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中的经济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访学旅游; 文化体验; 境外消费
收稿日期: 2013-05-07; 修订日期: 2013-12-04
旅游活动的开展促进地方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进而推动了文化全球化的进程。Robertson(1992)提出,世界被压缩的全球化现象成为全球文化与地方文化结合的表现。全球化使文化不再受限于具体的地点,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被生产或复制(Tomlinson,1999)。全球化现象反映的不仅是人的跨国移动,同时还伴随着知识、习俗与生活方式的传播,文化的流动和接触更趋于频繁。从“移动”的角度来看,文化的差异是引起文化流动的根源;旅游活动作为重要的推力之一,增加了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分享的机会。然而,不论异域文化间的沟通和交流的程度多强烈,各地区的文化仍明显具有当地的特殊性,因此,借由旅游活动体验目的地文化与游客主体文化间的差异以及通过体验文化的多样性来丰富视野,成为当今跨国旅游产品的主要卖点。访学旅游通过主体“移动”到目的地国家开展语言学习,通过自我文化和异文化间的互动,从而实现旅游与研修的双重效果。旅游活动的特征之一,即暂时离开日常生活环境,透过文化氛围与空间环境的转换,满足旅游者体验不同生活情境的需要,其中也包含了文化的接触。Richards(1996a)指出,文化旅游即“呈现作为旅游消费的文化产品以及产生参与文化旅游动机的文化过程”,强调文化旅游不仅是一项旅游产品,其参与动机与决策过程也是重要因素。近代文化旅游的定义更为多元,已不仅仅局限于高级艺术的生产与消费(Robinson,Smith,2006),本研究进一步认为,游客应是在旅游过程得到文化理解和自我反思,即具有跨文化的意义。访学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的体验与认知不尽相同。访学旅游者将体验不同生活方式和文化多样性带来的冲击作为学习资源,这在教育与旅游活动的联系上至关重要(Yeh,2003;2009;2010)。访学旅游过程涵盖了旅游、学习和跨国移动等多种要素,因此,除了是一项旅游产品外,同时它也是非正式教育体制下的一种学习方式。1文献综述
1.1访学旅游现况目前的教育方式有别于传统教育方式,已不再受场所和空间的限制,并增加了多重的学习管道。从语言学校逐年增长的态势上亦可发现,语言学校除了提供语言学习的机会外,同时还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交流体验(Richards,1996b)的需求。参与访学旅游是一种文化消费形式。除了语言课程学习外,课余游览活动与置身异地的生活也都是一种异域文化体验。相关研究表明,语言学习者通常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在景点上,但却能在充斥着当地语言与文化的寄宿家庭长时间逗留(Kennett,2002)。调查表明,78%的人是因为向往异国生活而访学旅游(杨伊琳,等,2008),异国文化是决定访学旅游选择的关键因素。访学旅游者通过语言学习深刻感受目的地文化,透过游学过程所接触到的人和事体验异质文化,这成为访学旅游者参与文化旅游的主要动机。
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学
跨国访学旅游中的异文化体验与旅游经济
1.2访学旅游相关定义海外学习教育可大致分为访学旅游和境外留学两种方式。访学旅游与留学的最主要差别在于,前者的求学时间较短,且不以取得学历文凭或资格为目的。台湾2006年制定的“海外访学旅游契约书”将海外访学旅游定义为:“系指到其他国家或地区之正式、非正式教育机构或其附属机构、非以取得正式学制之学历文凭或资格为目的、于一定期间内所为之课程研修及旅游行程。”跨越国界的教育方式,不论是留学或访学旅游,除了学习特定的知识外,借以学习不同的地域特质与文化以及参与课余的旅游活动同样成为不可或缺的体验。教育与旅游结合的旅游产品,也包含了教育的跨国流动特质。教育旅游指“假期中参与过夜的旅游活动、并从事以教育或学习为旅游活动的首要或次要目的的游览活动,包含一般教育旅游和成人访学旅游、国际学生和国内大学生的旅游活动,也包含语言学校、学校游览以及交换生计划(Ritchie,et al.,2003)”。因此,教育旅游可以独立进行,亦可参与在由专业机构组织的活动中进行,教育旅游也常常安排参观或浏览自然或人文景点。
1.3访学旅游地访学旅游的异地性可以从Harvey(1990)提出的“时空压缩”(time/space compression)概念来理解。访学旅游,将一段长时间的教学课程挤压在短短数周内完成,并将教室移到国外,这是时空的压缩,也是课堂学习的扩展与延伸。访学旅游将教育与旅游相结合,实现了跨界域的融合。台湾2012年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台湾出境留学与访学旅游把美国作为首选目的地,超过了对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印度等其他英语系国家的选择。从历史演进的视角审视,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扩展了英语在世界各地的使用率;进入20世纪以后,促进英语快速成长的力量源自于美国(Crystal,2003),美国在科技、军事、经济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加快了美式英语在世界各地的普及进程,使之成为被广泛使用的重要语言(Oakes,2001)。这无疑也推动了美国文化在全球的扩张,并对于美国成为全球访学旅游目的地具有决定性作用。
