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当前就业形势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预警机制 毕业生 供求数据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是党与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模块,在高校的迅猛发展中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据统计,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749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参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逐步成为国家与社会的关注重点。如何应对就业与毕业的矛盾,必须要加强建设就业的预警机制,这是大学毕业生的研究新课题。
1就业预警机制的含义
预警机制是指在发生事情之前对未来发生事情的分析、预测、判断、后做出的一种反应机制,这能够加强预警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与主动性,以达到事半功倍。预警机制是社会的发展中对人才提出的一系列需求,对于高校的就业状况与就业形势提出的评估,其能够预测毕业生的未来状况,这为专业的学科设置、创业择业提供了前瞻性信息,为高校掌握主动权。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机制重点在于“预”,这能够预测未来多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构、就业供求等状况调整。就业率的趋势、思想、科学性、主动性能够减少结构性的失业,使得就业机制灵活,就业渠道愈来愈宽广,就业形势更加多样。
2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的意义
2.1毕业生就业与和谐社会息息相关
在社会经济体制发展以及毕业就业市场的多向选择中,毕业就业预警的建立相当重要。就业作为民生之本,而毕业生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随着高等教育逐步迈向大众化,家长对于高等教育的期待由子女是否能够考上大学逐步向大学能否顺利毕业、毕业之后能否合理择业息息相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择业与国民经济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如果想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就必须合理优化人才的资源配置,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大学生的就业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但是一定程度上就业也可能导致大学生的技能与知识毫无用武之地,这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毕业生的就业事关发展和改革。大学生是高层次的资源,大学生的就业能够维持社会的稳定。毕业生的就业有关自身教育的发展,若毕业生的就业率低,学生和家长便没了积极性,这会影响教育的全面与协调发展。
2.2平和毕业生与企业的供求失衡
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然逐渐走上正轨。一方面,大学生的数量增多,另一方面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大。这样的矛盾在于学校的师资受限,各方面不能满足当前的经济要求。毕业生在不同区域的差异日趋明显,尤其以东西部地区与南北部地区差异最为明显。在区域与经济的影响下,毕业生多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扎根,人才流动会导致低于之间的差异增大。
2.3企业与毕业生互相信任,是预警机制应发挥的作用
在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相当一部分的学校、用人机构与毕业生之间存在着失信,某些用人单位会提供不真实的公司信息,甚至还会利用毕业生就业后的迷茫、急切找到工作的心理剥夺毕业生的劳动。学校在推荐毕业生时常常会为了提高就业率刻意夸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而隐瞒某些实际情况。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会制造虚假的材料,夸张有利于自己的信息,隐瞒不利情况,有的毕业生还有恶意毁约的情况发生。这些失信一方面损害了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权益,另一当面干扰着正常的就业,制约了毕业生的就业与发展。
2.4建立毕业生预警机制,加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的竞争力包括就业岗位能力的获得以及岗位的适应。就岗位的能力获得来看,某些学生在职业的规划上方向不明、认知不足,在应聘时没有巧妙的应对策略,个人优势不知如何展现。一些毕业生没有必要的准备,对于应聘公司和应聘岗位都不了解,面试时过于紧张。就岗位的适应力看,学生没有相当的敬业精神,只重视眼前的收益,而对于长久的发展不够了解。专业技能差,缺乏团队合作力导致无法进行合作。毕业生的预警机制需要长期的谨慎分析,对在校学生有针对的教育与指导,引导学生拥有合理的就业观与择业观,提高就业的竞争意识。
3如何建立毕业预警机制
3.1建立市场与办学结合的预警机制
加强市场的研究,找准市场的脉搏,这点至关重要。高校的办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都要通过市场的需求决定。以市场为导向,掌握全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了解高校的发展,掌握经济与市场的信息,人才的需求培养,确保办学目标的科学性质。高校需要找准市场目标,确定自身的市场定位。高校在深入研究市场与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找准市场目标,根据市场目标做好人才培养与专业规划,塑造自身品牌。学校在以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为导向,确定相关的办学方针,考虑行业需求,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为经济发展与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为树立现代化的信息观念,高校必须要建立信息情报系统,及时获得高校发展的信息资源,保证在市场竞争捷足先登。我校在就业市场中进行信息的调研后,及时建立特色化的人才库,保证学生能够合理择业,同时也为用人单位的人才提供信息的供给。
3.2建立在校生的就业意向调查
首先,要以在校生的就业意向与择业调查为基础,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使其树立长远的职业意识。全面开展就业预警能够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力。第一.根据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进行就业教程的指导。第二.开通职业的教育课堂,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帮助学生分析自我,根据专业的发展与前景设立职业规划。培养良好的学风。第三.在进行针对性的就业与专题指导后,邀请老同志深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其次,掌握各时期的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必须要强化毕业生的个性化指导,因材施教。在建立专业的心理救助的队伍上,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加强,为在校学生建立就业档案,做到及时干预与了解。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式的讨论中,这样的就业指导能够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个性、知晓自己的爱好、气质与特长,为未来的就业之路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郭俊锋.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分析[J].现代交际,2013(07):221.
