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校合作指导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
(浙教基〔2015〕36号,简称《指导意见》)把义务教育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大类,这是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一大创新。但是,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基层校长和教师对建设和实施拓展性课程的目的、意义、途径等问题的认识不尽一致,这将直接影响学校课程规划的制订和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最终影响《指导意见》的有效贯彻与落实。现就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谈一谈本人的看法。
一、为何要开设拓展性课程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历史时期,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类型和层次的需求都趋向多样化。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还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各行各业专门人才,更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具有较高技能水平、较高创造能力的知识型劳动者。义务教育课程必须增加选择性和灵活性,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多样化成长需求。
浙江省在20世纪末已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很好地解决了“有书读”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基础教育公平性和教育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孩子在“有书读”的基础上,更能“读好书”,期待教育能让孩子全面素养得到提高,个性和兴趣也能得到有效培养。在完成基本教育供给的前提下,浙江义务教育应该是走向多样、优质和均衡。教育公平要转向个体维度,即教育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育公平,差异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而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上,离老百姓的期望还有不少差距。
另外,我省高中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期,“让学生学会选择”是高中课改的重要目标。这也要求义务教育除了开齐开好基础性课程,还要让学生有机会参加自己感兴趣科目和领域的拓展学习和各种活动,及早了解自身的特长和潜能,为将来选择合适的高中和进入高中后的选课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义务教育阶段开设拓展性课程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基础教育公平性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拓展性课程有利于统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有利于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培育学校办学特色;有利于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有利于转变育人模式,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如何理解拓展性课程的内涵
《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基础性课程指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拓展性课程指学校自主开发开设、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那么,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与现行三级课程体系是什么关系呢?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维度的课程分类。三级课程是从课程的管理权所作的分类:顾名思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分别指国家、地方、学校开发和管理的课程。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是从课程的教育功能所作的分类:基础性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拓展性课程主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开发和培育学生的潜能和特长。通俗地说,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大部分是基础性课程,少量是拓展性课程;地方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一部分是基础性课程,还有一部分可转化为拓展性课程;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少量为基础性课程,大量为拓展性课程。
如今,很多学校开设了体育、艺术、科技、传统文化等校本特色课程,每门课程每周1~2课时不等。如果这些课程的内容是本校所有学生人人必学的,可视作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关内容的校本化实施,应该归于基础性课程的范畴;如果课程内容是供学生选学、不作统一学习要求,就属于拓展性课程。《指导意见》把课程分成基础性和拓展性,其目的是控制统一性学习,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增加选择性学习,为学生自主个性化发展留出空间。因此,哪怕是体现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也要尽量减少人人必学的内容,增加与学校办学特色有联系,又能满足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需要的选择性课程。例如,以“书法”为特色的学校要求“人人会书法”,这一要求是合理的。但对全体学生而言,只要按教育部要求,认真学好《书法》教材规定的内容即可。在此基础上,学校可开设不同书家的《楷书》《行书》《隶书》《篆书》,以及《甲骨文》《篆刻》《现代书法》《书法雕塑》《书法艺术操》《书法与装饰》等选择性课程,供不同能力层次和有艺术兴趣的学生选学。
