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仓储管理的好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购销企业;仓储管理;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01
自国务院1998年11月提出全面贯彻落实 “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以来,昌粮集团吉木萨尔分公司顺应改革春风,加快自身改革步伐,确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经营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仓储管理更加规范,通过多渠道、多举措克服了仓储工作诸多困难,强化管理,确保了粮源稳定、购销顺畅、储存安全。
一、基本情况
昌粮集团吉木萨尔分公司下辖6个库站,4个收购网点,年均收购粮油6万吨,平均储存8万吨,销售6万吨,现有在职职工82人,专业技术人员57人,有效仓容10万吨,公司改制以来,积极顺应昌吉州粮食产业化发展趋势,依托吉木萨尔县优质小麦的生产,凭借过硬的仓储基础设施和人才力量,致力于粮食收购、储存和流通,粮油购销总量名列昌吉州前茅。
多年来,吉木萨尔分公司充分发挥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作为昌吉州粮食流通骨干企业,吉木萨尔分公司始终秉承昌粮集团“做优、做强以建成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愿景,弘扬“团结、自强、务实、奉献”的企业精神,努力打造昌粮集团特色企业文化;坚持管理创新、体制创新,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实践科学发展观,确保区域粮食安全,为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分公司当前粮食仓储管理面临的困难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当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面临如何加强粮食仓储工作规范化管理建设和粮油购销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现状,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既有困难,也有商机。同时,粮食仓储工作是粮食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关系到企业经营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好当前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利好因素和分析解决仓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是管理模式滞后、资金周转困难、仓储设施老化、维修费用短缺,闲置资源没有合理利用,未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点多面广的仓储物流优势,经济效益不明显等。其次是夏粮收购期间,为抢夺粮源,个别收购企业不得不降低收购标准,使收购的粮食质量优劣不等,粮食保管难度加大,不利于安全储存。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化不断深入,多元化粮油购销主体应运而生,他们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争抢粮源势头非常激烈;特别是个体粮商,单兵作战,为蝇头小利,不管粮食杂质、水份超标,上门串户,有粮就收,极大地扰乱了正常的粮食收购市场秩序。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既想掌握粮源,又要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标准,举步维艰。因此,收购的粮食质量标准无法保证,给储粮安全工作带来一定的隐患。
三、加强粮食仓储管理工作 确保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针对过去仓储管理工作滞后的现状,首先从储粮设施合理配置入手, 克服暂时的资金困难因素,加大资金投入,运用先进的科学保粮技术,实现安全储粮科学化、管理规范化、设备使用标准化。各岗位工作人员要严格实行绩效考核,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新员工上岗必须要进行岗前培训,全员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严格执行各项粮食管理规章制度,以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一符五无”仓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经营过程中各项账目清晰,操作规范。
四、以交流学习为基础,向经营管理要效益
