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

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

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项目情境教学法 电子商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70-03

一、电子商务课程目标及教学现状

电子商务是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同时也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熟练掌握电子商务应用,针对不同企业从事电子商务服务的第一线复合型人才。虽然许多高职院校都对该课程进行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但是从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反馈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是很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的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主,案例和多媒体为辅,通过课后布置作业加强巩固,教学的方法手段较为单一,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互动性差,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讲授一些知识内容如产品推广方法、营销策划技巧时,如果仅通过教师讲授,缺乏生动的演示和实战的机会,对于学生来说也就仅停留在课本当中,使得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职业岗位人才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

(二)课本知识陈旧

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的行业,发展速度很快,而课本的部分知识及大多数案例从出版到课堂讲授,已落后于行业的发展。并且课本的知识体系都是以章节为单位,所涉及到的如信息安全、电子支付、网络营销、物流、电子商务交易等内容都是独立阐述而不是相互联系的,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导致学生学完后,对知识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无法进行综合运用。

(三)实践缺乏真实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求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时普遍采用在虚拟实验软件中完成电子商务的交易流程,便于学生了解“完整”的电子商务交易。但是这些虚拟的实验软件与现实企业的真实环境有着较大的差距,学生只需熟记软件中的操作步骤就能完成交易流程,但在真实环境中没有任何可遵循的固定操作步骤,需要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开展电子商务活动。

(四)考核方式不合理

课程的考核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目前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而这样的考核方式既不能客观反映出一个学生实际的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可以通过死记硬背来获取高分,也不能反映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种考核方式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电子商务课程教学需要有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把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变成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积极去探索和创新的教学模式。

二、项目情境教学法简介

项目情境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项目驱动,情境设置,能力本位”,通过设置切合实际工作岗位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完成一个或多个项目任务,以此来掌握课堂的知识内容并达到预期设定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应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出发,依据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将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设计一个或多个综合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与考核,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只是起到引导、指导和辅导作用。项目情境教学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提高实践能力

项目情境教学法是紧贴实际工作岗位,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将所学的电子商务知识按照工作岗位的需求有机的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学生能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掌握实践技能,在真实的环境中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符合培养工作第一线复合人才的目标。

(二)以学生为主

课程教学在实施项目之初,首先让学生了解项目当中所需要解决的任务,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了解要从事的电子商务活动,开展积极自主的学习和研究。学生还能边做边学,自主把控项目完成的进度及与预期工作目标的差距,有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根据职业能力需求所设置的工作项目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方式来完成,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项目情境教学法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实践

(一)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

本课程通过在真实的环境下,设计一个完整的实践项目推动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并将项目设定为不同的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又根据工作岗位的需求分解为不同的工作任务,并产生具体的学习内容。本课程以“网上商店的策划与运营”作为项目载体,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并选择合适的第三方平台,选择适合的商业运作模式,并确定经营的产品,结合目前国内网络营销环境,进行网上商店的策划、构建及运营。解决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信息安全、货源渠道、资金结算、物流配送、网络营销等实际问题,最后提交网店的策划与运营综合报告,参加项目的验收和评价。

(二)根据项目,设计学习情境

项目情境教学法的难点就是如何对教学情境的设计,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出发,依据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把项目划分为六个不同的学习情境,如图1所示。

图1 以项目为导向的学习情境构建

学习情境一主要学习电子商务的行业应用,了解网店运营平台的主要类型。学习情境二主要学习电子邮件和数字证书的申请和使用。学习情境三主要学习不同支付工具的特点及网站支付与结算的操作。学习情境四主要学习网上交易操作,熟练掌握B2B、B2C、C2C等交易流程,并能创建网上商店。学习情境五主要学习网络营销的手段及推广的技巧。学习情境六主要学习物流运作模式及特点。每个学习情境既独立又相互联系,教师针对每个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及教学方法建议。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学习情境的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一

(4学时) 情境二

(8学时) 情境三

(4学时) 情境四(24学) 情境五(20学) 情境六

(4学时)

教学

方法 任务驱动法、讨论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法 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法 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法 任务驱动法、讨论法 任务驱动法、讨论法

