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血压患者健康指导意见

高血压患者健康指导意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血压患者健康指导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血压患者健康指导意见

高血压患者健康指导意见范文第1篇

高血压患者基本情况介绍

江东区白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宁波核心城区,管辖11个社区,人[16.1万,>60岁老年人][ 200人,在册管理高血压8840人,>18岁人群发病率为22.3%,高于我国平均发病率,高血压的防治任务繁重而艰巨。

社区高血压人群管理的主要做法

在传统的高血压管理基础上,借助宁波云医院网络平台,全科医生通过多点执业形式在云医院开设云诊室,成为注册的云医生,利用云医院资源为高血压患者提供网上诊疗、会诊、健康管理等服务。

高血压网上诊疗通过云诊室,高血压患者可随时随地与签约的云医生进行复诊、交流。云医生根据患者情况提供健康咨询及诊疗服务,并通过云诊室HIS系统开具处方流转至患者附近药房或网上药店。患者可选择就近药房现场取药或接受药品配送上门。这种方法方便了病情稳定、诊断明确、需长期用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就诊。

高血压网上分级诊疗宁波云医院最大的特点是政府主导、市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院共同参与,这为开展网上分级诊疗提供了基础。中心和服务站设立了远程会诊室,音视频同步,与市属综合性医院专科医生通过实时共享病历、诊疗和历史健康记录等,为患者提供病情分析、疾病诊断、确定治疗方案等远程专家会诊和双向转诊服务,方便社区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大医院的专家医疗服务。

根据网络性质,结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制定了网上分级诊疗规范,适合网上会诊的高血压患者有:①按治疗方案用药2~3个月,血压未达标的;②血压稳定的患者,再度出现血压升高并难以控制的;③血压波动大,临床难以处理的;④服降压药后出现不能解释或难以处理的不良反应。专科医生在网上会诊后,出具书面指导意见,对需要进一步检查或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可实时办理转诊和接收工作。

高血压网上健康管理对血压不稳定、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和调整或初服降压药的患者,云医生可提供家庭血压监测仪,患者在家测量的血压数据能实时上传至云医院数据库和医生的手机,云医生依据居民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及健康干预方案,满足居民随时随地管理自身健康的需求。

初步成效

自2015年4月承担云医院落地试点任务以来,中心以网上高血压管理为人手,探索互联网+医疗新模式,完成了高血压等社区常见慢性病网上诊疗规范和网上远程会诊规范的制定和服务流程的设计。为高血压患者提供网上健康咨询1300人次,网上会诊83人次,网上转诊12人次,为30例患者提供家庭血压监测210日次,不但为社区高血压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提升了管理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为全市全面推广互联网+医疗新模式积累了经验

思考

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广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高,病程长,对居民生活影响大,疾病负担重,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重点管理的慢性疾病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血压管理方法主要是社区综合防治、高血压三级管理、高血压自我管理以及规范化管理,但随着患者数的增长,出现了很多新的挑战,如何完善规范化管理体系和方法是今后我同高血压社区管理的重要议题。

互联网+高血压管理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是传统高血压管理方法的补充和发展,在提升管理效率、效果,提高患者知晓率、控制率和自我管理,降低再就诊率和缩短就诊时间等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但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互联网+高血压管理模式也需要完善和进一步探索。

政策支撑问题云医生利用网络媒介进行诊疗,其线上诊疗服务的合法性、医生多点执业的管理、网上医疗风险管理等,目前缺乏法律依据。同时,大数据开放带来的数据安全、数据利用、数据标准规范,也需要政策层面的指导与规范。另外,云医院的物价收费、运营管理等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

高血压患者健康指导意见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糖尿病;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a)-0101-02

