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支气管炎指导意见

支气管炎指导意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支气管炎指导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支气管炎指导意见

支气管炎指导意见范文第1篇

方法:将56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三伏天进行三伏灸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达85.96%。

结论:三伏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三伏灸 呼吸系统疾病 体会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71-02

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这种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 临床资料

本院于2009年开展三伏灸治疗,共治疗患者568例。其中坚持3年有367例,坚持2年有121例,坚持1年有80例。鼻炎患者178例,支气管炎患者122例,哮喘患者154例,反复感冒患者114例。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方法。选取玄胡、白芥子、麻黄、细辛、麝香等多味中药按比例研末调和,于治疗当天用新鲜的姜汁(姜汁中按比例加入捣碎的3%的冰片和2%的薄荷脑)调成膏状待用。治疗时,患者坐位,暴露治疗皮肤,用75%的酒精消毒后,用胶布将药膏贴于穴位上,药膏约搓成直径1cm,高度0.5cm的丸状。每伏各贴药一次,各种病症所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鼻炎选穴:内关(双)、大椎、大杼(双)、风门(双)、肺腧(双),过敏性加风池(双)血海(双);支气管炎、哮喘选穴:第一次取大椎、风门(双)、膏肓(双);第二次取陶道、肺腧(双)、噫嘻;第三次取身柱、心腧(双)、檀中、;辨证加减,实证加取定喘(双);虚证加取肾腧(双)、膏肓腧(双);痰多黄稠加取丰隆(双)痰质稀泡沫多加取中脘。反复感冒选穴:大椎、风门(双)、肺腧(双)、膏肓(双)、合谷(双);12岁以下加取足三里(双)。成人一般贴敷4-6小时,儿童贴敷0.5-2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属正常,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但以能耐受为度,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敷贴之后,一般人的局部皮肤都会有温热感。

2.2 疗程。每位病人均分别于夏季三伏天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2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连续3年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2.3 注意事项。①贴药后如出现水泡,不慎擦破,可涂扶他林软膏。②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肥甘厚味、海鲜,还有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不要贪凉,慎。③孕妇、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④揭药后不宜马上洗水,8小时后方可洗水。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显效(包括部分痊愈):经1个疗程治疗,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者。好转:经1个疗程治疗,随访1年仍有发作,但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本组568例,显效286例,占50.35%;好转204例,占35.61%;无效78例,占14.04%;总有效率85.96%。笔者通过临床发现哮喘的治疗效果优于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治疗效果优于鼻炎,病程短的效果优于病程长的,反复感冒的患者0―岁6效果明显优于6岁以上患儿。

4 典型病例

刘某某,男,59岁。主诉:喘咳20余年,频频发作,发作时咳喘胸闷气促,不能平卧。每逢夏秋,最易发作,往往持续数日。经用本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自诉症状明显减轻,第二年,贴敷三伏灸后,就感到胸闷气促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时间减少,第三年后,电话随访,自诉哮喘症状没有发作。

5 体会

三伏灸疗法是在中医“冬病夏治”、“治末病”理论指导下的一种预防为主的疗法。患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反复感冒这类疾病的患者、中医认为肺、脾、肾脏器功能低下为内因,外寒侵袭为外因。该类疾病通过三伏灸疗法治疗后,均能够提高患者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力,更好的驱邪外出,缓解或使不适症状发作次数减少或消失。首先,“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此时人体阳气最旺盛,腠理开泄,经脉气血通畅,穴位敏感,患者气血循环旺盛,可以更好的提高药物效能。其次,夏热当令,人之正气驱表向外,有驱邪外出之趋势,可以很好的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利于这类疾病迅速恢复。正气虚时易诱病而发,所以,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贴药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坚持多年“三伏”天贴药。

