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修复市场前景

生态修复市场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修复市场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修复市场前景

生态修复市场前景范文第1篇

原因多,修复难

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有诸多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政策研究”课题负责人吴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先是长期过度施用农药、化肥,以及污水灌溉造成土壤污染,我国每年化肥施用量超过4100万吨,污水灌溉农田面积超过330万公顷。其次,在大中城市及工矿业发达地区,矿石冶炼、燃煤等工业“三废”排放活动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再次,南方省份土壤重金属天然含量高,加上耕地土壤日趋酸化导致重金属污染加剧。此外,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向土壤直接倾倒,经过日晒、雨淋、水洗,污染得以辐射状、漏斗状向周围土壤扩散,造成周围土壤甚至地下水的严重污染。铀矿和钍矿开采、核废料处理、燃煤发电厂、磷酸盐矿开采加工等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污染土壤修复表现为一个技术问题,但中国环境科学院总工程师李发生在接受采访时多次强调,工程的总体设计需要美学支撑。他指出,场地修复事业中的人文科学,包括人的素质、人文环境,也包括所匹配的政策。“场地修复中的人文问题目前在国内极少被关注。比如修复公司应以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去工作,这样许多问题就容易解决了。甚至,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地去考虑场地修复工作的美学建设、景观恢复问题,采取措施降低能耗等。”他主张美学管理要在第一时间介入场地修复设计,“污染场地到底适合做什么,在一开始就应该统筹规划。国内通常更多地强调使用功能,不会考虑那么深远。事实上,修复是对污染场地的优化过程,要寻求对环境影响最小、视觉效果最好、更加安全的解决方案。”

同时,李发生认为,污染土壤修复产业需要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处理好各方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首先是污染企业,其次是政府,然后是参与土壤修复的企业,还有更重要的是老百姓。考虑到很多污染企业是国有企业,在协调利益关系时国家干预也格外重要。”他强调,在协调土地开发商、公众、土壤修复企业、政府关系中,注重顶层制度设计,平衡各方利益,使这项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让和谐的人文之美与先进的修复技术相结合,恢复土壤的生态原貌。

公众参与机制不畅也是导致重金属污染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的问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程红光认为,信息不对称是治理难的重要原因。因为企业的污染只有企业最清楚,公众并不是特别地了解企业的污染状况,也不具有相关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他告诉记者,要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关键在于要以人体健康为指挥棒,转变环保相关工作的工作方式和重点,需要规划、产业、环保、水利和卫生等部门齐抓共管,控制重金属污染的暴露渠道。他建议,从提高重金属污染监测的能力、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完善权力分配体制等多个方面完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

修复产业,迎来初生但空间巨大

生态修复市场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困境;对策

一、生态农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1.农业生产环境治理压力大

生态农业生产对环境依赖程度较高,生产环境约束趋紧直接影响并制约生态农业发展。不正视农业的环境治理,整体上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导致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已经主要不是人口的压力,而是农业生产方式、农村人口结构和农村产业发展和转型所导致的。由于工业发展中对于环境承载能力的透支,带来巨大的环境污染代价,重金属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空间。在产量至上理念的推动下,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对耕地及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禽畜养殖业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农业生产的排放物已经成为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是现实的挑战。生产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大,注定是一场持久战,亟待加强土壤污染的防治和修复,加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2.逐利冲动与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

相对于工业生产而言,农业生产周期长,容易受自然灾害、天气、病虫害等不确定风险的影响,结构调整难度较大。工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程度高,信息透明度好,相对更容易进行质量追责。农产品的生产供给者数量众多、来源分散,流通环节中的加工、储存、运输、分销等环节均存在安全风险,对农产品质量无从追溯或追溯成本过高。逐利思想的诱导和市场秩序的缺失,致使一些急功近利的生产者竭泽而渔。生态农产品生产标准严格,但实际操作中监管存在漏洞,经销商随意标注生态标识等违规行为难以得到及时处置。信息不对称与市场秩序不规范叠加,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现象。破解信息不对称亟待整治认证领域乱象,打击假冒生态农产品,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增强交易信任。

