和治疗方案,借此来检验同学们讨论、分析的病情的能力。通过讨论,以及与医生意见对比,我们找到了中医辨治的差距,同时也提高了我们辨治水平,增强了对中医理论的运用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在我们医学生的学习中值得提倡和推广。如果说大学二年级学习《伤寒论》是纵向的,那么《伤寒论案例教学》的学习则是横向的,通过案例的学习,不但加深了对《伤寒论》的理解、拓宽了《伤寒论》的临床应用思维,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学习中医经典的兴趣,也增强了我们学习中医的信心和决心。中医的灵魂在中医经典,中医的活力在临床效果!”
“在临床跟诊中发现,老师百分之八九十都用的是经方,常用经方治疗外感病,及内科杂症,尤其是运用经方对糖尿病及甲亢的治疗有很深的造诣,疗效甚佳。老师悉心教导,并结合临床见习,使我获益颇丰”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靠自己,一位好老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他就像黑夜中的启明星,引导你正确向前进。在我们经典班的教学老师中有很多好老师。”
“优秀的教师应是能为学生所接纳、有亲近感的长者或朋友。有好榜样在前面带路,相信中医不会毁在我们手中。”
1.3评书
“……案例版《伤寒论》记录了不少把六经辨证与经络辨证联系起来的指导临床辨证用药的成功案例,读后受到很大的触动。…对于初学者,分清两者的区别固然重要,但是若能在课本里明确提出两者的联系与结合,指导学生根据经络的循行部位灵活运用经法经方将更具启发与创新意义。案例版教材比之前的教材均有所突破。……之前一直认为《伤寒论》是讲外感病的,但案例版用大量的案例证明,《伤寒论》的理论方药可以运用在内外妇儿等各科各方面,而且可以运用在比较复杂的、顽固难治的杂病上。……这对《伤寒论》的发展将有更积极的意义。中医的入门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就阐述了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但是让本人真正认识到其意义而有较大触动的是案例《伤寒论》中的案例。”
“伤寒案例教学,创新而实用,为理论与临床架起一座桥梁,能够很好改善理论与临床脱离状况,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掌握了六经辨证精髓,面对千奇百怪、变化多端的临床问题,就可以临危不惧,胸有成竹。”
2教学思考
2.1了解学生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因材施教,了解学生是必备条件。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所求所盼,所思所想,才能充分尊重和发挥其优势,调动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从学习心得所见,他们渴望学好专业,掌握中医,弘扬中医,对前途充满期待。以前常认为,学生对中医没有信心,学习不努力。其实,不重视中医,不热爱中医,真正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尽职尽责。大凡学习兴趣高,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愉快者学习成绩多优良,同时与教师个人修养、学识水平、工作态度、对学生了解及关爱程度密切相关,教师言传身教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甚至影响其终身。
2.2学做学生
大凡社会倡导尊师重教。然而,尊重和体谅学生是每一位教师应有的工作态度。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同学会发自内心给你更多尊重,对同学有亲近感的教师更易被学生接受。首先,学生思维活跃,常能提出许多富于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或命题,对教师自身不断完善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其次,教学互动,可以更深入了解学生,制定合适可行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学生培养了教师,是学生的激励和鞭策,使教师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完善人生。
【关键词】伤寒论 咽痛 同病异治
From the Treatment of“Pharyngodynia”to discuss the Theory of the“same disease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in Zhongjing's“Shang Han Lun”.LIN Pei-Li.(2007 Master at Zhen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China)
【Abstract】The book of “Shang Han Za Bing Lun” is the first one to dissertate and apply the theory, medicine and prescription of the clinical work in our country. Also,it 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of the treatment up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for posterity. There are some different prescriptions of“pharyngodynia”in the “Shang Han Lun”,especially in the Shaoyin synderome. And there are also a little pages of“pharyngodynia”in the other synderome in the“Shang Han Lun”. After comparison and comprehensive collation,I analyze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of theory, medicine and prescription and generalize a conclusion the way of how did Zhong Jing used the“Same Disease Different Treatments”from the“pharyngodynia”disease.
