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系统理论的概念

社会系统理论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系统理论的概念

社会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第1篇

一、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

区域创新系统的产生是一个演化积累的过程。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创新理论,从而把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二十年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一书中首次将“创新”引入经济学的范畴,提出了创新理论,并认为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在商业中的首次应用,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

第二阶段是创新系统概念的提出。门斯在其《技术的僵局》一书中分析创新与经济发展周期的规律问题时,研究了基本创新的集群式出现的现象。创新集群概念的出现可以被看作创新系统概念的一种重要形式。

第三阶段是英国学者弗里曼在1987年研究日本的技术政策和经济绩效时,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他将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中的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

第四阶段是随着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逐步深入,众多学者发现,如果缺乏区域的支撑,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会特别的空泛和笼统,不能很好的解释区域层面上的创新活动,因此难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1992年英国学者库克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并在其后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较早和较全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从而开创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先河。此后,众多的国内外学者专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从整体上看,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分支。而从产生的时间上看,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是产生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之后,是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分析研究深化之后产生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延伸,它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区域化和本地化。

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整体研究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和涵义。最早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库克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是:企业及其他机构经由以根植性为特征的制度环境系统的从事交互学习。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库克的定义:(1)交互学习;(2)环境;(3)根植性。

还有其他国外的学者也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定义。瑙韦莱斯和里德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内一套经济的、政治的和制度的关系,能促进知识迅速扩散和产生最佳业绩的集体学习过程。”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从国外迅速传到了国内,国内众多学者在借鉴国外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融合了我国的具体实践,提出众多对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定义和看法。如黄鲁成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创新机构和组织)、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

丁焕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区域内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为创新、储备、使用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

以上观点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描述。综合分析已有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可以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内涵有以下几点:(1)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2)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单元;(3)不同创新单元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4)创新单元通过创新(组织和空间)结构自身组织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影响;(5)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自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国外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主要是阿希姆和艾萨克森的观点。他们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两类主体和它们之间的互动构成的。第一类是区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同时包括其支撑产业;第二类主体是制度基础设施,如研究和高等教育机构、技术扩散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

国内学术界对区域创新系统构成有多种看法。胡志坚和苏靖认为,构成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要素有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其中主体要素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功能要素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环境要素包括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张敦富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应包括创新结构、创新资源、中介服务系统、管理系统四个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主要组成部分。

综上国内外各种观点,这里可以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了三个子系统,即主体子系统、运作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主体子系统有三个要素:一是企业;二是研究和科研机构;三是中介机构。运作子系统主要是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即创新运作的各个环节。环境子系统是指政府的政策法规、基础设施等。

(三)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和功能。一般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客观性、多样性、整体性、自组织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研究侧重于区域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的区域竞争能力以及区域整体竞争力的贡献。黄鲁成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应具有:(1)协调功能;(2)催化功能;(3)化险功能;(4)解惑功能。

三、区域创新系统的衍生研究

(一)区域创新的过程研究。关于区域创新过程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创新运行机制;另一个是区域创新的模式研究。

1、区域创新的运行机制。运行机制是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创新的必要条件,只有运行机制形成并运转正常,区域创新系统才能进行创新活动。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有人认为主要包括:(1)利益驱动机制;(2)学习培训机制;(3)决策信息机制;(4)竞争协作机制。

2、区域创新系统模式。纵观国内外各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模式的论述,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把区域创新系统的模式分为线性模式和非线性模式(网络化模式);另一类是分为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

(1)线性模式与非线性模式。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观点提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观点认为,技术创新的过程一般遵循发明―开发―设计―中试―生产―销售等简单的线性过程。内尔森等学者较早的提出,由于创新过程的长期复杂性和外部的不确定性,企业创新能力不能仅仅限制在单一的企业内部,创新过程不再是简单地按照原来的线性模式发生。而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创新的结点,而创新的来源也扩展到企业的供应商、客商以及内部的市场化过程。相对于线性模式而言,以上创新模式可称为非线性模式。

