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供应链市场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乳制品 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 冷链物流
随着我国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渡,人们对农产品,尤其是新鲜、营养的乳制品、水果、蔬菜、水产品、肉类等鲜活农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内在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家庭的膳食结构得到普遍改善,对乳制品的消费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伴随2011年乳制品行业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2012年第一季度,我国乳制品行业无论收入还是利润出现放缓迹象,仍呈较好的发展态势。中商情报的《2012—2016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情景咨询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3月末,我国规模以上乳制品制造业达642家,其行业总资产达1584.99亿元,同比增长18.41%。2012年1—3月,我国规模以上乳制品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555亿元,同比增长17.31%;实现利润总额达31.87亿元,同比增长36.84%。预计未来国内乳制品的消费量将继续呈现上升趋势,乳制品市场需求前景广阔。
一、福建长富集团乳制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福建长富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3月,注册资金2.5亿元。是福建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是南平市(福建闽北地区)重点企业,年实现产值8亿多元,税收1900多万元,被农业部评为“全面质量管理达标单位”,是“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福建省第二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名列福建省工业企业300强,长富集团拥有先进水平的冷链管控流程,在国内届率先实现全封闭挤奶和牛奶储藏运输销售“冷链”一条龙,确保牛奶始终处于全程冷藏保鲜状态,并在国内率先推出“24小时限时速递全程”的鲜奶消费服务,使得鲜奶能够安全地到达各供奶站商超及消费者餐桌上。长富牛奶系列产品先后获得“国家质量免检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多项殊荣。企业通过ISO9001:2000版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和HACCP认证。现将福建长富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乳制品冷链仓储物流现状分析如下:
(一)初步构建起企业较完善运输配送网络
冷藏和冷冻食品需要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对货物进行全程的温度控制(根据相关的规则),以确保食品的安全;这包括装卸货物时的封闭环境、储存和运输等等,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完整的冷藏食品供应链是食品安全不可或缺元素,因此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长富集团已经拥有到浙江、江西和福建省内的运输网络。目前该企业共拥有配送冷藏汽车35台,其中载重20吨7台,载重15吨8台,载重10吨15台,载重6吨5台,日配送能力150吨。
(二)形成了乳制品冷链物流的初步运作模式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无论是在综合大卖场、超市还是在传统的菜场购买肉类、乳制品、冷冻的包装食品等一系列需要温度控制来保鲜的产品时,除考虑产品是否是货真价实,无造假、伪劣和质量可靠外,有没有考虑到这些产品是如何从生产厂家配送到零售终端的?因为非常温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质量保证是非常重要的,再好的产品如果由于运输和储存中的问题而造成的不新鲜,会影响营养和味道变化还是小事,严重的情况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故可以等同于伪劣商品,但是这背后的供应链往往是广大的消费者所无法了解到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长富集团冷链物流已逐步形成了“生产者或商一社区专卖店一消费者”;“生产者或商一农产品经销公司—超市一消费者”等“三位或四位一体”的快速运作模式。
(三)乳制品配送中心初具规模,乳制品物流设施改善明显
由于乳制品物流发展前景良好,许多大型农业企业和零售企业开始投资兴建低温供应链配送系统及生鲜食品配送中心。一些大型连锁企业尝试建立技术难度较高的生鲜食品、果蔬等配送中心以及绿色食品供应链及物流体系。随着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政府和农产品流通主体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施,为实现农产品物流专业化运作创造了较好的物质条件。目前,长富集团拥有成品库冷库2个约860平方米,均为低温冷藏库,冷藏容量250吨,主要配送产品为长富鲜奶系列32个品种。产品销售网络已进入全省各县、市及省外周边城市,销售网点1万多个,鲜奶订户超50万户,连续十二年鲜奶销量位居全省第一。
二、福建闽北地区冷链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有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物流体系但并不完善
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我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目前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长富集团的冷链物流体系也未成形,也是最基本的用冷藏车进行运输,用冷库进行储存,对于温度的控制监控系统也不是非常完善,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福建省闽北地区物流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仅有极少数物流供应商技术和设备能达到国际冷链标准要求,其他很多供应商仅能提供冷藏运输,而不是专业地对一个完整的物流过程进行控制。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08)10-0031-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473037);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EYA017)
