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产车间员工培训学习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职 实践教学 探索与实施
实践教学为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获得职业技能、技巧和职业道德的职业从业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五:“大力推行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一、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职业院校的简称,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是又是和传统普通高等院校有着不同质的另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而实践教学正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最重要环节。过去的高职教育由于学校实践条件限制,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大多数专业课程都是以理论课时比例比实践课时比例大,有的几乎开不了实训课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到企业后必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才能顶岗。
二、修订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院以改革实践教学为重点,以适应重庆市食品行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打破课程界限安排实验实训教学,改变实验室、实训室专为某一课程服务的状况,做到教学资源共享。我院现就微生物这块有基础微生物实验(训)室、包括准备室、洗涤室、灭菌室、无菌室,食品生产车间检验室等。
(二)加强与食品企业的合作,打造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在目前的政策条件下,针对食品专业校外实训实习难的现状,通过教师下企业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服务、员工培训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加强了企业与学院的联系,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了学生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密切了产学研结合、工学交替、校企合作,达到了和企业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
(三)学院加大投入,建立健全校内实训基地,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以学校现有的实验室为基础,建立了校内基础实训室和生产型实训车间,建立了两个食品生产车间、即一个食品分析与检测实训中心。
(四)全面提高实践指导教师素质,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院在资金上采取学院补贴大部分,自筹小部分等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职业能力、学历提升等培训、下企业锻炼补贴等措施,利用暑假期间专业教师轮流下企业锻炼至少达1个月以上,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目前我院食品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大大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三、健全管理机制,推进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一)通过专业教师下企业访问、实践等方式对乌兰浩特市食品行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掌握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动态,了解企业在员工培训、技术革新、科研等方面的需求,探讨双方的合作点,寻求适宜的合作伙伴与合作方式。
(二)对开设食品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调研,学习他们在实训项目开设、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材编写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认真吸取外校有益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路子。
(三)聘任企业技术人员为外聘教师,定期指导学生实践。共同研究生产实训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实用性、综合性等问题,提高生产实训教学环节的质量。
四、实施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建设。高职高专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优化“双师型”队伍结构、提高“双师”教师素质是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鼓励在职教师参与进修培训和深入企业锻炼等形式提高实践能力并获取“双师”资质,积极为行业企业提供科研、技术和培训服务;选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工作。
(二)建立“工学结合”机制。学院现有的食品加工车间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食品分析检验中心设备不齐全,不能完全适应“工学结合”的需求。应根据实践课程之需求, 加大饮料食品加工、发酵食品生产车间的建设、加大食品分析检测仪器设备的投入,建立食品生产检验综合实训中心,以满足学生“工”与“学”的需求,将技能训练与教学课堂合为一体,“教、学、做”融为一体,是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
(三)加强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改革原有的先集中理论教学,后认识实习、参观实习、综合实习等实践教学方法,实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2+1”实践教学模式。大一、大二各个学期均有一个月到企业集中校外生产实训,深入食品行业到具体操作岗位跟工人师傅学习食品生产操作技能、食品检验方法等。实训结束后,通过劳动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大三从11月中旬至翌年6月集中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现毕业生到企业的“零过渡”。
论文关键词:高职;实践教学;探索与实施