就业指导中心在院各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下,紧紧围绕拓展就业市场、提高就业质量、扩大学院品牌、提供优质就业岗位为工作重心,“出口畅才能进口旺”,就业办在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特别对今年的全国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为顺利完成全年就业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全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成绩与不足
(一)基本情况汇报
全年共计安排学生就业人,占毕业人数的53.1%,按所在企业生产类型;外贸企业推荐人数211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7.6%,内销企业推荐人数181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56.2%,自主品牌企业人数48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29.9%,其他企业人数9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6.2%;从事就业岗位来看;推荐制版岗位11人,服装平面设计岗位84人,服装样衣岗位21人,qc跟单岗位23人,ie管理岗位37人,一线车工岗位132人,销售岗位95人。
(二)利用多种渠道,开拓就业市场
今年全国高校有611万大学毕业生,相对我院的毕业生来讲,优势比较弱,为了更好将毕业生推荐出去,就业办利用新华人才网、各行业网站、报纸、期刊、参与各类招聘会广泛收集信息,另外与合作单位、班主任、已就业学生、兄弟院校的沟通、介绍,深挖就业市场内部资源,采集大量的岗位信息,积极联系企业、实地考察、洽谈合作,拓宽就业市场;先后与50余家招聘企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尤其是今年我们借助教育集团公司的就业网平台,帮助学生熟悉网上就业流程、制作简历,上传简历,推荐优秀学员,手把手的教学生网上求职,帮助学生完成网上求职,自主就业率达31.6%;切实提高了就业工作效率。
目前我院与智联招聘网、新华人才频道、新华就业网开展合作,20xx年毕业生首先将实施网络就业,为毕业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集中优势全面报道就业情况
就业办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就业宣传工作,全校现有对外宣传栏8个,就业办长期使用其中的5个专栏,全年更换就业新闻7次,调研报告4次、专场招聘会报道11次、同时对就业回访、招聘信息等相关内容做了及时的报道,利用教育集团网站、新华就业网、新华人才频道、兄弟院校就业板块等相关网络,及时更新我院相关就业内容;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增加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提高在校生的就业信心。目前就业办正着手搜集成功学子素材,制做《东方巴黎故事》宣传册。
(四)及时反馈促进教学管理的
就业办每个月对合作单位,通过上门访问、电话回访、邀请企业领导到校等多种方式,收集到就业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就业单位对我院教学、学生管理、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另外,也了解到毕业生对所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就业服务等情况;并将回访信息月末以就业工作报表(电子稿)的形式,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今年共计发送就业工作报表电子邮件9次,促进了部门工作质量的提高。
(五)实施就业教育加强创业指导
,我院就业指导中心重新整理规划了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自编《当前就业形式分析》、《事业职业就业》、《就业指导》、《高效人士的7搞好习惯》等10余篇课件,结合教务部门安排的职素课,对在校生实行一切以就业为导向的职素教育,让学生认识学校、认识自己、认识工作岗位;通过4个阶段24个课时的就业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克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思想,消除灰心丧气,萎靡不振等思想,鼓励毕业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帮助学生清晰定位、明确目标、增强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以及就业综合能力,全面提升了我院毕业生的竞争力,提高院校整体就业水平。
(六)完善制度保障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就业办自着手整理部门相关材料,通过的补充和完善,已经初步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日常工作各项材料,制定了部门规章制度、部门员工岗位职责、绩效考核制度,促使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搜集整理了已就业学生信息、在校学生信息、成功学子信息等并登记造册,全面把控就业工作;建立了学生推荐材料、就业宣传材料、专场招聘会材料、就业回访材料等一系列材料、工具,进一步健全部门档案、材料,全面促进就业工作规范化。日常的部门工作管理严格按照院校工作计划执行,建立工作日清制度,制定合理工作计划,严格按照月度工作计划、周工作计划,实行就业工作月清、周清、日清制度,实现当日事当日毕;部门定期召开总结会议,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在总结中提高;积极参与集团公司和学院提供的各种学习和培训班,利用外部优质 资源,学习他人先进经验,通过各种方式全面提高部门员工的工作能力;加强了部门联动,积极协调、沟通工作事宜,保障了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七)做好服务配合其他部门工作
就业指导中心全体员工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以校为家,积极参与院校各项工作,响应各部门号召。在春秋招生高峰期,在保证部门工作的同时,不遗余力的加入到招生大军中,为学院的招生工作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9月份院校迎来搬迁之喜,就业指导中心再次发扬主人翁精神,奋斗在工作第一线,顶烈日、战酷暑,为院校搬迁工作圆满成功尽一份力;11月25日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徽派服饰论坛,与会的各级领导、负责人、企业领导、其他院校的同行、服装界精英们都对这次会议的组织、召开及会议的精神给与了高度的评价,进一步提升了东方巴黎服装学院在安徽服装界的影响力。
二、工作中的不足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岗位有所萎缩,我院全体员工在院长的带领下,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群策、群力,就业办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但是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三、工作计划