作者简介:谢乃明(1981-),男,安徽天长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刘思峰(1955-),男,河南平舆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数量经济学、灰色系统理论研究。
在过去的五六年里,“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是人们用得最广、听得最多的商业术语之一。商业模式创新成为许多公司成功的关键,戴尔、沃尔玛、海尔等企业的成功都包含着商业模式的创新。企业家们公认的观点:商业模式决定一切,而经营企业的其他要素,如技术、资金、人才等都不是那么重要。无论是企业决策者、新闻媒体还是市场分析人员,对于他们所说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含义,似乎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商业模式似乎什么都是。可以说,商业模式成了一个大筐,从企业如何获得收入到采取怎样的组织架构,都可以往这个筐里装。什么都是,就成了什么都不是。那么什么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商业模式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怎样的互动关系,对于家电流通企业而言,商业模式有怎样的特色之处?家电流通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的新环境下应该采用哪些对策?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对于商业模式的理论解释最早来自奥地利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熊彼特指出:“价格和产出的竞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来自新商业、新技术、新供应源和新的公司商业模式的竞争。”迈克尔?汉默则将商业模式称为“运营创新”,并认为这是企业组织的深层次变革[2]。迈克尔?拉帕认为,商业模式的意义就是企业运营的方法,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模式――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规定了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并指导企业行为[3]。托马斯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开展业务所涉及的流程、客户、价值链、资源和能力的综合[4]。泰默采用系统方法定义商业模式的结构,将商业模式看作是由产品、服务和信息构成的有机系统,并把商业模式定义为“一个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的框架”[5]。威尔等人在泰默定义的基础上引入了市场因素,考虑了市场参与者的角色和关系,他们认为商业模式是对公司的消费者、客户、同盟还有供应商的角色和关系的描述,定义了公司的主要产品流、信息流、现金流以及参与者的主要利益[6]。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加入了商业模式研究的行列,罗珉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理论体系,他指出商业模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商业模式必须是各种要素的集合体,是结构化的整体;二是商业模式的各组成要素之间必须存在内在联系,相互有机结合[7],并且从租金理论的角度对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行为进行分析,从理论上解释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内外驱动力[8]。等人认为商业模式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任何商业模式都隐含假设成立的前提条件;二是商业模式是严格整体结构或体系,包括了组织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结构,这些结构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三是商业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创新或变革,是使组织能够获得长期有时的制度结构的连续体[9]。曾涛将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他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更为重要、更为关键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10]。钟耕深等从多个不同视角研究揭示了商业模式不同方面的特征和构成要素,对各个视角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合,探讨了商业模式的本质和目的[11]。田志龙等从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研究了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12]。
我们认为,商业模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构化整体,通过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形成企业特有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方式。商业模式的结构包括三个层次(如图1):一、商业模式结构的中心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促使企业的商业模式能够正常运转并获取利润的动力根源,具体可以是企业技术研发、品牌优势、市场渠道等能力;二、核心能力的外围是企业的业务组合,也就是企业所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三、商业模式的最外层包括企业的赢利模式、资源结构和运营策略。资源结构是指企业所掌控的人力资源、资本和市场渠道等;运营策略是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战略规划、市场拓广和管理体系优化等策略,三层结构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形成企业商业模式的整体。
