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教研团队建设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建章立制,营造教研氛围
必要的团队管理制度,为教师的参与教研提供了一整套角色的行为规范模式,使教师在团队研究活动中有章可循。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成员的高效教研团队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形成了良好的制度氛围。
为促进团队教研活动的规范、有序,学校制订了可操作性强的《金山路小学高效教研团队建设实施方案》。为配合教研还建立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一系列制度,如,教后反思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校本教研例会制度、互相听课制度、课题管理制度、目标激励制度、教研成果推广制度等。在校内营造了浓厚的“高效教研”文化氛围。
二、因地制宜,组建高效团队
1.创建跨学科教研团队
金山路小学的前身是厂矿职工子弟学校。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厂矿大幅度扩建等因素,学校的生源有了一定的萎缩,教师人数也相对减少,尤其是年轻教师人数偏少。学校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成立了跨学科教研团队。教研团队内有语文教师、数学教师,也有艺术和体育教师。因为学科的不单一性,使教研团队里充满着感染和渗透,达到了纯学科组合所不能达到的效应。
2.组建名师工作团队
学校依托区教育局的名师交流资源,成立了名师工作团队。名师工作团队主要是整合学校语文、数学和综合三大常规教研组的力量,引领常规教研。名师工作组每两个星期举行一次教研例会,就当前教育的热点和难点以及各教研组在开展教研活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开展教育研讨和交流,拓宽教研思路,拓展教研的层次,提升教研内涵。
3.成立课题研讨团队
以课题组为基本单位的教研团队,是新课改形成的特色,教师充当着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角色。对于一支教研型的团队来说,共同承担一项课题研究的任务是提升教研型团队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我校根据申报的两项市级课题,成立了两个团队。学校依据其课题研究方案,适时地组织教学开放、城乡互动等主题活动,促进课题研究深入开展。
4.设立任务工作团队
任务驱使下的协作组织,是以目标工作安排形成的临时的团队,是学校高效运转的重要标志。因为一些任务的驱使,有的团队的协作是不固定的。学校根据目标工作安排,临时选定负责人,相应地会成立临时的团队,任务完成即宣告结束。学校每年举办的艺术节、读书节以及参加各类集体比赛的赛前训练等都设立了与之配备的教研团队,这些团队在共同合作中,使教师的优势得到了互补。
灵活的教研团队建设,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团队的凝聚力和鲜活力。这些教研团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叉;既相对固定,又相对机动。在彼此的合作、探究和启智中,获得了同步的成长。
三、创新形式,务实团队研究
1.加强学习,提升团队素质
一个高效的教研团队首先应该是一支学习型的团队。学校以常规性学习和主题性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一是转变学习意识。学校不定期邀请领导、市、区教研专家和不同行业的知名人士来学校开展专题讲座,讲座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让教师感受学习是自己工作的必需,将学习作为自我提升的重要手段,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是提供学习资料和平台。学校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学习的条件。充实阅览室的教育类的图书资料,要求教师每学期阅读一定数量的教育期刊,撰写读书体会。常态化开展送教下乡、外出学习培训等学习活动,搭建教师交流和成长平台,提升专业能力。
三是养成交流的习惯,共享学习的乐趣。学校常态化开展“教师大讲堂活动”,教师例会每两周安排一位教师交流读书和学习体会,尤其注重《课标》理念的实践和解读。
四是形成外出学习汇报制度。学习归来,教师采用教研课、讲座或以自我反思等多种形式进行总结。
2.固化程序,引导人人参与
建设好高效教研团队,关键是要调动教师主动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学习、实践、研讨与反思。教研活动中,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教研中,只有当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主动参与的时候,教研才能实现它的促进功能。学校要求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应该有研究的主题,确定研究的形式,明确研究的流程。建立轮流主持制度,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体,人人参与,相互促进,相互学习。
3.扎实实践,厚实教研成效
一是开展好专题式教研。每学期各团队商讨确定一个研究专题或主题,大家事先做好准备,推选一名教师组织实施一个活动为案例。全组教师在平等的氛围中,针对施教的每一个环节或细节进行观察、研讨、交流。通过自我反思和集体反思,集中群体的智慧解决身边的一个个问题、困惑,真正提高教师评价教育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开展好合作式教研。积极探索备课制度改革,实施集体“二次备课”制度,大力推进“和美课堂”实践。总体思路:学校先设计好备课模板,细化好备课的各项流程。要求每一位教师自主地研读教材,开展备课活动。然后集体研讨,谈认识和疑惑,修改完善,制定教学预案。然后各自执教,互相听课,评价反思,最后大组交流。通过二次备课,教师不断提高反思与重建的能力,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
三是课例式教研。课例研讨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手段。学校制订计划,每学期推出“名师示范课”“骨干教师观摩课”“青年教师研究课”“错位研讨课”“细磨家常课”等。每一次的研讨,教师在听课之前,都会拿到本次开课的研讨主题,以及教学思考等,增强研究的针对性。
