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文化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1]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强烈认同感,促使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校园文化作为具体的实施载体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2]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校园,这也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基本阵地也将是校园。因此,如何把校园文化作为载体资源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生中的实效性有着重要作用。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所处环境的熏陶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成效。主观能动性和情境暗示性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种基本教育方法,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则是二者有效互补的重要“黏合剂”,校园文化载体具有管理和传媒等一些其它传统形式载体所不同的优势。
二、增强校园文化生动性有助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同度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它既可以是美轮美奂的文艺活动,也可以是昂扬向上的体育活动,还可以是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它既可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性活动,也可以是院系班级社团组织的个体活动;它既可以是提前安排和规定动作,也可以是临时设计的自选动作。高校校园文化做呈现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一直深深吸引着广大同学。广大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校园文化引导下,逐渐会将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学校积极倡导的价值观教育融会贯通,而且具有鲜明学校特色和底蕴的校园文化在被大学生接受后,势必将形成思维定势固化下来。因此如果我们想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大学生中的认同度,通过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引领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增强校园文化广泛性有助于拓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校园文化的载体广泛性主要呈现为:第一它的群众基础十分广泛,高校中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广大的教职员工都可以作为主体参与到校园文化的载体建设中来;第二它的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能使得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群体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全校广大师生员工都有发挥自身能动性,自觉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主观意愿,受到校园文化的感染,逐步积淀形成“文化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有机组成的,和谐是二者共同的价值标准。作为拥有和谐共生的文化积淀和形式多样的广泛性的校园文化载体,为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层面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增强校园文化的时代性有助于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向心力
拥有鲜明的时代性的是校园文化载体的突出特征,它体现在:一是其本身具有时代性。每一种文化在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都经过了演化和完善,是悠悠历史长河中岁月的积淀。校园文化在载体建设的过程中要保持时代特色,这具体要求在内容上要弘扬主旋律、体现正能量,保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地位;在形式上也要能呈现多样的概念,即可以通过有效的表达方式发挥其宣传引导和凝聚教育的重要作用。二是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参与主体的大学生群体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就在具体工作中为我们提出了现实要求,在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中要注重发挥出大学生的主体时代特性,在大学生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价值观取向多元化背景下的今天,如何使广大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价值观凝聚力和认同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无论是从社会进步还是从个人成长发展的角度来看,在高校中通过校园文化载体积极拓展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增强校园文化的主体性有助于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操作性
高校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一般是积极主动的,基本是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活动。学校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娱乐、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的作用,注重在正确方向的引领、方式方法的指导以及政策条件的保障上下功夫,从而促进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在此过程中学生能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内容的喜悦,培养自身自律的习惯,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品位,这也正说明了高校大学生作为个体在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中的处于主体地位的特征,也体现出我国高等教育通过外化与行、内化于心的手段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导向。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依靠教育者强制性填鸭式的说教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而没有引导学生从内心去接收,往往会引起学生抵触心理起到事倍功半的教育效果;而校园文化作为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有效载体恰恰为开展具有可操作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这也将大大提升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儒学核心价值 价值观教育 大众文化
一、关于对儒学核心价值的讨论
近年来,随着儒学热的兴起,儒学的核心价值观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概括起来关于儒学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一下一个方面。
