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调理高血压办法

如何调理高血压办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调理高血压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何调理高血压办法

如何调理高血压办法范文第1篇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加层棉。”伴随着场场秋雨,天气逐渐凉了起来。于是很多人开始关心,秋季该如何补补身体呢?

秋季进补“贴秋膘”

自古秋季一直被人们当做进补的黄金时节,祖国医学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民间也直流传“秋季补得好,冬天病不找”的说法。所以,秋季要补得观念和习惯也流传至今。而我们通常把“秋季进补”形象地称作“贴秋膘”。

我们的老祖宗之所以推崇“秋季进补”,与当时特有的环境是分不开的。首先,伏天人们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清朝时,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是以胖瘦做标准。所以将体重与立夏时的体重一对比,即知健康与否。

当时日子不富裕,再加上夏季炎热的天气影响了人们的胃口。“苦夏”过后,人们大多都会瘦,而瘦了当然需要“补”。所以,当时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以达到补的目的。

而秋季也是一年四季当中物产最为丰富的季节,正所谓“粮谷满仓牛羊壮,瓜果丰收鱼儿肥”,丰富的食物也为进补提供了有利条件。

秋天补好了,自也利于度过寒冷的冬天。所以。人类选择在秋季进补,也算是顺应自然界的规律。

不过,秋天进补不等于就是贴秋膘,那只是旧时老百姓形成的符合当时需要的一个习惯。现代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能量过剩,而非能量供应不足,因此。现代人秋季需要补什么,是个值得一说的问题。

现代人的科学秋补

其实对于一年四季丰衣足食的现代人来说,秋季的饮食无须有太大的变化,但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秋季进补应先调理脾胃。

很多人在进入秋季后,胃口好转,于是开始大鱼大肉,胡吃海塞,但由于酷夏期间,人们会常食冻品和冷饮,多会造成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所以,刚一进秋。切忌贸然进补。

大量进食补品,必然会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不能一下承受。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

所以,秋季进补之前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时期,可先补食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如鱼、各种动物瘦肉、禽蛋以及山药、莲子等,以调理脾胃功能。此外,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均宜适量食用。

药食兼优的芡实是调理脾胃的上等佳品,它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物质,且有滋补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功能,常吃自是有益。

其次,秋季进补要均衡。不要偏食某种食物。

每种食物都有各自的特点,只有均衡的摄入,多样的饮食才能补出效果。饮食中可参考膳食宝塔的建议,谷类、薯类、蔬菜、水果、豆类、奶类不可少,鱼、虾、肉、蛋不宜多。

再次,针对秋天干燥的气候,秋季饮食应以滋阴防燥为基本原则,可多吃银耳、芝麻。豆浆、蜂蜜以及梨、苹果、萝卜等,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

在饮食中,我们也可以加入有润肺、清心安神功效的百合,可祛余暑滋补强身的莲子,能健脾开胃的熟藕等。常吃这些食物,能防止秋燥伤身。

此外,食粥也是保健养生之良策,可在粥中加入梨、萝卜、芝麻、银耳、百合、等润肺祛燥的食物,把栗子粥、梨粥、芝麻粥、胡萝卜粥、粥、百合银耳莲子羹等美食摆上我们的餐桌,既丰富了餐桌,又起到了降燥之功效。

特殊人群的特殊进补

对于身患疾病的特殊人群,秋补时更是要特别注意。

患有肥胖及高血脂的患者,如再按照传统方式“贴秋膘”,无疑“火上浇油”。对于这类人群,秋季养生的重点。应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加之适当运动,使身体向着理想体重靠拢,哪怕是一个小幅度的减重,对控制血脂都有很大帮助。秋季减肥食品应该是高优质蛋白、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限制脂肪的食物。在低能量饮食原则下,主要选择蔬菜类、水果类、豆制品类,适量选择蛋类、奶类、粮食类,少用油脂类。

如何调理高血压办法范文第2篇

我患频发性室性早搏伴高血压。服倍他乐克、硝苯地平缓释片已8个多月,还断续服中成药“稳心颗粒”、“丹参滴丸”。请问胡大一教授,选用什么药对早搏和高血压更有效?

湖南李采祥

李采祥先生:

室性早搏本身不等同于器质性心脏病,也不具有独立的危险,如可解除顾虑,症状又不明显,以不用特殊抗心律失常药物为上策。

应认真控制高血压,将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可以继续服用缓释硝苯地平、倍他乐克。

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心内科教授胡大一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能服寿比山、尼群地平等降压药吗

我79岁了,患高血压已10多年,不服降压药时,血压为160~180/40~60毫米汞柱,还合并有糖尿病和冠心病。经服寿比山、卡托普利、尼群地平等降压药后,血压维持在130~140/40~50毫米汞柱。近来看到某医学杂志中的文章,文中说患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人,最好避免服寿比山、尼群地平等降压药,以免发生尿潴留。请问,我还能服寿比山、尼群地平等降压药吗?

