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就业指导课教学建议

就业指导课教学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就业指导课教学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就业指导课教学建议

就业指导课教学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就业导向 项目教学 考核评价

一、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大量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劳动者。但是纵观这几年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生源不断的萎缩,而且生源的质量越来越差。为什么会导致很多成绩好的学生不愿意读计算机专业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中职计算机毕业的学生没有出路,不好就业。许多计算机专业考试门门优秀的学生不会自己组装电脑,不会安装系统,更不会简单的故障处理;拿到计算机网络中级工的学生不会自己家里的宽带安装与连接,更不会简单的小型局域网的搭建;打字速度相当快、排版水平很高的学生却不能胜任一个机关打字员的工作!因为不会使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不会换打印机的色带,不会机关公文规定格式的排版。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中碰到的种种问题,我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应该说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实践训练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混乱,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计算机专业学科有别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特征是知识的更新非常的快,计算机的教师往往要花很多的时间不断的学习才能胜任学科的教学。所以,在现实中计算机专业教师们往往在专业技术方面的钻研远大于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的钻研,这样必然导致平时的教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了传统的“讲授接受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以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或者以教师演示学生跟着练习为主,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只是教师讲授而学生不接受局面,课堂上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听,甚至只有几个学生听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教学积极性都会受到严重挫伤。学生学了知识后不知道有什么用,更不知道将来跟工作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如何就业,如何胜任工作岗位,如何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宗旨。

2、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缺陷

现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考核评价方法缺陷。除了计算机基础有统考外,其他的专业技能课几乎没有考核评价,比如教计算机网络方向“中小型网络的构建与管理”、“网页制作与设计”该怎么考核;教计算机平面设计方向的“Photoshop”、“CorelDraw”等专业课该怎么考,现实中多数计算机老师在教完了这门课程后期末随便出一个题目考试形式一下。并且现在多数计算机的考试、考证主要仍以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考试方法简单,考试形式单一,考核内容仍依附教材;难怪也会出现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走上就业的工作岗位其实什么都不会。这种考核评价机制不能促进学生的就业,更不利于学生成长和今后可持续发展。

二、实践探索

鉴于以上的背景分析,针对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以及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实践研究,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更好的就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合理应用“项目教学法”对学生好就业、优就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笔者在计算机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了一些探索,发现在计算机教学中,“项目教学法”是一个实用有效的好方法。项目教学法实际上就是以行为导向的专业教学法,它是将这门专业学科知识结合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设计成大小不同的多个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完成各个项目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专业学科的知识。它的特点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项目教学核心追求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完成项目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

(二)计算机教学中改变传统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的方式,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在充分用好“课堂”这块阵地的同时,可以走出教室、走出微机室、走出校园,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新颖的考核手段,培养有个性特征的、有创造性的、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从而实现零距离就业。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的考试考核方法。

1、“企业岗位测试法”。

这种考核测试方法是让学生走出普通考场到企业中去参加考核,是通过某个具体岗位来测试他是否基本具备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如:学习网络技术这门课程时,在项目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到网络公司去打“义工”,参与现场布线、组网、调试网络等;学习图象处理Photoshop时,让学生去广告公司或一些摄影楼去学习图片、相片处理、色彩搭配等等。学习以后考核在企业里进行,由学校老师教师及实习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现场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重点测试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所确定的职业能力目标,是否形成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这样既达到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以后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2、“项目成果全程开放测试考核法”。

这种测试法所谓的全程开放是指不要求学生在指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核要求,考核要求也没有很具体的规定限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挥,体现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差异。比如在考“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专业课程,我们不是让学生在1个半小时按给定素材考核完成一个网页制作。而是给学生一个网站主题,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的知识,收集材料设计版面完成一个主题网站项目的制作。学生完全可以将考题带出考场,带回家中完成。

三、结束语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实践是一项长期艰巨任务。我们对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探索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不仅要探索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考核评价机制,还要加强专业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加强校企合作教学,正确实施项目教学。我们要坚定这样的信念: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生机和活力;不断转变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我们也坚信在平常教学中不断的实践探索完善计算机专业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崛起,为学生就业提供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2003.6.

[2] 陈嵩、李炳伟,以就业为导向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2005.6.

