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

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

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范文第1篇

目前,美国的产出远低于其潜力水平,生产成本即便上升,速度也非常缓慢,因此未来几年的通胀风险将十分有限。

长期而言,当美国经济增长更为强劲且通胀预期提高的时候,美联储将需要做好去除额外经济刺激的准备。

《博鳌观察》:科恩先生,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你曾担任美联储(FED)副主席,可否介绍一下美联储自2008年12月以来采取的量化宽松措施?因何启动?又是如何实施的?

科恩:美联储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内部称为“大规模资产购买”(LSAPS))的原因是,美国经济当时陷入衰退,运用降低短期利率这种常规手段阻止经济衰退并推动经济复苏已不可行。彼时的短期利率已接近于零。美联储的量化宽松举措(即购买期限较长的资产),有助于降低长期利率水平。这样,家庭和企业的信贷融资消费意愿会增强,从而推高股票和房屋等资产价格,并为(美元)汇率提供下行压力。短期利率下降时,通常会运用这些手段。经济状况疲弱时,又有助于促进支出。

购买的长期资产包括三类:机构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机构证券和美国国债。这些操作是在公开市场(即二级市场)进行的。很显然,这种买进操作并不是直接为金融机构或联邦的赤字提供融资。购买这些长期资产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美联储增加银行(在联储账户上的)准备金,还有一些则来自于卖出短期国债(即所谓“扭曲操作”(Operation twist))。

《博鳌观察》:继美联储第一轮量化宽松举措之后,又接着推出了第二轮量化宽松,并在2012年9月份宣布启动第三轮。请问这几轮量化宽松举措有哪些不同?它们对于改善美国的实体经济(比如促进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率)是否有效?

科恩:这几轮量化宽松的规模不同,所包含的国债、机构证券和MBS组合亦不相同,但总体而言差别不大。第一轮量化宽松的规模要大于之后的两轮。略有不同的是“扭曲操作”,在这种操作中,美联储是通过卖出短期国债、而非相应增加商业银行在联储的准备金,为购买长期资产提供资金。即使在这一点上,“扭曲操作”的效果和途径被认为同其他的量化宽松政策非常接近。所有这些操作的目的都是为了延长美联储所持债券的到期期限,缩短市场上债券的到期期限。其结果是,长期与短期债券的收益率之差有所收窄,从而刺激投资者摆脱对收益率和风险曲线的依赖。通过这种方式,美联储可以把宽松的货币政策传导到整个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

大多数研究了量化宽松措施的人都认为,这些举措在缓解金融环境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降低利率水平,提高资产价格,并给汇率带来下行压力。而要想判断这对美国经济增长到底有多大的额外促动,难度要大得多。我认为,这些措施对于经济增长应该小有帮助——但帮助可能不是太大,因此也有助于美国的失业率下降。(注: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见图1和图2,其中Q1,Q2,Q3,Q4是指当年的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

《博鳌观察》:量化宽松措施降低了利率水平,同时也加大了资本流向中国等一些新兴市场的风险。这种情况给这些市场带来了通胀及资产泡沫风险。你认为新兴国家为了规避这些风险应采取何种政策?

科恩:首先,这些国家必须允许本币汇率有更大的灵活度。他们之所以有“输入通胀风险”,是因为它们自身的货币政策受制于紧缩,其目的是维持出口驱动型增长。不是每个国家都可以成为净出口国,要想维持全球需求的稳定和持续,不仅要依靠赤字国家的公共和私人部门加大储蓄力度,也要靠盈余国家推动内需,并减轻对于出口驱动型增长模式的依赖。

其次,目前的资本输入国也必须额外留意自己的金融行业,即那些正接受资本涌入的部门,以确保金融领域是安全的,同时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此情况下,这些国家还必须关注单个金融机构以及整个金融部门的稳定性——即所谓“宏观审慎监管”。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一些年,当大量资本从中国和其他盈余国家流入时,美国就没有对金融稳定予以足够的重视。