(一)以“仁、义、礼、忠恕、道”为代表的道德价值观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把先秦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称为经典儒学,把宋明时期以王阳明等为代表的心学成为新儒学,其核心价值归纳为“道(积极入世、经世致用)、仁、义、礼、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杜维明教授在回答什么是儒学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价值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儒家的核心价值和学术传统向来都是指向经世致用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也是儒家的一贯立场。2010年6月在台北召开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儒学交流研讨会”汇集了两岸百余名学者共同讨论儒学的核心价值,并认同“仁”是儒学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仁”的范畴贯穿儒学的全部价值体系,仁的本质是“以己推人”的忠恕之道,用于人际是推己及人、仁者爱人,用于政治是仁政德治、协和万邦,用于自然是仁民爱物、万物一体,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是约礼入仁、敬而远之。国际儒学联合会宣传出版委员会主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于建福认为,“道”是儒学的终极价值。在儒家学说中,反映终极关怀的终极价值可以用“道”来概括。
(二)以“德”、“文”为代表的生命核心价值观
“德”与“文”是孔子的生命核心价值。台湾大学齐益寿教授认为,从孔子最赞赏一生并无事功的颜渊,从孔子在与众弟子言志时惟独赞同许曾点的“沂水春风”之志,从孔子于匡、宋、蔡三遭危难而能坦然无惧,从孔子所言“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等话语,均不难看出“仁德”与“文德”是孔子的生命核心价值。
(三)重视人格尊严教化
“人格尊严”是孟子突出强调的基本价值。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于建福教授指出,人格何以尊严,如何赢得和保持人格尊严,历来是儒学关注和探究的重大问题;孟子基于人性本善、人格平等、人格独立,特别注重人格尊严,鄙夷“自侮”、“自贱”人格,倡导“爱人”、“敬人”,主张持“君子之守”,养“浩然之气”,修得人格尊严,为当代人格尊严教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四)以“和谐”为代表的政治理念
“和谐”是儒家的核心理念。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无论是其礼乐文化观,还是其仁孝修身观,这两个联系密切的基本理论,都可归结为“和谐”二字。南京大学杨明教授提出,以“中”、“和”为表征的和谐思想是儒家的一个核心理念,儒家“中和”理念具有天与地、天与人、人与人、人与己之间的普遍和谐的丰富内涵和实现普遍和谐的基本原则。儒家核心的政治理念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和谐”是其基本精神和理想目标,即以个体身心和谐为基础,进而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最终达到国家乃至天下和谐的目标,认为儒家这种修齐治平的治国模式、追求和谐的历史传统及其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大众文化对当代价值观的影响
袁贵仁教授曾撰文指出,价值是指事物的意义,价值观是关于什么样的事物是有意义的看法、观点、态度。研究价值观,不能不研究文化,各种文化的最深层次都是要指向价值观。一切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因此,只有把对价值观的研究放在文化的视野中去才具有研究的价值性和思想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即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体系。而关于儒学的核心价值,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仁、义、礼、智、信”。传统的儒学核心价值作为五千年来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在当下却遭遇了大众文化的挑战,多种价值观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价值观多元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价值观教育逐渐引起海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
(一)对大众文化的批评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当前国内外的学者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这样几点:
首先,以商业电影、流行音乐、小说、广告为代表的大众文化被受教育程度低的公众普遍消费,而真正的文化却日益式微。这种以技术性、标准性为代表的文化形式强迫公众在闲暇时被迫接受流行文化元素,并限制了公众的想象力。
其次,大众文化消解了高级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区别,扭曲了人们的审美观。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为例,文化不再以经典为标准,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往往与日常生活过程交织在一起。这种日常性固然可以使艺术打破神圣或神秘性而与公众亲近,但又容易使艺术变得低俗、庸俗或媚俗。
最后,大众文化所带来的消费主义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价值观。消费主义的兴起促使人类告别了节俭生活和按需消费的时代,使人们认为自我价值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志就是占有物质财富的多少和所消费的商品档次的高低。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评价商品是否具有价值不是看其使用价值而是看它是否符合“时尚”,最终使人沦为“物”的奴隶,从而造成现代人精神上的焦虑、痛苦和压抑。人的需要是无穷尽的,这种无穷尽的需要不可能在消费主义所提倡的物质享受中得到满足,只能在精神的王国中才能实现,在消费主义价值观指导下追求幸福无疑是南辕北辙。
(二)对传统价值观的诉求
大众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求我们必须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有效的价值观教育,而从儒学价值传统中吸取精华更是意义重大。一个民族存在的依据说到底取决于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自然肩负着保持、改造、发展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念,不断向前发展的特殊使命。无论时代对儒学加以利用还是彻底否定,儒学传统都自觉地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孜孜进取的入世精神参与到时代价值确立和变革的过程中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在儒学核心价值中研究当代价值观教育也是历史使然。从而国民特别是在校生能够在价值观多元化,甚至是价值观混乱的时代背景中能够利用儒学精髓,摆脱价值追求的困惑、疑虑、徘徊,确立“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
三、当代价值观对儒学核心价值的扬弃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十分重视自己的价值观教育,任何成熟的民族也都需要成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观。面对西方大众文化对我国价值观的影响和渗透,我们已经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把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然而,社会主义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不是就一定要抛弃中华传统文化构建新的文化?如果连儒家积极入世的核心价值也遭到否定我们还谈什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叩问自己:是否儒学核心价值就能够担当拯救价值体系重建的重任?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这样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就是以结合我国民族精神以及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构建新的价值体系。
