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摘要:为适应“互联网+”国家行动计划和企业战略对人才结构的需求,根据互联网产品开发与运营过程将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方向划分

>>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比较研究 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 谈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 浅析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贵州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针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ERP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关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讨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改革之我见 浅析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岗位细分 浅论高职层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定位 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 技能大赛在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41015.

[3]戴国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网络社交电子商务消费行为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05),6870.

[4]曹细玉,陈本松等.独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探讨――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为例[J].电子商务,2015,(03),6061.

[5]崔敬东,徐雷.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影响和制约因素及其化解途径[J].电子商务,2016,(02),7980.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校企合作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互联网诞生以后,电子商务凭借其优势迅速发展起来,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好势头,取得了20.8万亿元的交易额,网络零售总额也达到了3.88万亿元。电子商务产业的高速发展给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带来了广阔的就业前景,但是市场上却出现了“学生找不到心仪的工作,企业找到不合适的人才”的矛盾场景。这种情景不得不使高校和企业深思。通过分析自身优劣势,达成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素养,培养新时代电子商务新型专业人才。

一、学生就业难,企业招聘难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人才培养现状

高校的优势是拥有理论知识丰富、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近年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前景,高校利用其优势资源也在不懈地努力做着改变。比如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不断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在保证理论知识体系完整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实践环节。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电子商务实验室,购买了电子商务模拟软件、网络营销和物流工程等模拟软件,通过软件模拟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电子商务大赛这些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巩固,增强其专业技能。每个学期带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或请著名企业家进课堂进行演讲,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虽然高校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对于社会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高校还是不能很好的定位。培养的学生虽然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知识面,但实践性不强,因此就业力不强。

(二)企业人才需求现状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企业要发展,就要不断地引入新的血液,新的人才。但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虽然理论知识系统、扎实,但实践能力差,不能直接投入工作,企业为了规避风险,不愿在人才培养上增加投入。另外,企业需要熟悉公司业务和企业发展方向的专业人才,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比较全面、笼统,不能具体到某一个面和方向上,因此在招聘人才时,企业招不到适合公司发展的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

二、加强校企合作,培养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的策略

通过前面的分析,高校学生就业难、企业人才招聘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校和企业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缺乏沟通和合作。高校不能准确定位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企业不愿多付出精力、想直接从市场招聘合适的专业人才。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高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即校企合作。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校企合作也要与时俱进,紧赶时代潮流。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从下面三个方面对校企合作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提出建议和策略,以期为高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一)高校不断增强自身实力、重视校企合作

电子商务的一个特点是其发展的高速性,高校培养的人才要能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就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发展接轨。其次,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鼓励高校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提高高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聘请企业精英到学校兼职,将丰富的实践经验带入到高校的实践教学中。最后,高校领导以及各位老师都要重视校企合作,并予以支持,只有这样,校企合作才能顺利进行,得以发扬和光大。

(二)企业高度配合高校专业人才培养

拥有高质量的适合企业发展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是企业高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实施校企合作,高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企业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企业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校企合作,在合作中积极主动、抓住机会为企业储备人才。高校也要抓住机会,为企业提供最大的利益,激发企业的合作责任意识,尽可能多地教授给学生最实用、先进的电子商务专业技术。

(三)适应社会发展,高校与企业达成深度合作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涉及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物流学等于一体的范围比较广泛的交叉型学科。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本科学习,理论体系较为全面、系统,但实践性较差。因此,要求高校与企业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达成深度合作。在这里,笔者主要从学生的培养方向上论述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首先高校根据学生的生源特点、专业特点以及师资力量的科研背景、资源拟定培养计划,企业根据人才需求计划、企业优势和资源也制定出人才培养计划。接着,企业和高校根据双方优势资源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从低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共同培养。目前,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培养方向主要集中在大数据应用技术、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营销和物流工程等方面。具体选择哪一个方向还要根据高校特点和企业资源。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根据学生特点和任课教师的研究背景初步与北京慧科在大数据应用、互联网营销两个方向达成意向。经过多方论证:大数据应用更偏向编程技术,对学生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互联网营销从难易程度层面来讲面向的学生层次更多一些,最后在互联网营销方向达成意向。这个专业未来三年人才缺口较大,预计将达到445.7万。

根据上面论述的三方面的建议,高校和企业积极配合,根据学生特点、高校资源和企业优势找准培养方向,就能达成高校、企业和高质量电子商务人才三方面的“三赢“。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校企合作是互联网时代培养高质量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参考文献:

[1]王小蕾,卓翔之,纪曼.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新经济,2016(03).