就业指导课教学建议范文第2篇

前言

从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进行入手,它是一门具有综合化,信息化和全面化的综合学科,是为了适应时展需求而设立的。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而且为社会提供了大批有用的素质人才。中职学校,在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注重对课程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素质能力。但是这样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无法发挥教育职能。

一、实施重要性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开展的教学活动。随着社会发展的逐渐推进,它的实施,更有助于对社会人才需要进行配置优化,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以就业为导向,能够对社会人才需求进行及时的掌握和了解,根据切实需要进行教学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促进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它的全面实施还有助于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对学生进行切实的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增加,掌握关键性的因素,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推进计算机技术的改革创新与发展,为社会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二、教学现状

1.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进行发展的过程当中,教学方法单一问题一直是影响它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计算机专业来说,它是时展的领军项目,具有发展速度快,知识结构更新快的特点,这就为它的教学进展造成了一定的难题,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内将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更不能使学生对所讲的知识技能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吸收,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将大部分经历用于实践研究,对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深入探索,这就使得教师没有足够的经历对教学方法进行扩展,造成了教学方法对于单一,学生学习较为被动的现象发生。

2.教师素质水平不高

对于中职学校本身发展而言,因为收纳的学生大多是基本素质偏下的学生,他们因为文化课程不好而选择了中职学校,所以就教师素质而言,也自然比不上普通高校的教师技能水平而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较为快速,对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掌握基本技能,对时代的发展特性进行研究,能够将它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对社会需求和人才走向进行掌握,能够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对课程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规划,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而这样的素质要求,是大部分中职教师所达不到的,而且,他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相结合,不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不能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实践

1.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考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安排,对教学项目进行规划。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将就业导向设为教学的根本核心,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的加入到教学环境中。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在进行内容设计的过程当中,充分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分。

例如:教师在进行《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用数码相机到学校内的各个角落进行观赏和拍摄,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设置,让学生利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图片进行处理,对照片的背景进行修改,对照片的整体对比度进行调整,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然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比较分析,让学生们进行取长补短。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还能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进行相互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利用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实践,可以利用相应的成功案件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教师要善于利用实例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深入到教学环境当中。要遵循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给予细心的引导,遵循教学原则。在具体的教学中,将案例?M行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对学生提出问题,给予他们正确的思维导向,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做课堂教学的主体,实现自主学习。然后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将计算机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操作进行导入讲解,利用实例加深他们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吸收。

例如:教师在讲解《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导入飞机投影这一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积极参与,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模拟操作,实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结合,对图层进行了解,发表自己的认识看法,并用实例来解释倒影现象的发生。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对他们日后的就业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就业指导课教学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建议方针

现阶段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历届毕业生数量在连年攀升,就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已经可以称作是不容乐观。高职院校更应当主动与社会各界积极联系,了解求职单位需求,帮助毕业生提高求职能力,使他们学有所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能从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来重点培养学生,使学生能了解自己、了解专业、了解社会,进而树立正确的择业、创业、就业观念,顺利步入社会,早日实现就业。

一、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就业指导课,师资力量过于薄弱

当前看来,摆在我们眼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专业化程度太低。据我观察了解,百分之60左右的就业指导教师是从之前的思想政治以及学生工作岗位调离过来的。虽然是从事此项工作的时间并不断,也有了一定方面的经验与基础,但是在理论与专业培训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大多表现于对于课程的设置以及建设思考研究不够深,比较薄弱。教学的水平也不是很高,如此看来要想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很难,就业指导课的效果自然也不会好到那里去。更不能满足当前形势下学生们的就业需求。

(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手段过于简单化

众所周知就业指导课是一门集趣味性以及实践性等方面都非常强的学科。放眼看去,目前看来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在教学方法上面过于陈旧,还是依照老一套,天天灌输学生,主要是老师讲课为主,学生只是呆呆的坐在下面听。缺乏了一些实践的结合,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也无从谈起。即使有些教师别出心裁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但是其播放内容也过于形式化与实际就业指导关系不大,这样的课程吸引不了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也就根本无法实现。

(三)就业指导课注重共性化指导,缺乏个性化指导

就目前看来,当前就业指导的课堂中,课堂理论以及课堂分析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求职的现实情况,面对当今社会的繁杂、烦乱的社会信息,学生们并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对这个社会缺乏了真正的沟通,对用人单位缺少了交流。就业指导变成了应付面试的指导。[1]面临人生的多重选择,初涉社会的毕业生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通常需要的是一种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状态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个别咨询辅导,而非集体号脉会诊。

