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行业发展现状

经济行业发展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行业发展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行业发展现状

经济行业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钽铌行业;发展现状;前景

1 我国钽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目前的发展现状

稀有金属材料技术是新世纪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最受重视的学科之一,是高新技术发展关键材料,钽铌新材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高科技诸如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生物技术、超导技术等发展都与稀有金属材料尤其是钽铌新材料息息相关。钽铌新材料在高科技领域有越来越广泛的发展空间,首先是钽铌电容器向高容量领域拓展;其次,硬质合金的切削工具朝着超硬、微精尖方向发展,应用市场预计将保持稳步攀升态势;再次是钽铌应用在航空航天工业上,钽铌基合金及其它特种合金上会继续平稳发展。近年来,特种铌钢需求继续增长,除发达国家外,第三世界国家也有了需求。特别超导材料将大量用于磁体材料以及高新计算技术等,并正在进一步拓展,钽铌材料的新应用还将不断被开发。依据世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进程,今后5-10 年钽铌工业仍将保持12%以上的增幅持续发展。[1]钽铌新材料的开发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当前钽铌新材料应用的相关高技术产业领域包括电子、精密陶瓷和精密玻璃工业;电声光器件;硬质合金,宇航及电子能工业;生物医学工程;超导工业;特种钢等产业。

中国钽铌工业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基础研究起步,20世纪60年代逐步开始采选、冶炼、加工以及应用的生产,初期冶炼、加工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档次和质量状况与发达国家比较相差甚远。自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5年以来,中国钽铌工业加快了和世界钽铌工业的融合。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进入21世纪,中国钽铌工业表现出企业增多、产能增加、技术提升、产品更新、质量改进、应用扩展、环境改善等新特点,在国际钽铌行业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市场格局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军到民、从内到外和由弱到强的转变,逐步形成了钽铌金属从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到应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冶炼、加工工艺技术不断创新,生产装备持续更新改造并日趋完善,产业队伍和生产规模快速壮大和发展,中国钽铌工业开始进入了世界大国的行列。2008年各种产品的总产能已占世界的30%以上,短期内将很快超过50%,80%以上产品出口国外。到2008年末,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单位数量从上世纪末的16家增加到25家,从业人数达5535人,其中科技人员1845人,行业总资产达35亿元,行业年销售收入33亿元,产品门类达40个系列200多个品种,年生产能力折金属钽近1000吨、金属铌500吨,氟钽酸钾5400吨、氧化铌3100吨、氧化钽1000吨、钽丝180吨。由工业化初期11个品种20余种规格,发展到品种齐全、种类繁多(几乎覆盖了钽铌金属的全部类别品种)40余个系列200余个品种规格,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大幅提高。2008年,中国钽金属产量超过600吨,占世界总产量1835吨的30%以上;铌折合金属产量1000吨。[2]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电子行业出现萧条,钢铁企业大幅减产,对我国钽铌工业产生较大影响,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2009年,产量和出口下降,价格与2008年年底的最低水平基本持平,效益下滑,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面对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我国钽铌行业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技术创新,仍然保持了迅速的发展势头,总量不断提高,高端产品在国际上占有近60%的份额,在全球钽铌行业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据统计,仅在2012年,我国钽铌行业就实现了近60亿元的销售收入。[3]

2 钽铌行业目前的主要产品及功能性能

目前钽铌行业中的主要产品有钽粉(电容器级冶金级)、钽丝、碳化钽、钽及其合金锭、钽及其合金加工材(板、带、管、棒、线)、钽靶材、氧化钽(工业、光玻、高纯)、钽酸锂单晶;铌粉(电容器级、冶金级)铌条、铌及其合金锭、铌及其合金加材(板、带、管、棒、线)、氧化铌(电器级、工业、光玻、高纯)、碳化铌、铌酸锂单晶、铌及其合金超导材等。