二、家电流通企业商业模式分析
(一)家电流通行业价值链简图
(二)价值链诸角色分析
1.生产商。在目前的家电市场上,制造商云集,供给大于需求,国产品牌之间,国产品牌与国际品牌之间的竞争此起彼伏,这些行业态势的变化,对家电行业的生产制造、营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国际品牌就其绝对的市场占有量来说,并不占明显的优势,但是这一类品牌的目标客户则是整体市场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其次,国际品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由于在国际市场多年的经营经验,使它们进入中国市场时,也很容易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另外国际品牌在市场营销和渠道建设上技高一筹,比较注重建设属于自己的流通渠道,一般不对大型流通企业采用独家的政策。国内生产商在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它们通常采用成本领先战略,靠规模优势取胜,这就使得市场占有率成了它们的生命线,市场一旦出现饱和,价格大战便成了唯一有效的促销法宝。这种内耗式的竞争使得行业的整体利润水平急剧下降,而较低的利润水平则进一步削弱了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进军高端市场的能力。
2.国外流通企业。由于加入WTO后进一步开放市场,跨国流通企业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利用国际市场的经验和雄厚的资本,与国内流通企业展开激烈的角逐,通过实施经营本土化战略,跨国企业充分发挥其资金和技术优势,实施大批量采购和商品买断经营,高度重视实时采购和信息技术,销售的产品迅速本土化,并通过优厚薪酬吸引人才,对国内流通企业形成一定的威胁。
3.国内流通企业。从产业变化的情形来看,流通领域经历了体制的转变、规模的扩张和经营模式的再造等几个方面的转变。在初期,占据流通领域的主要是国营的批发和零售渠道。由于独占流通领域,流通企业对制造商形成了很强的谈判能力,这种谈判能力使得流通企业往往可以获得超过商业范畴的额外收益。当民营企业介入之后,由于这些企业具有很强的经营意识,在效率和成本方面都优于国营渠道,因此很快便和制造商建立了紧密的关系。但在这一阶段,民营流通企业的品牌资源尚未得到很好的积累。随着进一步的竞争,小型流通企业在逐渐压缩的利润空间中难以生存而退出市场,发展壮大起来的民营企业不但取得了业务的扩张,同时也完成了企业和品牌的扩张,在竞争优势上全面超过了传统的国有渠道。目前随着传统百货逐步淡出市场,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壮大,市场正向少数几个大的流通企业集中,最近国美电器收购永乐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未来中国市场上将进入以国内旗舰式的大集团企业和跨国流通企业共存的状态。
4.消费者。在价值链诸角色中,消费者较为沉默,但是其地位正逐渐上升。为了能够掌握这种沉默背后所隐藏的选择倾向并获得与消费者直接对话的权力,制造商和流通企业都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制造商和流通企业对渠道的争夺本质上是对消费者的争夺,亦即由谁来和消费者直接对话和交易。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而言,只有与消费者所进行的交易才是产品价值的真正实现。随着市场的发展,消费者群体的的变化、消费理念日趋成熟等变化正左右着整个价值链的运动方向。
三、新形势下业态转化及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一)价值链中各角色形态的变化
1.生产商。制造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迫使生产商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并根据自己拥有的资源和能力状况以及行业规则的演变重新界定自己的组织范围。在具体操作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专长,改变以往将产业资本向商业领域渗透,与流通企业相互制肘的局面。那些已经建立了相当规模的营销网络的制造企业,也正寻求将该部分资源出租或出售的途径,如转作第三方的网络进行运作等等。由于特定的企业发展战略和资源状况的作用,生产商和流通企业的博弈依然存在,但博弈带来的损耗有所降低。
2.流通企业。流通企业在经历了与生产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博弈后,终于以自己的实力改变了市场规则。在流通领域中商业资本重新找回自己的地位,在与制造商的博弈中,商业企业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营模式向制造商证明了通过流通企业的网络来经营对制造业来说是经济的和可靠的,也就是说,通过与流通企业合作,制造商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并把资源集中于优势领域,营造核心优势。另外流通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开始参与制订产业规则并进行行业整合,传统百货企业逐步淡出,而杂乱的市场逐步得到整合,形成一定的集中度。
3.消费者。在早期的家电产业中,由于消费者的需求与制造商的供应能力存在很大的缺口,卖方市场的特征十分明显,这一时期,在整个家电行业的价值链中,最宝贵的资源是产品本身,整个价值是由产品驱动的。只要有了产品,就一定能实现与消费者的交易,商业企业就可以获得商业利润,而生产商可以顺利实现工业利润。但随着产业逐步走向成熟,消费者在价值链上的地位迅速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客户资源成了价值链上最宝贵的资源,能否取得消费者的认可,赢得消费者的选票,是制造商和流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买方市场提高了消费者的地位,而行业的创新又带动了消费者消费理念的提升。消费者从单纯追求功能到追求享受,从价格主导到讲求服务等。在持续的买方市场的情形下,消费者消费理念的提升反过来又进一步作用于价值链,进而影响商业企业和制造企业,使他们在新的平台上进行创新活动。
(二)新型价值链中流通企业的能力分析
通过对家电行业价值链中诸角色的博弈和位势消涨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新的价值链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了的价值链中,流通企业赖以生存的资源和能力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满足价值链要求的角度出发,可以对流通企业在新型价值链中所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