广西防城杨启泉

杨启泉读者:

知您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前列腺增生等多种疾病,而这些疾病在老年男性中极为常见,且常常合并存在。您目前使用寿比山(吲达帕胺)、卡托普利和尼群地平降压,血压基本控制,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故仍可继续使用。

有些报刊上称,利尿剂(如寿比山)和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因对糖代谢和脂代谢有不利影响,故患有糖尿病者最好避免使用。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若在使用上述药物基础上,加强血糖、血脂监测,同时积极治疗糖尿病和进行调脂治疗,注意水电解质紊乱(尤其在使用利尿剂时)并予以纠正,上述降压药仍有使用价值,毕竟经济便宜。

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更是利大于弊,并非禁忌。而利尿剂对于高血压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者也有裨益。至于钙拮抗剂(如尼群地平)可能影响逼尿肌收缩力,对前列腺增生者会加重排尿困难。因此,如果您服用尼群地平后没有出现排尿困难,则仍可放心使用。

必须指出,任何药物均有不良反应,而不良反应大小、是否出现,则因人而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可引起咳嗽,但并非人人服用后均引起咳嗽,您在服卡托普利时,也没有咳嗽,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按照目前观点,长效降压药(一天只服1片的)优于短效制剂,但长效制剂普遍较贵,如您使用的卡托普利和尼群地平属于短效降压药,可根据个人经济条件而定,有条件当然改用长效制剂更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教授陈国伟

>> 网织红细胞增多症非作脾切除手术不可吗

我的孙子今年10岁,因贫血到医院检查,发现患网织红细胞增多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医生说要手术将脾脏切除。请问,患这种病非切除脾脏不可吗?

四川李仕芳

李仕芳读者:

从寄来的资料看,您孙子诊断为溶血性贫血是肯定的。他从小发病,通过检查发现球形红细胞增高,而G-60D、血红蛋白电泳等均无异常,所以支持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HS)。建议再查一查红细胞脆性(HS时明显增加),并应注意有无家族遗传病史,因为HS是遗传性疾病,属于常染色显性遗传,患者的父母中必有一个患HS,否则可能是突变所致。HS也是会影响下一代的,患者的子女中,不论性别如何,有50%的几率患病。

HS患者的红细胞由于呈球形,变形性很差。所以当进入脾脏狭窄的脾窦时,球形红细胞因不能像正常红细胞那样能变成狭长形通过,而是被“扣押”在脾脏内被破坏,从而发生溶血性贫血。手术切除脾脏后,由于手术切除了破坏红细胞的场所,尽管红细胞的形态未变,但均可获得即刻、完全、持久的临床治愈,即永久完全纠正贫血。这是HS患者唯一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其他只是对症治疗,即贫血严重时输注浓缩红细胞,以暂时改善贫血。

若不进行脾切除手术,则患者终生有溶血。年轻时由于骨髓造血功能代偿较好,贫血可能不重,但随着年龄增长或遭到其他打击如感染等情况时,贫血会加重,增加心脏负担,使体内重要脏器供氧不足,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同时,随着大量红细胞破坏,胆红素代谢障碍,多数患者会并发胆石症。切脾手术一般不太复杂,手术时机宜选择在学龄期(6~7岁)后,幼儿手术后易发生严重感染。一般切脾手术后3个月内会有一过性血小板数增高,但半年后均会恢复正常,个别仍高者应到医院检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教授马明信

>> 胃节律紊乱是怎么回事,如何治疗

我10岁的儿子饭量小,大便干,肚脐周围常出现间断性疼痛。到本地儿童医院检查胃肠电图,诊断为胃肠节律紊乱。服多酶片、乙酰螺旋霉素、维生素B1就好了。请问,胃肠节律紊乱是怎么回事,该如何治?会不会影响发育?

陕西王国伟

王国伟读者:

胃肠节律紊乱是用体表胃肠电图检查而诊断的。当胃肠肌电活动的节律出现过速、过缓和节律不齐等胃肠电图表现时,就可以诊断为胃肠节律紊乱,也称胃节律紊乱综合征。体表胃肠肌电检测的可靠性现已被生理学和胃肠学专家所承认,且其检测无创伤,还可动态观察,临床已经作为观察胃肠电节律异常的工具。胃节律紊乱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部饱胀、反复腹痛、食欲不振,用抗酸解痉药物等治疗效果不明显。常见的疾病有:(1)胃肠功能性疾病:消化不良、胃肠肌痉挛、神经性厌食、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等。(2)胃肠器质性疾病: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幽门梗阻、胃肿瘤等。

由于本病的发生有许多原因,所以首先是治疗原发疾病,然后考虑选择以下1~2种治疗方法。

(1)吗丁啉:每次0.3毫克,3次/日,餐前口服。对各种类型的胃电节律紊乱有纠正作用。

(2)西沙必利:每次0.2毫克,3次/日,餐前口服。对各种类型的胃肠电节律紊乱有纠正作用。

(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等,有报道称可使正在发生的胃电节律紊乱停止,转为正常。

(4)中药治疗:许多健脾胃的中成药可以改善症状。

(5)胃生物电反馈治疗:这主要应用于成人患者。

若孩子有较长期的胃节律紊乱综合征的话,是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和身体发育的。

浙江省武警总队医院小儿成长中心主任、教授方凤

>> 丙肝治不治都无所谓吗

2005年11月,我到医院验血,发现感染丙肝病毒,可能是1991年输血时感染。B超检查发现肝实质回音增粗、增强,肝内血管走行欠清晰。有人讲,患丙肝问题不大,治与不治都无所谓。请问,这种说法对吗?