实践教学为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获得职业技能、技巧和职业道德的职业从业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五:“大力推行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一、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职业院校的简称,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是又是和传统普通高等院校有着不同质的另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而实践教学正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最重要环节。过去的高职教育由于学校实践条件限制,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大多数专业课程都是以理论课时比例比实践课时比例大,有的几乎开不了实训课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到企业后必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才能顶岗。为了达到现在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培养目标,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从2010年12月开始对涪陵及重庆周边几所高职院校和相关的食品企业进行了调查,分析归纳和整理出目前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实践教学条件差,尤其是由中专转型的高职院校,大都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理论为主,黑板上进行实践教学;二是教材改革没有跟上,沿用过去的传统教材,理论知识多,实践指导少,先理论教学,然后到企业参观实习,学生根本没有动手机会,动手能力培养成了纸上谈兵;三是学校忽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室大都是教学型,模拟型的实验室,少有生产性实训车间,更变不上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由于食品企业对车间生产环境要求洁净度较高这一特殊性,致使食品生产企业不愿学生去企业实习,造成教学过程中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很难落到实处;四是校内实验室以课程划分,呈“单一课程、单一实验室、单人管理”的模式,如微生物实训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等,功能单一;五是实践教师队伍素质差,大多教师是从学校 到学校,没有实践经验, “双师型”教师比例低,结构不合理,难以做到实践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这样的教学方法和实验、实践环节的安排与实践,学生不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动手能力。鉴于此,按照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和思路,根据市场对高职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我们就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探索和研究,试行更加有效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
二、修订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院以改革实践教学为重点,以适应重庆市食品行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通过对福建雅客食品有限公司、雨润集团肉食品有限公司、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涪陵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重庆啤酒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调查,确定相应岗位应具备的实践技能,选择符合行业规范或行业标准的实训实习项目,并进行相关课程的整合,使课程内容符合行业需求,编写符合现在高职教育特点,以项目教学为主的实训教材和指导书,如食品微生物学与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整合为食品微生物及检验技术。打破课程界限安排实验实训教学,改变实验室、实训室专为某一课程服务的状况,做到教学资源共享。我院现就微生物这块有基础微生物实验(训)室、包括准备室、洗涤室、灭菌室、无菌室,食品生产车间检验室等。
(二)加强与食品企业的合作,打造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在目前的政策条件下,针对食品专业校外实训实习难的现状,通过教师下企业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服务、员工培训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加强了企业与学院的联系,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了学生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密切了产学研结合、工学交替、校企合作,达到了和企业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目前我们已建立稳固的重庆市涪陵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雨润集团肉类加工有限公司、福建雅客食品有限公司、重庆啤酒有限公司、重庆桂楼食品有限公司等10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三)学院加大投入,建立健全校内实训基地,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以学校现有的实验室为基础,建立了校内基础实训室和生产型实训车间,建立了两个食品生产车间、即一个食品分析与检测实训中心。实行“2+1”教学模式,各个教学系成立了教学科、实习就业科、教研室、学生办、督导室,实现了一个流程,五个分工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使“工”与“学”有机融合,让学生真正参与食品生产、食品分析检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即可真正上岗。探索与食品企业合作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基地的建设参照生产车间的布局模式,并将企业生产元素和企业文化融入基地建设和实训实习教学中。我们与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涪陵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签订了“乌江榨菜班”、“涪陵娃哈哈班”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双方共同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开发,成功实行了校企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
(四)全面提高实践指导教师素质,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院在资金上采取学院补贴大部分,自筹小部分等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职业能力、学历提升等培训、下企业锻炼补贴等措施,利用暑假期间专业教师轮流下企业锻炼至少达1个月以上,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目前我院食品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大大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通过近两年的努力,2011年底我院成功成为重庆市市级示范性院校培育单位。