教师

传授 电子商务基础知识 电子商务安全 电子商务网上支付 网上的交易模式和流程 网络销售中的营销方法和策略 网络销售中的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发展起源、特点和商业模式、典型电子商务网站浏览、网上商务信息的收集 网络安全方法、加密技术、数字摘要技术、数字签名技术 传统支付方式、网上银行系统的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使用 网络销售市场分析网络销售中的买家操作流程和卖家操作流程 网络营销的主要方法和策略 网络销售中的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降低网络销售物流成本的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 提交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情况调研报告 申请个人安全电子邮件数字证书,并完成加密邮件和数字签名邮件的发送 开通网上银行,利用网银系统完成在线支付或转账;完成在第三方平台的充值、收款、付款和提现操作 提交网络销售市场调研报告、以团队位单位完成网上商店的创建和运营 提交网上商店经营报告 提交销售物流供应商调查和评估报告,完成整体项目验收和答辩

(三)根据学习情境,分配工作任务

以网店经营为导向,根据六个不同的学习情境,通过归纳工作任务和确定职业能力要求设计了17个工作任务,如表2所示。

表2 电子商务学习情境总体设计

学习情境 工作任务 能力目标 课时

学习情境一:网上开店基础了解 任务1:典型电子商务网站浏览 通过对不同模式的电商网站进行分析,了解电商运营模式。 2

任务2:网上商务信息的收集 通过搜索工具进行网上信息检索。 2

学习情境二:网上交易信息安全 任务1:电子商务安全与计算机网络安全 杀毒软件、防火墙软件等基本的网络安全防范操作。 2

任务2:安全电子邮件操作 (1)利用邮件软件中配置电子邮件数字证书;(2)能收发数字签名电子邮件和加密电子邮件。 2

任务3:数字证书的操作 (1)能进入指定CA中心申请并下载数字证书;(2)能进行数字证书的安装、查询、备份、删除操作。 4

学习情境三:

网上交易支付与结算 任务1:电子支付与网上支付 使用不同的支付手段和工具完成支付结算工作。 2

任务2:完成在线支付与结算操作 利用第三方支付平成在线充值、收款、付款等操作。 2

学习情境四:

网上交易操作 任务1:调研及分析网络交易市场 分析商务网站的主要交易模式和盈利模式,形成调研报告。 2

任务2:网上购物操作 在拍拍网、淘宝网、阿里巴巴等网站完成电子商务交易操作。 8

任务3:商品拍摄和图片处理 用摄影器材采集商品图片并对图片进行基本处理。 4

任务4:创建网上商店 在免费平台创建网上商店,网上商品信息。 6

任务5:网店店铺的经营与管理 以卖家的身份进行在线销售和网上商店日常运营管理。 4

学习情境五:网络推广与促销 任务1:网络营销 结合所经营的网上商店,合理地使用各类网络营销方法。 4

任务2:网络促销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结合所经营的网上商店设计网络促销方案并实施。 8

任务3:网络推广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结合所经营的网上商店设计网络推广方案并实施。 8

学习情境六:网上交易物流处理 任务1:电子商务中物流管理 掌握企业的物流运作模式及特点。 2

任务2:确定网络零售物流配送模式 结合经营的网店设计物流配送解决方案。 2

四、项目情境教学法的改革实践

(一)对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工作过程,在项目实施阶段我们将学生以5-6人划分为一个团队,一个团队代表一个公司,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去完成任务。在团队中每个学生进行不同的分工,有市场调查人员、摄影人员、美工人员、营销人员、客服人员及团队负责人。为能保证每个学生能全面的掌握操作技能,实行轮岗制度,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的岗位上轮流工作进行体验。这些工作任务的实践都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在淘宝网、拍拍网、当当网等电子商务网站中实现网店的的策划与运营,从而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及实践工作中的动手能力。

(二)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以项目为载体,根据工作任务内容不同灵活采用任务驱动法、讨论汇报法、现场演示法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及创新性,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1.任务驱动法

比如在设计学习情境五任务2时,要求针对网店设计促销方案并实施。团队根据这一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相互合作实施计划并完成工作任务。任务完成后,通过现场展示并与其他团队进行沟通交流,最后教师给予点评。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讨论法

讨论法是通过师生互动,以达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作用,这也是目前课程中较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改变了教师作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在学习情境四任务1中要求学生调研及分析网络交易市场,教师可以引出一些典型的电子商务网站,然后让学生讨论。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各个不同运营平台的优势及不足,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3.演示法

在学习情境三任务2中要求完成在线支付与结算操作。教师首先可以通过现场演示工作任务,学生通过观看后独立开展工作任务,自主访问网上银行开通,获取认证并通过认证开展网上支付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操作并获得技能。