该疗法选穴多在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和督脉上,皆属阳经穴位,阳经为多气多血之脉其穴可温阳散寒,通经活络,固卫肌表。鼻炎选穴:内关、大椎、大杼、风门、肺腧,过敏性加曲池、血海;内关、大椎、大杼、风门,可固卫肌表,抵御外邪;肺腧为肺之背俞穴,是肺气转输、输注于背部的穴位;诸穴配伍,可共奏疏散局部外邪而通鼻窍之功,曲池、血海为治过敏之要穴。支气管炎、哮喘选穴:第一次取大椎、风门、膏肓;膏肓可补虚损,益肺气,配合大椎、风门,可补肺、驱邪;第二次取陶道、肺腧、噫嘻;以止咳化痰,补肺气;第三次取身柱、心腧、膻中,膻中为气会,宗气积聚之处,能宽胸理气,降气平喘,并可培土生金进一步加强补肺作用,三穴配伍可宽胸理气补肺。辨证加减,实证加取定喘,平喘益肺;虚证加取肾腧、膏肓,进一步增强补肺益气之功,痰多黄稠加取天突、丰隆清热化痰,痰质稀泡沫多加取中脘利湿化痰。反复感冒选穴配伍可提高自身正气,更好的驱邪外出,增强抗病力。

在药物方面,选择的是辛香走窜、化痰平喘、止咳利咽、散寒驱邪之药,共同配伍可以治疗该类疾病。用胶布贴服使局部形成了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液体密封状态,可增强透皮吸收率,在新鲜的姜汁中加入3%捣碎的冰片和2%的薄荷脑能使表皮细胞间隙加宽,使药物更快的由肌表直达腠理,增强透皮吸收率,提高疗效。薄荷脑并使肌肤产生清凉感,以减轻烧灼感及疼痛。

支气管炎指导意见范文第2篇

19世纪中叶,在战争期间,南丁格尔在手术室旁设立手术后病人恢复病房,被认为是ICU的起源。1923年,Dandv在Hopk1n、医院建立神经外科病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Dandv和Gush1ng建立起第一个24 h管理的术后恢复病房。20世纪20至50年代脊髓灰质炎流行席卷世界,包括美国和欧洲利用较大的空间建立能够容纳较多病人的抢救单位,给患者应用铁肺和手动通气,包括麻醉科、内科和外科医生组成多学科的专家队伍,这是现代ICU的最早尝试。丹麦哥木哈根麻醉医生Bjorn 1bsen,1953年首次通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进行正压通气,1953年被公认为现代ICU元年。1960年,Max  Harrv  We1l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中心率先建立4张床的ICU,首次建立心、肺等脏器生命指标监护的医疗体系,建立专业的ICU团队,被公认为现代ICU之父。

2 美国PCCM发展史

呼吸医学起源于结核病的治疗,因此,呼吸专业兴起于结核病流行时期。20世纪40年代以后,由于有效的抗生素接连出现,结核病得到控制,患者人数迅速减少,这是呼吸医学经历的第一次事关学科生存的冲击。其后,肺功能检查以及气管镜等技术的发展使呼吸专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专业业务范围趋于稳定,直到危重医学出现。20世纪80年代开始,危重症医学在美国进入快车道,从业人员供不应求,这是呼吸医学遭受的第二次冲击。20世纪80年代,美国胸科学会(ATS)提出学科的生存和发展与危重症医学息息相关,井于1995年发表官方声明,美国PCCM执业医生应为所有内科ICU患者提供服务。

20世纪80年代,当美国危重症医学与ICU业务开始正式起步时,CCM医生应该经历什么培训,具备什么资质属于一个探索性的问题,因为此前史上从来没有这一专科。美国内科、麻醉科、急诊科与外科几个不同领域的学会在洛杉矶举行联合集会,大家一致认为,CCM应该是一个亚专科,受培训的医生必须已经完成专科(内科、外科、急诊科或是麻醉科)住院医师阶段的培训才能进入CCM亚专科阶段培训。因为各专科住院医师阶段的培训时程不等(内科3年、外科5年、麻醉科与急诊科4年),对入学标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最后决定由各专科学会各自举办自己的CCM亚专科培训,学制订为2年。内科学会注意到CCM内容与呼吸科高度重叠,因此决定只要另加1年,培训人员即可获得呼吸疾病(PM)与CCM双重认证,三年可以获得PM与CCM双重认证的PCCM培训项目由此诞生。据统计,美国内科ICU医疗工作内科与呼吸危重症两方面的治疗处理占78%左右,来自大内科的PCCM专业背景优势自然明显。由于美国政府不直接参与医院与医学分科具体事项,所以,如今PCCM成为危重症医学的主导力量是一个自然形成的结果,人为政策十预成分很小。另外,美国ICU拥有权在医院,而不在科室,医生和医院是合同关系,没有所谓占地盘的现象。以处理内科情况为主要支柱之一的ICU业务对于已完成内科住院医师训练的PCCM学员属于驾轻就熟,可以保证顺利地衔接到CCM与PM亚专科培训内容。据统计,2014至2015年美国参加PCCM培训的成员占参加成人危重症医学培训人数的72.8%,美国PCCM一枝独秀自是必然。