钽粉和钽丝是制造钽电容器的关键材料。广泛地用于手机、计算机、数码产品、汽车和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全世界60%左右的钽用于制造钽电容器。钽、铌靶材用于半导体装置和液晶显示技术,氧化铌、铌粉、铌丝用于制造陶瓷电容器和铌电容器,铌丝主要用于生产高强度低合金钢、不锈钢、耐热钢、间隙钢、碳钢、工具钢、轨道钢、铸造钢,全世界90%左右的铌用于钢铁工业。将钽或铌添加到钨、钼、镍、钴、钒、铁基合金中或以钽、铌为基添加其它金属元素可生产超合金,超合金是航天航空发动机、陆基气流涡轮发动机、现代武器、恶劣工业环境设施的重要结构材料。用碳化钽、碳化铌等硬质合金制造的刀具、钻具等工具能经受近3000℃ 的高温,其硬度可与金刚石媲美。由于铌和钽具有良好的超导性,在制造电线、电缆的材料中加入铌和钽,可以大大减少电能的损耗,从而节省电能。钽铌是优质耐酸和耐液态金属腐蚀的材料,在化学工业中可用于蒸煮器、加热器、冷却器和各种器件器皿等。此外,钽铌金属及其合金还可用作原子能反应堆包壳材料和高能物理超导装置,同时,钽是理想的生物适应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外科手术之中。

3 该行业的发展前景

展望中国钽铌工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原料短缺、高新技术产品开发能力不足、产业发展缺乏规划、指导和调控等诸多问题。但随着各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随着国家对民族钽铌工业的高度关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钽铌工业一定能站在促进整体进步发展的高度,主动应对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随着世界电子、冶金、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国际市场对钽粉、钽丝等稀有金属冶炼与加工新材料、钽铌晶体材料以及铌合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目前国外钽铌金属冶炼厂、加工行业都在推行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综合化,积极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实施钽、铌主要产品的技术开发,将大大提高我国钽、铌系列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确立我国民族产业在钽、铌领域的国际竞争中三份天下有其一的局面。

【参考文献】

[1]2013-2017年钽铌行业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EB/OL]., 2013-02-07.

经济行业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房地产经纪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0 引言

房地产经纪行业作为向进行房地产开发、转让、抵押、租赁等房地产经济活动的当事人有偿提供居间介绍、和行纪的营业性行业。它的初步发育和发展对于联接、沟通房地产开发,有助于促进交易主体间的联系,活跃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流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房地产经纪行业存在较多问题,如何从管理上和行业自身发展上积极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 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在管理层面上的现状

1.1 房地产经纪行业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房地产经纪行业缺乏相应的比较完整的上位法规和行政法规。只有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合同法中对房地产经纪的法律地位、收取报酬的条件、经纪人的法定权利和义务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但对于如何规范其经纪活动等内容几乎没有涉及。虽然有的城市制定了一些地方规章,但总的来说中央与地方的规章还显得不成体系,规定过于原则,针对性不强,缺乏可操作性,面对具体的事务难以操作,许多有关方面的问题难以涵盖。

1.2 政府管理部门对房地产经纪行业的市场监管不力 在对行业实施管理中,政府管理部门多,而且管理部门职能不清,各相关主管部门之间协调不畅,不同部门各自为政,职能和规定缺乏统一性,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和部分监管职能的重叠和空白,使得房地产经纪监督管理部门不能很好地依法监管和及时有力地惩处违法、违规行为,从而助长了行业的不正之风。

1.3 房地产经纪机构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设立房地产经纪服务机构,仅需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设立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就可开业。这种不需要前置专业行政许可的市场准入制度,对于加速发展房地产经纪行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专业化管理环节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上述问题。

1.4 房地产经纪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房地产经纪人职业资格制度。但是由于缺乏对房地产经纪人的惩治机制,对房地产经纪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导致有关规定在现实工作中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另外,执业资格注册制度只是执业资格管理的开始,目前还缺乏切实可行的房地产经纪从业人员经营过程管理制度和退出机制。

