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资源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理论基础上不完备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学、经济学等学科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系统工程方法,开展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我们农业生产中所提倡的大农业,又是将加工、销售等因素综合起来,以期适应现代市场发展的现代高级农业。所以他是涉及农学、生态学、林学、经济学等多门科学技术,对知识的要求较高,必须超越生态学、农学、林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交叉融会与贯通,需要多个学科学者的共同参与建设,需要生态农业自身理论体系的拓展。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往往很难协同,各个学科大都单兵作战,另外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农民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生产经验对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仿照另一个地方的经验,由于各个生态系统情况很难一致,现实中往往并不能获得成功。
1.2技术体系完善度不高目前,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缺乏对生产技术措施的深入研究,包含传统经典经验如何传承,高新科学技术如何引进等众多问题。在生态系统创新方面,我国技术开发力度远远不能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科研项目重复设置,研究水平较低、人力物力严重浪费,成果转化几乎为零。此外在技术的研发上,我国生态农业注重工业现代技术,轻视高新生物技术,造成技术结构不适宜,江河湖泊等环境污染、平原梯田地力衰退等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破坏问题难以有效地解决。
1.3推广力度不够生态农业历史虽然悠久,各级政府部门也高度重视,但其大面积推广运用仍然局限为数不多的县市,目前为止仅仅在100多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推广运用。由于农民在生产中只愿采用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对于异常复杂的农业生态系统而言很难接受,他们担心开展生态农业会打乱原来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影响自己的农业收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仍然一直是如何在短期内改善生活。因此,如何让农民放弃短视的眼光,懂得运用一些合乎生态环境的方式来耕作,以期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教育推广工作便显得格外重要。
2高校图书特色资源信息服务的优势
2.1特色资源馆藏丰富河南省特色资源库的建设追溯于本世纪初,至2004年,河南省内高校纷纷参与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达到一个峰值,成为自建特色数据库快速发展的时期。笔者对河南省所有本科院校、部分专科院校的图书馆特色库建设情况做了网上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大部分院校图书馆建有专题特色数据库。如: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除建设的“玉米特色数据库”及“小麦文献信息数据库”,这些特色数据库的建立既满足了河南农大的教学科研,又可以为河南农业的发展提供信息需求。河南科技大学正在建设的豫西地区“干旱地区作物特色数据库”可以为豫西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2服务范围逐步扩大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服务既是永恒的目标也是图书馆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区域,不管是特色信息服务还是信息资源的共享,甚至是各个学校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所有努力的方向都是围绕图书馆的服务。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应以读者为主,为高校学科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与智力保障,但服务范围不应局限于此,一方面图书馆的发展可以实现特色资源区域建设,实现它的服务功能,如日夜兴起的观光农业,由于涉及农业、旅游、生态等多方面学科,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可以为企业提供数据服务,实现产学研的合作;另外通过地区的图书信息联盟,可以直接为企业提供全面服务。
2.3人才优势突出以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现有在职教职工11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博士1人,硕士6人,师资力量雄厚,科研能力较强,具有前瞻性的学术研究方向和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人员分布于图书情报和信息管理、农林、工科、文科、理科、教育与经济管理、艺术等专业。另外,将这种优势与本校专家、教授和学生的智慧结合起来,共同为生态农村建设服务,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3高校图书特色资源信息为生态农业服务的方法
3.1发挥信息优势,提供智力支持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既有传统的书籍、报纸等文献,又有网络电子文献,综合学科门类较多,针对性强,兼有系统性、完备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学术水平较高,可以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林学、农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门类多学科的资源信息。其次图书馆员能够时刻关注上述专业的学术动态,及时将科研成果填充到电子文献中,保证网络资源的及时性。另外高校中学科的研究者一般都承担着一些相关的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他们研究所产生的成果与专利可以直接运用到生态农业的发展之中,提高成果转化的数量级效率。
3.2发挥馆藏优势,普及生态意识在生产实践中,农民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对生态农业的优势知之甚少,对目前生态农业的宣传接受程度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态农业的大规模发展,这就需要提高他们的认识,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科学地看待生态农业,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高校图书馆正具有这方面的优势,可以利用其丰富的馆藏,迎合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开展资料、标语、书籍、报刊、电视等形式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高各级管理部门对发展生态农业战略意义的认识,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农民对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能力,让农民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中来。
3.3发挥设备优势,建立专题网页探索农民群众接受和欢迎的信息服务形式、努力把农业科技信息传递到乡、到村、到户,发挥信息化建设为生态农业服务的积极作用。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的互动是最快捷、最有效的共享和服务方式。网站的建立是农民最直接获取信息的途径。高校馆员一方面可以将农业生态的基本概念、组织形式、管理手段、注意事项、成功案例等内容建立通俗易懂的数据库,通过查询数据库,可以了解生态农业的大致内容,优缺点等相关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将相关的农业生产技术、经济管理原理、生态设计模型等信息有针对性的建立数据库,及时的将农民需要的生态农业信息、科技服务等内容进行,引导他们进行生态农业的操作,解决技术不成熟的后顾之忧,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维管植物;资源分布;价值;利用