(2)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学者傅家骥在参考了国外的研究成果后提出了三个基本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发展模式: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合作创新模式。

(二)区域创新环境研究。区域创新环境概念是由1985年成立的欧洲创新研究小组(GREMI)率先提出的。他们将创新环境定义为:在有限的区域内,主要的行为主体(结点)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集体学习过程,而建立的非正式的复杂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提高了本地的创新能力。有国外学者认为,本地环境(主要指社会人文环境)作为创新的“温床”或孵化器,对于创新的产生具有决定作用。还有国外学者认为,创新环境是指整个地域生产系统的创新问题。创新环境的内容,不仅仅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对于生产问题和市场机会的共同理解、企业家的精神、企业的行为模式、企业利用技术方式等,更应考虑到企业外部的技术文化、技能、劳动力市场等非物质的社会文化因子的创新环境。

四、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评价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自上世纪末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并很快的与实践相结合。但毕竟发展时间比较短,因此在参考了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发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体系没有完全建立,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都是以案例为基础,不同的案例都有不同的政策环境和组织结构。且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在一些基本概念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不同学者在界定区域创新系统时具有不同的创新观点。

2、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缺乏对创新服务的分析。区域创新系统往往基于对高科技企业的研究,这些企业既是新技术的生产者,也是新技术的使用者。在一个交互式网络创新环境中,中间服务部门起着催化剂和协调者的角色。对于创新服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创新系统理论缺乏研究。

社会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系统;过程思想;群体经验;过程因果

中图分类号:B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4)02-0047-05

收稿日期:2013-11-2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后期的时间管理――明清时代之颁历制度研究”(13YJC770044); 华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社会系统的过程机制研究”资助

作者简介:刘益宇(1982-),男,内蒙古卓资人,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过程哲学、系统哲学、科学与宗教。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group experience in social systems

LIU Yi-yu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 Adminestration Research Center,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 China)

Abstract: The third wave of social systems puts forward an urgent problem about how to find a suitable theory to describe the social process of group experience, especially the generating process of group experience in social systems. The process thought offers principal analytical tools for exploring such a problem. The process thought constructs an experience model with hierarchical features of feelings, transference of feelings, prominence of objective experience and processing causal efficac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 between individual and group experiences and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for the generation and its cause of group experience in social systems.

Key words: social systems; process thought; group experience; processing causal efficacy

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具有普遍性理想的一般系统理论及其影响下的系统运动,在解释自然系统方面取得空前成功,而在解释人类社会方面进展缓慢,主要是以系统隐喻的方式来理解人类社会,但这却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是否可以用系统概念和方法来解释所有层次?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独特性?复杂社会系统如何产生?什么样的社会系统更加有效和稳定?稳定的社会系统如何进化?社会系统中个体的作用是什么?个体经验与群体经验如何互动?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理论来描述社会过程。进一步说,如何进行社会过程的经验研究。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索耶(R.Keith Sawyer)教授将复杂系统突现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社会系统的经验研究,认为人类主体交流具有独特的复杂性,需要重视三个层次的研究:个体、个体的相互作用动力学、群体的社会突现的宏观性质,提出了“非还原个体主义”的“突现范式”(The Emergence Paradigm),以解释社会群体的复杂现象如何从个体相互作用中产生及传播。然而,索耶的突现范式依然没有回答一个基本的问题:社会过程群体经验生成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一、社会系统理论三次浪潮的范式转换

社会系统理论经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第二次浪潮是源自60年代至80年代的一般系统理论,第三次浪潮是基于90年代的复杂动力学系统理论的发展[1]7。三次浪潮的主导范式依次为:结构范式、相互作用范式、突现范式。在范式转换中,社会过程的群体经验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系统理论的核心问题。