3 中国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历史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基木上是在少数医院采用简易人工呼吸器或麻醉用呼吸机进行,多数医院不能常规开展机械通气进行较长时间的生命支持治疗。与西方国家一样,国内呼吸科早期大多起步于诊治结核。20世纪50年代开始,呼吸科逐渐独立,重点转向诊治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肺炎等疾病,经常面对呼吸衰竭患者。20世纪70年代起,上海中山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等开始建立比较简单的ICU和系统引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应该说,中国现代ICU的建立真正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①1982年:北京协和医院成立加强医疗科,重点收治外科术后患者,起步初始为外科ICU; 20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中山医院、广州呼吸病研究所、解放军总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成立了独立医疗单元、全天候运行的RICU。应该说,国内现代ICU的起源是两条路:以外科ICU起源的和以呼吸ICU起源的,殊途同归。2003年的SARS以及2008年汝川地震等事件,大大促进了国内ICU的发展。

我们应该铭记这些为中国现代ICU发展作出压大贡献的前辈们:上海中山医院李华德教授(1978年出版了中国现代史上第一部机械通气专著)、陈德昌教授(创立了协和医院第一个ICU,中国外科ICU之父)、翁心植院士(中国肺心病防治的创始人之一,建立了中国最早的RICU之一)、钟南山院士(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了RICU,中国现代医学史上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医生)、刘又宁教授(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了RICU ,井在1990年出版了中国影响最大的机械通气专著,被认为是影响几代人的权威著作)。我们也应记得提出“中国呼吸与危重症应捆绑式发展”理念的王辰院士,早在2000年王辰院士就多方呼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相结合的重要性,井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发表了“呼吸内科医师应对我国危重症医学的发展承担重要责任”的述评,井全力推动,方有今天的局面。我也深刻体会到:学科的引领人物确实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引导学科发展的米来。

4 中国呼吸病学发展过程

呼吸学科是国内建立与发展最早的医学专科之一。回首过去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学科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肺结核防治阶段(20世纪初至60年代末):主要任务是肺结核防治,此间形成了呼吸学科的雏形。国内许多呼吸科即脱胎于结核科或与结核科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第二阶段为肺心病防治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成立了全国和各大区和各省(区市)的肺心病防治协作组,重点开展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防治研究。此间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开展了呼吸疾病诊疗的技术体系,如肺功能、血气分析、机械通气、支气管镜等。各医院先后在内科中建立起呼吸专业组,后又设立独立的呼吸科。在肺心病防治工作中,对肺心病急性发作合井肺性脑病重症患者的治疗,催生了最初的重症监护医疗单元的建立。第三阶段为现代呼吸病学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全方位开展各种呼吸疾病的防治研究,与国际呼吸学科发展趋势相呼应,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的捆绑式、交融式发展成为其主要特征。在这一阶段,许多呼吸科建立了呼吸重症监护治疗病房(RICU)或内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MICU ) ,客观上形成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PCCM)的初步格局。与此同时,危重症医学在国内被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在过去10余年里发展迅速,成为一支重要的临床力量。需要正确面对的是,目前国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综合的“重症医学科”在内科危重症医疗中存在业务重叠和交又,因多种原因形成各自的发展理念。如何定位、交融、共同发展成为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两个学科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5 国内PCCM体系的建立和医生的培养