中图分类号:Q914.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2027
形体高大枝叶茂盛的维管植物,具有降低风速的作用,可使大粒灰尘因风速减小而沉降于地面[1];维管植物自身所具有的药用、饲用、绿化等功能,不仅能净化当地的空气,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对野生维管植物资源展开调查,不但能够增强对当地维管植物资源基本概况的了解,而且对于改善该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2],同时也为该地区野生维管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经过前期对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维管植物资源的调查,着重对其生态分布进行分析,旨在对维管植物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管理,适度开发利用,确保生态平衡。
1 研究概述
1.1 研究地概况
研究样地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东南麓,汤旺河下游,总占地面积1.05×104 hm2,地理坐标为E129°14’~129°29’,N47°03’~47°08’。此地区属于低山丘陵区,平均海拔高度在200~500m,寒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温热多雨,冬季漫长寒冷,气候干燥,年平均降雨量在550~750mm,全年气温≥10.0℃,积温在2200~2300℃左右。其森林中土壤类型主要是暗棕壤,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其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十分适合多种植物的生长发育。该地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对此地研究将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维管植物概况有进一步的认知。
1.2 研究方法
采用标准地调查的方法对该地的维管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影像记录,详细记载各种植物的拍摄时间、生长的地点、海拔高度等相关数据。设置5 m×5m样方共50个,记录样方内的植物种类及采集数量,确定植物的常见种及优势种,并记录植物标本外观、生境等宏观观察结果,完整保存植物标本,通过表型特征观察和参考相关文献做分类和鉴定[3-7]。
2 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共采集和鉴定维管植物87种,属于40科76属。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中植物分布以蔷薇科、菊科、松科、豆科的种类及数量为优势。其中,红松(Pinus koraiensis)、落叶松(Larix gmelinii)、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野火球(Trifolium lupinaster)、广布野豌豆(Vicia lilacina)为主要优势种。
由于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的土壤与一般园林的土壤团粒结构存在差异,其耐受的温度、湿度、有机碳含量以及伴生的土壤代谢物不同,导致木本植物及草本植物的组成也不同。根据植物生长环境的不同,可将本地资源的分布划分为林缘、林下、山坡、灌丛,如表1所示。
3 植物生态分布分析及评价
植物的分布主要受自然地理因素及人类经济活动影响。其中自然地理因素主要为地质基础与地形因素、气象气候因素和土壤因素。受温度、降水、坡向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在森林组成上较丰富,主要是松科植物构成的混交林,植被的优势现象比较明显。
维管植物生态分布的统计结果显示:不同生境下的维管植物类型差异显著,且同一种类的维管植物在不同生境下的分布也有明显差异。在此次调查到的维管植物中,分布在林缘的占25.27%,分布在林下的占26.37%,分布在山坡的占57.14%,分布在灌丛的占25.27%,其中有多种维管植物具有多重分布地点。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中的维管植物多分布于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地带且位于不同海拔高度,而相同海拔处的维管植物习性相近。
从水平分布上看,林缘地带以车前、费菜、冬葵、柳兰等草本植物为主。山坡上以松科、豆科植物为优势种,其中松科植物为建群种。从垂直分布上看,松科植物多分布于林冠层,其下依次为灌木层、草本植物层和枯枝落叶层。其中,灌丛之中以树锦鸡儿、猪毛蒿、黑水当归等植物为优势种。林下以兴安杜鹃、粗茎鳞毛蕨、荚果蕨、舞鹤草、宽叶山蒿等植物为主。
由于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环境优美,植被茂盛,生态群落稳定,各种类型的地质遗迹和自然环境保护良好,所以基本保持了原始的秀美山川和奇异景观,极具旅游价值,已经被伊春市旅游委员会确定为地质科普及度假的重点旅游开发区。人类经济活动的日益加剧,直接影响了当地植物的生态分布,导致当地生态环境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植被的分布状况。在未来的开发建设中要采取措施加强对植被生态环境的保护,使植被免受伤害。
参考文献
[1]盛连喜.环境生态学导论(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姬常平,刘荟岭,王鑫,等.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C].西宁: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2010.
[3]王长宝,徐增奇,岳仁杰.黑龙江东部山区香料植物资源的分类及应用[J].北方园艺,2013(3):37-39.
[4]傅沛云.东北植物检索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5]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 1991(增Ⅻ):1-139.
[6]吴征镒.中国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关键词:生态经济;农业资源;资源配置;效率
中图分类号 F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4-0011-05
Abstract:This article researched the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in view of ecological economy,and used the method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 This paper paid attention to economic benefit and ecological impact when construct the indicator system .Choosing three input indicators and seven output indicators to research the resources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18 cities of Henan ,and get the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scale efficiency ,optimized agricultural resource for the low efficiency cities using DEA. Result shows that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Henan is higher,but still have difference between cities,some cities'agricultural resources have different degree of redundancy,which use surplus chemical fertilizers,pesticides and agricultural film. At the same time,we can choose optimization scheme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 of different cities through the DEA,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rom the pure technical and scale efficiency,and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y and economy.