[2]袁基瑜,于静.企业电子商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北方经贸,2016(01).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疆;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阿克苏地区中职”或“地区中职”),是自治区重点建设的职业院校,也是当地中职教育的领头羊;通过与浙江省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际合作,结合阿克苏地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现状,以创新的思路设计了以“学校—园区”合作为背景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使得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在短时间内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和提升。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对该模式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进行经验总结,为广大职教同行提供一些借鉴。

1阿克苏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阿克苏地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团队在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时,以服务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为宗旨,开展了全面的产业调研,明确了阿克苏的电子商务产业环境,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全面总结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背景与现状。

1.1阿克苏区域内电商人才匮乏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但电商专业人才却极度缺乏,现有的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完全无法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电子商务从业者的专业能力低下,无法获得企业认可,而且绝大多数电子商务从业人员都是汉族人,少数民族电子商务人才凤毛麟角,这和当地的民族人口构成是不符的,也不利于当地的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

1.2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任务紧迫

针对阿克苏地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阿克苏地区中职院校在2014年率先开设了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明确本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主要的就业渠道是面向当地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能够胜任区域内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的网络平台运营和网络营销推广等工作岗位,尤其是要培养少数民族电子商务人才。任务严峻而紧迫,完善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就成了当务之急。

1.3专业建设急需对口援疆支持

以浙江省对口援疆为契机,地区中职院校借鉴杭州电子商务职业教育的经验与资源,建立了以教师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的“青蓝工作室”和以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目标的“雏雁工作室”,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提升了本校师生的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开创了阿克苏地区中职教育领域的先河,相关成果在2015年浙江省援疆传帮带创意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受到各方的广泛肯定。

1.4阿克苏区域内电商资源丰富

阿克苏电子商务产业园由浙江省杭州市负责援建,是自治区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拥有丰富的电子商务资源,众多阿克苏本土电子商务企业和创业团队入驻其中,阿里巴巴商学院(阿克苏)电商培训基地也在其中;园区内校企合作共建的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采用真实公司化运营体系和考核机制,由学生进行真实的项目运营,以提升学生就业层次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实践效果良好。

2“学校—园区”合作主要内容

阿克苏电子商务产业园内企业彼此间有较强的联系,这就使得“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理念得到强化;因此,以“学校—园区”合作为背景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更为丰富,强调以企业群的专业资源来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以学校的人才输送来助力企业群的发展,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共赢,也有利于各方资源的整合,双方合作体现在以下层面。

2.1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每年举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定会,以“学校—园区”产学对接为基础开展互动合作,广泛邀请熟悉政府相关电子商务政策导向的电子商务园区专家和来自园区内优质合作企业的行业代表,共同商讨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细则,根据政府政策精神和企业需求定制人才培养目标,做到“因需定纲,因需施教”,真正实现“学校—园区”优势资源的深度整合。

2.2合作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学校—园区”双方互动合作,地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团队还大力吸收园区企业优秀专家,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引入优质企业资源,丰富专业课程资源;对《电子商务导论》、《网络营销》等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课程重构和校本教材开发,预计在2016年9月即可完成多套教材的出版,这也必将帮助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获得巨大提升。

2.3协同实施实践教学过程

依托阿克苏电子商务产业园的良好资源,地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团队还计划将暑期校外实践、校外电子商务综合实训,乃至顶岗实习都放在园区内进行。在此过程中,校内教师变成了管理者,在园区内带队指导和管理学生;而园区内合作企业的一线员工和管理者则成为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老师”,带领学生进行项目实践,帮助学生获得电子商务行业的最新知识和更大的实践收益。

2.4共建电商人才培训体系

通过以“学校—园区”合作为特色的专业建设,阿克苏地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团队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获得了巨大提升,依托和园区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可以开展更多的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培训和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培训;还可以通过园区管理职能部门牵线搭桥,邀请园区内的优秀电子商务企业家和一流的技术专家参与培训过程,以此优化培训效果,共建优质的电商人才培训体系。