河南洛阳张凤嫣

张凤嫣读者:

您感染丙肝从1991年10月开始,至今已15年。B超检查提示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肝内血管走行欠清晰,这说明肝组织有炎症,甚至有早期纤维化表现。目前,对丙肝治疗的一致看法是:检测丙肝病毒阳性,即使转氨酶正常,只要没有用干扰素加利巴韦林(病毒唑)治疗的禁忌症,均应该治疗。建议您还是到正规医院去看看肝病专科医生,是否需要治疗?应与专科医生商量决定。那种认为丙肝治不治都无所谓的说法是错误的。

302医院专家组组长、教授陈菊梅

>> 夜间耳朵咚咚嗡嗡响是什么病,该如何治

7年前,我洗头时左耳不慎进水,到医院检查治疗后,感觉有点痒,但不影响听力。医生嘱用酒精棉签搽。2002年底开始,耳朵出现像心跳一样的咚咚响声,如今又转为嗡嗡声。白天偶尔出现几秒钟没听力。医生说像神经性耳鸣。请问,我患的是什么病,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

广西雪芬

雪芬读者:

您这样的症状,我建议您先到当地医院去检查一下,看有无鼓膜穿孔及中耳炎表现。如果经检查有鼓膜穿孔及中耳炎的,即按中耳炎行相关手术或药物治疗。若经检查并没有中耳炎、鼓膜穿孔,那么您的情况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咽鼓管异常开放,二是神经性耳鸣。咽鼓管异常开放的情况下,会出现对人、对自己咽喉部各种声音的感知能力过度增强,像血管搏动音、呼吸音这些正常情况下感觉不到的声音,会变成“咚咚”声等。这种情况通常可以通过激光治疗或手术的方式治愈。如果是神经性耳鸣,则需要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12、谷维素)来改善听觉神经功能,从而缓解症状。

上海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李克勇

>> 我是不是得了妇科病

我生小孩前,月经就不大规律,总推后1个星期,每次月经来的前1天都有痛经。生小孩6个月后放环。放环后月经量多。前几个月,来月经后2天,突然经量减少,几乎没有了,小腹胀胀的。请问,我是不是得了什么妇科病?

浙江小方

小方读者:

根据您对病情的描述,属于经血引流不畅。常见的原因有如下几种:①后位子宫。子宫是一个空腔器官,正常位置的子宫是前位,前位有利于子宫腔内的血液流出;所以当子宫变成后位时,子宫里的血液流出受到阻碍。为了将血液排出,子宫增强收缩,就会引起下腹酸胀甚至疼痛。②宫颈管狭窄或粘连。子宫腔里的血经过宫颈管流到体外,当由于某种原因(往往是流产等宫腔操作后),宫颈管发生狭窄或粘连时,子宫腔里血液排出受到阻碍,引起子宫加强收缩产生下腹胀痛。尤其是月经量较多时产生的不适、疼痛就更明显。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宫内节育环的下移,也会引起您描述的症状。

对您来说,可能是子宫后位引起的,也可能是节育环下移引起的。只要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就能查清楚您子宫的位置和节育环的位置,以便进行相应的处理。

如果是子宫后位引起的,可于月经来时(尤其是经血变少出现腹胀或疼痛时),采取“胸膝卧位”(即上肢屈曲放于头前方,用胸部和双膝着于床上,尽量抬高臀部),一般15~20分钟即可缓解。如果是节育环下移引起的,更换节育环即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九人民医院妇产科教授刘建华

>> 站或走只能坚持10分钟是怎么回事

我的小腿不红不肿,坐、蹲、骑自行车都没问题,但站着或走路最多能坚持10分钟,需蹲下去休息片刻才能继续走,晚上睡觉只能弯曲双脚。到过多家医院看过,但都没确诊为什么病。服中西草药打针花去好几万元,都没见效。请问,我得的是什么病,该怎么治?

云南普文彬

普文彬读者:

您的病在医学上叫作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分两类,一种是血管性跛行,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如闭塞性动脉硬化及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下肢活动后会出现腿部沉重、乏力、麻木、发冷、疼痛,行走时患侧不像健侧那样轻便灵活,休息后可以缓解。这主要是因为下肢血管供血供氧不足,导致活动后缺血缺氧产生症状。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均是该病的好发因素。这种疾病主要依靠药物和物理治疗。

另一种是神经性跛行,常见于腰椎管狭窄。在行走时下肢后侧或后外侧出现麻木、疼痛。神经性跛行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当腰椎处于伸直位时症状加重,而弯腰时缓解。这是因为当伸直位时,腰椎管的容积变小,前屈时则变大,所以许多椎管狭窄患者不能行走,却在骑自行车时感觉正常,直立时疼痛反而加重。上述表现常为慢性发展,如患者出现突然症状加重,可能合并椎间盘突出或椎体滑脱等其他病变。症状比较轻微时,可以考虑保守治疗,如镇痛、牵引、理疗等,如果症状严重,应该手术治疗,主要是减压术,使狭窄的椎管变大,腰椎神经根不再受压迫,疼痛就可以缓解了。根据患者的年龄、骨质疏松程度及腰椎稳定性,可以考虑是否应用内固定器械进行融合术。

您的症状比较接近后者,如果是腰椎管狭窄的话,根据您的症状,已经比较严重了。希望您到最近的地市级以上的医院骨科进行检查,需要腰椎CT或MRI检查,明确为何种疾病后进一步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教授 陈统一/博士王晓峰

>> 女儿经常腹痛该怎么治

我女儿17岁。经常出现腹痛,左边比右边明显。大便不正常。医生诊断为“肠炎”。用过多种药都无效。后做B超检查,发现盆腔积液。现在腹部仍痛。请问,她得的是什么病?该如何治?

