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矿山生态修复存在问题

矿山生态修复存在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矿山生态修复存在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矿山生态修复存在问题

矿山生态修复存在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田县;矿产资源开发;环保建议

1引言

大田县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县域经济、农村经济建设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但同时也给辖区生态环境带来冲击和压力,给大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2大田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大田县矿产资源丰富,有“闽中宝库”之称。现已发现的矿产有煤、铁等30多种。已探明煤炭储量2.25亿t,预测全县蕴藏量2.9亿t,是全国首批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铁矿石已探明储量为5914.7万t,预测全县蕴藏量1.5亿t,是省内五大铁矿之一;含氧化钙55%以上的石灰石预测储量5亿t;瓷土已探明储量182万t,预测总储量1.5亿t[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是大田县财政的主要来源,县财政收入80%来自工业,而工业80%是资源型的[2]。

3大田县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

3.1生态治理待强化

大田矿山企业多为露采矿山,由于缺乏详细而全面的规划布局,矿产企业较为分散不能形成连片和上规模的工业区,企业环保投资不到位,导致露采矿山开采直接毁坏地表土层和植被,造成的矿区水土流失、采空区塌陷、地下水下降等现象比较严重。根据2011年遥感普查,大田县水土流失面积达39.83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1.95%,其中:矿山水土流失面积3万亩,占流失总面积的7.53%;强烈流失6.11万亩,占流失面积的15.35%;极强烈以上流失1.89万亩,占流失总面积的4.74%[3]。永安煤业柯坑煤矿、仕坑石灰石矿、龙床石灰石矿因水源问题影响当地群众日常生活。2012年,大田县被列为福建省22个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之一。

3.2土壤污染待修复

大田县矿区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整体还是安全稳定的,但局部区域土壤污染状况不容忽视。根据环保部全国土壤现状调查数据,大田县土壤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超标率为14.29%,位居全省第10、全市第3。土壤重金属主要超标因子是镉、砷,土壤污染主要分布在矿区采、选区域。其中,建设、太华、均溪等以资源为主要产业的乡镇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对较为严重[4]。3.3矿权整合待彻底由于历史遗留原因,有的矿权整合不够彻底,矿权配置出现了区块交叉现象,导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权责不清,矿山企业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出现扯皮现象,影响了废水、弃土、弃碴等环保设施的统一规划、治理。如银川矿区和均溪十八湾硫铁矿区,一个独立的开采区有多个开采权人[1]。

3.4科技含量待提升

产业链短,主要以探、采、选为主,有2/3的企业处于矿产资源的原矿初加工水平。如煤炭资源主要以原煤销售为主,加工转化率仅为3%,煤矸石等的综合利用率不高[1]。

3.5环保意识待提高

据2009年调查,大田矿产企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短,小学以下文化占46.6%,初中文化占40.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9%[5]。由于矿山企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部分业主、员工存在“先污染后治理”、“重经济轻环保”的心理,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短期经济行为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4对策及取得的成效

4.1矿产资源开发从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转变

近年来,大田县采取法律支持、经济补偿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办法,集中整合矿产资源,截至2015年,整合配置矿权138个,面积达190km2[6]。随着探采区块的不断扩大,大田县矿产企业利用区域、资源等优势,加大对选、冶技术的科技攻关力度,就地提高精矿的品位,建设“海西机械铸造重要基地”就地生产铸件,延伸矿产业的产业链。如鑫荣矿业投资1亿元与武汉高等院校合作建设年可处理50万t低品位锰矿渣铁锰分离的项目,年产重型机械配件10万t的华伦特重工、年产5万t铸件的长鑫船舶配件铸造等35家机械铸造业先后投产[7]。

4.2矿山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初显成效

2012年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大田矿山水土流失治理要在全省乃至全国争创治理样板”的要求。针对矿山水土流失严重问题,大田县委、县政府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探索推进矿山治理的“五园模式”,对不同的矿山实行分类治理,重点抓好贵竹林、山贵崎、十八湾、银顶格骏原工贸矿区、川石矿区等23个示范点建设,致力将矿山逐步修复打造成公园、工业园、物流园、田园、家园。2012~2014年,全县筹资3.79亿元,实施治理项目128个水土流失,土壤侵蚀量比治理前减少91%,年减少土壤流失总量4.27万t[8]。