(三)对考核方式的改革实践

为了避免死记硬背,从“考理论知识”为主到“考能力”为主的转变,以达到更好的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课程的考核方式由职业素养(20%)+项目过程考核(40%)+期末考核(40%)构成。如图2所示。职业素养主要包括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创新能力五个方面。项目考核主要考核项目的完成质量及完成的速度,综合学生完成每个任务后所得的综合评分,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分构成。期末考核包括了理论知识和综合技能的运用。在考核中融入了工作任务中的知识点及实践操作内容,这样既可检查学生理论掌握的程度又强化了工作能力的训练。

图2 电子商务课程考核方式

电子商务课程通过项目情境教学,以真实项目为载体,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入到学习情境中,并通过职业岗位需求设计具体工作任务,学生在完成整个项目时,掌握了完整的电子商务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职业能力的提高,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工作状态和工作角色。

【参考文献】

[1]姚立.基于真实网络环境下的体验式电子商务项目教学研究[J].科技文汇,2008(12)

[2]张晓.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项目情境教学法改革初探[J].东方教育,2013(8)

[3]占挺,王剑峰.项目教学法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9)

[4]阳志梅.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索[J].中国外资,2014(2)

[5]高佳燕.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情景化项目教学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13(8)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QJG1203)

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考核方式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习的全过程,注重对过程的评价,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实训表现进行综合的评价,以考核方式的多样化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训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考核的具体方式可以采用实训调研报告、面试、职业技能展示、策划书、网页设计作品、海报等方式进行。

2考核主体的多方化

考核主体不限于学校里的实训教师,还应该引入企业、购买者,政府等社会各部门各层次都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引入“学校+企业”双向反馈机制,从多方面评价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以“网店经营管理”实训为例,第一,可以引入电子商务运营企业对学生的网店装修、产品描述以及营销推广进行评价,第二,网络购物者也可以做为考核的主体,学生网店建好后,面向互联网中的客户进行营销推广,最终网店是否有购物者访问,是否有客户购买,购买后是否好评,这些都可以纳入考核的范围。第三,考核的主体处理真是的人外,还可以是虚拟的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对网店的评价是综合进行的,只有评价好的网店才具有良好的展现率。

3考核标准与岗位考核对接,保证实训考核的动态化

通过分析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考核发现,实训的考核并没有和社会工作岗位的职业标准结合起来,没有结合企业的岗位要求,这使得实训教学这一环节没有达到真正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需求,所以今后实训教学的开展应该与社会工作岗位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结合企业的用人要求,同时参考企业的反馈意见,保证实训考核和社会需求是一致的,最终提高实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最终达到使参与电子商务专业实训的学生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上适应社会和岗位的要求的目标。

4实施建议

4.1做好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进行及时的反思

学生毕业了,并不是考核的终止,相反,应该定期的回访学生,了解学生的动向,从职业专业技能方面、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道德方面进行学生在用人单位的认可度调查,这对实训考核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很关键的,如果学生在用人单位的反馈不是很好,应该及时调整实训考核的方式,查找原因,经过几年的跟踪、反馈、反思,一定有一个更加完善的实训考核体系。

4.2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归档

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 重要导向 课程体系

【课题项目】2015年度院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重点课题“电子商务专业社会需求情况调查及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26-02

一、我国电子商务现状及课程体系研究分析

目前,通俗来说,我们处于传播技术3.0时代。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2016年前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这足以说明中国目前庞大的网络群体,这一群体可以创造很多机遇,电子商务就是其中一列。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得交流与传播得以在跨区域、跨国之间完成。这一过程不仅仅是人口的流动、信息的传播,更是商品交换的过程。借助信息网络技术,依托于现达的交通物流业,电子商务这一行业得以在近年来急剧发展,这一便捷而又可以跨越时空限制的行业带给了人们极大的便捷,以至于现在人人都在参与电子商务的过程。急剧的兴起带来了整个社会的新气象。以电子商务最为发达的杭州为例,目前存在大约有47万家网上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到2015年年底,杭州电子商务服务业收入已达到1000亿元,创造了60万个网上就业岗位。巨大的市场需求,孕育了巨大的行业规模,也对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如饥似渴。但是具备专业基础,真正适应行业工作过程所需的人才缺口依旧很大。社会与行业的需求对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提出了要求。高职院校也要结合社会的需求来寻求课程体系的改革建设与教学的创新。