四是开展好任务式教研。学校分阶段或就上级布置的临时性工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业发展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文艺汇演、经典诵读比赛,教师粉笔字和钢笔字比赛,朗诵美文、演讲、课件制作培训等活动,在特定的时期,以特定的任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五是开展好网络式教研。学校建立了办公平台和博客圈。鼓励教师撰写博客,利用互联网的快捷方便,扩大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交流,让博客成为教师反思成长的摇篮,让博客成为同伴互动的平台,让博客成为家校联系的桥梁。
4.注重和谐,凝聚团队合力
和谐教研的氛围要求教研团队成员之间要能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意见和观点,欣赏对方的才华与贡献,敢于负责,不推卸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的团队才能得以和谐地运转。为此,学校利用教师会、民主生活会、校务公开等形式开展了教师间的访谈,畅通了沟通渠道,形成了教师团队民主协作的氛围。
为进一步促进和谐的教研环境的形成,学校制定了“高效教研团队”管理制度和考核奖励办法。学校每学期进行“优秀教研团队”和“先进教研个人”评比活动,教研团队评比采取的是“捆绑式”。团队是一个共同体,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一分子,每个人好,团队才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学校给予“优秀教研团队”和“先进教研个人”一定的奖励。分管领导工作成绩和奖励与所联系的教研团队考核结果挂钩。
四、内涵彰显,教研活力显现
经过一年来的“高效教研团队”实践,学校教师的教研意识明显提升,教师精神面貌振奋,学生行规初步养成,学校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关键词:独立高校;教研室管理;运作机制;有效性
高校教研室(以下简称教研室)是高校教学中的基层组织,一般是以专业或二级学科划分来组建的实体;具体负责本专业的教学研究、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培养和教学任务的落实等方面的工作。
独立学院在划分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外,更加注重能力特别是应用能力的培养。实际上绝大多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这其中又存在一些问题:一定区域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一致的,这就必然导致独立学院在专业的设置上趋于雷同,形成恶性竞争;另一个问题是,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上缺乏长远的设想,对前瞻性的发展考虑不足。把独立学院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协调起来选择不同的培养模式,以不同的培养模式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以不同的特色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独立高校的人员编制和资金来源对教研室管理机制的形成和有效发挥作用有一定的影响。以笔者所在的独立高校财经系为例,全系设有四个教研室。
这些教研室和实验室承担着本系所有专业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任务。然而在教研室管理方面,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基本上是机械地执行系部的日常管理制度。教研室内部基本没有自己的管理机制和特色。
笔者拟从教研室职能出发,针对教研室管理中的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提高独立高校教研室管理运作机制有效性的途径。
一、教研室日常教学管理
教研室的日常教学管理主要有:定期召开教研室会议,讨论制定、编写、修订课程大纲、实训大纲、编写实验实训指导书;修订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新生专业教育;组织教研室老师开展教案资料的初期、中期、期末检查;收集学生的教学反馈信息,讨论教学进度等。
这些工作能够顺利、高效地完成,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例如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每一学年,学院都会组织各专业制定新一届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而且教育部也会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做一些调整。这就需要教研室组织老师们讨论和修订往年的方案,制定出一套既符合教育部对本专业的基本要求,又具备本院和本专业的特色。另外,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应该建立一系列的奖惩制度。
二、教研室科研教研管理
在科研和教研方面,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师,也应该在这方面加强工作力度。在这方面,应当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建设。例如,课题申报,通常都要组成一个课题项目组,项目成员分工协作,分头负责收集资料、分析数据、整理数据等工作。才能较好的完成一个科研或教研项目。
建立起来的教研室内部的科研团队,作为一种教学研究自主单位,它可以拥有确切的团队资源,如资金、人力资源和实验室使用权、信息知情权等等。再通过外部管理所建立的规章制度,在团队内部,通过充分授权,使得团队在完成工作的方式、进程方面都不受外界的干扰,这样才是一支真正的高校的科研团队。
三、教研室其他活动
为了增加教研室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凝聚力。建议教研室在召开教研活动的同时,也能组织本教研室教师参加业余活动。虽然系部每学期都活动,但是由于系部人数比较多,相对而言,不如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活动能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四、教研室管理机制建设的建议