Key words:Ecological economy;Agricultural resources;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Efficiency
解决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课题,农业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土壤,水,气候等)更新和再生速度慢,蕴藏量和能利用量有限,表现出了更显著的稀缺性。经济学解决资源稀缺的途径是优化资源的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在合理配置的基础上达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在农业自然资源日益匮乏和环保理念觉醒的今天,如何合理配置农业资源,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国内学者针对农业资源配置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在起步阶段,学者们研究重点是关于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理论的探讨:王松霈(1996)提出在进入生态化社会的时代,应以农业资源利用的有效性(而不是最大)指导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推进农业资源的适度利用[1];刘慧(1998)从农业资源配置的涵义出发,讨论了不同层次资源配置的特点,提出自然因素是农业资源配置的基础,社会经济因素是外部保障条件,生态因素是农业资源配置的必要制约条件;在第二阶段的研究中,学术界开始探讨评价资源配置的标准和方法[2];谢高地(1998)运用资源效率的概念对农业主要资源(耕地、水和化肥)的资源消耗系数和利用效率进行了测算,得出了在农业发展中资源效率至上的管理理念[3];黄季(1999)重点从定性的角度通过对比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业资源配置在时间、空间和产品上的变化,得到产生配置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是各种要素的市场发育程度不同[4];曾福生(2012)运用DEA对我国各省的现代农业发展效率和资源配置进行研究,其中在指标的选取上更多注重现代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5];张乐(2013)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对我国农业全要素(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力和农业资本)生产率进行测算,以此来衡量农业资源配置效率[6]。学者王鸿(2014)以循环型农业为出发点测算资源配置效率,其指标选取注重其循环属性;与此同时,针对各地区的实证研究也日益增多[7];王淑慧(2010)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方程对黑龙江垦区农业资源配置进行了实证研究[8];侯智惠(2014)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从土壤改良、节水灌溉、农机应用与维护等层面对内蒙古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分析[9]。
前期学者的研究各有所长,从不同侧面诠释了对现代农业和优化资源配置的理解。但从整体上看,以生态经济为出发点研究现代农业资源配置的并不多,而这一点又恰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特色之处。鉴于此,本文结合现有研究成果,站在生态经济这一全新角度上对农业资源配置问题进行评价和分析;同时,为了突出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指标选取上更倾向能体现农业生产对生态造成影响的指标,并以此为依据对河南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寻找河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立足点和突破口,为现代农业的实践提供思路。
1 生态经济视角下的农业资源配置
生态经济(ECO),即同时关注经济(economic)和生态(ecological),在生态系统承载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资源潜力,建立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从这个内涵上看,生态经济是以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协调为核心;以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资源潜力为途径;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型应用经济理论。
生态经济的本质在于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可承载基础上,追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双赢”。形成经济―社会―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经济摒弃对资源过度利用和掠夺式生产的思想,强调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重视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益评价和优化配置,追求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生态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就是关注经济系统中生态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人类进行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可持续和高效的利用与保护,当传统市场手段失灵时,优化配置资源就成了生态经济关注的主要问题,追求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就必须建立一整套资源配置评价体系,并运用市场和政策手段进行调节和干预,实现经济生产和环境治理的现代化。
中国的生态经济在1980年由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倡导,由于其关注环境与人类的辩证关系,寻求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途径而备受关注。30多年来,在众多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努力下,生态经济与各个领域的研究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将生态经济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也是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的理论前提。
作为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我国的现代生态农业与西方完全回归自然、摒弃现入的“生态农业”主张不同,是结合了生态经济学的思想,在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把现代科学成果(化肥、农药、农膜、农业机械)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农业体系。所以,我国的现代生态农业具有两方面的特色:一是同时关注生态和经济,促进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构建起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二是肯定现代科学的成果。在强调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摈弃常规农业的弊病,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使现代科学真正为现代生态农业服务。
基于此,在评价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效率时,一方面要站在生态经济的角度上综合考量,同时评价生态和经济影响;另一方面,在选择指标时应同时关注自然资源和现代科学成果的投入,并重点评价自然资源和现代科学成果配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2 研究方法与模型
经济学中生产率和效率的度量工具主要有随机前沿函数法(SFA)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其中DEA由于不需事先假设函数关系,不受量纲的限制,可研究多投入多产出的综合效率而优于SFA。由于现代农业生产涉及投入要素较多,且在产出方面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所以,这里采用DEA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运用数学规划的方法评价具有多投入和多产出特征的决策单位的相对有效性。思路是利用现有数据组合形成数据包络,从中选取最佳组合构成“生产前沿面”,在假设“生产前沿面”是最优组合的前提下,比较其他决策单位和“生产前沿面”的数据,从而形成针对“生产前沿面”的相对效率,并以此评价各决策单元的效率优劣。当效率值为1时表示DEA有效,小于1为DEA无效,偏离1越远效率越低。