关键词: “蚁族”毕业生群体;生存状态;高校稳定;社会保障;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4-0012-03
一、当前我国“蚁族”毕业生群体的生存现状分析
“蚁族”,是指代“80 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之所以将该群体名之为“蚁族”,是因为这个群体和蚂蚁有许多相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1]这个概念准确而形象地概括出当代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观念和生存状态,使该群体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鉴于此,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校漂”“蚁族”等毕业生群体对高校稳定的影响研究》课题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城市规模相对较大、“蚁族”存在数量相对较多的我国北部(北京)、南部(广州)、西部(重庆、西安)、东部(南京、扬州)、中部(郑州、开封)等五个地区的一、二、三线城市的“蚁族”聚居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定量研究。调查显示,当前“蚁族”毕业生群体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收入偏低,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
据调查,44.2%的“蚁族”任职于民(私)企业,而民(私)营企业为了盈利,往往并不履行劳动合同法,不与他们签订正式的劳动协议,致使大多数 “蚁族”劳动权益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工作岗位减少、大量人员失业,还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和餐饮服务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临时性的工作,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和劳动合同,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收入低且不稳定。
(二)住宿条件简陋,治安状况令人担忧
调查结果显示,“蚁族”主要聚居在全国各个大城市(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等)的城中村、城郊接合部等地方,以包间或包床位的方式生活,这些地方被称为“蚁域”。多数聚居村居住空间狭小、环境嘈杂、交通拥挤,不利于“蚁族”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由于这些聚居村大多在城乡接合部或近郊农村,人员相对比较复杂,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入室盗窃、抢劫、斗殴等刑事案件频发,治安状况令人担忧。
(三)媒体关注较少,易被社会忽视
“蚁族”作为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与现实生活中的庞大数量相比,在社会关注度上却是一个极少为人所知的群体。2009年12月,“蚁族”作为中国社会中的一极,正式登上中国的话语舞台。[2]这个曾被漠视和淡忘的群体才逐渐纳入政府、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
(四)心理落差较大,易产生相对剥夺感
调查显示,“蚁族”毕业生中55.6%来自农村,22.2%来自县级市,且家庭收入较低。他们的父母处于社会中下层。对于“蚁族”来说,他们从小被灌输的思想是好好学习,将来考取大学,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然而大学毕业时他们却发现,自己被排除在权力机关和垄断行业之外。这些“天之骄子”不再具有工作和生活的优势,徘徊于痛苦与快乐之间。而“生存之上,生活之下”的境况,又使得他们在奋斗过程中期望与现实出现巨大落差,在心理层面极易产生相对剥夺感,进而影响身心健康,甚至表现出焦虑、抑郁和抵触情绪。
二、当前我国“蚁族”毕业生群体对高校稳定的影响
“蚁族”作为大学毕业生的一个群体,蕴含着极大的社会能量,代表着社会最敏感的触觉,其“生存之上、生活之下”的现实境况隐含着许多不稳定因素,一旦忽视就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进而影响高校稳定。
(一)对高校大学生心理、行为和就业倾向的影响
1.心理状态。大学生大多都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阶段,对自身能力和发展前景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然而,“蚁族”那种令人堪忧的、举步维艰的生存状况、生存方式以及未知的未来发展都触动着在校大学生的神经。更有甚者,在当前就业和高房价等问题的压力下,高校一部分心理素质较低的大学生中开始出现“蚁族恐慌”情绪。这种情绪使他们心理不安、烦躁、着急、恐惧、焦虑,令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担忧。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高校校园中有45.3%的大学生因担心自己会成为“蚁族”的一员而整日忧心忡忡。如果任由这种“蚁族恐慌”情绪蔓延开来的话,无疑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2.行为实施。“四年前,我用一袋钱换回了一堆书,四年后,一堆书却换不回一袋钱,这是什么原因?”[3]199面对“蚁族”的质疑和拷问,一些心理本身存在一定缺陷的在校大学生可能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挫折感,一旦受消极外力的触动和激发,难免会做出一些偏执、不成熟行为。(1)追求务实主义。如今大学校园里的广告宣传栏上,各种各样的考试培训信息铺天盖地,参加“三考”(考证、考研、考公务员)的学生始终不曾减少。“什么有用,我学什么”这种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增加了他们实现就业的砝码,同时也强化了一切向“钱”看的学习观念和行为。“在这种狂热的举动中,短期的功利行为代替了一切,任何与之无关的教学活动都得退避三舍,道德教育更是被漠视。”[4]更有甚者,为了多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越来越多的在校生将很多课余时间选择了做兼职或勤工俭学,而不是泡图书馆、看理论书。(2)房奴一族。面对“蚁族”住宿条件简陋、治安状况令人担忧的现状,为将来留在大城市做准备,一部分家长和学生开始在毕业前就计划买房,在这种情况下,校园里出现了有房一族。然而,随着还贷压力日渐增大,这些“房奴一族”势必大幅缩减自己的生活开支,或尽可能多地安排时间打工,这些做法无疑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自己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质量。(3)沉迷网络世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消极作用。面对日益严重的就业形势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一部分在校生受“蚁族恐慌”情绪的影响感到就业前景十分渺茫,面对现实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开始变得消沉、悲观,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