3.缺乏合理的定价机制

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是提高农业安全水平的关键。投资现代生态农业投入的资金大、成本高,投资回报速度较慢。只有当生态农产品能够得到足够的回报,农业从业人员才有积极性恪守生态农产品的严格要求。生态农产品定价面临顾客的购买欲望与价格之间的反差,虽然消费者都想享用优质农产品,但面对相对较高的成本和售价,部分人群只能是望而却步,市场前景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好,需要细分市场精准定价。生态农产品如果定位于高端农产品,高端消费者为了食品更加安全,愿意也有能力花费更多的代价。但仅仅面向高端收入群体,受众面较小,市场前景不宽。如果定位于中高端农产品,必须将规模做大才能保证投资收益。部分农产品价格涨跌频次高、波动幅度大,分散生产的农户在承担价格风险上缺乏避险手段。

4.利益分配机制有待完善

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巨大、种类繁复,数量众多、分散经营的小农户处于产业链的下游、风险承受能力弱,面对市场缺乏议价能力,被迫依靠低廉的价格和粗放的产量谋求生存空间。农产品重要特性之一是“盲点商品”,仅从外观很难判断其质量高低,市场上既有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情况,也有鱼目混珠投机取巧的现象。销售者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收购农产品,而缺乏议价能力的农民只得以量取胜。数量至上影响下的工业化农业生产方式,导致抗生素与食物添加剂的滥用,工业化原料、准工业化原料等诸多种类的东西,披着增加产量的科学外衣出现在农业各个生产环节。一些地方出现生产上的“一家两制”双重标准现象,不同用途的农产品采用不同的方式生产,用于出售的首要标准是高产,用于自己吃的首要标准才是安全。

二、生态农业改革的路径探索

1.强化科技支撑,锻造动力引擎

以科技创新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科技的创新和重大技术推广,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使用更少剂量的化学农药和肥料,发展生物防治技术,实施综合的农场管理。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院所、大学与企业共建技术研发平台,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生态农业选址在土壤质量、灌溉水源、环境空气等方面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加强农业用药安全管理,减少化肥使用量,即使牺牲产品的品相和产量也要保证符合生态标准。改善农业技术装备条件,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武装生态农业生产。推广3G智慧农业物联网远程监测与自动控制技术,利用云计算等新手段将互联网从桌面延伸到田野,实现农业生产与大数据智能衔接。以优质种苗产业化开发、推广温室智能系统、工厂化水产养殖、现代设施化畜禽养殖为手段,有力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职业农民。根据农民培育需求变化,调整培育对象和培育内容。侧重培育需求更强烈的新型经营主体,如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田大户、家庭农场等。在做好传统农业生产培育的同时,加强农业产前和产后的培育,增加农产品销售、管理、品牌建设等针对性较强的培育内容。培育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使其增强抗风险能力。

2.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竞争能力

农业品牌化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莱瑞莱特指出:“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就是拥有占有统治地位的品牌。”随着产能过剩的凸显,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企业经营策略从重视生产到重视营销,再到重视品牌建设不断演进,力图从众多的供应商中脱颖而出。品牌是生产者对产品质量的保证和对消费者的承诺,消费者的认同是品牌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品牌有助于建立质量安全与信誉管理的载体和约束机制,可以减少搜寻成本,降低交易风险。品牌产生的溢价效应有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生态农产品应具有与其他同类商品的明显差别和鲜明特征,正是这种差异性将这些产品与同类商品在消费市场中区分开来。企业存在的价值是为满足顾客需求,重视顾客需求调研,掌握和引领顾客需求,企业才能找到进步之阶。随着消费层次的提升,人们的消费心理有所改变,从单纯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转向更加关注商品包含的情感价值、美誉度等。新品牌主要关注品牌创建,求新求变以形成品牌资产,老品牌主要关注品牌维护,延续消费者对老品牌的正面回忆和情感。