DEA的基础模型C2R于1978年由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W.W.Cooper和E.Rhodes首先提出,但C2R模型仅能测量决策单元的综合效率,为了分别衡量决策单元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Banker,Charnes和Cooper在C2R的基础上加入约束条件[j=1nγj=1]得出了模型BC2,BC2模型能够评价将决策单位的纯技术效率提取出来,同时,由于BC2模型将综合技术效率(TE)分解为纯技术效率(PTE)与规模效率(SE),即TE=PTE×SE。所以,可以通过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计算规模效率。这为分别研究决策单元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规模收益情况提供了便利。
B2C变量定义:
存在n个被评价对象(决策单元DMU);
每个DMU有m项投入(输入项)和s项产出(输出项);
xrj为一定时期由第j个决策单元使用的第i种投入的数量;
Xj =(x1j,x2j,…… xmj)为第j个决策单元的投入向量;
yij为一定时期由第j个决策单元创造的第r种产出的数量;
Yj =(y1j,y2j,……ysj )为第j个决策单元的产出向量;
引入松弛变量s+和s-构建最优化模型
min(θ)
s.t.[j=1nXjλj+S-=θXjoj=1nYjλj-S+=Yjoj=1nλj=1λj0,S-0,S+0,θ∈E1]
式中θ为决策单元的效率值;λj为投入、产出指标的权系数;s-为松弛变量,是负偏差,表示该决策单元应减少的投入量;s+为超额变量,即正偏差,表示该决策单元应增加的产出量。若得出的Q=1,且s+和s-均为0,则决策单元为DEA有效;若Q=1,但s+或s-不为0,则判定为弱DEA有效;若Q
3 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DEA评价决策单元的效率时,模型相对固定,判定的结果取决于指标体系的构建。我国的现代农业是以“生态与经济协调”为指导思想,既考虑经济发展,又考虑生态安全,所以,在选择指标时要同时关注经济和生态影响。
从农业经济角度考虑农业投入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代价(污染),农业的产出指标包括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优化。结合指标的重要性、可比性和可获得性原则,本文形成的指标体系如表1:
选择化肥、农药、农膜作为投入项有2个原因:一是由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并不一味追求农业生产的自然化,而是在肯定现代科技成果(化肥、农药、农膜、农业机械)的基础上,追求所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对现代科技成果既不全盘否定也不过度滥用,所以,适度的化肥、农药、农膜是可以作为资源被使用的。另一方面,现代农业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过度的化肥、农药和农膜施用量,而DEA方法在评价决策单元是追求输出的最大化或输入的最小化,所以选取的指标通常为期望性指标,但环境污染显然属于越小越好的非期望指标。所以,为了体现环境污染的非期望性,可采用将非期望输出作为投入项处理的方法,追求环境污染的最小化。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对河南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进行DEA评价,输入和输出数据来源于2014年《河南省统计年鉴》[11]。
4 河南省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4.1 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为进行河南省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区域性分析,在规模报酬可变的假设前提下,采用B2C静态评价模型,依据2014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以河南省的18个省辖市做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评价,即DUM共18个。借助DEAP2.1软件,计算得出河南省18市2013年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河南区域资源配置效率,效率值1为有效;0.9~1为良好;0.8~0.9为中等;0.8以下为低效,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综合效率均值达到了0.957,说明河南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总体状况良好。这得益于河南省近几年依据“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道路。但综合效率水平还有待提高,原因在于作为传统的粮食主产区,过度依赖资源和劳动力的现象仍然存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DEA有效的有12个,占67%,其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达到了1,说明这12市农业资源配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农业生产处于最佳效率和最合理规模状态,农业资源投入达到最优配置,既不存在浪费也不存在冗余,保证了所有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
纯技术效率可以反映消除规模制约后的DMU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说明了一个地区的资源配置的优劣。从数据上看,河南省纯技术效率为1的市有14个,占78%,说明这些地区农业资源配置达到了最优,资源投入效率有效,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程度也最低,在保持现有产出情况下,无法再减少资源的投入。这些地市中,有的是河南省粮食发展重点区域,如信阳是我国的中部粮仓,也是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地理位置优越;济源被列入河南省优质强筋小麦适宜区,是首批5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这些地区自然资源和政策资源优势显著,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高。而洛阳、许昌、焦作、开封等地受益于当地良好的经济基础,在农业生产方面给予有力的技术支撑,农业资源的配比科学,取得了技术效率最优,如洛阳通过学习、创新和实践走发展特色农业的道路。但郑州、南阳、安阳和平顶山4市的纯技术效率相对较低,反映出了这些地区的农业资源并未达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农业生态污染较高,农业资源投入配比还有待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各有不同,南阳农业的发展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南阳人均耕地面积水平低,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9hm2,对于一个粮食主产区来说,人均耕地面积过低,化肥、农药投入密度大,城镇化发展缓慢、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郑州市由于近几年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影响,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生产受到制约,农业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较大。由于造成各地市纯技术效率较低的原因各有不同,所以,需要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并寻找提高纯技术效率的方法。
规模效率是在考虑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况下,衡量决策单元的现有规模是否达到了最佳状态。从计算结果上看,河南省有12市的规模效益达到了最优,DEA有效,说明这些市在目前的资源投入条件下已经达到了产出的最高点,除非按照目前的资源配比状态同比例增加投入,产出才会同比例增加。其余6市的规模报酬处于递减阶段,即生产要素投入过多,产出量的增长率不升反降,表明这些地区的农业资源投入过多,形成了溢出效应,需适当减少生产要素的投入。
4.2 河南省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优化 河南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差异较大,原因也各有不同。在农业自然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改进农业资源配置对河南省建设现代生态农业更具有现实意义。由于生态经济视角下的现代农业更关注现代农业生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而过度的农药、化肥和农膜是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所以,这里选取投入导向的DEA模型进行资源投入的冗余度分析,并重点观测纯技术效率较低的地市农药、化肥和农膜的投入冗余情况。同时,由于各地市造成综合效率不佳的原因不同,所以在进行资源配置优化时,需根据测算结果选择不同的调整路径。
4.2.1 纯技术效率较低地市的调整 郑州、平顶山、安阳、南阳4市的纯技术效率较低,这些地市的资源配置调整方法可以从提高纯技术效率着手,在提高纯技术效率的同时,规模效率往往也会相应改善。提高纯技术效率的方法分两步:一是将决策单元移动至生产前沿面,即径向调整,调整幅度反映了决策单元距离生产前沿面的径向偏差;二是调整单个投入要素的松弛量。在多投入多产出的模型中,容易产生松弛,针对投入方面的松弛量表现为要素投入的冗余。松弛量的调整反映的是由于投入结构的原因而导致的效率损失。以郑州为例,来说明纯技术效率的调整方法:第一步:对投入要素进行径向调整,由于郑州市纯技术效率为0.858,所以需要对所有投入要素减少14.2%,产出值不变,使其移到生产前沿面的投影点上。第二步,调整资源投入冗余量。在第一步的基础上,保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农药施用量不变,分别减少农林牧渔从业人员6.260万人,减少农用化肥23 779.083t,减少农膜使用量1 923.611t(如表3)。此时使用调整后的数据重新进行DEA分析,模拟结果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为1。
