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数学教学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全面了解学生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全面了解高一新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方面的特点,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1.学生知识方面的优势
(1)基础知识范围更宽,增加了视图与投影、图形变换、统计和概率等新的基础知识。
(2)加强了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的联系,要求学生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会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3)加强了统计和概率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会从图表统计资料中获取数据信息,能运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2.学生知识方面的不足
(1)有理数计算要求降低。由于学生普遍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而利用心算、笔算的速度慢,准确性也差。
(2)降低了整式乘法运算要求,减少了整式乘法公式,只要求掌握平方差公式、和的平方公式。
(3)因式分解要求降低,方法仅限于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且使用不超过两次。
(4)方程内容范围减小,要求降低。教材删去了三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等内容,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不作要求。
(5)降低了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的证明难度并减少了证明。
(6)圆部分知识范围减少,要求降低。
3.学生能力方面的优势
(1)合情推理能力较强。因教材内容大量采用观察、实验、操作等方法,通过归纳、类比获得数学结论,更注重探究过程,强调几何直观。
(2)应用意识较强。在不等式、方程、函数、统计与概率等有关内容中,都加强了与实际的联系。
(3)统计观念较强,统计内容大为增加,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得到加强。
4.学生能力方面的不足
(1)运算能力薄弱。由于初中数学课标大幅度降低了对数与式的运算要求,而且中考允许带计算器,因而学生不重视计算。计算准确性差,速度慢,特别对含字母的式的运算困难更大。
(2)演绎推理能力不强。因课标削弱了几何证明,降低了证明要求。
(3)缺乏数学思维的深刻性,由于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强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重视学生的体验和经历过程,但往往流于形式,使学生缺乏对数学问题进一步的分析和理解。
5.学生情感方面的优势
自信心较强。由于教师身份的转变,加之教学中多采用鼓励性语言,课堂气氛融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数学上能获得成功的感受,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6.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不足
学生缺乏锲而不舍的精神,遇到困难和挫折缺少知难而上的勇气和决心,学习热情易反复。
1.重视课本概念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相对初中数学课程而言,概念抽象,问题情景中的数量关系较复杂,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教学节奏快、密度大。因此,高一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注意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适当降低起点,放慢速度,尽量提供学生探索、讨论的机会;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可列出读书提纲,让学生先阅读自学。
2.适时、适当补充初中数学的薄弱部分
在努力学好高中课本知识的同时,适时适量补充、加强初中数学的薄弱部分。如绝对值化简、分式运算、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等,为以后教学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3.充分挖掘课本隐含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在认真研读《课标》的基础上,要钻研教材。由于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的知识点的抽象性和隐含性比其他学科更为突出,只有通过思考和推理才能揭示。如判断函数奇偶性的关系式中就隐含着“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这个前提,学生往往忽视而导致失误。
4.注意剖析课本例题习题的知识点和思想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线性规划;教学建议
一、关于线性规划
1线性规划在新教材中的位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中的第4小节介绍了简单线性规划的基本内容.这部分内容对于文科和理科的学生要求一样,要求学生掌握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简单二元线性规划并加以解决.整个不等式章节的教学约16课时,简单线性规划这节内容需要3~4个课时.在学习简单线性规划问题之前,先学习了不等关系、一元二次不等式以及基本不等式等内容,让学生感觉学习线性规划问题不会那么突兀和难以接受.
2比较新旧教材的区别
对于不等式,以往的课程比较关注不等式的解法,只是告诉学生如何去解不等式,机械地练习,而学生并不能理解不等式的意义以及用途;新的课程中强调不等式是刻画和描述现实世界中事物在量上的区别的一种工具,是描述、刻画优化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增加线性规划这部分内容,让学生了解了不等式的应用及其几何意义,为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本质、体会优化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为什么要增加线性规划这部分内容
1线性规划与函数
解决线性规划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步骤:(1)确定目标函数;(2)确定目标函数的可行域;(3)确定目标函数在可行域内的最值.