三、健全管理机制,推进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一)通过专业教师下企业访问、实践等方式对重庆市食品行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掌握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动态,了解企业在员工培训、技术革新、科研等方面的需求,探讨双方的合作点,寻求适宜的合作伙伴与合作方式。我院食品专业与涪陵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签订了职工培训协议,每年培训涪陵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职业300人,职业技能培训重庆新涪食品有限公司职工10人。
(二)对开设食品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调研,我们对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长江师范学院等周边高等院校进行了解,学习他们在实训项目开设、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材编写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认真吸取外校有益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路子。
(三)聘任企业技术人员为外聘教师,定期指导学生实践。聘请了重庆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教授、重庆新桥医院营养学专家、涪陵榨菜集团、涪陵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工程师为专业委员会委员,共同研究生产实训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实用性、综合性等问题,提高生产实训教学环节的质量。
(四)每学期教研会不少于10次,组织专业课教师对实验、实训项目的开设、实训内容的组织等进行认真研讨,课堂上减少原理性知识的讲解,实训课程减少验证性、演示性、理论性太强的实验,增设可操作性、动手性强的实训项目。
(五)以校内现有食品实验(实训)室为基础,筹集资金,建立校内食品生产车间、食品分析检验综合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能体现企业车间的布局,体现车间与教室合一的效果,按食品行业标准和企业管理模式运作。给学生提供模拟生产操作、取样分析检验等练习,大大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我院现有焙烤食品生产车间、制水车间、发酵食品生产车间各一个。
(六)学校对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由各教学系统一安排专人负责实训室管理。建立向实践教学环节倾斜的激励机制,除了专门实训室管理员外,通过资金补贴吸引专业课教师参与到实训室管理的教学中;基本上做到了每个实训室至少有两人负责。
(七)根据调研确定适宜的合作企业,并与企业洽谈确定实训项目、实习岗位和实习内容、指导教师和师傅等内容,校企双方达到教师即是师傅,师傅即是教师。顶岗实习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必须要把对学生在校内的教学管理“搬到”企业,即进行“企业学校”式管理。为确保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完成,我们精心设计了企业实习管理手册,认真拟定了与企业和学生的合作协议书,并设计了典型食品加工和检验案例,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需要。由于这些典型案例最好是学生能够亲身感受的,这样可提高教学效果。 每学期都有学生到合作企业如榨菜集团、涪陵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重庆新涪食品有限公司去参加岗位轮流实习一个月以上,并与企业签订实习(训)基地协议、企业实习管理手册、校企产学合作协议,与学生签订实习协议书,实行工学交替办学。大三学生在当年11月中旬至翌年6月,有7个月时间均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八)对科研结果进行总结,对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和理论提升,成果鉴定、验收并推广应用。
四、实施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建设。高职高专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优化“双师型”队伍结构、提高“双师”教师素质是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鼓励在职教师参与进修培训和深入企业锻炼等形式提高实践能力并获取“双师”资质,积极为行业企业提供科研、技术和培训服务;选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工作。
(二)建立“工学结合”机制。学院现有的食品加工车间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食品分析检验中心设备不齐全,不能完全适应“工学结合”的需求。应根据实践课程之需求, 加大饮料食品加工、发酵食品生产车间的建设、加大食品分析检测仪器设备的投入,建立食品生产检验综合实训中心,以满足学生“工”与“学”的需求,将技能训练与教学课堂合为一体,“教、学、做”融为一体,是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
(三)加强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改革原有的先集中理论教学,后认识实习、参观实习、综合实习等实践教学方法,实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2+1”实践教学模式。大一、大二各个学期均有一个月到企业集中校外生产实训,深入食品行业到具体操作岗位跟工人师傅学习食品生产操作技能、食品检验方法等。实训结束后,通过劳动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大三从11月中旬至翌年6月集中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现毕业生到企业的“零过渡”。
关键词:专业建设;五业贯通;人才培养;创新人才;电子信息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3-0092-03
信息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把信息技术列在21世纪发展战略的首位。按照信息产业部电子强国战略课题组对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目标的预测,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0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总额的10%以上。其中,集成电路、软件、通信、计算机与网络、数字视听、电子元器件等基础产业是信息产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人才需求的重点领域。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生产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长期研究的重点问题。
我们通过长期的探索,反复试验、不断总结创造性地推出了“五业贯通”的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能生产、懂经营、善创新、敢创业的高级人才提供了保障。
一、电子信息专业建设思路
(一)“五业贯通”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我院信息技术人才创新培养方案的思路是:充分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依靠信息技术行业协会和专业研究会,利用常州大学城信息化研发培训中心和常州科教城的资源优势,以学业、职业、产业、就业和创业为主线,以理论、实训、实践、实施、实效五个环节融合贯通实施“五业贯通”。