1.办公环境的形成与建设:由于学院快速发展,办公条件跟不上教学的实际需要,造成我院的教学单位办公条件普遍偏差,而教研室的地位则更低,有的教研室甚至没有自己的办公室。这样,教研室的活动则很难开展。所以,要大力投入,改善全院教学单位的办公条件,使每个教研室都有自己独立的办公环境与办公设施及相应经费,保证其工作的正常进行。
2.教学、科研的常规与制度建设:教研室如果没有相应的办公场所,同时又没有完善的工作制度与规范的常规,将导致教研室名存实亡。为此,学院必须从管理上加大对教研室的投入,落实其具体职责、工作条例,对教学与科研工作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与工作目标,让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人人有成就。
3.教学单位的激励措施与制度建设:教研室从属于系级教学单位,系级教学单位的激励措施与制度的建设将有利于教研室的工作状态的改变,如果缺乏系里的相应激励措施与制度,学校又不能直接管理,将导致教研室工作缺乏直接压力与目标,影响其发展。因此,教学单位主管领导一定要将教研室的内部管理机制抓起来,形成各教研室都在教学、科研、学术上竞争的局面。
4.加强学术讲座与交流:我院是一所新升本科院校,同时作为教学型的本科院校,其主要任务是教学与教学质量的保证,但同时要注重自己的学术水平的提高。而教研室作为基本单位,其学术讲座与交流活动还不正常,许多教师还缺乏外出进修、学习、提高、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请进来的同时还要走出去,保证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其教学水平也是会得到根本性保障的。
参考文献:
一、物流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交叉性学科,目前赣州市只有5所高等院校或技工职业类院校开设了物流相关专业,各院校师资建设整体起步晚且不具规模。笔者认为,限制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目前,赣州市技工职业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师资的主要来源,一方面是其他相关专业的跨专业或转岗教师,比如电子商务、国际贸易、计算机信息等;另一方面是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院校任教。技工职业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普遍年轻化,实践能力不强,企业、行业背景较少,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实践性强,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将不利于对学生的指导。二是教师的团队意识不足,工作主动性有待提高。目前赣州市技工职业类院校的一体化课程改革尚处在初级阶段,教师队伍的工作形式仍较传统,教师只对自己所任的课程负责,工作的主动性也未被完全激发出来。三是教师专业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技工职业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新生入校一般是零基础,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目前赣州市技工职业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略显不足,尤其在实践教学中更是捉襟见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四是物流管理专业技能教育势头不强。物流业作为赣州市服务类的新兴产业,行业发展前景可观,但物流的职业技能教育明显落后于行业发展,体现为技工职业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条件落后、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专业教师待遇低等。相对于一些技工职业类院校的老牌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还需要政府、企业、学校自身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资金投入。
二、对赣州市技工职业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定位
一是要有共同的目标。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应将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作为职责和目标,并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与团队建设是相互促进的。考虑到专业发展的实际,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应在日常教学、教研和学习中不断给自己充电,并积极配合团队工作。二是分工及协作。在科学技术和教学改革不断发展、推进的今天,教学内容日益综合化,不同课程可能内容交叉、边界模糊,任何一个教师不可能完全驾驭一门学科并深入研究,只有团队和分工可以让不同教师发挥专长、取长补短,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三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展专业研究。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通常需要掌握流通加工、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港站、信息、单证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需要结合地区和学校的实际,在以上课程的教学方法及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研究,有效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四是构建合理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学校在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中应思考如何改善因循不变的考核评价机制,更新教学团队的准入和淘汰机制,提高教师对教学改革的热情。