二、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就业指导课设计众多,其中包括了教育方面,管理方面,心里方面等多种学科,是一门有着相当的技术含量的工作。想要把就业指导课上好,并且服务于我们的学子,就必须要加强教师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建设成有着全程化,信息多元化,专业化的一个完整指导服务体系。那么如何才能建设成一直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呢?第一,人员保证,必不可少。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人员这两个方面,必要数量全,并且是有一定的专业方向,这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成效。第二要专兼互相结合,也就是说,鼓励一部分教师,进行兼职讲授就业指导课,发挥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特长。最后是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可以邀请一些知名大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或者是技能职业指导专家来学校进行授课以及讲座,这样一来不但是学生受到了鼓舞,同时教师与专家之间可以共同开展就业指导理论和教学研究。

(二)培养优秀的就业指导教师,构建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

就业指导课教师是教师队伍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承担着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使命,肩负指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完成生涯规划的任务。由于学生辅导员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有一定的优势,辅导员对学生的情况更加了解,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推荐工作。激活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学习欲望,要以“职业规划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为教学理念,这是提高课教学吸引力的基础。

(三)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高职院校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而应用技术仅仅是靠校内的实验室和教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学生真正的掌握行业所需的应用能力,就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掌握就业技能为突破口,开展实践能力培养。为此,高职院校应拓宽培养渠道,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通过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实际操作等形式,促使学生进一步转变思想,加强专业素质培养,使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训,毕业后能够所有学生。

总之,现在我们教师身上的担子非常的重,就业指导课的发展已经在慢慢的发生了变化――从数向质。要想作为一名合格的就业指导教师,就必须要转换陈旧理念,平时要善于思考总结,更要乐于钻研,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大众,才能更好的为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提高保障。

参考文献:

[1]苏光鸿.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问题与对策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2]肖放鸣.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7)

[3]李志勇,朱巧玲.对就业指导课中教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5,(3).

就业指导课教学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 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

中图分类号: 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2(b)-0000-00

1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教学模式上有了一些新的突破,不仅仅是课堂讲授,同时也慢慢引进了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课堂从以前的大教室大班级的“讲座”形式授课到许多教师将项目教学法、模拟面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引入课堂,确实对就业指导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许多学生仍然提不起学习兴趣,不愿意主动学习就业指导,究其原因是学生不能从就业指导课上有实际收获。

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虽有一定变化,但大多数高职院校仍是沿袭传统的讲授方法,大学生参与程度较低,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针对学生做宏观的就业指导,模拟面试或情境教学也只是局限于课堂,对于学生个体的兴趣、性格、爱好、气质、能力等个性特点无法顾及。大部分学生并没有任何就业经验或见习经验,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消化教师所教授的内容。

2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就业指导教师缺乏经验,难以在课堂多方位展现就业指导课的魅力和作用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大多由行政人员、辅导员或中层领导兼任,这些人员虽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可能是经验丰富,但对于就业指导来说,仍是“新手”;同时还存在着就业指导教师本身就是从学校到学校的一种发展模式,即大学毕业就回到高职院校教书,自己并没有职场经验,对不同专业的就业环境、就业心理不了解,对不同就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不熟悉,难为学生提供适用的案例或活动。

2.2高职院校能为就业指导课提供的条件有限

与普通高校相比,除了一些国家示范或省示范等重要院校以外,高职院校普遍教学资源缺乏,能为就业指导这门课程提供实习实训或活动场所的院校有限。条件稍好的学校可能会为就业指导课提供模拟招聘室之类的活动室,但大多数院校都只能提供最基本的多媒体教室。教学条件的限制导致教师们许多金点子无法实现,迫不得已也只能接受利用事先安排好的固定教室和有限的多媒体设备进行讲授。

2.3学生没有意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对学习就业指导课缺乏兴趣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认为,主要任务是学专业技术,就业指导课不重要,而且不知道自己能从中收获什么,学生们并没有意识到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自然对就业指导课不感兴趣,从而导致就业指导课达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3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3.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换课堂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少讲纯理论、大道理,善于利用现在的教学环境和设备条件,勇于打破传统的讲授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教师应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熟悉的角度和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去引导学生,同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多从学生感兴趣的实际就业问题出发,引用本校本专业的一些毕业生的典型案例,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将来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有一定的启示,而且可以提前就就业形势、就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等难题摆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同时,在就业指导课中多安排模拟招聘、职业形象设计比赛、职业情境表演等各方面内容,学生可以自我评估自己的职业能力,同时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评价并指出对方的优缺点,通过让学生自己参与其中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就业环境下的各种情境,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中建构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