线性规划问题是最优化问题的一部分.从函数的角度来看,首先,确定目标函数,用目标函数来刻画题目中的“好”与“坏”,“大”与“小”,实际上目标函数就是二元函数(在中学教材中),学生很容易理解目标函数这个概念;其次,确定目标函数的可行域,就是由约束条件确定目标函数的定义域,学生可以通过画出图形很直观地看出可行域的范围;最后,确定目标函数在可行域内的最值,就是通过目标函数在可行域中移动,确定在约束条件下的定义域所对应的目标函数的值域的最值.可以看出,线性规划这部分内容与函数的联系极为密切,而函数是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在高中教材中引入高等数学中的线性规划问题便不足为怪了.
2线性规划与数形结合
由于线性规划问题可以化归为目标函数求最值问题,而目标函数在某个区域上的最值问题又可以通过直线的平移加以解决,因此正确地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平移直线就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这就用到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画出所求目标函数的可行域,直观地解决线性规划的问题.作为高等数学中的内容的线性规划与中等数学中最基本的数形结合思想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将其引入高中课程也就变得理所当然.
3线性规划的应用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中列举了10项指导数学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其中一项就是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对数学的应用意识是衡量学好数学的一个标准,很多时候学生甚至教师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分开来看,这对于我们学好数学是非常不利的.而线性规划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工具,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平时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抽象成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例如:《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案例3是一个投入产出模型,北师大版教材上的例9是关于为病人配营养餐的问题,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让学生感觉到用自己学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这么多实际的问题,会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新教材中引入线性规划这部分内容符合《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发展数学应用意识的课程目标,并能很好地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问题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意识.因此引入这部分内容有其现实意义.
三、有关线性规划这部分内容的几点教学建议
1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发展其应用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简单地只讲解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只是为了应对考试才反复训练解题能力,应当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善于将所学知识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发现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意识.比如,有这样一个题:某人有楼房一幢,室内面积共计180 m2,可以住游客5名,每名游客每天住宿费40元,小房间每间面积15 m2,可以住游客3名,每名游客每天住宿费50元,装修大房间每间需要1000元,装修小房间每间需要600元,如果只能筹款8000元用于装修,且游客能住满客房,他应隔出大房间和小房间各多少间,才能获得最大收益?老师可以在讲解了有关基本步骤内容以及课本上的例题后,给出学生这个问题.这是个很实际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需要办这么一家旅社,考虑它的装修问题,这会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探讨数学问题的积极性.此题的解决实际就是按照线性规划的三个基本步骤进行的,确定目标函数、确定目标函数的可行域、确定目标函数的最值,但老师可以借此向学生举一反三,给出若干其他例子,也可以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借以体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从而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抽象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扎实基础,学好有关不等式的基本内容,为更好地理解线性规划奠定基础
线性规划的解决是建立在不等式的基础上的,首先要学好不等式的相关知识,理解不等式的意义及其几何意义,才能更好地理解线性规划的含义.新教材的编写也是根据这样的规律,首先介绍不等式的有关内容,然后顺其自然地引入线性规划.老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需随时复习前面不等式的有关内容,比如从实际情景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了解基本不等式且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等基本内容,只有扎实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接下来的内容,更好地理解线性规划.
3渗透数学的优化思想以及应用
优化思想是人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和重要的思想.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为了提高效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优化问题.人们做事总要有目标,从数学的角度考虑,希望对目标加以量化,量化的目标才有好坏之分.线性规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优化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应注意向学生渗透数学的优化思想,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简洁美,体会数学的美学精神.