3.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提升农民增收能力

建立和完善市场利益分配机制的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关键因素。生态农业必须使农户得到经济效益,才能得到推广和发展。农业增效仅依靠土地流转增加规模化程度是难以实现的。农民增收不仅取决于产量增加,更取决于价格形成及其背后的市场力量对比。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目前仍然是以家庭农场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说明大规模集中经营并不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障碍的万能灵药。解决分散生产与庞大市场对接风险的精髓在于,如何以社会化服务为中介帮助农民顺利进入市场,如何建立符合多元主体意愿的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增强农民的议价能力需要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台湾、韩国、日本等东亚农业发展模式限制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目的在于侧重保护农民的收益。在适度规模农户和小农户的现实基础上,以农民合作组织进行市场对接、安排生产、提供技术和金融服务,农民合作组织可以从农民急需的生产服务项目入手,提供机耕、供种、灌溉、植保、收割、储运、分拣、保鲜等服务,发挥规模优势获取一定的盈利空间。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通过农民组织化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农民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发掘农村社会资本熟稔的潜力,让更多的资金进入农业农村。

4.丰富营销渠道,拓展盈利空间

农业产业化的龙头是市场而不是企业。囿于生产标准的严苛要求,生态农业存在产量较低、耗时较长、成本较高、销售渠道狭小等问题。资本为了逐利进入农业,需要通过销售实现优质优价,获得预期的回报。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和业态,推动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有机结合,延伸农业产业链。建设公益性的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等,加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为生态农产品提供便捷的流通平台。采用直销、直供的方式,将农产品销售与消费者直接对接,减少流通环节,节省流通费用。推行农产品直接进社区的方式,在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建立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关系。促进农产品与超市直接对接,稳定销售渠道,降低流通成本,锁定消费人群。以国际市场带动国内生态农产品销售,按照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标准生产和销售优质农产品,没有农业国际化就没有农业市场化,也就没有农业现代化。通过电子商务开拓生态农产品市场,借助网络平台把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展现给消费者,提升产品的透明度和知名度,使消费者更方便的了解产品信息,增强消费者信心。

生态修复市场前景范文第3篇

1.1残饵以及排泄物

利用冰鲜杂鱼作为饲料进行网箱养殖或池塘养鱼时,饵料浪费和污染现象更为严重。林永泰等对黑龙滩水库网箱养鱼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饵料中总氮(TN)含量为5.22%,总磷(TP)为1.43%,投入的饵料中TN含量为131.2t,TP含量为35.9t,从饵料进入水体的TN为96.27t,TP为34.04t,分别占饵料TN和TP含量的73.38%和94.81%。Funge-Smith等曾对稻田养虾池中的物质平衡作过研究,发现在养殖过程中只有10%的N和7%的P被利用,其他都以各种形式进入环境。

1.2水产药物污染

现代化水产养殖特别是高密度水产养殖中,为了防治疾病、清除敌害生物等,大量使用化学药物。药物、消毒剂等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滥用药物现象十分严重。Solbe曾报道,英国水产养殖业使用的化学药品达23种,而1990年挪威养殖业使用的抗生素种类比农业使用的还多。一部分药物直接散失到环境中,造成环境短期或长期退化。珠江三角洲沿岸曾经大量使用硫酸铜来治理虾病,导致目前该地区水环境Cu污染仍然相当严重。

2对底质的影响

水产养殖区底泥中C、N、P含量比周围水体沉积物中高,耗氧量亦高,沉积物中经常可见残饵。当底泥堆积的有机物过多时,将导致底质理化指标改变,微生物分解作用旺盛,底泥溶解氧不足,因缺氧或无氧而成为还原态。海水中含有大量硫酸盐,在还原环境中生成H2S,并且由于沉积物的吸附作用,可以渗透扩散到底层数厘米深。养殖区底泥沉积物中高硫化物、COD、无机氮和无机磷含量明显较非养殖区高。

