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

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

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多元人才观 专业发展 团队建设

教师是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教师自身素质、教学观念、教学技能、自主发展能力都是制约教学质量的因素。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学能力提高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关键。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

1.实施教学反思。

波斯纳于1989年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T.Russell和F.Korthagen曾提出训练只能缩小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之间的差异,而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却是促使一部分教师成为专家教师的重要原因。教师应该通过归因、诊断、自我监控等不同方式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剖析和自我评价。教学反思使教师吸收内化课程理念,进一步向专业化发展,并随时保持一种动态、开放的发展状态。

2.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独创性与思辨性。教学内容应紧扣目标,采取灵活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多样具有针对性。授课应紧紧围绕学生在课堂外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确保每一分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树立多元人才培养观,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估是对教师进行系统检测并评定其价值以求改进的过程。建设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体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国家质量标准和多元人才观修订考试大纲、成绩反馈机制、考试试题评价制度等。还应采用读书报告、角色表演等自评方式和互评方式相结合的手段,增加形成性评价在学生课程综合成绩中的比重,削减终结性评价的比例。

二、教师专业团队建设

1.充分发挥带头人作用,打造合理的团队结构。

带头人是一个专业团队的灵魂和核心,除了具备良好专业素养外,还要具备较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应具有合理的结构,在年龄、职称、研究方向、研究特长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样有利于增强展业团队的凝聚力,有利于团队中青年教师的发展。

2.制定详细的团队管理制度。

一个成功的教师专业团队应该出台科学合理规范的规章制度,进而明确团队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制度不仅对成员具有约束作用,还能保障成员利益不受侵害。制度应尽量详尽,如各位成员的考核聘任方式、应该履行的职责、可以享有的权利及教学研讨制度等。

3.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培养机制。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完善教师培养机制是未来教育不断发展的关键。应针对当前教师培养方式单一、评价标准单一、效率不高的现状,对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加强对教学改革的支持和教学经验交流。

三、结语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如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教师专业团队建设和团队活动开展应成为教师专业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制订实施方案,落实责任要求,整体推动团队发展,使教师专业团队真正成为广大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动力源。

参考文献:

[1]董爱秀.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

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CIPP;高校;教学团队;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246-02

高校教学团队作为教师合作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促使教学团队有效运作,评价是关键。当前,人们对教学团队评价关注度不够,使得教学团队评价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严重阻碍了教学团队的运作和改良。CIPP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价模式,将其应用于教学团队评价,不仅可以奠定教学团队评价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利于建构教学团队评价实施策略,激发教学团队工作绩效。

一、CIPP评价模式的构成与启示

CIPP评价模式是由美国著名教育评论专家斯塔弗毕姆及其同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革新泰勒目标评价模式的基础上系统确立起来的,主要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组成。斯塔弗毕姆认为评价的最重要的目的不在于为评价对象的优劣提供证明,而在于改良评价对象,使评价对象更富有成效[1]。而满足一个机构评价需求的最好方式就是制度化一个全面统一的评价体系[2]。CIPP评价模式的建立则满足了现实发展对教育评价的内在要求。

(一)CIPP评价模式的四种类型

1.背景评价

背景评价主要是指对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及方案目标确定的依据进行评价。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在特定的情景内对实施方案存在的需求、问题、困难以及解决方式等。背景评价的方法有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德尔斐技术等。背景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确认方案目标与方案的实际影响之间的差距”[3],以及如何确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其本质上是属于一种诊断性评价。

2.输入评价

输入评价是在背景评价的基础上,对能够完成目标的几种可行性方案的优缺点进行的评价。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要实现目标的方案有哪些,每种方案的优缺点、人员配备、经费使用,方案优劣等。输入评价的主要方法包括对比、列清单、听证会等。实施输入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决策者选择有用的资源、解决问题的策略”[4],其本质上属于一种选择性评价。

3.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主要是指对确定的方案的实施过程的评价。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方案执行的程度和进度如何?是否按预定计划进行实施?方案实施参与人员接受并践行其角色的程度如何?实施过程中外在条件的支持程度如何?过程评价的主要方法为跟踪记录、数据库、现场观察等。进行过程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实施并改善采用方案的设计及程序,提供方案实施的真实过程记录,以便用于解释和支撑结果。