4.3统筹推进矿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近年来,大田县通过开展矿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有针对地在建设、太华、均溪等重金属污染土壤相对较为严重的乡镇开展土壤污染修复示范项目建设,通过以点带面,推动矿区土壤环境保护工作。

5大田矿产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建议

5.1完善环境规划,把好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关

大田矿产资源开发要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发展潜力和环境保护状况,将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划定作为依据,修编矿产资源开发方案,将矿产资源划分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为项目所处生态环境功能区的功能定位、保护目标、准入条件、保护措施等提供环境准入依据。要做好资源整合、铅锌业发展、煤矿业发展、铸造业发展等专项规划,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把专项规划环评作为项目审批前置条件。在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管理中,要严把环保关,凡不符合国家产业和技术政策、生态功能区划、发展规划、环境规划、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求的项目坚决“卡死”,一律不批,对新建项目全过程进行环境监管和竣工验收。

5.2注重生态保护,加强矿山水土流失治理

按照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并重的思路,大力恢复矿山植被和治理“青山挂白”,着力探索推行“五园治理”模式,把废弃矿区变为公园、田园、家园、物流园、工业园,推进废弃矿山复垦和矿山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打造矿山水土流失治理样板。

5.3推进土壤修复,改善矿区土壤环境质量

按《土十条》有关规定,把改善矿区土壤环境质量作为实现矿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将矿区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监管和修复措施,开展矿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好土壤污染治理修复项目建设。

5.4推进矿业转型,打造绿色矿业园区

探索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淘汰落后产能,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转型升级,建设绿色矿业链群。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大力支持矿产品深加工产业的绿色转型,建立矿产资源粗放开发企业的升级改造和退出机制;引导县内优势企业整合全县矿产资源,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引导产业链关联企业向园区集聚,把现有园区逐步改造成为低消耗、可循环、少排放、无污染的绿色生态矿业园区。

5.5加大环保宣传,增强矿产资源从业人员环保意识

矿山生态修复存在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矿产资源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环境恢复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084-01

查清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状况,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积极推进矿产土地复垦,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在不断加强,而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力度却没有跟上,甚至远远落后于环境破坏的速度[1]。必须根据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以及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1 深入开展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调查评价

1.1 实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并实行政府主导、矿产企业配合、社会参与的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制度,对矿产资源开发区域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地质环境背景、开发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工矿废弃地状况、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情况等调查评价工作,查清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其变化趋势,合理评价和划分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影响区域,提出改善环境的对策建议,为因地制宜地开展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矿产企业要依法加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与综合治理方案。

1.2 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特别是基层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建设,建立重点区域和重点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重点矿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及时预报信息,开发应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形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及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报告制度。

2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把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开发矿产资源的必要条件之一。新建、改建、扩建矿产企业必须执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提交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应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制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目标、措施和资金预算,经有关部门参与的规划论证后作为申办矿产企业许可证的依据。制定和完善矿产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切实加强矿产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禁止新建对地质环境产生不可恢复的、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制定完善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引导并强制矿产企业边开发,边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年度检查制度和不定期抽查制度,生产企业应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送反映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的年度报告,并接受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法律和政策要求,造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破坏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限产或者关闭。

2.1 新建矿产企业

必须符合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准入条件,即必须具备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矿山环境影响报告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报告,并依法缴存矿山环境治理与恢复保证金。经审查,若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影响和破坏较大或遭破坏后难以恢复治理,则实行环境一票否决制。严格实施“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落实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责任制。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不允许在禁止开采区内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

2.2 改扩建矿产企业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落实矿产企业环境保护和恢复责任制,按有关规定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保证金。在改扩建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三废”排放总量应有效控制并达标排放。

2.3 生产企业

矿产企业应编制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落实保护和恢复责任制。矿产固体废弃物、废水及废气应按相关标准和规定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引发的地质灾害应积极治理。生产中必须做到边生产、边恢复(治理),对治理不力、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直至吊销采矿许可证。

3 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

3.1 因地制宜地进行环境恢复治理

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必须依法明确责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按期完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造成地质环境破坏或引发地质灾害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处理。针对矿产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依据其诱发原因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采用恢复治理措施和方法。