拓展性课程与现有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有什么区别?两者在选择性、兴趣性上是一致的,区别体现在全体性、层次性上。目前多数学校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主要为特长生开设,学生自愿参加,不是对全体学生的要求。拓展性课程是每个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强调“全体都参与、人人有选择”。原则上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校均应提供相应的选择性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有特长的学生可发展和提高特长,没有特长的学生可发现和培育特长。另外,有些学校通常把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安排在课外进行,而拓展性课程必须纳入课程表,在规定的周总课时内安排教学。
三、如何建设和实施拓展性课程
拓展性课程建设应该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选择性。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选择性课程,满足每一名学生的学习需求。拓展性课程的内容涉及所有学习领域和学科,《指导意见》从课程内容上把拓展性课程分成知识拓展、体艺特长、实践活动三类,一至六年级主要开设体艺特长类和实践活动类课程,七至九年级全面开设三类拓展性课程。
第二,层次性。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体现学段教学要求,尊重个别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拓展性课程可分成普及型和提高型:普及型课程就是“零起点”的课程,不需要任何学习基础,学生只要有兴趣可以自主选择;提高型课程指需要一定学习基础的课程,譬如文学社、剧团、合唱团、民乐队、武术队等课程,教师和学生可双向选择,甚至可以举办入选资格考试。
第三,实践性。拓展性课程能力要求要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与基础性课程的教学目标相联系,但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不要与基础性课程相重复,两者应该是互补关系。拓展性课程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实践体验、合作学习的机会,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要设计项目式、主题式、探究式学习活动,创设有意义的真实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综合素质。拓展性课程不要一味“拓宽”“拔高”“加深”,重点应在“活动”“体验”“综合”“创造”上做文章,更多地关注学生兴趣和潜能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拓展性课程的课时必须在教学总课时内安排。《指导意见》规定,每学年拓展性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一至六年级15%左右,七至九年级20%左右。转换成平均每周课时数,一至二年级3~4课时,三至六年级4~5课时,七至九年级6~7课时。《指导意见》同时规定,每学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三至四年级不少于5天,五至九年级不少于10天。每门课程学多长时间?用长课还是用短课?学年内集中安排还是分散安排?是整合实施还是单科实施?这些问题由学校根据实际自主决策。
四、如何评价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成效
《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和实施九年一贯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全面、真实、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养发展水平。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情况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拓展性课程的学习评价应视学段和课程的不同,采用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多种方法,以适应拓展性课程的多样性特点。教师可通过学生学习表现、学习感受交流、学习情况记录、作业分析,以及其他学习过程的证明、记录等,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综合评价。知识拓展类可在期末或课程学习结束时安排集中书面考查。体艺特长类和实践活动类考核可采用口头表达、才艺展示、模拟表演、实验操作、实验探究报告、调查报告、作品展示、小论文、表演、特长认定等多种方法。拓展性课程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根据学习活动记录档案,以及完成作业(作品)过程的记录或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评价结果可用等第、分数、评语等形式表示,也可以根据课程、学段特点采用其他方法表示。例如,体艺特长类可以与社会艺术考级相结合,小学段可以与少先队争章活动相结合等。
五、如何保障拓展性课程的教学质量
2012年2月,《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正式。《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家长委员会的重要意义,把家长委员会作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作为发挥家长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作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的重大举措,以更大的热情,更有效的措施,创造更好的条件,大力推进建立家长委员会工作。
《意见》落实4年来,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发展情况如何?在参与学校管理过程中起到了哪些作用?是否能代表广大家长有效行使知情权、评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日前,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展开采访。
委员不能只当看客
家长委员会,简称家委会,顾名思义就是由家长代表组成的组织,是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自从2012年初《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以来,全国各地中小学和幼儿园都相继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但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家长根本不知道有家长委员会。
