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给学校就业指导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就业能力;就业质量;对策
一、引言
从近些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来看,一直在700万左右,庞大的就业人数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挑战。因此,在学生以及学生层面,通过合适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们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显得非常必要。
二、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第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化。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一般是由辅导员一人承担,而不是按照教学计划大纲中的学生就业指导办公室牵头负责,而辅导员在给学生们做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缺乏足够的社会就业经营,很多就业指导内容专业性不强,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作用不大,更有一些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流于形式,而没有形成具体的系统指导教育体系。[1]第二,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就业质量关注不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其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但是从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单纯就是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因为就业率会影响学校的品牌和形象,而对于学生是否找到了合适的、较高水平的就业岗位,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者较少关注。[2]第三,就业指导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体系。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生活期间的培训教育活动,应该通过专业的就业指导培训教师,在日常学生学习过程中,分阶段、分重点地向学生灌输当前专业发展的基本概况、专业就业情况,帮助学生建立起比较客观清醒的就业意识,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就业素质。然而,从实际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来看,大部分高校这种专业的就业指导培训体系并不完整,给学生提供的就业指导教育培训内容实践性不够,对学生们综合就业素质提升的帮助作用不大。[3]
三、改进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建议
第一,为学生搭建合适的教育交流平台。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交流,搭建就业交流平台,让学生同用人单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招聘单位的用人需求和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学校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即:线上了解企业招聘信息、投递简历等,线下学生和企业面对面交流双选。学校在就业指导工作具体落实过程中,可以不拘泥于课堂,要创新方法,可以通过手机APP线上方式向广大毕业生推送企业招聘信息,让广大毕业生会前就能通过手机获取招聘信息,打破了传统的招聘模式。应聘的学生可通过招聘现场扫描企业展板上的二维码,即时了解招聘企业简介、岗位职位招聘信息等,以便于更加方便、快捷、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企业和单位。让学生们来感受就业指导交流氛围,了解行业需求、合理规划自己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第二,学生自身要努力提升综合就业素质。学生在参加就业指导或者课外实习锻炼过程中,要注意找准自身在就业方面存在的不足,下大力气提高自身的综合就业素质。综合就业素质包括专业技能水平和个人工作适应能力。现代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并不断去调整自己并适应工作,不仅需要学生足够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抗压能力。所以在就业指导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们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让学生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平衡的就业心态,提高学生们的整体就业质量。学生综合就业素质的提升,主要还是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和学习。第三,提升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就业教育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又要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高校须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或者直接参与创业实践,观察或参与企业运营实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就业教学实效;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师资来源渠道,聘请社会经济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通过创业讲座、就业培训、学生就业、创业实务指导等形式,指导学生参与实践,分享工作经验,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做学生的知心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指导老师是学校里与学生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受学生尊敬的人之一,指导老师的教诲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成才。加强就业指导方面的学习,给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建议,拓宽学生就业思路。
四、结束语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们的就业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当前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高校要主动剖析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对策,争取让就业指导工作切实发挥良好的指导和引导作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认清就业趋势,提升学生们的就业素质,为学生们就业质量的提高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詹榕,马艳阳,袁玉龙,陈红.浅析大数据思维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6(07).
[2]王春强,刘静秋.试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理念现状及转变[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12).
[3]冯静.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1).
关键词 就业指导 毕业生 就业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1.079
The Important Role of Employment Guidance in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Work
QIN Chengkuan
(College of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Binzhou University, Binzhou, Shandong 256603)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This paper discourse the importance of employment guidance in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work, and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work.