为了适应当前形势下的仓储管理工作需要,粮油购销企业必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及时组织开展仓储管理经验交流及新技术培训。首先,与周边县市粮食购销企业之间进行相互学习与交流,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为克服本单位工作的局限性,企业可组织业务骨干到粮油仓储管理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强化一线员工业务培训,强化考核细则,明确职责、定任务、定费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员工的内在潜力,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五、做好粮食仓储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当前,随着农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粮油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减少,粮食产量逐步下降,面对现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必须采取多种灵活措施,调整经营思路,拓宽经营渠道,坚持“内强管理、外拓市场”两措并举,面对困境找出路,发动职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团结一致、努力寻找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办法,奋力突破发展瓶颈,营造新的发展空间。首先是盘活闲置资源,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点多面广的地域优势,开发闲置土地资源或利用沿街闲置宿舍、办公用房等对外进行租赁,增加经济效益。其次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转换经营模式,充分利用自身的仓储设施、设备优势,面向市场,提升服务功能,与工商携手,积极参与农资产品经营,逐步扭转企业长期靠吃政策饭的被动局面。再次是以商品粮基地和现有粮食流通设施为基础,以网络化和信息化为平台,以粮食流通和物流配送为重点,联合种粮大户,立足当地,面向全疆,走出一条产供销一条龙合作化经营之路。同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认真执行国家粮油收购质量标准,按质论价,严把粮食收购质量关,确保收购粮油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在今年的夏粮收购中,既要在创新收购方式和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采取有效措施,增加粮食订单履约率,使种粮农户真正意义上实现丰产增收。还要在仓储管理上做文章,要认真分析近年来入库粮质下降因素,从根本上扭转不法粮商与粮食购销企业抢夺粮源现象,加强一线员工培训力度,提高队伍综合素质,以机制创新稳定仓储队伍,确保储存的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确保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实现农、企双赢目标。
六、结束语
关键词:条码;仓储;配送
中图分类号:TP39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9-0211-02
条码是一种可供电子仪器识别的符号,通过电子仪器识别条码符号所表示的各种信息内容,能快速准确地为生产厂家、销售商及仓储配送部门采集、处理和交换各种信息[1]。随着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条码技术在物流业特别是在仓储与配送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条码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是物流行业条码技术的启蒙阶段,随着现代制造业在国内的发展,国内部分仓储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条码技术对仓储管理的影响,开始关注这一技术[2]。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头两年,是条码开始在物流领域逐步应用的几年,也是中国物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几年。在这些年里,条码技术开始获得物流行业的普遍关注,在一些新建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开始应用。在物流系统中,仓储部分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它不论对物流系统的效率还是成本都产生重要的影响。条码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特别是在自动控制、自动输送、自动分类线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国外一些货物仓储中心利用条码技术大大提高了效率。近几年是条码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条码技术的应用已经给许多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一维条码在物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二维条码也开始快速推广。和一维条码相比,二维条码具有信息含量大,准确性高、保密项强等特点,而且可以不用和数据库连接直接使用等优势,目前已经在各种票证上应用。
从我国目前仓储配送业的现状来看,由于我国物流起步较晚,仓储业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一部分仓储配送企业和生产企业仓储配送部门尚未建立基于条形码数据采集的信息系统,因此,推广和应用条形码技术将成为我国仓储配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条码技术在物流过程中的作用
由于条码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物流效率,并减少工作中产生的误差,所以在发达国家,条码已广泛应用于物流领域中。目前,在物流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能够通过条码来实现商品的自动识别,提高效率;特别是在仓储保管和分拣配送过程中推广使用条码,不仅能减轻劳动强度,而且能使得流通速度明显加快。通过在仓储配送企业中推广条码技术,能够提高我国仓储配送的整体效率和水平。