【参考文献】
[1]李三平.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一、学习新理念,领悟新精神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新课程下,教师要注重新教学理论的学习,掌握新理念,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真诚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首先,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沟通与对话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要了解、相信、尊重和友爱每一位学生,教好每一位学生。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再次,通过知识技能学习,从“知识中心”转变为“能力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在信息技术时代,要学会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二、反思教学,转变教学观念
以往,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每天只忙碌于备课、上课和作业批改,很少学习研究教学理论、研究了解学生;不重视教学反思,不讲究技巧,不注重革新,总是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很少与同事交流、切磋教学心得,每天只是机械地重复往日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教学效果总是事倍功半。
教学中要善于反思,做反思型的教师。在反思、整改中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和教学水平。时刻提醒自己在每节课后积极反思:什么样的问题学生喜欢回答?哪一部分教学效率高?哪个环节做得不好?下节课如何改进等等, 主动把有效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策略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认真贯彻“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主动的去学,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三、教学实践,落实新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方式应体现多样性和趣味性,体现生活化和情境化。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要实现新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更好地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参与和发展。新课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1、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富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具体教学方法是:(1)看情境图,(2)说情境图,(3)提出数学问题。例如,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买电器”一课,首先出示主题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然后说一说情境图意思,即这些图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最后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在具体情境中,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可能提出很多离奇古怪的问题。无论是什么问题,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表扬激励学生,引导学生从众多问题中筛选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然后再从有关的数学问题中找出与本节课相关的数学内容。
2、建立模型。
建立摸型是指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在情境中提出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建立数学模型。
3、解释应用。
教学后,选取课后练习或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练习,采用多种练习形式,巩固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例如,“买电器”一课,学生建立起数学模型后,让学生完成课本第53页的“试一试” (1)(2)、(3)题和54页“练一练”1、2、3题。
4、课堂小结。
对于对话教学的理解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把以对话为手段的教学视为对话教学;二是把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视为对话教学。第一种理解的实质是对话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把对话作为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也即通过对话进行教学。第二种理解则是指体现对话理念的教学,教师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具有表达和交往需要、具有一定生活经验和一定理解力的个体,将对话看作是师生课堂生活的基本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固有要求。
对话的本质是交流与沟通。《现代汉语词典》对交流与沟通的解释是:交流: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沟通:沟通是使两方能通连。百度百科对沟通的解释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一、数学对话教学实践的意义
综观现代中西方历次教育改革,其核心是:从教学目标价值取向上,是“打好基础优先”,还是“提倡创新优先”;从教学理念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
就美国数学教育而言,历次改革走的是循环往复的怪圈,张奠宙先生称之为:“翻烧饼”式的折腾。
我国数学教育一向以重视基础著称,但在教学理念上长期摆脱不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桎梏,形成了学生数学基础扎实,但数学创新能力薄弱的局面。我国20世纪80年代提出“在加强双基的同时,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并提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但问题是,在教师和社会的主导作用毫不放松、甚至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落实?具体表现形式又是什么?因此,在传统的师生关系没有得到重建的前提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本世纪初,以“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任务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由于受评价、考试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就中美两国的数学教育而言,双方在互相靠拢。正如澳大利亚的A.Bship教授所分析的“学生技能训练的成功仅仅是第一步,第二步应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他指出,西方国家在没有走好第一步的情况下走了第二步,结果出了问题。因此,我们在巩固第一步成功的同时,要注意走好第二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创造性。
如何在保持重视基础这一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的前提下,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Buber)认为,与传统教育的“强制”相对的,不是“自由”而是“对话”。
笔者认为,对话是实现“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为中心”之间平衡与整合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基础”与“创新”之间平衡与整合的有效方式。“通过对话,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不复存在……教师的身份持续发生变化,时而作为一个教师,时而作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共同对求知过程负责。”
二、数学对话教学的误区
当前,我国“独白式”讲授已逐渐被问答式教学取代,但需要明确的是:问答是对话的主要形式,但问答并不等同于对话。许多问答式教学体现的是教育者(教师)与被教育者(学生)的权利关系系统,导致在课堂上丧失的是“我”与“你”的对话关系,缺失对话的本质——交流与沟通。当前,我国数学对话教学存在以下误区。
1.互不相遇的问答
案例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起始课教学片断:
……
教师:请问同学们,若你是球架制造者,怎样设计才能使横梁所在直线与地面所在平面平行(如图)?
学生1:在横梁两个端点系两条细绳,细绳下端系上铅锤,让这些细绳都垂下来(到地面为止),只要它们的长度相等就可以了。
学生2:不用这么麻烦,量一下AC与BD的长度,只要AC=BD就可以了。
教师:实际上,只要AB∥CD就可以了。
……
评析:学生自主建构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断方法,教师则按照课本给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断方法(其实,学生1的方法更自然、更具有可操作性,学生2的方法有待完善)。这种互不相遇的问答,只是交流各自的观点,而没有形成沟通。不仅使学生心存疑惑,而且也挫伤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建构主义等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数学现实”,因而学生在自主建构数学知识时,往往会出现与教师(教材)不一致或偏差。教师要重视“不一致”或“偏差”的原因和思维过程,通过对话,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调控,把新的数学知识有机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
2.未能反映学生真实想法的问答
案例2:“数列概念”教学片断:
……
教师请学生观察几组数字后,指出:每组数都构成了一个数列。
教师:如何给数列下定义呢?