(一)社会系统理论的三次浪潮

社会系统理论第一次浪潮是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在第一次浪潮中,帕森斯在其主要著作《社会系统》中,利用系统理论和控制论提出著名的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所说的社会系统就是结构,而这种结构预设了系统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系统模块具有其固有的原则。帕森斯结构――功能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可分解性。这种可分解性不仅体现在结构上,也体现在功能上。帕森斯主张,任何社会系统都俱备四项基本功能:A―适应(adaptation)、G―达标(goal-attainment)、I―整合(integration)、L―维模(latency:pattern maintenance )[2]。功能的可分解性的一个结果就是功能的局部化。“在社会系统中,与系统有关的作用和功能之间有相同顺序的关系,正如有机体中器官和功能的关系”[3]。然而,帕森斯理论的主要问题在于将社会系统理解为均衡的、静态的和可分解的,在一定意义上,社会系统被还原到个体层次上解释。在这种结构-功能系统中,群体经验被概念化为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最终用功能来定义解释。

参考文献:

[1] R.Keith Sawyer. Social Emergence: Societies as Complex Systems[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7.

[2] 颜泽贤,范冬萍,张华夏.系统科学导论――复杂性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1.

[3] Parsons, Talcott. The Social System[M].Glencoe, IL: The Free Press, 1951:115.

[4] Kauffman, Stuart A. The Origins of Order: Self-organization and Selection in Evolution[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15.

[5] Harvey,David L, Michael Reed. Social science as the study of complex systems[C]// Douglas Kiel, Euel Elliott. Chaos theory in the social sciences: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6:306.

[6] A. N. 怀特海. 过程与实在[M].周邦宪,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7] Whitehead A N. Process and Reality: An Essay in Cosmology[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8:16.

社会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自我分化 焦虑 自主学习 学业自我概念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12年科研计划项目12JK0302阶段性成果。

美国心理学家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为研究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开拓了新的视角。自我分化能力作为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个体区分理智思维与情绪反应的能力,即在重要关系中平衡亲密与自主的能力。自我分化水平高的个体其心理更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更强。[1]

国外研究表明,自我分化与社会焦虑、人际关系、心理社会发展、自我认同感的发展以及心理适应、心理健康都密切相关,主要研究结论如下:[2]

1.自我分化与焦虑呈负相关。Bowen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的自我分化水平与他体验到的焦虑呈显著负相关。Nancy则发现自我分化不良的个体在面对外界压力时更能体验到内心的痛苦和焦虑。Skowron认为,自我分化水平高的个体拥有良好的心理调整和社会问题解决技巧。

2.自我分化与自主能力呈正相关。一些自我分化与自主性的研究结果指出:青少年若和父母的情感是隔离的,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越低,自我分化水平和适应能力也越低(Williams & Small,1986)。

Bowen自我分化理论也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个课题。但国外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家庭治疗和心理咨询方面,而国内有关自我分化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国内的研究只在介绍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时提及自我分化的概念,还未见实证性研究。本文将自我分化能力引入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分化能力,有助于降低其学习中的焦虑情绪,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影响其学业成绩。

学习者的自我分化力

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family systems theory)家庭是一个情感系统。系统中的成员在情感上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在学校生活中,学校是一个小社会,班级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似家长,同学似兄弟姐妹。在班级中,班级成员之间不可避免地在思想和行为上会相互影响,人际关系的好坏、自我分化能力的高低以及学习者的情感状态都会影响其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由此可见,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个人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与学生的自我分化能力有很大联系。

根据鲍恩的家庭系统理论,分化能力高的人一般具有独立的思想,能坚持自己的观点、态度和目标,能够理性地看待事物,不易受他人的影响,而分化能力低的人要么没有主见,摇摆不定,要么完全忽视别人的想法和意见。同样,在学校生活中,自我分化能力高的学生一般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勤于思考,不会人云亦云,而且他们一旦认准目标不会轻易放弃,最后的成功往往属于他们。

本文从“自我分化力”的角度入手,结合内外因等不同因素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造成学习者学习成绩巨大差异的原因,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借鉴。

自我分化能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1.自我分化能力对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影响

学业自我概念指个体对自己学业能力的一种自我知觉,是个体对自我学习能力的比较稳定的看法,是学生对于自己完成某些任务的自我评价和判断。[3]