1.条码技术是实现物流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在整个物流过程中,条码承载着各种物流信息,并附着于物流单元上,保证标识信息与实物同步,条码扫描仪则成为物流单元与信息系统的纽带。以条码识读为基础的POS自动销售系统,带来了销售、库存管理、订货、结算方式的变革,同时也促进了条码体系的发展及其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的应用,逐步从物流供应链的零售末端前推到配送、仓储、运输等物流各个环节[3]。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手持式终端在物流管理中广泛应用,实现了一机多用:将商品的出入库、盘点和业务人员的外出订货等功能放在一台手持式终端上,通过网络将手持终端的数据和计算机系统相连接,保证供应链各环节用户的应用。可见,没有条码的物流过程已经不可想象,条码技术是实现物流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2.条码技术可以加快商品流通,减少差错
条码技术对现代化物流作业与管理的影响已经深入人心,大多数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了这一技术的优势,没有条码技术就难以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条码技术是实现物流信息化的基础。目前,条码的应用已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的好处,在商品的流通领域中,条码的应用可缩短商品的产、供、销之间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加快物资和商品的流通。上海新界货运服务有限公司通过扫描EAN/UCC-128条码符号,实现货物分拣、自动分配库位、库位查询、自动打印运输标签、进出库信息采集等功能,使管理人员实时掌握收货、发货以及库存等信息,大大改变了原来仓库作业效率低、易出错的状况[4]。
3.条码技术可以提高仓储管理水平
条码技术不仅可以标识所有物品,同样也可以标识货位,只有扫描了货位条码和货物条码后才能完成上下架过程,这就可以确保货物的货位信息总是准确的。如果没有条码技术,传统方式下的货架操作往往使货物与货位信息相脱节,如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指示在某处出库某种物品,但操作工将叉车开到货位后却发现并不存在这样的物品。在仓库管理系统中,正是通过条码技术使得货物和货位能够一一对应,方便货物的快进快出,从而实现入库业务、出库业务、仓库调拨、库存调拨等功能,有效控制并跟踪仓库业务的物流和成本管理全过程,实现完善的仓储信息管理。
三、条码技术在仓储与配送领域的应用
1.条码在入库验收过程中的应用
入库验收时,作业员首先要从数据处理终端上进入入库模式,使用条码数据采集器识别货物原有的条码标识,录入客户代码、数量、货架等资料,然后将货物摆放在小型运输车上,待所有要进仓的物品登录完后,把数据采集器置于通讯接口上,驱动打印机将进仓的物品标识、清单打印出来[5]。同时,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计算机客户端,进行数据的操作处理后,资料存储在服务器上实现资源共享,完成收货的自动录入工作。
2.条码技术在仓库盘点中的应用
盘点就是根据库房中存储的所有货物进行账面和实务的盘存操作,在仓储保管过程中使用条码对物品进行单品管理。每一种不同规格、型号的物品用不同的条码标识,整合条码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等辅助识别、录入设备,实行一物一码。查询、清点货物时,只需用条码扫瞄器扫瞄物品的编码,数据库服务器就会将符合条件的所有物品详细资料提交出来:如物品名称、在库数量、存放位置、客户资料、进仓日期、办理人员等。工作人员将扫描的商品信息和条码数据终端中原有数据进行比对,如有不符,输入实际货品信息,系统会记录这一货品并建立一份盘存数据档案。
3.条码在出库过程中的应用
出库作业要与某客户的各项货品出库单相结合,操作员根据出仓单进行出货作业。首先出库操作员从其条码数据终端上选择了出库模式后,用条码数据采集器扫瞄货物的标识,系统便确认仓库里是否含有提货单上的物品,其数量、规格、型号等信息是否正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录入出库的客户代码、货物数量、车次路线等资料,用小型货物运输车将出仓物品送到指定的车次路线。操作完成后,利用打印机打印出货物出仓清单。然后将出库货物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将数据通过网络对数据库的资料进行更新处理,进行出库登账,更新货物库存明细。
4.条码技术在配送运输中的应用
物品在出仓后,将会进行装车派送和运输环节。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通讯等许多行业都存在货物的分拣、搬运问题,大批量的货物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其分门别类,准确无误地装到指定的车箱或航班,以送到不同的目的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应用条码技术,使包裹或产品自动分拣到不同的运输机上,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将预先打印好的条码标签贴在发送的物品上,并在每个分拣点装一台条码扫描器。在派送过程中,派送员将按照出仓单上注明的目的地点,依据最近的路线,将物品送到客户手中。客户收到物品后,认可物品的数量、外包完好无损后,签字确认。派送员将使用手持数据采集器进行扫瞄确认,完成派送、运输工作。派送员回到公司,只需将数据采集器的资料传输到计算机上,整个过程便结束。
参考文献:
[1] 张铎.推广应用物流条码[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3).
[2] 沈洪锋.基于条码的企业仓储和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J].现代商业,2008,(27).