3.2善于充分利用现在的教学条件,发掘一切可用资源为就业指导课教学服务

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学条件有限,但是只要我们多用心发掘,就可以把一切可利用资源利用起来,为就业指导课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比如现在学生普遍都有手机,而且都喜欢玩手机,而且对心理测试之类的测评软件感兴趣,利用这一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按顺序分课时安排学生利用手机下载MBTI职业性格测试、霍兰德SDS职业兴趣测试、职业能力测试、职业锚职业价值观测试等测评软件并自主进行这四个方面的测试,测试结果出来后收集结果并组织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学生在经过四个测试后会初步了解自己的性格偏好、兴趣特点、能力和价值观取向等各方面的特征,从而了解自己适合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或事务,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个性特征,和相关行业相关专业的人物交流,了解行业与专业的要求和需要什么样的能力等。

同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网络、行业人物访谈、和毕业生交流等方式了解当今就业形势和职业特性。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和学习,学生对未来就业和职业生涯的规划有一个初步的想法,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就业指导课的兴趣,而且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会不自主地为自己定一个目标,不仅是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得到提升,而且让学生学有所获。

通过聘请企业家、优秀职业人进校宣讲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方面的问题。企业家或优秀职业人最好是从事学生所学专业类工作的或是本院校的毕业生,同时,可以统计学生职业四个方面的测评结果,针对学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职业角色,邀请相关角色的职业人来宣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性格等自主参与到职业人的宣讲。宣讲的职业人物越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贴近越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博得学生的认可。做到这一点需要职业院校管理部门给予相应的支持和配合。

就目前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问题,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不断发挥教师们的聪明才智,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和学习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是可以实现的。总之,在种种困难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为教学服务,需要我们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和教师们群策群力,还有哪些现有资源可以利用也值得我们继续发掘。

参考文献

[1]张威,于燕翔.论全方位互动式教学在就业指导课中的应用[J].就业指导.2013(16)

[2]周璋斌,欧静玉.关于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学吸引力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4)

[3]杨丽萍.高校就业指导课现状及有效性探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4)

就业指导课教学建议范文第5篇

1 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就业指导课程的直接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意识,帮助学生就业。那么,在现行的就业指导课课程设置中,就业指导课真实的效果如何呢?笔者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对此进行了调查,从而发现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师资问题:地方民族高校专职就业指导老师数量不足,组成结构不合理

据调查了解,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组成结构主要由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工作部的行政人员以及辅导员组成。目前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主要以传统的讲授为主,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实际效果不佳。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显示,有61.1%的同学认为就业指导课程只有一点作用而已,而且很多同学在接受调查时表示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除了要传授课本的理论知识时,还应该多传递社会上最新的就业信息。但由于就业指导教师多为非专职性的就业指导员,再加上他们本职事务工作繁重,无暇顾及深入研究最新就业趋势,对劳动力市场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缺乏深入了解,从而导致就业工作对学生的指导性不强,不能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指导。

1.2 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问题: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针对性不强,易流于形式

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在面对就业所持的态度和就业方向的选择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进而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应因人施教,因专业因年级施教。而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课程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其是新升本的本科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还不完善,课程没有实现在整个大学生涯的连贯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能力。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为就业指导课程注重共性的指导,缺乏个性化指导;以讲授课本内容为主,没有做到就业指导与专业相结合,更不能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情况的学生有效地进行个性化指导。

1.3 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课程实践性低,重知识而轻能力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66.5%的同学反映就业指导课的上课模式只是传统的授课式,58.7%的同学希望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31.5%的同学希望就业指导课的授课内容应更注重实际。许多同学的就业实践是通过实习来完成的,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大多是理论知识,由于缺少实践,同学们都有纸上谈兵的感觉。这表明,要提高学院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就要求就业指导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应有所突破和创新。

2 加快地方民族高等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目前,民族地区大部分的高校都已经初步建立起自身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但是从以上的调查分析也可以看出,由于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起步较晚,所在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等原因,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依旧有很多地方应当改进。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加快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专职化建设,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