3“学校—园区”合作保障条件

学校与园区在开展合作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保障条件,确保合作成效。

3.1合作对象稳固可靠

阿克苏地区中职是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公办职业院校,也是阿克苏地区职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克苏电子商务产业园是自治区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由杭州市负责援建,由阿克苏市商务局对口管理;两者之间天然就有诸多联系,再由地区行署进行统一管理,可确保“学校—园区”合作的各方稳固可靠,以“学校—园区”合作为背景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也得以成功实施。

3.2专业建设计划完善务实

为确保以“学校—园区”合作为背景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性,阿克苏地区中职开展了细致而深入的调研工作,对阿克苏地区的电子商务产业环境进行了全面调研,最终确定了阿克苏电子商务产业园作为合作伙伴;并借助浙江援疆教师的杭州电子商务职教背景,合作双方在前期就合作背景、合作内涵、合作模式等具体问题已经进行了多轮次的讨论,形成了完善务实的合作思路。

3.3人才培养方案服务当地

新疆的长治久安关乎国家的稳定,而新疆稳定看南疆,南疆稳定则必须确保阿克苏的稳定。阿克苏的电子商务发展对本地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意义,开展以“学校—园区”合作为背景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可以盘活当地电子商务资源,为当地培养大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为当地的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巨大的助力,这完全符合阿克苏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需求,也必然获得多方支持。

4“学校—园区”合作预期成果

阿克苏地区中职和阿克苏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合作成果,贯穿于产学对接机制深化、人才输送渠道拓宽、技能培训水平提升等各个层面。

4.1拓展合作领域,深化产学对接机制,确保多方共赢

依托“学校—园区”合作,学校明确了园区内合作企业的人才需求意向,对接企业的真实需求,以订单培养的思想进行课程设计,利用企业资源构建真实的电子商务环境,让学生在其中进行真实的业务实训。此外,通过学校和园区协同实施的实践教学过程,学生可以了解电子商务企业的真实业务流程、岗位能力要求和操作规范,学以致用,提升技能水平。在后续的合作中,学校和园区还会将合作辅助学生创业,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学习和创业尝试,提升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4.2细化沟通模式,拓宽人才输送渠道,构建无缝对接

通过前期合作建立的基础,可以进一步强化现有的校企沟通渠道,和阿克苏电子商务产业园内更多的优质企业建立联系,在后续的人才输送过程中拓宽渠道,向企业提供基数更大的优质电子商务人才;地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好的技能提升,对将要前往进行实训与实习的园区企业形成充分的了解,形成“学校—园区”的无缝对接,在随后的工作实践阶段,学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都会得到保障,能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岗位能力也能得到较快提升。

4.3扩大社会影响,提升技能培训水平,形成资源互补

专业技能培训的水平与成效直接反映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专业建设水准,地区中职院校目前已经承接了地区行署组织的电子商务创业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同时也认识到学校的电子商务培训实力尚有不足;依托和阿克苏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展的深度合作,借助园区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形成“学校—园区”资源互补,夯实专业基础,强化专业内涵,提升知名度,最终以更好的社会培训能力承接更高层次的社会服务,更好地服务区域内广大电子商务从业人员。

5结语

以“学校—园区”合作为背景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过程中被证明是符合阿克苏实际情况的,以此为基础的校企互动合作且也具备良好的前瞻性、可行性与可复制性,但从专业建设的硬件和软件上来看,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从以下层面加以改进。

5.1拓展模式创新范围

就目前情况而言,“学校—园区”合作所涉及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的范围还很有限,合作对象的局限性也很大,合作的结论也没有得到充分验证,不具备广泛的代表性,因此需要通过专业建设进一步总结创新思路,并在后期的专业建设过程中拓展合作范围和对象,拓展模式创新的范围。

5.2提升校企合作层次

当前,学校与园区各企业之间的合作内容较为单一,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所承担的企业岗位普遍层次不高。与政府合作举办技能培训内容也较为基础,无法代表阿克苏当地电子商务产业的优质内容。因此,需要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和内涵,开发具备高技术特征的合作项目,以此强化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5.3整合校际合作资源

目前阿克苏地区内有很多职业院校都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校企合作,虽然校企合作所涉及的专业不尽相同,但是兄弟院校的模式创新与体系构建对我们而言都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积极拓展校际合作,广泛整合资源,将各个学校的优势与经验进行提炼、融合,进一步指导后续的专业建设。以“学校—园区”合作为背景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经在阿克苏地区中职落地开花,但该模式对于所有专业都是通用的,通过“学校—园区”的产学对接与深度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方的资源优势,培养优秀职教学生,帮助他们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助力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新疆地区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希望能给新疆的职业教育带来启示与思考!