3.2 多渠道投资进行环境治理恢复

按照不同类型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区别对待,充分调动多元经济成分投入环境恢复治理之中,加快环境恢复治理的进程。对于新建和生产企业,全面实施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对已关闭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通过竞争出让复垦土地和整治工程使用权等方式,鼓励多元化投资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3.3 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土地复垦

要建立土地复垦监管和监测制度。新建企业没有土地复垦方案不予受理开采矿产资源申请。加强生产企业对损毁土地的复垦,实行并完善损毁土地复垦的鼓励政策,引导和鼓励各方力量从事土地复垦,扩大投资主体范围,加快废弃地的复垦。明晰复垦土地的产权,在优先安排农业利用的前提下,鼓励多用途使用。

3.4 学习开采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经验[1]

2010年全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场会在太原召开,会议旨在探索强化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制度与政策,学习和推广山西在煤炭矿山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先进经验,推进建立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保证金制度,全面加强我国煤炭矿山和其他类型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如平朔公司在资源开发的同时,不断加大绿化复垦和环境保护力度,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设高标准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多专家联手攻关的方式,不断拓展和深化生态建设内容、层次,促进了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先后与多所院所院校共同承担生态重建与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致力研制与应用新技术、新方法,通过采取综合开发利用复垦土地、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等措施,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矿山生态修复存在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自然地理;地质环境;探讨

一、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形地貌

盘县位于云南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呈NE向展布。地形起伏较大,河流发育,切割强烈,沟谷纵横,海拔在1500-2000m之间。海拔最高点2807.0m;海拔最低点740.0m;相对高差2067.0m。

根据地貌主要内外营力的不同,划分出溶蚀地貌、溶蚀-侵蚀构造地貌,剥蚀-侵蚀地貌三大成因地貌类型。三大地貌极易造成崩塌、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雨季如遇排水不及,则酿成洪涝灾害。

(二)气象水文特征

1.气象

盘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一般无明显严寒酷暑,降雨具有连续集中的特点,雨季多暴雨。盘县境内山峦起伏,相对高差大,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形地势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造成地区气候垂直差异大,立体气候显着。

2.水文

盘县境内水系发育,河流较多,均属珠江水系。受地形地貌和构造控制,水系多呈树枝状发育,密布全境,河谷深切,一般河流坡降大,水流急。流量随季节变化显着等共同特征。较大河流有属北盘江的拖长江、乌都河和属南盘江的马别河等。南北盘江分水岭大概位于亦资孔——乐民——老厂一线。北盘江年平均流量96.1m3/s,年径流量30.4亿m3,最大洪峰流量1000m3/s,最小流量25.0m3/s,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比值40:1,说明地表河流属雨源型河流,河水流量具暴涨暴落的特点。

二、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一)地层与地质构造

1.地层岩性

盘县区内自泥盆系中统罐子窑组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其中以石碳系、二迭系及三迭系发育最全,出露面积最广,局部河流阶地和斜坡、洼地有第四系冲积、残坡积、崩积等松散物体分布。

2.地质构造

盘县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普安旋扭构造变形区。北东部的普安山字型构造、中南部的北东向华夏系构造带以及西南部属于黔西南莲花状构造三大构造体系奠定了该区内构造的基本轮廓。

(二)新构造活动与地震

本区自第三纪末达到准平原状态之后,地壳开始抬升,特别是第四纪以来上升较快。在地壳抬升运动的同时,各种新构造活动表现得广泛而强烈,其中以新华夏系与普安山字型构造活动尤为明显。

地震是人类直接感觉到的地壳活动形式之一,根据盘县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资料,盘县及邻近地区自14世纪以来,虽多次发生地震,但对于盘县的危害并不大。盘县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因此,境内地震活动对地质灾害影响较弱。

(三)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类型、含水岩组及富水性

根据岩性组合和地下水赋存条件,将区内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三大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因零星分布,故未划分亚类及富水等级;碳酸盐岩类岩溶水根据所夹碎屑岩的多少分为纯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裂隙溶洞水和碎屑岩夹碳酸岩溶洞裂隙水三个亚类。将同一含水岩组的富水性,按枯季径流模数6l/s?km2为丰富、中等、贫乏三级;基岩裂隙水则根据岩性不同和裂隙的差异分为构造裂隙水和孔洞裂隙水两个亚类,富水性根据枯季径流模数