虽然国内呼吸病学领域早在20世纪70年代起就有了PCCM体制的雏形,80年代起进入快速发展期,而且目前国内大部分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均设置有RICU,1/3-1/2的大医院呼吸科已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但是,国内PCCM的发展还有诸多需要迅速加强的地方。首先,作为行政与学科带头人,科室领导一定要认识到PCCM是呼吸科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现代呼吸病学的基木格局,已经形成内科专业( spec1alty)下一个极为重要的专科(sub-spec1alty ),科室名称亦应作相应更改。其次,必须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和根据我国情况,迅速建立PCCM专科医师培养体系。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期将出台《关于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呼吸医师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动员住院医师选择PCCM专科,坚定地推动PCCM专科医师培训,形成学科发展的人才基础。再次,呼吸医师必须开拓视野,积极学习以脏器监测和支持技术为代表的危重症医学知识,如血液动力学检测、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液体管理、营养支持治疗等,井在临床实践中积极应用,提高在危重症领域的能力和水平。

支气管炎指导意见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医延续性护理;再入院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咳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2013年修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标准[3],同时排除肺结核者、无气流受限表现者、过敏性哮喘者、合并恶性肿瘤者。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6~77岁;病程2~14年。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60~75岁;病程2~16年。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住院期间疾病的基本知识、健康宣教以及用药与饮食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出院后按照医生医嘱定期门诊随诊。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中医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情志护理:中医认为异常情志的变化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情志过急,则可能导致心、肝、脾、肺、肾的损伤,导致病情反复或者加重[4],也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COPD患者受疾病困扰,容易出现担忧、恐惧等负面情绪,我们可以采取以“喜”克之,如讲解趣事奇闻、成功案例等,以消除患者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2)饮食调节:嘱患者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容易过敏等食物,同时根据患者不同的中医辨证体质,给予不同的治疗,如肾虚、脾虚、肺虚型,建议以高营养、容易消化、滋润的食物为主,如肉汁、豆类、奶类等;针对肺气郁闭患者,可以多食用杏仁粥、生姜萝卜汁等宣肺、开郁的食物;针对风热犯肺证者,可服用金银花茶等清热化痰;(3)穴位按摩:家属或者护理人员可以对风门、肺俞、定喘等穴位进行揉按,时间2min/次,对天突、膻中、太渊、中府等穴进行点按,时间同样为2min/次,可以起到化痰止咳、调理肺气、促进气血通畅等功效;(4)健康指导:根据患者病情,可指导患者慢跑、快走、腹式呼吸等,每次5~10min,以增加肺脏的储备功能;(5)随诊观察:出院后,由责任护士每10d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的情况,并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进行解答,同时对患者的下一步中医护理提出建议。

1.3效果评价

观察3个月内2组患者因COPD发作再入院率,同时用COP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5],比较中医延续性护理的成效。COPD管理量表包括51个条目,每个条目积分范围1~5分,总分51~255分,该表包括自我效能(9个条目)、信息管理(8个条目)、情绪管理(12个条目)、日常生活管理(14个条目)以及症状管理(8个条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3个月内再入院率对比

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在3个月内再入院率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时自我管理评分情况对比

2组患者出院时的COPD自我管理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比较2组患者出院3个月时自我管理评分情况,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的COPD自我管理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

支气管炎指导意见范文第4篇

自1991年开始,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首次开展大容量肺灌洗治疗煤工尘肺的临床研究,到目前为止,已成功灌洗3500余例,安全有效。同时,对于肺灌洗前后和由于存在肺灌洗禁忌证不能进行肺灌洗治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疗养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在此简要介绍我院针对尘肺病人采取的一些疗养治疗方法,以飨读者。

1 针对患者尘肺病情、并发症和合并症情况,进行疗养治疗前呼吸功能评定、自觉症状评定和心电图评定,制定合理的疗养治疗方案,并与患者及时沟通,要求其积极配合医生完成疗养治疗方案。出院时再次进行功能评定,了解疗养治疗效果。