2 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其自身行业发展层面上的现状

2.1 经纪机构的无资质、无证书、无执照经营、非法异地经营根据建设部《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房地产经纪人必须是经过考试、注册并取得《房地产经纪人资格证》的人员。而未取得《房地产经纪人资格证》的人员,不得从事房地产经纪业务。由于房地产经纪行服务业在我国是新兴的一个行业,尽管这些条件比较低,但是,有的经纪机构也无法达到。

2.2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专业人员匮乏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经纪公司大量成立,从社会各类人员中吸引了大量的从业人员,其从业人员层次繁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又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其次从业人员的流动性也较大。这些都使得从业人员之间无论是在专业素质还是道德素质乃至服务意识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距。

2.3 经纪机构在经营中存在诚信缺失现象,信誉差 房地产经纪机构在服务中存在诚信缺失,信誉不能令人满意,过分强调经济利益,而忽视操守行为的培养,“利益挂帅,操守为轻”的现象在行业中普遍存在。很多经纪机构利用信息和自己的优势地位,或钻相关政策空子,损害交易双方的利益,获取不当利益。诸如制造虚假或不实广告信息,引诱或欺骗消费者;不兑现承诺;赚取不正当差价;乱收费;合同不规范等违规操作。由于轻视操守行为的建设,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2.4 部分经纪机构的规模小经营能力较低 由于房地产经纪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要求相对较低,认为房地产经纪行业风险小、投资少、起步快,因此房地产经纪行市场上面出现了一批小而散、竞争力弱的房产经纪机构。也由于经纪机构规模小、资金实力弱、从事的业务业务内容过于单一,创新形式不多,服务水平低、信息不畅通、相互间协调配套性差,业务拓展面也较小,导致部分的机构没有足够的实力应付经营风险。

3 房地产经纪行业的发展对策

3.1 逐步建立健全的房地产经纪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是对经纪行业进行管理的基础和前提,要进一步健全房地产经纪专项配套法规,用健全的房地产经纪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它们的服务行为,使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法律法规对房地产经纪的服务及从业人员应做出全面的规定,内容要覆盖整个房地产经纪服务领域,具体规范到每一项服务活动,使经纪行业的经营行为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章可循。同时,各地还应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国家、省、市三级法规体系,形成有效的房地产经纪管理法律法规系统。

3.2 加强对房地产经纪市场的监管 在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的基础上,在法律赋予有关房地产管理部门强制手段的前提下,房地产管理部门应积极、主动地对房地产经纪行业及其行为进行检查,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能。为了避免各行政部门分工不清、职能混淆的现象,政府各行政部门可以建立联合办公制度,进行联合监管。

3.3 严格推行从业人员的认证制度,健全行业自律管理机制 为了规范房地产经纪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行为,应严格推行房地产经纪从业人员的认证管理。现阶段的重点应放在坚决取缔一切非法从业人员,严格管理注册人员的经纪行为,建立健全奖惩和退出机制。随着房地产中介行业的发展,行业协会应该最终代替政府管理部门成为行业具体经营活动的管理者,积极开展行业自律管理。具体手段包括:修订完善房地产经纪组织自律规则;探索建立行业协会约束从业人员行为的机制;实施房地产经纪人年度注册验证制度;建立房地产经纪行业个人会员挂牌与信息记录制度;组织行业教育培训等。

3.4 大力开展行业诚信建设,树立行业品牌 要通过行业诚信建设,全面提升房地产经纪人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水平能力,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提高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在赢得社会尊重的同时,增强自我约束机制,增强职业责任,也促使他们提高执业水平。诚信是行业的执业之本,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生存之源。只有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行业才能从根本上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步,获得市场的认可。