《博鳌观察》:你前面谈到,定量宽松措施已经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见图1和图2),但你如何评价这些举措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科恩:我相信,这些举措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总体上是积极的,尽管我也承认,如同你前面的问题里提到的,其他国家对于定量宽松给它们造成的麻烦颇有怨言。更为强劲的美国经济增长肯定有利于全球经济——目前全球经济正在从“大衰退”中艰难复苏;美国经济增长会拉动其他国家的出口,不过美元汇率走软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这种影响,并有助于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从近来其他央行,如英国、日本和欧元央行,相继放松货币政策以避免本币升值的情况来看,这已经为今后的全球经济增长提速铺平了道路。若非如此,全球经济增长将无法复苏。目前来看,全球通胀水平也较为温和,只是出现了几波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博鳌观察》: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出现了急剧扩张。具体而言,经济危机之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只有约8000亿美元的国债,而经过了前两轮的量化宽松之后,这个数字目前达到了1.7万亿美元左右,而新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措施包括了每月购买400亿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那么,美国是否存在通胀风险?

科恩:目前,美国的产出远低于其潜力水平,生产成本即便上升,速度也非常缓慢,因此未来几年的通胀风险将十分有限(注:通胀率见图3)。长期而言,当美国经济增长更为强劲且通胀预期提高的时候,美联储将需要做好去除额外经济刺激的准备。

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危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本投入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8-0090-0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未来几年“风光一直独好”的中国经济很有可能陷入持久的低迷,甚至爆发经济危机。那么在可能到来的经济危机中,中国企业应该制定怎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来打造一支人才精兵来应对经济危机呢?

一、经济危机对企业人力资源供需带来的的影响

1.人力需求急剧下降。经济危机中,企业人力需求总量下降,但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有增无减。经济危机下由于经济总量下降,公司业务量和利润下降,企业对人力资源数量的需求急剧下降。企业要么倒闭,要么裁员,所以总的来说企业对人力资源数量需求总量是大幅减少的。但是经济危机下由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公司经营难度更大、面对的管理难题更加严峻,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反而更高,也就是说企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反而有增无减。

2.人力供给结构性短缺。经济危机中人才供给将出现结构性短缺,特别是高水平的经理人将供不应求。中国经济鼎盛时期的对人力资源的大量需求,使得中国人力资源供求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忽视人力资本投资,中国的经理人素质、人力资源的总体水准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的同等水准。也就是说,在特定的发展前景下,很多的个人是受益于这个市场,而非个人已经完全达到了市场的总体需求。经济危机下,这种人力供给结构性上的不足将会凸显,并将深刻地影响到企业在危机中的表现。

二、经济危机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选择

1.全面紧缩型人才战略。业务量下降严重的企业可以采取全面紧缩型人才战略,减少人力成本浪费。当经济危机出现,企业业务量急剧下降、利润大幅下降时,一般的企业马上会想到压缩人工成本,具体的措施就是裁员。裁员即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但是这并不是全面紧缩型的人才战略,而只是企业在面对经济危机时的应急反应。盲目的裁员,不仅损害公司形象和全体员工的不满,造成极其消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会使企业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包括已经发生的招聘成本、培训成本以及支付给员工的高昂经济补偿金。所以采取紧缩型人才战略的企业要选择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必要的裁员,但是这个裁员应该是有计划和有目的地进行,公司要趁此机会对不称职的员工和效益低下的业务单位进行全面清理,从而实现精简人员、优化公司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总之该战略的目的就是企业要集中精力留住关键人员、开展关键业务、发展关键能力,从而增强企业在危机中的生存能力。