1.4访学旅游相关研究访学旅游产品生产过程以语言的选择为首要条件,其次是凭借大众媒体传递各国文化特征以塑造访学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吴宗琼和郑秀怡(1997)认为,行程安排、安全性及课程内容为游学生出国访学旅游3个最重要的考虑因素。陈劲甫、陈威亚(2005)指出,影响游学生选择访学旅游产品的主要因素为访学旅游活动内容、当地实际环境和访学旅游风险。作为一项旅游产品,特定的语言研习与文化观光行程为访学旅游团的主要特质,参与者可以通过旅游活动感受异国氛围并积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习经验。由此可见,访学旅游组织与运营机构对于访学目的地的选择和营销,将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
1.5访学旅游产品访学旅游产品在形式上可分为自助访学旅游和访学旅游团两种,访学旅游机构根据参与者的特点提供不同年龄层的访学旅游产品,包括将单一城市(单目的地)作为访学旅游目的地,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辗转2至3个城市或国家(多目的地)完成访学旅游的活动。访学旅游团的行程,呈现了跨国网络的相互联结,从客源地代办机构到目的地国家语言课程及旅游活动的组织和实现,包含了食、购、住、行、游、娱等诸多行业,因此需要以紧密合作的国际业务网络和多样化的产品组合作为依托。独特的行程安排、不同的文化吸引力、多样化的旅游形式,使访学旅游成为一种文化商品;同时,在潜在消费者心目中构筑访学旅游目的地所特有的文化象征意义,激发消费者为满足自身探求异质文化的需要形成出游动机。因此,访学旅游可被看作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产品策划还是旅游过程都呈现出文化差异的表现与体验,具备跨文化的流动特性。
1.6访学旅游的生产与消费访学旅游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过程的首要条件就是语言的选择;此外,媒体所传播的目的地文化特征,也影响游学生对目的地国家形象的感知。例如好莱坞电影的场景营造、美式快餐与咖啡的引进、迪士尼卡通形象的流行等,促使“美国”形象在经济、自然、文化、社会等层面对其他国家和人群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进而使之产生对美国文化的向往。从访学旅游地点选择的角度看,“地方”所映射出的旅行动机与价值观念表明,人们的观念、移动性与主体性亦是影响旅游形象的重要因素(Cartier,2005)。旅游活动是一连串被魅惑的过程(Crouch,2005),在旅游空间被吸引物吸引的过程中引发旅游者欲望、符号与消费的体验;通过与地方形象的联结,空间被游客赋予了特殊的符号或代表着特殊的地方意义。这样的空间,也可指为商品化的空间,成为迎合游客而存在的空间(Crang,1998),旅游的文化体验因此成为影响旅游动机的重要因素。从经济的角度审视,访学旅游者在异国须承担可观的生活费、学习费以及旅游费,这说明了访学旅游是一宗具备较大经济实力才能购买的商品。游学生在异国对文化符号的体验和购买,构成文化消费的方式之一;通过购物、摄影等方式保留当下的经历留作回忆,又是一种对当下文化体验的捕捉与保存。目前以访学旅游参与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献中,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访学旅游参与者的特征和旅游体验(吴宗琼,郑秀怡,1997)、访学旅游地偏好(王馨雯,2000);经济影响因素(陈劲甫,陈威亚,2005)等,仅叶秀燕(2008)具体论述了访学旅游者在英国的消费文化与社会学意义,较少有针对异国文化消费行为的深入研究。2研究设计:深度访谈法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之深度访谈法,对15位曾在中学或大学期间参与美国访学旅游团的参与者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游学生对美国的跨文化体验及其在跨国旅游消费行为。目前访学旅游组织机构所策划的访学旅游活动均在2周以上。基于此,本研究将受访者在美国的游学时间设定为至少3周,以确保其在美课程学习和生活体验足以在有所熟悉基础上产生一定的认识。15位受访者中男性5位,女性10位,其中仅有1位男性和1位女性为单独出游,其余受访者皆为参团赴美。本研究受访者之称谓,在征求受访者同意后,皆使用其自选的英文名或昵称。基本背景如下(见表1):
本研究以目前访学旅游机构的产品设计为基础,通过访谈了解参与者对美国文化形象的感知,并探讨旅行经验如何影响游学生对美国文化与访学旅游的体验,以及参与者在美国的文化消费过程。访谈内容包括参加访学旅游之前、参加访学旅游期间、参加访学旅游之后3个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受访者参与访学旅游前、中、后的描述和评价来了解游学生对美国文化形象的感知,此外,他们参与的活动、在当地的旅游经验以及购买的物品也作为要采访的重要信息。访谈时间段为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正式访谈的时间为40分钟至90分钟,非正式访谈则在正式访谈过后以电子邮件或通过社交网络进行。其中有5位受访者因无法配合面对面访谈,最终以在线形式受访。公共场合的音量干扰较为严重,因此有些不确定的访谈内容会在事后以非正式访谈形式进行确认。深度访谈部分,首先采用成员检核法(Member Checking),请每位受访者各自检核本研究的访谈稿,以提高并确保访谈数据的信度(trustworthiness)和效度(accuracy)(Decrop,1999);经受访者修正后,通过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并使用质性研究分析软件Atlas.ti 5.0辅助进行内容分析与数据编码。3分析