4.成果评价

成果a评价主要是指对预设方案实施后取得的结果所进行的测量、解释和判断。成果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方案是否满足了预定目标或需求?方案实施后产生了哪些预期结果和非预期结果?参与方案实施的人员对取得的结果持何种态度等。成果评价的主要方法包括对结果的标准进行定性和定量,收集参与人员对结果的判断,进行质与量的分析。实施成果评价的目的在于判断方案符合需求的程度、全面考察方案的效果。

(二)CIPP评价模式的现实启示

1.重构了教育评价观

如何认识和理解评价,对于选择和实施评价具有重要的影响。传统的教育评价观是以泰勒的目标评价为主导,认为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证明,而斯塔弗毕姆的CIPP评价观是一种系统的、改良取向的评价观。他认为教育评价的最大目的在于为学校领导、方案实施人员以及学校教师提供信息,以便在必要时对方案进行修正和改进,提高工作绩效。这种系统的、可操作的、全面的、具有诊断性和反馈意义的评价观,对教育评价的革新与发展无疑是一种创新。

2.突出了教育评价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CIPP评价模式是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的有机结合,能够系统、全面地对教育对象进行评价。CIPP在继承了目标评价优点的基础上,更加出色地发挥了评价的诊断性和发展。通过实施CIPP评价,可以对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控,通过监测和问题反馈,使评价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当前高校教学团队评价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高校教学团队评价研究现状来看,对教学团队评价的设计和实施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重数量、轻评价。近几年高校教学团队的数量骤升,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团队层出不穷。很多高校只关注教学团队组建的数量和规模,并以此作为校际间评比的显性指标,而忽视了对教学团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评价。教学团队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地评价环节,没有构建系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直接影响了教学团队作用的发挥,不利于激发教学团队成员的教学积极性,使教学团队始终停留在组建时的工作状态。

第二,重目标、轻过程。传统的目标评价一直是教育评价里的主导,并影响着各种教育评价的执行。我国教育评价仍有目标评价的色彩,评价标准主要是依据科研成果、教研项目、学生成绩及评教。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来评价教学团队的成效。这种一站式的评价很少顾及教学团队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不能够对团队运行过程进行监控,因此难以保障团队的有效运作。

第三,重指标、轻规划。由于当前受高校评价的显性指标的影响,对教学团队的评价更注重可衡量的指标,如团队规模、团队结构、团队带头人、团队教学研究等。这种本位评价倾向,只能够对团队的现状进行评定,但却不能有效地促进团队内在机制的生成。好的评价应该是系统的、全面的,对目标的设定、实施、效果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加里·德斯勒等认为管理者应将评价视为一个一体化的过程,并将绩效管理定义为一个将目标设定、绩效评估与开发整合成一体的独立的通用体系[5]。

以上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工作绩效的发挥,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对教学团队评价的认识,探索和研究适合高校教学团队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满足现代教育发展变革对教学团队的新要求。

三、基于CIPP的高校教学团队评价实施策略

随着高校教学团队数量的增加,教学团队的教学引领作用逐步突出,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对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至关重要。在高校教学团队中实施CIPP评价模式,目的是为了摒弃目标评价模式的单一性,通过实施背景、输入、过程、成果四种评价,从而激发教学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彰显团队成员的主体性,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教学引领作用。

1.教学团队背景评价策略

背景评价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评定其需求、问题、资源和机会。对教学团队进行背景评价主要是明确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及规划,掌控影响教学团队运作的需求、问题、资源和机会。实施教学团队背景评价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对教学团队进行态势分析。对教学团队进行态势分析主要是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明确教学团队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教学团队运作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战略与规划两个层面加以调整计划,保障教学团队实施目标的顺利达成。第二,从博弈论视角分析教学团队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包括学校与教学团队之间的关系,教学院与教学团队的关系,教学团队与教学团队之间的关系,教学团队负责人与成员之间的关系,教学团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等。通过理论分析和科学论证,明确各种关系的责、权、利,确保各个主体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这种背景评价有利于对教学团队进行科学定位,为教学团队目标设定提供保障。