2.稳定调整型人才战略。对于业务量有所下降但不是很严重的企业可以考虑采用稳定调整型人才战略,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效率。企业要想实施该战略就要转变过去只重效果、不重效率的人力资本投资观念,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入手,调整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减少人力成本的浪费,效率优先。在招聘方面,减少外部招聘支出,以内部招聘和推荐来代替可以大大降低招聘成本;在人员配置方面可以考虑用轮岗、工作分享等方法来代替大规模裁员,从而降低由裁员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培训方面可以适当调整计划,保证关键培训,放弃盲目培训,更有目的性、更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训,从而降低培训成本,但是可以获得更高的培训产出;薪酬方面可以与员工协商暂时降低固定薪酬水平,建立“绩效为主”的薪酬结构。总之该战略的目标就是通过合理调整,全面提高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效率,进而增强企业应当经济危机的能力。

3.主动发展型人才战略。对于实力强大,并未受经济危机太大影响,甚至已经发现了新商机的企业可以考虑采用主动发展型的人才战略,适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实现以人力资源质量增长替代数量增长的企业成长模式转换。危机在汉语中是一个复合词,危机=危险(风险)+机遇(机会),所以具有长远战略目光的企业在危机中往往能抓住机会,转危为安,甚至获得更大的发展。所以优质企业可以采取适度发展型的人才战略,在其他企业忙于裁员、减薪、减少人力资本投入的时候,他们会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裁员,还趁人才流动性加强、人力成本降低的机会进行人才招募,甚至将触角伸到了海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人才抄底。除此之外,优质企业更加重视培训的重要性,主动进行人力资本投入,并认为企业的人力资本优势将使企业在危机中脱颖而出。因为经济危机中金融市场可能崩盘,以股票期权等为代表的长期激励手段出现缩水,甚至失效,企业要主动为人才设计新的股权激励计划,通过将个体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统一起来的办法,从而在公司内构建“利益共同体”,这也是主动发展型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之一。总之,该战略的目标就是主动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依靠人力资本优势在危机中转危为安,甚至转危为机。

在经济危机中人力资源的工作不只是裁员谈判,减薪计划和纠缠于劳务纠纷。我们需要从战略的眼光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人力资源战略。其实经济危机过后,我们会发现所有的企业还是需要依靠优质的人力资本来获得生存和发展,那么我们为何不在危机还没到来的现在就抢先行动起来呢?

[1]毛艳茹.经济危机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浅析[J].经济视角(下),2009,(06).

[2]俞宪忠.从正面解读经济危机的经济成长价值[J].齐鲁学刊,2010,(04).

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范文第3篇

四万亿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IPO重启,创业板开闸,让经济危机大背景下的投融资环境更趋复杂。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企业在新形势下的投融资计划,对未来的经济预期,以及是否呈现复苏态势,对沪深两市的1574家上市公司以及500家各行业重点非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以期对经济危机下国内企业的投融资趋势进行解读。

大部分企业看好未来经济走势

从调查结果来看,近75%的企业认为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13.4%的企业认为经济危机是个挑战,可见国内企业面对经济危机大部分还是保持着较为理性的态度。

一方面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给我国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负面影响,但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生产要素流动加快等,又使国内企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政府的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以及扩大内需等政策的实施,使得企业更多地是在危机中寻找机会以及抓住机遇迅速崛起。

另外,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未来一年经济走势的预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华东地区的企业相对乐观,选择机遇的企业数量远远超过选择挑战的企业。而西北、西南地区的企业则显得较为悲观,选择挑战的企业数量是选择机遇的企业数量的四倍。可见华东地区的企业在面对危机时心态积极,西部地区企业则略显悲观,华南华中华北地区企业则趋势不明。

除了具备地域特征外,调查结果显示,对未来的经济预期行业差别也很大。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内企业普遍倾向悲观,信息技术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社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等则相反,大部分企业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究其原因,经济危机带来的通货膨胀使煤炭、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资源类商品的价格大幅上扬,降低了中下游企业的利润,所以对于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来说普遍对未来预期偏悲观。相反,信息技术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社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都属于人力资本密集行业,且在国家产业振兴计划的范畴内,因此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自然对前景比较看好。