3.就业取向。 “蚁族”毕业生多数抱着“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就业取向,甘愿蜗居于大中城市城乡接合部或近郊农村。究其原因,正如社会学家芒福德所言的那样,大城市就像是一个磁场,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人才和各种资源汇集到一起,特别是大城市经济社会不断发达,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与一些小城镇相比, 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更能为“蚁族”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尽管“蚁族”毕业生群体还不是真正的社会学意义上的 “社会阶层”,但其就业取向给在校大学生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据调查,受当前“蚁族”就业取向的影响,目前高校在校生的就业取向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考证一族。目前,受“蚁族”影响,大学校园掀起了新一轮“考证”,昔日的“天之骄子”――大学生纷纷以考各种形式的资格证书来增加就业砝码。“他们像所有在改革中必须接受市场竞争洗礼的人们一样,为求职、为生存、为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而努力拼搏。”[5] “有资格证书未必能行,但没有证书肯定不行”就是“考证一族”的普遍心态。(2)考“公”一族。目前,受“蚁族”影响,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公务员考试在大学校园内更是广受追捧。调查发现,许多高校准毕业生在公务员考试前几个月甚至半年或更长时间,就开始抢购各类公务员应试书籍,步入漫长、忙碌、封闭的备考之旅。如今的大学校园内,一边考公务员,一边找工作成为“考公一族”的常态。(3)考研一族。面对“蚁族”严峻的就业压力,不少大学生选择了考研,以读研来暂缓就业,更希望通过考研进修,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便为毕业后就业增加砝码。殊不知,为就业而考研的学习状况存在着学习内容较单一、视野不够开阔等隐忧,这种情况尤其在选择跨学校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当中表现更为突出。
(二)对高校招生工作、培养模式、就业指导的影响
1.招生工作。在中国,长期以来,教育被压以重注,成为改变寒门命运的出路和调节贫富悬殊的杠杆。教育的最大贡献,就是为“蚁族”提供改变自己命运的通道,从而保持流动和社会活力。只要上升的途径和机会仍在,“阶层板结”的现象就可以避免。然而,当知识不能改变命运,当“蚁族”发现自己奋斗过后,离梦想的距离不是更近,而是越来越远时,他们将会对自己的人生境遇作出何种解释?[3]35或许正如《南方周末:从“读书改变命运”到“求学负债累累”》一文里那位村民所说的那样:“如果不上大学,娃娃的未来只是农民和农民工的区别。”可是如今,即使上了大学,“娃娃”的未来却也是成为如农民和农民工一样的弱势群体。无疑,“蚁族”的艰难处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读书改变命运”神话的破灭。他们的坎坷被那些各方面条件与之相类似的高中生看在眼里,不可能不产生负面的心理暗示。高考“独木桥”的成本越来越高,“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现实已严重挫伤公众的教育投资积极性,学生的厌学情绪日增。生源不稳定而流失过多,尤其2009年波及国内数省市的“弃考风潮”中退出高考的应届毕业高中生竟达 84万。这种状况使高校招生陷入生源危机的尴尬处境。
2.培养模式。 “蚁族”现象的大量涌现与高等教育模式密不可分。这一现象给高校敲响了警钟: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后,高校务必冷静审视当前在专业设置、层次结构及办学定位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的错位。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部门根据科学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业门类,高校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6]33-34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市场需求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高校并不是根据本身的学科优势与市场需要进行合理的专业设置,重理论、轻技能、跟风走的现象仍然非常突出,从而造成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专业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某些专业过剩致使一批大学生成为失业者,另一方面,由于某些专业技术工种断档而导致技术工人严重不足。人才培养结构的严重失衡,加大了国内的就业压力。其次,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失衡。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实践经验证明,合理的层次结构应是“宝塔型”的,高等专科教育是基础。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却片面追求高层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比例失调,进而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再次,高校办学方向模糊、办学目标定位不明。这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办学层次结构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它直接影响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
3.就业指导。“蚁族”现象为大学生毕业后的状态敲响警钟,同时,也给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很大的启示。高校和有关教育部门在就业问题上不能只关注数字,更应该看到就业率背后所引隐藏的毕业生真实的就业质量和生存状况。原有的就业指导模式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确发挥过应有的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它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出来。