糖尿病及高血压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均较高,我国发病人群以老年患者为主,常表现为糖尿病并发高血压,两种疾病合并发作对身体各组织器官及系统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危害极大[1]。有效控制血压及血糖是有效控制疾病、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保护心血管及其他系统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4月~2012年2月诊治的13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联合用药和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中的标准[2],其中高血压Ⅰ级52例,高血压Ⅱ级47例,高血压Ⅲ级31例;同时符合1999年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对治疗药物过敏者,继发性、急进性高血压患者及1型糖尿病患者。全部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均65例。联合组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42~74岁,平均(58.5±16.4)岁;常规组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43~75岁,平均(59.4±16.6)岁。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日常护理,并完善相关检查。常规组:给予硝苯地平片(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057,5 mg/片)口服治疗,4片/d,2次/d。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片(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794,75 mg/片)口服治疗,2片/d,2次/d。所有患者连续服药2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依据1999年WHO及世界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的分级标准[3]。显效:舒张压下降超过15 mm Hg或舒张压降幅不低于10 mm Hg但降至正常。有效:收缩压较前下降超过30 mm Hg;舒张压降幅小于10 mm Hg但达正常范围;舒张压下降10~15 mm Hg。无效:血压无明显降低或降幅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与收缩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

与常规组比较,*P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常规组(6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指糖尿病患者伴高血压或高血压患者伴糖尿病[4]。糖尿病以及高血压在病因及器官损害等方面均有一定联系,并且常联合发病,造成患者病情严重且复杂。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容易造成肾脏严重损伤,因此肾病已经成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5]。同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遗传有一定关系,糖尿病可对肾脏产生损害,而患者存在遗传血管病变又可导致高血压[6]。不良生活习惯、饮食规律及缺乏运动等均是导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7]。美国一项研究数据显示,糖尿病一度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慢性病,因此,对糖尿病发病机制进行研究,以进行早期预防、早期检测、联合治疗及系统干预等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8-9]。

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来说,不仅需要控制血糖,也应积极调控血压,而对血压的控制相对更重要[10]。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采取药物干预,常用治疗药物包括厄贝沙坦及硝苯地平等。厄贝沙坦能够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达到缓慢、持久的降压效果,而且降压的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硝苯地平能够扩张周围血管,达到更好地控制血压的效果。目前临床上使用单一药物能够达到血压稳定控制的患者不超过42%。本研究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及硝苯地平单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后血压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单药组(P

综上所述,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效果显著,治疗时间短,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Shemesh J,Motro M,Morag-Koren N,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和心血管危险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 20(5):499.

[2] 袁恒俊,刘秀凤,郑友祥,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降压、降糖,哪个更重要?[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6):508-511.

[3] 孙宁玲,王鸿懿.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专家指导意见(2013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6):522-525.

[4] 秦家碧,杨土保,黄碧云.我国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临床试验文献的循证医学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 32(1):35-38.

[5] 徐璐璐,辛雅萍,张东铭,等.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2):83-84,90.

[6] 魏兆丽,高爱滨,崔玉英.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2):86-88.

[7] 江世亭,汤仁礼,余赛英,等.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21):67-68.

[8] 任建伟,刘慧光.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6):1171-1172.

[9] 朱一帆,魏曦,陈茜,等.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影响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4):342-344.

高血压患者健康指导意见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抗高血压药;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a)-0123-03

高血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属于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升高[1]。并且,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高血压患病率不断上升。因此,高血压治疗,不仅要降低血压,更为重要的是保护脑、心、肾等靶器官,降低相应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致死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目前而言,理想的抗高血压药应具备几大特点[2]:①可有效降压但无耐药性;②不良反应少;③不增加甚或能改善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④能逆转对靶器官的损害;⑤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⑥方便服用;⑦价格便宜。为减少临床实践中的偏差,改善患者预后,目前现行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仅仅提供了原则性指导意见,并没有正式考虑来自循证医学的经济学证据。

药物经济学是以卫生经济为基础而派生出来的一门新型的边缘学科,是指药物治疗对卫生保健系统和人类社会所付出的成本和产生效果的描述和分析。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应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在药物成本和效果之间找到一个较理想的平衡点[3],进行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制订合理的成本效果处方,可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制订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决策依据。根据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药房入库出库记录,最常用的几种抗高血压药分别是:厄贝沙坦、马来酸依那普利、酒石酸美托洛尔控释片。为了解上述几种药物的效价比,本文拟就三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从中能找寻出一种费用较低、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案,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4],选择来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且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严重烟酒嗜好、心脑肾严重并发症、孕妇、哺乳期妇女、药物成瘾以及既往对上述3种药过敏者等。最终选择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女各半,并随机分成三组,每组患者60例。平均年龄:A组为(52.2±10.6)岁,B组为(53.5±11.2) 岁,C组为(52.7±12.6)岁,在体重、基础血压以及心率方面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用药方案