2.各类型含水岩组特征

(1)松散岩类孔隙水

分布于坡残积、冲洪积粘土、粘土及泥砾岩及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含水贫乏,泉流量一般0.1-1l/s。由于其下基岩具较好的隔水作用,雨季时,大气降水在松散土层与相对隔水的基岩接触面之间富集,并顺坡向下运移,一方面增加了岩土体自重,另一方面软化了滑带土,降低了滑带土的内聚力(c)和内摩擦角(φ),降低了斜坡体的稳定性,从而为土层滑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盘县几乎所有土层滑坡的形成都与之有关。

(2)碳酸盐岩类岩溶水

1)纯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

包括三迭系法郎组(T2f)至关岭组二、三段(T2g2+3),二迭系栖霞组至茅口组(P1q-m),石碳系摆佐组至马平组(C1b-C2m),泥盆系罐子窑组至宰格组(D2g-D3zg),岩性为中厚层状灰岩、泥质灰岩及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枯季流量11.376m3/s,暗河、伏流长73.8km,地下水以管流为主,富水性较好。

2)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裂隙溶洞水

包括三迭系永宁镇组(T1yn),石碳系岩关组至大塘组(C1y-d),泥盆系罐子窑组至代化组(D2g-D3d),岩性为白云岩、灰岩、泥质灰岩及泥质白云岩、泥岩、砂岩及粉砂岩、灰岩夹泥、页岩、枯季流量5.138m3/s,暗河、伏流长84.55km,由于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相间出现而迫使地下水沿其界面运动、排泄。

3)碎屑岩夹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

本亚类仅关岭组一段(T2g1)一个含水岩组,岩性为杂色泥、页岩夹泥质灰岩,泥质白云岩,枯季流量19.2l/s,暗河长0.45km,由于可溶岩与非可溶性岩呈互层状态,因而使地下水多沿层间裂隙运动、排泄,对其上覆及下伏之岩溶含水层具有相对的隔水作用。

(3)基岩裂隙水

1)玄武岩孔洞裂隙水

岩性由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玄武岩、砂页岩组成四个韵律,枯季流量41.67l/s,钻孔单孔涌水量17-267.8m3/日,地下水露头多,但流量很小,多沿河沟两侧坡残积物中泄出。风化带以下构造裂隙水多具有高水头、小流量的承压水特征。富水性属中——贫乏的含水层。

2)构造裂隙水

包括下第三系(E)、上三迭统(T3e)、下三迭统飞仙关组(T1f)、上二迭统煤系地层(P2l-d)、下二迭统梁山组(P1l),除下三迭统飞仙关组及上二迭统煤系地层外,均零星分散,含水性较差,除下第三系外,均具有相对隔水作用。

3.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1)补给:大气降水是境内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在碳酸盐岩的地区,大气降水通过落水洞、漏斗迅速落入地下,补给地下水。

(2)径流:境内由于岩性条件的差异,而使地下水的径流方式差别较大,在厚层灰岩分布区,岩溶管道发育,地下水多集中于岩溶管道中径流,并以岩溶大泉及暗河的形式于河谷中或沿与非可溶性岩的接触带排出地表。地下水多以层间水的形式径流。在非可溶岩分布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中,并沿地形自然斜坡作渗流运动。于就近的溪沟中排出地表,特别是在大片玄武岩分布区,这种现象较为明显。

(3)排泄:区内地下水排泄主要受岩性、构造、地貌控制,根据以上因素可分为七种主要排泄类型:1)向斜谷地汇流排水型;2)背斜山分流排水型;3)断层谷汇流排水型;4)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排水型;5)缓倾岩层面流排水型;6)峰丛谷地排水型;7)岩溶峡谷排水型。

以上七种类型中,较为突出的为岩溶峡谷排水型。区内深切峡谷是地下水主要排泄区,如拖长江、乌都河、格所河、新桥河、楼下河等,这些河谷地下总排泄量约占流量68%。

三、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岩石的力学性质、岩性及组合关系,将区内岩层划分为硬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软硬相间岩类工程地质岩组、软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及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四大工程岩组类型。