学业自我概念会对学生选择何种学习任务、遇到困难的坚持性及在学习上所付出的努力产生影响。以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为例,由于他们在学习上不断经历失败,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丧失信心,最终产生强烈的习得性无助感。为了避免失败,他们逃避学习、学习动机逐步降低,学习成绩自然就会越来越差。由此可见自我概念的形成会受到学业成绩的影响,而已形成的消极自我概念又反过来压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2.自我分化能力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尼克洛斯(Nicholls)等人认为,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投入有两种方式,一种叫任务卷入(task involvement),另一种叫自我卷入(ego involvement)。任务卷入是指个人希望通过自主地完成任务来发展自己的能力,任务卷入者不会把成败看作是对自己自尊的威胁,它可以增强个体完成任务的内部动机;自我卷入是指个人通过与别人比较,以成功或挫折来肯定或否定自己的能力,它往往与自尊相联系,削弱个体完成学习任务的内部动机[4]。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属于自我卷入,他们常常根据老师、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以及态度,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这正是学生自我分化能力偏低的表现。我国的教育教学通常是更多地强调认知因素,而忽略情感认知方面的因素,显然这样会加剧自我概念偏差的那些学生的挫败感,因此这类学生就会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自己能力的不足,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学习动机,产生厌学情绪。

3.自我分化能力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

社会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间灰数;相离度;群体理想点;接近度;群决策

中图分类号:0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1-0022-04

一、引 言

群决策是决策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多学科的相互交叉,人们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许多问题单个决策者已没有能力处理,需要集中集体的智慧才能创造性地加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复杂系统的多属性决策中,为了使决策、评价结果尽可能贴近客观实际,尽量减少单个决策者偏好所引起的偏差,一般采用群体决策,以避免单人决策的片面性,使决策更科学,有关群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并得到了成功应用。在决策分析中,重要的是准确地获得决策者真实的偏好信息,由于受主客观等许多因素的干扰,决策者的偏好信息往往是模糊的或不精确的。同样,在多属性群决策中,每个方案下的属性值只知道大致范围,而不知其确切的值。这种只知道大概范围而不知其准确值的数称为灰数。把含有灰数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称为灰色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文献将用于个人多目标决策的灰色关联理论推广到群体决策情形,引入个体理想最优效果和群体理想最优效果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多目标群体决策问题的灰色关联模型。文献利用数值分析中的幂法和群决策系统的熵模型,讨论了一类灰色群决策问题.但未见文献讨论权重信息部分已知的灰色多属性群决策问题。在管理学、经济学、行为科学和工程中,通常会遇到决策人的属性权重信息部分已知、方案的属性值为区间灰数的灰色多属性群决策问题。因此,将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到群体决策分析中,有利于促进群决策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与发展。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对各决策人的属性权重信息部分已知,方案的属性值为区间灰数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进行探讨。

社会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系统论 复杂系统 整合式设计 模块式设计

引言

在现代科学的整体化和复杂化发展的趋势下,人类在面对巨大的、关系复杂、参数众多的复杂问题面前,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固有的传统方法在这些问题面前显得一筹莫展,新兴的系统分析方法却能顺应时代、创造性地为现代复杂问题和任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系统论作为现代科学的新潮流,在完善自身的同时也促进着各门科学的发展。应用到今天具体的设计中,一方面越来越复杂的设计纷至沓来,另―方面,作为交叉性很强的设计学科本身来说,也应该建立在系统论理论之上,设计对象不应只看成单独个体,而应该从内部、外部以及内外部构成的整体,放置在一个系统中考虑,本文从系统论设计方法为主题,以探究系统论设计的在当下的应用情况和在未来设计方法所占有的地位为目的,其实质意义在于系统论不仅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反映了现代文化的时代特点,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所以它的方法能够得到广泛地应用,故本文希望能从系统论这一整体概念中得出适用于设计中的一般方法和启示。通过比较国内外系统设计的差异与相同点,以及发展现状,试图建立系统论设计方法与其他设计思维方法之间的关系,比如复杂性设计思维方法等。