1.面向生产商的能力。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满足生产商对营销网络的需求。该成本必须至少要低于制造商自建网络的成本,否则制造商就会自建网络。这是从“自制/外取”决策的角度来看的。尽管生产商在现代运作管理中进行了大量的变革,以使生产运作增加灵活性,但大批量生产仍然是生产商所希望的。这就要求流通企业有能力将市场上对多种产品的、分散的零星需求汇集成为大批量的订单,节约制造成本。尽管生产商追求建立快速反应的运作体系,但不管怎样,对市场的反应总有一定的迟滞,这就要求流通企业在对生产商的市场信息传递方面能有足够的预见性和快速的传递通道,以进一步提高制造的敏捷性,减少库存成本。
2.面向消费者的能力。必须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如品种、质量、获得性等。在实际的购买中,消费者不仅注重产品品牌,也相应追求商业企业的品牌,流通企业对此也应加以满足。
3.面向国际竞争者的能力。为了能与跨国企业竞争,流通企业必须具备这样的一些能力:(1)降低成本,提高效率;(2)掌握更多的终端资源;(3)进行垂直整合,提高进入障碍;(4)通过管理系统对网络进行集成,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提高网络的运作效率,节约控制成本。
4.制订行业规则的能力。成熟的、可以反映各角色对价值链贡献的行业规则的形成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行业规则的建设方面,流通企业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流通企业应致力于减少和消除导致市场失灵的诸因素,如投机行为、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等。流通企业应该加强对行业的承诺,利用自己的核心资源以赚取长远利润。
四、新形势下流通企业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新形势下家电流通企业的业态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必须探索新的途径以适应商业模式创新的大环境,以获得比竞争对手更有优势的销量、收入和利润。对于流通企业而言,商业模式需要加强对销售终端的建设,改变提品服务的途径,提高网络管理的能力,探索新型供应链管理模式,加强电子商务体系和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这几个对策可以单独使用,但更多的时候是结合运用,创新企业的沙锅农业模式,可使流通企业更好的为顾客创造价值,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销售终端的建设
生产商和流通企业建设销售终端的目的只有一个:获取直接的客户资源。处于家电产业价值链上的诸角色在销售终端之前的任何环节上所做的努力都不能使他们获得真正有价值的资源,有些生产商也正寻求通过自建网络的形式加强对销售终端的控制,摆脱流通各环节对自己的控制。对流通企业而言,建设终端和生产商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加强对销售终端的控制,所不同的是流通企业通过控制销售终端以提高自身与生产商价格谈判的能力,主导销售市场,使得企业处于整个价值链的战略盟主地位。目前,销售终端的建设主要通过自建、合资和特许加盟等方式进行。一般来说,自建网络成本比较高,发展缓慢;合资方式介于自建和加盟之间;特许加盟的方式是加盟企业和企业之间以契约方式建立双方的关系,在契约中明确双方的权力、责任和义务,退出机制也比较灵活,而且加盟方式是一种双赢的策略,将成为流通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改变服务途径,提高网络管理能力
流通企业将会在全国广大范围内进行业务拓展、建立营销网络,这对流通企业服务的途径和整个营销网络管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服务途径主要是改变分销渠道,分销过程中的流通和服务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压缩渠道的层次和环节,改变与各地分销商的合作形式,或者采用全新的渠道,节省成本,提高分销效率,使顾客更便捷地获得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随着企业规模的膨胀,营销网络的管理将成为企业扩张的瓶颈,因此体现营销网络的整合优势,流通企业应当采用系统化管理模式,探索普适性的营销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在各地的复制,提高管理效率和进行有效控制,发挥企业的整体营销效率。
(三)拓广供应链管理模式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家电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供应链,生产商负责生产,流通企业负责物流配送,而销售终端负责销售。在以往的经营过程中,整个供应链更多的是博弈,形成内耗,而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联盟,经过价格战的狂热之后,众多生产和流通企业开始理性思考问题,未来整个供应链的整合势在必行,将形成以一个核心企业为中心,形成上游与下游企业的战略联盟,流通企业的发展目标就是要争取在这样的战略联盟中取得盟主地位,主导整个供应链,以实现共赢的商业模式。
(四)建立独特的品牌资源
从家电行业的特性和营销网络的建设来看, 品牌建设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里所指的品牌包括企业的经营定位、风格、顾客信任度、顾客忠诚度等信息。通过品牌的建设,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在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各项资源中,品牌是最具有“路径依赖性”的,由于品牌的培植需要长时间的过程和经营上的一系列相应的努力,所以当品牌优势形成之后,也不容易被竞争者所模仿。因此通过品牌的建设可以加快企业在业务范围和各区域内的扩张,形成集团化经营,提高核心竞争力。
(五)电子商务的建设
电子商务将成为未来流通业的一个发展方向,众多企业建立了信息系统,并积极探索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对于流通企业而言,应该加强企业内外部信息系统的建设以适应电子商务和企业管理的需要。从内部来看,企业应该加强内部业务流程再造,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梳理和再造,建立一整套能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业务流程体系,并把他们用信息化的语言加以表述,促进内部管理和支撑体系的优化。从外部来讲,应该加强ERP系统的网络扩展,实现网络化的营销体系,对加盟企业实行网络信息共享,优化整个供应链,使得生产商能够及时了解产品在网络中的存量、销售速度、不同品种间的对比状态等信息,从而能够主动安排供货,缩短反应时间。