【Key words】Shan Han Lun; Pharyngodynia;Same disease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R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10)-03-0052-03
1 “同病异治”和“咽痛”概念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病证,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型的各异、病机的变化以及用药过程、正邪消长等差异,治疗上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法。即所谓的辨病、辨证分型而论治。这一辨证施治的概念最早出于《经》,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说:“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得治之大体也。”而《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说:“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者。”又《素问?病能论》亦云:“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曰:此同各异等者也。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因此,可说“同病异治”这一辩证思维是源于《内经》,而又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更为发展出来。
咽部是人体气血的要冲,经络循行的枢纽。咽为食道之始,呼吸之门户,故与肺脾胃的关系甚为密切。而脾胃、小肠的经气皆上注于咽,如:足太阴脾经“上膈、挟咽”,手太阳小肠经“循咽下膈”,足阳明之正“上循咽,出于口”等。此外,手少阴心经“从心系上挟咽”;任脉“至咽喉”;督脉“上贯心入喉”;足少阴肾经“循喉咙”;足厥阴肝经“循喉咙之后”;足阳明胃经“循喉咙”等,足见咽与人体脏腑经络皆密切相关。“咽痛”是指由于长期烟酒过度,肺阴虚生内热;或肾阴虚生火;或风热、热毒等所引起的以出现咽喉部干涩、干痒、干痛或肿痛的临床症状。它既是一种常见病证,也是多种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对于“咽痛”在仲景《伤寒论》中,除太阴病篇之外,其余五个病篇都有记载“咽痛”的条文。而少阴经脉循喉咙,挟舌本,故仲景将咽部疾病常常归少阴病范畴。如少阴病的阴盛格阳证之咽痛、少阴咽痛四条及少阴三急下症。此外,还有以咽干为少阳病的提纲症;厥阴阳复太过的喉痹及寒热错杂重证,也都以咽痛、咽干为辨证重点等。故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仲景临证时,运用相应的理、法、方、药的“同病异治”之法。
2 仲景《伤寒论》运用“同病异治”之方法
2.1 同症,不同病因,则治法各异 病因,致病之因也。“治病必求于本”、“治病求因”等理论贯穿了中医临床基础,故不论疾病的症状是如何的相似,但由于病因不同,那么处方用药也自然不为相同。而早在1800多年前,仲景对此已有了深刻的认识。
条文[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为少阳病之提纲,以少阳病本证来论述的话,可知其病因是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进退于表里之间,灼伤津液,故致“咽干”。少阳为风木,经云:“少阳之上,火气治之”。少阳本火标阳,木从火化,感受风邪,入少阳则很快化热,这是少阳病之本质特点,故提纲言“口苦,咽干,目眩”。所以治疗当用小柴胡汤来和解少阳,调达枢机。条文[320]“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主要为素体阴虚,感邪后伤津燥化迅速,导致燥热灼津,真阴将竭。《医宗金鉴》云:“邪在少阴二三日,即口燥咽干者,必其人胃火素盛,肾水素亏。”由于肾水素亏以致少阴之邪从火化热迅速,灼伤津液而致“口燥咽干”。故治法又为不同,应急下存阴,用大承气汤峻泻燥实,以救将竭之真阴。条文[35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此“咽喉不利”,是由于痰热壅肺,热郁于上,灼伤津液而致。《伤寒寻源•麻黄升麻汤》:“按此条伤寒六七日,阴液已伤也,复经大下,阳津重竭也,下后阳气陷入阴中,而阴气亦复衰竭。故寸脉沉而迟,阳气既已下陷,将随下利而亡,故下部脉不至,以致咽喉不利。”治疗则以麻黄升麻汤发越郁阳,清肺温脾。
2.2 同症,相异病机,则治疗有别 病机,是指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这是病机最早的记载。