3.1我“似”美国人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异质性,使得不同文化经历能够给文化主体带来不同的文化体验。从在美国的经历可发现,游学是体验异域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形成感知和认知的过程。通过跨国的生活经历,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也包含着对异文化的感知与自我展现。
我觉得,我在台湾的生活方式就像在那边的生活方式了,而且我穿着也比较美式,本身也有在看棒球,感觉就是我的国家的。(阿模03/19/2010)吃东西……超适合,我根本就美国人。(Bing04/04/2010)有很多美国人在草地上野餐,感觉很好,所以隔周的星期三,我们也去买了pizza什么的,假装自己是美国人。(Demi04/21/2010)
从认可、喜欢进而“假装”为美国人,在差异明显的东西方文化之间,可以看出游学生对于美式文化的感知中夹杂着的崇拜。西方文化带给亚洲人的印象已经不只是开放与多元,身临其境(being there)也是实践跨文化想象的一个过程。事实上,东方对西方的凝视建立在固有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差异之上,通过“当下”的体验,游学生经历了外国文化异质性,文化体验与文化想象两者相辅相成。
思想上很开放……就是文化上的不同,也觉得人跟人之间比较亲近,就觉得美国是一个开心的地方。(阿模03/19/2010)我觉得美国人很热情,很自由,他们在路上穿得很轻松,不必特别打扮就很好看,即使是牛仔裤配Tshirt。(John02/19/2010)美国文化就是很自由……而且文化比较多元,因为他们人种比较多,可以看到不同种族的文化。(Chi03/02/2010)
上述受访者使用“开心”“热情”“自由”“多元”来形容美国,语意中蕴涵了对美式文化的憧憬。游学生对美国文化的印象,大多受到媒体的报道与社会普遍的价值取向的引导,文化差异会使个体在不同社会文化体制下产生不同的凝视。这一点可从Urry(2002)提出的“游客凝视”(tourist gaze)理论的角度加以理解。凝视经由社会建构,透过游客视角,寻找与自身不同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是感觉或景观,也可以是生活方式。从访谈结果可知,美国有着能够对其进行象征的符号。多种族与开放性,让参与美国访学旅游团的半数以上学生认为美国是“自由”“多元”“开放”的,且他们不排斥在当地生活,甚至认为能自在地假装成美国人。除了访学旅游者对美式文化的体验和想象之外,美国的象征符号也与消费活动密切相关。
3.2异国经济与消费体验消费行为实际上是镶嵌在社会与历史脉络之中,而消费文化的意义展现在符号概念与社会互动之上(林立树,2007)。社会环境中的符号通常与媒体有关,旅游的符号通常展示于旅游宣传册、电视电影、广告之中,从而传递出旅游景观的意象(Cartier,2005)。文化商品化所建构出的旅游景观,是指空间被旅游活动所赋予的特殊意义。文化消费行为在当代社会的转变不再以使用价值为主导,价值主要来自于商品的文化内涵而非商品本身(王俐容,2005)。从经济的层面考虑,消费行为主要是由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观的需求所构建,为市场规律所主宰。商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交换价值,在社会化作用下被赋予具有象征性的符号意义,而商品交换价格的高低,也是大众对于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的界定。(1) 消费能力购物是旅游活动中的重要消费方式之一,在目的地进行的购物消费是游客旅程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Schouten(2006)提出,当纪念品和地方体验都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核心价值时,这两者均被游客视为具有原真性的表现。Jack和Phipps(2005)认为,纪念品的收集是一种将当下的旅游体验转化为永久记忆的方式。全球化让消费者沉浸在跨文化的历史与符号之中,并不断寻求不同文化的真实体验,纪念品的商品化运作,即塑造了游客所预见的文化原真性。通过包装与再制,将流传许久的历史转化为具有现代价值的商品,异文化在不受空间限制的情况下被商品化,创造了想象的空间,并且增强了旅游者对地方文化体验的欲望。跨国的购物消费,保存起了旅游后的记忆。旅游购物具有哪些特殊价值与表征?购买的产品如何展现自我的体验和特征?下文将从游学生的消费能力与支付意愿角度加以分析。台湾经济的崛起,使旅游成为现代社会的休闲活动表现(Yeh,2003;2009;2010;叶秀燕,2008);借助外语能力的提高以加强与世界对话的能力,也是促进访学旅游活动繁荣发展的契机。在无收入来源的情况下,游学生的家长是决定是否参与访学旅游活动的关键决策人。在国外的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游学生在父母的支持下,可以自由支配国外开销所需的现金,此外旅行支票与信用卡等多元的消费方式也可弥补现金的不足。
她有给我一定的额度,好像给我6万台币,现金加旅行支票。我还把我姑姑给我的钱跟我自己存的钱通通换成美金,所以,加一加花了十一、二万。但我妈不知道我花这么多,她只知道我花6万。(阿模03/19/2010)
受访者将自己的“私房钱”贡献在访学旅游活动上。虽然父母对消费金额有所限制,但是难得一趟出国旅行,游学生还是非常乐意倾尽自己的积蓄来购买其所偏爱的美国品牌的产品。经济因素往往是制约学生群体消费的首要因素,因此,从访学旅游费用上看,游学生的家庭经济背景是影响访学旅游活动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2) 购物消费:美国符号表现境外购物通常是为了留下能够证明自己“去过”那儿的印记,因此美国本土品牌的商品自然成为游学团购物的首选。为了能够满载而归,游学生多半在出国之前已制定好了包括购买品牌产品的境外购物计划。