Key words employment guidance; graduate; employment work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做好大学的就业工作,是高校当前的重要任务,涉及千万家庭的福祉,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对大学生实施科学系统的就业指导,有利于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提升就业能力和竞争力、最终实现“人职匹配”的高效就业。
1 就业指导的重要作用
就业指导是高校毕业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第一课”。因此,科学系统地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利于毕业生科学认识严峻的就业形势、尽早转变就业观念、理性面对就业压力、克服初入社会的茫然和彷徨,从而有利于毕业生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稳定。
1.1 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念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由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决定的,在大学生受教育期间,开展就业指导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一方面要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客观评价自我,有针对性地提高职业素质,将自我实现和社会需要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让大学生对职业进行正确评价、合理选择及准确定位,摒弃择业过程中的片面认识,进而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并进行科学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
1.2 帮助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
就业信息是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的基础和保障。而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其根本任务和内容就是要让毕业生学会运用互联网、招聘会等渠道来获取就业信息,查询就业政策、就业动态、岗位需求等,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就业信息,进而实现自我就业。
1.3 有助于大学生提升求职技巧
求职技巧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通过科学的就业指导,让缺乏求职经验和工作经历的毕业生实现成功就业,求职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求职技巧培训过程中,除了向毕业生传授如何科学筛选就业信息、怎样撰写求职信、怎样制作个人简历及必需的职场礼仪外,还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职位要求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提高求职成功率;另外,可以将模拟求职面试引入就业指导中,通过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感受面试、掌握面试技巧,增强求职自信,进而提高求职成功率。
1.4 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在面向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高校一方面向用人单位提供毕业生的信息、收集用人单位各职位需求信息、组织校园招聘会,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跟踪调研,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评价、毕业生对学校方方面面的意见及建议。根据调研情况,高校可以有的放矢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并对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让毕业生更好适应社会的要求和职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5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而创业教育正是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创业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大学生创业有哪些优惠政策,从而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让学生了解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使学生提升学习的兴趣,并进行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储备;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创业心理准备,并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从而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但能提高毕业生就业成功率,保持就业形势稳定,而且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要展望未来,引导大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
2.1 要坚持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为了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就要坚持全程化的工作理念。要在学生入学之初结合入学教育、专业理想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成才观,使学生对社会职业有初步了解,引导学生坚定专业理想,督促学生夯实专业基础。在大二、大三的过渡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成功企业家讲座、企业调研等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求职面试、适应性教育、心理教育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让学生尽早为踏入社会做好准备。对毕业生而言,要加强就业形势和政策、就业程序和技巧、就业心理、创业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由学生角色到社会职业角色的转变,教育学生理性择业、把握机遇,顺利实现职业理想和目标。对于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要建立数据库,进行跟踪服务,利用微信、微博、QQ、飞信、E-mail等媒体和手段为他们提供岗位信息和就业帮扶,为其就业提供助力。
2.2 建设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组建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是就业指导工作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要成立一支就业主管部门主导,由辅导员、班主任和学业导师参与组成的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将就业指导融入到日常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中去。学校要定期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参加培训,丰富专业知识,提升理论素养,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实践技能,进而对学生进行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此外,学校还可以聘请知名企业家、资深学者加入指导教师队伍,通过讲座、论坛、远程教育等形式,为学生提供高效实用的就业指导服务。
2.3 要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高校要注重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首先必须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教学环节,要实时融入学科专业的最新成果、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咨询,及时疏导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产生的焦虑、依赖、缺乏自信等异常心理问题,增强其抗压能力,指导其科学确定职业目标。三要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推进就业网站建设,实现招聘信息有效共享。此外,要善于利用微博、微信、QQ等新兴媒介,即时将就业信息传送到学生手中。四要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高校要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档案,根据困难群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实行“一对一”帮扶,按照不同种类困难毕业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场招聘会、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帮助其实现就业。
2.4 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途径,而且给基层地区送去了智力支持,给广大青年学生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高校要高度重视基层就业工作,要向学生讲清、讲透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如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后续升学和就业服务保障等;要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好选调生、“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建立健全定期回访、跟踪培养机制,关心基层就业学生的成长、关注其发展;要搭建好在校生和已在基层就业学生的交流平台,通过座谈会、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形式让基层就业学生回校现身说法,提升毕业生参与基层就业的热情。高校要密切配合兵役部门,做好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开设大学生应征入伍绿色通道,为大学生投身军营、报效国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工作。
2.5 鼓励毕业生创业
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就业指导中,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校可以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聘请成功企业家、专家学者进行一对一指导,有条件的高校可以为创业学生提供场地、创业经费等,甚至可以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大学就业,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涉及千万家庭的福祉。而给大学生提供科学、系统、持续的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更是高校的重点工作,理应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更需要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叶颖瑜.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高教学刊,2015.6:93-94.
[2] 胡千慧.毕业班辅导员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34-35.