五是要有和谐的团队氛围。专业建设和日常教学交流的质量受教研团队工作氛围的影响。在专业教学团队中,成员的积极投入和通力合作是团队在实际教学、教研中产生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个体和群体合作,和谐的氛围相互交互,既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个体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要充分调动团队的力量,保持良好的沟通,创设和维护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三、对赣州市技工职业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目前,赣州市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的首要问题在于师资结构不够合理和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所以在抓好团队协作、优化师资效能、提高科研水平的同时,应致力于解决团队结构和学校环境支持等基础性问题。一是要合理建立团队,发挥“学科带头人”效应。合理的教学团队建设可以弥补教师各自为战的缺陷。在进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时,应综合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学科带头人的意见,考虑专业建设目标和教学团队结构。此外,在专业建设和日常教学教研中,学科带头人要发挥好“领头雁”的作用。作为团队的核心,学科带头人应准确把握团队的工作方向,提高队伍的凝聚力,促进成员知识、经验和技能的不断增长。团队成员应着手各自岗位,致力于发挥教学团队“以学生为服务对象,探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作用,以具体教学任务为主,积极配合团队的工作,以个体的努力和团队合力保证工作高效完成。
四、教学团队建设
关键词 专业带头人;专业“双带头型”教学团队;高职院校;辨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0-0055-04
一、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溯源
追溯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问题的研究历程,可以看出其鲜明的中国教育教学研究特色。在我国,教学团队概念的提出有两个渊源:一是源自组织管理学中的团队理论,该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至企业和经济界,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团队理论[1][2];二是源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小组协同教学制”中的教师合作教学思想以及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的“同伴互助”(Peer Coaching)概念[3]。我国学界最早提出“教学团队”概念是在2003年,主要是研究基础教育的教师在探索“协同教学”和教师合作教学问题时附带提及的,当时并未赋予其实质意义和内涵[4]。2006年开始出现了个别学者针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5]。真正开始对高校教学团队(包括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问题进行广泛探讨则是在2007年之后。教育部于2006年11月16日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1月22日颁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两个文件,以及自2007年开始的每年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等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则是促使高校(包括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热点形成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问题研究经历了由个别的自发阶段到行政主导阶段的发展历程,其中,国家政策尤其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是主导教学团队建设研究的决定性因素。
二、高职院校专业“双带头型”教学团队概念的提出
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课程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团队分为课程教学团队和专业教学团队,二者的任务和目标有所不同,但最终目的一致,即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这意味着,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教学团队有两个载体:课程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需要从课程教学和专业教学两个方面来进行。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建设专业教学团队。