2 疗养治疗方法

2.1卫生宣教。疗养院指派一名尘肺病防治方面的专家以授课的形式向尘肺病人宣传尘肺病特点和防治知识,同时介绍大容量肺灌洗相关知识,使病人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2.2 入院后患者要禁烟酒,要遵守疗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2.3 服用国内目前唯一的准字号药物,由杭州胡庆余堂生产的“矽肺宁”抗纤维化治疗。服用方法:1次4片,3次/日,口服。

2.4 氧疗。指征为缓解期PaO2≤7.3kPa,PaO2≤7.3~7.8kPa伴右心衰竭或红细胞压积≥55%。方法为2~3ml/min,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可间断和持续吸氧。

2.5 呼吸肌功能康复。

2.5.1 腹肌肌力及胸廓活动的训练。

2.5.1.1 腹肌肌力练习。患者仰卧位,头部稍抬高,腹部放置沙袋(开始为1.5~2.5kg),然后做挺腹练习。以后可逐渐增至5~10kg,每次腹肌肌力练习5min。亦可做曲下肢屈髋屈膝使两膝尽量接近胸壁的练习,以增强腹肌。其它增强吸气肌肌力的练习可用抗阻呼吸法。使用抗阻呼吸器使患者在吸气时产生阻力,呼气时无阻力。开始练习3~5min,一天3~5次,以后练习时间可增加至20~30min,以增加吸气肌耐力,还可不断减小吸气管的直径增强吸气肌肌力。

2.5.1.2 增加胸廓活动度练习:①增加一侧胸廓活动。患者坐位,以扩展右侧胸为例,先做向左的体侧屈,同时吸气,然后用手握拳顶住右侧胸部,做屈向右的侧屈,同时呼气。重复3~5次,休息片刻再练习。一日多次。②活动上胸及牵张胸大肌。 吸气时挺胸,呼气时两肩向前、低头缩胸。亦可于仰卧位练习。③活动上胸及肩带练习。坐于椅上或站立位,吸气时两上臂上举,呼气时弯腰屈髋同时两手下伸触地,或尽量下伸。重复5~10次,一日多次。

2.5.1.3 上肢练习。由于不少上肢肌既是肢体肌亦是呼吸肌,当上肢活动时即失去辅助呼吸的功能,因此易产生呼吸短促,通过有规律的练习可提高适应性。上肢练习通常采取高于肩部水平位的练习,可做体操棍(如斜向、旋转)练习,或在高处做套圈练习等,每练习1~2min,休息2~3min,一日2次。

2.5.1.4 纠正头前倾和驼背姿势。患者站于墙角,面向墙,两臂外展90°,手扶两侧墙(牵张锁骨部)或两臂外上举扶于墙(可牵张胸大、小肌),同时再向前倾,做扩胸练习。也可两手持体操棒置于后颈部以牵伸胸大肌和做挺胸练习。每次练习2~3min,每日多次。

2.5.2 恢复腹式呼吸的训练。由于尘肺患者横膈常受肺气肿抵挤而下沉,并限制其活动,患者为获得足够氧而改用胸式呼吸和用辅助呼吸肌进行呼吸,有时甚至错误地在吸气时收缩腹肌(呼气肌),因此不仅不能增加通气量相反增加了用于呼吸肌的耗氧量(从2%增至30%~ 50%),形成恶性循环,恢复腹式呼吸练习即可打破此恶性循环。

2.5.2.1放松。用以放松紧张的辅助呼吸肌群,减少用于呼吸肌的氧耗量,减轻气短、气急症状,缓解紧张心理,为以后的康复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2.5.2.2 缩嘴呼气法。是使呼气时气道中维持一定的压力,不致为增高的胸内压过早地压瘪,使肺内残留气较多地呼出,从而可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缓解缺氧症状。其方法为呼气时经口,使嘴唇紧缩,仅留较小的空隙,然后徐徐将气体吹出,吸气仍经鼻腔进行。