在学业教育上,除专业相关知识外,还有应知的社会人文知识,创新创业拓展知识等,辅以专业实训课程,技术应用拓展项目,并将这些活动与信息产业结合,在常州科教城信息产业基地进行产业体验,顶岗锻炼,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创业培训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创业政策,熟悉创业环节和应注意的问题,组建专家团队,帮助学生制订创业方案,扶上马,送一程。
(二)设计全新的教学体系和实现方案
根据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职业岗位群需求,确定职业技能和核心技能,制订职业技能(主要是核心技能)的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制订技能培养教学方案,包括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制订技能考核标准(试题库),组织技能考核作为评定学生技能成绩和颁发职业技能证书(双证制、多证制)的依据。
在课程体系开发方面,聘请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应的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教育改革专家和课程开发专家。与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创业校友共同组建专业建设团队。实施“专业+车间+公司+行业协会+创业孵化基地”的专业建设模式,以岗位能力为导向,通过现场专家、课程专家和资深专任教师的全程参与,构建集“产学研创”于一体的“层次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在该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程应满足学生学习和应用职业岗位技能所必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兼顾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训练。专业课程以教会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科学原理、方法和使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判断、解决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技能课程是以行业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将职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岗位操作能力的训练。而创新创业等拓展课程则是以产品开发、创业实践等为背景,全面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制定教学计划中适当地安排四大类课程的学时比例,以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坚持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必须针对职业岗位(群),由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进行倒排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1∶1比例。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内外实践基地,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离开社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是不可能的。产学研一体化的育人模式将学生置于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大环境中,十分有利于培养符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五业贯通”的专业建设措施
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改革实施过程坚持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几年来,按照最初的改革方案和要求,逐步开展了各项实践活动。在教学计划安排中,以“课程教学、知识传授――职业、养成――课程实训――就业、顶岗、实习、预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为主线,强调课程的综合化,努力实现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结合,构建产、学、研、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行“专业+车间+公司+行业协会+创业基地”的专业建设模式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以 “车间+公司+行业协会+创业基地”为载体(车间: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的真实车间,公司:模拟的电子信息公司,协会:常州科教城电子信息协会,创业基地:常州纺织学院创业园),按照就业岗位的三个层次,开展工学结合的“层次化、模块化”课程教学,学生在“车间+公司+行业协会+创业基地”中通过知识学习、技能培养,职业态度和规范的训练,创业体验及实践,实现零距离上岗或创业。教师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通过教学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项目开发,创业指导成为“懂生产、能开发、善教学,能创业”的双师。
(二)建设真实企业环境的实训基地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按照“车间+公司+行业协会+创业基地”的专业建设模式,将电子信息实训中心建成一个拥有五个技术应用研发场所和两个生产车间的生产基地;通过这些公司和车间来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完成学生的课程实训、顶岗实训、技术推广及产品研发三个层次训练;达到学生专业实践,企业培训,企业员工及学生的技能鉴定,产品研发等四种功能,如图3所示:
真实企业环境的实践基地建设是五业贯通的专业建设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为了满足教学需求,我们借助常州科教城电子信息协会及科教城管委会与相关企业和高校进行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1.与电子信息类企业(如常州置安计算机公司、常州乔森控制电器有限公司等)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与每个训练层次相对应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做到每一个校内实训场地都有1~2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与之对应,有效地完成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
2.与大学城其他高校合作,共同建设生产车间,为学生提供仿真环境的生产实训、顶岗实习场所。
3.借助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企业先进的仪器设备、企业产品生产线与企业完善的产品营销进行应用技术产品的研制和生产,同时让学生参与项目的开发过程。
