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药房医保财务管理制度

药房医保财务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药房医保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药房医保财务管理制度

药房医保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2020年财务工作紧紧围绕单位年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了年度部门既定的工作目标,在会计核算、财务监督、财务管理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做好会计核算,把握运营状况,准确反映单位运营成果状况

(1)收入情况。至2020年末,医院实现总收入4042.71万元,其中医疗收入1112.63万元,同比增涨1%,药占比21.2%,同比下降6.34%;财政基本预算收入826.55万元,比同减少17.27% ,基本项目收入(公卫项目、公立医院改革等)366.64万,同比增涨8.12%;上级补助收入(主管部门)4.00万,比同减少88.30%,其他收入15.90万元(包括公卫待垫缴费及利息收入等);新增建设资金(已使用的专项债券)1716.99万元。

(2)支出情况。至2020年末,医院总支出4339.32万元。财政基本拨款经费支出826.55万元,财政项目拨款经费支出241.63医疗活动支出1179.62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564.74万元(人员工资500.78万元,社会保障缴费63.92万元)同比增涨9.91%;医用耗材及药品支出368.11万元(药品235.98万、卫生及检验耗材132.33万);固定资产投入113.37万元,比同增涨63.24%;在建工程投入(老院改造)261.11万元,新院建设资金投入1716.99万元。

2020年,在保障全院正常工作运转的前提下,完成老院医疗用房升级改造,新增固定资产投入113万余元,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认真履职尽责,作好财务审核监督。

准确把握财经制度,严格财务原始凭证审核,对不合规的票据坚决给以退回;没有审批发生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不合理的费用坚决不给结算,最大程度杜绝违纪违规事件的发生。

(三)准确高效,切实强化资金管理

1.规范有效使用财政资金。一是财政基本预算资金:合理编制财政基本预算,与财政各相关审核科室的联系积极,发现问题主动沟通、及时化解,财政预决算执行到位。二是财政专项资金:时时跟进项目完成情况,指导并督促责任科室规范、有效使用,切实保障专款专用,完成或主导完成各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及绩效评价工作。

2.统筹管理业务资金。一是依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既保证了日常医疗活动正常运行,又保证了人员经费的足额发放。二是分类清理往来账目,充分了解往来单位实际诉求,把握可能出现的不良事端,作好解释沟通,适时进行结算。

(三)加强资产管理,切实保障资产安全

一是有效管理流动资产:定期盘查备用金,保障资金安全;每月末做好与药库药房管理员核准工作,做好药品入库、出库、报损、调价的核算与监督管理。年末对药库、药房进行了盘点,盘点结果药库盘点帐实相符,药房盘盈542元。库房盘亏1647.6元,差错率控制在1‰以内,总体上符合财务要求。

二是加强对在用设备监督管理。指导责任科室核准在用资产,对超过使用年限且已无法使用的62件价值192万元固定资产进行合法处置,并报批国资中心报损,固定资产得以有效使用;作好固定资产系统登记,并指导物资管理员建好固定资产台帐,严格出入库手续,资产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四)规范标准,严格执行物价政策

始终坚持把好物价管理关,认真执行医疗服务价格标准,兼顾医院和患者利益。全年对新增物价审核错误10余条,从源头上杜绝违规收费现象。

(五)多措并举,加强收费室管理

一是对收费员进行职业素养引导,随时保持着装整洁、态度亲和、业务熟练的工作态势,服务观念和服务水平都有很大提升。

二是加强收费员业务技能的指导以及医保政策培训,以达到人人都是政策宣讲员。

三是加强对收费室资金防范和监管,收费员实行风险担保,为防范资金风险多一份保障。

四是建立完善的收费审核机制,对是否规范收费、是否准确入帐进行层级核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全年收费资金缴存及时,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四是电子发票正式启用,优化了患者的就诊体验。

(六)强化科室内部管理,团队素质不断提升:

一是重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疏理可能出现的财务廉政风险点,时时审示自身行为,深得职工的好评和往来单位的尊重。

二是落实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建立完善、规范的财务核算流程,坚持每月自查互检,防范财务风险。

三是科室人员分工细化,职责明确。各项常规性财务工作高效有序,为单位医疗活动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圆满完成上级职能主管部门要求完成的各项任务,全年无一次上级不良通报。

四是强化劳动纪律,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并制订科室七不准,互相监督执行,全年无违纪违规行为。

五是认真参与会计继续教育学习,业务处置能力不断增强

三、存在的问题

(一)县级财政投入不足,公卫项目配套经费不到位。

(二)医疗活动预算管理欠缺,成本核算不完全,一定程度加大了债务风险。

(三)绩效分配方案有待进一步优化,核算方式落后,对临床科室二次分配缺乏明确的指导意见。

(四)物价管理薄弱,对临床医保政策的运用和指导不够;医保政策运用不完全,医保范报销比例有待提高。

(五)对更新的财政报销政策掌握不及时,财务审核力度还需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不够准确,造成有不合要求的原始凭证记入了记帐凭证。

(六)财务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2021年主要工作

(一)继续做好各项资金支付、会计核算、财务审核、财务监督、财务管理、财务报告和其他相关财务管理信息核算工作。

(二)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力争县级公卫项目配套经费投入到位。

(三)逐步推行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有限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进一步优化绩效考核,推行绩效核算网络化管理,有效提高绩效核算的准确性、时效性、公正性。

(四)拟定完成老院改造竣工决算工作,实现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核算。

(五)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财务行为。

药房医保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院管理;现金流量;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101-02

广义的现金是指医院的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其他货币资金,是医院最强的流动资产。通过现金流量可以了解医院经济活动的全貌,为医院管理者、上级有关部门提供非常有用的决策信息。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新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在全国的全面推行,现金流量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信息日益成为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现金流量的内部控制管理在医院内部控制中的地位也会日益突出。

一、医院现金流量的主要特点

1.医院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企业经营现金流量不同。由于国家对医院的物价实行强制性、指令性的管理,只有国家批准开展并且有收费标准的项目才能在医院开展,所以医院按照国家规定的医疗服务诊疗项目的价格和药品、耗材的单价,并根据病人在医院接受的诊疗项目和所消耗的药品耗材等进行收费。医院业务活动现金流入主要是按医疗项目与国家公布的价格作为收费依据,通过门诊、住院等窗口收取的医疗服务收入与政府补助。医院的业务活动现金流出主要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人员经费、购买药品及卫生材料支出以及其他与业务活动有关的支出。由于病人的千差万别、病情的错综复杂和治疗手段的日新月异,以及对药品和各种医用卫生耗材的质量要求严格并且不能缺货等特殊性规定,医院的业务活动现金流出也呈现出开支项目多、数量大、并随门诊及住院病人的数量波动而产生季节性的相应变化。

2.为了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医院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是医院通过引进新的医疗技术、医疗设备、扩建基础设施、增加医疗项目而发生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支出和淘汰已到使用期限或技术过时的医疗设备器械而发生的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收入。医院管理者需要大量的资金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增加床位扩建病房以提高医疗服务品质、扩大医院规模、提高医院在区域医疗中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在自有资金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只能寻求外部融资筹集医院发展所需资金,于是便走上了负债经营之路。因此医院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主要是银行借款和接受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财政项目补助取得的现金,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主要是归还各项借款本息。

二、加强医院现金流量的内部控制管理措施

1.建立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对年度现金流量进行综合平衡、合理安排、科学调控。通过现金流量预算实现对现金流量的发生进行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医院应根据业务收支计划、上级核定的财政拨款数、设备购置计划、基建维修计划、往年药品、物资等库存占用资金情况、往来款项预计变动情况、投融资计划等,从医疗、药品、行政后勤等方面建立全面、完善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编制预算时以现金流入定现金流出,对支付给职工的绩效工资、药品与卫生材料采购支出应以医院经济运行情况和预期业务收入情况为依据。预测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还需要根据预期业务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及医院发展规划和可筹资渠道等因素合理制定。