参考文献

[1]石坚,杨悦梅.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新实践[J].电子商务,2010(04).

[2]陆亚文.基于实训创业平台的“实岗实务”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计算机网络商务方向[J].电子商务,2011(06).

[3]刘晓艳.加强校企合作促进高职教育发展[J].价值工程,2011(09).

[4]杨悦梅,陆亚文.“实岗实务”实践育人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1).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中D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1高等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电子商务人才不仅要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具备非常好的操作技巧,还需成为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不同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不同的要求。在近些年,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与壮大,使电子商务毕业的就业状况有了较大改观,就业率也不断上升。但是,通过调查分析,我们也发现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一是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本科院校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都比管理类要低。学生普遍认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工作需要进一步改善。其中排在首位的是实践与实习环节所占比重较低。其次是教学内容陈旧,不能与当前电子商务工作内容较好的吻合,导致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降低。然后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不够,对课程评价方式也存在较大争议。还有教师教学能力不专业等。二是学校在对电子商务专业发展要求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实践经验缺乏、实训经费不足、场地不足等。还有就是因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变化很快,而各高校在专业开设后,教学大纲等缺乏统一性,也是导致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原因。

2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电子商务专业在高职院校的设置十分普遍,开设这个专业时,院校更多是盲目跟随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潮流,没有很好的将地方经济发展、动态的市场人才需求、学校师资状况等结合起来加以通盘的分析和考量。这样也就造成了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方向不清晰,对人才的就业方向和区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毕业生的技能要求十分模糊等。更多的跟随其他院校的开设专业的课程来设置的,也正因此,导致高等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没有跟随时展的要求及时调整培养方向,或者培养方向存在很大的滞后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较好的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无法较好的适应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

2.2课程设置不科学

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开展中,因为没有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对未来本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技能没有充分的了解,不知道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及能力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这些都导致院校在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如同商务和计算机的结合体。没有真正的理解电子商务专业内涵,或者理解片面化,有的在课程设置上,受教材和教师等多方面限制,无法提供电子商务专业真正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培养环境。

2.3师资力量存在不足

在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因为不少教师是从计算机专业转化而来,在对电子商务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都存在一定不足。有的是商务管理、经济贸易方面的知识丰富,网络信息化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不足。有的则是计算机方面知识很好,但对商务运营方面不了解,或者是存在一些肤浅的认识。同时,教师因为缺乏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的实际工作经验,主要依据课本来讲解相关的知识,没有很好结合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变化,导致学生认同感降低,教学达到不应有的效果。

2.4实践环节十分薄弱

就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而言,用人企业与单位对学生职业技能期望值都很高,对其自我学习提高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而且本专业的诸多课程,如网页制作、网络营销、网上支付与结算等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很强的要求。这方面,高职院校因诸多方面的原因,在提高实践环节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因为没有相关的设备支持与实训室的条件,实践环节也多流于形式。还有,就是没有建立好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还较薄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也无法真正的将理论知识操作做到熟练化,从而影响其掌握电子商务专业应会的技能。

3移动互联网时代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中,也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的冲击,原来很多很有发展前景的电子商务企业因为种种原因已淡出人们的视野。而存活的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对其商业模式的不断变革和升级,日渐壮大,并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接受。这个过程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中,“适者生存”法则的最好体现。在2013年,以BAT(中国互联网公司三巨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在移动互联网崛起之际,将移动电子商务推向了市场。这是因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变迁,人们已经可以通过手机端实现PC端的电子商务交易功能。可以说“足不出户”是PC端电子商务的主要特征,那么“边玩边购”“边走边购”成为拇指经济手机端电子商务的主要表现。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进入全面爆发期,电子商务在现阶段体现出三大特征:更碎片、更个性、更便捷。