小学四年级男生家长贺女士接受采访时说:“我只在媒体上见过‘家委会’这个词,没听孩子老师说起过。或许有吧,我拿不准,反正我没有投票选举过这样的家长代表。不过,孩子所在班的家长有一个微信群,群主马先生挺热心的,班里有什么活动都是他消息,或许他就是家委会委员吧。”
初二女生家长林女士告诉记者:“我知道家委会。女儿初一期中考试后,我去参加家长会,班主任说要选举家委会委员,让家长们投票。家长们都很为难,因为相互不认识,无从选起。后来班主任就说,干脆,班干部的家长自动入选吧,这样以后班里有什么活动,通知起来也方便。大家一致通过。不过,家委会都干些什么,我就不清楚了,好像也没起什么作用,只是上级要求每个班都要建立家委会,应付差事罢了。”
记者颇费周折,终于找到几位家委会委员,对家委会的实际概念逐渐清晰起来。
陈先生是周口某中学的校级家委会委员。接受采访时他说:“我马上就要卸任了,因为儿子马上要初中毕业了,过几天就要办交接手续。嗨,其实也没什么手续要办,无非是把会议记录转交给新一届家委会委员。会议记录的内容也不重要,无非是列席校务会议时记下的简单事项。说是代表家长行使监督职责,其实就是走走形式。咱是家长,又不对学校事务负责,所以我参加校务会议从来不发言。学校对我两年来的工作评价挺高。”
郑州某小学家委会委员周女士认为,家委会这两年发展很快,作用越来越重要。她说:“两年前,我儿子上小学二年级,因为他是班长,我就建了一个班级家长微信群,交了许多家长朋友,后来班里要选举家委会委员,大家就推举我,我也乐意为大家服务,所以就当仁不让了。再后来,我又荣幸地被选为校级家委会委员。开始的时候,家委会只是班主任的帮手,帮忙通知家长来开家长会啦,运动会期间搞搞服务啦,选文明学校的时候号召家长为学校网上投票啦,等等。或许是家委会的工作太有成效了吧,现在各班的班主任对家委会越来越依赖,家委会委员们正悄悄地从活动的参与者转变为参与式管理者。比如,受学校的委托,我出头组织了几次专家讲座,邀请教育专家给家长上课,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矫正一些家长不正确的教育理念,效果很好。”
薛女士是洛阳某中学的家委会委员。接受采访时她说:“其实,做家委会委员挺难的,因为委员们接触老师越多,越容易被其他家长说闲话。我儿子本来就很优秀,不仅学习好,在班里担任团支部书记,还是学校学生会的体育部长,所以评选‘三好学生’时总能当选,但是有家长说,那是班主任对他的特殊照顾,因为我私下里做了工作。我非常委屈,却也没办法。我认为,我的工作不被家长们理解,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家委会在组建上缺乏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班主任指派的委员,难以服众;第二,家委会的职责不明确,工作难以有明显的效果,所以在别人看来家委会更像是一个荣誉称号;第三,家委会的工作都是义务性质,没有酬劳,不排除有班主任用表彰孩子的方式回报家长的可能。总之,我觉得家委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举步维艰。”
信阳某中学教务处的邓先生是分管家委会工作的副处长。谈到家委会的组建程序,他告诉记者:“组建家委会是教育局的要求,要求各班都要建立家委会,在此基础上选举产生校级家委会。各级家委会的组建都严格按照以下六个程序走:自荐、分析家长基本情况、对候选人征求意见、召开第一次家委会、召开全体家长会、颁发证书。这样就能做到民主与集中。”
谈到家委会的作用,邓先生侃侃而谈:“家委会组建以来,已经成为学校的重要帮手。比如,每学期期末,学校要组织评先工作,选举班级‘三好学生’、校级‘三好学生’等,家委会委员就成了学校行政扩大会上的家长代表,监督学校评选工作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再比如,学校总务计划中提到‘依据新《食品安全法》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的监管力度’,委员们便走进学校食堂检查卫生、品尝食物,监督学校的食堂工作。委员们提出的建议都很中肯,我们都虚心接受,有的委员深入参与班级文化建设,要求负责定期更换教学楼走廊里的板报,我们也大力支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落实情况良好,各地各中小学和幼儿园普遍组建了家委会,但家委会地位、性质、职责在老师、家长心中都比较模糊。如何规范家委会的运行机制,使家委会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摆在教育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如何规范运行机制
濮阳某中学班主任颜老师把家委会发展迟缓的原因归结为家长不支持。她向记者抱怨:“许多家长,包括家委会委员,对教育知之甚少,不知道为什么要成立家委会,不知道家委会应该做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做,是‘三不知’家长。他们不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还有的家长认为,组建家委会不过是走走形式,没有权利的组织注定不会被重视,更不会长久。”
颜老师的同事赵老师认为,要使家委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赋予家委会三项权利,即听证权、否决权和监督权。所谓听证权,是指学校、班级有重大决定时,必须邀请家委会委员听证,充分尊重家委会的意见和建议。否决权是指家委会对学校、班级不合理的规定有权否决;一旦否决,学校和班主任的工作方案必须进行调整。监督权是指家委会在学校、班级日常管理中有检查、督促、评价、指导的权利。“如果把家委会的职责限制在帮助学校和班主任搞活动上,那不是给家长添麻烦是什么?哪个家长会心甘情愿地给老师当保姆?”赵老师说。
赵老师还向记者反映,家委会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高。他说:“有的家长私下里称家委会是‘官员联谊会’,因为委员都是政府各级官员。家委会委员应该是社会各阶层懂教育、甘愿奉献、教子有方的家长,与官员身份并无必然联系,家委会委员由清一色的官员担任,实在反常。实际上,许多官员应酬多,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对学校的协助往往力不从心,在教育上并不具备优势。据我所知,有些官员对家委会的活动很热衷,其实是想借此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捞取‘社会贤达’‘尊师重教’的美名。我还听说,在别的学校,家长们称家委会是‘收费委员会’。为了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教育管理部门要求学校实行‘一费制’,但学校通过家委会组织学生补课、收取补课费、集资筹款等。这些教育部门不允许的事,通过家委会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实施,学校不但将乱收费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还把家校的收费矛盾转化为家长间的矛盾。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吗?”
