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震慰问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今新闻世界,已经进入“三国时代”。报纸、广电、新媒体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但这些媒体之间,既互相竞争,也互相依存。传统媒体为了增加新闻源,开办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是网络革命性的行动之一,由网民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实时的新闻,同时,所有的网民可以参与互动。可以说,微博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传统新闻传递的方式。
识时务者为俊杰,体现在媒体,就是现在无论电视、广播,无论报纸、杂志,几乎都离不开微博平台的辅助。可以说,微博已经不只是网站的专利,而是所有传媒伸出的触角。它以信息实时化、议题设置多样化、内容呈现多元化、传播方式裂变化的特点,快速成为记者获得新闻的新渠道。
北京晨报是较早开通微博的平面媒体之一。近两年来,微博成为北京晨报新闻领域的一部分,扩大了报纸的阅读群体,增强了新闻的影响力,同时,也经由微博,收集到了很多新闻线索,为记者的进一步采访带来便利。
微小短文 广博传递
微博对社会的改变是巨大的,它让每个人都有了发言和表达的机会。从2009年到如今,微博诞生不到两年的时间,140字的小天地迅速成为大众情感的宣泄口。王菲、方舟子为一尊佛像能否被点燃“起火?”;任志强夜以继日地发微博,把它当成了“自媒体”,终于可以“不被断章取义”地完整表达自己观点;宋丹丹为几栋“难看”的建筑堵心,在微博里叫嚷,而大众也用宋丹丹制造的“丹丹体”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在140字的世界中,有寻人找物、有曝光揭黑、有爱恨情仇,140字,让很多人将原本很私人的想法,通过一个小小的@符号,变成大众的事情。
北京晨报有个与读者互动的栏目,叫“读者拍客”,由读者提供新闻照片,由编辑配发打油诗。这个栏目,因为来源于生活,富有都市气息,非常生动活泼,因此很受欢迎。
2011年2月,一位读者在乘坐公交车时,看到一位时髦的女青年将自己的宠物狗带上车,并且占了一个座位,而一位老大爷很艰难地抓着吊环,站在座位的边上。这幅“狗占人座”的照片见报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带宠物上公交车已经不对,占座位更加缺乏道德,由此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是理所当然的。
按说,新闻的传播到此已经完成。但由于北京晨报微博的介入,这则新闻则持续发酵,由北京晨报的读者及平面媒体的受众,迅速扩大到微博上的广大网民。北京晨报的大量粉丝纷纷发表看法,谴责该女青年的错误做法。
报纸新闻,可以借微博“扩张”,这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微博成为信息最简洁快速的渠道之一,两会现场内外发生的新闻,很多是通过都市报微博的转发,赢得了许多用户的关注。代表委员通过微博晒议案提案、晒关注的话题,与网民形成互动,成为两会的亮点。网民通过转发、评论代表委员的微博,弥补了无法亲临两会现场的遗憾,“一人一媒体,所有人向所有人”传播的局面得以实现。
这是报纸和微博互动又一个双赢的例子。
微小信息 广博收集
无论是微博还是传统媒体,彼此之间都可以互为资源。从微博的发展趋势看,报纸将富有竞争力的内容再碎片化,嵌入微博的信息传输,让新闻被使用。在微博的参与者中,无论是记者还是普通网民,都不是旁观者,都在参与传播,并分享别人的观点。
以北京晨报为例,2009年以来,分别在新浪、腾讯、搜狐等多家门户网站开设微博,微博近7000条,拥有粉丝近40万。在微博环境中,北京晨报并非仅仅作为一张报纸存在,它也成了信息源之一,报道和评论被有选择地传递。北京晨报的微博,不仅吸引了大量粉丝;同时也关注了大量有新闻价值的微博。
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后,由于通信不畅,北京晨报即派专门记者监控微博,一位身在地震中心的年轻人用手机发送的几条微博,虽然简短,但非常真实。记者迅速在微博上与这名在现场的大学生取得联系,由她介绍具体灾情,弥补了记者无法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缺憾。由于微博的实时性,平面媒体需要从微博获取第一手信息,在此基础上核实求证,采访报道。日本大地震期间,国内记者也由微博了解到很多新闻线索,如流离失所的灾民沿路坐在两边,自觉留出中间宽敞的车道;从体育场等避难所散去的人群不留任何纸张;震后交通受阻时绵延百米打车的队伍井然有序,日本普通民众在大地震中的表现,通过微博在网络上被不断转发。
微博是一个信息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讲,微博是“不会结束的新闻会”。很多政府部门和机构也都开设了官方微博,成为重要的新闻源头。日本大地震后,网络盛传的“碘盐防辐射”与“海水将遭受核污染”言论导致部分地区抢购食盐。中国盐业总公司开通微博,公开声明,保证两周内恢复市场供应,还以幽默的方式号召大家不要信谣传谣,不要盲目囤盐抢盐。微博开通仅两天,盐业总公司50条微博,粉丝13000人,其中首条微博共被转发了16000多次,评论4000多条。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也迅速行动,各类应对盲目“抢盐”的政府措施。第二天,回应“抢盐”风波的报道出现在各家纸媒的头版,相关部门进行全方位辟谣,让一场“谣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条新闻,由微博,并通过报纸深入报道,取得了最佳的宣传效果。在这场围绕“谣盐”传播到辟谣的新闻链条中,微博提供了实时传播及讨论的途径与平台,而平面传统媒体提供了全面深入的探讨空间。作为传统媒体的补充,微博让每个用户参与其中,而纸媒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不可替代的权威发言人。