4.2.2 单纯规模效益较低地市的调整 商丘、周口2市的纯技术效率虽达到了最优,但综合效率仍然过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低原因是规模效率不佳,所以,应把调整规模效率放在首位,通过调整规模效率的方式使其进入规模报酬不变阶段,然后将调整后的数据重新进行DEA分析,观察结果。由于商丘、周口地市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表明两地市出现了资源投入的整体冗余,应按现有比例同步减少所有资源的投入量。将商丘的投入产出原值减少5.2%、周口的投入产出原值减少9.3%。将调整后的数值重新进行DEA测算后,2市的规模报酬、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技术效率均达到1,此时,2市资源配置效率为DEA有效。
5 结论与建议
根据对河南18市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可以看到河南省农业资源配置兼顾经济与生态效益,总体发展状况良好,但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市基本上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的现象,说明这些市资源投入量普遍冗余,投入产出不合理。同时,还有部分市依然存在依赖资源换产出的现象,其中农药、化肥和农膜投入过剩成为这些地市农业资源配置非有效的主要原因。
依据上述结论,河南省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深化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理念,真正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并将其运用到农业生产中。(2)强化农业生产的生态化管理,鼓励使用清洁和可循环能源,科学控制农药、化肥和农膜的使用量。(3)政府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引导农业的科学生产;(4)各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寻找薄弱环节,科学调整农业资源配置,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探寻符合当地特色的现代农业。(5)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通过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的方式,提高农民经营和管理现代农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松霈.论农业资源利用的有效性[J].自然资源学报,1996(4):301-305.
[2]刘慧.中国农业资源配置现状研究[J].资源科学,1998(5)25-28.
[3]谢高地,齐文虎,章予舒,等.主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研究[J].资源科学,1998(5):7-11.
[4]黄季.中国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及评价[J].中国农村观察,1999(1):1-8.
[5]曾福生,高鸣.我国各省区现代农业发展效率的比较分析[J].农业经济与研究,2012(4):38-49.
[6]张乐,曹静.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配置效率变化的引入[J].中国农村经济,2013(3):4-15.
[7]王鸿,尚杰,杨果.基于DEA的循环型农业效率评价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36):113-115.
[8]王淑慧.基于生产函数的黑龙江垦区农业资源配置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6):15-19.
[9]侯智惠.内蒙古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31-35.
[10]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性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 区际生态补偿 价值基础 价值评估
一、资源环境价值
资源环境具有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法律属性。自然属性包括天然性、有限性与稀缺性、生态性和区域性等。经济属性包括具有使用价值、能够以货币计量和具有可收益性等。法律属性包括资源资产产权在法律上具有独立性,资源资产的使用权可以依法交易等。资源环境价值是生态资源环境经济属性和法律属性的体现,是资源环境的直接价值。实现区际生态补偿的基础首先即在于资源环境的价值,这是因为对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依靠对资源环境的价值进行评估。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及整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马克思认为,“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基于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认为,“如果它(指自然资源)本身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那么它就不会把任何价值转给产品。它的作用只是形成使用价值,而不形成交换价值,一切未经人的协助就天然存在的生产资料,如土地、风、水、矿物中的铁、原始森林的树木等,都是这样”。应该说,这种看法是受制于马克思当时的历史局限性,并且,就劳动过程而言,显然,仅有活劳动是远远不够的。人们还必须拥有除劳动之外的其他生产要素才能进行现实的生产和服务活动,提供能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使用价值或效用。其中,包括土地、资本、技术、信息,以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因而,财富、效用或使用价值的源泉是多元的,是所有或全部相关生产要素直接创造和构成的。但许多传统的经济学家却对这一认识加以明确化,即认为处于自然状态下的资源环境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天然产物,不是人类创造的劳动产品,没有凝结着人类的劳动,因此没有价值。由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前苏联以至我国建国之初都把自然资源视作“无价”,形成“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怪圈,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其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环境与其他有用物品一样,都具有使用价值并且应该是有价的。
效用价值理论是从物品满足人类需要的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角度来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的经济理论。效用价值理论在19世纪60年代前主要表现为一般效用论,自19世纪70年代后主要表现为边际效用论。从一般效用论的角度来看,效用是价值的基础,有效用就有价值。自然资源环境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功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人们不同的需求和欲望——有水、阳光、空气人类才能生存,有各种矿产能源林木人类才生活得更好。因此,对人类来说,自然资源环境是有价值的。边际效用论者从人对商品效用的主观心理估价引出价值,并且认为价值量取决于边际效用量,即满足人的最后的亦即最小欲望的那一单位商品的效用。价格则是买卖双方对物品的效用进行主观评价、彼此竞争和均衡的结果。因此,各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就应该等于他们的边际效用之比。
从经济学的角度,环境价值可由环境质量变化引起人们福利变化来衡量。当环境质量改善时,使人们的经济福利增加,产生了环境效益。反之,当环境质量恶化,产生环境损失。对于人类而言,有效用(价值)的是耗竭性资源,特别是不可更新资源。空气、阳光和水等非耗竭性资源由于数量无限,使人的欲望可得到完全满足即达到欲望饱和状态,这意味着欲望强度递减到零,从而满足该欲望的物品效用(价值)也完全消失。但必须看到,耗竭性资源却存在着绝对数量的有限性,并且由于人口和生产活动的增加、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行为,使资源环境出现了短缺现象;更由于时空分布的差异,导致在不同区域不同时点上会出现资源环境的缺乏。人对资源环境的需求欲望不能达到饱和状态,并会随着资源环境的绝对和相对的缺少而增大欲望。因此,资源环境对人而言是有价值的,当然,其价值量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因对不同主体效用的变化会有所变化。
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一种间接价值。生态系统的正外部性、非排他性等属性,导致对生态资源环境的享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免费搭车”的问题。区际生态补偿就其实质而言乃是对一区域生态正外部性外溢的一种补偿。外部性原理和公共产品理论是认识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基础,其价值包括资源环境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主要是资源环境价值,而其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的生态服务价值往往被忽略,但实际上环境对人类而言,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要远远大于资源环境价值。理论上讲,补偿标准应介于资源环境价值与其所提供的生态服务的价值之间,但实践中,补偿标准的设置更趋近于资源环境价值,往往导致补偿不足。因此,可以在资源环境价值与生态服务价值之间寻找一个合理的中间值。