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常州科教城建设了专门的创新实验室,购置了100余套开展科技活动的基本工具、仪器设备和常用元器件;并配置了分别拥有40台(套)DSP、ARM、EDA设备的实验室。尽量让学有余力、动手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进行各种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科技制作发明等,为更多感兴趣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学习、锻炼、提高的场所和机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通过努力,目前本专业建有校外实训基地6个。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顶岗实习达到160人次以上,同时,鼓励部分教师到校外实践基地带薪见习,打造了一支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团队。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产品设计、生产、测试、营销一条龙的真实企业环境下的实训,将职业规范、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贯穿始终。再选择若干与三个层次相对应的校外实践基地,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共享的教学环境
营造一个开放式管理、开放式教学的共享教学环境,搭建一个“实践与学习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专业学习与创新相结合、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个性化发展平台,让学生“边学边练、边练边学”。
我们坚持校内实践场地课余时间面向学生开放,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专业技能,课外实践的时间比在课堂的多,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式管理。在校园网开辟师生互动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网络论坛,实现开放式辅导。建设包括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和融学生实训、企业员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功能于一体的实践教材、学生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试卷库、习题库等多维教学软件包,通过专业课程网站,建成开放式专业资源共享平台。营造一个开放式管理、开放式教学的共享教学环境。
按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结合学校特色,开设面广量多的电子信息技术与企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选修课,让学生有足够选择余地,确定个性化发展方向。开拓第二课堂,通过组织电子设计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与技术应用中心开发和产品生产;各种培训与技能鉴定项目;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学生开展信息产品、办公设备维修等社区服务;举办SYB创业培训等活动。搭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专业学习与创新相结合、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个性化发展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和提高。
(四)构建创业孵化平台,支持学生创业
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创业教育,是五业贯通人才培养方案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我们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有多年的创业教育史,是江苏省创业示范院校。为支持学生创业,学院专门开辟了大学生创业园。在创业教育方面,我们以“创业课程教学、讲座――创业规划――择优进创业园体验――创业孵化――创业实践、创业反馈,培养下一批创业者”为创业培养模式。如图5所示。创业园的建设,搭建了一座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开辟一条学生走进市场的通道,提供一方角色表演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建立一套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提供“创业孵化”场所,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创意能力,以创业来推动就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三、结语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我们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的各专业经过多年持续建设,已形成了一个理论、实践和技能培养并重的教学体系,产、学、研、创相结合的“五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初步成熟,已探索出一条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当然,由于我们经验不足,对国内外IT企业和同类专业的调研范围有限,对该专业改革的研究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将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统筹兼顾,合理结构,使信息技术专业能既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挑战・探索・实践(第三集)[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卞华珍,潘荷新.计算机网络专业工程化教学改革实践 [J].职业技术教育, 2006,(23).
[3]邓凯等.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探讨[J]. 科技与产业,2007,(12).
关键词:校企合作大学生就业建筑设计专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构建现代大学生就业方向是职业院校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说是该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建立现代职教体系,已成为高职教育的共识。从中可以看出,促进职业院校专业发展与产业需求相互融合,加强大学生就业率是职业院校首要面临的任务及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主要从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浅谈我校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
1 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