当被问及经济危机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什么,近76%的企业选择了市场因素。看来经济危机带来的外部环境的恶化,市场的不确定性,永远是悬在企业家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另外,危机之下企业纷纷采取措施控制成本。此次调查发现,在具体的控制成本的措施中,选择缩减日常开支的公司占比最高(30.6%),缩减采购成本紧随其后,再然后依次是缩减固定资产投资、缩减销售与营销投入、延缓扩张步伐。

缩减日常开支是最为直接和最具执行性的控制成本的手段之一,因而成为企业的首选。而后面三种方式都是企业万不得已时才会采用的手段:固定资产投资是公司产品成本较大的一部分,但缩减它意味着一系列产品线的闲置和弃用,不便实施;人力成本的缩减意味着裁员计划,在经济危机中抛弃员工实为下策;至于销售与营销成本的缩减,则会直接影响产品的销路。对于减少新产品的推出、减少研发投入以及出售部门及部分业务这三种方式,选择的企业就更少了,这显示出部分企业尽管在经济危机中深受影响,但并没有放弃对未来的投入,而是选择在经济危机中蓄势。

半数企业已制定投资计划

此次调研中,50%的企业表示今后一段时期会有新的投资计划。通过对这些企业所在行业进行的统计,我们发现投资意向较明朗的主要集中分布在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和社会服务业,而建筑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制造业等则投资意向较少。这与前文所述的各行业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情况是一致的。同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紧密相关的一些产业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小,对未来的发展预期也较为乐观,因此投资相对比较主动;而严重依赖于资源类产品供应的产业在这方面则略显消极。

金融危机中,日常消耗品的需求是刚性的,老百姓不可能因为危机的到来而明显减少日常开支,相应行业受到的冲击也就相对较小,会仍然按既定计划推行投资。而对于资源依赖型行业,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是致命的,减少投资缓解现金流的压力是其主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投资方式的选择,绝大部分企业选取的是最稳妥的国内同行业投资,其次是国内跨行业投资,至于去海外投资,选择的企业都很少。

由此可见,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大部分公司还是将稳健放在首位,在保证这一点的前提之下进行一些主营业务的拓展,并尽量规避跨行业投资带来的风险。对于去海外抄底这种极具鼓动性的观点大部分公司还是持保留意见。少数企业仅有的出国投资计划主要是迫于原有合同或计划的执行。当然除了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对大陆市场坚定的长期的看好也是企业并没有海外投资计划的原因之一。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不同地域的企业进行投资所考虑的因素也不尽相同。对于西南、西北地区的企业来说,政策环境和治安因素是他们考虑的重点。这可能跟地域文化以及当地人的思想观念有关。

在此次调查的被看好行业中,排在第一的是节能环保业,其次是基础建设、金融服务和生物科技业。近两年由于国家大力倡导和扶持节能环保业,导致很多企业都十分看好该行业。除此之外新能源也是一个经常被大家提及的行业。实际上,无论是节能环保、生物科技还是新能源,本身都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进入门槛较高,但是企业目前都普遍看好,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还是与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及媒体宣传有关。

在适合投资的城市当中,上海和北京的被选率最高,而亚太地区的其他几大城市并没有当选。可见国内企业选择投资城市时比较谨慎,没有特别考虑海外投资,同时也说明国内市场对企业的吸引力正在加大。在适合做运营总部的城市当中,上海和北京同样高票当选,深圳和香港紧随其后。对于企业选择总部的考虑因素,大部分企业选择的是市场需求大,其次是上下游产业链完整,再依次是政策优势、基础设施、人才优势等。这再一次印证我们的判断,市场需求以及市场成熟度是企业考虑问题的基础。