南阳某中学副校长邱先生接受采访时说:“组建家委会的初衷是家校联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家长和学校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学校和家长通力配合,各司其职,良性互动。老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家长也有参与权,除家长个人对学校教育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外,还可以通过家委会这个平台组织起来,行使集体教育参与权,促进学校民主管理,支持教学改革,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家委会的积极意义,已被现代教育史证实。所以,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家委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谈到家委会的具体职责,邱先生如数家珍般列出以下10条:
1.参与并监督学校的管理和有关重大决策;
2.协调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3.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4.努力为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呼吁社会、企业、单位对学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6.收集家长对学校管理及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并及时予以反馈;
7.收集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案例,进行交流;
8.发现或知道学生在校外的不良或高尚行为,要及时告知学校,以便随时予以教育和表扬;
9.积极学习和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具备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法律常识,争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家长;
10.每学期召开一至二次家委会工作会议,家长接通知后自行安排好本单位工作,准时到会。
“上述10项职能,是我校按照《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制订的。这些职责归纳起来是四种职能。”邱先生总结道,“第一,参与功能,即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第二,配合功能,即主动配合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第三,督促功能,即督促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第四,沟通功能,即加强学校与家长、学生与老师、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联系。”
邱先生承认,家委会的现状与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他说:“不可否认,家委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大家都没有什么经验,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好消息是,许多省相继颁布了家委会的设置与管理办法,使家委会的建设有章可循。有些地方还设立了家委会建设管理研究项目组,以政府、企业、学校、专业机构四方合作的方式推进,对家委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突破式攻关。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家委会的运行机制将越来越规范,家委会将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不可忽视的积极力量。”
国外模式能否复制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发达国家的中小学,家委会由全体家长投票,民主选举产生,选出的委员代表全体家长履行职责。有了这样的家委会,办学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权责得以分清。这种家长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机制,大大减少了学校管理、决策的片面性。在我国,近年来一些地方中小学、幼儿园不断出现家校冲突、师生矛盾,以及侵犯学生权益的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家长缺乏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监督、评价的渠道,难以有效维护受教育者的权益。教育部要求各地成立家委会,让社会参与学校管理,就是针对这种现实问题。总体来说,我国的国情与发达国家不同,但发达国家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记者了解到,在许多发达国家,家委会建设起步较早,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美国早在1897年2月就成立了全国家长教师协会,会员资格向全体美国人开放,主要是家长和教师。目前全美大约有23000多个本地家长教师协会,针对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以及特殊残障学生,总共有约520万名成员。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它已成为全面维护学生利益的全国性志愿者团体。它的使命主要是代表家长行使教育参与权,参与学校管理、家教斡旋、家长教育、健康指导、学校安全等。
英国1998年通过立法,宣布建立家长协会制度,规定任何人只要年满18岁,无论有没有孩子在校读书,也不需要有任何教学经验,都可以参选家长协会,作为家长代表过问和参与学校的一些日常事务。
法国家长联合会的家长代表可与教育部长讨论预算、教师名额、代课制度、保险医疗等教育政策。如果家长代表足够强势的话,甚至可以推动教改。每学期开学,家长联合会的成员向新来的家长解释家长联合会的功能,然后邀请每个家长入会。
关键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转型发展;服务区域经济
近期,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明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试点范围等,并明确提出了试点高校的转型任务和相应的配套措施。该文件的出台,吹响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号角,意味着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国内的许多高校,尤其是新成立的地方性本科院校,都要由原有的学术型朝着技能型转变,以更好地服务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地方性本科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科带头人缺乏、教师自身发展缓慢、“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青年教师比例过高、教学实践能力薄弱、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严重地制约着这些本科高校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地方性本科高校应根据未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大趋势,结合目前教育部新出台的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抓住历史机遇,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尽快实现师资队伍由传统的“教学型”向现代的“应用型”的转型发展,为了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增强本校的科技创新能力。青年教师是主体,地方性高校的青年教师学历高、外语水平好、精力充沛、科研成果和实际生产的结合性好,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青年教师的这些优势,为学校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一、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和不足
1.青年教师的职业意识不高。近些年来,地方高校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大部分是国内著名高校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并且他们大都是从非师范类学校毕业的,毕业后就直接上讲台,虽然在年龄、学历上占优势,但是由于在学校接受的都是学术性的训练,并没有教学、社会服务尤其是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和培养,因此这些青年教师普遍认为搞教学、搞科研才是大学里面应该做的事情,在这种环境下就没有形成一些良好的自身专业技能,进而很难形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业意识。
2.青年教师的社会阅历十分有限。目前,许多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都较为年轻,刚从国内重点高校毕业,他们大都是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再到博士研究生一直读下去,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社会阅历十分有限,这些教师毕业后又直接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对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社会形态等都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知道目前社会发展中对哪些人才、哪些技能需求旺盛,进而在教学中也就失去了市场需求这个最重要的导向,只传授一些课本上的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最后学生也就无法很快地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青年教师一定要多融入社会,多思考社会的真实需要,丰富自身的社会阅历,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最有用、最实际的工作技能。