我就买衣服(AF、AE、Polo by Ralph Lauren、Tommy)……我妈本来要我帮她买Coach,但没有她要的款式。我也有去Coach买隐形眼镜盒回来送人。有很多女生一进Coach就不出来了,在那边买了好多个。(John02/19/2010)主要是买纪念品。其实买的东西很无聊,就是宾州大学自己穿的TShirt。我们还有去航天博物馆,我就买太空食物回去给我妹看。……就买一些我觉得没有看过的东西,买回去给她们见识一下。(Demi04/21/2010)
从上述受访者购物经验中可以发现,前往美国的游学生大多表示,一定要购买美国品牌或是美国名校的商品,他们非常看重这些台湾“买不到”的东西,并且要不远万里将购买的品牌“符号”带回台湾。受访者用“见识一下”来表达将纪念品带回台湾的意义,一方面反映出与家人分享美国之旅所见所闻所感的诉求,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美国文化的认同以及宣示自身游学经历的要求。这种表面看来并无特殊意义的消费行为,实质上满足了消费者追求新奇与新鲜的需要;而“战利品”能够充当他们分享游学经历的工具,实际上是一种有意识购买的可展示并分享文化体验的必需品。即使是在现代休闲社会,旅游仍需要以闲暇时间和金钱为基础才能得以实现,亲自到美国购买名牌商品本身就具有炫耀消费的特征,而帮他人代购奢侈品也同时实现了他人的炫耀消费需求。Dant(1999)提出,商品的交换是经济活动的核心,他认为,个人对商品的欲望与社会价值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导致具象征意义的符号性产品(symbolic goods)逐渐成为生产的核心。消费者所消费的往往不仅是物品本身,而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所带来的感受(王俐容,2005)。这种感受表现了对于异文化的消费象征与展示,展现出对异文化的渴望与凝视,并通过消费行为建构对异文化的想象与体验。
相较于同团的其他人,我带2000美金算是少的,我们参加的团,可能有的身上已经带了2000美金旅行支票,但妈妈还是给他们信用卡。回去的时候,大家几乎都又多了1个皮箱。男生买很多Timberland,至少都有两双;女生就买包包、精品。真的很夸张。(Demi04/21/2010)
购物不仅是为了留下自身对地方的记忆,也是为了满足亲友的需求,同时展现自己身临其境购买的纪念意义。此外,访学旅游活动的参与有消费能力的考量,会随着访学旅游的国家与地点的不同而有差异。经济能力水平的差异,使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被视为是否具备文化资本的衡量标准(Kim,et al.,2007)。差异化消费的商品、经验和形式,形成一种具有象征性的符号,旅游消费与文化消费也因此具有使社会分异合理化的作用。4结论与讨论休闲社会的发展促使跨国教育流动成为教育与旅游结合的契机。本文从异国游学需求出发,探究旅游在当代社会网络下所形成的社会意义及其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跨文化产品从媒体、网络、政策、科技的创新与扩散中传递,跨国的短期教育活动能够实地体验不同的文化与生活,同时也是有利于参与者文化资本的累积以及对风格品味、生活方式和现代观念的塑造(Catons,Santos,2009;Yeh,2003;2009;2010;叶秀燕,2008)。访学旅游不仅保留了“异地教学”的课堂学习,文化参与也成为重要经验来源。本研究中,台湾游学生凝视美国文化,有别于西方凝视第三世界的特征(Catons,Santos,2009)。透过游学生活与产品消费,不论是参与文化消费范畴的活动还是购物,商品与经验构造的符号凸显了旅游与文化在跨国流动时的重要性。符号使文化传递成为可能,因此我们能将事物赋予特殊意义(成令方,等,2003)。文化经济的概念,传达了文化的使用价值与象征价值;美国作为访学旅游目的地的选择,除了对美式英语的学习之外,更加深了对文化与自我认同的象征符号。作为访学旅游目的地,“美国文化”成为一个可以被带走的体验,也是一种对身份与自我认同的表现。此外,台湾游学生通过参与访学旅游展现自我、体验异文化并进行消费,经由对美国的凝视,展现对美国的文化想象。访学旅游团的参与、美国符号的消费以及纪念品的购买,其中的社会意义包含了文化资本的累积与商品的象征符号。除此之外,求学时期参与海外短期教育,没有家人的陪伴,这也能够展现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访学旅游作为台湾学生接受异国教育与参与旅游活动的渠道,丰富了文化体验,累积了旅行经历。
参考文献:
[1]成令方,林鹤玲,吴嘉苓.见树又见林[M].台北:群学,2003.
[2]陈劲甫,陈威亚.大学生访学旅游产品意象、知觉价值、满意度及购后行为意图关系之研究[J].户外游憩研究,2005(1):2346.
[3]林立树.消费文化的历史反思[J].辅仁历史学报,2007:281303.
[4]王俐容.文化政策中的经济论——从精英文化到文化经济[J].文化研究,2005(1):169195.
[5]王馨雯.海外选择偏好行为之研究[D].台北:中国文化大学旅游事业研究所,2000.
[6]吴宗琼,郑秀怡.台湾访学旅游市场特质之研究[J].旅游研究学报,1997(2):3545.
[7]杨伊琳,余馥吟,蔡忠宏,余尚恩,陈震武.海外访学旅游之信息决策及消费行为[J].台湾旅游学报,2008(5):6788.
[8]叶秀燕.血拼英国——台湾访学旅游生英国血拼的旅游消费研究[J].研究台湾,2008(4):4379.
[9]Cartier C(2005).Introduction.In C.Cartier & A.A.Lew(Eds.),Seductions of Place(pp.119).London:Routeledge.