1、概念界定

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是研究复杂系统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又称普通系统论。现代科学可按所研究的对象系统的具体形式划分成各门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也可按研究方法划分成两大类别,即简单系统理论和复杂系统理论。一般系统论是研究复杂系统理论的学科,着重研究复杂系统的潜在的一般规律。而“系统设计”中“系”指关系、联系,“统”指有机统一,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谓系统设计即用设计手段创造单个要素或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就是将设计对象当做一个整体的系统来加以认识和研究,从全局出发,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看做是子系统或要素,并通过整合,将这些子系统或要素置于一个大的外部环境中加以考虑,从而建立起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

2、原理阐述

“系统”一词由来已久,在古希腊时期,系统指的是复杂事物的总和。发展至近代,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常用“系统”一词来表示复杂的、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在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从基本粒子到宇宙、从细胞到人类社会、从动植物到社会组织,无一不是系统的存在方式。近代以来完整地提出系统理论的,则是奥地利的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他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贝塔朗菲在研究理论生物学时,用机体论生物学批判并取代了当时的机械论和活力论生物学,建立了有机体系的概念,提出了系统理论的思想。从三十年代末起,贝塔朗菲就开始从有机生物学研究转而建立具有普遍意义和世界观意义的一般系统理论。1945年他发表了《关于一般系统论》,这篇文章可以看作是他创立一般系统论的宣言,研究系统中整体和部分、结构和功能、系统和环境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理论。而所谓系统思维则是指以系统论为基本思维模式的思维形态,其基本原理包括:

2.1 整体性原理

整体性是系统的最基本的属性,因此应该把系统作为有机的整体来看待。构成系统的各要素虽然具有不同的性能,但它们是根据逻辑统一性的要求而构成的整体。系统不是各要素的简单集合,系统中各单元及其组合必须服从整体的要求,必须以整体观念来协调系统内部的诸单元。

2.2 相关性原理

系统内各单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系统中相互关联的部分或部件形成“部件集”,每个“集”中各部分的特性和行为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这种相关性确定了系统的性质和形态。

在模块化系统中,相关性体现为模块化系统中的链网状的接口系统,如模块之间的机械接口、电气接口、机电接口、各种物理量与电学量的接口、信息接口等;另外,还需考虑模块及系统对环境的接口,如对气候环境、生物与化学环境、机械环境、电磁环境的适应性等;此外,还有模块及系统与人的接口问题。只有充分注意各个接口的协调和匹配性,才能保证系统整体的良好质量及可靠性。

2.3 层次性原理

具有层次性是系统的普遍特性。一个系统可按其功能或结构分成若干层次,即系统由子系统组成,而子系统又由更小的单元或要素组成,如此层层相套。

2.4 动态性原理

物质和运动时密不可分的,各种物质的特性、形态、结构、功能及其规律性,都是通过运动表现出来的,要认识物质首先要研究物质的运动。现实系统一般都是动态系统,系统各要素间及系统与环境间存在物质、能量、信息(如原材料、动力、市场等)的流动。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系统的动态性使其具有生命周期。

2.5 目的性原理

系统具有目的性,系统的目的和要求既是建立系统的根据,也是系统分析的出发点。在建立系统时,首要任务就是确定系统应达到的总目标(目的和要求),以此来确定各子系统的分目标,并为实现总目标而对系统结构及时地加以调控,目标不明确的系统是无实用价值的。