棉花是纺织品生产企业最常用的天然纤维之一,而棉花采购则是棉纱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中国是美国棉花最大的进口国,中国国内对棉花刚性需求的缺口,使得进口棉成为中国用棉企业不可或缺的原料来源。作为美国棉花行业在世界各地进行市场推广的机构,美国国际棉花协会非常重视与棉农、国际棉商、合作社和全球各地棉纺及纺织企业之间长期的合作关系。
为了让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棉纺织企业也可以对美国棉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自2006年以来,每两年在中国举办一次“美棉棉花学校”,通过讲座、研讨会和对话交流的形式,向他们介绍美国棉花行业的状况,帮助棉纺和纺织企业从美国棉花种植生产、品种等级分类、贸易方式、合同签订、原棉采购等内容,全面多角度地认识美国棉花,帮助用棉企业买到更合适的棉花。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对棉纺织产品生产的不同需求,选择最合适、最需要的棉花品种,从而有效控制和节省采购成本,最大程度提高生产利润。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举办的前 3 届“美棉棉花学校”,得到中国众多大型棉纺织企业的广泛认可,其中大部分企业成为COTTON USA美棉标志认证商。
本次棉花学校日程紧凑,共一天半的会程。会议由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中国总监毛凯琳女士主持,美国国际棉花协会新任执行总裁Kevin Latner先生致欢迎辞,由来自美国农业部、美国棉商协会、美国全国棉花总会、美国棉花供销合作社、美国Supima协会、美国棉花公司的棉花专家主讲,中国棉花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代表也应邀就中国棉花及纺织形势作了发言。
会议之前,毛凯琳女士介绍说,美国作为中国的长期合作伙伴,持续地提供高品质的棉花,以满足中国进口需求。良好可靠的原料,不仅是企业高品质产品的根本保证,也是构建核心竞争力之本。全球的棉纺行业于2010 — 2011年期间经历了相当大的格局变动,原材料市场棉价史无前例的剧烈波动,令饱受劳动力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煎熬的中国纺织企业如履薄冰。虽然棉花市场经过震荡下调,目前恢复到相对合理的水平,但是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放缓继续拖慢全球的经济复苏,商品成本和汇率的波动、信贷紧缩等种种现实,迫使纺织企业依然要在阴晴不定的大环境中觅求生存之道。
今年的棉花学校除了邀请到美国全国棉花总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Mark Lange先生详细介绍全球及美国棉业现状和美棉轧棉最新状况外,来自美国棉业的专家也在第一天的会议上解答了美棉用户在买棉用棉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包括美棉分级及产棉区状况、美棉购买标准流程及合约履行,棉纺企业从事棉花买卖的风险管理等。来自淄博兰雁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纺织有限公司和泰国Alliance纺织有限公司的代表则就棉纺企业在美棉配棉和美国棉花公司的EFS系统的使用等问题与参会者分享了和美棉成功合作的经验。
来自香港、泰国和韩国的纺织行业及品牌采购领域的领军人物与参会人员在第二天的会议中就国内国际棉纺织市场环境、产业现状与展望,纺织生产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及美国零售市场分析及采购趋势,面料服装市场趋势等议题做出了针对性的探讨。美国棉花公司的2012年消费者市场及流行趋势报告就目前零售市场的现况以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了分析。
本届会议最大的亮点是邀请了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芳女士就中国棉花市场的供求和使用现状做了详细讲解,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发言人、新闻中心主任、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先生则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纺织行业的现状和展望,使参会者不但对美国棉花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对目前中国和全球纺织供应链面临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及发展形势有了多层次和全方位的认知。
关键词:物联网 物流产业 融合 模型
物联网同物流产业发展的关系
(一)物联网的内涵
所谓的物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核心和基础促使物品流通的一种网络。这种系统促使了商品的流通,并能够实现异地双方的信息交流和沟通。物联网伴随着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对物流进行智能化的管理、识别、跟踪和定位,促使信息沟通达到连贯性和一致性。
(二)物联网发展对物流产业的影响
首先,物联网在物流产业的生产环节和运用节约了时间,更好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物联网信息系统,减少了生产物流的环节。基于物联网,物流体系中的生产线可以更好的对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产成品进行跟踪和识别,从而提高了检测和跟踪的效率,节约了劳动力。
其次,物联网运用到物流产业的运输过程可以便于企业对货物进行远程监管,了解货物的状态并进行准确的定位,这项技术主要是运用了RFID 接收转发装置,可视化的跟踪管理,便于在配送的过程中优化调度,提高运输的效率,缩短路程,也体现出了持续发展的理念。
再次,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仓储环节是十分关键的。将物联网的EPC技术运用到物流产业的仓储管理中,大大的改变了传统物流产业依靠大量人力管理的现状,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并且实现了仓库在存货、货物盘点、货物调度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便于实现自动化。
最后,物流产业中货物的配送和销售环节都需要强大的物联网系统作为支撑。引用物联网的EPC技术实现了查找货物的便捷性,缩短了挑选时间,提高了配送正确率,并压缩配送和销售的时间,体现出快捷性,满足了当代人们的需求。
物流产业融合的动因分析
(一)物联网信息为物流业的融合提供了保障