[3] 孙宏英,刘军胜.条码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仓储物流;成本控制
1.选题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现代企业面临着全球市场的竞争和挑战,企业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寻求降低物流总成本,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物流成本是除原材料成本之外最大的费用支出项目,一般占总成本的30%一40%,有效的物流管理可以节约15%一30%的物流成本。在制造型企业中,仓储物流占据着突出的地位。仓储能够对货物进入下一个环节前的质量起到保障作用,是加快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的重要手段,能够保证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有效降低仓储物流成本,充分挖掘第三利润源泉,对仓储物流成本实行有效的分析和控制,是增强此类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手段。
2.仓储物流的含义
现代“仓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仓库管理”,而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供应链一体化背景下的仓储,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仓储。它表示一项活动或一个过程,是以满足供应链上下游的需求为目的,在特定的有形或无形的场所、运用现代技术对物品的进出、库存、分拣、包装、配送及其信息进行有效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物流活动。仓储物流的基本功能包括了物品的进出、库存、分拣、包装、配送及其信息处理等六个方面。根据货物在保管过程中的支出,可以将仓储成本分为以下几类:
(1)仓库保管费。即为存储货物所开支的货物保管费用,包括货架货柜的费用开支、仓库场地的房地产税等。
(2)仓库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一般包括固定工资、奖金和各种生活补贴等。福利费涉及到住房基金、医疗以及退休养老支出等。
(3)折旧费(或租赁费)。折旧费或租赁费是仓储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库房、堆场等基础设施的折旧和机械设备的折旧等。
(4)修理费。主要用于设备、设施和运输工具的定期大修理,每年可以按设备、设施和运输工具投资额的一定比率提取。
(5)搬运装卸费用,是指货物入库、堆码和出库等环节发生的费用,包括设备运行费用和人工成本。
(6)仓库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管理仓储活动或开展仓储业务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主要包括仓库设备的保险费、办公费、人员培训费、差旅费、水电费等。
(7)其他费用。是指保管过程中由于货物损坏而需要仓储环节承担责任的费用,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实际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企业的制度标准,分清责任承担,合理计入成本。
3.我国制造型企业仓储物流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我国制造型企业仓储及其管理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是在很多方面暴露了其存在的问题。
(1)供应链环节的衔接工作不到位。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讲,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是紧密衔接的,某一个环节的周期发生变化,将直接导致相关环节受到影响,而仓储物流作为最重要的衔接部分,不管是采购方面还是配送方面发生问题,都将导致仓储物流活动发生变化,可能产生库存浪费或者凝滞现象,从而提高了仓储物流方面的成本。
(2)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企业之间对于现代仓储管理设备的应用差异较大。一些大型企业的现代化仓库拥有较为先进的仓储设备,包括各种先进的装卸搬运设备、高层货架仓库以及条码射频技术的应用等。而很多企业的仓库作业仍旧停留在人工操作。这种仓储技术方面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严重地影响着我国整体仓储物流的运作效率。企业对提高仓库作业现代化、高新技术化的思想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人工作业的基础上,并没有把先进的仓储技术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上。
(3)仓储缺乏高素质的现代管理型人才。发展仓储行业,既需要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才,也需要善于操作的运用型人才,更需要仓储管理型人才,仓库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仓储的工作效率,较高的人员素质能够明显的提高仓储的工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而人员素质较低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我国目前这几方面的人才都很匮乏。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的物流人才缺口50万,仓储人才尤其是仓储管理型人才缺乏严重。
(4)仓储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我国已经建立的仓储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部分条文已经不适合实际情况。仓储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普遍不强,企业内部的依法管理水平也比较低下,如若发生仓储方面的意外或人为事故,企业很难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
4.对制造型企业仓储物流成本控制的建议
仓储物流成本涉及到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因素,并且在企业物流成本中占据较大比重,如何控制仓储物流成本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充分挖掘第三利润源,有着重要意义。