A组:厄贝沙坦150 mg,每日2次;B组:依那普利5 mg,每日2次;C组:美托洛尔50 mg,每日2次。各组疗程均为6周。

1.3 疗效判断标准

抗高血压药物降压疗效判定依据如下,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以上;②有效:舒张压下降虽< 10 mm 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③无效:没有达到上述指标。总有效=显效+有效。肾功能达标标准,肌酐:男59~104 μmol/L,女45~84 μmol/L;尿素氮:2.5~6.4 mmol/L;尿蛋白:< 120 mg/24 h;尿酸:男210~430 μmol/L,女150~360 μmol/L。

1.4 成本的确定

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用货币单位表示,是指疾病治疗过程中所消耗资源的总价值[5]。本研究入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因此患者的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一致,因而对于成本不同就单单考虑直接成本差别,也就是用直接成本替代成本。药物成本根据我院2009年1月药品定价计算。厄贝沙坦组:1.188×1×56=66.528元;依那普利组:0.64×2×56=71.68元;美托洛尔组:0.944×1×56=52.864元。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6周后检测各组病例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同时未出现肾功能不达标。与厄贝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比较,美托洛尔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不过前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见表2。

2.2 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的目的是用最小的医疗费用及毒副反应代价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即寻找成本和效果的最佳结合点[6]。成本-效果比(C/E)表示每产生1个效果所需花费的成本。治疗费用的增加可以带来明显的效果增加,但是也有可能不变或减弱。如果费用增加时效果也增加,常用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表示,比值越低,说明该方案实际应用越好。以三种药物治疗中成本最低者为参照,其他两组与其进行比较。见表3。

2.3 敏感度分析

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着许多难以控制的因素,将对分析结果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该研究中所用的数据通常难以做到准确测量,且不同的医疗单位方案的实施也不尽相同[7]。鉴于药物费用呈现总体下降,本试验将药品价格均下调15%,然后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显示与成本-效果分析一致。见表4。

2.4 不良反应分析

三组中均有个别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厄贝沙坦组4例(6.7%),依那普利组7例(11.7%),美托洛尔组5例(8.3%),各组间无差异(P > 0.05)。不良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初期,表现不尽相同。厄贝沙坦组主要表现为头痛、心悸、血钾升高;依那普利组主要表现为咳嗽、血钾升高、血管性水肿;美托洛尔组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痉挛、心功能抑制。但是,患者对不良反应均能耐受,并未见因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的患者。各组患者不良反应虽无差异,但以厄贝沙坦组最少。厄贝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8],在发挥降压作用过程中,厄贝沙坦并不影响 ACE、肾素以及其他激素受体功能,也不抑制与血压调节和钠平衡有关的离子通道,因此不良反应较其他两种少。

3 讨论

通过本项目研究发现,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美托洛尔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低于上述两种药物。笔者如果单从药物成本-效果分析,厄贝沙坦组成本-效果比最低,也就是说获得相同的疗效使用厄贝沙坦所需要的药物成本最低,从面可以说明,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要合理运用药物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更加合理的使用药物,而并不是贵的药效果就一定好,便宜的药效果就不好。由表2可以看出,美托洛尔组总有效率最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因此其不是最佳治疗方案。厄贝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的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厄贝沙坦成本要低很多,因此依那普利组也不是最佳方案。而从几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可以看出,与其他两组比较,厄贝沙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另外,表4的敏感度分析结果也表明,与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相比较,厄贝沙坦组为最佳治疗方案。目前用于高血压治疗的药物种类很多,并且不断有新型药物出现,价格悬殊较大。在临床治疗中不仅考虑疗效,还应考虑成本,将成本和效果有机结合,正确合理用药,采用最佳的治疗方案,并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用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报。通过本实验可以说明,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将为我们用药提供客观依据。

[参考文献]

[1] 唐兴国,刘宏伟,沈超,等.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干预措施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4):764-765.

[2] 王德传.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J].江西医药,2010,45(6):610-612.

[3] 宗欣,孙利华.成本-效果可支付曲线的理论与应用[J].中国药房,2012, 23(10):867-869.

[4] 黄远志.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5):48-49.

[5] 宗欣,吴晶.成本-效果分析中药物成本测量的良好研究规范:问题和建议—ISPOR药物成本课题组报告(第一部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1,3:86-92.