[10]Catons K,Santos C A(2009).Image of the other:Selling study abroad in a postcolonial world[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48(2),191204.
[11]Crang M(1998).Cultural geography.London:Routledge.
[12]Crouch D(2005).Flirting with Space.In C.Cartier & A.A.Lew(Eds.),Seductions of Place(pp.2335).London:Routledge.
[13]Crystal D(2003).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the 2nd Edition).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4]Dant T(1999).Material Culture in the Social Worlds.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15]Decrop A(1999).Triangulation in qualitative tourism research[J].Tourism Management,20(1),157161.
[16]Harvey D(1990).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Cambridge:Blackwell.
[17]Jack G,Phipps A(2005).Tourism and intercultural exchange.Clevedon:Channel View Publication.
[18]Kennett B(2002).Language learners as cultural touris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9(2),557559.
[19]Kim H,Cheng C,O’Leary J T(2007).Understand participation and patterns and trends in tourism cultural attractions[J].Tourism Management,28,13661371.
[20]Oakes L(2001).Language and National Identity.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21]Richards G(1996a).The Scope and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Tourism.In G.Richards(Ed.),Cultural Tourism in Europe(pp.1946).London:Cab International.
[22]Richards G(1996b).The social context of cultural tourism.In G.Richards(Ed.),Cultural Tourism in Europe(pp.4770).London:Cab International.
[23]Ritchie B,Carr N,Cooper C(2003).Managing Education Tourism. Clevedon: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24]Robertson R(1992).Globalization.London:SAGE Publications.
[25]Robinson M,Smith M(2006).Politics,Power and Play:The Shifting Contexts of Cultural Tourism.In M.Smith & M.Robinson(Eds.),Cultural Tourism in a Changing World(pp.117).Clevedon:Channel View Publication.
[26]Schouten F(2006).The Process of Authenticating Souvenirs.In M.Smith & M.Robinson(Eds.),Cultural Tourism in a Changing World(pp.191202).Clevedon: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27]Tomlinson J(1999).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Cambridge:Polity Press.
[28]Urry J(2002).The Tourist Gaze(the second Edition).London:SAGE Publications.
[29]Yeh J H(2003).Journeys to the West:Travelling,Learning,and Consuming Englishness.(PhD Doctorial Dissertation),Lancaster University,Lancaster.
[30]Yeh J H(2009).The Embodiment of Sociability through Tourist Camera.In M.Robinson & D.Picard(Eds.),The Framed World(pp.199216).Surrey:Ashgate.
[31]Yeh J H(2010).Shopping matters:Taiwanese young tourists’consumer culture in England.In R.W.Belk(Ed.),Research in Consumer Behavior(pp.4371).London:Emerald.
Foreign Cultural Experience and Tourism Economy in Transnational
Study Tours: A Case Study of Taiwanese Studying in USA
ZENG Qi, WU Bihu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有效方法;途径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而其得到了普及与应用。在初中教育阶段,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确保教学效果能够满足教育体制的需求,需要加大计算机教学的力度,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为了实现初中计算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与途径进行教学,为学生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有显著提升,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教师必须对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予以高度重视,通过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在计算机教学期间,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然后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为计算机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好铺垫。
在班集体中,并不是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特点都相似,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如果教师未能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而是采取统一的教学方法,难免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基于此,在初中计算机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通过从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入手,对学生予以全面考量,使得对班级学生有更为深刻的认知。
教师在此基础上采用比较科学的方法展开教学活动,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初中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利条件。教师可以运用分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程度,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保证每组间具有学习计算机比较好的学生,又包含对计算机掌握不够熟练的学生。同时,各个小组间的差异性不大,这样才能确保分组更加合理。例如,在“制作演示文稿”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将学生合理地分成若干个小组,先是向学生介绍该课程理论知识,使学生对“制作演示文稿”的内容有充分理解,然后教师向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布置任务,让小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制作封面幻灯片的任务。学生通过掌握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联系在一起,科学地制作封面幻灯片。
在制作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都充分发挥潜能,提出个人的想法,并且让计算机掌握较好的学生协助较差的学生,大家在互相合作中对计算机教学内容有全面掌握。同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时,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确保问题具有针对性。教师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为初中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采取案例教W法
在初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学习到丰富的计算机知识,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开展教学活动,才能为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知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而言,学生对计算机还是感觉有些陌生。如果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完善,未能为学生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那么,将导致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没有得到激发。为了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展开教学活动,向学生讲述计算机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利用计算机制作电视节目以及其被运用于航天领域等内容,通过以实例为依据展开计算机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为学生提供更多练习的机会
计算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初中计算机教学期间,为了达到对计算机教学效果的优化,教师一定要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从而为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发挥主导作用。为了确保初中计算机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练习的机会,使学生将所掌握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为学生技能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总之,在初中计算机教学期间,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途径展开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从而为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也增强学生的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段亚娟.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与途径[J].新课程・中学,2015(1):63.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旅游专业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99-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旅游市场的扩大,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急速增长。据2009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00年,我国设置旅游专业的本科高等院校为252所,在校生7.35万人,而到2009年末,全国设置旅游专业的本科高等院校已有852所,在校生49.84万人,比2000年分别增长338%和677.5%。旅游专业作为管理类专业,其本科教学必然要设置西方经济学课程,通过学习西方经济学,使学生了解现实的经济社会,以及加深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目前,我国各本科高校旅游专业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表现为西方经济学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脱节、经典理论与前沿动态理论相脱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动不平衡等。如何提高本科高校旅游专业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 本科旅游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的特点与西方经济学教学数理化趋势的矛盾