(1)制定完备的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周期。制造型企业应设立计划部门,主要根据订单制定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周期。订单是公司制定采购计划的依据,也是做好仓储作业的前提条件。但是,在生产计划的制定环节,有时候会忽略实际的生产能力,而是盲目的根据订单数量来下达生产任务,这就导致生产线受限,不能按时完成工作指标;同时,过量的采购,也会增加仓储物流的工作压力,承担库存风险。因此,根据企业的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周期,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仓储物流成本具有实质意义。
(2)监督供应商技术环节,确保所供应产品质量合格。制造型企业应设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确定产品的设计和技术要求。在与供应商确定合作关系后,应该及时委派技术人员赴供应商处,对其生产过程进行指导,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公司技术要求。
(3)提前仓库的验收环节,减少不必要的仓储物流成本。在供应商大批量供货时,应预先派质检人员赴供应商处,对产品进行抽检,而不是等到产品配送到公司之后再进行入库检验。采取这样提前验收的方式,能够确保公司内部仓储物流环节的简化,减少了退换货的程序,并且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供应商的物流成本。
(4)引进先进的仓储设备,建立自动化仓库。现代仓储物流的发展已经日益成熟,尤其是自动化仓库的发展,使人看到了现代仓储模式的巨大改变,从传统的依靠人力的模式,改为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条码技术等,建立自动化仓库。这将极大的降低人力和物力的消耗,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
(5)将静态储存变为动态储存。周转速度一快,会带来一系列的好处:资金周转快,资本效益高,货损货差小、仓库吞吐能力增加、成本下降等等。具体做法诸如采用单元集装存储,建立快速分拣系统,都有利于实现快进快出,大进大出。
(6)研究保管的货物种类和数量是否适当。高价商品长期留在仓库中,就会积压资金,造成流动资金短缺。若是银行贷款,还要负担利息支出。而过分地减少储存量,虽对减少利息负担有利,但对顾客的订货来说又有脱销的危险,这也会失去盈利的机会。采用ABC库存管理法,可以实现对物资进行分类管理,根据库存物资的不同价值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对于那些年耗用金额大的库存品,由于其占压企业的资金较大,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也较大,因此需要进行特别的重视和管理。
(7)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引进高素质人才,培植企业文化。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去发达国家或地区考察学习,请专业人士或高校教师介绍经验,传授知识,办学习班等,积极引进高素质仓储管理人才,并不断提高员工技能和文化素质,培植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集体责任感和凝聚力,能够增强员工对于工作的执行力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整体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丁俊发.中国物流业首先从制造业突破[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08):14-18.
[2]愈琚.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国际化[J].今日工程机械,2006(09):57-59.
[3]姜超峰.我国仓储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0(03):25.
关键词:现代化企业;精细化管理;物资管理
企业物资管理的概念是涵盖物资采购和仓储的全部流程上的所有管理工作,使物资管理能够起到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作用。实现物资管理的科学合理拥有许多好处,首先能够使生产运营成本大大压缩,提高投入产出比,其次能够使物资使用和流转得到良好提升,使物资管理以及生产流程更为顺畅。为了实现科学合理的物资管理,当前行业最为先进也是最为热门的手段便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将先前许多容易被忽视的管理节点梳理出来,进行精细化优化,保证每个环节的管理都能做到科学准确,从而使物资管理成本大大下降,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
一、现代企业物资管理精细化的发展情况及优势
当前,对于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相对狭窄,主要集中在煤炭、铁路等大型工业企业中,对于新兴行业以及中小型企业在精细化物资管理上的应用成果较少,可见,精细化手段在一般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物资管理精细化的概念,本文认为是实现企业物资管理的流程规范、管理严谨以及生产促进。目前我国企业物资精细化管理的发展现状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物资管理一方面是物资采购,另外一方面是物资仓储,物资的主要价值在于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原材料,可以说物资管理是生产经营的坚实基础,物资管理的各方面管理细项都要为生产经营做好支撑,因此生产的需求反过来也影响着物资生产的各个环节,影响着物资精细化管理的程度。第二,物资管理的核心是实际生产经营部门,因此,物资管理活动的起始时间都应该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起始时间相匹配,始终秉承为生产经营做好服务支撑的理念。精细化物资管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内部的部门和员工,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物资的流转是依靠自上而下的需求进行拉动。只有生产经营部门提出物资需求,物资管理部门才能制定物资采购计划并实现物资的购买、入库及仓储。传统而言,生产销售环节所花费的时间越短,那么物资管理的成本也就越少,为更好地支撑生产,满足客户需求,物资管理部门要加强同生产部门的沟通和联系,生产部门对物资管理精细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企业物资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特点是及时反应生产经营部门的物资需求,动态掌握需求变化。物资管理不仅要使物资供应能够准确满足生产需求,同时更应该根据项目部物资需求的变化具有快速反应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精细化物资管理的最核心目标是保证生产经营的物资供应并尽可能地降低库存到最少。