向金融机构借贷,国内企业融资首选

从本次调研数据来看,有融资需求的公司刚好占到一半。这些企业大部分分布在农林牧渔、交通运输仓储、房地产、建筑、金融保险等行业,而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咨询业、信息技术业和传播与文化产业等需融资企业的比例较小。这同行业特点直接相关。交通运输、地产、金融保险业等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对资金需求大,而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咨询业、信息技术业和传播与文化产业则属人力密集型行业,对资金的要求不高,在资金链出现问题时甚至可以通过裁员来缓解,因此融资的需求并不明显。同时我们发现上市公司中选择要融资的比例是53.13%,超过50%,而非上市公司只有38.36%,还不到总数的一半,充分说明上市公司再融资需求明显高于非上市公司。

融资用途方面,企业选择最多的是“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占有效样本的55.22%。这说明大部分企业的市场预期还是较为乐观,欲借经济危机的契机洗牌,做大做强自身业务。

同时对比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可以发现前者更重视研发,非上市公司相对来说更重视市场。

融资方式上,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向金融机构借款都是主流选择,占比分别是43.91%和38.24%。可见,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大部分企业选择的还是最为传统的融资方式。一方面由于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的出台,企业通过金融机构借款相对容易,但同时也是国内企业融资渠道单一所致,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此外,融资趋势还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华中、西南和东北对融资的需求较大,华东地区则较少。说明在中部崛起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刺激之下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华中、西南和东北地区对资金的需求比较旺盛。

投资台湾,亟待突破政策瓶颈

对于大陆投资者而言,台湾始终是一片陌生而又充满新鲜感的地区。随着上台后两岸关系的改善,大陆企业投资台湾的难度有所降低。而随着近期大陆政府推出的八项惠台新举措,以及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的构建,两岸的经济合作更是呈现出政府主导的繁荣。不过从此次调查的企业来看,企业向台湾投资的热情还有待助力。在调查的408家企业中,只有29家企业明确表示愿意到台湾投资,仅占有效访问量的7.8%,有343家企业表示一定时期内不会到台湾投资, 占有效访问量的92.2%。

对于投资台湾的方式,从调查数据来看普遍偏保守。60%以上的企业选择与当地企业合作,仅有5%的企业选择了独资。对于切入一个陌生的市场,与当地企业合作的方式无疑比较保险。合作方可以有效地帮助投资方充分熟悉台湾市场,尽可能帮助其降低投资风险并尽快融入当地市场。另外,还可以借鉴当地企业的管理经验和营销优势,使大陆企业更加稳妥扎实的经营。

对于投资台湾选择切入的行业,从调查数据来看,并没有显著特点,基本涵盖了各行各业,百货批发零售所占的比例最大,也只有17.39%。另外,对于热门的台湾旅游业,在本次调查中却未出现。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本次调查的样本总体基本来自于A股上市公司,其中制造业占到了半数以上,并没有过多涉及到餐饮旅游业,所以对于该行业的样本量有一定欠缺。另外,目前到台湾经营旅游项目存在一定的政治风险,展开旅游所需的各种成本偏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投资该行业的意向。

此外,调查还发现,对于那些有意向去台湾投资的企业,将近80%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是开拓市场,可见单纯从市场角度来看,台湾对于大陆企业而言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其次的考虑因素有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和当地高素质的人才。可见,台湾的软硬件基础实力还是得到大家的认可的。

既然从市场的层面来讲,台湾对于大陆投资者具有诱惑力,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大部分大陆企业并没有将投资台湾真正提上日程呢?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不熟悉当地政策法规是大陆企业投资台湾的第一制约因素。另外,当问到是否了解台湾当局对大陆企业投资台湾的政策时,有69%的企业表示并不了解台湾当局对大陆企业的优惠政策,仅有4%的企业表示非常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目前资讯发达,传播渠道众多的时期,两岸的信息沟通仍然不通畅。台湾当局对内地企业的招商引资宣传乏力,或者渠道不通畅,导致台湾成为大部分大陆企业的投资盲点。可见信息上的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陆企业在台湾的投资,同时也说明两岸的政治隔阂直接影响到经济上的合作。