校企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一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二是企业为学生提供各种实习的机会,三是企业为教师提供锻炼实践的机会,四是企业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五是企业委托学校进行员工培训,六是企业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和专项经费,七是校企联合开发教材或产品并进行科技攻关,八是校企按股份制联合办学,校企形成董事会、联席会等形式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建立专业学院、产学园区等形式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开展深度校企合作。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协议书签订了不少,但就校企合作实施情况来看,还是很不理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停留在点上,一些专业还没有较好的合作企业;二是浮在面上,已经建立的合作关系,尚未有实质性的合作成果;三是校企合作的良好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四是相对于专业数量,深度合作的优秀企业不多;五是如何与大中小微企业合作未有比较系统的研究。
2 加强校企合作,实施教学改革的措施
校企合作是为了加强院校与企业的特定项目的合作,解决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开发、学生实习实训、专兼职教师培养聘用、校企双主体育人以及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等问题。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除了首先建立校企双方的信任之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专业群建设与岗位群的对接。衡量专业建设是否真正与行业企业岗位群对接,一方面体现在专业设置是否符合社会需求上,另一方面最终要看学生本专业的就业率。要深入研究本专业群所辐射行业企业的岗位群,尤其要重视各个专业所对应的技术岗位群、技术工种。因此,我们必须依据产业调整和企业岗位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明确培养目标。企业全程参与制定专业设置标准,实现校企合作在专业设置与行业岗位群上有效对接,提高培养目标的针对性。
(2)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校企合作最终要体现在课程体系如何与岗位职业标准融合上,这是实现学生专业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能力零距离对接的关键环节。把企业岗位需要的职业标准内容置换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把学校实践教学内容置换到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环节中,实现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形成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双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3)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共建团队。通过有效的运行机制,让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编写教材,负责学生技能训练指导,参与企业的项目研究、技术革新与新产品的研发,真正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双向交流与流动的机制。通过校企合作组建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团队,形成合作育人、协同创新的局面。
(4)实训基地与生产车间融为一体。在可能的条件下,学校的实训基地尽量做到仿真企业的生产流程,实训基地既是企业的生产车间,承担企业的生产任务,又承担着师生的实训任务,企业生产车间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师生实质参与企业生产过程,发挥实训基地与企业车间的各自优势,校企共建产业化实训基地,实现实训基地与生产车间融合。
3 我校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
我校建筑设计专业从2013年开始推进教育制度机制改革又更进了一步,也对本专业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很多地方职业院校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具有职教本质特色的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在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3.1 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
作为一种向社会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的“特殊工厂”,职业院校的发展必然要经历激烈的市场竞争,行为受市场结构的影响。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有利地位,我校建筑设计专业应高度重视专业建设,注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管理采用星级管理的方式,建立以第三方评价为主体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各专业间的竞争和调整,确保建筑设计专业的专业设置与本地区建筑设计产业结构紧密对接。对外,建筑设计专业应注重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宣传。为了密切和扩大与企业的合作,借鉴市场营销中的客户回访机制,以“加强互动交流、探讨合作前景”为宗旨,采取每年一次的年会交流和不定期交流两种方式,并形成建筑设计联盟理事会,以便促进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研究新形势下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改革的方向。
3.2 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为了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我校应以企业为导向,以系部为主体,以专业为载体,实施专业与产业紧密对接的企业冠名班、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生产经营性实体三项校企合作的措施,有利于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有利于调动各系部及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企业主导,行业办学,共建企业冠名班。积极推动“各专业群背靠行业、牵手一家以上知名企业、共建一所以上冠名班”的校企联姻工程,形成企业主导的专业对接产业新的合作机制。冠名班依托专业建设,主要合作内容包括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顶岗实习、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