3、国内外研究脉络

3.1 国外系统论设计研究脉络

系统论(或称普通系统论)是由贝塔郎非创立的一门逻辑和数学领域的科学,其目的在于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一般原则。他于1948年出版的《生命问题》一书一般标志系统论的问世。贝塔朗菲提出生物的开放系统理论,为生物进化的自组织系统理论建立开创了先河。之后又有相关学者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欧文拉兹洛和布达佩斯俱乐部发表广义进化理论以及建立《广义进化论》、《广义进化论研究》等杂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欧文・拉兹洛在《系统哲学导论》中对于系统哲学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这两方面来进行阐述。他认为,自然系统具有整体性和秩序性,而一个有序的整体是一个非加和系统,其中各种固定的力强加于若干恒定的约束,由此产生一个带有各种可计算的数学参数的结构,整体的概念则与其孤立的各部分特征相反,对于整体概念而言,系统是指整体具有它的各单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整体不是其各部分的简单迭加。社会系统中的系统定义则必须有边界,有终止点也有起始点,在社会中,系统可以被说成是仅延伸到在其特定层次上的关系集。

3.2 国内系统论设计研究脉络

国内来说,对于系统论研究得觉早的则是钱学森,他在《创建系统学》―文中,提出出统科学的层次模型,其详细分类如下:

第一层:系统观。次是系统学,它是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这是系统的哲学和方法论的观点,是系统科学通向哲学的桥梁和中介,

第二层:技术科学层次。有运筹学、系统理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是系统工程的直接理论

第三层:工程技术层次次。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等,这是直接改造自然界的;

4、国内外系统论设计应用

4.1 国外系统论设计应用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形象设计和图标设计是很好的系统设计典范作品,这套图标是由德国现代设计灵魂人物Otl Aicher携他的团队共同完成,体现了德国的功能主义的核心价值,标志设计明显受到了光效应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影响,在色彩的运用上特意回避了德国的专色一红与黑,而是用冷静而不乏活力的蓝绿搭配贯穿,其系统设计可以说是瑞士国际风格的最辉煌的代表,每个标志的设计都是建立在系统网格之上,才用模数化单位处理方式。比如其门票设计体现了功能至上和少就是多的设计理念,通过色彩,图表和网格对各类信息进行规范和系统管理。

而现在,系统设计更多地应用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上,即为CIS,CIS战略一般由三大要素组成: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活动识别Behavior Identity、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三个要素之间具有很好的系统性,企业理念是企业的精神和灵魂。理念就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的观念,也是CIS战略的核心。活动识别是企业动态的识别形式,企业的各种活动要充分体现出企业的理念,这样才能塑造出良好的企业形象。视觉识别是企业的静态识别形式,企业的标志、标准色是通过视觉系统将企业的形象传递给大众的。而活动识别和视觉识别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思想内容,充分反映了企业的精神和理念时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4.2 国内系统论设计应用

国内设计在系统化比较成熟的则是家具模块化设计,家具模块化是为了取得最佳效益,从系统观点出发,研究产品或系统的构成形式,用分解和组合的方法,建立模块体系,运用模块组合成产品或系统的过程。家具模块是指能组装成家具产品的、可批量生产的、具有一定功能和接口结构的通用家具零件、部件或组件。家具模块可以单独设计制造,也可以预制储备以供急需,还可以规模生产以降低成本,甚至可由专业厂家制造,成为独立的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其本质指在对家具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的家具功能模块,通过功能模块的选择与组合构成不同的家具,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设计方法,是通用模块与专用模块通过标准化的接口组合成家具的设计方法,同时兼有标准化设计、组合化设计,和多样化设计。

5、系统论设计研究内容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这就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而且是具有科学方法论含义的理论,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系统论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反映了现代的时代特点,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所以它的方法能够得到广泛地应用。系统论不仅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而且也为解决现代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等方面的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系统观念已渗透到每个领域。而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用优化系统观点来看问题。事实上,系统论可以应用到各个研究对象,因为事物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所以系统论自然也可以用于设计。于是所谓的系统论设计内容便可以定义为:研究设计整个系统、整个系统中的设计基本元素、以及设计物所处的社会和自然大环境。其体系结构分为可分为整合式结构和模块式结构。

整合式产品体系结构可以定义为整合多种功能组件的一个整体产品物理结构,这种定义同时也表明,这一类型的产品个体往往能够执行多种功能。这时,产品整体发挥了功能系统的作用,各部件间是功能共通状态,换言之,产品的某两个元件在它们的界面上存在相互间的作用和交融。其应用对象往往是成本高产品,因为这些产品一般不需要通过采用其他产品标准配件的方式来降低本身的成本。正是因为这种方式,产品的每一部分都必须经过精心设计,使其符合组装的精确要求并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

