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解决三农问题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学者认为,当前的三农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三农问题,所以要理解三农问题就必须理解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最大问题是没有效率,而没有效率是自然人或经济人在特定条件约束下的必然结果。如果收益是确定的,那么自利人的投入必然是最小的,总体的效用也是最小的。现代的中国农民也是理性人,如何设定一个制度,让他们的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同时也能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关键要理解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以高度的哲学理念为基础的经济体制,物质的效用只是它的一个外在表现,内在的是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平等。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因此有人建议: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速城乡人口自由流动、变现存的五级政权为三级政权、缩小地区差别,均衡各级财政、推动税费改革、做好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均衡收入分配、实施反贫困战略。
这次会议的一大特点是,把历史学家与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放到同一平台上对话,既促进学科交流,也拓宽了人们在三农问题认识上的视野。与会专家对三农问题的讨论十分注重历史视角,探索三农问题中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有学者指出,结合中国历史上农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国家要为农民的劳动创造一种环境,如兴修水利工程等;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好国家、市场和个人三方面的关系。有学者强调,必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认为农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用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定位“三农”问题,由国家和地方制定现实可行的政策目标。
与会专家十分关注现实问题,面对现实,不回避矛盾,许多专家不仅对三农现实问题进行了概括与分析,并且对三农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选择也发表了见解。
关键词:三农问题;现状实质;权益保障;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33-2738(2012)06-0126-02
一、科学发展三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科学发展三农所面临的背景条件。
科学发展三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程度时,则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以促进农村的发展进而促进现代化进程。当前,我国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已经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从体制和制度上必须加快科学发展和完善三农的步伐。
(二)我国三农问题的历史成因及现状。
1.历史及政策原因造成农村资金的过度转移。
建国初,我国面临一些特殊的国际国内背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导致了工业化超前及农业发展滞后。工业化初期,国家对粮食需要的一半是通过农业税取得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一方面使重工业超常规发展,使以工业产值比重为衡量标准的工业化水平超常规上升;另一方面使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础受到破坏,使广大农民难以积累起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起始资本。在工业基础薄弱且没有多少外援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采取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必然要以剥夺国内农业和农村为代价,以农民相对贫困为代价,强行转移农业剩余,并阻止农民进城(即直接阻碍城市化),以维持城市居民的高福利、低工资,加速工业化原始积累。在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工业品和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使农村资金向城市无偿转移;农民在各种金融机构中存贷款差额也反映了农村资金转移。
2.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障碍及历史惯性形成农村的不公平待遇。
(1)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家绝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了城市,投入到了工业。农村仍然处于落后的状态,在各种福利待遇方面农村与城市有着天壤之别;譬如城市市政建设是由国家出资建设的,而农村的修桥、修路则需要农民集资、或者出一部分资金。
(2)城乡隔离分而治之的制度体系是制约“三农”难题化解的主要制度障碍。目前我国还处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有些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规则仍然存在,体制的不健全必然造成分配的不公平,导致利益分配的差异。比如,受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政策的限制,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劳动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基本社会保障欠缺。覆盖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对困难群体的保障力度不够,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
(3)“马太效应”下的资源、要素单向流动。在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安排和城市偏向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显著的城乡差别。城乡差别形成后,“马太效应”开始发挥作用,资金、人才、资源在高利润市场环境吸引下,源源不断地由农村流向城市,形成良性循环;而基础较差的农村发展受到进一步削弱,形成恶性循环。