微小阵地 广博人气
互联网时代,如何争取让更多的读者“留守”报纸?传统媒体与微博的合作或许是一次探索性实验。把微博的内容转移到报纸上,实现了其特有的二次传播价值,营造了全民参与的舆论氛围。
新浪微博推出不久,就有许多传统媒体开始与它内容上的新接驳。2009年,北京晨报改版推出的评论板块“晨语版”中,出现了一个栏目――“微评论”,这个与新浪微博合作开辟的栏目,选取微博中热议的话题,改变了以往只有单一的文体讨论的形式,在话题的组织上显露出更多的参与性,为线下读者提供了新的阅读空间。报纸上的微博栏目,虽然线索和部分内容源自网络,但并非简单再现网络内容,而是通过编辑利用网络资源,对信息进行甄别、整合、梳理、再度挖掘和提炼,过滤掉无聊、谩骂和广告等信息,呈现在报纸上的是一个议论拼盘,使得微评论的内容大大超越微博,层次也较微博有所提升。
现在,许多都市报都在自己的印刷版上开设了微访谈、微新闻等基于微博产生的栏目。这些栏目将线上网民个性化、碎片化的发言,通过平面媒体自身的定位进行筛选,利用平面媒体自身的传播方式,成为被公众知晓的文本。真实、客观、准确的新闻报道是传统媒体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媒体形成影响力、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基础。无论对于网络人物、话题或事件,传统媒体的记者都会做进一步地求证和采访,让虚拟世界中的当事人现身说话,增强报道的真实性。
北京晨报微博开通以来,由网络编辑负责维护。北京晨报的微博用户中,也有不少是北京晨报的记者,他们通过手机短信、个人博客等形式,把自己发现的新闻到个人微博上,构成即时看点。北京晨报微博发送的内容共有两种,一是本报刊登的新闻提炼传播,二是第一时间的热点事件、热点话题。如国家博物馆完成改扩建重新开馆后,大批市民急于先睹为快。开馆第二天,国博官方微博以非常亲和的方式,呼吁市民不要扎推排队参观。记者即以“国博微博”的新闻点,发出鲜活的报道,北京晨报微博转发后,得到了国博微博的感谢回应。
不可否认,报纸的读者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年轻人已经放弃读报习惯,改为上网浏览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说,微博的开通是把这些年轻读者重新拉回自己的“订户名单”。北京晨报微博的粉丝,基本上是这样一群年轻人。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支撑,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保证。乡镇文化站是最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更直接和广泛地联系着人民群众,是他们求知、求富、求乐、求进步的主阵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文化站的作用和地位?笔者通过对我地文化站的走访、调查、总结和实践。得出初步结论,各地的农村文化站在有效探索文化服务于农民的新思路、新办法和新路子,为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创建农村精神文明和谐音符,为百姓创造文化净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一、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后,农民必然会产生对文化需求。乡镇文化站扎根于基层,它以奉献给农民朋友真切的文化实惠为宗旨,以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职能,以先进文化滋养农村这块沃土为目的。坚持基层文化站的“四性”,即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真正承担起它的服务体系最完整,文化宣传主阵地,服务人群最广泛,服务方式最多样,文化服务内容最丰富的社会功能。根据各自所辖村落区域的地理环境、人文特点、经济条件等,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同内容、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文艺活动,提高和满足农民朋友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1.创新机制,让农民朋友的业余文化生活得到满足和提升。群众公共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农民生活富裕、知识更新对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面对新型农民朋友在参与文化娱乐活动中得到求知致富?如何用长效机制迎合他们心里需求?我们借鉴好的一些乡镇成功经验,变过去被动的送文化下村寨、进院户为现在的主动送文化和传播文化同步结合下去。逢年过节组织精干的文艺演出队伍到村部或巴山新居集聚点巡回演出,还积极与区文化馆、区川剧传承中心联系,请他们派出骨干来我们镇上指导,再是我们选派文艺骨干送出去参观学习。至今,我镇建起了农民乐队、腰鼓队、曲艺表演队、秧歌队、气功习练队、龙舞队等20余个,有文艺骨干500余人,各村各社区都有自己的业余文化队伍。农闲季节、节日庆典几乎村村社社都有节目。参与者乐在其中,观看者笑不绝口。通过这些表演,既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结合当前实际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