(2)企业协同,产学互哺,结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专业导师制教学模式。以培养高素质建筑设计方面的人才为基本目标,将专业导师制作为教学模式,融入到日常教学计划当中,构建一个全方位的专业教育平台,将技能训练和创新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突出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专业导师制教学模式,具体如下:(1)2年的课程教学和教学实训;(2)半年的专业综合实训;(3)半年的顶岗实习。专业导师“因材施教 ”,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其规划专业发展方向,帮助学生解决在日常专业学习、就业等方面所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以严格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确保培养质量,真正达到学生“毕业即就业,上岗能顶岗”。
(3)企业指导,培育孵化产业性实体。以“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与生产衔接”为出发点,依托本专业优势,在相关合作企业指导下,采取自主发展、借壳发展等多种形式,培育孵化具有“校中厂”性质、以服务教学为目的的产业性实体,为项目驱动教学、任务导向教学、顶岗实习等理实一体教学任务的实施提供了良好条件,促进了校企在合作育人、合作生产方面的深度融合。
3.3 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
(1)建立分层次联系企业机制,强化校企间的沟通协调。学校对校企合作项目进行整体把关,系部领导和企业领导密切联系进行跟踪落实,专业负责人进行整体安排,专业教师每人联系1个校企合作单位,每次具体的联系企业需填写“联系企业工作手册”。通过建立分层联系企业机制,有效地对接了校企合作项目。
(2)搭建行家里手讲台,提升学生对企业和专业的认识。一是企业高管进校园,每月邀请行业企业主要领导来校做关于行业发展、行业关键技术等方面的讲座,增强师生对企业文化、行业发展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使学生心理上融入企业、价值取向上认同企业、行为特征上接近企业;二是资深设计师进校园,设计师结合自身的岗位工作经历和创业成长历程;三是优秀毕业生进校园,毕业生通过介绍自己在学校和企业的成长、发展经历和成功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构建以企业专家为主的建筑设计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促进专业建设科学发展。委员会由企业技术人员、校内专业教师组成,行业企业人员不少于3/4。每学期由专业负责人就专业建设、改革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向委员会汇报,经委员会讨论提出相关意见,经学校和每部会审定后实施。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的有效运行,促进了学校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结合以及开辟毕业生就业新途径等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校企合作;一师双岗;非常设岗位;高职教育;改革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和主要模式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在资源、技术、师资培养、岗位培训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与企业的实践环境,把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与直接获取企业实践经验、实践技能为主的企业实训教学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能满足企业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实现学校与企业互利双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我们根据校企合作双方的合作方式以及合作深度的不同,可以将校企合作分为几下几种模式。
(一)联合培养模式
联合培养模式是学校和企业根据实际教学和生产需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联合培养技能人才的一种合作模式。在此类模式下,学校主要通过聘请企业一线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担任实践技能课程的讲授;同时,学校教师也会定期到企业实践,增加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为学校的发展培养企业人才。学生通过在模拟或仿真的教学车间进行实践教学,缺少企业一线的实践经历。
(二)学工交替模式
学工交替模式是当前校企合作模式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合作方式,其中在各大高职院校中又以“2+1”模式更受欢迎。学校为提高学生的企业一线实践技能,保证所培养的学生能满足当前企业的需求,将学生三年的学习时间分为二段,采取学习和工作实践交替进行的方式:前二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三年到企业一线进行毕业实习和顶岗实践,保证了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全面均衡发展。
(三)项目教学模式
学院和企业双方以具体项目的开发和生产为合作出发点,根据实际项目需求选择相应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及生产技能的培养,并按照规定的时间段到企业完成项目的开发和生产工作,让学生掌握实际项目的整体运行过程,对学生毕业后从事该类项目的工作具有很大帮助,缺点就是学生接触的知识面相对较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订单培养模式
学校与企业双方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按照企业的需求制定具体培养方案,对学生实施量身定制的培养,学生毕业后根据培养协议,直接到合作培养企业就业。该合作模式的直接受益者是学生,保证学生在入学初期就解除了就业的烦恼,同时学生在学习阶段就熟悉了未来工作企业的环境和工作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和企业的生产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相对而言,学校在合作过程中缺少教学主动权,不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
(五)校内工厂模式
学校在校内自办工厂,合作企业把与学校对口的车间搬进学校,实现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该模式不但方便学生,让学生在校内就可经历真实的企业生产方式,同时学校在教育上也具有更多支配权,但该模式对学校的各方面要求相对更高。
二、推进校企合作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
(一)合作双方利益不均,企业合作动力不足
就当前校企合作的开展模式而言,学校在合作中占有更大的主动权,合作模式的选择主要仍是在学校一方,学校通常都将根据自身利益需求选择更有利于教学工作和学生培养的合作模式,在合作过程中也主要以学校为主导,企业更多的是作为接受方进行合作。而相对于学校而言,企业更关心的是合作能给企业所带来的即时商业利润,因此不对等的合作会让企业缺乏参与合作的动力,最终使得校企合作处于学校急于推进、企业热情不足这种两难的尴尬困境。
(二)合作目标单一化,效果流于形式