(4)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由于我国实行制度,随之出现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制约了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劳动手段的推广应用,导致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很多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农业平均利润率连年下跌,造成了农民“增投不增收”、“增产不增收”,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3.征地是目前对农民权益的最大威胁。我国已有4000多万失地农民,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民失地问题还会越来越严重。按照现行法律,失地农民得到的补偿,只能维持7年左右的时间。许多农民没有特殊技能,投资意识也不强,拿了征地款后娶妻盖房,最终坐吃山空,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据统计,60%的失地农民生活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因征地引起的农村已占到全部农村的65%以上。因此,保护失地农民利益问题以成为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
二、科学发展首先要发展三农
1.发展三农亟需突破理念阶段,把各项利农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随着三化进程的加快,应认真思考根据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明确科学发展三农问题的内涵,找准政策作用的对象和次序,适时调整解决发展三农问题的具体政策路径和完善各种配套措施,如物价特别是农用生产资料上涨带来的农民负担及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发展三农的影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切实保证三农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反哺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国外有专门保护农民利益的团体,比如澳大利亚小麦局是一个大型农民自发组织,相当于专业合作社。它的一个特点就是有二次分配机制,使得农民种粮抗风险能力增强。澳大利亚把小麦向国外出口,通过职能部门小麦局的运作,再把一定的利润返给了农户,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在调动农民做农业生产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中央1999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中国定位于“最终产品制造业大国”,国外也已经普遍认为中国是21世纪最大的“世界工厂”。以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实际地位,我们客观上只能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保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这种优势实际上产生于农村高达三个亿以上的过剩劳动力,使我们可以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长期维持劳动力的最低价格。
如果实事求是地从国家的立场出发看问题,这个“优势”是其他照搬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中国家所没有的。因此,假如政府真要彻底打破城乡格局,使得流动打工的农村人口获得所谓“国民待遇”,并且按照现代劳动用工制度安排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则可能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这就意味着中国将失去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当然不利于参与现在这种国际竞争。
再者,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太大,即使真正采取措施加快城市化,到2020-2030年能够达到50-60%的城市化率,也仍然会有大约8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小规模、高分散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小农经济,仍然将是中国农村的主要经济类型。
由此看来,中国工业化快于城市化是历史的必然,既是资本全球化条件下的必然结果,也是长期趋势,因此,农村维持小农村社经济的制度现象,也将是长期的或者说是不可逆的。同理,当前已经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将不可能有条件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这是本文强调缓解、而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理由。
2、三农问题的政治性
近年来农村社会政治形势趋于复杂根本原因在于:农业产值下降为占GDP的14%,而农业人口仍占约60%以上。其实,无论集权制还是民主制,任何政府都不可能把在约14%农业产值上的收益作为税费基础,为占60%以上人口的农村提供社会保障,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开支;更不可能以此维持基层政府的庞大开支。同理,由于农村人口过多,任何形态的政府都不可能满足农村社会的公共品需求。一般学者提出的城市工业反哺农村,或者给农民以直接补贴等建议,在中国当然也不现实。
因此,在这样的制约条件下,农民负担及其引发的矛盾冲突,实质上是政府与农民之间在如此低的农业产值上,照搬西方现代管理制度进行所谓收益分配的必然结果。
正因为50年来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和农村的被剥夺本来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正面看待的矛盾,城乡二元结构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打破,所以,农民群体客观上难以得到“公平”的国民待遇,其“边缘化”将是必然结果。因此,“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就是合乎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发展规律的必然现象。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才需要强调,如何缓解三农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政治矛盾,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所有执政党都是重大挑战。不仅当前,而且在今后的中长期发展进程中,都需要对此慎重处理。
3、现行财税金融和流通体制对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