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环境与生态显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混合资产(Composite Asset),它提供了支持生命的体系并维持人类生存,也提供生产商品的原料及能源,是最关键的生产要素与利润来源(Hussen,2001);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还体现在直接供应了人类消费,如保护土壤肥力、净化环境、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等。在千年生态系统评估项目概念框架工作组报告《生态系统与人类福利:评估框架》(2003)中指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效益,这些效益包括供给功能(如粮食与水的供给)、调节功能(如调节洪涝、干旱、土地退化等)、支持功能(如土壤形成与养分循环等)和文化功能(如娱乐、精神、宗教以及其他非物质方面的效益)。值得注意的是,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功能是有区别的,评估时应避免重复计算。生态系统提供的是服务还是产品也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必须加以关注。此外,还应区分由生态系统直接提供的服务与通过人类干预后提供的服务,通过这种区分可以使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方了解他们所获得的是哪一类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因其影响范围大小有别:规模较小的区域级生态服务,如小流域生态保护所提供的水质调节;国家级生态服务,如大面积、跨省域的流域、森林、湿地等;国际级生态服务,如全球生物多样性、国际水域及大气保护等为全球提供的共同利益。
人类在获得生态系统的这些服务价值时,必须在生态系统能有序自我恢复的范围内,否则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在人类发展历程上,因为对自然生态系统利用过多、改造过大而带来生态平衡被破坏以至影响人类生存安危的事例层出不穷。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能力进一步增强,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了较大损害,也威胁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才能恢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成为人类构建一个适于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充分必要条件。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纷纷针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保护与恢复制定了补偿计划。其中最常见的是生态服务功能补偿,即PES系统(payments for ecosystem)。生态系统服务补偿是指由生态系统服务的受益者对提供者进行补偿,这里所提到的补偿通常是指经济补偿。生态系统服务补偿原则是对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一种补充,这一措施包含着界定生态功能与服务,量化这些功能与服务,支付安排的方式及引导生态补偿的驱动力等三大基本要素和公共支付、市场导向的补偿等两种方式。
从当前我国国情来看,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较大的区域空间差异。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提供了大量的资源环境“产品”,不仅包括各种自然资源及能源,还包括各种生态服务功能,以支撑东部经济发展。作为我国江河源头、水土流失敏感地区和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西部地区为生态环境保护付出了极高的物资成本、劳动力成本和机会成本。而东部发达地区作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享用者,并没有付出多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成本。这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与受益在区域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投入不对等,导致不同区域在生态环境利益分配上的严重失衡,打击减弱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提供者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通过区际生态补偿方式来调整生态服务提供者与受益者之间的环境利益关系。从国内外的实践探索来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是可以评估和量化的,而且也形成了一些测算标准和方法,这为生态补偿的建立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和经济学基础。当然,也不仅仅是东西部之间如此,在相邻省市区之间,生态系统服务的施与得更为明显,不同区域可以通过协商合作来体现区际生态补偿。
三、区际生态补偿的价值评估
基于对资源环境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分析,可以建立区际生态补偿的总体计量模型。从经济上讲,必须在对特定区域的区际生态补偿中,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环境固有利用价值与生态环境价值P0,以及对受破坏生态环境进行恢复、重建以维护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治理性补偿Pc。
自然资源的价值P0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自然资源本身的内在价值P1,二是人类投入劳动改造自然资源所产生的价值P2。即P0=P1+P2。
生态补偿不仅指生态资源的本身内涵价值P0,也包括了环境污染破坏者对受到破坏环境进行综合长期治理所花费的代价Pc。即生态补偿总额P=P0+Pc。该公式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根据不同资源在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区际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区际生态补偿措施实施的难点。目前,资源环境滥用的问题很严重,主要由于缺乏合理的资源环境价格体系,特别是区域资源环境价格差别较大。因此,应该在区域层面上协调核算资源环境价格,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这种制度应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效益的需求水平间寻求平衡点。区际生态补偿涉及到不同区域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定位,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生态价值不同的购买体,而且还涉及到不同区域生态环境的不同损害者。不同性质的生态补偿所涉及到的补偿范围、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方式以及补偿标准都会有所不同。具体来看,区际生态补偿金的核算涉及到地方政府、民间团体、企业、居民等多个利益主体和国家财政部、环保总局、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多个部委,并且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生态补偿涉及的问题差异较大,因此要确立一个唯一的生态补偿金计算方法既不科学也不现实,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的区际生态补偿,必须区别对待,分类解决。现有的生态补偿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客观评价法OVA(objective valuation approach)和主观评价法SVA(subjective valuation approach)。客观评价法是基于客观的市场价值进行生态补偿标准的估算,一般比较常用的有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等;主观评价法是基于一定人群的主观评价来进行生态补偿标准的估算,一般常用的是条件价值法、旅行费用法。表1对生态系统价值主要评估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注:本文系黄寰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区际生态补偿论”(批准号:10FJL002)、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ZR0052)、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项目(XHJJ-0910)、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重大委托项目(SC09W036)、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10RKYB057ZF-023)的阶段性成果,并得到了“成都理工大学中青年科研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59.