[6] 麻冬梅. 2种不同抗高血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A):57-58.

[7] 赵振文.药物经济学在药费控制中的作用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A):160-161.

高血压患者健康指导意见范文第4篇

人群中一片沉默。

医生看了一眼上帝,上帝耸了耸肩,两手一摊:他们太忙了,正忙于追赶疾病。

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我们有一千个理由拒绝定期体检,尤其是自己主动,自己掏钱的――

医院预约、挂号、排队、等结果太麻烦,我很忙,没有时间;

体检嘛,要是要,但是再等等吧,不着急;

我对身体真的非常自信;

我对身体……非常不自信;

哪里有全套体检?医院有吗?

说这些理由时,我们理直气壮得好像那身体与自己毫不相干,而是某个讨厌的客户的。

可是,我们忘了一点:除了传染病,几乎所有的疾病都是累积而成。“致病因子”在体内不断累积,一旦越过临界点,我们再忙都要进医院了,而且时间更长,花费更多,从医院健康走出来的可能性更小。而医院,那些重点负责治疗“病人”的地方,病人都顾不过来,更无暇顾及那些奔往疾病路上的“预备役”们。

2007年10月,一位朋友在跟爱康国宾华南区健康事业管理部医疗总监石力聊天时,无意提及自己近几个月瘦了七八斤。年届不惑、事业有成的汉子大约不会想要减肥。

石力便问:“你最近有体检吗?”

朋友摇头。

“你最后一次做身体检查是什么时候?”

朋友陷入漫长的回忆,终于想起:“三年前。”

“当时医生有跟你说过什么吗?”

“他说我血糖有点高,但是没有高到糖尿病的程度。”

“那你现在已经是糖尿病了。”

朋友把眼睛瞪大,“你都没有检查怎么敢这么说?!”

“那你去查吧。我有90%以上的把握。”

检查后证明,石力的判断是对的,朋友追问石力是如何判断的。

“血糖偏高的人(高于正常值,但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如果在发现后,不改变旧有的生活习惯,通常血糖会继续高下去。三年前你检查时医生告诉你,你血糖偏高,就说明你有可能发展成糖尿病,但是你没有改变生活方式,照样吃喝应酬,压力大,三年过去了,发展成糖尿病的可能性很大。况且你激瘦七八斤也是症状之一。”

“那要是从三年前,就有人这样告诉我,是不是今天就不会发展成糖尿病?”

“对,血糖还没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时,若从生活方式到饮食习惯等全方面干预,是很可能避免发展成这种状况的。”

朋友沉默良久。

在爱康国宾健康检查中心工作了三年的石力,这样的案例见得太多了。

广州一家大型国企的35岁员工,单位团检时完成任务般地过来。妇检时,因为要脱衣上床,很不情愿,嫌麻烦。同事护士劝说来都来了,还是检了吧。检查时,石力发现其宫颈有轻度炎症,且在宫颈口处有一小点色泽异常。凭着临床经验,石力认真做了宫颈涂片。最后检查出是早期宫颈原位癌。治愈后,这位女士带着全家过来体检。

在国宾体检的人中,每年都有人意外得知自己患者有癌症之类的重大疾病,而这些疾病,若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通过体检发现,至少可以减少一半的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

“尽早发现,尽早治疗”,石力说,“定期体检的意义不仅在于让疾病花更少的钱和时间被治愈,提高痊愈的概率,更在于它可能让你压根不生病。”

检后服务和体检一样重要

做过体检的人,除了检出重大疾病的,大都有一个印象:检是检出来问题来了,但是问题不大,刚检完时,还在意些,那一阵子过去,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国宾决定把这拨被医院忽视的人管起来。

这一类检查者,被国宾称为亚健康患者。每一位亚健康患者,医生会针对其检查出的各项指标给予分析,告诉患者大概的成因、如不注意发展下去可能生的疾病、如何预防、相应的养生之道。

国宾设有专门的专家咨询诊室。对于检查结果,和日常健康状况可以详加询问。因为是预约制,既不需要等候,也不需担心专家一边给你咨询,一边想着门外的等候者而不够耐心。

曾有潮汕老夫妇俩,都是高血压患者,常年辗转于大医院中,戒了油荤,坚持锻炼,仍然不能让血压稳定。最后在石力这里咨询聊天时发现,祸首是其二位平素一顿不能少的腌制食物,腐乳、豆豉、咸菜、咸鱼之类。大量减少此类食品的摄入后,老夫妇俩的血压稳住。而这些信息,是通常大医院的医生因就诊时间匆忙、来不及细谈而少能想到的。