Hatcher等在加拿大UpperSouthCove贻贝养殖区进行试验,发现养殖区的沉降量往往是非养殖区的2倍以上。在瑞典的某贻贝养殖区,研究人员发现,每个养殖季节结束后底质都增厚10cm左右。根据季如宝等在山东省桑沟湾养殖区的测定结果来看,仅栉孔扇贝单位面积的排粪量便可达65.88kg/(hm2•d)(干重),合计每年产生18520t(干重),加上其他养殖贝类的排粪,整个养殖区年产粪便量近40000t,这其中还不包括大量的假粪。生物沉降将大量悬浮物搬运到底层,其中包括本应悬浮的高有机成分的较小颗粒物,这些有机物在底层堆积,导致微生物活动加强,增加了底质对氧的需求,因而可能产生缺氧或无氧环境,促进了脱氨和硫还原过程,加速释放无机营养盐,有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3池塘底泥修复技术

3.1异位处理技术

底泥异位处理技术一般是指疏浚技术以及疏浚后的处理技术。通过水力或机械方法挖除或者抽取底泥表层的污染物,再进行输移处理,减少底泥污染物的释放。目前该项技术主要被用于湖泊水库等受工业污染比较严重的水域,在池塘养殖方面应用不多。

3.2原位处理技术

底泥原位处理技术是指在湖泊、水库或者池塘等水域内,利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减少受污染底泥容积,减少污染物量或降低污染物的溶解度、毒性或迁移性,并减少污染物释放。按其原理不同,可分为原位化学处理、原位物理处理、原位生物处理、原地生态处理4种。

3.2.1原位化学处理技术原位化学处理技术是指通过投加含氧量高的化合物,补充底泥中有机物分解所需的氧,减少H2S、NH3等厌氧代谢产物的生成。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硝酸盐,如Ca(NO3)2、NaNO3等,它们可以迅速氧化H2S,并能被有机物利用。或通过投加化学试剂,固定水体和底泥中的营养盐,并在底泥表面形成覆盖层,阻止底泥向水体释放营养物[23]。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铝盐,如Al2(SO4)3和NaAlO2,因为铝盐与磷形成的络合物或聚合物性质比较稳定,即使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也不会重新释放出磷。另外,铝盐水解形成Al(OH)3絮体,还可以吸附水中有机物、含磷化合物等胶体粒子。目前已有关于采用铝盐来降低养殖水体中浑浊度的报道。

3.2.2原位物理处理技术原位物理处理技术主要是采用物理方法,通过人工曝气、破坏分层等方法造成异重流,提高底层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和水体温度,加速水体和底泥中污染物的降解,以去除污染。研究人员对美国的Medical湖采用该技术后,发现水中的氨氮和总磷含量均明显下降。日本KihamaInner湖、华盛顿Denny海湾、威斯康星Sheboygan河等均采用了该技术。原位物理处理技术作为底泥处理技术效果明显,可以与疏浚技术结合使用,但一次性投资较大,同时物理处理技术会破坏湖泊原有的生态系统,可能会导致新的生态危机。

3.2.3原位生物处理技术原位生物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底泥中生物的代谢活动降解减轻污染物的毒性,改变有机污染物结构、重金属的活性或在底泥中的结合态,通过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或物理特性而影响他们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降解速率,从而对底泥污染物进行处理。原位生物处理技术根据所选用生物种类的不同可分为植物处理、动物处理、微生物处理和生态修复。由于生物本身的生长周期较长,因此植物处理和动物处理目前很少见。有人曾对湖泊中芦苇、底泥中蚯蚓等生物对底泥中重金属的富集进行过研究。目前以微生物处理为主。

3.2.4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共生、物质循环再生以及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生态修复是目前公认的能彻底解决湖泊污染问题的最好方法。部分学者认为,微生物在对底泥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时,主要利用底泥间隙水中的水溶态物质。当底泥中存在水生植物时,水生植物可以对底泥中的污染物进行富集,并通过根际微生物吸收、移去、挥发或稳定底泥中的环境污染物,最终修复湖泊底泥乃至整个湖泊生态环境。不但可以通过微生物去除底泥中的污染物,还可以通过植物的吸收积累作用,将底泥中的重金属、磷等不可降解污染物输移到水环境之外。蔡惠凤等在实验室模拟生态条件下,运用投放复合微生物、微生物合酶菌液、添加营养促生剂、水底界面曝气等不同方法对养殖池塘污染底泥进行生物-生态修复,结果表明,4种不同的生物生态方法均能导致上覆水硝态氮和氨态氮含量升高,促进浮游藻类的阶段性孳生,从而修复污染底泥。