3.青年教师对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地方性高校的青年教师都十分重视课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理论知识与具体工作的结合却不够重视,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只片面地要求学生对课本的理论知识加以理解和掌握,却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以后在工作岗位上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同时青年教师自身也没有能力将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需要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理论与现实脱节,高校与地方经济失联,这些弊端都亟需青年教师以不断提升实践动手能力来加以解决。
4.地方政府、企业以及高校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某些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单纯地依靠“闭门造车”式的政策制定方法,对市场、对科学理论全然不顾,而某些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也缺乏相应的市场调研和理论分析,完全靠企业家的“动物情绪”而盲目投资,最后势必会引起投资的失利,而很多地方高校也完全沉浸在“象牙塔”里不肯放下身段向政府、向企业要项目、要课题,而是把自己封闭起来搞教学、搞研究,造成自身的教学和研究完全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需要脱节。这些现象说明地方政府、企业以及高校之间并没有形成一套良好的互动机制,从而形成“产、学、研”为一体的良性发展模式。
二、青年教师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针对青年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术型高校毕业且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师范和专业技能培训的现实,地方性高校要不断加强对这些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和专业技能训练。盐城师范学院从2000年起,就专门针对新引进的青年教师进行一系列的岗前培训,具体包括:对新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成立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班,开展青年教师会讲比赛、微课大赛、课件比赛以及教案比赛等;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训,邀请知名教授和专家开展科研讲座;对青年教师实行个人成长导师制,要求青年教师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一一结对,全面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2.鼓励青年教师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锻炼。为使青年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生产实践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也为了能使青年教师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高校应鼓励青年教师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实习。盐城师范学院在这方面主要有两个举措:第一,遴选一批年轻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到企业或政府部门进行长期挂职锻炼,这些青年教师后来大都成长为所挂职单位的业务骨干,为青年教师以后把握市场动向、了解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利用每年暑期两个月的时间,安排大量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短期顶岗实习,让青年教师真正了解企业的具体运转和实际需要,从而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3.成立专门的产学研服务机构,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地方性高校一般成立时间较短,面临着人才匮乏和经费短缺等问题,但是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却是最为紧密的。一方面,地方性高校要抓紧引进一批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学术带头人,组建一支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团队,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从市场中找商机找项目,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盐城师范学院为此专门成立区域服务与合作处,主要负责全校服务区域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校内服务区域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管理、校地合作的推进、社会资源的争取等。盐城师范学院还先后成立江苏省沿海开发研究院、江苏省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省滩涂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盐土重点实验室、药学院、江苏新能源电池研发中心等一批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产学研研究基地,并在2014年4月份成功举办科技成果转化洽谈会,极大地促进了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有效合作。另外,盐城师范学院的各个二级学院,也先后成立了相关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科研研发团队,比如,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成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发团队,商学院成立区域发展与投资战略研发团队等等,这些团队的成立,不仅铺就了一条高校青年教师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快捷通道,还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众多的社会实习实践基地。
4.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从体制机制上促进高校青年教师转型发展。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蓝本和依据。事实证明,一套完整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将从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方法等多方面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指明道路和方向。盐城师范学院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并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严格遵照执行。近期,教育部下发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盐城师范学院根据此指导意见,迅速到政府、企业以及各个基层教学单位实地调研,将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知识的讲授大大压缩,增加专业技能方面的普及和训练,使学生从以前只会死记硬背一些理论知识迅速成长为熟练操作各种仪器仪表、熟练使用各种电脑软件、熟悉各种经营活动的流程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另外,盐城师范学院对青年教师的考核方式也做出一系列变动,从以前比较重视理论科研成果和课堂教学,到现在着重强调青年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实习经历,鼓励青年教师到基层企业挂职锻炼、鼓励青年教师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资格证书,并专门聘请政府企业的专门人才到学校来做兼职教师。这些举措都为盐城师范学院的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小 结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学历、高水平、高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而高等院校的教师是传授知识、传授技能的重要角色。教育部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从现在开始,一批地方高校将从以前单纯重视理论科研和课堂教学转型为淡化理论科研、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因此各个相关高校必须紧紧抓住这个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模式和优劣势,广大的青年教师也要从理论思维转移到应用实践思维上来,迅速转型发展,在搞好必要的教学科研的同时,更加关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更加重视自身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
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013.