[3] 葛玮.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科教导刊,2013.8:236-237.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新媒体 就业指导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2001年至2014年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持续增长,2014年已达到727万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所关注的热点,成为影响各高校生存与发展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大问题。因此,认真、客观地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各种因素,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使之尽快向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就业指导,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1]。在过去的几年里,出现了大量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学术专著和论文,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提出不同的见解。这些看法主要有三类,一是以就业市场的供求失衡为切入点,认为扩招速度快于经济发展创造职位的速度,造成大学生供过于求。大学生就业必须更新就业观念,政府则必须设置更多职位。二是认为并不存在供求失衡,问题的症结在于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不符合用人单位的期望,需要改革教育体制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2]。三是指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出现的弊端和狭隘之处,具有管理作用的高校职能部门未能很好地发挥就业指导作用,导致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当然,以上所有见解之间并非相互排斥,大部分学者认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解决办法均是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基础之上。
独立学院是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根据2012年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独立院校共303所,在校生近200万人,独立院校的总数占全国民办高校总数的42.9%[3]。一直以来,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新媒体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教育技术,它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作为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如何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为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开启新局面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1.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现状
1.1背景。
在一项关于“学校主要开展了哪些就业指导活动”的问题调查中,学生选择“高校已开展的就业指导相关工作”排名前三位的是“就业指导课”62%、“就业讲座”15%和“网上咨询”12.%;而在对“你所期望的就业指导活动有哪些”这一问题的调查中,结果是:“就业指导课”为25.14%、“个别辅导”为17.34%,而“就业讲座”是20.52%、“市场模拟”17.05%。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各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所期望的目标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的[4]。
目前,虽然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高校的就业信息化进程在渠道建设上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和改观,仍以网站建设和网页完善为主。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不明确,以硬件建设为主,重复建设多;资源、管理、服务等软件建设没有跟上,资源共享不足;投入大或者投入不足两极分化严重,设计能力弱、信息审核机制不健全,毕业生利用率低。虽然,一些独立学院建设了较好的“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设计了微信二维码,在“创业”、“指导”、“法律”三大板块嵌入了部分应用,较好地实现了互动,但是仍然缺乏更方便的新媒体应用方式[5]。就目前而言,就业信息源少,学生主体性欠缺,就业社会关系网络不足是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途径狭窄的主要原因。200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开通;2006年,教育部、人事部等组建“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此外,各省市、各高校的就业信五部委组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2008年,教育部和网络联盟信息网建设也得到发展。虽然,国家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制定了指导政策,自落实以来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但反观当下就业信息源,主要为高校、政府机构、主动型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中介公司,大量与毕业生及毕业生利益相关的个体的信息却沉没于网络海洋中,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大学生主动获取就业指导,个人就业信息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主动建立并利用就业社会关系网络不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1.2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存在的问题。
1.2.1就业指导观念陈旧
按传统的思维理解就业工作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事情,相对独立学院而言,这样的工作更容易依附母体,等待校级学生工作部门的统一安排,不能很好地调动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学工部门对学生就业工作的认知还停留在:就业指导只跟学工部门相关,只要在学生工作部门的指导下,毕业生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万事大吉,而忽略毕业生工作的本质问题,给在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1.2.2就业指导课内容指导性不强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方法单一,指导工作还不够系统化,经常化,基本局限于信息,政策宣讲和执行,为学生提供集中式的招聘会,以及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的工作。有些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仅仅是就业内容的灌输和介绍,没有把它当做一门学科来研究[6]。在调研中,学生认为实用的内容不够,就业政策宣传方面更多地注重强调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择业观要端正及盲目灌输“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等问题,没有具体的数字和分析,比较空洞。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知道如何树立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对解决当前就业困难的现实没有实质性、指导性的处理方法。此外,课程实施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内容比较乏味单调,通过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就业技能的培训较少,课堂教学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1.2.3就业指导缺乏个性化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大班授课,给授课效果和质量带来了影响,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在一个教室,任课老师受客观环境的限制,只能讲就业指导课的共性问题,对于个性化辅导很难把握,就业指导课的弊端比较明显。与国外就业指导方法相比,差距主要体现在就业指导的个性化和就业服务的专业化方面,国外高校更重视个体服务,主要针对前来咨询和就业有困难的学生。在调研中,许多同学的建议里提到个性化指导的问题,希望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突出个人的探索和发展,注重技能、知识的培养,以实现个人成功就业的目的。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就业指导课与职业生涯规划不能有效联系到一起。