4移动互联网时代高等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4.1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定好位非常重要,这是办好学的前提。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PC端也迅速向云计算、移动互联、全媒体搜索引擎、大数据等发展,可以说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变革已经开启。而且移动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体系的融合,也给现在传统的商务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院校应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需求,在充分进行调研和预测的基础上,科学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本人认为,移动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商务人才技能要求为:一是技术类岗位;二是商务类岗位;三是管理类岗位;不同岗位对于技能的要求也不一样。高职院校应认真研究和修订已有的专业培养方案,充分发挥院校已有的软硬件设施和条件,确定合适的人才培养目标。

4.2创新性营销观念

在移动商务环境下,其营销方式和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因此,专业教师也要对其原有的营销思维进行改变,在移动互联W发展中,创新性营销观念,多以消费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在移动电子商务经营中,面临哪些问题是商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遇到一些质量问题、信誉度问题、支付安全问题应如何应对?移动电子商务消费群体的需求在近几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就本省份而言,移动电子商务开发的重点是什么等等。只有将老师的思维方式在移动互联网大背景下先改变过来,才能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接受所传授的课程和技能,也才能使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给予充分的认可。

4.3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为导向建设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可以通过毕业生就业信息跟踪调查、企业调研、网上企业招聘等多种形式,了解和分析电子商务不同职业需求对其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而建立更为科学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4.4构建实践实训体系

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熟练应用移动商务软件及社交营销软件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开展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必须进一步构建实践实训体系,实现了理论教学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衔接。另一方面,学校在管理工作中,必须强化实践教学,严格管理实践实训工作,将实践环节作为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制定出规范、科学的考核方案。

5结束语

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进一步了解企业对移动电子商务相关岗位的职责要求和能力需求,通过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转变营销观念,科学构建电子商务课程体系、重视实践环节,才能培养符合行业前沿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廷杰.移动电子商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李俊亭.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供给偏差与培养方向调整[J].现代企业教育,2010,(02).

[3]余佩颖.微信电子商务模式探讨[J].软件,2013,(10).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摘要:近年来全球电子商务高速增长,我国电子商务行业也在快速发展,急需大量人才。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网络商务方向)面对电商专业人才短缺的现状进行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团队4年来一直在探索并实施以“园区-学校”产学对接为特色的“政企校”合作模式,本专业也在2014年成功申报杭州市重点专业。通过近些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该模式是切实可行且具备可复制性的,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形成、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体现。

关键词 :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产学对接;政企校合作

浙江省高职工商管理教指委电子商务分委会“政校企合作推进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专题论文。

1.“园区-学校”产学对接“政企校”合作模式背景

1.1 电子商务发展受人才瓶颈制约

杭州作为“中国电子商务之都”,是整个“杭州都市经济圈”的核心城市,电子商务领域发展速度惊人,但随之而来的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短缺问题却始终悬而未决,成为制约区域电子商务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所在。从更大的范围来看,整个中国区域内有大量快速发展中的企业渴求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人才,但由于电子商务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产业特点,传统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电子商务专业更频频被教育部列为预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普遍无法获得企业认可,首岗适应程度很低,只有5%的毕业生能够直接上岗工作,剩余绝大多数毕业生在顶岗实习结束后还需接受3到6个月的培训才能符合上岗要求。

1.2 高职院校肩负人才培养重任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的主阵地,应当思考如何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开展各类具备区域特点和特色的“政企校深度合作”以服务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从2010年开始将原有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增设了网络商务方向,明确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新兴电子商务企业和转型后的传统企业就职,能够胜任电子商务企业的网络平台运营专员和网络营销推广专员等工作岗位,从事网络商品销售、网络客户服务、网络营销方案设计、搜索引擎营销等工作任务。通过前期调研和广泛走访,专业团队将“政企校深度合作”具体定位为以“园区-学校”产学对接为特色的“政企校”合作模式,将杭州市东方电子商务园作为前期主要对接的电商产业园区,通过该模式的逐步实施,进一步为浙江省和杭州市的区域经济做出贡献。