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人力资源 管理模式

由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很快蔓延到了我国。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虽然中国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经济增长的势头,但中国企业也明显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一)人力资源是企业战略的核心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员工只有明确执行、实施企业发展战略,才能够实现企业有目的性的合理规划,因此高素质人才为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而和企业战略相配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效发掘人才,才能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可提高企业的绩效

企业实现效益的前提保障是员工有较高的工作绩效,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希望通过这种管理模式来帮助企业最终走向成功。因此,提高的员工工作绩效归根结底就是使企业获得更好的效益。

(三)人力资源管理可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往往企业占据某一方面的优势后,经过不长的时间就会被接近或赶超,从而失去了优势。而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使企业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1]。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中国几乎所有企业都程度不同的受到了影响,只有3.4%的企业能置身事外,经济危机的影响已渗透到中国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各个角落。经济危机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危机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增加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几乎所有企业特别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小型企业市场减缩,业务量骤减,因此所需工作人员的规模不再像经济繁荣时那样大,人力资源出现了过剩的现象。由于业务的缩减,企业利润明显减少,无法维持庞大的员工规模,导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出现了危机。

(二)经济危机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挑战

如何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如何在经济复苏之前做好企业发展必须准备等问题都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考虑的问题。此外,在设法解决问题的时候还会带来新的问题。如:裁员或降薪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就会带来劳资纠纷的矛盾。取消加薪部分核心员工就会因薪资过低而选择裁员,导致企业的人才流失[2]。企业若在流失人才的同时又没有对所缺岗位进行及时的补充,就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制约。由于之前的投资还未收回效益,新的人力资源的补充又会造成较大的开支,大大加重企业的负担。

三、金融危机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一)度量化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度量化,简而言之就是将工作的分析和评估数量化为具体的指标来考虑,并最终建立数学分析模型。例如工作方面的指标可选取销售量、客户投诉率、废品率等;管理方针方面的指标可取人际关系满意度、综合能力测评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指标可取员工数量、培训资本、员工结构、员工效益以及薪资成本等[3]。人力资源最终的就是抓住这些量化指标,并将其分析构建成为科学、合理的数学分析模型,通过这一模型来对员工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当然,在实际的人力资源度量化工作中,如果度量画的指标选取的不够科学,就会造成数学分析模型的运行成本过高。这时,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进行评价,如德尔菲法等。

(二)以客户的价值驱动人力资源管理

以客户的价值驱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主要指的是:在以往通常是以权力驱动人力资源管理的运行,导致形成员工和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互相分离的两个部分,员工被动的遵循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条条框框;而以客户的价值驱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则将员工视作客户来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上下级的双向沟通,了解员工需求,为其提供适当的员工绩效评价、培训等产品和服务[4]。最终的目标是建立价值创造、评估、分配三个环节相统一的人力资源价值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三)建设人力资源知识化管理体系

经济危机下,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资源配置和内在环境等因素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需要根据企业内部所需和外部环境作出相应的变革。因此,知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优秀的经验和知识传承和普及的基本前提,以便实现员工绩效的最大化,最终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人力资源知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是构建学习型组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在知识共享平台中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分享,创建知识型、学习型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的自我素质,最终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拓宽企业的业务范围。

人力资源是企业战略的核心、可提高企业的绩效、可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经济危机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挑战,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增加。可采取度量化人力资源管理、以客户的价值驱动人力资源管理、建设人力资源知识化管理体系等措施来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 经济危机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 人才资源开发,2009(01).

[2] 鄯婧,李崇亮. 经济危机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09(07).

[3] 周雅芬. 论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 企业家天地,2009(12).