2.教学团队输入评价策略

输入评价是对能够达成目标所需要的条件、资源以及各种被选方案的相对优点所进行的识别和评价,它是实施背景评价的一种延伸和拓展。教学团队输入评价的重点在于选择最优实施方案,对教学团队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参与人员、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团队运作的保障措施、经费预算的使用策略等方面进行评价。实施教学团队输入评价,主要是通过专家论证、小组讨论的方式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考察教学团队运作方案的适切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二是考察实施方案中教学团队管理人员、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机制,是否具有有效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工作绩效管理机制等。三是考察团队运行实施方案的保障制度和经费管理制度,通过论证考察这些制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效保障教学团队有效运作。

3.教学团队过程评价策略

教学团队过程评价主要是对教学团队运作方案执行的监督、检查和反馈,便于为实际参与者提供改进参考,便于对教学团队运行进行实时监控。这种过程评价强调把教学团队成员的教学,团队组织的教研活动的全部情况都纳入到评价的范围,强调评价者与具体评价情景的交互作用,注重评价对象和评价活动的整体性。实施教学团队过程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深入课堂和教研活动进行实时实地考察,记录每个团队成员的教学情况和教研情况,通过预先设计的教学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并做好记录。另一方面是围绕教学团队目标和规划设计访谈问题,对学校管理者、团队负责人、团队成员、学生、教学督导进行访谈,从不同角度了解教学团队运行情况,重点考察保障政策的执行情况,团队领导情况,教学团队分工,团队成员的合作分享,教学实践反思,教学研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等内容。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调查与访谈,将数据分析整理,从量和质两个角度建构教学团队运行监测数据库,分析教学团队运行状况和问题,并作出及时反馈。

4.教学团队成果评价策略

教学团队成果评价有别于科研团队的评价,科研团队的评价主要基于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的数量与级别,而教学团队的评价相对难以量化,而效果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因此,进行教学团队成果评价应采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定量评价主要是对团队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成果数量的统计,对授课学生成绩的统计,对教学团队负责人、团队成员、学生的问卷调查的统计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从可视性角度来评价教学团队目标规划的实施程度与效果。其次,采取成果汇报答辩会的方式,由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管理人员、团队负责人及成员、学生共同参与。通过展示成果,专家提问,共同评价教学团队的成果,剖析团队运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改进教学团队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案。

参考文献:

[1]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84-85.

[2]Stufflebeam,D.Strategies for institutioinalizingevaluation:Revi-

sited[A].Occasional aper Series(Vol.18)[C].Evaluation Center 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1997:3.

[3]肖远军.CIPP教育评价模式探析[J].教育科学,2003,(3):43.

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质量提高

近年来,在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纲要的推动下,教学团队建设在各级各类高等院校里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普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中等职业学校,由于没有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大家对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其实,随着国家教育部扩招政策的出台,学校招收学生逐渐弱化了计划经济时代那种“百里挑一”的选材标准了,特别是中职学校,只要有初中毕业文凭,随时都可以报读(另据报道,国家未来将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中职生免学费的义务教育)。在这种读书几乎是零门槛的情况下,学生的生源相对比较复杂:既有刚刚初中毕业的应届学生,也有已经毕业了一年、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再返校参加学习的历届毕业生;既有基础知识相对较好的学生,也有基础非常差的学生;既有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几乎没有动手能力的学生。这种情形必然造成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千差万别,单靠教师个人的“单兵作战”模式已经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也难于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在这种特殊背景下,中职学校的教师之间只有构建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的教学团队,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中职学校对教学团队的建设普遍重视不够。尽管有不少学校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教学团队的建设有一定的关联,比如“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科带头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等等,但是总体来看,我们尚未发现有哪所中职学校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学团队建设的机制。

为此,笔者就如何加强中职学校教学团队建设,促进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做了些前期的探讨。

一、教学团队的涵义及其类型

所谓团队,是指一群有互补技能、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人。教学团队则是指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为任务,整合教师力量,形成教学实施、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的业务组合。从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团队建设的情况来看,教学团队一般有以下这几种类型:专业建设型教学团队、课程建设型教学团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型教学团队、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型教学团队。作为中职学校,我们可以借鉴高职院的团队建设经验,结合中职学校的实际,组建相应的教学团队。