经济行业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1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1.1总体发展概况。1.1.1福州市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渔业占主体。2015年福州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618.10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4.74亿元,增长4.0%。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4.87亿元,增长4.0%,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结构为28.1:2.9:9.9:56.0:3.1。可见,当前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海陆兼备的区位优势使得福州市农业和渔业发展占主体地位。1.1.2农产品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从图1可看出,2000年福州市农产品产量主要以水产品和粮食为主,两者占农产品总量的82.63%,接着是园林水果和肉类,分别占农产品总量的7.62%和7.48%。2015年,虽然各类农产品产量都有所增长,但农产品结构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蔬菜和水产品是主要的农产品产量,两者占农产品总量的78.80%。粮食产量的比重大幅下降,从2000年的38.11%下降到2015年的7.28%。肉类产量的比值也略微下降,从2000年的7.48%下降到2015年的3.31%。2015年统计的农产品种类相比于2000年,多了蔬菜、食用菌两类种类,少了甘蔗这一种类。因此,在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农产品的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图12000~2015年福州市农产品产量结构变化1.1.3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发展较好。2015年,福州市拥有2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包括53家挂牌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和7家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的企业。此外,福州市还拥有57个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基地,13个国家级及42个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可见福州市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已有较好的开端。1.1.4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较好。2015年,福州市已建成各种休闲农场和农家乐分别达到175家和298家,比上年增长7.4%和9.2%。休闲农场、农家乐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数量达到890万人,并带动了9600人就业。可见休闲农业在福州市已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2各县(市)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现状。1.2.1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但发展水平不一。从图2可看出,2015年,连江县的第一产业GDP总值最大,达到119.93亿元,其次是福清市。2000~2015年,福州市各县(市)第一产业GDP都有不同程度地增长。其中,连江县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356%;其次是永泰县,增长了297%。图22000~2015年福州市各县(市)第一产业GDP发展1.2.2农产品产量结构各不同,地区特色明显。从图3可看出,2015年福州市各县(市)农产品总产量差异较大。其中,福清市的农产品总产量最大,达到145.69万t,其次是连江县和闽侯县。罗源县的农产品总产量最小,达到40.39万t,仅占福清市农产品总产量的27.73%。2015年福州市各县(市)农产品结构也各不相同,地区特色明显。沿海县(市)如平潭县、连江县、福清市、罗源县、长乐市、福州市区等,水产品的产量较大,比重也较高。其中,连江县的水产品总量最大,达到94.68万t,占连江县农产品总产量的79.29%。其次是平潭县,水产品产量达到44.15万t,占平潭县农产品总产量的79.08%。结合图2可得,农产品产量高,经济效益不一定好。因此应积极引导农民生产高经济效益的农产品。

2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1存在问题。2.1.1乡村农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农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福州市整体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但各县(市)之间的农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很多乡村农业经济仍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从事农业活动人员较少,农田荒废现象严重。应积极引导农民从事高经济效益的农产品生产活动,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民积极性。2.1.2乡村农业企业发展不完善。虽然福州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规模化发展,但乡村农业相关企业发展不是很完善,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主要表现在: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产业带动能力弱;特色产业小而散,规模效益不明显。2.1.3新型农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加大发展步伐。尽管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已呈一定规模,但福州市休闲农业起步晚、缺特色、管理落后、科技含量低、没有很好发挥休闲农业的特色效能。创意农业、生态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缓慢。2.2原因分析。2.2.1乡村未充分合理规划。很多乡村缺乏专业的乡村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有效引导。具体体现:在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科学论证,未充分结合乡村自身的资源禀赋、地缘环境及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未充分挖掘、凸显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社会资源的优势,包括山水资源、民俗风情、人文内涵等优势,规划的引领作用没有充分体现。乡村建设缺乏合理有效的科学规划,导致了乡村农业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农民积极性不高,较多农田荒废。2.2.2乡村农业企业产业升级不明显。乡村农业企业,由于资金不到位以及企业管理未进行转型发展等原因,导致乡村农业企业产业转型升级不明显,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2.2.3宣传动员不到位,农民积极性未调动。部分乡村尚未正确摆正政府引导与农民群众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宣传动员不到位,没有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建设美丽家园的有效措施。2.2.4新型农业发展缺乏有效规划和引导。福州市新型农业发展较缓慢,缺乏有效规划和引导,往往是“小而散”发展,同质化现象明显,没有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规模效应明显、产业链完善的农业发展新形式。