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传统的物流产业的融合和管理创新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提升,与物流业相关的条码技术、传感技术以及射频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运用。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物流业相关的各个环节可以节约成本,提高物流的工作效率,无论是在生产、仓储、运输还是销售过程中,便于物流企业的跟踪管理,真正体现出物流行业的服务性。使物流技术的通用性得到了改变,消除了传统物流业的技术性壁垒。
(二)政策支持为物流业的融合营造开放环境
物流产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复杂性产业,在物联网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有效的改变了传统信息技术同物流产业相分离的现状,促使物流业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管理和监督过程,密切了各个环节的沟通和交流,加快了物流产业发展的进度。我国政府也开始重视物流产业改革的必要性,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铁路、航空、公路、海运等的交通运输改革政策,并鼓励企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鼓励整合现代化的物流业资源,从而促进产业融合的目标多层次性。
(三)人们需求的日益变化
物联网背景下的物流产业属于服务业,主要用于满足顾客需要。因此,物流业的产生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顾客需求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动力,同时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的出现也加剧了物流行业之间的竞争,导致了物流融合的必然趋势。
(四)物流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与此同时,物流企业也意识到了信息技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注重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从而依靠自身软件获得竞争优势。物流企业在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以物流客户为中心,重视提高产品质量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在管理上树立战略性的思想。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主要提供两类服务,即传统物流服务和新型物流服务,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传统的物流服务所包括的内容为生产、运输、中转、仓储保管、物流配送和物流装卸等,而新型服务物流产业则主要以信息管理为核心,重视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优化等。
(五)物联网背景下管理思想的不断创新
通过物联网技术的逐渐渗入,在物流产业通过供应链管理提高了信息的共享作用。物流产业成为由生产、采购、运输、调度、销售等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追求的利润价值更高。这种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实现了目标与管理的一体化,增加了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更好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无论是在原材料的采购还是生产、销售、运输等过程中,都更加的专业化和一体化。
物流产业融合机制
(一)注重市场重构并逐步推动物流产业化
众所周知,物流业是以服务为主的行业,所设计的范围广泛,涵盖了运输、仓储、信息、交通、金融、保险等综合行业。各部门各有所属,都有自己的管理部门,因此,物流产业在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受到了相关行业的制约,产业化的道路很难形成合力。而物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能够将各部门的信息管理逐渐趋于一个管理平台中,能够有效的促进各部门和地区的交流,推动物流产业一体化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一方面给予了物流产业相关的宽松政策,放松了对物流产业的直接干预,进行了统一的市场管理和规划。并在价格机制上采用统一定价的方式,减少了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摩擦。
(二)物联网背景下物流产业由低端向高端逐步转化
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促使企业不同业务在同一个平台上的运作发挥出更大协同效应。目前,我国物流产业还处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企业的效率较低,其服务的层次也处于低端水平。但是,随着物流网技术的不断渗透,物流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终将演变为资本形态,未来物流产业的发展完全依靠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物流企业的效益和信息资本的流通,直接进入到物流产业的生产领域,产生协同效益。信息技术与运输、仓储、配送、金融结算等物流生产活动的有机融合,将大大提高服务的货物空间位移,产生新的服务种类。物联网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物流产业相关部门的合作,更能够提高物流企业与上下游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垂直融合,产生新的商务模式,提高信息技术的含金量,并逐渐形成一支科技型的物流服务行业。
(三)物流产业主导方式的变革化
在传统的物流管理中,受到金融资本的影响,有着很大的弊端,在融合过程中,要使主导物流产业发展的因素变为技术上的管理和创新能力。将资本渗透和产权结构调整,可以使得物流产业价值链中各环节企业以最短的时间进入相关或非相关的物流业务市场,拥有横跨行业专业经营的能力,而不同行业企业间融合往往通过企业组织之间产权结构的重大调整来完成,逐步由传统的行业内纵向并购向行业间横向并购或混合并购演变。所以推动金融资本向技术资本转变的物流产业融合,更能够体现出创新型服务的模式。
物流企业融合的途径
(一)技术融合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物流产业融合的助推器和保障,在发展过程中物流企业要重视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现代企业管理都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物流企业的管理中,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二)业务融合