二、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在2008年的关于《开展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通知》里面提到,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实施,“旨在强化教学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队伍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促进教学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从文件的精神可以看出,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

(一)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构成中职学生的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思维和认知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变得日益多元化,传统的“单兵作战”式的教育教学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只有以建立良好的教学团队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才能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主动。

(二)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教学资源是形成教学要素及实施教学活动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包括教学过程中各种硬件及软件,如教师、教材、教室、教学资料、网络、多媒体、实验室、实训场所等等。只有加强中职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才能够更好地把这些教学资源重新整合起来,充分利用它们各自的有利因素,取长补短,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教学团队是由一定数量业务能力互补、结构合理的教师组成的,各成员无论是教学能力还是知识结构、专业背景等都各有千秋。因此,组建教学团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知识的融合、思路的启迪,可以实现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和共同提高,可以有效促进教学系统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打造中职学校教学团队的思考

由于传统观念上的错位,很多人都认为中职学校是“不入流”的学校,高不成低不就,只有那些考大学无望的学生才会到中职学校就读,混日子。不得不承认,由于前述原因,中职学校目前面临的学生素质差已经是不争的客观事实。既然问题已经摆在那里,抱怨发牢骚都不能解决问题。想方设法去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才是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流的学校,必需有一流的教学团队。这个结论在高职院校已经得到验证。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在中职学校打造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呢?

(一)寻早机会,迎难而上,创造奇迹

中职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国家目前没有相关的政策作引导,也没有国家资金的扶持。但是笔者认为,在中职学校广泛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只是时间问题。

总所周知,现在的高职院校大多数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职学校经过整合后转变而来的,其前身很多都是中职学校或者技工学校。变身后的高职院在教学团队建设的问题上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没有变身的中职学校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尽管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中职学校也切不可悲观丧气。古人云:事在人为。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先生也说过:一切皆有可能。这些名言让我们对未来的教学团队建设充满了希望。笔者认为,只要我们制造条件,迎难而上,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教学团队建设的路子,我们一样能够创造奇迹。设想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既然都是职业技能和职业技术的教育培养机构,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肯定存在共性之处。中高职院校的共性之处是什么呢?那就是:不管中职学校还是高职院,都要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都要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高职院校的这种共性的地方就应该成为我们中职学校建设教学团队的最有利突破口。只要我们不断加强和高职院校的交流,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就能尽快缩短教学团队建设的步伐。第二,“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虽然目前国家对中职学校的教学团建设没有直接的政策扶持,但是国家在中职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建设上还是倾注了不少的资金和精力,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尤其是最近几年,为了更好地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在实施免学费政策的同时,国务院相关部门将选择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改革创新示范。根据计划,从2010年到2013年四年期间,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0所办学定位准确、产教结合紧密、改革成绩突出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从教职成[2017]7号文“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管理暂定办法》的通知”可以看出,国家对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学校,将拨给一笔数额巨大的专项资金。这笔资金主要用在基础能力建设、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专业课程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上。据此,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中职学校,也拥有了建设教学团队的有利条件。我们一定要本着“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原则,加快中职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

(二)建立教学团队的机制

学习法律的人都知道,国家要“依法治国”,关键是“有法可依”。教学团队的建设也是同样的道理。中职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离不开一套科学的机制。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建立自治区级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教学团队机制至少包含一个实施方案和一个管理办法,从管理体系、资金、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来构建教学团队制度保障。

(三)制定教学团队方案

以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为例,笔者认为,组建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首先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确定师资建设的目标。众所周知,在我国,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学校,都是坚持德育为先。德育教师的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成长的质量。因此,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的建设务必先考虑师资建设的目标。其次、制定团队课程建设的目标。做好“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区级优质课各项工作。在此平台上,完成“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的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第三、教研教改目标。确定每年团队要发表教研教改文章的篇数,确定每年至少获得学校教改项目的次数。第四、科研目标。(1)争取四门德育课程中的一门课程的相关内容获得区级一级立项。(2)力争团队成员每年都有学术。(3)力争团队成员中高级讲师每年都能开展一次学术活动。(4)力争团队成员能够参加区内外举行的各种学术会议。第五、人才培养目标。团队成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尽可能了解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并总结经验教训。第六、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教师特别是资深教师的指导。组建教学团队,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非常必要。