[2] 刘永健.地方性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J].科技广场,2013,(4).
[3] 闫健.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区域经济发
展的重要性[J].产业和科技论坛,2012,(9).
[4] 常乐.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研究[J].科技信息,2013,
(13).
[5] 张建华.三本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探析[J].
教师教育论坛,2013,(12).
[6] 朱士中.论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的转型发展[J].当
代教育科学,2010,(9).
[7] 刘永健.地方性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研究
[J].科技经济市场,2013,(7).
[8] 秦红霞.论新建本科院校的青年教师师资建设[J].湖北
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
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幸福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无法按时接送孩子的难题,结合我校实际,经校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后,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 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 的通知》《河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 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以服务好家长、学生为宗旨,把开展好放学后延时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切实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等方面资源,着力破解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我校学生无人看管的社会性难题。
二、总体目标
1、让每位家长放心。满足家长合理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断提升我校公信力。
2、对每位学生负责。以“放学后延时服务”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享受幸福、健康成长。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开展,成立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科
副组长:王金峰、王传高
成员:袁春果 李云 曹禄
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王金峰兼任办公室主任,各级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为成员。
四、放学后延时服务具体要求
1、服务对象: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主要针对放学后家长接送困难、在家无人照料的学生。
2、服务主体:校内延时看管服务工作,有学校安排教师值日看管。
3、服务时间: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时间原则上为学校工作日下午放学后,一般情况下冬季到18:30,其它季节到19:00。
4、服务场所:学校教室、活动室、运动场等地
5、服务内容:遵循教育规律,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包括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等教育娱乐活动。
(1)快乐游戏课程。鉴于放学后学生刚从课堂出来,需要放松,缓解疲劳,因此要设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游戏课程。如三年级段可以“跳房子”“捉小鸡”“击鼓传花”“足球操”等,四、五、年级段可以“猜字谜”“成语接龙”“病句诊所”“足球操”等游戏。
(2)自主学习课程。组织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或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等。
(3)社团拓展课程。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艺术、科技等形式多样、学校特色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和课外拓展训练。社困课程共分三大类,即艺术类:唱歌、绘画、书法、手工制作;语言类:演讲、辩论、朗诵等;体育类:围棋、象棋、足球、乒乓球、田径等。
6、服务流程。调查摸底一一家长申请一一学校审核合理安排志愿教师一一重新组班一一无缝衔接
(1)调査摸底。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宣传上级有关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通知的精神。各班主任对家长下班晩、无法及时接学生放学的学生情况进行调査摸底.做好统计。
(2)家长申请。家长和学生有意愿参加延时看管服务的,要由家长书面向学校申请,学校向有需求的家长和学生发放《延时看管服务申请书》。
(3)学校审核。根据家长的申请进行审核认为属实后与家长签订《延时看管服务安全责任书》,明确看护的时间、形式管理要求双方权利和义务等。对具备条件按时离校的,要在规定时间放学。
(4)合理安排志愿教师。根据家长申请情况,结合学校设立的放学后延时服务特色课堂,合理安排每日志愿教师的人数以及不同学科的教师,提高放学后延时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5)重新组班。根据需要将不同班级的参加延时服务的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组成规模不超过40人的“临时班”,设立“临时班主任”。放学后;临时班主任”将学生带领到相应场所,进行延时服务。