如果说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应以“全面提升团队的专业发展水平为最终目标,以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为出发点”的话,那么专业教学团队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所谓专业教学团队,是指以专业为单位,以共同的精神追求为支撑,以配合默契的相互协作为根本,为实现共同的专业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而组成的专业教师的聚合体。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需要专业带头人。从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实践来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并未取得明显效果,究其原因,还在于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缺乏带头人。高职院校的专业带头人既包括专业理论建设的教学带头人,又包括专业实践建设的教学带头人。因为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主要是培养的人才类型不同,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上。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要求不同于普通大学教师,普通大学需要有“大师级”教师,高职院校不仅需要“名师”,更需要“名匠”。对于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来说,其带头人应该是以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为基础,既具备“大师级”专业理论建设带头人的特征,又具备“名工巧匠”所需的专业实践建设带头人的特征。以“名师”和“名匠(即‘名工巧匠’)”作为专业的“双带头人”,对专业教师资源进行合理的组合,从而构成高职院校专业“双带头型”教学团队。其中的“双带头型”是指以校内的专业建设带头人和校外引进的“名工巧匠”作为“双带头人”,共同主持并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到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制定、组织实施、评价、反馈及修订完善等各个环节之中。专业“双带头型”教学团队是专业教学团队的一种。
目前,专业“双带头型”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尚是国内外理论研究的一个空白。之所以提出“专业‘双带头型’教学团队”这一概念,是基于五个方面的认识:一是中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定要从专业建设的角度来进行,专业建设与发展必须通过“双带头型”教学团队来实现;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合理的资源组合形成专业“双带头型”教学团队;高职院校的专业“双带头型”教学团队是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一定的制度安排、合理的运行机制来建设;可以预见的是,有教学团队的专业建设效益会比没有教学团队的好,具有“双带头型”教学团队的专业建设效果比没有“双带头型”教学团队的要好;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着力点和关键点是专业“双带头型”教学团队建设。二是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包括国家级示范性院校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将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相互混淆的现象,原因是没有抓住专业“双带头型”教学团队建设这根主线,只有抓住这根主线才可以解决问题。三是一直以来高职院校难以解决存在于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重视专业“双带头型”教学团队建设。四是“以学科为中心”(或本科压缩型)问题长期不能得到彻底解决,原因是缺乏专业“双带头型”教学团队。五是高职院校的类型特色难以凸显,原因是专业“双带头型”教学团队没有形成。因此,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必须突出“双带头型”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专业“双带头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内涵及策略
高职院校专业“双带头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中会涉及到一些基本概念范畴,在现有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中并没有进行区分,其内涵也不清,有必要加以辨析。
(一)“双带头型”与“双师型”
从语义学角度看,“双带头型”概念是“双师型”概念在内涵上的延伸、发展与提高。从实践角度看,高职教育强调“双师型”是由其培养目标和高职毕业生的服务面向所决定的;“双师型”主要是针对于高职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的脱离问题而提出的侧重于对教师个体素质的要求。其中,从师资队伍结构角度提出的“双师型”概念,则是为了弥补个体“双师”素质的缺陷。“双师型”概念的提出是基于高职教育课程观的视域,冀望通过教学环节解决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在这里,有两个因素被忽视了,其一是高校教师职业肇始于知识的这一学术特征在本质上所带来的局限性因素;其二是专业建设因素,因为仅从教学环节和课程角度来解决高职教育中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的整合问题是不现实的,它们在高职教育中不能被孤立地看待,只有透过专业建设的层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才更有意义。因此,从专业建设的角度看,“双带头型”是针对于整个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而言的,其涵括了教学环节和课程,着力点则主要体现在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建设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以及对教学团队成员的引导与素质提升上。
(二)外聘教师、能工巧匠与名工巧匠