3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策略

3.1合理规划,推进农业多功能化转型,发展山海特色新型农业。要在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之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动力,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和加工技术,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并积极加入创新元素,提高产品品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农业多功能发展,形成区域特色农业,为福州市第二、三产业的繁荣奠定基础。福州市是一个临海靠山的城市,农业的转型发展应当走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的路径。山区农业可以集生态治理、种植养殖业、民俗旅游业、观光农业、休闲养生发展为一体的山区乡村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带动山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经济加快转型发展。海洋农业应充分利用绵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滨海资源和海洋渔业资源,大力发展集滨海休闲旅游、滨海休闲运动、海洋渔业等为一体的蓝色休闲农业。3.2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综合体。农业现代服务体系建设是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应加强对农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的支持和建设,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技服务、农业保险以及农产品现代流通等。农业综合体是以农业为基础,融合工业、商贸、旅游、文化、创意、地产、娱乐、康养、会展、博览等三个以上相关或支持产业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区域性、创新性的产业综合体。大力发展农业综合体,可以充分整合乡村资源、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效益,从而促进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3.3激励创新农业人才的成长。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协作联动,加强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以及相关的科研院所的合作,集聚社会的农业创新人才资源,对企业、农民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企业家及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造就一批有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3.4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以信息和技术为载体,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积极开展农产品信息、农技信息以及农业相关政策的搜索、咨询、传达、解答等服务,确保信息畅通的传递。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及时获取政策信息、市场信息,开拓农产品产销渠道。进一步使用物联网监控农业安全生产、跟踪生产过程及销售过程。借助互联网平台,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为传统的农业产品创造出新的价值。

4结语

农业经济转型发展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当前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海陆兼备的区位优势使得福州市农业和渔业发展占主体地位,新型农业已形成初步发展规模。但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乡村农业企业以及新型农业仍需加大发展步伐。因此,福州市仍需积极加大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合理规划,积极发展山海特色新型农业、农业综合体以及“互联网+”农业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针对乡村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具体环节或具体农业发展形式进行详细、专门的分析研究。

作者:林巧莺 李子蓉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廖家财.论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转型之路[J].中外企业家,2015(33):17-18.

[2]李强.国外农业经济转型研究[J].世界农业,2013(8):42-44.

[3]杨思思,谢德体,骆云中.生态约束下丘陵山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布局及策略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6(10):103-108.

[4]张雷,何云峰,赵文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试点太谷县创意农业发展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6(6):248-250.

[5]于法稳.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建议[J].中国国情国力,2016(1):13-15.

[6]邓章源.互联网农业发展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5(7):19-20.

[7]厉无畏.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社会科学研究,2012(6):1-5.

[8]厉无畏,王慧敏.创意农业的发展理念与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2):11-15+110.

经济行业发展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现状及对策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以创新为使命和生存手段的企业,是主要以科技为生产力要素的组织。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无论从数量还是资产规模、经济效益以及从业人员、科技活动经费和技术性收入都取得了重大发展后进入再发展的困难期,同时随着市场化的发展也锻炼了相当一批职业经理人,所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条件。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必要性

1、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着明显不足

在我国,大多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都属于家庭企业,任人唯亲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企业在任用人员方面首先不是才能的高低而是考虑血缘关系的远近,他们认为,只有家庭的人忠诚度才会更高,才能重用。,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式的管理体制会让本企业以外的优秀科技管理人才难以进入。而人力资源在当今时代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本,特别是优秀的科技管理人才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缺乏现代化管理的思维,使得部分企业决策不科学甚至出现失误;同时技术人员配置不合理,特别是一些相对重要的岗位被家庭的人员所占领,这无形中影响了优秀的科技人力资源进入公司。

2、引入职业经理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瓶颈

从发展角度看,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敏锐的观察到了市场上的商机并且具备一定的科技基础,使得企业把握了一定的技术和商机,迅速地成长了起来。但当科技进一步发展,家族化管理必须向职业化管理转变,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职业化的管理班子,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应对国际国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