结合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的组队方案,笔者认为,我们组建教学团队,应该要考虑这个团队是否具备以下这些优势:其所在的领域内不仅要有高师、名师,学科带头人,而且老中青的衔接也要比较好,职称和知识结构比较合理,并且在这些组内业已形成了一种资源共享的团队精神。当然,如果时间、精力或者经费有限,我们也可以选一两个或者两三个优势明显的团队进行试点,然后以点及面,带动全校教学团队的建设。

教学团队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学团队从形成到取得一定成就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因此,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急于求成。笔者相信,不久的将来,教学团队的建设,也会在中职学校这块沃土上生根发芽,发展壮大,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会越来越好。

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结合省、市开展的作风建设年活动,最近,邯郸市教育局提出在全市各学校开展以“履职尽责、精心育人”为主要内容的“校本革命”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树立“生本革命”理念,即当好文明古都小使者,争做邯郸复兴后备军;破除只重学业进步、不重品德修养的错误观念,树立崇德尚能、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人生目标。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搞好“高效课堂教学月”活动,继续加强“两导一点”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进一步落实好常规教学“五部曲”、课堂教学“六环节”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细化“桌对桌,面对面”的小组“讨论式教学”,促进师生交流。同时,围绕“三观”,即学生观、教学观、“三维目标”观,制定符合我校教学要求的高效课堂评价标准,以评价促进教师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加强学科团队建设。以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合力型学科组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优秀学科组评选细则》和《高考学科教学质量考核及奖励办法》等学科组考核评价制度,开展优秀学科组评选活动。规范教研活动,保证教研活动的统一性、专题性、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在规范教、学案的基础上,强化校本资料编写力度,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科组的主动性和团队优势。

三、落实“全员导师制”。实行由班主任牵头,每一名任课教师都有重点地指导几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全员导师制方案,并通过完善实施方案,制订考核办法,加强过程的管理和指导,尽量不使一名学生出现大的“滑坡”或“掉队”。

四、进一步加强教学评价,做好质量追踪管理。严格落实学校《教学事故及处理办法》,完善教师个人、学科组、班级三个层面的教学质量考核奖励方案,建立教学质量跟踪管理档案,推行教师业务档案的网络化管理,实现学生与教师数据的动态链接,做到教学成绩查询及时、反馈快捷,并全面准确科学地评价教学工作,以此增强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教学团队; 教学质量; 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04-52-03

Teaching team and practice of IT and computer sciences

Xu Fengshe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Dezhou University, Dezhou, Shandong 253023, China)

Abstract: Combining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eam in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pecialized subject of Dezhou College,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eature, echelon construction and strategy. Finally it presents the achievement that the team has made.

Key words: teaching team; teaching quality; high quality course; educational reform

0 引言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该意见强调的一项重点内容,就是加强“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随后,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再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教学团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的要求。由此可见,教学团队建设已成为高校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教学团队建设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前提,也是培养特色人才的必然要求。强化教学团队内涵建设,创建优秀教学团队,是办好优质本科教育,形成专业特色的有力支撑[1-2]。

1 教学团队的内涵与特征

正确理解与把握教学团队的内涵和特征,是强化内涵建设、创建优秀团队的必要前提。所谓教学团队,就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一些技能互补而又相互协作、沟通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主要途径,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3]。

教学团队作为一种团队的形式,除了要具有团队的目标性、互补性、合作性等共性特征之外,还要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如团队结构的梯次性、团队清晰的教学改革方向、团队效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等。具体来说,一要有明确的教学建设发展目标,即教学团队应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等项目为建设目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改革,团队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任务;二要有合理的教学梯队,即教学团队的成员应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教学团队应由学术带头人或教学名师为负责人,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形成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其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的名师,又有科研能力强的学术骨干以及实践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辅人员;三要有清晰的教学改革方向,即教学团队要紧跟时展的趋势,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四要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取得省、部级标志性教学成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团队建设对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带来的长远的效用。