(一)硬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包括三迭系中统法朗组(T2f)、关岭组(T2g)、二迭系下统栖霞、茅口组(P1q-m)、石碳系上统黄龙、马平组(C2h-m)、石碳系下统摆佐组(C1b)等地层,岩性为薄-中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这类岩石结构致密、坚硬,力学强度高,抗风化能力强,工程力学性质好,新鲜完整的岩石抗压强度30~60Mpa,软化系数0.8-0.9,摩擦系数0.5-0.6,地下水丰富,常有暗河发育。坡度大、地形陡、裂隙发育的地段,易形成崩塌;在地势低洼地带岩溶塌陷现象较为发育。

(二)软硬相间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包括三迭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石碳系下统大塘组、岩关组(C1d、C1y)、泥盆系上统代化组、桑朗组、宰格组(D3d、D3s、D3zg)、泥盆系中统火烘组、罐子窑组(D2h、D2g),岩性为石灰岩夹泥岩、砂岩,岩溶较发育,由于岩性不均,并且有软弱夹层的存在,在此工程地质岩组内易形成顺层滑坡或产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三)软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包括第三系(E)、侏罗系(J)、三迭系上统二桥组(T3e)、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及二迭系上统龙潭、长兴组、大隆组、峨嵋山组(P2l、P2c、P2d、P2β)及二迭系下统梁山组(P1l),岩性为泥岩、粉砂岩、岩屑砂岩、玄武岩、集块岩等,该类岩石抗风化能力弱,遇水易软化,岩石抗压强度5~30Mpa,摩擦系数0.4~0.8,风化深度1~5m(局部地区达10余m),稳定性差,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四)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包括第四系(Qel+dl)残坡积层及冲积层,岩性有粘土、砂质粘土与砾石层,此类岩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抗压强度低,零星分布于坡麓、河流阶地、洼地中。该类岩组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常造成地基沉陷与边坡不稳定等工程地质问题,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四、人类工程活动特征

盘县境内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因此而诱发的地质灾害有376处。盘县对地质环境有影响的人为工程活动主要表现在:采矿(采煤)、采石、公路建设、水库建设、工业与民用建设及不合理农垦等。

五、矿山地质环境条件概况

盘县的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尤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素有西南“煤都”之称,已探明煤炭储量95.4亿吨,远景储量500多亿吨,主要呈条带状分布。

由于煤炭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盘县的矿山地质环境已经变得相当脆弱,矿山开采区内出现了大量的地裂缝、地面塌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现象,且采煤活动形成的大量废弃堆积物,也容易形成滑坡或泥石流。

六、小结

盘县地处云南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剥蚀~侵蚀地貌,溶蚀-侵蚀地貌、岩溶地貌均较发育。岩屋自泥盆系中统罐子窑组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地质构造复杂,降雨较为集中,多级河流冲积阶地,落水河及深切河谷等客观特征。加上人为工程活动的影响,为盘县地质灾害特别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钟共清.长株潭地质环境动向研究浅析[J].湖南水利水电,2009(03).

[2]文冬光,刘长礼.中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J].城市地质,2006(02).

[3]朱中道.河南省地质环境现状及特征[J].河南地质,2001(03).

[4]尹喜霖,杨湘奎,郭洪彬,杨学立,张烽龙.试论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的保护[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03).

[5]侯福志.保护地质环境 建设天津生态城市[J].天津科技,2005(01).

[6]王海涛,邸勇.王森.枣庄市峄城区矿山开采现状与地质环境治理探讨[J].山东国土资源,2011(02).

[7]张建平,范相德,张建国.地质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J].山地学报,2003(S1).

[8]焦一之,关轶.北京市门头沟区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工程措施[J].科技资讯,2007(29).

[9]黄静,吴祥云,闫晗.地质环境演化规律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2).

[10]张梁,郝秀英.地质环境经济学导论[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4(02).

[11]矿坑花园:从采石场到奇迹花园[J].生命世界,2011(08).

[12]陶忠明,田振环,李华,贾艳玲..霍林河矿区的生态修复与建设[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02).

[13]朱育帆,孟凡玉.矿坑花园[J].园林,2010(05).

[14]孙磊.矿坑花园成长记[J].园林,2010(07).

[15]王婧静.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15).

[16]戴莉萍.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矿区生态修复——以煤矿为例[J].学理论,2010(18).

[17]王煜琴,王霖琳,李晓静,张禾裕.废弃矿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空间重构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0(07).