1984年至1986年建立和完善县乡两级财政的制度安排,曾经一度刺激了地方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的欲望。由于当时金融体制的“软约束”问题,使得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地方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的高速增长,与企业高负债、地方基建失控,和银行不良资产大幅增长相伴生。
1994年税制改革前后,中央同时加强了土地管理;并且在1997年以后推进金融改革的同时,以行政手段关闭了农村合作基金会;加上同时推行的关闭“十五小”的行政措施等等。这些措施都使得地方经济在高速增长时期积累的高负债问题暴发:一方面是乡村债务达到约4000亿(也有说6000-8000亿),近一半的县乡两级财政发不起工资。另一方面,县域经济凋敝、农村经济滑坡、乡镇企业倒闭停产,又使得一千多万地方干部的子女就业问题突出,于是政府和相关事业单位就成了最好的就业领域;导致政府及其所属机构膨胀,财政供养人口大幅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乡村债务增加和政府冗员膨胀,都必然会转化为对农民的强制索取。
银行系统的商业化改革获得成功的同时,任何商业银行都不可能与分散的、兼业化的、剩余过少的小农经济对接的矛盾,随之也突出起来。由此导致近年来农村出现面广量大的高利贷;历史上摧毁农村基层社会的高利贷与权利和黑恶势力结合的现象,又再次普遍发生。
在上述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导致的重大矛盾制约下,农村出现了劳动生产率下降,农民收入下降,政府调控能力下降。正是这三个下降,导致基层政府和农民的生活消费都要靠借贷才能解决。
综上所述,我们当前面临的三农问题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是普遍的而不是个别的,主要是政治性的而不仅仅是经济性的。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
1、执政党要有代表农民利益的综合部门
根据同志和同志在新世纪开始以后的两个“七一”讲话,执政党为了能够全面代表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利益,至少为了能够应对其他政治势力以三农问题作为政治资源提出的挑战,当务之急是参照解决金融问题和国企问题的办法,抓紧建立“中央农村工作委员会”,统一协调各涉农部门的政府决策,以实现农村的稳定来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2、国家应以就业最大化为基本国策
如果说20世纪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那么到了21世纪中国的问题仍然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主要是就业问题。农民劳动力是我国最丰富的资源,但农村过剩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相对缓解,还有待于各部门提出相关配套政策。国家对列入计划的经济建设项目,应强调以促进就业为主要目标;特别是在以国债投资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其项目评估应以能否带动就业为评估标准,以“以工代赈”为主要建设方式。农村公共品提供和农村的基本建设,也应该强调以带动劳动力投入的政策为主。
3、深化农村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
由于农业自9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是负效益产业,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在平均线以下的已经高达约70%,农民收入零增长或负增长已达到约50%,难以继续支撑庞大的基层政府。因此,如果能够把现在的中央、省、地、县、乡、村这种六级垂直管理,改变为中央、省、县三级行政管理,则可能在理顺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关系的同时,大幅度减少制度成本:
一是把省扩大为50至60个,取消地区一级,增加中央和省的直辖市,乡改为由县政府开支的乡公所作为派出机构;
二是取消市管县、镇管村体制,割断城市剥夺农村的体制渠道;一般中小城市和建制镇实行市和镇的自治,只管建城区,不得直管有自治权的农村,市、镇、村等各自治体之间是平等的交换关系,政府不直接管理9亿农民,由村自治体直接对县。
1、打破涉农领域的部门垄断,加大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投入力度
以往政府对农业投入的形式,基本上表现为涉农部门“分财政的盘子”,支农资金下达到政府部门及其所属单位,不仅跑冒滴漏、贪占挪用导致严重腐败,而且有相当部分转化为基层债务和农民负担;并且,客观上也推高了农业成本,使我国丧失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此,深化农村改革当务之急,是要打破涉农领域的部门垄断,鼓励农民参股组成各种经济合作组织,直接进入加工、流通、金融和保险等涉农经济领域,以合作社的规模经营取得的收益,返还低效益和负效益的农业生产,补足村社开支。同时还应规定,政府支农投入应定向下达到此类合作经济主体,政府投入只做股、不计息,以维持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2、改革政府垄断征占农村土地政策,维护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版权所有
摘 要:本论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农村小微商业贷款现状的分析,探讨未来促进我国农村信贷发展的对策建议。我国农村地区城市化进程缓慢,银行贷款服务难以满足广大农民对金融资金的需要。根据当前我国农业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我国信贷业务的对策和建议,同时也表明了我国只有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信贷体系才能保证信贷业务在今后发展的更加稳定和健康。
关键词 :风险 投资 现状 经济体制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小额信贷
Microcredit在我国通常被翻译为“小额信贷”。它是一种以个人或者以家庭为核心,贷款服务对象多为一般个体商户或个人的,针对中低收入人群提供周期性,循环型的小额贷款方式。小额信贷是专门为贫困人口和微型企业提供小额信贷业务而存在的一种贷款方式,主要服务对象以中低收入为主,还款期间可进行分期还款。
我国商业银行小额信贷是在90年代初引进的,经过近20年的实践,小额信贷凭借其灵活、方便、高效、快速的特点,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经济状况,脱贫致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为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我国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
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需求决定供给的种类和数量。消费者需要什么供给者就生产什么,农民从市场机制中得到相应信息进行相关产品的供给,从而获得利益。但是大部分农民无法完成原始积累,开展生产活动,推广小额信贷,就是要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做到统筹兼顾,为贫困地区的农户服务。改变地区发展不平衡,拉近城乡贫富差距,使农村经济蓬勃发展。