1.3 优质产业园区提供平台支撑

东方电子商务园位于杭州江干科技经济园内,2010年11月被市委、市政府认定为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占地面积129.62亩,以电子商务为发展主线,重点构建以B2B、B2C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平台,重点引进电子商务、信息软件、设计研发等新兴产业,以 “电子商务”产业链为核心,依托浙江省大学科技园、江干区科创中心创业平台,集“电子商务区、信息软件区、科研总部区、研发孵化区、新产品展示及配套服务区”五区功能于一体,园区整体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环境优美、集产业发展和旅游观光于一身,基础条件优异,是一个“功能集中、区位独立、布局科学”的新兴电子商务特色产业集聚区,这也正是以“园区-学校”产学对接为特色的“政企校”合作模式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

2.“园区-学校”产学对接“政企校”合作模式内涵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网络商务方向)自2011年起和东方电子商务园合作开展了“园区-学校”产学对接渠道建设,深入开展“政企校”合作,以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在此基础上通过协同制定实践类课程标准、合作实施课程实训等具体合作项目不断深化合作过程,最终以合作开展电商人才培训的形式体现“园区-学校”产学对接的深刻内涵,合作成果辐射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体现在以下层面:

2.1 共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自2011年以来,本专业每年都会举办基于“园区-学校”产学对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定会,邀请熟悉政府相关电商政策导向的东方电子商务园区专家和来自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深度合作企业的行业代表共同商讨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细则,根据政府政策精神和企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做到“因需定纲,因需施教”。

2.2 共同制定专业课程标准

在与东方电子商务园合作的过程中,专业团队还大力引入企业专家和企业资源,校企共同制定专业课程标准,通过4年来的努力,专业团队与合作企业累计建设完成《信息检索与处理》、《图像处理与商品展示》、《客户关系管理与实践》、《网络商务营销技巧》、《网络商务平台实用技巧》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由于在建设过程中融合了学校和企业的多方资源,这些课程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均令人欣喜。

2.3 合作实施实践教学过程

在合作过程中,专业团队充分利用东方电子商务园完善的企业资源和良好的行业背景,将暑期校外实践、校外电子商务综合实训,乃至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都放在园区内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校内教师的身份从老师变成了管理者,负责学生们在园区内的学习秩序和生活后勤;而园区内合作企业的一线员工和管理者则成为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老师”,负责向学生们传授更接近实际的专业知识。通过实践教学的实施,4年来共计开展康暑期电商实践85人次、校外电子商务综合实训288人次、顶岗实习超过100人次,学生们获得了贴近行业的第一线知识和更大的实践收益,实践教学效果极好。

2.4 合作开展电商人才培训

作为区域内电子商务行业和产业发展重要的智力支持,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经常承接各类电子商务人才培训,此类培训一般都由专业负责人组织专业师资团队实施完成。在此过程中,借助学校和园区的合作关系,通过园区管委会邀请园区内的优秀电商企业家和一流的技术专家参与,合作开展电商人才培训,这些专家拥有行业专业背景,熟悉政府政策导向、了解电商企业资源,使培训效果得以优化。

3.“园区-学校”产学对接“政企校”合作模式成效

3.1 形成了“园区-学校”双向互动的“政企校”产学对接机制

自2011年开始实施的“园区-学校”紧密合作新模式,坚持以“基于产业园区的政企校深度合作”为宗旨,依托东方电子商务园良好的产业环境,学校和园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即明确了政府对于电商人才培养的政策引领,也明确了园区内优质合作企业的人才需求意向,以订单培养的思想着重提升电商人才培养体系的应用性,定制培养合作企业亟需的专门型电商人才,让学生在真实的电子商务环境中进行实训,既培养了学生的实战技能,也解决了电商企业的人才供应问题。通过和以杭州黯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旗下有七格格等著名电商服装品牌)、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为代表的园区内合作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专业团队选送大量学生参加校外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帮助他们了解电商企业的业务流程、相关岗位能力要求和操作规范,明确企业用人标准,促使学生们将所学电商专业知识与实际岗位工作结合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构建了“园区-学校”无缝对接的“政企校”人才输送渠道