云南张主银

张主银读者:

您女儿腹痛,医生已经诊断为“结肠炎”,但服用多种治疗胃肠道的药物后效果不明显,并且月经不正常。不知她除了腹痛以外,有无其他不适如低热、乏力、食欲不好等症状。建议她去医院做详细检查,如能排除像“胃肠道结核”等全身性疾病后,可以对症治疗。

至于月经不正常,在17岁这样妙龄少女来说,是很常见的。原因很多,如果从初潮开始就不规律,可能是少女内分泌建立尚不够完善,不必管它。但是,如果原来很正常,以后又不正常,则要寻找原因。月经来潮除本身内分泌调节外,常常受体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如各种全身性慢性病(结核)、营养不良(减肥、偏食等)、药物影响,还有个人精神状态如学习过度紧张,甚至于气候变化(由南方到北方)等。只要妇科检查(可通过检查或B 型超声检查)子宫、卵巢发育正常,可用中药调理。性激素(乙烯雌酚、黄体酮等)等药物的应用一定要在妇科有关医生指导下进行,切不可滥用。

建议您女儿去医院妇科检查诊治,并注意加强营养、增强体质、生活规律,学习不要过度紧张,如有全身性疾病,及时正确治疗,定能早日恢复健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教授周世梅

>> 眼周出现黑斑是怎么回事,怎么治

我老伴已68岁,患有高度近视。2004年4月到衡山、张家界旅游后发现老伴的双眼周围出现了大块的黑斑,当时没在意,只用祛斑霜擦擦,无效就到医院诊视,做了相关的检查,结果都正常。至今有一年多了,斑色是退了些,但是斑块没消掉。我估计是太阳紫外线烧伤。如何治疗?请专家指教。

柳州游金发

游金发读者:

根据您叙述,黑斑在双眼周围,如系太阳紫外线所致,所累及则不会仅在双眼周围,而是在整个面部的暴露部位都会有表现。衡山和张家界地处湖南,在4月份时的天气还不炎热,阳光也不甚强烈,不会引起紫外线损伤。若有紫外线较强的照射,则会对眼组织产生光化学作用:3~8小时后,会引起眼的角膜上皮脱落,并有强烈的异物感,刺痛,畏光,流泪和眼睑痉挛;24小时后,症状会逐渐减轻或痊愈。没有这些症状,双眼周围黑斑则不能认为与太阳紫外线有关。

另外,来信中说做了相关检查,结果都正常。但具体是哪些检查则未说明,这很难具体予以解释。但是,考虑到您老伴已68岁,且是在外出旅游后出现黑斑,这可能在外出游玩时较为劳累,休息欠佳,致使眼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变慢,而颜色较深,似为黑斑。这种情况检查时往往查不出有什么异常。经历1年多,“黑斑”已有所消退,可能是这一年多来相对不怎么劳累,休息也较好。如果是这样,则不必过于担心。还可以请有经验的中医师,结合全身情况,予以辨证施治,服用一些中药作调理,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双眼周围黑斑的进一步消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教授王健瑚

【有问必答】

山东莒县裘昌:我70岁,半年来小便先是慢出,然后远送,而后垂沥,接着分岔,尿后仍感未完,又滴沥几滴。烦死了。请问是什么病,怎么治?

【编者】裘昌读者,从您的年龄和描述的症状看,您很可能患有前列腺增生。请到当地医院泌尿科检查确诊。若确诊为前列腺增生,请参阅本刊2004年第3期“名医谈病”专栏文章――《前列腺增生 痛苦不再难言》。如果没订到该年杂志,可向本社邮购部邮购合订本,全套46元。顺便提醒您,以后来信,务请写全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并附上电话号码,以便能及时给您解答。

如何调理高血压办法范文第3篇

胡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中山医院老年科主任。获内科博士学位,临床流行病学硕士学位。从事内科以及内分泌专科工作多年。熟悉内科疾病尤其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工作,擅长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骨质疏松以及甲状腺疾病诊疗及研究工作,对于老年疾病的综合治疗和管理有丰富的经验。多篇,参加了多部专著的编写工作。

门诊时间:周三、五上午,高级专家门诊,上海中山医院。

《科学生活》:胡主任,我们今天想向你请教有关老年人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防治的有关问题。我们知道,人的内分泌系统虽然并非人们熟知的心肝肺肾等器官,而是比较隐秘的器官,但组成内分泌系统的各种腺体及其分泌的各种激素对于维持我们人类的存活和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老年人的内分泌系统及其疾病有什么特点,能请胡主任加以概括吗?

胡主任:好的。但首先我要澄清一个概念,即内分泌系统疾病和所谓内分泌失调之间的不同。前者是指我们身体的某一腺体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肾上腺、甲状腺或性腺出现问题。如果某人有关这些腺体的化验显示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不能说他内分泌失调。而我们老百姓常说这儿那儿不舒服,是否内分泌失调,其实并非是内分泌系统的问题或疾病。所以我们在门诊中有时碰到病人说:“我在这里长了一个斑块,人家说我内分泌失调,我就挂内分泌门诊呀……”但我们做了化验,他的内分泌系统又没有什么异常,于是我们需要从头向病人解释什么是内分泌系统,其疾病有哪些表现等等。因此,你们向读者普及这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科学生活》:老百姓确实有这样的误解,那么我们医院的内分泌科主要诊治哪些疾病呢?