2.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的实质就是三农的日益贫困和不断被边缘化问题。其根源就是城乡不平等的二元制的沿袭和强化这一现实制度原因及其背后一系列错误理念支配的结果。忽视农业、农村、农民只会导致社会整体经济状况增速减慢,社会现代化脚步迟缓。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使资金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扶贫攻坚和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调动了低收入农户的生产经营主动性积极性,让农户自主寻找创业机会,帮助农民实现增收,增强了贫困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家扶贫压力。
二、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的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额信贷的现状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1月的《2014 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中显示,2014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1.68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上年末低0.5个百分点;全年增加9.78万亿元,同比多增8900亿元。2014年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财务公司本外币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19.44 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年末低6.5个百分点,全年增加2.4万亿元,同比少增4408 亿元;农户贷款余额5.36万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比上年末低5.4个百分点,全年增加8556亿元,同比少增338亿元;农业贷款余额3.4万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上年末低1.9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065亿元,同比少增422亿元。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发展农村经济首先要有资金投入,而如何吸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制度建设是关键,尤其是建立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2012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1,182万人,占52.5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4,222万人,占47.42%,而表1中显示2010年至2014年农户贷款占总各项贷款比例虽逐年上涨,但占比极低,平均为5.7%。充分说明了进一步加大涉农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不断提升农业业务金融服务水平,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增加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必要性。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缩小贫富差距,加快现代化进程,创建和谐社会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开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
小额信贷的蓬勃发展为低收入人群、小微企业和农户获得资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更应看到该项业务发展所面临的种种困难:
1.融资成本高,风险高
由于融资需求十分旺盛,小额信贷在微小型企业中普受欢迎,很多商业银行成了“只贷不存”的机构,同时,随着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展开,风险也显露出来,由于对小额信贷的思想认识不够或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使农村小额信贷贯彻落实的不积极不主动。因为小额信贷的贷款利率相对较低,影响了商业银行发放小额信贷的积极性。小额信贷单笔贷款的数额较小,且成本费用率较高,存在着其利息收入能否抵偿成本费用开支的问题,一旦不能抵偿成本,便会缺乏开展小额信贷的内在动力,小额信贷的可持续性也会受到影响。农村小额信贷的回收率较低,一些商业银行因畏惧风险而减少向农户发放小额贷款金额,或严格要求审批程序,农户因贷款条件严格,贷款难,而降低对贷款申请的积极性。
2.市场风险
农村小额贷款多为经营性农业贷款,贷款农户的收入取决于自然、市场条件,贷款人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弱,如出现自然灾害,个人经营管理不善或经济环境衰退的情况,商业银行不能确保农村小额贷款按时回收。
3.相关法规不完善,农民认识不足
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宣传不足,农户对小额信贷是一种金融服务方式还缺乏统一的认识。目前,仍有不少人习惯性地认为小额信贷是扶贫手段而不是金融服务。小额信贷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障,机制、政策体系不完善加大了行业风险,同时也制约了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
三、建议及对策
目前我国政府支农投入多以直接的财政补贴为主,农村小额信贷也往往变成短期的直接救助的工具,财政和信贷资金发挥得杠杆效应较低。政府需从更多方面思考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调整政策,加强农民致富知识的专业教育。
商业银行应减少贷款程序,加快审批时间,及时放款,使农户方便快捷及时地拿到所需资金,不耽误经营周期,同时增加培训,提高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紧密联系农户,宣传贷款逾期的严重后果,不能只看重担保和抵押情况,要从根本上杜绝惰性还贷,不良贷款的思想,加强贷后管理,准确真实地了解资金去向。
调动群众积极性,做好小额贷款的推广与宣传工作,使更多人了解小额信贷的意义,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强化管理意识,加强信贷诚信教育,落实责任分工,做到积极科学贯彻农村小额信贷,将责任落实到实处,落实到个人,以求积极调动起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明确小额信贷身份,从经济角度出发,改变其“只贷不存”,解决其资金不足的困境,减少贫富差距。小额信贷的发展为我国改变农村贫困的状况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欣喜的同时。我们也要冷静的看待在小额信贷身上所发生的问题,只有不断的思考,客观的解决问题,才能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瑾.对当代中国三农问题观念的反思[D].中国人民大学.2005.