三、改善“蚁族”毕业生群体现状,维护高校稳定
“蚁族”作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其成因是复杂的,是社会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减少或限制其规模的扩大或改变其当前的状况无疑是一个需要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应该从政府、高校和学生三个层面寻求对策。
(一)政府方面
1.加强宏观政策调控,规范就业市场。面对“蚁族”生存的严峻现实,结合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切实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政策调控显得尤为重要。政府不仅要在宏观上加强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专业设置及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而且要在“蚁族”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通过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畅通“蚁族”大学生就业渠道,打破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束缚,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鼓励“蚁族”毕业生到非国有企业和边远地区、艰苦地区就业。尽管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学校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的“蚁族”毕业生就业市场雏形,但 “蚁族”毕业生就业市场离成熟和完善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规范“蚁族”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体资格、竞争方式、中介行为、运行秩序和争议仲裁制度等尤为必要。也只有这样,“蚁族”大学生就业市场才能得以成熟和不断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出它应有的功能。
2.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由于“蚁族”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新的弱势群体,现行的国家法律、户籍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暂时还未把其纳入考量的视野,这是造成“蚁族 ”现实状况的重要原因。鉴于此,我国政府目前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完善与“蚁族”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法律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出台有关市场就业、公平就业机会配套的法规,规范“蚁族”就业市场,优化“蚁族”就业环境。同时,通过政策工具、经济、政治、文化等手段,保证“蚁族”毕业生就业的公平性竞争,避免由于就业中靠裙带关系或贿赂带来的不公平以及由此造成的不良影响。
3.加大就业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社会中介就业服务体系。现阶段,我国面向大学生的社会中介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是造成“蚁族”现实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政府可加大对“蚁族”大学毕业生就业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社会中介就业服务体系,为“蚁族”大学毕业生提供心理咨询、就业招聘、生活救助、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给予“蚁族”大学毕业生高度的人文关怀。
(二)学校方面
1.准确定位办学方向,积极调整专业结构。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学办学方向定位模糊问题或大学角色错位现象的存在,使得高校专业设置趋同、缺少特色和优势、重复建设与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进而导致了“蚁族” 毕业生群体就业难和就业结构失衡等问题。因此,各高校要准确定位办学方向,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与就业市场需要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强化办学特色。根据不同的办学层次、类型和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不同需要。
2.完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引导大学生正确择业。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了解国家有关就业方针政策,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鉴于此,高校应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为毕业生提供信息、咨询、指导、培训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同时,应加强现代化信息服务建设,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蚁族”毕业生就业难和结构性失业的难题。
3.建立“蚁族”毕业生信息管理系统,加强“蚁族”毕业生回访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是高校学生信息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尽可能多地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相互需要的信息,并帮助毕业生最终实现就业。因此,建立“蚁族”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动态跟踪、监测“蚁族”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工作进展,并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高等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应能力,这不失为破解“蚁族”难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三)学生方面
1.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择业观的角度来看,“蚁族”毕业生择业观普遍存在着过分注重功利、个人主义倾向严重、 地域选择倾向单一和诚信意识缺乏等问题。“蚁族”毕业生应理性看待当前就业现状,转变就业观念,改变对高收入、大城市的盲目追求,根据个人的理想、性格、专业、能力及国家政策主客观条件合理确定自己的就业目标和择业方式。