通过几年的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也有了各种形式的创新,从刚开始的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到最近的基地合作、校中厂等合作模式,使得学校和企业有了更深层次的合作。但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模式都是以培养学生为合作目标,忽略了对企业技术人员的教学水平的培训和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使得合作的效果缺乏长期性,对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利益也无法起到实质性的提高,从而挫伤了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三)规章制度不完善,推进过程层层受阻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生的合作模式,仍然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合作双方进行调节和规范,合作责任主体不明确,合作内容涵盖不全面,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这些将都对合作的推进造成各方面的阻力。
三、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一师双岗”机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进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和阻力,归结其主要原因,不外乎是校企双方合作动力不足、合作过程流于形式。为改变当前校企合作模式的困境,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一师双岗”机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合作模式的改革,发挥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主观能动性,探索建立一种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一师双岗”机制的内涵
“一师双岗”具有两层方面的内涵:从学校层面而言,一个教师应具有两个岗位:校内教学岗位,主要完成日常的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企业内部的培训师岗位,主要完成教师对企业的员工培训、技术支持、项目攻关以及其他社会服务。
同样,对于企业的师傅而言,也同时具有两个岗位: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以及学校为企业员工所特设的“非常设岗位”,通过利用校内岗位聘请企业一线员工,使企业员工成为学校教师的一员,纳入学校“非常设岗位”管理。
(二)实施“一师双岗”机制的主要措施
1.推进“一师双岗”机制的实施,首先要从学校制度上给予充分的保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借助于深圳市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契机,在岗位设置上对教师的岗位进行了新的划分,规定学校专任教师的岗位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校内岗位和校外岗位,各高校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专任教师两个岗位的在岗时间比例进行要求(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要求专任教师的校内岗位在岗时间为75%,校外岗位在岗时间为25%)。
2.为了保证“一师双岗”机制的有效推进,可在教师的岗位说明书中对“双岗”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规定:校内岗位职责要求教师在校内从事教学工作;校外岗位职责要求教师到企业工作,并由企业根据内部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在企业完成对企业的人员培训、技术支持、社会服务以及教师自身的顶岗实践。
3.通过建立“一师双岗”的岗位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技术特长和教育教学水平能力,实现学校对合作企业的社会服务、员工培训和技术支持,并由此推进教师下企业实践,从而也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和“双师”素质。
4.落实“一师双岗”机制,同时也要引进企业一线高技能人才,使其成为学校教师的一员,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在校内探索设立“非常设岗位”:人事部门在进行部门核编工作时,可将专任教师编制的一定比例作为“非常设岗位”(与前面25%的校外岗位相对应,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将专任教师的20%编制作为非常设岗位),与企业直接签订岗位协议,将岗位待遇直接支付给企业,由企业按1个“非常设岗位”对应3个企业工作人员的比例,派遣企业一线人员到学校上岗,并由学校根据校内教师规定进行统一管理。
5.通过在校内设立“非常设岗位”,实现企业和学校的人才共享,与企业建立互利双赢的人才互通共享模式,积极引进企业一线的能工巧匠,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高技能型外聘兼职教师队伍。
(三)“一师双岗”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即企业为何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花费如此大的资本和精力,去参与校企合作这样一个看起来投入与获益不成正比的事情。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把原因仅仅归结于政府财政的支持和企业对学生的人才培养需求,因此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然而却发现,依然无法达到理想中的明显效果。
通过宏观经济学的企业发展观点研究后我们发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三个要素:技术、资金和劳动力,其中,更能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是技术的更新和运用。为此,我们在探索过程中将主要侧重于学校对企业的人才培训、技术支持、项目攻关和社会服务上寻求突破口,通过设立“一师双岗”的岗位体制,既增强了教师的“双师”素质和技能,更达到了教师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技术支持和社会服务的目标,而学校内部设立的“非常设岗位”,也增强了企业人员对学校的归属感,从而更能激发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动力。
四、小结
校企合作是一项规模巨大的教学模式改革,涉及到了“政校行企”四个方面的关系和利益,因此需要进行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本课题的研究是以深圳特区的教学环境和企业文化作为背景,结合深圳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岗位设置的特殊政策,并得到了深圳特区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因此“一师双岗”机制的推广仍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要求,但我们希望通过以此抛砖引玉,与有志于校企合作深度改革的学校一起,共同探索“一师双岗”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应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焦树国,张勇.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的困境和对策[J].中国商界,2010,(4):151-152.
[2] 周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商界,201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