物联网背景下的物流企业在探索融合的过程中要调整原有的发展结构,注重企业同业务之间的融合。物流企业应该具有前瞻性,善用发展的眼光去开拓和发展新业务。物流业的发展会激活交通、航运、铁路等运输企业的新业务。同时,物流企业的不断发展,仓储企业的形式和功能也应该更加多元化。
(三)产业融合
物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依托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之外,还要加强产业融合,调整产业结构,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利用物流信心的连贯性提高同其它产业的再次重构。这样促使物流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使物流企业更加专业化,竞争力得到提升。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同产业的融合,促使农业物流、工业物流和服务物流产业的发展,必定会得到更多的政策倾斜。
(四)市场融合
物联网技术指导下的物流业发展促使了物流企业同产业、业务的密切联系,而物流企业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因此在融合的过程中物流企业要进行市场分析,创造需求,寻找新产品和新业务。
物流企业融合的价值评估
首先,物流企业重新融合体现出了一种科学的发展观,更是物联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物流企业的一种创新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物流企业同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业务、产业、市场都会进行认真的分析比对。融合的过程会形成新的产业,引起国家政策的不断创新,甚至出现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外包的意识也会逐渐增强,所以企业管理会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无论是物流企业自身,还是与物流业相关的行业都会迎来新的需求。
其次,物流企业同产业等的融合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物流企业同产业的有机融合促使了物流企业价值链的融合,从而促进了各行业之间、产品与技术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同产业等的融合促使了物流企业服务水平的不断创新,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也带动了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的发展。
最后,物流企业同产业等的融合促使了绩效提升的效应。物流企业是服务行业,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实施融合的前提是对市场的需求和供给进行认证。其一,对市场供给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物流企业实施产业融合能够改变传统物流企业的经营理念,促使物流企业不断的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挖掘出新的市场,寻求更多的业务合作,带动与物流相关的运输行业、仓储行业、快递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等都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在物联网技术的指导下,这些企业能够更好的分享和利用基础设施和研发平台,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有助于提高物流服务的生产流程,提高企业效率,以便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从而提高了物流产业绩效。其二,从市场需求方面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物流企业同市场的融合有助于企业更好的挖掘市场需求,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更多的消费者需求,并由于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而促使融合后的产品和服务的作用更为全面,为物流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空间。
结论
物联网背景下的物流产业融合是时展的需要,其产生的原因既包括内部原因又包括外部原因。内外性的激励因素促使物流产业要重视自身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重视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分析,通过技术融合、产业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提高自身竞争力。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依靠物联网技术进行革新。而物流企业的融合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首先体现在管理思想的创新上,其次体现在物流企业价值链的形成,从供需关系还能够产生较高的绩效作用。但是物流企业的融合过程仍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调整的过程,需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调整。
参考文献:
1.张磊.产业融合与互联网管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杜,2001
2.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竞争合作与产业成长[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李红玉.物流产业的产业融合[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
关键词:节能;能源效率;政策
一、前言
当今的能源政策往往陷入只关注如何提高能源供应的误区。相对于能源节约计划和以税收为基础的能源效率基准,政策制定者们更倾向于火电站、高压网络和石油存贮这些工程。而这些政策是无效的,最终使政策制定者们意识到对能源需求一方的管理更加容易而且成本更低。