在少阴病篇中对“咽痛”这一证候的辨证论治分别有,条文[310]“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其“咽痛”病机是下利伤阴,阴虚生热,虚热循经上扰,经气不利,故当滋阴润肺,清热利咽,治以猪肤汤。条文[311]“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在这一条中虽同为少阴咽痛,从条文可知,二三日为病之初起,病机主要为客热不解,停滞咽喉,肺气不宣。法当清热解毒,缓急止痛,投以甘草汤;若服后仍感咽痛,为邪热未去,治当以桔梗汤来开提肺气,以利咽喉。条文[312]“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其“咽痛”病机同是少阴受邪,但却是痰浊阻闭,导致咽喉不利。治疗则需涤痰开结,敛疮消肿,以苦酒汤少少含咽之。条文[313]“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仲景虽云为少阴病,但叙述略简,故以方测证,可知病机为风寒引动痰涎,外有风寒,内有痰涎,风寒引动痰涎,客于咽喉。在《伤寒寻源•半夏散(并汤)》云:“按少阴咽痛,大都上热下寒,不宜寒凉直折。本方用半夏开痰,桂枝散邪,复甘草以缓其急,使无劫液之虞。能咽者用散,不能咽者用汤。须令小冷,少少咽之。此病在上者,但治其上,不欲其犯及中下也。”故可明白此“咽痛”应是有于有形痰邪客于咽喉所致,能咽者治疗以半夏散少少咽之;不能咽者以半夏汤徐徐咽下来通阳散寒,涤痰开结。条文[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随同是少阴病,但从条文论述可明白,本条文病机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虚阳上浮,扰及咽部,而导致“咽痛”。《伤寒寻源•通脉四逆汤》说:“ 四逆汤为驱阴复阴之主药,此因阴盛格阳,故加葱以通其格。......或咽痛者。去芍药之酸敛,加桔梗以清咽。......此阳有立亡之象,亦宜通脉四逆汤主治。”由此可知,若为咽痛甚,治当投以通脉四逆汤加上桔梗,来破阴回阳,通达内外,利咽止痛。
从上述不同的例子中可体会,仲景在《伤寒论》对“咽痛”这一病症的治疗,即使是同一病因所致,也有多种不同的施治方法和用药,究其原因,也就是因其病证之病机不同。故虽同为少阴咽痛,但病机既有虚火上炎,又有客热咽喉、更有客寒上泛、咽伤生疮、阴阳格拒,虚阳上浮等等的不同。且同是口燥咽干,咽喉不利,但因为邪气所循行的经脉不同,因此,治疗方法相对也就各有所异。
3 结语
咽是人体的主要上窍,是病邪入侵五脏的入口,因此对五脏疾病的反映皆比较直接,故可以把咽喉部视为是内脏疾病的重要窥镜。综前所述,仲景对疾病的辨证施治并不是守旧不变,而是灵活多样,独树一格的。他准确的利用中医同病异治的辨证思维模式,处处都贯穿着他“观其脉证,知反何逆,随证治之。”的辩证施治的原则。仲景在《伤寒论》中虽然没有明确的指出同病异治的道理,但根据其书中所载有的治法和方药,在在都透露出于临证辩病的过程中“同中求异,同病异治”之方法。故从此可以知道病邪侵入人体后,也不会静止不动,它会转变甚至涉及到其他的脏腑。这就启发了我们,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整体考虑,采取灵活多样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方法,抓住疾病发展变化的规律,依其在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也必须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候表现,推断出疾病所在的经脉,再从其经论治,也依据病因、病机有所偏重不一,而在治法、方药中各有所不同。所以,从《伤寒论》对“咽痛”的辨治过程中,可以体会出仲景的同病异治、辨证求因的思维模式,同时也提醒着我们,无论是多么稀松平常的疾病,并不是都一成不变,在疾病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病变特性,故这些在都提示着我们在临证之时,不但要重视“病”的异同,而且要着眼于“证”的区别,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证”的差异,看到病因病机的变化,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有的放矢的进行论治,能够做到“观其脉证,知反何逆,随证治之”,如此才不会失治、误治病人,在临床治疗时也才能得到立竿见影之效。
参考文献
[1] 吕震名.伤寒寻源[M].中医古籍刻本,1881.
[2]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39.
[3] 王占玺.张仲景药法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26-34.
[4] 熊曼琪.伤寒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31-336.