二、精细化管理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能
精细化管理在物资管理中应用的最基础环节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物资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并对当前还不完善的责任部门进行健全。以工作内容划分在物资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细化分工、明确岗位,避免岗位之间的职能重叠或者职能空缺,从而规避因职责混乱而造成的管理缺失,从而避免降低生产经营的效益。
2.优化采购管理,实现物资采购精细化
物资管理中的一个核心环节是物资采购,因此是否能够实现物资管理的精细化,采购管理精细化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在采购企业物资的采购是企业生产所需物资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所以物资采购管理也就成为了企业物资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环节。因此,本文认为在物资采购精细化管理中,需要做好两点,一是要了解基层需求,注意把握质量。采购管理要对一线的物资需求进行精细化了解,细化需求类型、数量、时限等等,并及时更新需求清单,建立动态矩阵。二是要建立仓储管理标准化体系,物资仓储管理也是物资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仓储管理更能够体现物资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因此要实现仓储管理精细化,首先是要从制度流程入手,对物资的出库入库活动进行规范,严格执行规范条款,保证物资数量的准确性和物资的安全。在仓储管理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企业自身的MRP物资管理系统,在系统中完成需求发起、物资采购、物资库存以及物资调配等各个环节的数据显示,并通过系统进行物资的出入库,保证物资调配的及时性,同时也能尽可能地减少物资的长期库存,加速物资流转。
3.优化制度流程,实现物资流程链条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对制度流程的优化和固化,应对物资管理体系中所涉及的各个流程进行穿越,发现问题进行优化并通过制度加以固化,实现物资管理的标准化建设。针对需求较大、用量较多的原料,从计划、入库、备料、出库各个环节入手开展全流程优化。并在流程优化过程中嵌入流程的岗位责任,对岗位职责注意明确规范,使各个流程节点都能够无缝连接,避免任何流程空缺。在物资入库环节上,采用双人盘点制,要严格对入库物资的品种、型号、数量、包装等信息详细核对,保证零误差。而在出库环节上,以保管工审核领料、配料工核准发料的复核机制,通过关注生产节奏、关注调牌通知、关注现场存放,确保材料发放的准确性和存放的规范性。
4.提升员工意识,在企业内部形成精细化管理文化
第一,提高员工精细化管理意识,创造良好氛围。以“加强引导、加强反馈、注重延伸”三原则为核心,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首先是加强引导,以部门为单位由部门领导带头分析工作,引导基层员工对自身工作进行梳理分析,找出问题及时优化。其次是加强反馈,以班组长和核心,对流程中各个节点的负责人开展评级、评分,并提出整改意见,监督相关负责人对整改意见进行反馈,并接受相关的再次检查。再次是加强延伸,这方面主要是针对生产现场,通过内部OA系统中的意见平台,对从操作室的改善改进延伸至作业现场,通过“铲车液压车的定置管理”、“车辆停靠线的制定”等消除安全隐患,提升职工安全意识。第二,强化执行能力。在物资管理中,要在仓储现场加强仓库定期的检查管理,检查活动应覆盖仓库管理中的各个指责员工,如清洁工、搬运工等等。尤其是要对仓库的安全管理、防虫害管理,保证仓库的干燥、干净,开展仓库管理相关的竞赛活动,激励各类员工提升执行能力,进一步提高仓库专业化管理水平。基层员工也要自发性的组织各种质量管理和创新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管能动性,从仓库管理、MRP系统操作以及合规操作等各个环节如何实现精细化开展小组活动,通过PDCA循环查找症结,寻找解决问题的创新举措,从而进一步提高物资供应对生产的改善。第三,培养安全生产文化的习惯。安全生产文化是精细化管理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只有保证安全生产才能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比如对于搬运工的工作内容,每天从事的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大型设备的搬运,都是由文化水平较低的劳务工来完成,这样的隐患非常大。因此物资管理部门要建立起安全规范文化体系,编写相关的培训教程,将管理工作分为五大类规定二十个标准,对员工开展相关培训,使员工能够深入了解岗位安全行为标准。组织全员开展防火、防灾的各项应急演练,定期开展班组自查,对班组的核心岗位重点检查整改,促进岗位作业的安全规范。
三、总结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达到物资管理良好支撑生产经营发展的最优化、最有效益的方式,使物资管理能够达到标准化和精确化。精细化的物资管理能够保证物资供应的快速、合理、科学,确保基层物资需求的实现,并且尽可能降低库存物资量,提高原料供应的及时、准确,实现原辅材料供应零差错,为实现柔性化生产提供有力保障。精细化管理归结到底是人的管理,基层员工的管理精细化程度直接影响着物资管理的总体水平,因此要调动起整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能力,通过员工自身的工作优化管理来改进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的工作,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员工价值,不断提升物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葛国庆.浅谈项目物资精细化管理[J].科技风,2015(09).