[2]张苗.赵峰.王智.王双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SWOT分析[J].三农金融.2011(2).
[3]尹成远.任鹏充.陈伟华农村小额保险和小额信贷结合发展及其模式探讨[J].现代财经.2010(3).
作者简介: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土地流转 现实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024-01
前言
统分结合将集体所有制的土地交于农民经营,其所得归农民自己所有,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随着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解决三农问题迫在眉睫,这就需要加强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大规模、集约型、机械化的生产模式需要大量的土地,而土地流转的质量为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1 农村土地流转
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村社会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掌握着大量的土地经营权,小农经济的经营形式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业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制造了困难。所以对土地的经营权进行流转,一方面可以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致力于非农产业的开发,提升自我经济水平,为城市化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将粗放型土地经营模式顺利转型提供了条件,农民通过转包、租赁、转让、互换的形式实现土地流转。第一,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在集体所有制的情况下流转土地有利于我国土地经营规模化。第二,土地经营权流转能推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拉力与推力的共同作用下,推进转移步伐,拉力是政治城市就业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工在城市能基本稳定。推力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降低农村劳动力成本,共同实现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第三,有利于金融服务向农村扩散。农民将土地作为抵押从银行贷款作为创业基金,如此作用下,将闲散的土地资源集中起来,极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2 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分析
2.1 发展规律
农村土地流转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第一,当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时,将影响着土地流转的规模。在实行土地流转时,双方并没有规范的协议,多是口头协议,较少的书面协议也不规范。第二,土地成片流转难,土地的机械化和集约化都离不开土地的成片经营,如果国家能出台新的政策,做出有利于双方的利益导向,才能有效提高土地流转的发展步伐。第三,土地流转不规范,承包户在获得土地经营权后,应向政府农经管理部门进行登记,有利于统计,防止制作不必要的麻烦。第四,我国的农村保障制度较为落后,社会保障没有落实到农民手中,农民不敢随意转让土地,将土地作为养老立命的有效资源。
2.2 影响因素
第一,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是影响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没有具体的流转程序可供参考,在流转过程中出现问题,也得不到相关法律的支持,所以颁布《农村土地承包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农民的土地保障功能还很落后,在农民眼里,土地作为农民安身立命的重要资源,当没有了土地,农民的温饱问题将很难解决,如果国家不加大农民的社会保障,将会严重制约土地流转的进程。
2.3 中介组织
当市场上中介组织非常匮乏时,第一,土地流转呈现出盲目、随意的现象,第二,土地流转经营机制没有完全建立,难以双方的利益。当中介组织介入后,可以对经营企业的资质进行调查,保障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中介组织能有效的规范合同的签署程序,为农民实行土地流转吃了一颗定心丸,使土地流转没有后顾之忧,提高了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3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对策
第一,加强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规范管理,政府部门要主动做好对土地流转过程的指导、监督与服务工作,规范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合同签署的程序,对合同的内容进行检查,做到合同条款完整,不出现遗漏。对经营户对土地的使用途径进行监督,防止将土地留作他用,妨害了农民的利益,要做到最大规模的消除纠纷。第二,提高流转土地效益,稳定土地流转关系,政府要帮助农民降低生产成本,对规模化经营进行技术性指导,推行有利于规模化经营的相关政策,要让经营户在政策中看到有利可图,这才能提高土地流转的规模。第三,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动员农户入股,将农民的土地作为股份进行入股,农民可以年底分红,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第四,消除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加大对农民的社会保障,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提出“土地换社保”政策,让农民能放心的对土地进行流转,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一份应有的作用。
4 讨论与建议
本文针对我国土地流转的主要问题展开的讨论,目前存在着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土地流转制度建设较缓慢,农民的社会保障没有有效落实、中介组织缺乏等问题,所以建议规范流转流程,提高流转效益,创新流转组织程序,加大流转保障。加大生产规模,解决三农问题,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韩松.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的现实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法学,2012,01:19-32.
[2]李跃.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流转问题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04:26-28+110.
[3]邓超.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319-3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