胡主任:我们内分泌科常见的疾病有糖尿病、甲状腺病等,相对比较少见的是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和性腺疾病等。

《科学生活》:从生理上说,老年人的内分泌系统发生了哪些改变,有哪些特点呢?

胡主任:老年人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是伴随着机体的衰老而发生的。其主要特点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内分泌器官的重量降低,在甲状腺、肾上腺和垂体中,甲状腺减轻最为明显。另一方面,老年机体中各类与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普遍减少,导致生理的或内分泌系统受到刺激时,反应速度慢且程度降低,即反馈过程迟缓,同时对药物刺激的反应性也明显降低。应当说,老年人身体的这种变化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值得我们忧虑,但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应当引起大家的

重视。

《科学生活》:在你刚才提到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中,除了糖尿病很常见,大家都有了解,我们杂志也曾编过专辑,其他疾病老年人就不太了解了,比如记者的母亲晚年时就罹患甲状腺功能减退(以下简称为“甲减”),她虽以前也是医务人员,却没有意识到疾病来袭,只是每天昏睡,对健康影响很大。希望胡主任能够对这几种疾病加以介绍。

胡主任:确实如此。甲状腺疾病现在越来越多见,特别老年人的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表现不太典型,往往会造成误诊。特别是轻度的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现在比较多见,不一定有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到比较严重时再来诊治就有点晚了。而如果不是到内分泌专科就诊的话,就容易漏诊。所以,老年人如果发生睡眠问题、食欲减退或者说不出的不舒服等问题时,要警惕是否有甲状腺方面的问题。

老年人中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对比较少,但也要注意。还有就是甲状腺上有结节、肿瘤等。

大家对于甲状腺结节比较担心,总害怕是恶性肿瘤。其实,甲状腺结节大部分都是良性的,造成结节的原因也有所不同,只有一小部分的甲状腺结节需要外科手术。建议大家可以到内分泌科进行鉴别诊断。

另外,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中,甲状腺恶性肿瘤是恶性程度比较低的一种,因此大家不要有太多的思想负担,通过积极治疗和随访,大多可以有很长的生存期。

《科学生活》:除了甲状腺疾病之外,老年人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呢?

胡主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性腺方面的问题。我们知道,女性有更年期,其实男性也有更年期,只不过不像女性那样有停经的明显标志,但男性到了一定年龄也出现性腺功能下降。所以,男女其实都有因为性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的问题。有些女性更年期症状比较重,比如烦躁、潮热、体重增加和睡眠障碍等等,还有就是骨质疏松等,危害比较大。而且根据研究,女性未进入更年期时,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对较小,但进入更年期以后,这一风险就与男性一样增大了,甚至有人认为比男性更高。当然,更年期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没有办法进行干预,就像我们无法拉回青春一样,硬要推迟它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但在女性更年期症状比较严重时,甚至部分病人有更年期的精神症状时,我们就要考虑进行激素替代治疗。所谓激素替代治疗,就是对存在雌激素缺乏的绝经后妇女补充雌激素及孕激素以缓解其更年期症状,让她们逐渐适应更年期的身体变化。也有人认为,激素替代治疗还带来其他好处,比如能使绝经后女性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但我们的实践发现,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后,好像心血管疾病风险并未有明显的降低,当然骨质疏松会有明显好转。但与此同时,部分患者罹患肿瘤的风险却有可能会增加。所以,这种激素替代治疗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比如说,我们要筛查病人罹患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水平,由此确定是否需要服用激素,以及怎样服用等。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比如现在有的女性40多岁就出现卵巢早衰,虽然年纪还轻,甚至还未生育,就出现了更年期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激素替代治疗就非常必要,不能让她们过早进入更年期。但对大部分人而言,只要注意休息和锻炼,进行饮食调理,还是能够平稳地度过更年期。

还有男性,虽然没有女性停经那样的明显标志,到一定年龄也会出现食欲下降、烦躁不安等现象,国际上也有一定的量表可以测定,包括进行性激素水平的测定,确定其是否处于更年期。国外男士比较重视生活质量,包括性生活质量等,他们会主动求医,如果确认是更年期问题,医生就会建议他们补充雄激素。国外此类药物的剂型和品种比较多,但我国相对来说比较少,而且只有口服药。

总之,由于性腺功能减退引起的问题比较复杂,大家在进入这一年龄期时要引起重视,如果相关症状比较明显,就应当寻求医生的帮助,有时就需要用某些药物帮助自己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科学生活》:除了甲状腺和性腺方面的问题之外,请胡主任介绍一下其他内分泌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

胡主任:好的。有一种情况要提醒大家,如果有人患高血压,服用多种药物血压也很难控制,就应当到医院去检查是否肾上腺出了问题。因为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大多数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但如果服用多种降压药后血压仍然控制不好,要警惕继发性高血压,尤其是内分泌系统的肾上腺疾病引起的高血压。但这种病比较少见而且比较复杂,不要说病人,就是医院其他科的医生也不甚了解。但肾上腺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更易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和代谢紊乱。因此早期诊断和鉴别肾上腺性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肾上腺疾病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和库欣综合征(体内糖皮质激素过量所致)等。如果有人有类似情况,应当到医院作检查,至少应当排除患内分泌疾病的可能性。

《科学生活》:我们听说脑垂体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司令部”,脑垂体出了问题会表现为怎样的疾病呢?