就业指导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重要途径,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的、具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至关重要。第一,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优秀人才。一方面,充分挖掘本校的优秀资源,利用好自身资源;另一方面,适当引进社会资源,譬如:可以聘请成功校友、社会各行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以及专职培训机构的优秀讲师定期到校做报告或开展讲座活动,这样可以弥补一些学生们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第二,建立严格的聘任制度。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要严把教师入门关。聘任教师的最低标准要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这样可以保证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第三,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系统培训。在这个知识更新快速的时代,教师的专业知识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证之前所学专业知识不会与社会脱节。就业指导涉及学科广泛,其中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人力资源学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业指导教师在知识结构、专业理念、文化素质等也要有全面的提高。因此,学院应确立一套关于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方案,增加这方面的经费投入,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并且在培训后进行相应的考核,以便检验培训成果,为以后开展培训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2.2 实现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小班化教学,实行个性化指导

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才能使得教学取得最好的效果。地方民族高校由于地处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等因素,学生的个性鲜明。而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就业前的指路明灯,对于学生未来的影响巨大,因此就业指导课应该在个性化的指导上作出一定的改革。

一方面,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可以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学一年级。这一阶段主要侧重于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树立学生的就业意识。从学生刚进入大学开始,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将自己的大学学习与今后的就业目标紧密相连;同时,让他们通过就业指导课的学习,初步了解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和相关的就业政策,进而为自己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第二阶段为大学二、三年级。这一阶段在注重引导学生加强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锻炼和提高学生个人的各方面能力,使他们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同时,促使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更好地解决“我该怎么办”和将来“我能干什么”的问题,进而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第三阶段为大学四年级。这一阶段要注重对学生择业的指导、升学指导和创业 指导,引导毕业生转变角色,尽快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职业取向进行个性化教育,如对准备考研的大学生进行考研专业的选择和复习备考指导;对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学生进行《申论》等笔试科目和面试内容的指导;对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进行相关行业前景、法律法规等教育和技术培训;对已经落实工作的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心理等岗前培训。

另一方面,发挥不同专业课程在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性作用。各门学科的专业课程教学渗透到就业指导课教学的范围中,是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基本方法之一。这种渗透性可以体现在专业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之中。因为大多数的专业教师都具备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该专业的人才要求都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他们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时穿插该方面的知识的传授,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对该专业的职业方向有直接的认识。

2.3 加强地区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方民族高校位于少数民族集聚的地区,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工业、服务业等发展水平较低,这给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此,地方民族高校可以自行创建大学生模拟创业就业基地,建设大学生实践的平台。

首先,学校从自身着手构建大学生模拟创业就业基地,帮助学生获取实践经验。在校园中划分出一个区域,专门提供给学生进行创业尝试。学生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之后,运用所学知识,自行构想创业思路,组建创业团队,依托在校学生为消费者,进行创业尝试。在创业园中,由学校模拟工商部门、卫生部门、市场招聘部门等对现实中的创业所要办理的手续、所要经受的检查进行模拟,每两个月为一个周期,使学生通过自主创业的尝试,对创业就业有最直观的感受。

其次,让学生开办培训班,促进学生之间的实践交流。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由于学院所在地区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学生的课余活动相对单调,而且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是师范类院校,学生需要许多的教学实践经验。基于高校学生很多都通过各种技能资格考试,如会计从业资格证、英语四六级证书、秘书证等,学生已经具备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办各种兴趣培训班,让取得了专业证书的学生在就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其他有需要的同学进行培训,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经验的同时,也帮助其他有需要的同学。

最后,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迅猛,许多同学都热衷于网上创业,而且因为电子商务的尝试受地域的影响相对于地面实体店创业要小很多,是地方民族高校进行就业指导课程实践化改革的很好的一个措施。学校可以用自身的资金在电商网站中注册自己的店铺,学生通过就业指导课的培训和考核后,可以自己寻找货源,自行向学校进行申请,在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利用学校的网上店铺进行自身的网络创业尝试,获取亲身的创业经验。

3 结语

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岗位日趋增多,这对地方民族高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为此,他们需要在大学期间借助就业指导课这一平台,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地方民族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虽然起步阶段较晚,但是有国家对地方民族高校办学政策扶持,并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进而能够有效地对就业指导课进行改革,提高就业指导的效果,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地区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丽.对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1,(5).

[2]林宁,广玉,瀚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手册[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侯小桢.关于地方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的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09,(4).

[4]王保义.个性化就业指导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

作者简介:罗励坚(1990-),女,瑶族,广西平南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广西崇左 5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