2 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教育部在质量工程中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这一举措,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教学团队的主体是师资队伍,构建合理的师资梯队是创建优秀团队的根本保障。从团队的内涵与特征来看,在教学团队的建设中,首先要选好团队带头人,因为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是确保团队共同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选好团队带头人是培育高素质教学团队的关键;再就是选好团队成员,团队成员要有共同的目标,要优势互补,团结合作,这是团队开展工作、实现共同目标的基础。

根据优秀团队建设的要求,2009年我们组建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团队,团队以具有强相关性的课程群为平台,以教学名师为团队带头人,以学术骨干、教学骨干为主要成员,团队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具有共同目标,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团队由20人组成,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4人,具有企业背景的教师4人,1人为校级学科带头人,3人为校级教学名师,4人为校级教学骨干。团队中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来自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活跃的学术思想、强烈的开放意识、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和突出的质量意识。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一支学术思想活跃、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学术严谨、老中青结合、梯次合理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团队。

3 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

⑴ 建立有效的团队运转机制

要保证教学团队的顺利运转,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教学团队的建设是长期的过程,在于不断的积累,不能急功近利。为此,我们建立了团队建设的规章制度。

第一,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团队有效地实施了“一个中心、两个根本、三个着眼、四个注重、五个规范、六个突破”的教学管理运行模式,使教学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一个中心是以教学为中心;两个根本是以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根本;三个着眼是从课程教学改革着眼,从教研创新着眼,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和社会竞争力着眼;四个注重是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注重学生质疑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五个规范为教学管理体系规范,教学文件管理规范,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规范,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规范;六个突破是指学生考研率有突破,学生就业率有突破,大学生科技创新获奖层次有突破,教师教研成果有突破,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有突破,专业建设有突破。

第二,教研活动制度。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定期开展各种形式教学研讨和学术研讨活动,并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参加。

第三,青年教师培养制度。为了使青年教师快速健康地成长,制定了相应的制度:①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青年教师在独立开课前,由团队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教授负责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通过定期指导、教案教法讨论、课前试讲、跟班听课、课后交流等形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并在思想上政治上严格要求,在行动上做表率,培养他们良好的师德师风。②青年教师上岗制。团队制定了“一帮一”的指导计划,要求青年教师在2至3年内通过教学关,经考核不能胜任的青年教师将被调离教学团队。③鼓励、支持教学团队成员参加高水平教研会议与学术交流。

第四,绩效考核与奖励制度。依据学校下达的目标任务,确定教学团队成员的个体目标任务,与个人年终岗位津贴挂钩。

第五,决策和监督制度。本团队由教学团队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精品课程负责人等组成决策核心,对团队的建设和运行全面负责;但凡涉及团队整体的重要决定和实施方案等均经由团队全体成员决议。

第六,有效的评价机制[3]。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调动团队积极性,检验其建设成果,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团队能否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应紧紧围绕教学团队的内涵与特征、立足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要求来设计。在评价内容上,既要注重对团队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等显性成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团队带头人的影响力、团队的凝聚力等隐性成果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既要注重权威部门及同行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的评价,因为学生对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的优劣最有发言权。在评价的环节上,既要注重团队建设终期结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建设过程的阶段性监督和考核。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可以使团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得到改进并形成良性循环,进而确保团队建设整体目标的顺利推进。在评价的导向上,既要注重团队教学改革成果的评价,还要注重团队教学研究成果以及将其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的评价。尽管教学团队有别于高校的其他学术团队,其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只是教学技能的提升,同时也包括其科研能力的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高水平教师队伍的综合表征。可以说,一个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做支撑;否则,其生命力不可能长久。