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范文第5篇

摘 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危机越来越成为引发经济危机的核心导火线。又随着金融业的日趋多样化和多层次化,所以通常金融危机引发的虚拟经济危机最终会演变成其他各领域的实体经济危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特征是以债务经济为主,因此引发经济危机的原因也由原先的“过剩经济”转为现在的“债务经济”。经济危机爆发后在国际上的传染通道主要有:资产通道、银行通道和货币通道。

关键词 次货危机 过剩经济 债务经济

本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从“过剩经济”到“债务经济”,经济危机原因的变化;第二部分是金融危机的传播通道;第三部分是美国次贷危机是如何传染的;第四部分是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一、从“过剩经济”到“债务经济”,经济危机原因的变化

美国人们的消费通常受其消费习惯和预期收入的影响,保持长期以来的借债消费习惯,其中家庭消费和住房消费尤其活跃,曾一度促进了美国经济的繁荣。我们说如果在考虑预期收入即自己有能力偿还的情况下,提前消费是可以促进当期经济发展的。但是美国人却恰恰忽略了这一点,他们没有考虑到自己的预期收入而加紧当期消费,只会是不顾后果的消费,杀鸡取卵的消费,是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的消费。要消费但又没有本钱,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借钱,拿未来的钱来提前消费了,但前提是未来的钱能够如期拿到,但未来又有着其不可确定的因素,如果某一环节出错而不能偿还贷款,那么就有可能使经济遭受到一连串的损失,最终引发经济危机。而消费的习惯是长年形成不容易改变的,所以八十年代以后在美国政府带头下,年年大力发行债券,政府财政赤字严重,企业的债务也不断的增加。消费者由于几十年来举债的消费习惯,也已经慢慢地并开心地毫不担心地享受着这种发未来钱的生活方式。他们几乎没有存款,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也很乐观,因此,使美国一度在经济上出现了虚假的繁荣,股市和楼市的泡沫也越吹越大。当泡沫有一天被某一环节捅破时,下一轮的经济危机也随之不远了,最终酿成了08年的次货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的传播通道

(一)资产市场通道

资产有虚拟资产和实体资产之分,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通常出现的金融危机是由虚拟资产(股票、债券等)危机开始的,但最终会蔓延到实体资产危机,进而形成全球经济危机。以美国的次货金融危机为例,次货即次货级抵押贷款,指银行或贷款机构提供给那些信用等级或收入较底,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的客户的一种贷款。在美国,个人贷款者是向抵押贷款公司而不是直接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然后抵押贷款公司将向个人提供的抵押贷款作为其资产打包成股票和债券出售给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而对该个人抵押物信用等级测评的评级公司却由于个人利益并没有公正客观的测评该抵押物,以致使得一些抵押物被高估、错估或者连续抵押。而这些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又将它们从抵押公司购买的股票或债券作为自己的资产打包成自己的股票和债券出售给投资者。这一层又一层的打包,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给资本市场带来了一时虚假的繁荣。

(二)银行通道

经济越发达,国与国之间的金融合作领域就越宽,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银行去外国投资办子银行或者分银行,例如我国的渣打银行和花期银行等。一方面当该国发生金融危机时,本国银行会出现呆帐、坏帐甚至倒闭,那么该银行在外国的子银行或分银行必然受到牵连,其资产减少,那么该外国的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资产必然会提高该银行的利率,而利率的提高又势必会影响该国的企业投资,使在外国银行贷款的本国企业减少投资,减少利润,即而引起该国部分结构性经济危机;另一方面外国银行和本国银行之间的合作也是宽领域、多层次的,一旦该国发生金融危机,银行资金外逃,该国的银行将会面临资不抵债、亏损甚至倒闭的危险,因此与其有合作的银行一定会通过货币途径受到牵连和损失,即而影响该国的经济。例如德国的德意志银行和萨克森银行濒临倒闭,法国巴黎银行管理的几只基金已经清盘,英国北岩银行也出现了挤兑。紧接着这些在美国以外地方出现的问题,又将其影响反馈回到美国,引发美元的疲软,股市的动荡以及一系列新的金融问题,比如美国负有盛名的投资银行贝尔斯所面临的困境。这个残酷的反馈循环系统―在美国产生的问题从美国流到其他国家,从其他国家再流到另一个与之有关系的国家,最后又流到美国,所到之国经济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发生同样的金融危机。