胡主任:对。我们人体的许多内分泌腺都靠脑垂体调控,它还分泌有些激素等。当然脑垂体的疾病比较少见,比如垂体瘤,垂体功能低下等,在中老年人中尤其

少见。

《科学生活》:另外,胡主任能否谈谈你在行医过程中碰到比较典型的病例,可能对我们的读者有所帮助。

胡主任:好的。我曾经碰到一位病人,来自安徽,她就是浑身不舒服,已经在其他医院就诊5年,都未能诊断出是什么病,她实在没有办法,就到上海求医。她说,如果这次再找不到病因,恐怕只有死路一条了。我一看,她的头发、皮肤和面部特征比较像是甲减,但其他甲减病人整天要睡觉,她却是睡不着觉,症状确实很不典型。结果化验得到的数据证实了我的判断。其实,甲减病人如果得以确诊,用药物控制,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

生活。

老年人的病症不典型是很常见的,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人,我们往往称之为老老年,疾病的症状更不典型。比如他们患了肺炎,往往不会像常人那样高热、咳嗽等等,他们可以不发热,只是胃口不好,有点萎靡不振,但一拍片,就发现是肺炎。因为他们全身的新陈代谢非常缓慢,许多症状表现不出来。

至于老人患糖尿病未被发现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有的独居老人,即使高渗昏迷也无人知晓,被发现时已经是重症的糖尿病了。有的老人只是口渴,他也不懂是糖尿病的表现,还用可乐等大量饮料解渴。还有的老人虽食量很大却消瘦明显,他非但不警惕还沾沾自喜,认为体重控制得好,殊不知已经得了糖尿病。

当然某些内分泌疾病也有一些特殊的身体特征,比如皮质醇过多引起的高血压病人往往肚子比较大,脸色红彤彤,或者女性眉毛、汗毛过浓等等。我有时在门诊时看到这样的人,会对他(她)说:“你是否有病,来作个检查吧。”

我还要提醒更年期女性,一定要记得查自己是否有骨质疏松的问题。因为许多老年女性就是因为骨质疏松,摔了一跤就再也爬不起来,从此一蹶不振,生活毫无质量,甚至很快去世。

总之,大部分老年人的内分泌疾病,只要能够查出病因,确诊是何种疾病,应当说都是可以治疗,可以控制的。因为有些内分泌疾病,如果由于遗传原因而罹患,往往早在青年或中年时已经出现并得到治疗,到老年时再来发病是少见的。糖尿病往往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进行防治,到了一定的年龄要有骨质疏松的防治意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预防,但是我们应当警惕疾病来袭。比如甲亢、甲减等疾病一般都有遗传背景,父母姐妹兄弟中往往会有同类病人,所以有家族史的病人应该比较警惕,必要时做相应的

如何调理高血压办法范文第4篇

前段时间,老百姓中兴起了养生食疗热,不少人都坚信“养生专家”张悟本的理论而盲目随从。本文主人公严冬明是一位离休副局长,他曾因迷信养生食疗而拒绝治疗,险些丢掉性命。6月5日,严冬明接受了笔者的独家专访,讲述了让他懊悔不已的经历。

信任“养生专家”

2009年6月21日,严冬明拿着化验单和医生的诊断书,脚步沉重地走出了北京人民医院。“你患上了急性糖尿病,必须马上住院治疗。”医生的话一直在他耳边回响。

64岁的严冬明原是北京某局副局长,四年前离休。令严冬明烦恼的是,55岁那年他患上了高血压,血压达到了190毫米汞柱。经过半个月的住院治疗,他的血压控制住了。但医生告诉他说,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服药。妻子苗珍专门为丈夫买了一个全自动血压计,严冬明每天早晚都要量一次血压,并按时服药。

2009年3月,苗珍外出时,被一辆闯红灯的吉普车撞倒,当场死亡。得知噩耗,严冬明一下子昏了过去。

妻子的去世,对严冬明打击非常大,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糟。2009年6月,他总感到心慌、乏力、出汗多、体重下降,到医院一检查,被诊断患上了急性糖尿病。

严冬明感到天旋地转,儿子和女儿立即为他办理了住院手续。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严冬明的病情稳定了。可他每天吃的药更多了,有的药不能与治高血压的药一起吃,他还要计算好时间,这让他感到非常麻烦。

2009年12月的一天早晨,严冬明到天坛公园锻炼完后,晨练的人围在一起聊天,退休的张大妈说:“我的邻居给我推荐了一本书,叫《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只要按照上面写的去吃,能治好许多病,根本不用再吃药了。”王大爷说:“是著名营养学家张悟本写的,我儿子也给我买了一本,我还看了光盘,讲得特别好,像高血压、糖尿病、便秘、癌症等,都可以治好。”

严冬明一听,立即来了兴趣,赶紧向他们咨询。听他们讲得那么神奇,他当天就去书店买回了这本书,并一口气看完了光盘。按照张悟本的说法,只要每天喝绿豆汤、吃生茄子、生苦瓜和生白萝卜,不仅能治好便秘、高血压和糖尿病,就连肺癌等也能治好。