2.完善业务活动现金流入管理,建立健全收入、票据、医疗预收款、医保结算款、退费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医院主要的业务活动现金流入来源于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因此,要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建立现金流量日报制度,及时掌握每日收入情况,确保收入日表与银行对账系统、收费人员每笔收入的相符。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加强对空白票据在购销登记环节的信息核对,严格管理手工发票,设立备查登记簿,防止空白票据遗失或盗用。合理设置不相容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设置专职的会计稽核人员,加强现金的检查监督,对出纳岗位、门诊挂号收费岗位和住院结账岗位进行不定期的、突击性的岗位现金盘点以确保货币资金账账、账实相符,认真核对每笔存入款项是否在时间上有推迟入账现象,防止医院资金挪用。医院应强化对医疗欠费的管理,要明确医护人员与各病区对医疗欠费的责任,建立医疗费用催收制度,明确各类疾病的预收款标准、催缴款的责任和时间等规定。随着医保制度的完善,医院收入中医保资金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参保病人在办理出院结算后,医保结算款成为医院应收账款的主要来源,医保结算款的返还及时与否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现金流量。医院一方面要针对各种医保体系的结算方式、时间、程序,加强内部人员培训,力求医保资金结算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建立相应的奖惩考核机制,加大相关部门人员的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与当月绩效挂钩,充分发挥相关部门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及时收回医院在医保中垫付的流动资金。为防止虚假退费套取现金贪污公款,对门诊、住院的药品、检查治疗退费必须提供原始发票、药品处方或检查治疗单,经药房主任或检查治疗科室主住及收费经办人签注退款理由,财务科长审查签字后,分别交门诊收费处或住院收费处负责人办理退款手续。稽核人员应严格审核收费人员每日上交的日报表和收据联,审核收据存根联是否连号,若有退票,是否收据的三联完整,相关签字证明及审批手续是否完备。

3.加强业务活动现金流出管理,严格现金支出的控制,加强现金支出的制约与监督。医院要明确规定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并随医院的发展状况、外部环境变化同时结合医院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要建立完善的分部门逐级现金支出的申请、审批与审核、结算制度,所有货币资金支付必须按规定办理支付申请、审批和审核。要严格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办理各种款项支付,严格控制现金的使用范围。出纳员只能根据签章齐全的支付申请和会计审核后开据的支出凭证才能支取现金或开据现金支票。要建立部门用款申请制度,严格按现金流量预算的支出金额和时间排序执行。各部门要按年度预算提出月度现金使用计划,财务部门根据年度预算及月度现金规模提出意见,经医院办公会议批准后执行。预算外的现金流出即对于没有预算或超预算的支出,除按重要性原则由相应的医院管理层特别审批外,还要尽可能在预算计划内合理调配,减少资金短缺的压力。

4.加强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管理的控制。现在不少医院特别是大医院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投资和大型设备购置,所需资金少则上百万,多则上亿。但这些重大投资的经济会议财务负责人不参加,等到要用资金时,才通知财务负责人。由于所需资金投入的大部分是通过银行贷款取得的,贷款金额大、利率高、时间长,如果没有对基建和设备的投入做必要的风险评估,如在病人不足的情况下往往造成资产利用率低下,资金大量积压,有可能会给医院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建议符合条件的医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医院财务活动在总会计师领导下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充分发挥总会计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参与医院管理和监督,减少医院财务风险隐患。对于大型的医疗设备固定资产购置建立投资项目评价制度,要有切合实际的投资备选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依据可行性分析和科学评价方法选择最优方案。要建立投资决策集体审议责任制度,并通过公开竞标、实地考察后才能签订合同,财务部门要参与监督基建项目的前期工作、实施过程和决算。建立医院工程建设的医院基建核算财务管理制度,包括医院工程预决算、医院工程定额、医院工程合同管理、医院工程招投标、医院工程标准化管理程序和关键控制措施等。严格控制设备采购和基建项目的款项支出,建立严格的资金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权限和程序。