“名工巧匠”不同于“能工巧匠”,更不同于“外聘”教师。现行意义上的“外聘”教师往往是作为教师资源不足的一种补充,是针对于具体课程而设,只需要能够讲授具体的理论课或操作课即可,一般是临时聘用,通常不会参与到专业建设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过程中,外聘教师可以来源于企业,也可以来源于其他高校等。“能工巧匠”本意是指“工艺技术高超之人”,高职院校引进的“能工巧匠”,通常是指在某一工作任务中具备独特工艺技术的人,往往只限于实践操作领域中对某个单项工作任务的掌握,对于行业发展方向不一定很了解,也不会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研活动中。虽然“能工巧匠”与“名工巧匠”均来源于企业,但是“能工巧匠”不是“名工巧匠”;“名工巧匠”不仅工艺技术高超,而且除了掌握现场设计、安装操作与管理的一系列过程外,对于行业与产业发展动态、人才需求状况非常了解,能够同时全程全方位参与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教研活动、毕业生就业等工作中。“名工巧匠”既具有企业现场经验,又具有企业管理经验,同时还具有系统的理论基础背景。“名工巧匠”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具有一套完整的选拔、考核程序和管理办法,如湖北省高职院校“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制度的设立即是如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委员会也会聘用企业、行业人员,只是在专业设置论证等活动中作为临时参与者,他们并不参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故专业建设委员会代替不了专业“双带头型”教学团队。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是侧重于管理角度的宏观或中观层面的概念,是泛指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集体。师资队伍可以是国家或地方管理层面的泛称,也可以是院校管理层面的泛称。教学团队是建立在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基础上的特称。作为教学团队,首先要有团队精神,有共同的目标追求;要体现团队的凝聚力、敏锐的洞察力(清楚行业与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专业群建设方向和课程改革方向)以及超前的规划力,因为专业与课程始终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所以稳定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必须做好团队建设规划和个体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四)教学团队与教研室
从现有研究可以看出,教学团队概念来源的依据有两种:一种是西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借鉴说,另一种是教育部“质量工程”依据说。根据第一种来源依据,有学者从团队5P(Plan、Purpose、People、Place和Power)构成要素的角度,对教学团队的概念进行了界定[6];根据第二种来源依据,有学者从教学团队的内容或教学团队管理的角度对其进行界定。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界定这一概念,“教学团队”最基本的内涵都是一致的,即“共同的愿景与目标”、“一定的任务载体”、“适度的规模”、“合理的结构”、“有效的协作机制”、“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等[7]。教学团队概念的提出,是高等教育领域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企业(行业)发展做出回应的具体体现,其反映了高科技发展背景下新型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共同趋势――专业化、协作化和集约化。教研室是按专业或相近专业组合而建立起来的教学研究组织,是构成高等学校结构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高校三级教学管理体系中最基础的一级。教研室是科层制教学管理体系中的最底层教学单位,是落实学校教学任务的前沿阵地。科层制是现代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普遍占主导地位的组织形态,也是一种适应工业社会的公共管理制度模式,其主要特点有二[8]:一是等级化。即按权力自上而下形成一个严格规定的等级链,并按等级赋予相应的权力;每个下级都处在一个上级的控制和监督下;每个管理者不仅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其管理的下级负责。二是专业化。即存在明确的分工,将职业专业化,明文规定每个成员的权利和责任。教学团队和教研室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相对松散型的介于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间的结构,成员之间身份平等;后者是紧凑型的正式组织结构,成员之间等级分化。相比较而言,具有相同或相似专业背景的学术职业个体组成的教学团队,更有利于发挥每个个体的积极主动性,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发挥整体功能优势,实现学者治学。
(五)专业带头人和团队领导
信息技术教研团队建设的难点问题
首先,在中考与高考的大环境下,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信息技术教师缺少学校领导与其他教师的关注,自信心不强,不懂得寻求体现自身价值的切入点,得过且过,缺少成长动力。其次,教研管理规范性的引领作用不突出,使得教研本身应有的凝聚力体现不到位,教师队伍成长缓慢。再次,学科自身的年轻性使得这支队伍缺乏有经验、有责任感的优秀教师的引领,教学中遇到困难也不容易找到同伴互助。这样的成长环境,使得大多数教师不懂得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导致学科整体素质偏低。
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
就以上问题,我区在三年多的区级教研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实施了以下策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1.强介入、软点燃的心理营养策略
此策略的目的在于以外促内,点燃教师心中的教研热情,从而恢复自信心,增强学科意识,初步形成第一批骨干队伍,为学科团队建设注入活力。