严冬明毕竟受过高等教育,对于张悟本的理论有些半信半疑。因为现在各种养生的书太多,鱼龙混杂,那些“专家”所讲的还互相矛盾,他一直觉得不必太相信。可后来他每天去公园时,都会听到大家在议论张悟本,说他有多神奇,按他的方法去吃,自己和家人、朋友的病都好了,这让严冬明对张悟本开始产生一些信任。

2010年2月初,严冬明在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节目看到了张悟本连续几天的讲座,并得知他出生于四代中医世家,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医药专业,是卫生部首批国家高级营养师后,便对他深信不疑了。他觉得,电视台能邀请他讲课,肯定是经过审核的,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不顾儿女反对

第二天早晨从公园出来后,严冬明就去菜市场买来了10斤绿豆、两个长茄子、两根苦瓜、一根白萝卜。他按张悟本教的办法,将一斤绿豆加水煮了6分钟,又将苦瓜洗干净。过去,别说生苦瓜了,就是熟苦瓜他都不爱吃。可为了治病,他硬着头皮拿起苦瓜咬了一口,顿时感到又苦又涩。但他强迫自己咽下去,硬是咬着牙将两根苦瓜全吃了。

后来,严冬明每天的食谱变成了雷打不动的绿豆汤、生苦瓜、生茄子、生白萝卜。可不久,严冬明就开始腹泻,女儿严雪劝他去医院,他却认为这是在排毒,照吃不误。而且,此时严冬明已经不再吃药了,女儿怎么劝他也不听。

严雪有些担心,就把这些情况告诉了哥哥严宏海。严宏海一听,立即火急火燎地赶来,和妹妹一起劝父亲说,有病不吃药是很危险的,应该听医生的话;即使食疗,也不能不吃药,食疗只能作为辅助。可严冬明根本听不进去。

听说张悟本在奥体中心附近开了“悟本堂”,严冬明决定亲自去让张教授给自己看看病。当严冬明来到“悟本堂”挂号时,被吓了一跳:普通号500元,但已经排到两年以后。2000元的号也排到半年以后了。如果加急的话,需要交5000元。为了能尽快让张教授给自己看病,一向节省的严冬明一咬牙,花5000元挂了一个加急号。

那天,张悟本给严冬明把了把脉,看了看舌头,又询问了几句他的情况,然后为他开了一个方子:每天三斤绿豆煮汤,每天服用钙粉4000毫克,每隔一天晚上用热水泡脚,然后给三个脚趾放一次血,各放50滴,不要喝牛奶和酸奶,每天早晨喝豆浆,中午吃生苦瓜,晚上吃生茄子……

十多分钟后,严冬明如获至宝地拿着方子走了出来,并花1400元购买了五罐钙粉。每天,他严格地按照张悟本的方子去做。由于他自己不会放血,便请了小区里退休的向大夫隔一天晚上来帮他放一次血,每月付给向大夫300元。每次放血时,严冬明都疼得直哆嗦。看到那么多血被挤出来,他有时都觉得头晕。可他坚信张悟本所说放血是为了治气滞血瘀,每次都咬着牙坚持着。

一天晚上,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严雪,看到向大夫在给父亲放血。她惊呆了:父亲本来身体就弱,放这么多血,他的身体怎么受得了啊。她对父亲说:“您怎么也相信这种迷信的做法啊,再这么放,您身体非垮了不可。”接着,她又对向大夫说,“以后不要再给我父亲放血了。”向大夫说:“是你父亲让我来帮忙的。”严冬明觉得女儿不给自己面子,生气地对她说:“我的事你少干涉。”说完,连连给向大夫赔不是。

向大夫走后,严雪又看到父亲在服大量的钙粉。她问父亲:“您怎么吃这么多钙粉啊?”严冬明说:“是按张教授的方子服用的。”严雪曾听说过,人每天的补钙量不能超过一定的数量,她不知父亲服用的会不会超量。第二天吃晚饭时,严雪发现菜比过去咸了许多,父亲患有高血压,大夫曾让他控制盐的摄入量。父亲向她解释说:“张教授说了,吃盐多少与高血压没关系。”

严雪感到越来越不安。第二天,她向自己一位做医生的朋友咨询,朋友告诉她说:“成人每日钙的摄入量为1000毫克左右,最多不能超过2000毫克。每天4000毫克严重超量,会导致泌尿系结石等疾病,甚至导致肾衰竭。而盐绝对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不控制盐量,会导致心、脑、肾的并发症,甚至脑猝死。”

朋友的话令严雪不寒而栗,她正琢磨着怎么说服父亲时,接到了哥哥的电话。严宏海问她:“爸给我打电话,让我帮他买90斤绿豆。现在绿豆都10块钱一斤了,他买这么多绿豆干什么?”严雪说:“哥,我正发愁呢,你晚上回来一趟,咱们和爸好好谈谈吧。”

下班后,严宏海和严雪一起回到父亲家。严冬明一看儿子空着手回来,就问他:“我让你买的绿豆呢?我一天要煮三斤绿豆,家里的绿豆吃完了,就等着你买来好煮绿豆汤呢。”严宏海说:“一天三斤绿豆?这也太邪乎了吧?”严雪也把医生朋友的话转达给父亲,严冬明生气地说:“你们是不是嫌我花钱多了?我现在还没吃你们的呢,我花的是自己的钱。”严雪赶紧解释说:“爸,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是担心您的身体。”严冬明说:“我的身体不用你们操心,我就是相信张教授。他是卫生部首批国家高级营养师,电视台都请他去给全国人民讲课,听他的会有错吗?”