学生1: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
教师:非常好!(板书数列定义,进行下一项教学程序。)
……
评析:学生看似正确回答了老师问题,但真实情况是,学生并没有参与数列概念的建构,只是根据课本中的定义回答的,并不反映学生自己真实的想法。这种问答,其实既无交流,也无沟通。教师应及时设疑、激疑、追问:是否能这样定义: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为什么?”“数列与集合有无区别?区别是什么”等等。通过设疑、激疑、追问,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概念的建构,引发真正意义的对话。
3.教师专制的问答
案例3:“函数的奇偶性”教学片断:
教师:前面我们研究了函数的单调性,它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在解决函数的问题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函数的另一个重要性质——奇偶性。(板书课题:函数的奇偶性。)
教师:请同学们先看一个我们熟悉的函数f(x)=x2,计算f(1)与f(-1),f(2)与f(-2),f(3)与f(-3),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学生:f(-x)=f(x)。
教师:非常好,下面请大家再来研究函数f(x)=■,又有怎样的结论呢?
学生:f(-x)=-f(x)。
教师:我们把满足f(-x)=f(x)的函数称作偶函数,把满足f(-x)=-f(x)的函数称作奇函数。
教师:什么是函数的奇偶性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课本中是怎么定义的。
教师:哪位同学说说看?
……
评析:显然,教师只是站在教的角度,按照教师的主观意志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虽然有问有答,但只是体现教师的意图,而无视学生的认知需求:为什么要研究函数的奇偶性?为什么要计算f(1)与f(-1),……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给出函数奇偶性的定义?这种教师专制的问答,缺失了交流与沟通。
4.让学生猜“标准答案”的问答
案例4:“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第二课时教学片断:
例题:斜率为l的直线经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
教师:请同学们不看课本解答,想一想如何求解?
学生们思考、动手操作后,各抒己见。
学生1:要求线段AB的长度,可以联解方程组求出A、B两点的坐标,再利用两点间的……
教师:(打断学生的发言)你不觉得太麻烦吗?(有些失望)
学生2:我是这样做的,AB是弦,可以用弦长公式并结合韦达定理求AB的长度。
教师:嗯,还算可以,但不是最佳的解法。(愈发感到失望)
教师:其他同学有没有更简单的解法?
教师:(等待片刻,无人回应)你们可能没有认真审题,本题中的弦经过焦点F,是焦点弦啊!(有点着急)
学生3:我是这样做的,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用焦半径可以很快地求出AB的长度。
教师:太棒了!你与老师的想法完全一致!(教师兴奋、激动溢于言表。心想,总算找到我需要的答案了!)
……
评析: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或称为“理想答案”)显然是学生3的解法。教师设置的问答,只是引导学生猜心中的“标准答案”,而不是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其实,学生1、学生2的解法既是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结果,也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因此,对学生1与学生2的解法应予以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特殊性,促使学生进行思维的自我调控,得到学生3的解法;或等待三种解法出现后,引导学生加以比较与优化。这些都需要通过对话来实现的。
5.答案明确的问答
案例5:“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教学片断:
……
教师: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问题:不解方程x2-2x-1=0,你能求出其正根的近似值(精确到)吗?
学生:设f(x)=x2-2x-1,画出其图像,估计方程的正根在区间(2,3)内,检验:由f(20,故必存在x0∈(2,3),使f(x0)=0,得出方程正根的范围(2,3)。
教师:能否找到一步一步缩小这个有解区间的方法,使区间端点越来越逼近方程的解,进而求得方程的近似解?(投影给出函数图像f(x)=x2-2x-1;画数轴,标出区间(2,3)。)
教师:x0与2.5谁大?
学生:x0大。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f(2.5)>0,f(2)
教师:x0与2.25谁大?
学生:2.25大。
教师:为什么?