1.2.4就业指导队伍师资不足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落后于就业形势发展的情况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专职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总体来看,独立学院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一线主体是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各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毕业生辅导员。这样的工作体系存在一些问题:某些辅导员老师是从一个学校门踏入另一个学校门,对就业这个问题更多的是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某些学生管理人员有较多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系统研究和全程服务不够;老师没有就业指导方面的背景和培训,专业化程度较低,学校平时对学生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培训,多数为讲座性的指导,同时现有的就业指导课程缺乏适合独立学院特点的就业指导教材。因此,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更显得缺乏系统性、有效性和专业性。
1.2.5就业指导工作的时节性明显
传统的就业指导作为学生培养的一个环节,从属于教学活动,作为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它仅仅体现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或者是最后一年的教学过程中,因而可以把它称为“季节性课程”[7]。其实在国家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环境下,就业指导应当结合职业生涯规划,从大学生入学时就开始实施,并予以贯穿整个大学生涯期间,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提升,并结合每学期的实际情况,明确目标,脚踏实地开展各项就业指导工作。
2.新媒体平台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1转变观念,积极利用新媒体工具。
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的重要性。新媒体能够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时代的产物,引领大学生就业指导现代化的潮流[8]。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逐渐重视校园网职业指导专题网页、BBS、微博、微信、飞信等新媒体平台建设。高校必须积极转变与时代不相适应的教育观念,结合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将新媒体平台的应用贯穿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全过程,建设有效获取就业指导信息的阵地,让新媒体的优势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
2.2建立就业信息数据库,拓宽信息采集渠道。
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还需建立畅通的沟通途径,及时互动以吸引大学生主动了解就业信息。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等性和交互性较强的特点,拓宽大学生就业指导沟通途径,使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平等的交往关系。近年来,各高校认识到校园网就业专题网站建设的重要性,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将传统优秀的指导内容、手段、方法与专题网站相结合,及时与待就业大学生互动、沟通,传播新鲜有效的就业信息,突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科技含量。而就业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则是通过时时更新,将有效信息汇总在一起,大大提高就业信息效率,大学生可以非常顺利地查找数据库里的单位招聘信息,从而减少查找信息所要耗费的时间成本。同时,还可以建立毕业生就业方向信息库。将毕业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基本情况、理想就业方向、联系方式等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对就业单位,实现就业单位根据人才需求对毕业生进行检索,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效率。
2.3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
就业专题网络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路径,为每位学生发送进入的密钥口令,不同专业的学生配备有经验的职业指导老师,量身定做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对一的就业辅导。每学期对学生的学业情况、思想状况、社会实践、能力提升等情况进行更新,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身心残疾和严重家庭问题等特殊情况时,通过系统自动向相关管理部门预警,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9]。
2.4加强职业指导的新媒体工作队伍建设。
新媒体平台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对新媒体工具的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新媒体工具的特殊性,给新媒体平台管理队伍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新媒体工作队伍要有广泛的参与度,充分利用网页、BBS、微博、微信、飞信等新媒体平台做好信息的及时传递和问题的交流。大学生就业指导新媒体工作者需要分工配合,职业指导教师、心理咨询师、网络工作者参与其中,优势互补,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新媒体工作队伍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2.5开发职业测评软件,将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
网络职业测评的最大优势在于强大的计算机后台分析,只要在网上根据所列的题目选项进行选择,计算机就会自动分析出结果,方便快捷。相对于传统的职业测评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可信度大大加强。网络测评的结果可以帮助确定求职或者职业生涯的大致方向。同时,网络职业测评功能非常详细,大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从而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兴趣、性格特征等方面信息。这一优势使就业指导作为教学环节,贯穿整个大学生的学习生涯,对就业引导工作从细微处做起,潜移默化地塑造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观。
3.结论及展望
以电脑和网络为标志的新媒体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教育技术,它给独立学院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的管理工作者只有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充分认识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宋志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现状分析与建议[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4(3).
[2]傅保中.奠石洪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学报,2012,31(3).
[3]教育部.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13-08-19.
[4]单晨茜.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
[5]李芹燕.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策略探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4,2(2).
[6]李鸿雁.从毕业生视角探索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困境与机制[J].现代经济,2012,11(10).
[7]雷旭斌.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创新[J].中国市场,2013(21).