[18]杨军耀,刘洁,贡俊,尹秀贞.利用天然排水矿坑生物修复煤矿酸性废水的实验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8(03).

[19]郑敏,赵军伟.废弃矿坑综合利用新途径[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3(03).

[20]祁福利,李永利,张烽龙,鲁守刚,柏钰春.黑龙江省大庆市黑鱼湖地区地热资源评价[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2(03).

[21]张烽龙,祁福利,杨湘奎,初禹.寒区地下水环境[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9(01).

[22]张烽龙,杨湘奎,祁福利,初禹,杨国民.试论三江平原开发后湿地生态建设与保护[J].黑龙江水专学报,2010(01).

[23]杨湘奎,杜绍敏,张烽龙.呼伦贝尔高原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演变[J].自然灾害学报,2006(02).

[24]杨湘奎,陈佳音,祁福利,张烽龙,初禹,张玉敏.黑龙江省地下水若干问题研究[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8(04).

[25]尹喜霖,张烽龙,单广杰.黑龙江省地质遗迹与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保护[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02).

[26]张烽龙,尹喜霖,王者平,王勇.五大连池矿泉水的特点与开发保护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03).

[27]于向阳,侯凤,尹喜霖,郑春晓,张烽龙.鹤岗市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其措施[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3(03).

矿山生态修复存在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矿山机械;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1文献标识码: A

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时环保概念的不断普及,低碳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新兴事物的产生都将矿山机械行业引向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个国家的矿山机械装备的发展,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并且直接关系到我国金属、非金属和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也决定了矿山资源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要使我国成为矿山机械强国,就必须要全面提升矿山机械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国即将要面临的工业化晚期和后工业化时代的要求。

1.我国矿山机械未来发展方向

从市场销售和质量层面上讲,矿山机械的技术进步应该是焦点,是矿山机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飞过程。但是对于我国矿山机械的技术发展趋势,也是当今比较关心的问题,在根据我国经济建设资源需求、国家宏观调控、科学技术水平、礼会可持续发展需要、行业竟争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矿山机械将向数字智能化、绿色环保化和人性化发展。

1.1数字智能化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数字智能化也成为矿山机械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成为未来矿山机械创新开发的核心关键。在底下矿山于海底采矿等方面,数字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迫在眉睫,资源问题是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难题之一,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更是如此。由于表资源的大量开采,导致表面资源不断的趋向于贫乏,所以深层开采、海底开采成为未来的一个趋势,大量井下作业、海底作业、深层作业都需要矿山机械具有更高的自动化作业能力,具有更高的远程采矿能力,具有更高的自检测诊断修复能力,这此都需要融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为一体的智能数字化技术的支持。矿山机械的全局运算能力,促进数据挖掘技术、三维选矿技术、远程采矿技术等的发展,实现地下矿产的自动化开采,推动无人采矿技术的实现,使传统采矿工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数字化矿山”、“无人矿山”。

1.2绿色环保化

绿色环保是我国乃至个世界提倡的一个发展原则,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主题,对于环境的保护是一个社会共同的责任。在未来社会,任何违背绿色环保理念的行为都将受到全人类的共同抨击和抵制。传统矿山机械不仅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还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从矿山机械的生产到矿山机械的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资源所以绿色环保是未来矿山即机械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矿山机械行业必将改进现有生产工艺,改变现有设计理念,从材料、动力、生产等各个方面入手,延长矿山机械使用寿命,降低矿山机械生产能耗,减轻矿山机械自身重量,采用低环境负荷材料,提高矿山机械报废回收能力,实现机械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减轻矿山机械工作噪声和振动等。综上所诉,矿山机械的绿色环保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3人性化发展

社会的所有进步都基于以人为本的基础不断发展,认识社会的根本,近年来以人为本更被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对矿山机械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对于未来矿山机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也必须要要“以人为本”为基础,使机械更加配合与工作人员的使用,使人机和谐,提高安全能力,改善作业环境。矿山机械工作环境大多较为复杂,危险系数较高,存在的危险是易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所以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矿山机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更不能忽视,要不断改善此安全保护系统同时,还将提升操作舒适性,使工作环境更加舒适,这样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如何加快矿山机械的发展