尽管政府管理哲学和能源系统的所有制与管理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在能源需求的水平和结构方面政策制定受到限制。仅仅在十几年前,欧洲大陆的能源绝大多数输入公共产品,它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以公平的价格买到。与此同时,欧洲绝大多数国家逐渐有了以市场为基础制定能源政策和能源市场自由竞争的观点。很明显,需求一方并未像供应一方受到重视。原来的石油是公共产品的观点被最小的市场干预所取代。然而,被经济学家所建议的税收政策也被注入水分,特定的企业和大多数消费者被排除在外。事实上,欧洲成员国针对税收政策开绿灯的情况采取了措施,但无一例外都包含了重要的例外对象。
除了税收,以外的其他方法常常碰到更多反对,除非他们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并且不严重触及需求方的结构和质量。干预需求方的恐惧并不与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的采纳相一致。一个综合性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方法对能源的需求方和供应方同等重视。根据国际政策观点,市场仅在考虑供应安全、公平可得和环境的政策目标在最低可能成本实现时才有效。为了使市场按照这种方式运行,能源供应方和需求方的详细模型是必不可少的。
在本文中,学问将以各种方式来理解。首先,有一方面关于如何从过去经验制定政策,例如反馈、控制、评估和分析;其次,在政策工具中有一种包含学问的各种情况和结果的观点,如通过清楚的培养学问或者通过考虑技术发展和部署中所谓的学问欺骗。
作为强调学问重要性的直接结果,明显的考虑到重塑市场的尝试,关于测量和观察的问题也变得非常重要。市场重塑仍可以被认为是许多政策制定组织的新方法。结果是政策的控制观点和体系不复存在和仍需许多优化。考虑到以上关于学问如此重要的观察,对合适测量和观察的需求是非常明显和紧迫的。
二、重塑市场
能源效率专家、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们对以市场为基础的工具的怀疑超过了相关专家对可替代能源政策或者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怀疑,如英国议会对能源效率经济政策的讨论。许多能源效率政策使我们积极地相信可以交易的证书体系可以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因为它暗示了公共资源的稀缺性。然而,令我们不安的是,许多证书体系推动者们似乎并未抓住合适的稀缺框架的本质,其结果是不仅需求受到抑制,供应也受到抑制,使得稀缺性产品变成匮乏产品。对于匮乏产品来说,我们并不需要广泛的交易体制,因为交易只以例外发生;相反,不合适的框架也能导致相反的结果,这种结果是:如果商品目录和控制机制不完全就会导致目标商品的稀缺。本文充分论证了当考虑到可以交易的证书时,证书体系比可选择工具更有效时应被合适的调查。
重塑市场也同样意味着某些事情,而不是介绍可交易体系。他可能与重塑财政刺激系统或政策有关,这种政策使研究与发展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同时也使市场介绍和效率目标有更加紧密的联系。
通过观察市场上各种改革和工具,我们有一种观点,关于整个有价证券的反映是非常可取的。
(一)根据客户的市场
1、能源运送市场;
2、工业能源高耗者;
3、其他大型工业使用者;
4、大型的各种地区服务商;
5、建筑和房地产部门;
6、小型和中等公司;
7、农业;
8、运输;
9、家庭;
10、公共部门。
作为供应一方的能源运送市场之所以被提到是因为它的特性,如定价、产品转移等对于用户改善能源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能源供应商有着销售战略,这种战略主要瞄准使现行的箱子里的能源尽可能便宜,那么能源节约政策将更加难以实施。对于2、3、4组,决定是理性的。小中型公司和6、7、8组的主要障碍是缺乏时间和决定者的知识不全面,当然还有可能遇到资金问题。家庭与商业用户是非常不同的,意思是决定和动机基础结构上是本质不同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家庭通过器具消费能源。因此,任何严重的超过边际变化的尝试都应与商品供应链连接起来。作为用户的公共部门有很多方面,一个普遍特点是传统的公共预算程序使得在能源效率方面的投资受到挫折;另一方面,公共部门经常被期望作为榜样。运输部门有着自身的复杂性,至少是由于运输部门与政策的相互影响,这种政策对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二)根据能源效率投递元素的市场
1、能源分配体系:多项选择,可替代能源与定价的整合。
2、设备市场:设备质量管理、信息供应、选择的度。
3、建筑市场:建设管理、观察、信息提供、计划的指导。
4、金融:资本市场的可得性、资金的可选择性、透明性、与财政动机系统的相互影响。
5、能源效率政策框架:(1)对市场功能改进的贡献;(2)财政刺激结构——税收,税收回扣和财政援助;(3)有效地控制,反馈和政策评估体系。
6、能源效率变革体系:为产品,处理和政策工具的研究,发展和市场扩展。
为了意识到市场基础的能源效率政策,以上所有的元素都应考虑。因为决策的路线在各个客户之间不同,任何分析都应考虑特殊用户组之间的相互独立性,如各个地区的服务业和能源效率投递商所选择的元素。
三、学问是更好政策的关键
尽管拥有市场基础的方法原则上是个好事,实际上它经常令人失望,有时候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失望政策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学习机制和缺乏对市场是如何运作的信念。这意味着正确的学习应得到能源效率和能源政策的改善。增强市场运用学问的政策特点如下:
(一)目标在于与节能设备有关的产品成本系统性减少,这种运用从小型市场到大型市场逐步扩展。
(二)增强市场间的信息流通:通过独占的发明和发展的报道会导致寻租行为,最终导致市场变革的减速;发明与发展成本的报酬应以一个阻止寻租行为的方式实施。
(三)理论联系实际,实际改善理论:关于政策和方法的实施,最新的技术和最新的知识同等重要,意味着理论和观点应吸收经验。
(四)从利息、能源和驱动力方面观察市场,并与能源效率和节约相关联。最臭名昭著的例子是在非房地产建筑的能源使用,这些建筑应得到清晰而正式的刺激以增强有效率的能源使用,而不是妥协于其他的任务或质量。
四、测量和观察是政策制定和执行必不可少的补充
当一个市场基础的方法运用到能源效率政策制定中时,我们将很快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合适的数据将会用来判断一个政策是多么的有用和有效率。而且,意识到学问将要成为各方的一个重要机制,对于合适和持续数据的需求显得是如此紧迫。当政策用来刺激市场,促使更多努力用来节约能源,明显的是关于能源效率选择方案的更低廉和更好的信息使得第三方财团提供合适的贷款服务,以用来抵抗更加严厉的税收。
主要参考文献
[1]占松林,韩青苗,刘长滨.基于行为选择理论的建筑节能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韩青苗,梁俊强,张洋,占松林.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需求分析.建筑经济,2009.2.
[3]任邵明,郭汉丁,续振艳.我国建筑节能市场的外部性分析与激励政策.建筑节能,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