本科高校旅游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理工科专业学生有很大的差异。首先,旅游专业的学生形象思维较强,而逻辑思维较弱,对故事化、形象化的讲解内容非常感兴趣,而对数理推导、公式和图表则感到害怕甚至回避。在讲解西方经济学时,当老师讲到经济学家的生平以及经济理论案例时,学生的兴趣较浓厚,但是当老师讲到复杂的经济模型,学生的学习兴趣则降低。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希望老师能把复杂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转化为一门纯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然而现实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往往注重经济定理的推导和数学模型的分析,对社会经济文化的讲解较少,这导致旅游专业学生普遍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其次,旅游专业的学生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旅游专业学生大多数是文科生,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而数理知识储备方面比较不足,然而,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借助数理模型来解释现实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律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充满大量的数学公式、图形和表格,它的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这加大了旅游专业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的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
1.2 旅游专业重视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与西方经济学教学偏理论化的矛盾
旅游专业是我国本科高校近十几年来新开设的专业,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本科高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进入旅游企业从事管理工作,而非进入科研机构从事学术研究。然而西方经济学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其包含的内容十分庞杂,从边际成本理论、完全竞争理论、供给理论和凯恩斯理论,整个理论体系建立在严密的逻辑和推理上,这使西方经济学显得高深复杂,这对于偏感性思维的旅游专业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利的。事实上,西方经济学所提示的经济规律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是间接的,因此,给大多数学生造成的印象是西方经济学离现实生活很遥远,难以利用所学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指导实践。其次,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一成不变,也使它不能适应旅游专业的教学要求,从而降低了它在旅游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1.3 旅游专业培养新型旅游人才的目标与西方经济学经典理论与时代脱节的矛盾
本科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即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能在旅游相关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新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我国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微观部分主要以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主,宏观部分以凯恩斯国民经济的论为主,这两大理论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形成,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当初适合这两大经济理论的社会环境早已改变,现代经济现象日趋复杂,如果我们还用十年前的理论来解释现代社会经济,那显然是不合时宜。经典理论的学习虽然能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精髓,但经典理论与现实前沿问题的脱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事实上,许多崭新的理论不断丰富着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比如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博弈论、当代国际贸易和产业经济学理论等,这些最新的理论体现了学者们对于现实世界更深的思考,使得西方经济学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进一步强,但是这些前沿的理论却很少在旅游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体现,结果进一步拉开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使西方经济学经典理论与时代脱节。
2 建议与措施
2.1 加强教材建设,使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适应旅游专业的特点
旅游专业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树立基本的经济观念,掌握必要的基本经济知识,以及初具分析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首先,为了适应新时代旅游人才的培养,西方经济学教材的编写要突出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旅游专业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课时一般较少,因此,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教学不必面面俱到,必须有重点地删减,突出重点,又要详略得当,本着“必需和够用”的原则,合理取舍教学内容,从而加强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1]。其次,西方经济学教材应包含当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吸收前沿研究理论,在内容上不断吐故纳新,选用适合旅游专业自身特点、新版的、经典的西方经济学教材。教材除了包含经典经济学思想以外,还应该包含其他当前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比如博弈论、逆向选择、不对称信息等问题,补充其它学派的理论,如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剑桥学派等观点以及思想,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以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研究和应用能力[2]。
2.2 使用适合旅游专业特点的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西方经济学很多理论知识晦涩难懂,并且包含不少的数学公式和图表,使学生特别是文科专业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这就需要大量生动和形象的案例对教材中的理论进行解析[3]。案例教学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20世纪初最初应用于法学与医学专业,后来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应该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平时注意多点从报纸、网络和新闻中搜集整理相关案例,建立丰富多彩的的案例库。在案例的选择上,我们要遵循以下二个原则:第一,案例的选择要充分体现旅游专业特点。比如在讲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时,可以结合人们对旅游的需求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大量涌现的,属于较高层级的精神需求。在讲解需求的价格弹性时,以酒店客房的定价为例,分析什么时候酒店应当涨价,什么时候酒店应该降价,价格的变动对酒店总收益的影响。在讲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可以联系我国目前银行准备金率和银行存款利率一再下调的情况,并且让学生把我国目前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凯恩斯赤字财政政策进行对比分析。第二,案例的选择要使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我国当前经济现状的实际较好地结合起来。如果选取的案例过于陈旧,就会让学生觉得经济学脱离现实,说服力不强,从而挫伤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应该从人们日常生活中选取学生所熟悉的现象和问题,比如,我国目前发生热点经济问题,房产政策的调整和银行利率的变化,使西方经济学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弱化其理论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有切身体会和理解。
2.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主动性
如果教师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单纯采用灌输式、讲解式的手段来向学生传授经济学的理论,其教学效果必然不会太理想。要想解决以上的问题,教师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多媒体以及开放互动式等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主动能动性[4]。首先,教学通过开展大量有针对性的提问来启发学生对经济学的思考,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的提问,比如在介绍“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便可以用“你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这样简单又实际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进一步引入相应理论的介绍;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对教师进行的问题,通过提问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养成主动积极地学习的习惯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还营造了民主的学术氛围。其次,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演示出来,这样不仅缩短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时间,加大课堂信息量,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积极采取开放互动的教学方法,以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选择与旅游领域有关的经济事件及相应数据作为案例来开展课堂讨论,比如利率的调整对我国酒店业的影响?我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旅游市场的影响?通过对这些问题开展课堂讨论,使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促使学生对经济学主动思考[5]。
2.4 结合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增强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前沿性
西方经济学授课内容只有不断随社会变化而改新,及时吸收前沿理论的最新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最新问题和最新动向,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特征,使得教学内容与时代、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使学生对它产生认同感,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仅讲授经济原理,更重要的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促使学生主动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然而我国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更新速度相对较为缓慢,前沿的理论及案例一般不会出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于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对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不加选择就全盘接受,从而削弱了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学习,追踪最前沿的理论及实践、政策热点,不断更新原有的教学内容,同时加强科学研究,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将研究成果积极融入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李刚.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教育与现代化,2009(9):30-34.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刘曼琴.应用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的调查分析与改革[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7):197-198.