(一)儒学核心价值不能取代核心价值观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中的核心价值确实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内容。但任何带有时代烙印的价值观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阶级性,儒学核心价值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流传千年,一直体现了封建阶级的文化诉求,这种诉求面对当今的市场经济和民主、科学、和谐的时代氛围显示出一定的被动性和局限性。比如儒学核心价值中的以“义”为代表的重义轻利思想,使中国人用处理兄弟关系的准则来作为处理社会关系的规范,使“人治”大于法治;“仁”强调的忍让、宽恕、克制、谦和的道德标准约束了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儒家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可避免地在客观上约束或限制了人生发展目标的多样性;儒家强调和谐、平衡、中庸,因而缺乏竞争的传统;儒家重“道”轻“器”,重人文轻理工,即“君子不器”;儒家所重视的“智”主要侧重人文知识,把对于万物的探究都看作“无用之辩,不急之察”(荀子《天论》)而缺乏科学精神。这些思想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大相径庭。因此,在本质上儒学的核心价值无法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儒学核心价值为当代价值观确立提供智力和文化支持
首先,儒学核心价值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思想传统。儒家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崇尚“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主张“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的操守,提倡晓大义,知情理,讲“诚”、“信”,重礼节,嫉恶如仇,从善如流,忧国忧民的美德,都为中华民旅的精神传统补充了源源不断的养料。
其次,儒学核心价值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越来越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历代的儒家学者始终以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神圣使命,中国历史上的儒家学者始终自觉传播、提供、强调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使得这些价值观念渗透在一切文化形式之中,从而影响到全体民众的文化心理。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牺牲精神,这种道德情操和济世情怀,是中国人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不朽精神支柱。
最后,当代价值观的确立也必须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以儒学核心价值为基础。合理面对儒学核心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制度、政策、思想宣传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和教育实践,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科学民主精神相协调,实现当代价值观同儒学核心价值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文化自觉;核心 ;农村教师;专业精神
一、重要概念界定
(1)文化自觉。通过厘清文化为人们提供的生活依据、生活方式和人生意义,通过对文化的历史、现实与趋势的观察、分析与反思,整合而成总体性的自我认识和行动规划,以不断地提高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质量。
(2)农村教师专业精神。这是指农村教师在教育场域内所传递出的对职业一致而平稳的认同感、责任感、奉献意识、积极专业意识的价值追求,是教师对教育行为所秉承的一致、连贯、自觉的行为。
二、文化自觉的核心与农村教师专业精神的关系
国家有关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颁布、实施教师社会地位的实质性提高。教师薪酬、工作条件的真正改善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但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驱力,教师的专业精神才是其职业生涯的核心内驱力。我国农村受教育人口占大多数,农村教师专业精神的养成和提升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学前和小学阶段(尤其是前三年)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奠定的重要和关键时期,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该阶段教师的专业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认为,文化自觉包含三层涵义:文化的自我认识、各文化之间的相互认识、对人类文化命运的共同认识。它以民族文化的自我认识为核心,以人类的共同命运为归宿。只有文化才是农村教师专业精神养成的内驱力,是核心的核心动力。美国国际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在其主编的《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中,说明进步的价值观、信念和态度是有助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该著作归纳出二十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对社会的其他方面也能迁移运用:
(1)宗教:倾向于富人而不是穷人。
(2)对个人的信任:信任个人的工作和创造性。
(3)道德规范:履行社会责任和遵守法律,合理地追求自己的利益。
(4)财富观:不断创新追求尚不存在的东西而不是看重已有的东西。
(5)竞争观:竞争是获得财富和地位的必备条件。
(6)公平观:分配上的公平涉及的不但是现在活着的人,还要很可能考虑到未来几代人的利益,更重视的是储蓄而不是消费。
(7)工作价值观:职业及其道德是神圣的。
(8)离经叛道的作用:思想上有疑问,才会成就创新。而创新是发展的引擎。
(9)教育不是洗脑:教育应该有助于个人创新,提出自己的真理。
(10)实用性的重要:理论必须可核实和有用,但不能功利。
(11)较轻的美德:除了重视大的传统美德,如爱、正义、勇敢和崇高等,还应该重视办事稳妥、有条理、整洁、有礼貌和准时等较轻的美德,它们能有助于效率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12)时间上的重点:时间的四个范畴:过去、现在、最近的未来、遥远的未来中,要看重遥远、人类最终命运的未来。
(13)理性:理性的人有所成就后才在一天的末尾感到,进步是大量小成就的结果。
(14)权力:理性而正常运转的社会的权力在于法律。
(15)世界观:世界是行动的舞台,等待人们有所作为以改变它。它不是一个庞大的实体,各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表现它们自己,如神、鬼、资本主义等,让人们动摇于狂热和悲观怀疑之间。
(16)生命观:生命被视为操之在我,我是主体。
(17)救己与救世:应该通过个人努力转变世界而不是拯救自己。
(18)乌托邦:世界是通过个人的创造性和努力慢慢向遥远的理想境界前进,不要寻求实际达不到的理想世界。
(19)乐观主义:人们作出一切必要的努力以保证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命运,相信起作用的是自己的行动。不要期望得到上帝或强者的恩惠。
(20)民主观:开明地、按宪法实行民主,权力分散,法律至高无上,而不是专制。