4展望

生态修复市场前景范文第4篇

2011年底,本刊刊登了“高峰竹柳”项目后,引起中小投资者的高度关注,为了让更多投资者了解,本刊对该项目进行追踪调查。速生竹柳为杨柳科柳属植物,是多基因组合杂交的柳树新品种,兼具有竹子和柳树的部分优良特性,是优良超速生新能源树种,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材质优良、干形优美、木材用途多样等突出性能优势,是工业原料林、盐碱地造林、湖泊滩涂造林、园林绿化、环境生物修复的理想树种,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1.高峰牌速生竹柳的优势――生长迅速、成活率高

目前,高峰的公司已拥有“高峰竹柳”苗木基地12680亩;成材示范林5000万株;每年可提供种苗数亿株;旗下的分支机构“造林联合体”达600多家;在10多个省份成立的分公司;引种大小客户2000多户。

之所以将高峰竹柳命名为“速生竹柳”,因为和当前市面上同类相比,高峰竹柳比其他品种要晚落叶45天以上,且生长速度快,当年插苗平均可长到4.5米以上;即使零下42摄氏度也能正常越冬,比普通速生竹柳低5摄氏度以上;高峰竹柳的移栽成活率高,一年四季均能育苗,10月至次年1月为最佳黄金期,2―4月为育苗次时期,5―9月为最差时期,但依然可育苗,但技术要求较高。即有了完整的技术,设施服务,可实现全年育苗。高峰竹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保证常年育苗,配有保鲜库两座,冷藏车两辆,实现“基地――进库――上冷藏车――交予客户扦插”的模式。

2.速生竹柳应用范围广,优于其他木种

速生竹柳的种植密度是杨树的8倍,生长速度是杨树的1倍,售价是杨树的1倍,总体效益是杨树的15倍以上。速生竹柳的木材用途广泛,采伐旋切为单板后可制作市场需求量大的胶合板,还是刨花板、纤维板、纸浆工业的重要原料。从板材用途来看,竹柳木质密度、抗压、抗剪等能力都强于我国的主力速生树种杨树,市场前景广阔。万里常青公司日前联合湖北的知名企业家张昌梅女士投资1000万元,在当地租了4000亩湖地作为育苗基地,用育出的种苗在荒废地上种植大面积成材林,然后用成材林生产板材、生物能源颗粒和纸浆,走循环生产和林业产业化之路。目前,万里常青公司正进行第三代木塑分子聚合材料生产试验,这是一项造福人类社会的最新技术成果。第三代木塑分子聚合材料是利用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与木粉,经分子层次聚合生成,采用挤出、模压、注射成型等常规塑料加工工艺,生产出各种板材、型材和产品。这种新型板材不吸水、不变形、不褪色、不老化、不腐蚀、不霉烂、不虫蛀,节能环保效果好。

从造纸用材来看,柳树的纸浆性能优良,纤维素含量和质地高于杨树以及其他树种。速生柳树是个“吸毒解毒”的治污能手,将污水排放到竹柳树林中,经竹柳林过滤吸收,可以消除大部分氮磷钾,还可分解土壤中的重金属。做为园林景观树种、行道树等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因为它没有柳絮。可以说,种植速生竹柳可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3.速生竹柳效益分析

一、育苗出售。分为育大苗和育小苗两种。育大苗当年可长到4米以上,直径可达2.5至3.5公分。保守价格每米2元,每株能卖6元,一亩苗的售价6万元以上。育小苗当年可长到3米以上,直径可达1.5至2公分,按市价每株3元出售,一亩效益3万元左右。

二、生产把材。把材就是杈把、铣把等把子用材,每根长1.5至1.7米,粗度为5公分,现在市场上每根把子的价格均在4―6元。一亩地的2年产值能达到10万以上。

三、纸浆用材。该种植模式适合浅滩、荒涂等大面积种植,生长3至4年,平均胸径可达10至12公分,高度可达12至13米,亩产鲜木材重量约达120至130吨。售价一般为550元/吨。一亩地三年后的产值能达5万元以上,且在每次砍伐后第二年又可长出新苗,三年后又可再伐,二次砍伐产量要比第一次高30%以上,可连续砍伐7―8次,被业界称为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