[3]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J].中国社会科学,2007(1).
[4] 夏业良:边际主义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基础[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09-30.
[5] 李琳:生态服务补偿: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看法和实践[J].环境保护,2006(19).
[6] 欧阳志云、王如松、赵景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1999(5).
[7] 宋蕾: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内涵探析[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6).
[8] 曹明德:生态补偿让环境从“无价”到“有价”[N].光明日报,2007-04-04.
[9] 陈海、康慕谊:森林旅游资源价值核算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03(3).
关键词:生态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分离 顾客价值创新
生态位理论
生态位(Niche)是现代生态学中一个重要而又抽象的概念,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是一个生物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能够用具体的数量指标进行刻画,即生态位测度,如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生态位体积及生态位维数等。其中,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是描述一个物种的生态位与物种生态位间关系的重要数量指标。
(一)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宽度,又称为生态位广度或生态位大小,是指被一个有机单位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综合。生态位宽度是就一个生态因子轴而言的。以生态群中动物的竞争取食为例,设x物种在S种资源中取食,取每种食物的个体数分别为Nl、Ni、NS, 则Pxi表示取食第i种食物的个体数在S总资源数中的比例。
X物种生态位宽度Bx的公式是:
Bx的数值完全取决于Pxi的大小。Pxi的数值取决于两个数值Ni和S的多少。Pxi数值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x物种在每个资源中取食且数量相同,因取食的总量有限,这样哪怕是在每个资源取食很少,Pxi最小化时,Bx最大化,表明x物种在所测范围内占有最宽的生态位,此时Bx值最大,即生态位宽度增加,这样就促使物种的生态位泛化;另一种情况是,x物种只对一种资源或极少的几种资源取食,但每种资源取食量极大,是该资源的主要取食者,Pxi最大化,而Bx则最小化了,即生态位宽度减少,这样导致物种的生态位特化。该物种在所测范围内占有最窄的生态位,但可因特化取食者分别采取不同食物,其综合效果良好。
(二)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重叠是指两个物种在其生态因子联系上的相似性。生物群落中,多个物种取食相同食物的现象就是生态位重叠的一种表现,由此造成物种间的竞争,而食物缺乏时竞争加剧。本文采用沃尔泰拉种群竞争公式中的竞争系数α表示重叠程度,用αxy表示物种x对物种y的生态位重叠。
两个物种重叠程度取决于x物种和y物种取用同一食物i的几率及该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以y的生态位宽度(By)代式中的(Bx),则得物种y对物种x的生态位重叠αyx。由于多数物种生态位宽度不等,重叠对两物种的影响也不相等。即αxy≠αyx。
因0≤αxy≤1,当Pxi≠Pyi时,αxy≈0;当Pxi≈Pyi时,αxy≈1。
αxy接近于0时,Pxi和Pyi这两个数值差异愈大,即在生态群中,两个物种对i资源的取食偏好差异较大,生态位重叠几率不大。表示在i资源中可供应x和y物种的取食需求,两物种发生取食竞争的概率小。
αxy接近于1时,Pxi和Pyi这两个数值差异愈小,甚至基本趋同。在生态群中,两物种对i资源的取食偏好一致,则说明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了。如果资源丰富,供给充足时,仅暂缓物种竞争。但物种取食冲突存在,物种间竞争不可避免。
顾客价值创新
(一)顾客价值和价值曲线
顾客价值,即顾客感知价值,指顾客感知利益与顾客感知付出之间的权衡。顾客感知利益则指顾客感觉到的收益总和,是顾客对于品种、价格、质量、服务、信誉、速度等要素的满意程度;而顾客感知付出是顾客感觉到的支出总和,它并不只是顾客支付的商品价格,而是由顾客在消费产品或服务整个过程中涉及的时间、金钱、心理等成本的总和。顾客价值实质是顾客对于企业产品或服务是否物有所值的评价,是一个心理上的价值判断。
企业将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细分成若干元素,再对不同元素按照其相对重要性赋予不同的权重,最后再在坐标图上把各个权重点连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称之为价值曲线(见图1),而把不同产品或服务性能或特性相互比较的量化值构成的差别量表,本文称之为价值曲线图。