2.形式多样,让农民朋友的文化业余爱好得到广泛和实惠。近年来,我们组织有一定功底的人才,让他们多搞创作,以身边的真人真事进行收集整理、加工修改、完善提高,如海生社区创作的《清江小镇故事多》、《环境卫生人人抓》、《芝麻饼子味飘香》等原汁原味、诙谐幽默、受人启迪的曲艺作品。组织有一定功底的李维平、康光述、戴永喜等50余名书法爱好者,先后参加了镇上、区里、市里、省上乃至国家的各类书法比赛,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带动和培养了一大批书法爱好者。
3.项目带动,让农民朋友的文化生活兴趣得到持久和韧性。民间工艺的传承和发挥,我们始终把它当成重头戏来抓。如我们这里出产的“清江芝麻壳”,纯手工制作,取料讲究,口感舒适,回味悠长,我们将它申报为“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予以包装、打造。通过我们几年的努力,“清江芝麻壳”远销成都、西安、重庆等更远的地方。由此,带动了近100家,400余人的从业队伍,具有一定影响、货真价实的金字品牌。正如“清江芝麻壳”的传承人李勇方所说,居民想干的是脱贫致富好赚钱的事,是你们找准了切入点,上升了一个档次,我们就不愁有信息和市场了。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把群众文化活动与老百姓所需求的技艺致富融合起来,文化站的地位和作用就会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
4.展示公益,让农民朋友的文化生活权力得到均等和便利。我们在深入农村、社区、厂矿、学校、巴山新居聚居点等举办的活动中,广泛地进行公益宣传,挖掘民间艺术在当代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特殊作用,使我们基层文化站的本质所决定。说到底,我们乡镇文化站就是做好人的思想领域的工作,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意识、修养等方面着手,用我们的开展活动为载体,以我们的传播内容为形式,以我们的自身寓教于乐为提升,以我们的言传身教为感染,进而达到“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从而使辖区群众的思想、修养、道德、素质、意识潜移默化的进步和提高。我们所从事文化站工作的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也就得到了更好地发挥。
二、辖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和谐音符
文化站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就要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多层次文化需求,极力引导居民承办自娱自乐、健康向上、不拘一格、自受欢迎的文艺节目。这样一来既繁荣了辖区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同时又能为辖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有花卉、种植、养殖、旅游等项目的文化产业大户20余家,文化大院16家,农家书屋31家,全镇目前拥有各类藏书11万余册,在农闲、节假日到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文化产业大户借书、借报刊的人络绎不绝,也成为了附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彻底改变了过去的那种“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单调的文化生活,为辖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和谐音符。
1.培植个体文化户成为经济多元化。我们镇撤区并镇后,辖三个场镇,4个社区、31个行政村。几年来,培育和发展个体文化户420家,涉足网吧、歌舞娱乐、音像制品、书报书刊、影视放映、打字复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广告制作、旅游、婚丧嫁娶等12个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200余人。涉文产业收入近亿元,成为经济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培植各类文艺表演团体成为“乡下文化”的生力军。上面虽然也搞“送文化下乡”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但毕竟层次较高,且只能满足一时,从根本上说,解决不了农村文化的长期匮乏。农村基层文化的繁荣,只能依靠和培育自己的队伍,让他们站得住、留得下、“种植”自己的文化队伍,到贫困村落、山村小寨、边远院户进行文艺演出、赠送科技图书、组建文艺队伍等,培植自己的队伍,他们一直活跃在农村院户,他们植根于丰厚的民间土壤,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为己任,针对各个时期和中心工作编排演出节目,年均达30余次,累计受众达20万人余次,让更多的人领略了民间艺术的风采。
三、为百姓创造文化净土
农村文化若想其枝繁叶茂,除了补充“营养”外,还必须随时“修剪”。因此,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严格高效的文化市场管理。