在此背景下,对电子商务的研究已然成为一门显学。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也不例外,许多学者从市场导向、理论实践结合、就业导向、课程创新等理念出发,开展各种各样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学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电子商务专业是融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目前社会所需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既是社会需求带了的机遇,也是社会给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建设带来的挑战。从2001年6月,教育部批准首批13所高校试办电子商务专业以来,截至2013年底,我国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高校267所,高职院校则多达850所。如此庞大的院校规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人才的培养必然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大学的任务之一。

从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建设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等研究论文在各种各样的刊物上十分常见。但是,许多有关的研究论文及调研报告大多以论文作者自身所处的教学环境出发来思考问题。因此,学界对于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研究方向还需探索。这就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来分析、研究、完善这门学科。高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研究要更多地结合行业动态,结合社会所需和自身的专业特点,将学生就业与专业培养计划结合,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专业高技能的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彰显学校特色的需要,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实现教育创新改革。

二、电子商务工作过程及课程建设要求

电子商务的工作过程是一个步步相连的过程,我们在实际调研中了解到,一个简单的电子商务工作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流程:

(一)摄影:选材拍摄修饰储存上传描述;

(二)美工:网页大局架构代码编辑动画展示店铺总体装修读写产品描述上架;

(三)推广营销(seo):熟悉所营销的产品了解产品的风格 为产品进行市场定位促销的推广统计并进行产品规划 布局市场投入相关对接部门的培训备战准备营销;

(四)销售客服:短期的培训课程产品问答知识探讨交流顾客咨询问答导购;

(五)售后:客户资料客户反映问题问题原因-切实解决客户回访记录客户统计记录。

这是一个简单的电子商务工作过程,它与传统的买卖交易相同,但是实际的营销过程并不简单。电子商务依托于信息技术来提供商品服务,可以涵盖计算机专业、摄影专业、管理专业、营销专业以及现代物流专业等多学科领域,这决定了它的专业培养是跨学科领域的,也涉及到多种从业资格证书以及核心岗位的人才培养。这种跨学科领域的电子商务专业体系的课程建设势必要结合行业和人才需求的实际来培养。

电子商务工作过程的特点以及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建设要紧密结合社会实际需求来确定人才的培养方向。如果高职院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与行业需求脱轨,那么势必造成人才的浪费,并滞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要采取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这是许多学科都十分注重的方面,而电子商务显得尤为重要。电子商务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注重服务和营销的行业,高职的人才培养不能脱离实际,在培养期间就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很多高职的学生,虽然专业理论能力很强,但是一到行业工作过程,就很难适应,这就说明我们的课程体系建设中理论与实践能力结合方面需要加强。

三、高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建设的构思

了解了电子商务行业的现状和电子商务工作过程的特点,在课程体系构建和创新上才能够真正推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的进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建设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程体系包含核心课程及岗位技能课程

课程体系要包含电子商务工作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包含诸如摄影、美工、现代物流、营销推广以及计算机技能等多方面的课程,要教会学生摄影技能、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掌握一些绘画和美工知识,同时还要熟悉现代物流的知识。

改变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设置以淘宝店铺、网络商城、企业网站为载体,根据电商企业经营岗位需求教授理论知识和训练岗位技能的课程结构体系。

(二)课程体系注重实操过程

电子商务课程体系要将实践操作过程放在重中之重,现代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是不容我们去停留的,讲究效率和实践能力。社会的巨大缺口和行业所需,容不得我们等到就业后再去慢慢的磨练,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暑期实践、学生企业实习、建立“校园工厂”、组织模拟电子商务活动,或者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电子商务创业,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提升具备以后从业的综合能力。要让学生具备服务能力、营销推广能力、专业技能和从业能力,这样才能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这对于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十分重要的。现在很多学校还是以理论考试成绩和奖学金作为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等到就业的时候学生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从业的综合能力,学校这种导向会直接导致电子商务教育与社会和行业需求的脱轨,造成人才的浪费和行业发展的阻滞。

(三)跨学科调动、跨领域培养,创新电子商务教育

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建设还是要靠跨学科的师资人才的推动、依靠课程体系的创新,需要对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培养。这种融合多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就需要跨领域引进师资人才对学生进行跨学科培养。需要创新传统院系分离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培养出真正适应工作需要的人才。创新才能推动课程体系的改革,这也是当前许多高职教育面临的难题,当然也是创新的突破口。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需要课程体系的创新。只有在此基础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才能够在人才与技术双发展的基础上越来越兴旺。