……
评析:教师问“x0与2.5谁大?”其实是直接告诉学生:求方程根的近似值用“二分法”。学生不用思考,只需要动手操作即可。教师追问的“为什么”,答案是明确的:根据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这样的问答,学生在教师的“主套”下,动手、动口而不动脑。由于缺乏独立思考,所以也就没有交流与沟通。
三、结束语
巴西著名学者保罗·弗莱雷(PauloFreire)曾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德国教育家克林伯格(Klingberg.L.)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性的标志。”
民主与平等是实施对话教学的前提,交流与沟通是对话教学的基本要素。对话教学中,对话双方必须悬置自己的思维假定(看法、意见或观念);对话者既可自由地发表看法,也有倾听他人的意见、接受他人质疑、批判,并作出回应的义务。
数学对话教学既是寻找“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为中心”“中间地带”的产物,也体现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属性,早在2008年胡典顺教授等就提出数学教学走向对话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数学课堂应该是对话的系统,充斥着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和师生自我内心的对话。自我内心的对话,指的是内省式思维,是思维的自我调控,是对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行为、思想的反思、探究与追问。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JeanPiaget)认为,数学思维比语言沟通更为本质。
数学对话教学的精神实质:一是必须有“我”、“你”之间思维与精神的交流与回应;二是必须体现主体平等、相互尊重,智识共享,讲究实效。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关于基础与创新.中学数学月刊,2010(1).
[2] 何军.关于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实证研究.
http://.cn/gzsx/jszx_1/jxyj/zsxjgyj201008/
t20100826_763736.htm.2010.
[3] 米靖.马丁·布伯对话教学思想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3(2).
[4] [巴]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认同新课程的同时,新课程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其核心是教育的焦点问题——升学问题。升学考试决定学生的命运,也决定学校的发展,更影响地区教育的决策。“考什么教什么,怎样考怎样教,不考不教”似乎成了越来越多教师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试题的导向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要想更好地发挥试题在教育过程中的良好作用,必须花大力气,夯实教学过程的同时,抓好复习过程,把考试命题作为一项专业工作来认真研究,从而借助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在中考数学复习教学过程中笔者有几点建议和体会,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1.更新教学观念,改变复习模式
传统的复习模式是以提问概念、结论为主,学生被动记忆,归纳知识,强化训练,学生被动回答问题,不能提出问题。因此,在新课标理念下,改变复习模式,从基础内容、基本图形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观察、思考,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归纳知识、形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主要体现的是学生的行为。
2.求真务实,注重双基
分析中考试题中的所有题目,包括最后的压轴题,都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维方法的考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实抓好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基本运算能力、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并形成合理的知识网络结构。
3.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从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题看,实际应用题目逐年增加也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理论联系实际,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例如,函数模型、方程模型、统计模型等。因此,要关注背景新、贴近生活、灵活性强、突出时代感的问题。例如,具有时代感的问题有:经营问题、价格问题、调用问题、环保问题、纳税问题、网络问题、储蓄问题、测量问题、水电问题、奖票问题、几何模型问题等。
4.关注开放性、探索性问题
关注《考试说明》及《数学课程标准》,即明确: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入探索性、开放性问题。因此,教师在复习教学中,要以探索性、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常见的开放性问题有:条件开放、结论开放、过程开放、存在性问题、决策性问题、设计方案问题等。
5.关注阅读材料问题
不难发现,近几年中考试题中,阅读材料题也占据一定的分量,其实,这类题目只要仔细阅读,读懂题意及其实质,答案就在题目自身中。学生往往对这类题目望而生畏,教师在复习过程鼓励学生大胆阅读,充满自信,放手演练。
6.关注数学活动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一个新的课程目标,将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纳入评价,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活动获得数学猜想,并寻求证明猜想的合理性;用恰当的数学语言有条例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考过程,这将成为具体的命题思路。
7.关注《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学核心内容
随着考试范围的扩大,《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学核心内容成为考试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方法无疑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些内容更是考试的核心内容。
8.加强联系,注重代数与几何的综合性问题
中考压轴题大部分是代数与几何的综合性问题,这类题一般设计1到4个问题,前两问的难度不是很大,后两问需要推敲探究。因此,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舍得花时间引领学生攻克难关,点拨思路,掌握方法。
9.注重几何中的运动变化问题
动态几何问题是中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这种试题要求我们把静止不动的图形看成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图形,从中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发现问题的规律。因此,教师复习过程中要引入运动变化问题。
10.关注学生层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教师在中考数学复习过程中,关注上述知识问题的同时,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十个指头有长短,但各有各的作用。让“吃不饱”的同学多关注些综合题,让“消化不良”的同学多关注些双基题。因此,为了让每个学生学有所用,教师必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