【关键词】《素问•热论》《伤寒论》《温病学说》新感与伏邪 寒温统一论
体质学说古今医家多有论述。本文仅就体质因素对伤寒、温病发病的直接影响略陈管见,祈请斧正。
《素问•热论》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揭示了外感热性病皆与寒邪相关,这是中医关于寒温学说的最早理论。迨至难经则分伤寒为五,“有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始有广义、狭义伤寒之分。仲景伤寒论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热论学说,又赋予六经新的内容。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临床经验,创造性的总结了一般外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变化规律、治疗原则以及方剂的配伍方法,始终而严密的将理、法、方、药一线贯联,有效地指导者外感热病及其他杂病的辩证论治,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仲景所遇病情。寒多热少。故论中论寒者多,论温者少。虽有“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发汗已,身灼热者为风温”之说,但立论简略,未成系统。随着代移时迁,人们渐觉用伤寒法未能痊愈,外感病诸多热病,于是温病学说,渐次崛起。张杰古,刘河间,王安道,吴又可等人,另立旗帜,经多数医家集3~5百年的实践经验至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乃蔚为大观,自成体系,实补伤寒法之不足,也是历史发展的进步。
从伤寒的温病,除了历史的局限的科学的不断进步外,还与其所处时代不同,影响了人体素质变异有关。仲景所在东汉时期和其以前,由气候等诸多因素影响,人少伏热,罹感者寒多热少,又适逢寒疫大作,夭亡甚众。故仲景就潜心研究和总结辨治伤寒诸法,伤寒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书的。在以后千百年的漫长岁月中。人体素质随着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有所变异,故疾病的性质亦在潜移默化,故治疗方药也当随机应变。如刘河间在《保命集•伤寒第六》中说:“余自制双解通圣辛凉之剂,不遂仲景法桂枝、麻黄之药,非余自,理在其中,故此一时,彼一时,奈五运天气有所更,世态居民有所变……。”故创“六气皆从火化”之论。朱丹溪亦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亦非妄言,也是有其气运更迭,人体素质变化的。又如《医宗金鉴•伤寒论心法要诀》有诗云:“六经为病尽伤寒,气同病异岂期然,推其行脏原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近代王前飞也指出:“人群体质在时代的更迭中可发生潜在变化,疾病的特征亦随之变异“。从中医发病学的观点看素体阴虚者,常内多伏热,同感寒邪化热则速,故伤寒轻发热重,咽干口渴等温热症状多见,此时若不详辨证,固执麻桂之方,常劫伤津液,变证烽起。若素体内少伏热呈现恶寒重,发热轻,口不渴等症,麻桂又诚良方也。若感邪前内伏痰饮可见小青龙汤证;若素体脾胃虚寒则阳邪易陷太阴;若心肾阳虚则常太少两感;若胃热素盛,则邪易入阳明;若肠蕴积滞,则热与燥矢互结,常致阳明腑实之证;若素体阴虚已甚,则邪不但易化热伤津,更可入营动风。故同罹外邪,常因患者体质阴阳有异,感前原有宿疾不一,则病变虚实寒热不同。视病人体质强弱则治疗难易有别,预后又大相径庭。由此可见体质的阴阳直接影响着外感的寒温。关于体质学说影响疾病的的性质和转归的,现代医家亦有不少论述。如何炎在《浅谈学习伤寒•温病的点滴体会和临床经验》中说:“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同是外感上一种病邪,却又因人们的体质不同,发病的寒热虚实迥异”。刘宏伟在《慢性肾炎证候动态变化影响因素探讨》一文中也曾指出:“体质是个体生命活动表现出来的生理特性,本质差异。内经有‘因行而生病’。个体的生理特性,在许多情况下决定着机体的某些治病因素的易罹性以及病症发展的倾向性。因此证得背后或多或少的体现着人体的体质特点。易发体质决定了疾病的发生与证候的类型,体质差异决定了疾病的演变与转归。”王前飞等人在《论体质与治则》一文中认为: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机体的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具有相似性质的事物间存在一种相互类聚,相互合,相见同化,相互融合的现象,古人称之为‘同气相求’。特殊体质(病理性体质)与相应病邪之间就存在着这种同气相求现象。