在双向互动的产学对接机制影响下,学生们获得了更好的技能提升,对将要前往进行顶岗实习的企业也有了充分了解,因此在随后的顶岗实习阶段,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都有了保障,能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岗位能力得到了较快提升,企业对此也非常满意。通过4年以来的调查统计数据可知,学生和企业相互都表示满意的比例达到了73%,远超以往未开展“园区-学校”产学对接时学生和企业的互评情况。正因为如此,大量毕业生在园区完成半年的顶岗实习之后,还会选择留在园区企业内继续工作,这也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员工,同时也证明了无缝对接的“政企校”人才输送渠道的高效性。

3.3 确立了“园区-学校”资源互补的“政企校”社会培训体系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落户杭州市富阳区的高等职业院校,对以富阳为中心的杭州西部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肩负巨大的责任。基于此,学校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口,以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为基础,在派出优秀校内专业教师的基础上,联合东方电子商务园以及园区内合作企业,聘请相关电商专家加入教学团队,承办了富阳移民局主办的前后共3期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培训,获得了巨大成功和良好的社会反响,被富阳各级媒体广泛报道;此外学校还联合园区内优质企业合作承办了富阳团市委主办的富阳青年电子商务实训班和建德团市委主办的建德青年电商创业培训班,以“接地气、显实效”为宗旨,培训过程中以电子商务创业热点为基础设置课程,结合区域特点和学员实际情况,以分层次教学为特色,兼顾各种类型的电商创业学员需求,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后期开展杭州区域内各层次的青年电商创业系列培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政府大力推进的电商发展政策也形成了良好的响应。

4.“园区-学校”产学对接“政企校”合作模式发展预期

4.1 拓展合作领域,深化产学对接机制

在目前的合作基础上,学校和园区可以将合作范围从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类课程标准等方面拓展到学科竞赛辅导和学生创业指导等领域;通过园区良好的电商产业基础帮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竞赛辅导,从而完成更高质量的竞赛作品;同时还可以利用园区内丰富的创业资源帮助学生进行创业学习和创业尝试,提升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4.2 细化沟通模式,拓宽人才输送渠道

除了目前已经合作的企业之外,东方电子商务园内还有大量的优质企业,有众多的合作机会等待专业团队去开发,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园区的信息渠道和信任基础,强化现有的沟通渠道,和园区内更多的优质企业建立联系,在后续的人才输送过程中拓宽渠道,向企业提供基数更大的优质人才。

4.3 扩大社会影响,提升社会培训层次

社会培训的成效直接反映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专业建设水准,目前已经开展的社会培训固然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存在着培训层次不高、社会影响不大的现状;在和东方电子商务园后续开展产学对接合作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园区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帮助学校和专业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做实”、“做好”的基础上,还要“作响”,让更多人知道并认可学校的社会培训水准,为承接更高层次的社会服务做好准备。

5、结论

以“园区-学校”产学对接为特色的“政企校”合作模式目前还在前期的实施过程中,虽然4年以来的实践成果充分证明此种模式的可行性,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在后期实践过程中加以改进。

首先,目前以“园区-学校”产学对接为特色的“政企校”合作模式涉及的范围还很有限,合作局限性很大,合作过程中的现象和结论也没有充分的代表性,因此需要在后期的过程中拓展合作范围和对象,纳入更多的合作资源。

其次,政府以及合作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层次尚待提高,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所承担的企业岗位普遍层次不高;学校和政府合作举办的电商培训也基本面对创业初期的受众群体,无法代表高层次的电商创业领域;因此,需要有更核心的竞争力以保证开展更高层次的项目合作,直接面对和应用型本科层次院校乃至更高层次院校的直接竞争。

最后,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都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政企校”合作,如何将各个学校的优势与经验进行整合、提升,这是一个迫切的问题——这需要一个完善的平台,可以开展校际沟通和合作,拓展联系渠道、取长补短,真正发挥以“园区-学校”产学对接为特色的“政企校”合作模式的优势,培养优秀学生,助力区域经济,造福一方百姓,这或许就是一所学校、一个专业、一个团队的梦想所在吧!

参考文献

[1] 严谨:关于校企合作中工学结合问题的思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2] 石坚、杨悦梅: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新实践[J].电子商务,2010年第4期.

[3] 刘晓艳:加强校企合作促进高职教育发展[J].价值工程,2011.9.

[4] 陆亚文:基于实训创业平台的“实岗实务”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J].电子商务,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