⑵ 营造和谐共生的良好环境

团队是指由知识技能互补,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其本质就是团队成员之间的和谐共生。团队和谐体现在个体自我心理的和谐、个体之间的和谐、个体与团队的和谐三个方面[4]。对于团队个体来说,要拥有一种“尊贤而容众”的胸怀,要宽宏大量,不计个人得失,与人为善,始终保持身心和谐、积极向上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到团队这个大环境中。团队个体之间的和谐,就是指人际关系的和谐。保持团队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个体之间的沟通是关键,这就要求个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理解,这是团队开展工作、攻坚克难的重要保障。个体与团队的和谐,是指要摆正个体与团队的关系。团队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维护好个体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尽心尽力为团队工作,推动团队发展。个体要以团队为荣,增加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识大体、顾大局,为团队和谐环境的营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团队共生体现在个体之间合作共存、实现共赢。团队个体之间是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为此,团队个体之间要树立合作共存、谋求共赢的观念,即团队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这是团队得以存在的基础,也是团队得以发展的动力源泉。团队要体现平等、合作、和谐的关系互动,并在共生理念指导下,促成个体的共同发展。要克服单打独斗、相互之间不合作的现象,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在团队成员间架起理解、尊重和信任的桥梁,营造和谐共生的氛围,最终实现共生共赢的目标。

⑶ 通过任务驱动来完成目标

教学团队是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改革目标而组建的,每个个体都承担着不同的目标任务。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团队为例,我们制定了团队建设的目标:建立一支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教学团队;建设2门以上省级精品课程;进一步完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主编出版2-3部有特色的高水平教材;新增3门双语教学课程;承担完成2项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10项以上;建立信息与计算科学所有主干课程网站;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成省级特色专业。

针对上述目标,我们根据每个个体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进行了任务分解,将各项指标落实到人。通过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努力促进各项教学成果的产生,保证团队建设目标的完成。

⑷ 强化教学团队内涵建设

一要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载体,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实验基地建设等环节,培养师资队伍,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课程是教材之源、之本,教材则是课程之流、之末。精品课程建设必将带来高质量的教材建设。高水平课程和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训练技能、提升素养的必备资源。几年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团队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这些课程的建设辐射带动了其他课程的建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主干课程的网站都已建立,网络资源丰富且对外开放,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要加强专业建设。在“强化数学基础,兼顾学科交叉,注重创新应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坚持走“数学、计算机技术、金融、经济、精算、统计”等多学科交叉之路,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更加注重专业平台建设。针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点,将所有课程分成专业平台课、专业主干课、专业必选课、专业方向(特色)课四个模块。每个模块根据课程的性质分为理论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两个系列,从而构建了新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知识交融链。通过这些课程模块的有机整合,形成了本专业的特色与优势。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已成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专业,2011年该专业被评为校级重点专业。

三要加强学科建设。水有源则流之不尽,木有根则生之不穷。学科建设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更强发展的动力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11年,应用数学学科被评级校级重点学科,这为创建优秀团队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四要加强人才培养平台建设。高校核心功能是高素质人才培养。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出高层次的教学、科学成果,高水平系列课程教材,建立高档次实验和实践基地,才能最终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此,我们建立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2个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团队,并取得了30多项省部级以上的奖励。所有这些,为教学团队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教学团队建设的成果

作为一项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为主要目的教学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作用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与学科建设等诸多方面。

一是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由于教学团队实行任务驱动、目标化管理,教师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从而促进了成员之间知识的融合、思路的启迪,实现了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和共同提高。教学团队建立以来,团队成员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市厅级科研课题5项、省部级教改课题2项、市厅级教改课题4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4项、市厅级教研奖励4项;出版教材3部。

二是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青年教师在专业素质、教学水平等方面与老教师存在差距,而“教学团队”的建设无疑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教学团队本身就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队伍,其合理的年龄结构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了条件。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通过发挥教学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团队中先后有4名青年教师考取了博士研究生,有4名青年教师承担了科研或教改项目的研究工作,有多名教师获得各种奖励。

三是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促进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教学团队实施实践教学的目标,实践教学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是创新教育的平台。教学团队根据教育改革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实验及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最佳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促进了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建设[5]。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是专业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是专业创特色、学科上水平的必要保证。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建成了1个校级重点专业和1个校级重点学科。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教学团队内涵与特征的分析,结合德州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实际,阐述了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以及教学团队建设的成果。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的内涵建设,是创建优秀教学团队,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胡素君."计算机通讯与网络"教学团队的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0.6:134~136

[2] 方成智.高校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24:13~15

[3] 郁光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