在纯粹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旅游经济的发展难免会存在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需要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可以说,政府在旅游管理方面所发挥的职能对旅游业发展来说具有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而政府本身也并不完美,在行使相关旅游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仍旧还存在着不少局限性。本文以经济学为视角,对政府为何要行使旅游管理职能以及政府要如何进行旅游职能管理这两个问题作了具体详尽的分析,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旅游管理职能的有效行使。
关键词:
经济学视角;政府;旅游管理职能
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到底应当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这在当前来看,仍旧是一个令人十分困惑的问题。相关实践表明,不少地方政府在旅游管理的过程中,依旧还存在着“错位”或者“越位”行使职权的现象,这也引发了很多争议,虽然引发这些争议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是政府管理职能邢世得是否得当必定是其中最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从经济学角度看政府为何要行使旅游管理职能
(一)旅游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
所谓的信息不对称,其实是指信息的结构不对称,即交易双方中的一方掌握了另一方所没有的、但却对其有着重要利益影响的信息。在这样一种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市场的价格机制在完全竞争前提下所具备的效率性就会被大大降低,甚至会被完全失去,进而影响交易双方“双赢”交易的促成。在旅游这一市场上,旅游产品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服务,几乎是不可能用一种非常纯粹的客观标准来对其进行测度和加以表现的。对旅游者而言,其在事前所能够获得具有较高服务质量的信息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大多是根据根据口碑或者企业的宣传来决定其所要支付的价格的,旅游者在现场的消费特质才是影响其所获得的服务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其对支付价格所造成的影响并不大。如此一来,那些质量非常好的企业在这样的市场中基本是不具备较大优势的,大多企业到后来可能够会选择降低相应的质量标准,或者是退出这一市场。正是因为这种事前的不对称信息,才导致了旅游这一市场中的“逆向选择”现象越来越严重,旅行社用尽各种各样的手段与方法来欺诈游客的事件更是层出不清,严重破坏了旅游市场的秩序,极不利于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合成谬误
在经济学研究当中,合成谬误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认识性错误,即认为对某一个体中适用的情形,在整个群体当中也是同样适用的。而事实是,在特定条件下,某些对个体来说是理性决策的行为,对群体来说,也有可能是非理性决策的行为。在旅游业中,这种现象是极为常见的。一方面,旅游企业在价格上存在的合成谬误。某些个别的旅游企业为了增加收益,就刻意地压低价格,这时候在该企业的认知里,是希望其他企业保持原来的价格的。那么,对这个企业来说,这一降价增收的决策可以说是理性的。但是,当所有同质企业都通过降低价格来增加收益时,对这些单个的企业来说,不仅没有任何益处,还会使得自己的境地变得更加尴尬。且这种由企业间任性竞争导致的不良后果,通过企业自身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解决的,这就要求政府对其进行协调和调控。另一方面,在旅游投资上,也存在着合成谬误现象。当某一个旅游项目在获得成功之后,很多其他的旅游企业便会进行模仿,由于对旅游市场供需状况的把握不足,大多是通过对适用性的预期来对后来的收益进行推断,这种盲目性决策使得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相似性产品,市场的供需状况由此而发生了相反的变化,企业在这个时候就极其容易面临失败的威胁了。
二、经济学视角下政府旅游管理职能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政府旅游管理职能的内容
在当前这样的环境中,作为政府,在行使相应的旅游管理职能过程中,应当要有弹性,对那些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问题,就要尽可能地避免进行直接的干预。当市场出现不完备地方,或者处于失衡险境时,才进行有效的介入。在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报告中,曾指出,政府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至少应当履行如下四种职能:立法职能、规划职能、协调职能和投资职能。与此同时,还要完成如下五个基本目标:为居民出行提供服务、满足居民度假和闲暇的权利、从事旅游文化开发与研究、推动旅游业在各个领域中的开发和建设、保护自然并协调环境的共生。对不同的国家与地区来说,旅游发展的层次是不同的,所以政府所应该采取的政策与措施等也应该是有差异的,具体职能的行使也是有差异的。通常情况下,宏观调控、组织协调、政策法规、营销规划、公共服务以及信息管理等都是其应当要行使的基本职能。
(二)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针对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到底应该由政府计划主导,还是由旅游市场本身这只看不见的手来主导,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就前者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而言,就是指根据旅游业的自身发展特点,将市场为主,对资源进行配置,由此而使政府主导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为旅游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后者市场主导型发展战略而言,目前关于这方面的提法其实并不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我国当前的旅游市场机制不够健全、人们更加倾向于接受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主导作用的发挥。由此可见,想要从文字上来对其加以区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从具体实践也可以看出,政府和市场的分工应该是明确的,作为政府,应当尽可能地做好自己的“守夜人”角色,以促进市场作用的有效发挥。