文化确实拥有这样的特质和魅力,对人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滋养,让我们不计个人得失而均予遵循做人做事的原则。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文化信念和习俗影响孩子,至少是从孩子出生之时开始,也许还开始得更早,甚至是父母对尚未出生的孩子的期望以及他们发现孩子性别时的反应都有影响。家庭、教师以及文化的其他影响源都不断地让成长中的孩子明白什么是重要的,这些信息既有短期的影响,也有长期的影响。”现在不少国家的农村地区吸收当地土生土长的孩子作为教师或教师的后备力量是有道理的。文化的润泽从农村教师小的时候就开始,让他们真正从骨子里热爱家乡,热爱农村乃至农村的教育事业,坚定不移,矢志不渝。
现有的一些文化自觉的研究不但少,而且不够透彻、深入,具有很大的跳跃性,在没有较深入探讨文化的自我认识及如何达成的基础上直接探讨教师如何创新文化,主动改善境遇,好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蔡淑兰的《文化自觉――少数民族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需要》触及到了文化的自我认识,是至今比较深的一种探索。不少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创新一直都是面临或即将面临濒危的状况,督促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实现真正的文化自觉,从本源上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文化的实质是促进我们拥有有效行动的价值观、信念和态度,创新世界,以生活得更好。本研究着重探求文化中直接与专业精神相联系的价值观、信念和态度等;致力梳理、明确农村社会的一般文化和民族文化中与农村教师专业精神相关的价值观、信念和态度,通过对其发展历史、现实状况与发展趋势的观察、分析与反思,为政府、各级教育部门和机构以及农村教师自身整合而成总体性的自我认识和行动规划,以便为培育和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精神提供参照。
三、对农村社会一般文化的认识
正如唐松林所说,如果我们不注重对农村教师的特殊素质、特殊环境与特殊资源的研究与总结,我们就妨碍了农村教师与环境的依存,以及他们建构与农村适应的独特学习和创新型模型。即农村教师的文化自觉与其特殊性不可分割。农村教师的专业精神蕴含农村的特殊性及其社会心理基础,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结。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芮德菲尔德在其著作《农民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对文明的一种诠释》中认为,务农的人们最看重生产中的巧干和实干,它是人的第一美德。由此农村的社会才能保持安全和稳定,人们才能知道应尊重什么和鄙视什么,才能对生产和生活具有宗教徒般的情怀。“从事耕种的人们憧憬的‘美好生活’”是崇拜能工巧匠,辛勤耕耘,踏实,勤俭,尊重自己的农业劳作,忠诚于农业生产和生活并一贯努力、虔诚地追求理想的生产和生活等。这些都应该是农村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与农村教师的专业精神一脉相承,应大力宣传,使教师不断深入认识。对于我国而言,农村文化还具有自然性、封闭性、边缘性、落后性的特征。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机构应该通过各种政策、法规的扶持,开展多种途径、方式的宣传和学习,使教师认识到农村文化的缺陷,让与时俱进、优秀的农村文化不断滋养教师的专业精神。
四、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儒学的核心思想是忠孝和仁爱。正如新儒家的代表杜维明先生所说,“亚洲价值观”,如同情心、分配上的公正、义务感、礼仪、公心、群体取向等,是可普遍适用的价值观;西方启蒙时期的工具主义理性、自由、权利意识,重视法制,保护隐私,发挥个人作用等等也应纳入现代儒学的价值观中。美国学者富兰克林曾经认为:节制、沉默、秩序、决断、勤劳、奋发、诚实、公正、中庸(不偏不倚,不走极端)、清洁、安详、贞洁、谦让是人人应有的基本价值,实际上加上中国的本土背景和价值内涵,就是儒学。
儒学的背景是与以农立国的经济结构,家庭为主的社会结构和权威主义的政治结构。它培育了农民坚韧强毅的性格和素质,更孕育了知识分子的气度和胸襟。特别地,它提倡的庄严性、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结合以及无限性,促使人在最坏的客观条件下表现出最好的人性光辉,这对条件艰苦的大部分农村教师的专业精神的培养是个绝好的依托。它使教师深入到身、心、灵、神各个层面进行通盘的反省,自我促进人格的发展直至不断地自我超越,不断追求创新。以杜维明先生为首的新儒学派正在探索借鉴现代西方文明而自我发展的儒学的新出路,是面对世界性的现实经验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全球意识”与“寻根意识”探索儒学的新发展。不断随未来发展的儒学精神的内涵以及由此波及的教师专业精神的内涵也会不断丰富和壮大。
五、结语
当今,塞缪尔・亨廷顿等人早就达成了共识:制订一项综合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计划,以将价值观和态度的变革纳入国家的发展政策、安排和规划。其最终成果应是取改变价值观和态度的指导方针,包括切实可行的举措,以便倡导进步的价值观和态度。其研究日程的基本部分已被拟定。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机构应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法规、政策,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法、措施,如构建文化共同体和校本教研,使教师不断钻研多学科和跨学科,培养相应的能力,紧跟社会的变革,具有辨别和鉴别多种价值观、信念和态度等的能力,以自我创新专业精神。
参考文献:
[1]蔡淑兰.文化自觉――少数民族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需要[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4):64-66.
[2]唐松林.城乡教师平等对话的可能性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7(5):11.
[3](美)罗伯特・芮德菲尔德.农民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对文明的一种诠释[M].王 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47.
[4](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91-98,261,41-43.
【关键词】生态理念 德育教育 爱国教育
一、用教育生态理念创新学校德育教育
教育的宗旨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离不开信念的支撑。因此,以新理念为引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其生命发展需要出发,创新德育的理念,创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载体,创新德育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使其主动构建自己的德育大厦,让道德生活充满活力,应该成为德育创新的突破口之一。
1 理念创新――建构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学校德育观。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单纯对德育规范的记忆和德育知识的获得。引导人们去选择和建构有道德、有意义的生活和生活方式,提升人生的信念和生命的境界,是更高价值的德育追求。生态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理念,就是要通过营造和谐沟通、宽容理解、积极向上、其乐融融的学习生活氛围和环境,使师生获得富足的精神生活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从生态视角审视学校德育,就会发现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德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使学生终身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使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加幸福。基于上述认知,形成新型的生态学校德育观,有益于德育思想的深刻变革。