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指出高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随着就业工作的不断深入,各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就业模式,订单培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订单培养是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单独组班,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教育模式。校企双方以协议方式确定订单培养项目,并在师资、教学场地、实训条件等方面进行充分合作。
订单培养是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模式,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探索,它可以促使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学生与岗位的良好对接。参加订单培养的学生对单位有更高的期望值,而这些学生的质量更加集中地体现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等,而企业对这些准员工也有着更高的能力需求。如何将订单培养实施好,实现企业、学生和学校的互利多赢,除前期校企的充分沟通、订单协议的合理签署、培养过程的严格管理等因素外,学校的就业指导在其中也应该充分发挥作用。
就业指导服务于企业和学生,贯穿于订单培养的全过程
1.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全面客观了解企业
学校与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双方在前期都会投入较大的精力。学校会开展企业调研,筛选那些与本校专业和学生能力匹配度高、综合实力强的企业;企业也会根据需求挑选适合合作的学校。校企双方通过充分的沟通,签署合作协议,订单培养工作便开始实施。但有时学校和教师都非常看好的企业,学生并不认同,报名者寥寥;有时报名面试时学生非常踊跃,开始实习后因各种“没想到”纷纷想回来。造成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并不全面了解订单培养的企业,因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业指导在其中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就业指导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在企业来校宣传前,教师将前期到企业调研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梳理,客观地把企业的信息介绍给学生。这些信息应包括单位基本情况(企业全称、性质、规模、位置、发展历史、主营产品、在同行中的位置、企业文化等)和岗位基本情况(岗位名称、主要工作内容、岗位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岗位晋升通道、薪酬待遇等)。这些信息将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在企业进校前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这一步完全是客观情况的陈述,没有分析和评判。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查找企业相关信息,提前思考,把自己想了解但未找到的信息记下来,待企业到校时可以重点聆听和询问。第二步是在企业进校宣传之后学生报名之前,就业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召开小型答疑会或个体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匹配度的分析。这其中既包括学生个性要求的分析(是否有距离的要求、个人身体状况、个人家庭情况、家长的想法等)、学生能力和岗位需求的分析、学生所学专业和工作内容的分析、学生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分析等,同时又要强调对企业文化的介绍,这方面对学生选择企业特别是后期就业的稳定性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大家都知道,价值观在学生择业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学生的价值观与企业的文化相匹配,对学生职业的选择以及未来的发展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就业指导帮助学生稳定就业和顺利发展
学生顺利上岗,但就业指导工作远没有结束。学生在上岗实习的前三个月是比较动荡的时期,会出现种种的不适应,产生就业的不稳定因素。订单培养使一个单位的学生相对集中,而学生又很容易产生羊群效应,一个学生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对企业和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比非订单企业要大得多,所以此时就业指导要及时发挥作用。
一是做好跟踪服务和个性化指导,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学生上岗后的前三个月,就业指导教师应通过电话、QQ、飞信、邮件等多种形式主动联系学生,了解他们在岗位上工作的情况,做好跟踪服务,并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做好个性化指导,为学生答疑解惑,打开心结,踏实工作。工作前期出现问题比较多的情况有:认为工作简单,无前途;人际关系不适应;工作环境不适应等。如有的学生认为工作内容太简单,没有技术含量,所学知识也没用上,感觉没有什么前途。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也与一些企业沟通过,虽然想法各不相同,但总体企业认为实习生应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通过简单的工作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了解产品的材料、工艺、生产工序、部门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以及适应人际关系等,但这些想法学生往往不理解,需要就业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白单位的用心,也让他们理解把简单的工作干好就是不简单,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学生的问题各不相同,这需要就业指导教师深入了解每名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个性化指导,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减少流失,这不仅有利于企业,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二是帮学生设计好职业发展路径,实现职业顺利发展。参加订单培养的学生同在一个单位,往往会互相攀比,有时会在心理上产生不平衡:如某某在学校什么都不是,现在领导看上他了,让他来指挥我,我在学校可是学生干部呢;又如某某在学校学习不如我,现在还开始搞技术了呢等,此时就业指导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作用。就业指导教师从实际出发,根据每名学生的岗位情况、个人情况,和他们一起分析内外部环境、工作的现状、企业的发展需求、自己的价值取向等,帮助他们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甚至要阶段性督促,促进其职业的健康发展,为其提供长期的职业指导。同时,就业指导教师还要随时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并结合学生在岗位上的实际情况撰写典型案例,为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积累可借鉴的素材。