但根据实际调查,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引进职业经理人队伍成功概率较低,笔者在调研很多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之中都遇到了这些问题.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发展现状及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科技型中小企业经理人在职的平均年限为1.73年,他们中的20%~30%在1年内辞职;有40%~60%的人在1年以上2年以内离开公司;只有15%~30%的人能在一家公司干到2年以上。而欧美企业经理人的平均“寿命”是5.8年,另外,由于科技行业有着知识更新、更新换代快,经济效益好、风险大,具有挑战性的特点。中小科技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平均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是年轻气盛、有创新性,不拘一格,不易与原有企业合谐相处。由此看来,职业经理人的出现是有条件的,他们的生存更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环境。就目前中国的现状来看,这些条件与职业环境还远未成熟。

1、职业经理人与老板之间互信机制亟需建立

在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经常由于企业老板对引入的职业经理人缺乏信任,使得新进入的职业经理人缺乏实际应有的权力,重大事件决策还仍然是由老板决策,职业经理人只能是起到智囊和具体操作的作用,再加上大部分家族成员和引进的职业经理人之间容易产生矛盾,经常抵触职业经理人等致使经理人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不信任以及管理理念、价值追求不同使双方很难达成共识。其实,与西方相比,我们的职业经理整体表现并不“职业”,他们的不足是全方位的,这种不足愈发加重了他们的生存压力以及对资本意志的屈服。导致其职业行为的扭曲,例如,在职消费,培植党羽,侵吞老板资产等。因此,企业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主要矛盾。

2、企业文化和经理人价值观念的差异

企业文化是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作为一个企业大家庭,应当有共同的事业追求目标,大家为之而拼搏奋斗;应当有共同的是非标准,大家用它来评判周围的人和事;应当有共同的做事原则,大家用它来指导每一天的工作,而新进入的职业经理人其自身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原有文化相矛盾,而两者的相互融合和包容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期,这必然使得企业的运营风险增加。在多数情况下,职业经理人与企业原有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经营宗旨等存在差异。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特点,企业管理一般相对落后,制度不规范或只停留在表面,而对技术管理相对熟悉,对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缺乏系统的了解,这样就很难吸引和留住职业经理人,据调查,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立者管理理念的冲突是导致职业经理人流失的主要原因。

3、对科技型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不能满足

科技型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主要为知识型人才,他们一方面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企业工作的效率。通过对60家河北省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因素的调查显示,位于前五位的分别是:工作报酬与奖励、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公司的前途、有挑战性的工作、保障和稳定的工作。因此,如何衡量并有效激励引进的职业经理人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现实的状况是: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更加重视技术投入,而基础管理不够,绩效的衡量就成了感性判断或者滞后,因此,判断经理人绩效工作就造成了很大的随意性。

4、经理人与企业的短期行为造成供需错位

有些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引入经理人之后就想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在权力下放充分的企业中就会发生经理人的短期行为。从理性的假设出发,经理人的行为必然是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为在季度或年末的考核中有一份不错的“成绩单”,经理人会选择一些见效较快的项目来投入企业的资源,而企业技术的提高或管理的提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样经理往往会选择是短期能见到效益的项目,但这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另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理人而言,收入并不是特别高,其经济上也不宽余,这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们在离职后更需要有新的岗位,以保障其家庭生活等的正常支出(这与大企业职业经理人高收入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因此,当经理人在企业里工作一段时期后,要么企业无法提供满意的平台,无法找到工作的激情和成就感;要么是个人能力问题,满足不了中小企业的职位需求,以致离企业而去;企业和经理人间短期行为造成的合作,直接导致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经理人的短寿现象。