作为病因,外感六虽有风、寒、暑、湿、燥、火之分,然感冒之疾,实当首辨属寒属温。温病又有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温毒、瘟疫之别。诸多温病除暑温是暑热直犯人体,瘟疫乃厉毒直接传染外,其他温病之作,皆因感寒而起,因风为百病之长,故多风寒相兼。寒邪袭表,阳气被伤,失却正常温煦作用,故恶寒。卫气奋起抗争故发烧,因寒性收引,腠理闭塞,故无汗,又因风性疏泄。若寒少风多,营卫失和,故也有自汗者。以现代学说来说,因寒冷刺激,初则体温中枢产热,表层交感神经兴奋,使汗腺分泌较少,血管收缩,发生毛窍收缩,竖毛寒颤,发热无汗或汗不多,头痛身重等症状。但暑热之证,则因气候炎热,外来之热及重,卫气郁结,内热无法放散必致因热极而发生发热,面赤、烦渴等现象。它如:湿温者乃长夏人体湿热内蕴,再感外邪,两邪相兼,缠绵难解;秋燥者乃秋令燥气大盛,人体津气已伤,在感风寒,很快化燥,津液更耗,伏暑乃暑热久罹,蕴伏体内,秋冬遇风寒诱发;疫毒虽盛,亦常因感冒后抵抗力下降而暴发,免疫力强亦有不病者,正如内经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雨寒邪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至于风温,做为病名则可,若做为病因则不妥,不管临床或日常生活中均可见,风和日丽,温风宜人,营卫调和,何以致病?必因春时阳气上升,气温渐暖,人体腠理易于疏泄,营卫失和,或病毒疫邪早已潜伏体内,此时偶感风寒易于化热,故发热,咽痛,口渴等症状,常能触邪即至,虽感仍是风寒,但已迅速化热,若过用辛温发散则易伤津动风,变证百出,故此时治当辛凉解表,银翘,桑菊之类可也。
新感与伏邪众说纷云,似指伤寒邪由外入内谓之新感,温病邪由内出外,谓之伏邪。其实伤寒温病,病情清浅者均可无伏邪,病情复杂者也都可有伏邪,也大都因感寒而诱发。《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关于伏邪学说的嚆矢。很多病在发生之前有先驱症状,都可认为是伏邪。疫疠病前多有伏邪氤氲,即某些传染病的潜伏期。其实人体很多部位,如口腔,肠腔等常有很多微生物寄生虫,但人体正气不虚,常不能致病。即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旦人体感冒风寒后抵抗力下降,这些小生命即可兴风作浪,危害人体。前面多说的内有伏热当然也是伏邪之一,感冒前的诸多宿疾,也直接影响着新感得性质和转归,所以说伏邪也是人体素质的一个内容,诚如王前飞所说:“具有某种病理体质的人,未未发病时,体内已蕴含一定的病理基础,而为隐性的病理性体质,在病邪作用下,机体代谢失调,病理性产物超过一定阈值,便形成一定的证候”。只是对伏邪学说更深层次的认识。
综上所述。伤寒温病不在感邪之寒温,而因罹风寒则因患者身体素质不同,伏邪之有无,而发病才有寒温之异,所以寒邪作为外感热病的诱发因素乃一定道理,时逸人谓:“凡凡内热重之素因,如受外感,必患温病;内热轻之素因,如受外感,必患伤寒”。“伤寒温病皆以恶寒发热为必有之证型,所不同者,中医认为有无内热之潜伏,在病情上言之,风寒之证,恶寒较重,暑热之证,发热较重,恶寒较重之证即为‘伤寒’,发热较重之证,即为‘温病’。有谓受寒为伤寒,受温热为温病,以其受邪之不同为分别寒温之标准,是不知寒冷空气能刺激皮肤,伤及卫外机能方能致病;若谓但因受热所致病者,除“中暑”、“中热”外,实不多见,故不能以此项说法做为分别之标准“。时氏所言极是。其著《中医伤寒与温病》,颇多发明,对寒温之统一,大有裨益。伤寒温病古多门户之争,现代医家多有主统一者,如邓铁涛教授1958年在中医杂志撰写文指出:“温病学说是从伤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如果认为既然发展到温病就可以一笔抹煞了伤寒,取消了伤寒的宝贵经验是错误的。同样的认为温病学说不足道,抹煞了温病学说数百年来治疗经验也是不对的”。1989年在《温病专题讲座》中又强调“从《素问•热论》到《伤寒论》再到温病学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应为定论。两者的争论的确是不必要的”。这种从继承和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伤寒与温病确属阅历之言,不但有益于寒温的统一,也促进了中医外感热病学说的发展。伤寒,温病虽经千百年来的发展、演变、争论。而余认为仍不出内经关于“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之旨。今从体质来论寒温,故寒温之争可休矣。
参考文献
[1]《医宗金鉴•伤寒论注》1982年10月出版总第316页.