3.就业指导帮助企业合理挑选和使用学生
订单培养要想顺利实施,一定要实现学生与企业的双赢。企业希望通过订单培养招聘到更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但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否适合,对学生的使用是否到位,能否最大限度地做到人职匹配,就业指导教师可以对企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首先,在招聘前,就业指导教师应了解企业招聘岗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与企业一起沟通最适合企业需要的用人标准,做到适当;其次,可以结合学生专业等特点,对用人单位的招聘方式提出建议,做到适合;最后,企业在招聘初选后,就业指导教师可以为企业介绍学生的优势和特点,为企业最终录用提供参考,做到适用。
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就业指导教师要发挥学生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如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企业有关,应以适当的方式及时与企业沟通。笔者遇到一名订单培养学生实习不久就提出要辞职,原因是与师傅无法相处。经与其他实习学生了解情况,师傅确实存在一些不当行为,影响到了学生的顺利实习。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沟通后,企业也很重视,核实情况属实后,给该生调整了岗位,重新选派了师傅,该生一直在企业干了下来,如今已成为车间里的骨干。就业指导教师还可以召开订单培养学生的反馈会,了解学生工作情况,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企业,为企业决策和更好地用人提供参考。
就业指导在订单培养工作中的重要性
就业指导在学生就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订单培养工作中其重要性更是不可小觑。
1.体现学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水平
订单培养的学生在一家单位人数相对较多,学生的责任心、工作能力、文明素养、人际交往等会集中展现出来,而这些都体现了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可以使这些学生增加对相关企业的了解,增强就业观念、就业能力、责任意识等,从而在工作中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2.以促进学生未来发展为最终目标
订单培养不应以提高一次就业率为目的,而应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促进未来发展为最终目标。通过对学生不间断的就业指导,不仅使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而且通过跟踪服务和过程指导,为学生就业稳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3.实现企业、学生和学校利益的最大化
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辅导员;全程化;就业指导
一、辅导员在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中的责任
第一,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在高校成长中直接的引领者,处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辅导员对学生三观的引导,学生人格健全地培养,就业心理的调整要渗入在日常的思想教育中,可以以“大学生素质拓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为辅助,以培养学生就业素质和增强就业竞争力为目的,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如何去做人、做事。
第二,就业关系到大学生切身利益,间接影响到学校、社会乃至国家的稳定,这个时候就需要辅导员为学生掌握社会的需求状况,做到教会学生就业的技巧,帮助学生发现优点和发展方向,为学生解读社会需求现状,帮助学生就业,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国家和社会的相关就业信息,加强和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利用各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去帮助学生就业。
二、影响就业指导的各种因素
第一、不够重视。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事务,工作范围广泛,目前辅导员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随意性很大,缺乏系统性的指导,形势以及内容也较为单一,而且一些辅导员认为就业是学校或者学生自身的事情,疏于指导,使得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流于形式。
第二、就业指导方式过于简单。我国高校辅导员每人大约负责200名左右的学生,这样一对多的方式使辅导员花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及精力受到限制,而就业指导又不能以每个学生单独开展的形式,所以大部分都会以开展就业指导课,开设就业指导方面的讲座等等缺乏针对性的形式,这样一来,肯定就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专业、兴趣、意向等具体情况,而且开展这些形式的次数也极为有限,所以效果都并不理想。
第三、就业指导能力不够。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受各种新型的思潮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观也在飞速转变,基于这一客观情况,要求辅导员必须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根据形势随时有针对性的改变指导方式。对学生求职失败可能出现的挫折感甚至是自卑情绪,辅导员要及时发现并进行心理指导。激烈的就业竞争不仅给每位毕业生带来了压力,也给辅导员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面对学生的困惑与心理的各种问题,辅导员也会常感到力不从心,就业指导能力亟待增强。
三、高校辅导员实施全程化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教师中的特殊群体,是学校和学生联系的桥梁。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直接管理者和指导教师,工作内容涵盖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能够与学生朝夕相处,在具备这样的优势的基础上,高校辅导员更应该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以及就业方向,做到为每位学生提出恰当的建议,引导他们走上与自身素质相符合的职业道德,实现人生价值。
第一、有的放矢地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中央16号文件的出台,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变得越来越职业化、专业化。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辅导员作为高校就业服务工作一线的骨干力量,在工作实践中,更应该把握全程化就业指导的深刻内涵。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一般是由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技巧以及心理和创业指导等四大部分构成,它包含了大学生的四年生涯,同时,还应结合各个专业特点,训练学生的就业技能,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