(四)课程体系要设置竞赛课程

学生的各类专业竞赛,表面上看考查的是学生的能力,从深层面来说,反映的是学校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教师的教学思路及专业水平,比赛也为教师提供了拓宽教学思路的锻炼机会。

技能比赛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平台。“赛中学,学中会”,通过比赛,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加入到电商创业的行动中来,还能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意识和创富的能力。为适应社会的人才培养需要,实现产教融合,以竞赛促教学,以竞赛推创新,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考虑与学科竞赛有关的实训课程。

(五)课程体系要设置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

现代电子商务是一个讲究服务过程的行业,如果没有很好的个人素养和综合能力,也很难在行业中生存。高职院校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必须要加强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积极阳光的从业性格,这样才能使其在工作中得到赏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高职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中应该包含思想品德和素质教育课程,这是从事电子商务行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一个从业者的综合能力的体现,这也是高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而言之,电子商务的兴盛已是大势所趋,电商人才的需求对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这个方向,来开展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研究、创新和建设,以就业和满足行业所需为根本,培养能够快速适应行业工作的人才,从而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状况,推动电子商务行业的蓬勃发展。其次,必须推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创新,有效地改革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的就业和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曾月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建设[J].广州:科技论坛,2014(17).

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摘要:专业硕士的培养是与学位硕士培养并行的研究生培养形式。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偏重于应用和行业特色,强调实践。本文主要阐述了MIB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和我院特色,并基于葫芦岛跨境电子商务实习基地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完善我院MIB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MIB;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56-02

专业硕士的培养是学位硕士培养的有益补充。我国从1991年开始实施专业硕士教育,主要设置了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和会计硕士。国际商务专业硕士(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MIB)于2010年开始设置和招生,旨在应对国际全球化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国际交往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一、MIB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培养目标、方式的不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有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二者处于同一层次,但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各有特色,培养规格、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教育主要强调科研,重在培养科研人员和高等教育工作者,偏重技术、理论和研究,学术性较强。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学徒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强调研究人才的培养和科研能力;二是教学科研型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多元化,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三是协作型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应用型研究人员和管理人才,普遍采用双导师制,学校和企业协同合作培养;四是教学式培养模式,以哈佛MBA为代表,以实际工作者为培养对象,强调案例教学,主要服务于应用管理人才岗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偏重于应用和行业特色。培养对象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国际商务专业硕士需要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国际贸易流程的操作实践性,同时还要拥有跨国企业管理的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国际市场环境变化,掌握现代国际商务理论与技能,具备国际商务知识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

北京服装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第三种,协作型的双导师制培养,培养目标多元化。学院主要负责教学和科研,企业负责社会实践与实习,在学校集中学习一年,在企业集中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与撰写一年。在MIB的研究方向上行业特色比较明显,服装跨境电子商务方向,主要研究服装企业跨境企业对企业(B2B)和企业对消费者(B2C)的贸易方式,包括:海外网购买家的购买行为分析、跨境外贸在线营销推广、电商网站运营管理、跨境支付、物流管理等内容。专业硕士的培养强调应用和实践,因此,我院的MIB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除了在课程体系设置和双导师制上强调实践应用之外,还依托葫芦岛泳装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电子商务的实践与科研平台。

二、葫芦岛跨境电商泳装实习基地发展现状

中国(葫芦岛・兴城)泳装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是海关总署批准的全国首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试点单位,也是全国第一家产业集群模式的泳装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葫芦岛是全国泳装三大生产基地之一。作为国际泳装生产基地、中国泳装名城的兴城产业集群特色明显。2015年葫芦岛年产量达2亿件(套),年销售额近2亿元,拥有泳装生产企业超过600户,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产品远销海外美、欧、俄、东南亚、非等地区,出口贸易额达1亿美元。葫芦岛品牌产品占国内销售市场近30%,出口占海外总市场40%,注册商标近百个,一些品牌已经在意大利、法国、俄罗斯、韩国等国注册,比如“蝶姿”、“凯迪龙”、“波尼士”。中国葫芦岛兴城产业优势主要有:

1.依托电子商务平台,泳装产业集群特色鲜明。目前葫芦岛拥有从事电子商务的泳装网店4000家,年销售额达30亿元,产业迅猛发展,国际竞争优势较强。区域内的泳装企业和电商互为依托。

2.政策扶持力度大,系统和网络建设优化。为了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引导、鼓励葫芦u产业基地建设,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2014年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试点经海关总署获批运行;首批总署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统一版系统联网试运行。电商WMS系统、ERP系统、电子通关口岸等正在进一步完善。

3.商品快速通关的绿色通道,扩大了境外市场。葫芦岛・兴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与海关总署对接,上线运行,销售增长迅速。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打破了原有单件商品跨境销售的传统销售方式,全面实现了单件商品跨境销售点击报关、点击结汇、点击退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管理方便、快捷。

“北京服装学院――葫芦岛泳装跨境电子商务校外实习基地”,于2015年依托葫芦岛泳装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彰显了我院服装产业的特色,也契合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的需求,旨在建立研究生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在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实践探索、科学研究、导师互聘、资源共享等方面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建立了稳定的研究生合作培养基地,强化了研究生实践历练和研究潜能,进一步加强了学科专业、师资力量、教学实训建设和校企合作。

三、MIB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及建议

1.依托跨境电商泳装实习基地实践平善课程体系。专业硕士的培养更强调应用和实践特色,我校的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教学的一年中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强化实用性和综合性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的典型案例教学、模拟电商平台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评价标准上,转变课程考核方式,着重考察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培养过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与实习基地开展合作。企业走访、调研、论文撰写都应该计入考核,注重培养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在第二年的实践环节,部分学时依托葫芦岛跨境电商平台实践,部分学时结合毕业论文的选题,走访企业,真题真做,解决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2.双导师制凸显商务特色,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点的建设,加强师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建立有产业特色的国际商务硕士培养体系,在同类专业中起到了示范作用。按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制订评定条件,分类评聘,大力推广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重视发挥校外导师作用。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类别特点,探索导师组制。关于双导师制中的“外导”选择上,依据不同专业学位类别特点,聘请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或企业专家及国外专家,组建专业化的教学团队。国际商务硕士的“外导”需有经济管理类的行业背景,凸显国际商务特色。加强教师培训,依托跨境电商校外实习基地,选派青年教师到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企业或相关行业单位兼职、挂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资源共享,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北京服装学院――葫芦岛泳装跨境电子商务校外实习基地”,促进了产学研平台建设,突出了校企合作,突出了产业特色,旨在培养实践型研究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课堂教学可以灵活多样,融入实践教学体系,走进企业,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和调研中进行现场教学。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商务实务操作课程和数量分析课程的比重,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量分析能力。

4.学位论文突出应用和纺织服装业的行业特色。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实践,以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解决纺织服装业的实际问题,凸显行业应用价值。强调真题真做,针对服装企业国际化战略、海外投资、服装品牌推广、国际市场营销、跨境电子商务、跨文化管理问题开展调研与研究。学位论文形式主要为专题研究、国际商务案例分析、国际服装市场调研报告、商业计划书、服装企业海外投资项目可行性报告、跨境电子商务运营方案等多种形式。

参考文献:

[1]林吉双.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6).

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一、中职物流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内容落后,脱离行业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需求的职业型人才,使他们能够满足未来求职就业的需要,这就需要中职各个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要同市场发展相适应,同时代契合。然而,纵观目前的中职物流专业,无论是课程体系、学习内容还是教学目标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整体来看,目前中职物流专业教育教学缺少明确的培养目标,课堂体系保守落后,课程学习内容落后于物流行业的发展,具体体现在:物流专业理论知识陈旧,重视理论讲解,忽视实践操作训练,学生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无法适应未来的求职市场,实践落后于行业发展。故物流专业教育教学体系有待于调整。

(二)教学相对独立,缺少与企业合作

中职学校本身是一个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教学机构,实际教学中应该掌握职业行业的发展动向,时刻建立起同客观市场形势、行业发展态势的链接,应该根据客观市场形势来逐步增加教学内容、调整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等,然而,现实的中职教学却独立运作、独自运行,缺少同企业间的合作对接,这样就无法掌握物流行业的发展态势,使得实际教学脱离于企业的人才需求,导致中职物流专业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感到力不从心,不能在工作岗位中发挥特长,中职专业所学的相关技能、技术等也达不到规定的等级,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长远规划与发展。