矿山机械是我国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一五”时期的高速发展,我国矿山机械行业发展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产业优势逐渐凸显。然而,工业经济规模比较小、聚集度不强、市场竞争力弱、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深入研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对提升我国矿山机械行业的整体素质非常关键。

2.1发展大集团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是提升工业整体素质的重要抓手。在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和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集中,向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中;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要素,重点在钢铁、有色金属、汽车、机械、石化、制糖、建材等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同时,我们要以投融资为主,以千亿元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为重点,强化投资产业导向功能、融资综合服务功能和结构调整推进功能,聚集财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为全面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增加新的动力。

2.2推进特色园区建设

特色工业园区是提升工业整体素质的重要平台。因此,应从以下几个万面加强:一是推动园区从综合性园区向功能分区明确、产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发展。二是创新工业园区建设模式,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三是支持重点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项目建设,扩大园区发展的规模,增强园区工业经济实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矿石开采的需求,一些简单的开采流程已不能满足大量的生产。因此,重点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已成为矿山机械行业大企业广泛认同的发展模式。

2.3突破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高端制造业”意味着产业竞争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升级换代,这也是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转型阶段之后的发展需要。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只有具备核心制造能力,才能得到相应的技术附加值,才能体现出高端化带来的高收益,才能逐步聚集真正的竞争优势,进而成为受尊重的全球市场竞争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工业整体素质的重要支撑。我们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整合科技资源,依托重大科技专项,全力突破装备制造的核心技术。此外,还要加强工业人才队伍建设,包括企业家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产业工人队伍、工业人才储备等,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工业整体素质提供人才保障。

3.结语

现阶段,我国已经成为矿山机械生产大国,而未来的目标就是成为矿山机械生产强国。而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矿山机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矿山械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竟争越来越激烈。我国要不断进行矿山机械数字智能化、绿色环保化与宜人性化发展,将矿山机械行业引向了新的发展领域,这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获取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荣宽,张振.我国矿山机械行业发现状况及存在问题的思考[J].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9(05).

矿山生态修复存在问题范文第5篇

一、问题与原因分析法

即根据问题的表现,找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的方法。这一方法要求考生首先查找具体的问题表现,其次是从这些问题出发,寻找形成问题的原因,再根据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具体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其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界定问题。首先必须针对作答要求中的问题,界定其所指向的特定问题。

第二步:在给定材料中查找相关问题的阐述。根据问题在给定材料中寻找与此有关的段落,找到关于问题的表达内容,综合形成关于某个问题的具体表现方面的条理性陈述。

第三步:寻找问题的内外原因。原因分析是申论考试答题中最重要的方法,在分析问题类题目中这一方法尤其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可通过推理可是那分析问题的原因,一般有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内因和外因,等等。

第四步:概括问题的实质,形成答案。

例如: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四题第2小题,就是要求列出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主要内容。要解答这一题目,首先必须界定存在问题。通过对给定材料的概括归纳,可以发现,此题的中心问题是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不当的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地方政府低价征收、高价出售,从中获利;(2)农民获得的补偿标准过低,失去土地后缺少持续生存的出路;(3)存在拖欠农民土地补偿费问题;(4)地方政府没有合理和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失地农民生活艰难。

其次,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原因的查找,就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土地补偿费用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健全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图:

最后通过上述的分析,整理和列出检查的内容,便可得出如下答案:

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主要内容有:①审核土地补偿费补偿标准是否合理;②审核发给农民的个人补偿费用是否按时、足额发放;③审核补偿费用在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民个人之间的分配比例是否合理,审核失地农民所获得的补偿费比例是否合理;④审核地方政府是否建立针对失地农民的安置制度和保障制度;⑤审核地方政府征地项目是否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⑥审核土地补偿费用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健全。

二、供需分析法

供需分析方法即通过对问题的供给和需求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实质和关键的方法。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供给与需求之间必须保持适度的均衡发展关系,即平衡比例关系,一旦失衡,问题不可避免。学一手教育公务员考试专家认为通过对供给和需求的分析可以找出问题的关键。

下面用供需分析法对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进行分析: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要分析诸如城市停车难问题,可以从供需双方来分析,通过供需的分析,解释种种试题中提出的问题,并对试题中提出的对策进行对错方面的判断分析。

三、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法

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指对题目所提出的问题、观点、措施进行合理性、可行性方面的分析,并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分析方法。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常识判断与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