结束语: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旅游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合成谬误要求政府必须要加强旅游职能管理。并且,旅游经济要想得到健康发展,就必须要能够找到政府职能行使和旅游市场作用的平衡点,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才有可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作者:李娜 单位: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遗产经济 遗产旅游 文化遗产管理 研究评述
当代的文化遗产早已被纳入旅游与经济体系之中,因此衍生出“文化经济”(Cultural Economics)以及“文化旅游”(Cultural Tourism)两种新兴的概念。旅游与经济两个相互映衬也相互牵制的因子,使得文化遗产的风貌可以持续不断地与周边场域相互影响与融合,“遗产经济”(Heritage Economics)与“遗产旅游”(Heritage Tourism)应运而生。
文化遗产经济研究
在早期的研究中,遗产管理者所关注的都是环境与文化价值方面的大众议题,却很少关注经济价值对遗产保护本身是有益的。“文化遗产经济”目前还未被经济学领域所重视,一方面是文化遗产市场上的经济规模并不足以大到成为独立的经济体来研究;另一方面是因为文化遗产组织管理存在困境,文化遗产在支出与收入之间无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反,在西方许多国家的旅游市场上,文化遗产的角色甚至能够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GDP 的成长或衰退。王艳平(2008)在《遗产旅游管理》一书中将这种情况称为“小国产业”,该书提到“一旦把遗产产业概念放置到具体且不大的空间里,遗产是可以立村、立镇、立县的。对于像新加坡、日本这样的小国,观光立国也是成立的”。
在Ilde Rizzo 与Ruth Towse 于2002 年合著的《遗产经济学:西西里岛文化的政治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Heritage:A Study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e in Sicily)一书中,先从遗产的组织结构谈起,再扩及到遗产的供给(supply of heritage)与遗产的需求(demand of heritage)层面。因此,很容易建构出遗产经济场域的构成条件,其中Ruth Towse 特别提到,“遗产的需求是由供应者所唤起的,意即市场上对于文化遗产的需求与否,关键在于管理者或是所有权者要端出什么样的菜来吸引或创造市场上的需求,这种需求当然指的是大众旅游者或是一般访客”。当然,这个议题的成立必须先建构在文化遗产本身已经拥有良好的治理条件与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以免在市场的供需之间对文化遗产产生破坏。同时,他也提到遗产服务(heritage services)的供需问题,这也是我国过去在面对遗产管理实务上较缺乏的一块领域,因为这部分必须将文化遗产与旅游活动结合,并且借助一些高科技的设备来达成。
此外,David Throsby(1997)在“文化遗产经济的七个疑问”一文中试着用经济学常用的“条件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s;CVM)模式来分析遗产价值。他提到除了政府的介入以外,非政府组织(NGOs)的角色也非常重要,因为政府的角色主要应该扮演政策的制定与愿景的规划,这方面与非政府组织的交流活动是有必要的。相反,目前我国文化遗产管理中除了政府的角色外,各非营利组织(NPOs)的角色则似乎无法发挥太多的政策构想。
在国内,顾江(2009)在《文化遗产经济学》一书中,将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价的基础上,探索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研究重点。该书深入探讨了文化遗产的经济学特征,是一种有益的学理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文化遗产经济学研究的学术空白。
文化遗产旅游研究
(一)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的关系
许多具有文化遗产特质的历史城市很容易打造成以旅游导向为主的城市,如西安、北京等,其关键的原因在于遗产本身的文化本质会让旅游者在不同的时间轴上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旅游吸引力,当然这是需要对遗产本身进行优质的管理。因此,“遗产旅游”其实就是文化旅游概念下的一种旅游类型。美国旅游人类学家史密斯(Valene Smith)认为,文化旅游主要是以参与和感受地方文化为主的旅游。任冠文(2009)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主要以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无论是哪一种定义或诠释,简言之,“文化旅游”所代表的正是一种欲通过了解异文化来提升自我视野或生活经验而产生的一连串旅游行为,这样的定义有助于了解文化旅游的本质意义。
(二)文化遗产与旅游的有机整合
在许多国家都会善用“文化资源”的丰沛能量来与“文化旅游”做一个适切的整合,在众多的文化资源中,历史性建筑的叙事性(narrative)与叙述性(descriptive)是一个很好的操作手法。英国著名的文学家乔叟(Geoffrey Chaucer,1340-1400)所著的知名圣经故事《坎特伯里的故事》便是很好的例子,坎特伯里大教堂位于英国伦敦东南方向的肯特郡,是知名的中世纪之城。每年有超过300万名游客来到坎特伯里大教堂朝圣,而这就是该建筑本身基于历史事件的叙事性所达到的文化旅游效果,“教堂建筑”本身也许并不是他们来坎特伯里的主要原因,而小说内容的叙述性才是吸引他们到访的原因。因此,在探讨文化旅游所关注的焦点议题中,参访对象的主体性是会随着文化多样性的内容而有所调整的,同样是以教堂为旅游地点,文化旅游者所凝视的对象将有所不同,因此文化遗产本身若能蕴涵更多元化的文化资源,将有助于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