严宏海和严雪苦口婆心地劝说父亲,可严冬明根本听不进去,兄妹俩不知如何是好。

险些丢了性命

在停药“食疗”期间,严冬明也经常量血压、测血糖,虽然发现都比正常值高,但他因为没感到特别难受,觉得慢慢就会调理得正常了。

2010年3月底的一天早晨,严冬明起来后感到头晕,女儿赶紧给他量血压,发现血压达到了170毫米汞柱。女儿立即要带父亲去医院,严冬明说:“没事,我昨天晚上没睡好,休息一会儿就好了。”女儿说:“那您吃点降压药吧。”严冬明摆摆手:“张教授说了,降压药不仅会扩张血管,造成脑出血,还会引起肾衰竭。”

父亲如此固执,严雪真是无可奈何。

没过几天,严冬明觉得心慌、乏力,便用血糖测试纸测了一下,结果血糖值接近10mmol/L,比正常值高。他想起上次看病时张悟本告诉他,好多病人12mmol/L都没什么,属于正常,他就没往心里去。

2010年5月21日晚11点,严雪关了电脑正准备睡觉,突然听到父亲屋里传来“嗵”的一声。她急忙跑过去,发现父亲摔倒在地上,已经昏迷。她赶紧拨打120,将父亲送到医院,严宏海夫妇得知消息后也匆匆赶到医院。经医生全力抢救,严冬明终于脱离了危险。医生告诉他们说,严冬明是糖尿病并发症:肾小球硬化症,死亡率非常高,幸亏送来及时,否则后果难料。严宏海对医生讲了父亲停药“食疗”的事,医生严肃地说:“真是胡闹,根本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这是会出人命的。”

严宏海兄妹轮流在医院照顾父亲,并再次将医生的话告诉他,可严冬明还是不太肯相信。5月27日,严宏海拿着一份报纸来到医院,对父亲说:“爸,您看看上面的文章,有记者调查了,张悟本根本不是北京医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医药专业毕业的,也不是什么国家高级营养师,专家们已经对他的食疗理论进行了一一反驳。”

严冬明愣了。这次死里逃生,让他在心有余悸的同时,已经开始对张悟本有些怀疑了。看到文章后,他才知道自己被骗了。严冬明懊悔不已:“我真是傻啊,怎么就这么盲目地迷信呢?”

严冬明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出院后一直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药,病情很稳定。他表示,愿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一定要相信科学!

如何调理高血压办法范文第5篇

如何积极预防心脏病的发生呢?

1.科学饮食很重要

低脂饮食,高血压患者应低盐。高血脂是血液中的隐形杀手,故应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蛋黄、鱼卵、蟹黄或奶油等。

肉类宜选用鱼类及去皮家禽。不要吃禽皮,因为禽皮含脂肪高。炒菜时,多用含不饱和脂肪酸高的植物油(如豆油、橄榄油),少用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如牛油、猪油)。

五谷、蔬菜、水果类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在不提高血脂的情况下,能供给人所需要的全部热量,故而不妨多吃点糙米杂粮、豆类、胡萝卜以及绿叶蔬菜和苹果、梨、香蕉等水果。当然,低脂不是无脂。一点肉不吃也是不科学的。从营养角度来说,脂肪层也是心脏的必要保护层。

2.情绪控制不可少

入秋后,老人发生血管疾病特别多,这固然和天气有关,情绪因素同样不容忽视。古人早就注意到人的情绪和健康的关系,认为养生中养神为首,“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失调。

心脏不太健康者,在暴怒之时骤然停跳送了性命的报道并不少见。人在情绪极度兴奋时,对心脏的危害非常大。不仅如此,任何恶劣的情绪,如极度紧张、焦虑、悲痛或忧愁等,均会危及心脏的健康。对于心脏病人,要学会减轻压力与宽松精神,正确对待各种精神或环境的应激事件。保持平和心境,节制情绪变化,喜怒有度,切忌大喜、大悲、大怒。

3.运动才是真王道

人体在运动时,全身各个器官都得到了锻炼,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心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加肌肉与血管弹性,并能使血液中的胆固醇下降。应因人而异来选择运动,如老年人可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选择就更多了。对于住高楼的人,爬楼梯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好办法。应当注意的是,心脏病人运动亦不能过量,否则反而会加重症状,应以没有疲乏、自我感觉良好为度。

除了保证以上三点之外,平时也可以多吃以下的食物:

1.杏仁

含有丰富油脂的坚果,如花生、杏仁等,在美国被视为每日必须食用、有益心血管的食物之一。坚果中含对心脏有益的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即使每周只吃一次坚果,也能减少四分之一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其别推荐杏仁。杏仁不但富含蛋白质,还有维生素E和精氨酸,其功能是打通血管,防止血小板凝结,降低心脏病风险。

2.黑芝麻

含有强力抗氧化成分的黑芝麻,不仅可减缓衰老,使头发乌黑,也能让血管变得更有弹性。黑芝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可以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是优质的脂肪来源。铁质及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黑芝麻,也是中医认为可以补血及滋补五脏的食品。

3.菠菜

菠菜富含叶酸,叶酸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早就有据可查,而且叶酸和维生素B12比维生素E、大蒜和其他营养补充剂更能有效预防心脏病。服用叶酸可以降低25%罹患心脏病的风险。比外,菠菜中的铁类及微量元素,可以达到补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