我们以全区范围内的跨校集体备课活动作为动力引擎,“逼着”教师参与教研。在自身参与、欣赏同行的过程中,教师们会自然地关注起自己每天工作的这块阵地,从教学研究中找到职业的快乐。
目前,我区教研活动的参与率达到小学86%、初中90%、高中95%,活动频率为两星期一次,并且跨校集体备课活动已经变成了各年级备课组的自发(见下表),无需区教研室再做安排了。此时,强介入的手段便可退出舞台,教研室的主要工作可以转移到对教学研究的引导上了。
佛山二中初中部的钟老师承担了观摩课“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并在备课组长的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课后,钟老师感叹道:“我第一次有了成功的感觉,我还想上这样的公开课。”几位承担观摩课的教师还组建了自己的研究团队,从硬件设备的准备方法,到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研究形成了一整套方案,为下一阶段全区性推广打下了基础。
我区三中是信息技术教研组难得一见的强科组,全组8名教师全部硕士毕业,平均教龄5年,有着两个循环以上“必修+选修”模块的教学经验。“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教学是大家公认的难点。三中教师们从自己总结难点、寻找思考点入手,借助专家示范课的引领,关注学生感兴趣的事与案例,关注如何使枯燥、呆板的程序设计思想鲜活起来。他们首次推出的课例“穷举法解决问题”,以趣味性十足的QQ密码破解为例,对学生进行算法思想的渗透,获得了2009年全国高中优质课评比的一等奖。
我们还将每学期中期的总结(分别从考勤、参与小组研讨课的情况、教师本人的课后反思等方面考查)与表彰工作(设立了跨校集体备课的研讨课优秀奖、参加各级优质课比赛的参与奖)相结合,并以公文的形式通报给教师所在学校。这样,信息技术学科团队的进步就会引起学校领导和其他学科教师的关注,对学科教师建立自信心产生正向反馈作用,大大激发了教师们的教研热情。
2.软硬兼顾、长期驱动的保证策略
“硬”是指建立稳定的管理组织机构,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软”则指的是共享全区的骨干教师资源,使跨校备课活动得到保障。
建立组织管理机构是实施该策略的前提条件。我区共有59所小学,约80多位教师,分属4个教育管理组。为此,我们组建了“区教育局教研室教育管理组学校”的三级教研活动管理组织,并在全区分年级组建了5个区级集体备课组。中学段我区有29所学校,其中初中23所,高中7所,93位教师。中学段的管理结构为“区教育局教研室学校”两级管理。全区组建了初一、初二、初三3个跨校的集体备课组,高中段则依教学模块分成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2个跨校备课组。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区级骨干教师分配到各备课组担任组织工作。每次活动,从通知的下发、活动内容的设置、备课组的考勤到活动内容的记录均由负责人落实,各环节的书面材料顺畅地在这三级管理渠道中传递。
接下来,我们规范管理制度,以备课组为单位,全区研活动时间、学进度、统一备课计划,初步显现出学科教学管理与学科教研“一盘棋”的局面。如,每周四下午为小学段教研活动时间,每周五上午为中学段教研活动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学校不能排课,这就为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
有计划、高质量、针对性强的各类讲座是实现教研引领作用的有效手段。我们根据集体备课活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策划了教学设计类讲座内容。第一次讲座重点在教学设计的结构、要素、格式等方面。第二次讲座结合教学设计比赛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案例点评,重点放在复习教学设计的格式、回忆各要素的含义、辨别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异同上。第三次讲座则主要结合李艺教授《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解读》报告中关于信息素养、三维目标等方面的论述引导教师展开讨论,加强教师对三维目标的深入理解,引导教师们关注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及实用性,走出在教学设计撰写过程中存在的“为写而写”的现象,让教学设计真正成为指导课堂的方案。我们还进行了题为“信息技术课堂的讲、听、评”、“信息技术课堂的组织管理技巧”、“教学策略的应用案例分析”等系列讲座,使教师们的教学素养得到了全方位提高。
我区中小学共有区级骨干教师9人,校级骨干教师11人。为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我们将全区的骨干力量合理分配到各备课组,分别承担起各学段备课组长的重任。这使得科组力量比较薄弱的学校教师找到了带头人及解决问题的商议者。借助于管理组织搭建而成的全区跨校集体备课管理模式,配合以规范的管理手段、奖励制度,我区的区级教研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了起来。
3.榜样力量驱动下的目标导航策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引入优秀的学科榜样,能激发教师们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巩固已形成的凝聚力。
近两年,我们分别邀请李冬梅、黄国洪两位特级教师结合他们自身的成长历程为我区教师做了关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报告。两位教师还分别为全区教师上了示范课。黄老师在《循环语句与求解素数的问题》一课中巧妙地渗透了计算机文化的思想,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对听课教师也产生了很大触动。李冬梅老师执教的《递归及其算法》这个难点课题,又以通俗易懂、细致入微的教学风格,柔中带刚的、严格的课堂管理方法以及小助教的应用示范,使教师们耳目一新。活动后,两位特级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规划与追求、对课堂的热爱深深地印在了教师们的脑海中。这种热爱教育、勤于思考的学者型教师,这种崇高的榜样树立在了教师面前,试想,教师们会无动于衷吗?能不产生心灵的碰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