2 内容创新――与时俱进,丰富德育内涵。德育内容是德育的核心,应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学校德育只有符合时代要求,针对学生需要,不断拓展学校德育内容,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要从“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需要”的基本要求出发,努力构建科学的德育内容体系,使德育内容既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特色,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3 载体创新――让德育微笑浸润人心。为了更好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德育形式需要不断创新。我们只有创造丰富多彩、内涵深刻的德育活动载体,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真切体验、实践磨练中,感悟德育的要求,接受思想的启迪,才能最终将外在的德育要求内化为健康的情感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德育对学生的人生成长与发展的巨大引导和提升作用。
4 评价创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德育评价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查、督导、评估德育质量的重要机制。斯塔弗尔比姆说过,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因此,我们要有效地改革创新学校的德育评价体系,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德育评价制度,以发挥评价的教育、导向功能,有利于学生主体的终身发展。
二、融合非主流文化,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如果说校园文化是一道菜肴的话,主流文化就是校园文化的主菜,那么非主流文化则是佐料,它对主流文化起到一个补充、增添色彩的作用。非主流文化虽然有优有劣,但丰富了校园文化,使之与社会联系得更加紧密。用爱国主义教育加以引导、渗透,使非主流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1 弘扬民族精神,融入校园非主流文化。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五千年华夏文明铸就了璀璨的中华文化,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它维系着中华民族长期的统一和延续,激励着全民族奋发有为,促进中华民族前进和发展。作为学校的政治工作者,要把民族精神带入校园非主流文化中,如在校电台多播放一些富有时代、民族精神的歌曲,经常开展一些宣扬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的活动,更大力度地弘扬民族精神。
2 加强爱国思想品德教育,竭力控制劣性校园非主流文化的自由蔓延。
(1)加强“两课”教育,为校园非主流文化确立正确方向。教师在“两课”教授过程中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研究当前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不断地改进“两课”教学,拓宽教学的模式,不再是单一灌输式教学,而是多层面、互动式教学。发挥“两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用马列主义来武装学生的头脑,特别应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培养和教育当代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学生在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下,才能分辨是非,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爱国主义教育从课堂走入生活,走入校园非主流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传授,将爱国主义教育带入学生的生活中,使爱国主义不再是单纯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导航灯”,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路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指明方向,奠定基础。
1.1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面对世界范围多种思潮、多元文化的冲击,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面对95后大学生开放的思想趋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2 大学校园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引领大学校园新风尚,对培养大学生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提高个人修养水平,努力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有着指引作用,同时也是大学校园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精髓,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道德规范,贯穿于学生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涵盖了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教育,是与师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基本价值规范,为实现师生关系和谐、学生之间关系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1.3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中华文化强调的“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所倡导的价值目标;强调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君子喻于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德不孤,必有邻”“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与人为善”等,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所倡导的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其蕴涵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的途径,同时也服务于文明、和谐校园建设。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2]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对95后大学生的特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校园文化建设将面临诸多突出问题。
2.1 受世界范围多元文化思潮冲击,校园文化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这是一个既充满梦想又具有挑战的时代。现在中国发展强大了,但人们精神文化领域的发展却没有与经济飞速发展同步,加之多元文化和思潮的侵蚀冲击,造成人们精神世界的彷徨。这些思想正在逐渐向高校渗透,导致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地位受到强烈冲击,从而产生一系列问题。一方面,95后大学生思想单纯、思维活跃、善于接纳新事物,这就容易受各种价值观的左右。一些别有用心的中外敌对势力推崇的所谓民主、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对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低俗思潮在社会上渐渐蔓延,给青年学生也带来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在校园中不潜心求学,在盲目攀比,争做所谓的“白富美”、“高富帅”,一门心思的只顾做兼职赚钱,从而忽略学习任务,最终面临学业危机,无法正常毕业。
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为指导,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3] 有利于青年学生牢固坚守正确的价值观立场,有效抵御西方国家所谓“普世价值”的渗透。