医院现金流量管理的运行是建立在动态而完善的财务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基础上的,只有将不同层次的财务职责、职权进行合理的分配、执行与监督,才能保证现金流量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才能防范财务风险,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医院管理者要像重视医疗管理建设那样重视现金流量管理的内部控制建设,要提高各环节参与现金流量管理的人员素质,确立全员全过程的现金流量内部控制意识,不断完善和规范现金流量管理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以适应新时期医院管理的需要。

药房医保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县乡医疗 服务体系 审计 对策

一、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落后,导致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1)全县高级卫技人才少,人员业务素质低,服务能力不高。由于乡镇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现有的人事工资制度僵化,医院基础条件较为落后,无法为高尖人才创造较好的就业环境,一些医学名校的学生不愿到基层医院来,即使有来的也因无法适应艰苦的环境而通过各种方式离开医院,造成医院的储备人才及高素质人才特别紧缺,医疗服务能力偏低。全县医务人员共1829人,其中高级职称仅22人,中级职称75人,初级职称1257人,无职称的475人。而高级职称人员主要集中在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大部分乡镇卫生院没有高职称人才。如某镇卫生院在编50人,其中医师9人,医士26人,无职称的15人,临时工14人。全院没有高职称人才和专科医师,如外科医师、五官科医师等。

(2)部分医疗设备欠缺、老化,医疗业务用房不足,服务环境不适应群众就医的需要。全县在用的医疗设备大部分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对农村卫生院实行三项建设时配套起来的,如200毫安X光机、手提式B超机等,大部分设备已超过使用年限,从而影响诊断;还有部分设备是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购置的,至今仍未还清款项。全县卫生院拥有业务用房面积73940.3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有4754.6平方米。近年来,大部分医疗服务单位对基础设施投入很少,只是对门诊、急诊、病房进行了简易的修缮。

(3)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配套及急救网络尚未健全。不少镇级卫生院急诊室、消毒供应室等未能按新规范的要求建设和配套,污水处理系统不符合卫生学标准;中医科、中药房未能按照省有关要求建设和配套;大部分中心卫生院“120”急救站尚未建立和启动。

目前,全县镇级定点医疗机构18家,虽然近年来各镇定点医疗机构相应地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人员培训的投入,提高了人员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但基础设施、医疗及管理服务水平仍然落后。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和技术水平需求,部分群众不得不选择到医疗费用高而医疗报销补偿标准相对较低的县外医疗机构就诊。

2、财政投入不足,导致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1)县乡卫生院运营成本不断上升,过高地追求利润。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卫生院运行成本费用在原来耗费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些新的运营成本,主要是收费成本、医疗风险或纠纷成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成本、防控物资储备成本、医疗垃圾处置费等。目前县乡卫生院主要是公立医疗机构占绝对主导地位,但运行机制都是差额拨款,多数乡镇卫生院为了能维持正常经营,普遍存在药品超限额加价、擅自提高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等乱收费现象。虽然实行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后患者能报销部分费用,但由于医药费用总体较高,自费部分仍然很多,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从一定程度了抵消了惠民政策的效应。

(2)财政投入不足。县乡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主要经费来源是业务收入,约占总收入的80%,财政投入仅占20%,镇级卫生院更是偏低。由于职工工资津贴、奖金没有实行全额财政拨款,全县各医院大部分实行职工待遇与业务挂钩制度。医院医务人员津贴、奖金根据个人业务所得收入按一定比例发放,个别科室对外实行承包经营。如某镇级卫生院医务人员津贴、奖金全部根据个人业务所得收入提成发放;疾控组则实行独立核算,其日常成本办公费及人员一切补贴和政策性津贴由科室自行负责。