上午的检查完毕后,拿着各项体检指数报告到餐厅,营养师会根据具体情况,配一份适合该患者的免费营养餐。此餐为范本,回家后的饮食,可以此为例,热量、荤素比例、搭配都可参照。若有不懂,还可咨询。

检查结束的一周后,各项结果会进入患者检查者个人数据库。此后,检查者可以随时在国宾网站上进入个人健康网页。

如果是会员,会被问及你希望多久接到一些医院的提醒电话。国宾用每周一次,两周一次,每月一次等等频率(具体频率因个人健康不同而异)的电话提醒亚健康患者,最近要注意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运动量。若有什么不舒服症状,亦可随时致电咨询。上班时间有专家作答,其余的所有时间,有7×24小时的客服护士作答或做记录。

对于来检查的另一类人,检查出疾病的患者,国宾另有服务方式――绿色通道。

何为绿色通道?

曾有一位刚过30岁的女性患者,在国宾检出肺癌。这位女士还未做完全部的检查,肺癌的检测报告已经提前交到石力手中。立刻商议就医指导意见、联系广东省三甲医院的肺科专家。这位女士检测完立刻得知自己病情,下午拿到所有检查报告,第二天上午通过国宾的绿色通道,约见了广东省人民医院的肺科专家。两天后住院手术。

快和方便显然是绿色通道的两大特点。国宾的体检报告可以在各大三甲医院得到医生认可,这意味着一旦检出疾病,可以立刻通过国宾的就医指导、预约、挂号尽快就医。

对就医资源的熟悉和整合是绿色通道的另一大优势。

“比如,有小朋友骨折了,跑到广东最好的骨科医院正骨医院,一来要排队,二来,这种骨折在正骨医院是最轻微的疾病,医生不一定足够重视,三来价格贵。而说不定刚好你家附近的一家医院,虽名气不够,但做这方面也不错,不用排队,医生重视,价钱便宜,但是你不知道,而因为我们对医疗资源的熟悉,我们可以告知你。”国宾华南区市场总监李威解释道。

随时咨询、时不时提醒、个人健康状况的数据库保存、就医方式的指导,说这是一位隐形的私人健康保健师,不为过。

TIPS

体检四大误区

鸵鸟心理

缘由: 对自己身体过于不自信,生怕检查出问题来,而逃避体检。

点评: 越不自信越要尽早检查。尽早检查,尽早受益的道理前文已有反复阐述。

认为体检是走形式

缘由: 从前单位体检为防止员工有乙肝、甲肝之类的传染病而影响同事,而从员工健康角度出发,的确有走形式之感。

点评: 不是所有的体检都是走形式。比如前文提到的宫颈癌患者,那位医生如果手偏一点取样,就不能检测出其癌细胞,但还是发现了。可见不是所有的体检都是走形式,走形式的体检也逐渐会被市场淘汰。

年轻不用体检

缘由: 年轻人身体好的固有观念作祟。

点评: 食品安全隐患的大量存在,社会压力的增加,都使得许多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有低龄化趋势。

越贵的体检越好

高血压患者健康指导意见范文第5篇

“当长安街的自行车洪流被黑压压一片的汽车所取代时,当餐桌上的绿色蔬菜被肥腻的动物脂肪和动物蛋白所取代时,当孩子们的球场和游泳池被网吧和家庭作业的写字台所取代时,当利欲熏心者与社会普遍的无知引发各种严重的污染时,人们在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各色癌症以及心理疾病共舞。”

现居于美国西雅图的圣地亚哥大学博士石卓然长期研究中国问题,他在《2040年的中国与世界格局》一书第二篇第九节中,如此描述中国所面临的健康危机。

据卫生部数据,中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1.8亿人,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前期患者2.5亿人,高血脂症患者人数为9000万人,烟民3.5亿人,肥胖症患者超过7000万人,而且各类重大疾病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