在传统的企业竞争中,是在原定的价值曲线的各要素中进行,企业很少对原来的价值曲线进行修正,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价值曲线。如图1中a和b两公司的价值曲线基本趋同,产品或服务的同质化不可回避,随之而来的是价格战和服务战,企业利润乃至整个行业的利润下降。要摆脱行业间企业的价格恶性竞争,重塑企业价值曲线势在必行。公司根据顾客新的价值诉求,重新设计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曲线a2,重获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顾客价值创新原理
顾客价值创新就是基于顾客需求、通过为现有市场提供完全新型且优越的顾客价值,或使顾客价值得到重大改进而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与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无关(Chan Kim,1999),给予顾客强烈的心理上的获利感受。顾客价值创新可以在企业与替代品厂商、现有厂商及潜在厂商之间建立竞争隔离带,使企业摆脱它们的竞争,而且可对顾客产生锁定效应。
顾客价值创新表现出两个特点:脱离原竞争区域、顾客价值得到重大改进。没有得到重大改进的顾客价值不能得到顾客的认同而可能趋于失败:而没有脱离原竞争区域的顾客价值改进则只是简单的价值改进,它不能给顾客带来具有吸引力的价值而称不上是顾客价值创新。顾客价值创新通过降低产品或服务的认知价格,改进和提高产品及服务的认知利益两个途径来脱离原竞争区域。
从顾客需求层次视角来看,价值创新目的是要显著提升顾客价值。企业推出全新属性的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尚未被满足或已发生变化的需求,大幅度提高顾客的感知价值。在图1中,以价值曲线描述顾客价值创新的变化,就体现在价值曲线由a 曲线向a2曲线的变化。通过对产品和服务属性要求做新的调整来满足顾客需求,导致企业价值曲线的变动,是顾客价值创新得以实现的前提。正是由于企业对产品和服务属性的调整与部分顾客的需求相适应,才使企业能够占领新的利基,再将创新的效果扩大到相邻市场。
生态位迁移后的顾客价值创新路径
在图2(1)的生态群中,a和b两物种生态位宽度Ba 和Bb分别如下:
当Pai≈Pbi时, Ba≈Bb;αab≈1。
这意味着物种a和b在生态群中高度重叠,如图2(2)所示。相对应在企业生态群中, a、b两企业在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和服务各类要素大多相似,并且各类产品和服务所提供的水平也大致相同,即a、b两企业同质化程度很高。从顾客角度来看,因两企业的同质化,在a企业享受到的服务和产品,在b企业支付了同样成本后一样能享受。a公司的顾客难以获得更多的顾客感知价值,由于a公司的同类企业也是提供相似产品和服务,顾客对此类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期望价值也在下滑,顾客可能因此减少对企业产品的消费,甚至转移到其他企业或行业消费,来满足其需求。为了维持企业运营,保持顾客对本企业的消费兴趣和偏好,企业在服务和价格上的竞争一触即发。
顾客价值创新战略是以顾客的需求为基础,改变产品或者服务的某种价值要素来改变顾客价值,帮助使企业摆脱原来的竞争领域,进入到另一个消费市场。在生态群中,原来的物种间竞争,物种生存环境的恶化,迫使物种进行生态位的迁移,以便获取生存资源。生态位迁移,改变物种原来的生态位宽度。物种a的生态位迁移取决于Pai的调整,而Pai又由Nai和Nas所决定。因此,Nai和Nas变化最终将决定Ba的宽度,而Nai和Nasi变化的两个极端就是生态位特化和生态位泛化。
第一,压缩企业价值曲线,实现企业生态位的特化。在图3生态群中,当Nai增大,而Nas减少时,Pai随之增大,相对应Ba却变小,即a物种的生态位变窄,但在i资源等级上的取食却极大地增多了,成为该资源的主要猎食者。物种a在生态群中的生态位迁移后,i资源也成为a物种的主要食物来源,而对其他资源的猎取相应减少,甚至部分消失。这种猎食资源的改变使得物种a摆脱原来恶劣竞争的生存环境。
在企业生态群中,a企业通过减少给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要素数量,但却集中对满足顾客关键需求的要素,提供高质服务和价值水准,压缩价值曲线,拉长其纵向长度,成功地脱离原来竞争区域。顾客对a企业能明显感知到在满足顾客关键需求上,与其他企业不一样的价值。改进并提高了顾客对产品及服务的认知利益,同时也降低了非关键性要素的认知价格,极大提高了顾客感知价值,实现顾客价值的创新。
第二,延伸或提升企业价值曲线,实现企业生态位的泛化。与物种a相反,物种b发生另一种生态位迁移。当Nbi减小,而Nbs增多时,Pbi随之减小,相对应Bb却变大,即b物种的生态位变宽,在i资源等级上的取食虽然减少了,但是却增加了取食资源的数量,通过对多种资源的少量取食,使物种b摆脱原来恶劣竞争的生存环境。b企业另辟蹊径,不仅没有减少资源等级的数值,相反还提高或者增加企业在生态位的资源等级数,全方位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以此判定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认知价值,实现顾客价值创新。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弗・穆尔.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M].北京出版社,1999
2.罗青军.基于价值网络节点的顾客价值创新研究[J].软科学,2009
3.刘曦.论顾客价值创新战略[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项保华,罗青军.顾客价值创新―战略分析的基点[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
5.白长虹,武永红.基于顾客关系的价值创新途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2)
6.林晓.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竞争战略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