三、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健康发展的对策

1、取得双方价值观上的统一。

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价值观基本上就是老板的价值观,在引入职业经理人时,企业要着重考察对方是否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只有以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为基础,才能建立可靠的运营管理思想和逻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一般都习惯在自己所管辖的部门内安插亲信;许多的职业经理人,只要有机会,都会想到用介绍、打招呼、有些甚至干脆绕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那种“核实身份式”的初试,直接通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自己的亲信办理入职手续;而就老板而言,对新上任的管理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往往“想言而不便言”。这样的结果是当企业与经理人们合作一段时间不欢而散时,跟着他一起跳台的小团体也会跟随其后,给企业造成较大影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作为企业老板,应与新上任的管理者沟通,加强互信,并引导人力资源部门严格把关,在新任人员进行换血时,执行严格的人事回避制度,避免出现管理层的集体短寿现象。老板要真正对职业经理人负责,尤其要尊重其利益和价值,与其一起分享企业的未来。

2、要用制度平衡信任与约束

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需要使用外部人才,因此老板要充分信任引进的职业经理人,不要制约职业经理人的工作,而是放手让职业经理人在职权范围内开展工作。但是,大多企业最放心不下的是职业经理人的忠诚。尤其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会因为过分强调技术的发展而忽视了规则,甚至蔑视规则。一个不按规则运营的企业是很难保障新进职业经理人权益的。因此企业不仅要充分信任职业经理人,还要通过完善制度给以足够的权力和激励约束,例如:健全聘任合同、实施绩效管理、制定退出机制等。企业还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订适合本企业运营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建设、员工心理和素质测评、绩效考核制度等标准,帮助员工提升各种知识技能,帮助员工实现个人成长会,为员工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进而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决策、合理分工和有效控制。

3、要建设有利于职业经理人生长的企业环境

在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新引进的经理人工作开展不顺利,成为普遍现象。甚至出现了大多数职业经理人工作期限不超过18个月的现象。认真反思这一现象,固然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没能创建一个的职业化的氛围。要给新引进的职业经理人一段磨合期,任何经理人的工作都需要团队的支持.职业经理人的工作成效是需要通过团队来体现,这就需要职业经理人和企业中的多数人有一个熟悉,包容,理解,配合,支持到默契的阶段.这是因为,任何一家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都会有一批跟随老板多年,熟悉企业情况的老臣。他们既拖住了企业的未来却又维持了企业的现状。有一家相当规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8年引进了7个总经理,都不成功。有老板原因,也有老臣的抵制。因此,创建适合外来人生存的环境,一方面有利于企业从内部培养职业经理人;另一方面有利于外部引进的职业经理人能够尽快融入企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同样非常重要。

4、建立结构型激励机制

科技型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一般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注重精神激励,追求高层次的满足: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和专业兴趣,具有挑战精神,流动意愿强;工作过程难以监控,工作绩效不宜刚性测评等特点。可以参照国内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验,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严格按照企业制订的规章制度运行,奖罚分明;建立企业监事会,并发挥其内部监督职能;实行长短期的福利计划、运用股票期权及管理层收购方式、建立以年薪制为基础的长期激励机制、EVA管理系统(EVA即增加值,是经济利润或称剩余收益的最著名表述,其公式如下:经济增加值=税后利润-占用资本×资本成本系数),把企业老板、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员工三者利益在同一目标下结合起来,使职工能够分享他们创造的财富,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主人翁意识。另外,精神激励如成就感、社会地位和卓越声誉等,这也是激励职业经理人不可忽视的力量。

5、建立开放、创新型的企业文化

要想成为卓越的科技型企业,必须培养富有特色的创新文化。给予职业经理人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其自主决定完成任务的方式。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认为,一个公司最主要的使命是培养它同雇员之间的关系,在公司中创造一种家庭式情感,即管理人员和所有雇员同甘苦,共命运的情感。企业文化对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科技型中小企业更加注重技术的提高和市场营销,而忽略企业文化建设,因此,开放的企业文化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尤为可贵,具有团结、协作、敬业奉献态度的企业对于职业经理人会有超越物质之上的精神满足,能够激励他们发挥其潜能,促进企业的成长和壮大。新的职业经理人进入后,要形成企业创新文化、创新制度构建的保障机制。新文化、新制度的建设难免会会使部分人的原有利益受影响,这必须在老板的大力支持下确保原有利益受损者不出现太大问题,例如不带走企业重要资源。同时也要做好安抚工作,特别是对企业初创时期的功臣们的安抚。(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雅平.科技型中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J].人才,2007.第3期