2.5.2.3 暗示呼吸法。为诱导进行横膈(腹式)呼吸,而横膈活动必定伴随腹腔容量的改变而鼓起和陷下。腹部加压呼气时,可进一步抬高横膈,有助于膈肌收缩。暗示呼吸法还可起到诱导呼吸方向的作用。常用方法有:①双手置上腹部法:患者仰卧或坐位,双手交叠,置于上腹部(剑突下、脐上方)。呼气时腹部下陷,两手也随之下沉,于呼气末稍用力加压,以增高腹内压,使横膈进一步抬高;吸气时让患者腹部徐徐隆起做对抗加压的训练。如此反复练习,可较快地恢复横膈的活动。 ②下胸季肋部布带束胸法:患者取坐位,用一宽布带交叉束于下胸季肋部,患者用手分别抓住布带两头。呼气时收紧布带(约束下胸廓,同时也可增高腹内压),吸气时对抗此加压的布带而扩展下胸部,同时徐徐放松束带,反复进行。由于吸气时横膈收缩至一定幅度后,必然产生扩张下胸的效果,此方法有助于诱发此效果。也可用患者两手或治疗人员两手挤压下胸部代替布带。③两手分置胸腹法:患者仰卧或坐位、一手置于胸部(通常置于两乳间胸骨处)、一手置于上腹部与①同。呼气及腹部下陷时置于腹部的手随之向下,并稍加压,吸气时腹部对抗此加压的手,使之徐徐隆起。在呼吸中置于胸部的手要基本保持不动。此法可用以纠正不正确的腹式呼吸的方法。④抬臀呼气法:仰卧、两足置于床架上,呼气时抬高臀部,以使内耻上移,迫使横膈上抬;吸气时还原。

以上治疗,原则上由治疗人员指导,由患者自己进行,对症状较重或一时不能理解合作者,可由治疗人员辅助进行。

2.5.2.4 缓慢呼吸。这是指与呼吸短促相对而言的缓慢呼吸,可以减少解剖死腔量从而提高呼吸效率。通常先呼气后吸气,呼吸方法同前。注意每分频率不宜过慢,事实上过慢呼吸并不有利于纠正缺氧情况,反增加呼吸耗能,通常每分呼吸频率控制在10次/min左右。

为防止呼吸过频而出现过度换气综合征(头昏、头眩、胸闷等不适)。尘肺病患者处于低氧血症时每次练习呼吸次数不宜过多,即练习3~4次,休息片刻再练,逐步做到习惯于走路、活动中进行腹式呼吸。

2.5.2.5 吞咽呼吸法。对呼吸肌非常无力者可采用张口将气包在口腔内,紧闭口唇,用舌将气推送到咽喉部,然后进行轻轻吸气,该气通过打开的会厌进入肺部(注意不是咽入胃内),可增加潮气量,最终增加肺活量。

2.6 针对合并症和并发症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2.7 气候疗法。北戴河属于海洋气候,年均气温10.62℃,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6%,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4000至7000个,为一般城市的10至20倍。我们组织患者在气候良好时在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同时进行适量的医疗体育活动。

2.8 日光浴。北戴河一年中有281个晴天,阳光辐射时间长,空气中紫外线含量丰富。通过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促进维生素D3的生成。维生素D3具有改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的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证明,维生素D3是肺功能最好的支撑物质。方法是:选择日光充足条件,使日光直接照射全身皮肤,开始时每次15min,每天1次,以后逐渐增加时间,以不晒伤皮肤为原则,7~10天为一个疗程。

2.9 景观疗法。利用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达到焕发精神、增强体质、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北戴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安排适当的景观观赏,从而达到身心愉悦,促进健康。

2.10 物理疗法。

2.10.1 超短波治疗。用于尘肺病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者。在前胸和左后背用板状电极对置,应用无热量或微热量,每日1次,每次20min,15~20次为一疗程。

2.10.2 超声雾化治疗。用于消炎、抗痉挛、利于排痰、保护黏液毯和纤毛功能。每次20~30min,每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也可到深海取纯净的海水适当稀释后雾化吸入,注意运输和保存时的无菌,每次10~15min,每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

2.11 医疗步行。训练别注意呼吸时不应用力。运动靶心率计算公式为:(运动试验中最高心率-安静心率)× 70% +安静心率。运动中,除了以心率控制外,在运动后不应出现明显气短、气促或剧烈咳嗽。运动方案采用准备活动、训练活动和结束活动三部分。

相关期刊更多

气象与减灾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气象局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教育厅

广东气象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