四、建筑用材。一般情况下自然生长四年,每株的高度能达到15米左右。一株可出4根架材,每根按30元计算,每棵的产值就为120元,一亩地就能收入8万多元。

五、种成材林。该栽植模式可配合林间经济,到第六年,每株胸径可达到25至30公分,高度可达20米以上,每株的材积可达0.4立方米。按市场价每立方米800元计,一亩六年后的产值可达10万元以上。如果把每年修剪下来的枝条进行再育苗,每年收入又可再增加1万元以上。无论怎么种植,也是种植其他粮作物的效益10倍以上,是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的3―5倍以上。

若读者对该项目感兴趣,可通过以下方式咨询:

中国高峰竹柳产业集团公司

安徽阜阳万里常青苗木生产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皖阜阳市经济开发区申寨社区办公楼1-3楼

公司网址:省略;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088-2853

生态修复市场前景范文第5篇

公司计划分四期工程初步建成高标准的绿色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基地。

一期工程投资1500万元,以肉牛繁育和育肥为主,根据牛场育种目标有计划地引进冻精,使其产生基因型优良的后代。定期地制定出符合牛群育种目标的选配计划,防止近交衰退,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每头母牛本身的特点选择出优秀的与配公牛。引进渤海黑牛,在原有的鲁西黄牛、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的基础上改良肉质和产量。现在一期工程已经完成。

二期工程计划投资5000万元,继续进行肉牛繁育和品种改良,使肉牛存栏达到5000头,建成肉牛屠宰加工厂一处,对牛肉进行分割包装,生产绿色牛肉。同时肉牛养殖产生的粪污,经过沼气池系统处理后形成沼液沼渣用于大棚蔬菜种植,生产绿色蔬菜。现二期工程也已基本完成,去年春节前,已有第一批高档牛肉投放邹平市场,受到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市场反响非常好。

三期工程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食品加工厂一处,进一步对牛肉、蔬菜等进行深加工,生产绿色食品。四期工程计划投资6.8亿元,对承包的2000亩荒山进行改造绿化,种植观赏树木、经济作物,同时利用闲置土地散养部分肉牛、山羊、草鸡等畜禽,使整个绿色生态高效产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开发绿色娃娃鱼养殖研发示范基地绿色山鸡、梅花鹿、野猪养殖示范基地;绿色有机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绿色生态旅游区。现在,公司发展计划的三四期工程正在按计划实施中,计划用两年时间就可建成绿色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基地。

公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2010年11月,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张洪本带领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现场会参会领导来我公司视察指导工作。2011年1月,县委书记王传民,县委副书记、县长范连生带领全县镇域经济科学发展现场观摩会与会领导来我公司观摩指导工作。2011年4月,来自北京的全国著名画家姚治华、郭公达、马振声、马西光、董辰生、朱理存、李碧霞等来到我公司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现场挥毫撒墨,给公司的发展给予极大的支持和关注。县政协主席程作通、副县长刘锋、潘玉兰等领导以及孙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也多次莅临公司参观指导工作。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像一缕缕春风,给公司发展以极大的鼓舞和有力鞭策。

邹平长河养殖有限公司计划一:用肉牛的粪便去养殖蚯蚓,蚯蚓养成后,用精选好的蚯蚓去喂养山鸡、草鸡、娃娃鱼等。用蚯蚓作为食料养殖的山鸡、草鸡、娃娃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对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具有非常好的功效。加工出的成品市场前景非常乐观,可为企业创造不菲的经济效益。计划二:2011年6月份从北京引进有机肥加工技术,建“长河”牌有机肥加工厂一处。用肉牛的粪便经过生物菌发酵后,加工成绿色、环保有机肥料。加工成的有机肥用于大棚蔬菜种植和肉牛草料种植,形成真正的绿色无公害种植、养殖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