(三)教师理念陈旧,知识有待更新

教师是任何一个教育模式的主导与核心,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启蒙者,教师自身的思想理念、知识结构的先进与否都将直接影响学生。从目前来看,中职物流专业教师队伍的思想理念、知识结构等有待优化,如一些老教师队伍由于毕业时间较早,自身所学习的物流专业知识、行业知识等都相对落后于物流行业的发展,而且由于客观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与进步,物流行业也在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陈旧的思想理念与知识结构可能无法满足于行业发展,从而使得实际教学中,学生也无法充分吸收现代化的物流行业理念,不能掌握新型知识。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物流专业动态改革策略

何谓动态改革,指的是根据物流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时对物流专业的教学和实训进行改革,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动态增减实训项目,增加新的内容、删去不适应的内容。当然,这就需要学校物流专业教师能较好地掌握好行业发展动态,为此,在教学中笔者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深入企业调研,动态调整内容

中职教育教学体系必须时刻关注客观市场的动向发展,要根据市场变化,行业需求来对自身的教学做出调整,这样才能保持中职教育的先进地位。对此,中职物流专业教研团队需要时刻关注客观市场的变化动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也就是要深入物流行业企业、物流工作第一线来进行实践调查,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企业调研基地,走向領头行业企业,掌握其实际运作中所需的理论知识、技术经验、实践管理等,通过实践调研来形成记录,与自身现行的理论与知识等加以对比、对照,明确自身在思想理念、知识结构中的欠缺与不足,通过调研来写调研报告、实践总结等,最终将调研报告、实践总结等统一形成理论融入课程教学系统,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课程的突破式发展。

例如: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近年来网络购物风靡全国,B2B、B2C 等多种电子商务形式为物流服务创造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对于跨境物流,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调质量成为重点关注对象,需要将其纳入物流教学课程体系。

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最关键的是要保持自身课程体系、知识结构等的先进性、专业性、实践性,这样才能为先进的教学打好基础。通过教师深入行业前线、走向企业经营运营的工作,能够最大程度地掌握物流行业的发展态势,从而改革与调整物流专业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水平,实现中职教学目标。

(二)强化校企合作,动态优化实训

中职学校要想体现自身的教育教学价值,发挥在现代教育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时刻关注客观市场的发展,关注物流行业的发展,要确保能够为物流企业提供人才,故此有必要加强同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强化校企合作,才能逐步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一是校企合作,更新教师知识。中职学校要充分借助物流企业的力量来培养、培训师资,例如:招募物流企业各部门优秀的工作人员为学校内部教师提供授课、指导、交流等培训服务,让教师接受物流行业最前沿的知识。同时,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企业也应该有效依赖中职学校来对新员工实施组织培训。中职学校可以为企业的最前线员工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提升他们的学历等级,同时,丰富他们的知识系统,从而使他们更加适应企业发展与行业发展需要。

二是企业实训,把握行业动态。物流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实践型科目,中职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此,就要积极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也就是要积极把握行业动态发展,将实训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让学生通过实训来掌握物流行业的前沿发展态势。学校应该实行理论学习与实践实训穿插结合式的教育方法,组织学生走向物流企业岗位,通过当学徒、助手、助理等模式来掌握实践技术,学会物流实践技能,实现自身知识结构、技能技术系统的优化。

中职学校同样要求学生实训后要写实训报告,写出实训后的心得与总结,其中主要包括课堂上尚未涉及的知识、技能等,并将实训报告以演讲的形式在课堂上分享、交流,以此来进一步强化实训效果,让不同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三是企业办班,动态增减实训。如果在校企合作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中职学校则要加快自身的建设,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开办企业实训班,为学生模拟出一个真实的物流企业工作环境。企业班的日常学习内容、实训内容等必须要同当下物流企业的现状相匹配,也就是必须时刻保持实训的先进性,掌握行业发展动态,让学生时刻接受最先进的行业知识,受到最实用的实践教育;同时根据行业发展来动态增减实训内容、调整实训课程体系,以此来培养中职学生物流专业的实践能力。

例如:当今网络购物十分流行,一些网络电商同物流企业之间建立了合作对接关系,第三方物流成为网络电商与客户之间服务的中介,这其中第三方物流服务既要面向企业又要服务客户,这就需要进行双方协调、双向沟通,需要参与物流服务环节的人员既要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知识,又要具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