2.直面就业压力,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直面就业压力、全面提升就业能力是“蚁族”摆脱就业困境的重要途径。就业能力不仅仅体现在毕业生的专业素养、科学知识,还包括毕业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良好的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基本的社会知识、较强的外语能力、开放的学习态度、健康的心理等等。同时,“蚁族”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这变化无穷的时代,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就将永远休息――认识不能片刻停顿,学习通过一生进行。”[7] “蚁族”不可能以一成不变的知识结构来满足社会日益进步和发展的要求,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的提升靠的是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3.准确职业定位,认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如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所言:“越来越多的职场人需要学习经营、管理自己,他们要懂得将自己放在最能有所贡献的地方,并努力发挥自己的所长。”毋庸置疑,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能让“蚁族”毕业生更具有独特眼光、远见和洞察力,充分认识自我,准确职业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自身能力和社会需求的差距,制定合理的就业目标,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边静,张娟.“蚁族”的传播形象建构及其动因[J]. 重庆社会科学,2010,(5).
[3]廉思.蚁族Ⅱ――谁的时代[M].中信出版社,2010.
[4]杨雄.关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华东地区大学生调研报告[M].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8:98.
[5]王卓亮.论大学生人格的现代化[J].煤炭高等教育.2003,(5).
关键词:学校体育;专业与职业分离;体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3-0045-03
专业与职业分离,即指大学毕业生所学专业与从事职业不对口或相关程度低,这种现象在我国现阶段高校学生就业中已经显现。据华南地区7所“211重点”高校近3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与职业发展调研报告》显示,2005届毕业生就业率为75.8%、2006届为76.2%、2007届为59.7%,有40%的学生所从事的职业与专业不对口,即有40%专业与职业分离。而没有就业的学生(考取研究生除外),某种程度也属于职业与专业分离,两者之和使专业与职业分离的毕业生超过半数。
根据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2008)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2007年全国体育专业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体育教育专业为70%~75%、运动训练专业65%~70%、社会体育专业为70%~75%、运动人体科学专业75%~80%、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不足70%。较低的就业中,专业不对口同样存在。
职业与专业分离对学生不公平,既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也给体育学科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等带来负面影响。从职业与专业分离的角度,探析其本质,对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以及提高就业率都有着积极意义。
1 促成专业与职业分离的因素
职业与专业分离源自高等教育外部、内部两大力量的推动。外部力量来自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刚性压力,即高等教育大众化强力推进带来的压力;内部力量来自于体育学科格局分布多样化、盲目竞争加剧。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发展战略和政府行为,目标导向性十分突出。目标取向主要是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角度考虑,具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色彩,很少考虑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及其内在规律。1999年,我国政府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报告中,明确规定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10年要达到15%的目标,在“十五”规划中这一目标的实现又被提前到了2005年。事实上,2004年,教育部统计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0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9%,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提前6年实现了15%的目标。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3%。可见,政府干预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因素。在快速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体育高等教育发展尤为明显,普通高等体育院(系),在大众化教育大趋势的压力下,挖掘潜力实现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由此造成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而正是大量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增加、人才市场的高度竞争、人才的相对饱和促成专业不对口。