经济行业发展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混业经营

一、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分析

(一)分业经营模式

分业经营指的是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分业,也可以称之为证券业与银行业的专业化,主要是银行的职能被限制在传统业务领域,不能涉足其他的业务范围。分业经营模式的优点主要体

现在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金融行业的风险,有效保证证券市场的合理和公正,实现金融行业的专业分工。于此同时,分业经营也有自身的缺陷:首先,商业银行实行分业经营不利于规模资源和经济的合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发展运行的整体效率;其次,实行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的相关业务活动,不利于银行总体实力的提升;再次,实行分业经营增加了证券投资者和发行人的成本。

(二)混业经营模式

混业经营模式指的是银行可以涉足法律允许之下的所有金融业务,除了一些传统的业务领域,还可以经营保险、信托、证券等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混业经营模式有以下

几个方面的优点:首先,业务范围比较广泛,更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其次,混业经营能够给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能够实现企业和银行的有机结合,提高综合竞争力;再次,混业经营模式能够实现存款利率市场与证券市场的有机结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分析

(一)实行混业经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证券业和银行业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从根本来讲是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的产物。

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想进一步适应金融国际化的要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实施调整业务范围,转变经营模式。尤其是在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模式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因为,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参与过必须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允许参与国之间自由参与到对方的金融领域中,这样就给我国的商业银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同时也会影响到制度内外的统一性。可以肯定,我国的商业银行不会完全失去抵御能力,但是大客户尤其是那些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极有可能会流失 而那些企业正是国际化形势下的金融业盈利点所在。于此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金融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适应金融国际化的发展,采取运业经营的模式势在必行。

(二)实行混业经营是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需要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相对狭窄,这种业务范围的局限性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提高市场竞争力。从我国当前的商业银行竞争力

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无力与西方国家的全能银行进行竞争,也很难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给它带来的冲击和压力。所以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国际金融发展形式,认真研究和探讨银行发

展趋势,向全能银行转变。面临国际发展形式以及外国金融企业竞争的压力,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加速自身的改革,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对这些竞争。

三、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对策

(一)加强相关立法,形成健全的法律框架体系

市场经济的稳定运行需要法律的支持和保证,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首先,要建立健全金融法律建设。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一方面能够弥补某些领

域的法律空缺,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提供完善的法律依据。例如,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证券法》、《保险法》、《商业银行法》以及《公司法》,进一步鼓励和保护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为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升奠定重要的制度基础;其次,要尽快出台《外资银行法》、《信托法》以及《期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一个完善的法律法律体系;再次,在立法原则上一方面要考虑当前金融分业经营和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兼顾银行经营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进而为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推进银行体系改革,加快银行的商业化进程

随着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积极推进我国银行的混业经营是国有银行商业化的重中之重。首先,合理界定产权。在商业银行运行的过程

中,要合理确定银行经营者和所有者的责任和权力,从而为银行的综合化经营提供重要的动力,保证银行混业经营的顺利开展;其次,要逐步减少直至停止对商业银行的政策扶持,要从银行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用政策性银行全部置换国有商业银行的财政职能,进而对商业银行按照经济功能、信贷质量、业务区域等相关职能进行重组;再次,要进一步加快商业银行的上市情况,实现金融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并且要积极防范风险,做好应对金融市场危机的各种准备;第四,要摒弃行政权力对商业银行的干预,保证商业银行能够真正实现依法自主经营,提高混业经营的能力。最后,积极建立健全金融业必要的退出制度,除严厉惩处违法违规的商业银行外,对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的银行要勒令停业,从而优化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

(三)借鉴国外经验,加强资本市场的建设

针对我国资本市场现存的问题,一定要采取积极措施优化资本市场。首先,根据资本市场供求关系适时扩大其规模和容量特别是股票和国债市场的扩容。其次,打击发展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保证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再次,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的交易体系,从而形成地区、国家、场外交易的最新模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