如何抵御重大疾病的财务风险

幸运的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重大疾病不再意味与“身故”画等号,但与之相伴的是不断飙升的治疗费用。“一人患重疾,一夜回到解放前”、“一场重疾消灭一个中产家庭”,这些看似俏皮实则沉重的话题屡屡被老百姓提起。

长期以来,医保在我国医疗体系中承担着基础性的作用,但医保“保而不包”,它面临着起付线以下、封顶线以上等多个风险缺口,报销比例的限制通常在50%~70%,而且自费药以及后续的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等都不能在社保体系内得到赔付。

即便这两年开始逐步在各地试点的大病保险,也有诸多政策限制。而且,大病保险《指导意见》主体针对城乡居民,却并没有涵盖城镇职工在内。

商业重疾险由于不是报销型保险,不论病人花费多少,一旦被保险人罹患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就会按约定给予保险金,及早给予被保险人财务支持,无疑是基本社会医疗保险的有力补充。只是,现在市面上的重疾险种类繁多,应如何选择具体产品?保障额度又该选择多少为宜呢?

选定期型还是终身型?

“我今年25岁,但是现在大病越来越低龄化,我身边就有朋友因为胃癌去世的,太让人难过了,也让我们几个同学很受震撼,想着该给自己买份重疾险了。我的保费预算比较低,该选什么样的产品比较合适呢?”Betty是上海一家外企的白领,今年以来愈发感觉到重疾险的重要性了。

对于Betty而言,她年纪还轻,又是单身,而且与她差不多的社会新鲜人踏入工作岗位时间还比较短,收入比较有限,开销又不少,那么不妨选择一份定期重疾险来为自己及早做好基础的大病保障。

比如,人保健康险的“关爱专家”定期重大疾病险,就比较适合Betty,她可以选择20年或30年保障期,让自己在青壮年时期有最基础的重大疾病保障,若选择二三十万元的保额,由于年纪轻,每年的保费不会超过1000元。

这类定期型的重疾险通常都是消费型的,保费比较便宜,适合有保险意识,保费预算较为有限的年轻人投保。

但也有很多人不愿意买定期型的重疾险,觉得保障时间力度不够,无法照顾一生。

“我觉得既然投保了,我还是会选择终身保障的产品,让自己一辈子都无忧。你想想看,一般而言,年老后罹患大病的概率肯定比中年时高呀,现在人均寿命不断提高,如果我的重疾险只买到50岁或60岁,那更为年老以后的保障怎么办?”32岁的刘先生是北京一家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他更偏好保障到终身的重疾险产品。

如果你的保费预算还算充裕,或者被保险人年龄已经超过30甚至35岁,那么建议选择可保障至终身的重疾险产品。一旦罹患重病,就可以获得保险金赔付的支持;若一直非常健康没有罹患重病,那么等到身故后家属可以获得一笔身故保险金。

目前市场上,为了更好地满足投保方的养老需求,部分终身型重疾险还增设了养老等方面的功能,通过增加年金转换权益等利益,给予被保险人更灵活的、更广泛的终身健康和养老保障。

如太平人寿的“康颐金生B 款终身健康保障计划”,这款保险计划保障的重大疾病病种范围相当宽泛,在全面承保了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大疾病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增加了30种常见高发以及新出现的重大疾病种类,如特别纳入的经输血导致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非阿尔茨海默病所致严重痴呆及终末期疾病等针对性较强的病种,使客户获得更加全面且终身的大病保障,预防大病经济风险。

据太平人寿产品专

家介绍,“康颐金生B款”采用增额分红方式,身故或重大疾病保险金的保额都会据此逐年增加,起到了一个保额“放大器”的作用,越到年老的时候,累积的增额分红越多,放大的效果越加明显。期满时,投保人还可领取一笔终了红利,使得在长期通胀的市场背景下,让保障随时间同步增涨,充分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重疾保障需求。

此外,“投保康颐B款”还将享有“年金转换权益”。这意味着,投保者可以将一次性将申领的保险金全部或部分转换成年金,然后每年领取;或是选择在合同生效20个保单周年日后,将现金价值全部或部分转换成年金。这一人性化的设计,让被保险人在享有终身健康保障的同时,还能拥有一笔持续、稳定、不可挪用的“养老资产”,具有“有病看病,无病养老”的双重优势。

重疾险设多少保额合适?

选定重疾险类型和具体产品后,该选择买多少额度的商业重疾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