同时,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推进,也促使体育学科内部格局分布多样化、盲目竞争加剧。长期以来,我国体育学科建设主要由体育专业院校(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的体育院(系)承担,而其它普通高校的体育仅仅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组成部分,所涉及的是面向普通大学生,开展学生体育教学工作、课外体育活动以及课余训练等为主的公共体育教育工作,不具有培养高级体育专门人才的职能,也很少承担体育科学研究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办学自的扩大,一些普通高校通过合并和新学科设置,主动或被动参与体育学科建设的进程。特别是进入21世纪前后,一部分综合性大学因为与设有体育专业学科的师范院校合并拥有了体育学科。一批设有体育专业的师范专科学校,由于发展需要提升为本科院校,其中一部分学校成为综合性院校,但都保留了体育专业,从而使得我国高等体育学科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体育学科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的同时,高等教育在政府刚性压力下,也快速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从而也造成了体育学科的盲目竞争加剧。由于缺乏国家级的总体规划与引导,再加上各体育院(系)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攀比,造成了专业重复设置、专业结构不合理。
2 专业与职业分离对体育人才培养的影响
专业与职业分离现象,对体育院(系)人才培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人才教育有失公平,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对学生家长不负责任的表现。大量的体育高考学子走人体育院系,希望得到良好的教育及获得满意的就业。然而,学生毕业后又不得不面对专业与职业分离的尴尬局面。其次,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大量设置的各校体育专业,相应配置了软件、硬件资源,因其产出的效益(专业与职业分离)不高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第三,学风建设与人才质量受到挑战。大量毕业学生,因为过低的就业率以及所学专业不能找到对口的职位,导致学生学习的动力缺失。近年来,大量学生厌学以及退学、考试舞弊的现象时有发生,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缺失的表现。第四,就业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如果漠视专业与职业分离现象,不从根本上加以修正,将会导致学生更加不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而就业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当然,专业与职业分离也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与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
3 解决体育专业与职业分离的对策
1)重视现实,把握体育高等人才市场趋势。
有研究对21世纪初社会对体育高级专门人才需求趋势进行预测,认为社会对体育高级专门人才总的需求状况将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对体育师资的需求会日趋平缓,城市学校和大学已呈饱和态势,农村、偏远落后地区学校尚处“缺编”或“待补”状态;对体育科技人才、社会指导员的需求相对强烈,其中体育科研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康复保健人员将成为人才市场的一大热点;社会对体育竞技人才、体育管理人才的需求会保持平稳和缓慢下降,体育院校所设置的运动训练专业、体育管理专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以上的预测是从宏观视角对体育人才未来走向的把握,我们对其应有微观视角的分析。应当依托体育院(系)所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体育事业发展计划等,正确判断社会对体育人才数量、质量、类型的要求。
2)科学规划,正确引导,避免盲目竞争。
由于体育学科存在格局分布多样化、盲目竞争加
剧的现实,应尽快出台高等学校体育人才分层分类与定位,引导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体育院系有序竞争,和谐发展。要逐步形成“分类靠政府,分层靠市场,定位靠学校,评价靠社会”的有序发展格局,引导各级各类高校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办出特色、确保质量、和谐发展。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们认为应重视“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两者的和谐发展。高等体育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同样需要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体育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特征日益突显,一方面越来越需要有高深学问的体育精英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大量的体育专门人才。体育大学和有体育专业的重点大学以及知名的体育学院,应当担当起高等体育精英教育的主力军,其他的师范院校体育院系和其它综合院校体育院系,应发挥地方特色,适当地为社会培养各类体育精英人才。对于一般体育院(系)教育的主体仍然是大众化教育承担者。
3)修正培养目标,提高就业竞争的软实力。
目前,我国各类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依旧是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专才思想”痕迹,从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都很注重“专业才能”的培养,没有把“职业与专业分离”对毕业生的影响因素明确纳入视野中。我们认为要把应对职业与专业分离或注重职业转换(不同职业变换)的能力培养纳入到目标体系中,最能体现这种能力的就是就业竞争的软实力。所谓“软实力”是相对于大学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即英语、计算机等“硬实力”而言的一种吸引力和影响力。包括个人思想品德、创新精神、人际沟通能力、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等在内的个人素质。众多研究指出,在当前就业压力面前,大学生“软实力”和“硬实力”一样不可缺失。对于体育专业学生来讲,由于职业与专业分离的严酷现实的存在,应当重视体育专业学生的“软实力”的培养,从而提高竞争与适应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各类高等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当加入“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以及未来职业转换的需要”的表述;其定位加入“具有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具备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4)建立新的通识教育加专识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