以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一题为例,为大家讲解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的方法。

该题的作答要求如下:

给定资料中提到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下面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A-E五项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哪几项?请写出这几项的序号,并分别说明为什么不正确。说明的字数不超过200字。

该题的解题过程如下:

措施A:“要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投入。近年来,乡镇撤并,农村税改,县乡财政收入逐年减少,只有加大县乡两级财政投入,才能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对措施A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A违反了合理性原则,当前扶贫资金被挤占主要是因为扶贫资金在使用的监督检查环节上存在问题;如果不在监督检查环节上下功夫,而只是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收入,那只会为挤占挪用更多的扶贫资金提供条件,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这是一个基本的逻辑与合理性问题。

措施B:“要加大对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监督必须贯穿资金分配使用的全过程。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督,才能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对措施B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B提出要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较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当前各地资金被挤占挪用的主要原因都在于监督不严,造成资金没有按原定用途支出。

措施C:“扶贫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项目审批程序。若出现以立假项目或虚报项目投资而套取扶贫资金的事件,扶贫主管部门应承担法律责任。”

对措施C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C提出了严格审批扶贫项目的要求,同时要求那些立假项目的主管部门承担法律责任,基本上符合当前我国对于扶贫项目管理的要求,具有合理性,这种项目管理的要求也具有可行性。

措施D:“必须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实行多部门联合的监督检查,同时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权必须归属各级纪检部门,才能杜绝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

对措施D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D实际上违反了合理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实行多部门联合监督检查的行政措施,只会增加扶贫资金的管理成本。另外,扶贫资金的管理部门过多,就会缺乏统一的规则和统筹安排,各自为政。而没有一个部门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统一检查监督,还会使责权严重脱节。这一做法不具可行性

措施E:“要实行扶贫资金的统一管理,不能‘谁争取的资金谁使用’封闭式的资金分配方式,会使一部分直接安排在部门或项目中的资金脱离了财政的监督管理。”

对措施E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E的阐述较为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当前我国各地资金管理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在于封闭式管理方式,不利于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是造成当前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主要原因,因而提出实行扶贫资金的统一管理,杜绝“谁争取谁使用”资金分配现象的做法,是从实际出发、具有可行性合理性的做法。

综上,不正确的是A和D。

四、概括与对比分析法

概括对比分析法要求从问题出发,首先概括给定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并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最后得出答案。

以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第二题为例,该题的作答要求如下

“给定资料7”提出了“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问题。请结合“给定材料3—7”,谈谈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评价?

要解答这一题目,显然必须充分依靠给定材料中透露的观点和意图,因而作答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弄清题干内容,找准问题。这一题目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提出“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评价要点。

第二步,针对问题,概括材料。从上述问题出发,认真阅读给定材料中3-7,概括其中的观点:

材料3主要介绍江苏省的做法:严格保护土地资源,重视土地复垦工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单位产出。

材料4介绍了首钢矿业公司的做法:及时修复遭到破坏的土地,复垦土地,覆土植被,绿化矿山,建立绿色防护带,有效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材料5介绍了河南省的做法:整治“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重新恢复大量耕地。

材料6介绍了对治理“地荒”的建议:要减少闭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挖掘现有的土地潜力;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保证足够的存量土地,防止盲目上项目占用耕地。

材料7介绍了保护土地的必要性:要有效防止土地资源退化,不断提高土地质量或生产潜力。要改进耕种方法,保持土地持续生产能力。

第三步,对比研究,分析综合。着眼于前面的问题,通过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可以发现,这些观点其实就相应地包含了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评价。把上述对材料3-7的总结文字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持续利用土地管理的做法方面,上述观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在利用土地资源方面:减少闭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土地复垦;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单位产出。

2.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有效防止土地资源退化;及时修复遭到破坏的土地;有效保护现有土地的生态环境,保持土可持续生产能力。

3.在开发新的可利用土地资源方面:有效开发具有利用价值荒山;有效保证新开发土地资源不被破坏。

第四步,总结成文。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成文如下:

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进行评价:

第一,在利用土地资源方面:(1)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有多高,有否闲置土地?(2)土地复垦成效有多高?(3)土在的潜力是否得到挖掘?(4)土地的质量和单位产出是否得到很好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