[2]钟时亮.对施工企业项目物资信息化管理的见解[J].中国集体经济,2014(25)
[3]甘信生.以流程管理促物资供应水平提升[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2)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管理;煤炭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煤炭企业的生产已不局限于某区域或是某一国家,而很可能基于原料的获取、人力资源质量、劳动力价格、地方政策等因素选取分散布局。物流管理已成为煤炭企业供应链管理中核心环节。虽然21世纪以来,一些煤炭企业开始使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但目前和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运行效率还有很大差距,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二、煤炭企业物流管理现状
1、运输条件不平衡,物资仓储及配送形式多样化。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生产和消费格局的错位,决定了我国煤炭运输的总体布局是“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已形成以“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煤炭基地为核心,向周边地区呈放射状的扇形布局结构。我国的煤炭运输主要依靠铁路,铁路煤炭运量占全国煤炭总运量的70%以上,占铁路总货运量的40%以上。2007年全国铁路运输煤炭15.4亿吨,同比增长11.9%。其中,国家铁路运输煤炭12.21亿吨,同比增长9.0%;神华集团运输煤炭2.17亿吨,地方铁路运输煤炭1.06亿吨。2000~2007年铁路煤炭运输量年均增长12.3%,煤炭运输占货运总量的比重由41.4%上升至49.3%。公路省际调运2.4亿吨,其中山西1.2亿吨。内河港口煤炭吞吐量2.44亿吨,北方7港煤炭下水量为4.39亿吨。煤炭的运输还是以铁路为主,水运、公路多种方式为辅的运输格局。
2、物流量增加,企业物资周转速度下降。近年来,物流总额扩大而仓储资源相对不足,据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统计,2008年67家企业库房使用率为97%,空仓率仅为3%。大量企业开始依赖第三方仓储企业解决货物流动问题,带动了仓储业的成长,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2009年全国建成、在建、规划的物流园有475家,比两年前增加了268个。
煤炭巨头神华集团2005年存货为35.72亿元,2009年该值增长为77.27亿元,翻了一番。比较神华与国外几家资源巨头的流动比例和总资产周转率可知,在几大巨头中,神华滞留在企业内的流动资产是相对较多的,物资的周转速度较慢。物资若不能比竞争对手在企业内更快速地流动,企业的盈利能力将被拖累。
3、仓储与配送技术获得较快发展。我国物流技术与产品从无到有,发展迅速,新兴起的货架系统、自动分拣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图像识别系统、条码技术和RFID技术、计算机信息系统等已经逐渐开始在物流管理中运用。2009年Xstrata利用Ausenco Sandwell公司的先进运输技术改进了Surat Basin煤炭供应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煤炭企业物流管理问题分析
1、仓储及配送管理整体水平较低。由于我国煤炭企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物流”,企业管理层对供应链的认知程度有差距,忽视了仓储与配送在物流中的重要性,未能从整体上进行统筹规划。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物流价值的认识晚于发达国家,物资管理整体规划的研究与实施都处于起步阶段;二是仓储配送管理还仍被定位于传统的生产辅助功能和成本消耗环节,未能看到仓储配送的整合优化带来的好处。
2、仓库和配送中心布局不够合理。由于未能从整体上规划,导致企业在各地的仓库数量多,布局很不合理。大型企业的各地分子公司未能实现统一规划,纷纷从各自角度出发建立仓库和配送系统,导致仓库数量激增。仓库和配送中心的位置经常是简单地选择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导致从整个企业看布局很不合理,结果是某些区域仓储过剩和某些区域仓储不足同时存在。