(6)无缝衔接“临时班主任”负责接待家长,指引家长到“临时班”接孩子,家长孩子互相确认后,才能离开校园。
五、放学后延时服务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各班主任及值班教师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切实将放学后延时服务作为一项分内工作,组织好,服务好,真正让延时服务成为学校的实事工程。
2健全制度。建立健全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相关制度,包括学生看管申报审批制度、家校衔接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志愿服务制度、檢査考核制度、安全管理制度、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以及学生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理机制等确保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3规范管理。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条:
(1)坚持“家长自愿、公益服务原则,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
(2)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不得将看管服务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不得进行集体补课或举办各种兴趣班。
关键词:科技殡葬;体系;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7-0261-02
和谐社会建立需要对人们的生、老、病、死各个环节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死亡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建立一个和谐共赢的殡葬管理机制,实现和谐殡葬成为至关重要的事情之一。和谐殡葬的实现主要依靠科技力量在殡葬业中的应用,民政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将“促进殡葬科技进步”作为指导思想提出,这预示着殡葬科技将成为殡葬事业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
一、科技殡葬的概念与内涵
(一)科技殡葬的定义
科技殡葬是指通过对当前社会的科学技术的深入研究,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广泛应用现代科技成果的殡葬。以科学思想为指导,将现代科技与殡葬相结合,运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去正确看待生死问题,有效遏制迷信,建成一批有特色的生命教育基地;深入研究当前社会的科技成果,鼓励研究,将其他行业的先进成果正确应用到殡葬行业,大力支持殡葬科技人才的培养,真正做到“研、学、产”相结合,开展殡葬科技创新活动,支持推广应用型研究。
(二)科技殡葬的内涵
狭义的科技殡葬是指用近现代各种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殡葬的各个方面。广义的科技殡葬是指用科学的思想、态度、方法以及手段来应用到殡葬活动的各个环节以及殡葬的设施建设、管理规划等殡葬的各个方面。广义的科技殡葬不仅仅包含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设备设施、先进的管理理念,更包含对殡葬行业,对待殡葬活动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科学地对待生死。
1.科技殡葬是全新的殡葬理念。科技殡葬是在民政部《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全新理念,具有开放性、现代性、预研性以及持续性等特征。开放性是指科技殡葬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来促使殡葬科技含量的提升;现代性是指科技殡葬主要应用当代科技研究的最新成果体现社会技术与文明的进步;预研性是指科技殡葬具有提前研发特点,走在行业的前列;持续性是指在合理布局科研计划的前提下,重视科研活动的持续研发,使得成果能逐步使用。
2.科技殡葬是殡葬改革的动力。从最开始的殡葬改革,确立了火葬的地位,到当前正在推行的第二次殡葬改革,确立了科技殡葬的概念以及行动举措。第一次的殡葬改革是靠火化炉等设备的推广而实现的。而第二次的殡葬改革直接要求科技殡葬的实施。
3.科技殡葬是绿色、生态殡葬的本质。狭义的绿色殡葬是环保科技在殡葬全过程中的运用,即按照环境保护的理念,以解决环境问题为核心,将生态学、环境学、卫生学、土壤学等多学科的原理综合运用到殡葬活动中来。而生态殡葬更是直接提出了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技术革命的应用。
4.科技殡葬构建全新的殡葬服务体系。目前的殡葬服务体系主要是由殡仪馆、殡仪服务站、殡葬车队、殡葬职工培训、物流配送站、殡葬研究所、殡葬网站等基础设施来完成,科技殡葬可以在殡葬的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服务管理评估等方面实际上可以由互联网组成一个新兴的无边界的服务集团公司,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殡葬服务体系。
二、科技殡葬存在的问题
(一)殡葬科技化、信息化程度严重不足
目前,中国殡葬事业的科技化、信息化程度严重不足。绝大部分的殡仪馆并没有消烟除尘装置,对于环境的保护更是放在经济效益之后。在信息化建设中,殡葬企、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还没有完全采用软件、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服务,更不用提使用现代管理理念来管理企业的流程了。
(二)殡葬行业缺乏应用型科研人才
殡葬科技的研发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绝大部分的应用型科研人才仍停留在其他行业中,即使其他行业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如果没有殡葬行业的应用型科研人才,那么对于科技成果在殡葬行业的应用仍然是一纸空谈。