2.2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自身存在的问题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和文化氛围的集中体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发展。然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无法用定量的标准来衡量,这就会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注重形式的现象,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有的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走过场的现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仅是贴海报,挂横幅、标语,没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二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发挥学生社团等特色组织的积极作用,目前高校内学生社团组织形式多样,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发挥他们的载体作用,有的高校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但都侧重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没有将社团独具特色的文化得到宣传和推广,无法调动广大师生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中央十六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4]但是当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存在形式主义现象,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2.3 网络新媒体技术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
“网络时代推动了人类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的变革,网络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认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5]而今,网络已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成为青年学生喜爱的表达方式之一,网络为我们带来积极效用的同时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思想不够成熟,易受社会上腐朽思想的侵蚀,网络作为一种虚拟世界,传播着一些负能量的消极思想,对传统文化带来冲击和抵触,使大学生的“三观”扭曲,这就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培育带来挑战。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虽然面临众多挑战,但高校在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正能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新风尚,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3.1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导向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6]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精神支柱,对高校发展起着深远影响。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大学生的品德修养,促进和谐、文明校园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系统梳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汲取思想精华,深入阐发其时代价值,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国无常俗,教则移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是关键,持续深入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能达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3.2 发挥校园新媒体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x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好校园新媒体平台,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正面积极宣传,牢牢掌握舆论正确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弘扬主旋律,传播积极向上正能量,促进校园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氛围。高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微博、微信平台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让高校形成认真学习、积极宣传、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新媒体平台强化对校园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宣传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个的鲜活材料,通过正面宣传报道,在校园内弘扬正气,鼓励广大师生立身实干、引领风尚。同时,高校新媒体管理部门“强化传播媒介管理,不为错误观点提供传播渠道,切实增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意识和能力”。[7]充分发挥校园新媒体平台的主渠道作用。
3.3 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一种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个体的自觉行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增进认同。高校可以通过共青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和志愿者协会等组织,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教育,促进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重要传统节日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营造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氛围,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突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升国旗、入党等有庄严感的教育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大学生深刻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要义。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学雷锋活动在校园常态化,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培育文明校园风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每位大学生来说都犹如阳光和空气一样,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让青年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提升整个校园的道德基础,塑造校园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