3、配送程序复杂,效率较低。许多企业仓储配送工作缺少统一的管控体系,企业内部相关职能重复,组织职能的专业优势未能有效发挥。各分子公司对要货的时间、品种及数量不能较为准确地计算,存在盲目性。另外,运输与配送的时间较长,不能自动准确地及时补货。
配送程序复杂,通常对库存需要估算后,要货需联系多个部门获得单据,货物入库需要向多个部门报数,容易出现差错。管理部门整理、核对数据花费的时间多,数据质量不高。工作程序繁琐,有些企业直接省去出库入库的登记报送工作。
4、物流成本较高。首先,库存成本高。仓库布局不合理,分级和功能定位没有统一规划,容易导致库容过剩,增加了管理成本和库存资金成本。不同仓库间标准化体系不统一,也增加了仓库间物质流动的管理成本。另外,运输成本高。各企业分子公司各自安排运输资源,无法集中调度,配送路径不优化。很多分子公司对运输成本关注不够,缺少科学的统计分析,忽视了成本的优化空间。
四、提升物流管理能力的建议
1、制定现代物流管理总体战略。煤炭企业物流存在于煤炭产品开发准备、生产过程和销售活动的全过程之中,是一个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构成的物流系统,其中供应物流起主导作用。企业需要尽可能降低库内物资积压,盘活资产。具体地讲,可以将所有物资分为三大类,短线重点物资、中线产销平衡物资和市场长线物资,分别对应必要的库存、少量库存和不储备三类对策。多种仓储方式、配送方式并存,统一调度下灵活应对,从而加快资金周转。
2、合理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的仓储设施不是越多越好,不合理布局容易引起仓储过剩或仓储不足。仓库设备设置需依实际情况而定,购置之后要利用好设备资源,且企业不应完全依赖先进仓储设备来提升管理水平。要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现有仓库的基础设施,不断改造陈旧老化的仓库,更新使用现代化的仓储设备。既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又要结合各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贪大贪多,形成科学合理的仓储设施网络。
3、建立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与其他系统信息相比,煤炭物流是一个大范围的活动,信息源点多、信息量大,因此煤炭物流系统必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实现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应用,实现物流、资金流、数据流和信息流的统一。国外追求卓越的企业已经用业绩证明了信息化的价值,而我国的物流信息化还没走多远。信息化应该注意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依据企业规模、战略和组织结构,合理建设信息系统,借助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物流优化软件,提升供应链管理决策质量。
4、规划配送方案,制定外包策略。将物流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各企业以及其分子公司可借助管理系统合理预期需求,确定运输量,企业内运输资源统一调度。利用运输的规模效应,降低运输成本。引入物流合作伙伴,包括物流链咨询、配送外包等。
5、培养物流管理多元化人才。煤炭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必须具备即熟悉煤炭生产、经营和销售等工作,又熟悉物流服务组织、运输组织管理相关业务,熟悉市场营销和计算机以及物流信息开发维护等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些人才在目前的煤炭行业比较缺乏。企业可以与高校合作,定向培养,提高培养对象的实践能力,尽早与企业未来发展相契合。在企业内部,也应该完善考核机制,注重激励和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戴定.仓储管理与WMS[J].物流技术,2005.2.
[2]姜超峰.仓储业:回顾与展望[J].中国储运,2009.3.
[3]纪寿文,,缪立新.一种集成化仓储管理系统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