(三)殡葬教育、培训滞后于科技殡葬的需求
目前殡葬教育、培训所培养的殡葬专业人才是指具有采取多种方式系统学习了殡葬专业知识(殡葬礼仪、防腐整容、陵园设计等)的人,最高层次为大专学历的毕业生。殡葬机构临时聘用的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又没有进行相应的殡葬教育、培训,很难对现有殡葬服务等做新的研发。殡葬企业人员,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虽然有较高的营销技能,但是对人民群众的服务等方面仍有不足。
(四)科技殡葬市场化需求开发不足
很多科学技术的发展源于市场化的需求,目前公墓的规划设计及景观美化的理念已经得到各大经营性墓地的认可主要是因为市场化的选择。对于科技殡葬,缺乏市场化需求,研发的课题只能成为一个成果,而不能转化成为产品、服务,产生经济效益。
三、科技殡葬体系的建立
(一)科技殡葬体系建立的原则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绿色殡葬、生态殡葬的实现为目标。殡葬改革与管理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积极地进行科技创新,要进行殡葬科技的创新必须充分考虑到现有的人力和物力,逐步推行殡葬科研。优先解决危害严重的、资源浪费的课题。
2.创新、实用、预研的原则。殡葬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因此对于科技殡葬体系的建立应遵循创新、实用、预研的原则。创新就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在现有的技术、服务、设施上进行一系列创新既可利用原有的基础,又能进行新的理念、服务、业务的开展。实用就是科技殡葬不宜在相关基础学科方面作深入理论研究,反而应该在现有成果基础上作一系列实用性研究,以便能够尽快应用到殡葬行业。
(二)科技殡葬体系建立的途径
1.完善相关制度,加速中国殡葬科技进程。首先是创设有利于殡葬科研的政策环境,加大殡葬科研的资金投入。增强各级人民政府对殡葬科研的认识,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渠道、多形式的殡葬科研领域投入体系,促进殡葬行业资源的优化配制。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应着眼于环保、生态的环境的建设,出台具有前瞻性的政策,设立更多殡葬科研机构,成立殡葬各个领域相关研究所,进行理论和实务研究,为殡葬改革打下一个坚实的技术基础。其次是创设有利于吸引殡葬科研人才的政策,留住、吸引、发展殡葬科研行业人才。殡葬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殡葬科研人员队伍的建设。健全殡葬科技人才制度是发展科技殡葬的首要条件。进一步营造鼓励殡葬科技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殡葬界一流科学家、紧缺人才、实用型专业人才和创新型团队。再次是建立完善的殡葬法规、政策及准入制度。殡葬的科研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撑和保障。同时准入制度还将加快殡葬科研领域的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有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准入制度,就迫使一些殡葬行业的大、中、小企事业按照标准及法律法规思考转型,而为了转型,就不得不在其内部进行技术创新,这对于促进中国殡葬科技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最后是从政策层面鼓励殡葬文化的研究。
2.完善殡葬教育体系,形成层级立体教育。殡葬教育体系目前从中专程度起,终止于大专,再辅之以培训。大专层次的人才,应用实务优势明显,研发、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完善殡葬教育体系,形成层级立体教育,由初中毕业的中专开始,到高中毕业的大专,到高中毕业的大学本科,可设有少量的关于生态殡葬、人文殡葬等方面的研究生。同时结合殡葬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完整的培训体系,有计划、分批次地对全国整个殡葬行业进行理论与实务培训。通过建立这样一个完整的殡葬教育体系,将对科技殡葬体系的建立起着保证的力量。
3.结合《指导意见》,促进研、学、产结合加快产品转化。殡葬科研成果如果不转化为产品,那么殡葬科研就成了纸上空谈,殡葬科研领域归根结底还是实用性研究,而研、学、产相结合就成了殡葬领域中急需发展的一环。目前科研队伍的创新力量与社会领域的殡葬是脱节的。结合《指导意见》,可以从以下两个个方面进行殡葬科研的产品转化:首先,构建相关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的平台,促进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大学与科研机构合作可以提升学生的眼界以及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大学与企业合作,可以直接将学校的最新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可以将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在社会中进行实验,而企业也将在收获经济利益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通过这样的平台,将缩短科研成果的转化时间,也将促使更多大学、科研机构进入殡葬领域。其次,集中优势力量开展殡葬应用研究为主的创新开发,同时推进殡葬理论研究。对于目前已经开始出现的、部分应用的好的科技成果,如环保殡葬产品可降解骨灰盒等,要加大力气进行市场推广;而对于目前尚未完全普及的,比如节能减排的殡葬设备以及殡葬设施方面,要通过对技术标准的制定来进行新型设备、设施的推广。最后,培育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绿色殡葬、生态殡葬消费群体,通过转变殡葬消费方式引导和促进殡葬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殡葬业转型中的科技战略研究[G]//王宏阶,诸华敏,乔宽元.殡葬绿皮书:第1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 朱勇.中国科技殡葬介绍[Z].民政部101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