1.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主要是网吧、电影放映、演出娱乐、出版物印刷和销售、打字复印等,是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的重点。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镇文化站起着既繁荣文化市场,又维护和管理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的双重作用。我们一方面建立辖区内义务文化执法队伍,做好日常性文化市场执法检查工作;另一方面,积极配合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明确重点项目、重点时段、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加大监管打击力度。
天气预报,预报今日有小雪,我便睡在沙发上,以便观察那场迟来的雪。
早上,我刚一醒,爸爸就大叫:“下雪了!下雪了!”我打开窗户一看,大地已是洁白的一片。我想那一定是云阿姨召唤雪花们,让它们星星点点的落下来,吹起了集结号,一下子那些星星点点的雪花就凝聚成了白皑皑的一片。雪花们只有团结一心凝聚在一起,才能给大地穿上那洁白的外衣。
人类的团结让我想到了雪花的凝聚。人类在处理事件时,也应该像雪花一样,不管成败与否都应该团结在一起。
在汶川大地震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能力的捐钱捐物,为受灾人民重建家园;没有能力的给他们寄出一封封慰问信,给受灾人民精神上的鼓励;有力气的人参与了灾区重建的工作中……大家想,如果没有一个人捐款,他们就无法重建家园。如果没有一封封的的慰问信,它们就不能够重拾自信心。如果没人愿意出力,受灾人民就不能重获家园!如果没有大家一起挥洒汗水,拼命拯救那一条条徘徊在生死边缘的生命,就没有汶川人民的今天!凝聚的力量多么大呀!人们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成功!如果人类不团结就如同花没有了绿叶的衬托,人没有了灵魂的陪伴,蓝天没有了云朵的陪衬……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向全体教职工传达县有关部门关于做好今年寒假工作文件精神,从而提高大家对做好今年寒假工作的认识,努力做到学校在开放活动场所的数量和质量上有新突破,教师在社区指导家访工作上有新突破,学生在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机制上有新突破。
2、在散学典礼上对学生提出具体活动要求,特别强调安全和卫生。为使社会各界共同关心自己子女在寒假中学习和生活,学校向每位学生家长发出《致家长的公开信》,通报学校在寒假中活动安排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呼吁每位家长高度重视关心自己子女在寒假中学习和生活。
3、学校主动向乡教委汇报学校寒假工作计划。寒假第一周为教师家访周,要求每位教师利用假期对学生进行家访,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家访比例不得少于30%,对新生家访比例不得少于50%。对重点帮教对象,除班主任老师帮教外,还要由学校支部、行政领导、党员教师分别明确帮教责任,落实到人,经常了解帮教对象的活动流向。帮教中,坚持以情感人,坚决下大力气,化苦功夫防止出现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发生。对特殊家庭子女、孤儿、残疾学生、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和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心、帮助和指导,丰富他们的寒假生活,并主动联系村干部,具体落实对重点帮教对象的帮教措施。
4、重视家长在寒假中对孩子的指导作用,召开好家长会,引导家长以健康的思想和品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督促子女完成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和读书计划。
5、在寒假中学校坚持开放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和电脑房等各种功能教室,丰富和活跃师生寒假文化生活,在这过程中加强管理。
6、继续关心四川地震灾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题记
玉树的各位:
你们好!
我是咱陕西的!我刚知道8天前7:49分的时候发生了7.1级大地震。数以千计的生命被废墟掩埋,一座座城市被夷为平地。的确相当惨!
我们校长让写慰问信。我觉得没错,是该写了。但是校长又说什么让我们写感人一点。我一下就来气了。这分明就是给难民们的心上火上浇油嘛!本来就气不顺再加上信一激不伤心才怪哩!
现在,我要提醒各位,伤心、悲伤、哭,可以理解。但是,那些改变不了任何。如果可以改变,那你哭、我陪你哭!但是亲人回不来。要学现实一点。哭上两声就可以了,接下来就是擦干眼泪,振奋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长大为家园作出大贡献!不要以为我们现在是小孩就可以不帮忙重建家园。因为,我们的亲人用身体载着绝望离开了,他们留下了希望在我们的身上!我没总不能这样蔫下去吧!?也是时候学一学:黑崎一护、漩涡鸣人、孙悟空了吧!
我们要学习黑崎那种:懂得感恩。拼上自己性命来保护自己的同伴。在和狩矢战斗时,他说:“我就是想要守护他们才要去守护的啊!”为了能保护同伴,不断提升自己的力量。
我们要学习鸣人那种:乐观、豁达、积极、理解别人、真心奉献、坚忍不拔、说到做到。
我们更要学习悟空那种:知难而上、打抱不平、善良、有爱心、憨厚、积极向上的精神。
总而言之,在这次灾难之后要学会乐观、学会守护、学会积极向上、学会……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听完这首歌,擦干自己的眼泪,忘掉一切,振奋精神。让我们迎接一个崭新的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