3、财务管理不规范,监管机制不够健全

由于乡镇卫生院业务量小且单一,会计的工作量也随之较小,导致多数乡镇卫生院对财务工作不重视,财会业务基本由医务人员兼办,账簿设置不规范,业务处理不及时,财务管理较为混乱。加之内部控制不健全,造成随意采购药品及耗材、设备的购置或报废不入账、大额现金支付、药品加价计算超标、私设“小金库”、不合规发票入账等问题时有发生。部分重大工程建设存在没有实行招投标、资产购置没有实行政府采购的问题。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尚未建立财务监管或内审工作机构,未能按要求开展监督检查和定期审计,行业监管名存实亡。

二、加强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优化人才结构,多途径培训和引进卫技人才

要不断加大力度,多途径积极推进专业人员培训工作。可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实践带教,采取集中面授、网络远程培训、区域集中讲课,以及医疗队员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B超、骨科、检验及仪器设备维修等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每年应选派一批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到省、市公立医院学习挂职,下派一些市医疗卫生机构的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到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交流服务。乡镇卫生院重点加强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一名全科医生,县医院应承担起主要培训任务;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每季度应在乡镇卫生院专题培训一次。通过提高乡镇医务人员待遇以及把干部选拔、职称评聘向乡镇卫生院倾斜等优惠政策,在县乡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开展医务人员轮岗试点,缩小城乡技术力量差距,解决城里挤、乡镇缺、流向不合理的问题。要着眼卫生事业长远发展,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实行专项招聘或人才引进方式补充急需紧缺人才。破格引进外地高技能人才,具有高学历及副高级职称以上人才可通过直接引进的方式到事业单位工作,不需要通过公开招考。

2、科学划分职能,完善管理制度

要科学界定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明确工作职责和服务重点,制定规范详细的分级诊疗标准。逐步改善就医流程,实现乡村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引导群众养成“小病解决在基层,大病转诊大医院”的就医习惯,彻底改变“大医院吃不了,小医院吃不饱”的现状。要大力推行全员聘用制、院长竞聘制、绩效工资制等管理模式,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严格落实基层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考核、晋升、淘汰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通过实行岗位津贴、福利劳保、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和机制,鼓励服务在基层的医护人员安心工作,稳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人才队伍。

3、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卫生系统建设的投入力度

政府的财政投入是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现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市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真正做到卫生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并重点向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倾斜。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快捷的资金拨付制度,科学合理地分配资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实行先预拨,年终按考核最终结果核拨至基层医疗机构,按规定落实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助政策,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政府应按照国家标准定额合理安排基层医院的设备购置、修缮等必要的发展建设支出,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化解债务,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的管理与监督,防止发生新的不合理债务。

4、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的网络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按照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建立适量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注重中医、民营医疗机构、120急救体系的建设和卫生资源的整合在整个服务体系网络中的作用。进一步理顺120急救体系体制机制,解决人员、经费不足等问题。要继续抓好乡镇急救站点的建设,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管理。要大力整合卫生资源、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协调体制,制定好公共卫生服务规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各种预案。

5、将职工工资、津贴、奖金各项经费逐步纳入预算管理

要根据国家和省市制定的职工编制标准、工资及津贴标准、社会保障政策在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经费,及时拨付,取消个人收入与业务挂钩制度,解决产生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一是乡镇卫生院经费逐步实行全额财政拨款;二是探索对乡镇卫生院(所)各项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方式。

6、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行业监管

各医疗单位要从制度建设入手,着力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建设,特别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配备专门财会人员,从根本上解决财务混乱的问题,做到靠制度管人、管钱、管事。要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切实加大行业管理和社会监督力度,规范医疗服务和医疗收费行为。建议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设立财务监管股室和内审工作股室,选优配强工作人员,定期对全系统各单位开展财务检查,对下属医疗机构财政收支情况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开展定期审计监督,切实提高县乡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另外,要不断优化就医环境,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完善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规范医疗纠纷处理流程,构建良好医患氛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