(三)货币通道

现在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于债务的无限扩大导致无偿还能力而造成的。一方面当该国为了缓解金融危机而向国际社会大量发行与其国生产力没有紧密的债券或者就干脆以发行货币来解决金融危机时,在国际社会上筹集的该国货币势必会引起本国货币的增加,从而导致本国货币的贬值。以美元为例,美国大量发行债券,导致本国美元数增加,美元贬值。另一方面美元的贬值会导致外国货币的升值,这样就会影响该外国的出口,使外国出口减少、国内出口企业利润下降、工人工资减少、失业率增加,从而把经济危机传播到该国家。

三、美国次货金融危机是如何传染的

美国次货主要是面对那些信誉程度和收入低的人群,向其提供房屋抵押贷款。所以,可以说美国次货金融危机的源头是房地产危机,先是由房地产此实体经济影响资本市场的虚拟经济,再由资本市场的虚拟经济影响全球各领域的实体经济。美国当局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借债买房,使得一度出现了房地产虚假繁荣,泡沫形成。当抵押贷款人不能及时偿还每期负债时,银行收不回贷款,于是对房地产开发商的下次贷款会减少或者不贷。房地产商没有了贷款,势必会减少房屋的供给,另外一方面抵押贷款人面对银行的催款,势必会减少其他方面的开支和消费。如果该消费品正是别国的出口品,那么势必会引起该国出口品对美国出口的减少,进而引起该国经济的萎缩。因此房地产的低迷会引起国际上其他实体经济需求的减少,给别国经济带来同样的经济危机。美国为了刺激经济不断地降低利率,为了偿还国际债务大量的印发美元,致使美元贬值。这样更直接引起外国货币的相对升值,最终影响到别国的贸易经济,给别国经济带来萧条和危机。

四、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一)预防金融危机

产生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无非就是两种,即过剩经济和债务经济。相比过剩经济,债务经济引起的经济危机更可怕。只要消费和投资增加,那么国民收入就会增加,个人收入也会增加,进而消费和投资也会增加,最终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危机自然就不会出现了。而对于债务经济,如果只一味的强调提前消费,追求暂时的享受而不与相应的生产力联系起来的话,那么最终只会形成泡沫经济和虚假繁荣,进而演变成经济危机。但是,我们知道,如果借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并伴随着一定生产能力提高的话,那么债务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因此,如果我们把一种货币固定在一种生产能力上的话,那么该国货币的增加并不是债务的增加而是一种生产能力上的提高。

(二)如何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来了,我们不用一味地惊慌和措手不及,危机来了就来了,既然无法避免,那就只有积极面对了。因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地不断深入,一国有难,别的国家很难独善其身。所以,在心理上面对金融危机不要恐慌,要沉着应对。经济危机无非就是经济萧条、衰退、出口减少、企业或工厂利润下降甚至倒闭和失业率增加等。对于一些长期依赖出口的国家,此时乘着危机时刻,可以扩大内需,依赖自己总好过依赖别人;国家财政当局可以积极的运用财政政策,投资公共事业,拉动本国经济的增长。另外,减持危机国债券和储备外汇,以免由于该危机国的货币贬值引起本国外汇资产缩水,同时可以利用出售外汇的收入来扶持本国企业。此外,要完善本国金融体系,建立合理安全的金融监管制度,使金融机构能有一个自由灵活的收缩机制,以至于在出现危机不易被传染,使金融危机过后的经济反而有个突破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