[2]《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1982年10月出版总第959页.
[3] 时逸人著《中医伤寒与温病》1959年4月第14-15页.
[4]《内经辑要》南京中医学院1959年4月版第138页,128页,30页,136页.
[5]《难经译释》南京中医学院1961年11月版第127页.
[6]何炎《浅谈学习伤寒•温病的点滴体会和临床经验》新中医1986年09期(DOI):CNKI:SUN:REND.O.1986-09-006.
[7]刘宏伟《慢性肾炎证候动态变化影响因素探讨》新中医1991年08期(DOI):CNKI:SUN:REND.O.1991-08-006.
[8]王前飞《论体质与治则》新中医1992年09期(DOI):CNKI:SUN:REND.O.1992-09-002.
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第146条。曰:“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原文系指伤寒多日,表证未尽,邪人少阳而见表里同病,方取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半量,合剂而成。现在临床上常用以治疗颈椎病,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展枢机,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疏风,只要病机贴切,灵活加减运用,效如桴鼓。
1 柴胡桂枝汤治疗颈椎病的理论依据
1.1 颈椎病病变部位恰好是太阳少阳经脉循行之部位:《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膀胱足太阳之脉……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髀内,挟脊,抵腰中……;三焦手少阳之脉……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胆足少阳之脉……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少阳太阳经脉循行都经过颈项肩背部,而颈椎病的主要病变部位恰好在颈项肩背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桂枝汤疗太阳中风,柴胡桂枝汤治疗太少合病,所以柴胡桂枝汤能治疗颈椎病有经络依据。
当代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也多用此方疗肩背疼痛,刘老认为:“太阳经脉走循人体之颈项后背部位,太阳经脉不舒时,多出现颈项以及背部的僵直不舒感,甚至出现疼痛。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主要采用解肌祛风、生津疏络的治疗方法,依据有汗无汗而出两方,有汗者用桂枝加葛根汤;无汗者用葛根汤。如颈项背部与两肩部同时出现疼痛,则上述两方的疗效就不甚理想。因为两侧不属于太阳经脉循行的部位,而是少阳经脉所过之处,宜用小柴胡汤疏利少阳经脉,用桂枝汤疏利太阳经脉,太少两经之经气运行正常,则肩背疼痛自止。此即柴胡桂枝汤治疗肩背疼痛的机理所在。”
1.2 病机相合:颈椎病中医当属“痹证”之范畴,乃素体虚弱,外感风寒湿邪趁隙入侵,阻滞经络,以致气血阻闭不通,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病机为“经络阻滞,气血阻闭”。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展枢机,桂枝汤调和营卫,宣畅气血,枢机转则闭自展,营卫调则血气安,所以柴胡桂枝汤宣通郁闭,调和气血,能治疗颈椎病。
2 临证心得
2.1 抓主症:笔者在临床治疗颈椎病时主要抓一主症“颈项肩背部疼痛”。有其症而用其方。这是张仲景《伤寒论》对一些疾病治疗的经验,也可以成为今天我们应用经方治疗疾病的依据。虽然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和分型与祖国医学不同,这并不影响中医对颈椎病的治疗。
2.2 基础方随症加减: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先明确诊断为颈椎病,颈椎病的诊断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有颈椎病的一些临床表现(头晕、头痛、颈项肩背部及上肢酸痛、麻木等);②影像学显示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有退行性改变;③影像学征象必须与临床表现相一致。在诊断明确的条件下,选用柴胡桂枝汤为基础方化裁应用,对于头晕明显的病人加大柴胡的用量,可用到60g;上肢麻木明显的病人加天麻20g;项背僵直明显的病人加葛根30g;疼痛明显的病人加姜黄20g;酸痛明显的病人加秦艽、羌各活10g;恶风寒明显的病人加防风10g。临证数年,每用必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