产品模块化可以定义为复合产品的结构单元,它们与功能体系中的功能分支或节点相对应。模块化产品大致可以定义为由不同的结构件或模块共同构成,发挥整体功能效用的机器、组件或元件。其优势往往体现在后期的加工制造过程中,正是由于这一点,在初期设计阶段却往往容易忽略,在设计开发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产品的某个单元具有更多的潜在用途,而将这些用途加以利用之后,能够加速产品的研发过程并降低成本。

6、理论优劣分析

系统论把结构方法和历史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统一起来,从而也为人们认识客体及其运动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它改变了主体的思维方法,给整个方法论带来了深刻的革命性变化。它使人们的研究方式,从以个体为中心过渡到以系统为中心,从单值的过渡到多值的,从线性的过渡到非线性的,从单一测度的过渡到多测度的,从主要研究横向关系过渡到综合研究的纵横向关系。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科学和世界的图景,改变了科学知识体系,改变了社会的结构,同样也引起了主体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刻质变。

同时系统论设计思维方式在当今日益复杂化的“人-社会-自然”的系统关系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能够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其次,可以保证产品功能意义实现。最后,系统设计是形成产品的有效方式。它能对产品的最终形式作出有限界定,有利于创造多样化的设计方案,在多种方案之间通过系统综合和优化,寻求最佳方案,这是形成新产品的有效方式。而系统论设计的劣势则在于不太关注整个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个人,可能会因为太过关注整个设计系统,或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而忽视了内部单体的关注,对于单体的细节设计考虑有所欠缺。

7、系统论设计与其他设计思维的联系

莫兰认为系统论超越了还原论,复杂性理论又超越了系统论,它们代表着科学方法论依次达到的三个梯级。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思想: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核心是适应产生复杂性。复杂系统中的成员被称为有适应性的主体。所谓具有适应性是指它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主体在这种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或者“积累经验”,并且根据学习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整个宏观系统的演变或进化,包括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新的、聚合而成的、更大的主体的出现等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派生出来的。同时钱学森先生也在著作创建系统学中所提到的系统与复杂性存在着以下关系:

他还认为所谓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是指子系统众多并有层次结构,子系统之间关系复杂,并且与环境连通的系统。这是钱学森探索复杂性的中心概念。所谓特殊的复杂巨系统是指以人为主体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南非哲学家保罗・西利亚斯认为系统本生就分为“复合”系统和“复杂”系统两种系统类型,所谓的“复合”系统是指:一个系统尽管它可以是由极其大量组分构成,但倘若可从其个体组成而获得关系系统的某种完整描述,那这样的系统仅仅就是复合的,喷气式飞机和计算机就是复合的。另―方面,系统组成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叫做复杂系统,这种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是不可能通过分析其组分得到完全理解。而且,这样的一些关系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流动着、变化着的。

事实上,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归纳,基本上系统性与复杂性存在着以下关系:

(1)复杂性是来源于系统中,存在一定的归属关系,属于一种复杂巨系统,而其殊复杂系统则是社会系统,同时又是现今系统论设计方法所关注的最基本点,任何设计方法或者思维脱离了社会系统这个大前提都是毫无意义的,所以系统论设计应关注本身内在的复杂系统。

(2)复杂性思维方式不仅来源于系统论,并且在此基础上有了自己的发展,它超越了系统论,变得更多样和不可控。

(3)现存的系统设计在整合式结构与模块化结构上关注得比较多,而在复杂系统中则提到系统组成之间、系统与环境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虽然系统论设计中也有提及,但其并没有从复杂系统的层面来考虑。只有在系统论设计的基础结构上,结合复杂性层面的思想,让系统设计组成更加流动和变化,具有自适应环境的特性,系统论设计方法才能发挥其最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