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新生在刚入学初期由于刚刚进入新的环境,接触到新的人群,难免产生孤独感和距离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使大学生在短期内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相应的麻烦,在这段时期,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对于大学生的发展及交往至关重要。在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中,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关系,还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如交互性原则、强化原则、功利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关键词】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交往原则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无论人与人之间亲密或疏远,敌对或友好,都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反映了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人际关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成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仅关系到人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能够帮助建立健全的人格,有益于身心健康。
一、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亚里士多德说过,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有许多的研究关系证实,人际关系不好的人,或者有一定心理问题,缺乏良好人际关系的人的死亡率是普通人的2倍。而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最为明显。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着人的健康发展,而采用积极的方式提高自我的发展水平,应对方式的不同则影响人的情绪状态。大学新生刚刚入学,面对新环境会产生各种适应性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心理问题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出现,这些问题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而此时恰当的应对方式是缓解情绪的紧张感、使心理状态保持平衡的有效方法,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可以反映出心理的成熟程度。面对这些心理问题,迎面而上,寻找方法来解决,属于积极的应对方法,可以减轻焦虑等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程度,而一味逃避掩盖问题,或者沉浸在自责悲伤的情绪中,不但不能使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反而使这些问题在无形中逐渐扩大,逐渐发展成心理疾病,逃避与遮掩属于消极的应对方法。消极的应对方法虽然可以暂时使大学生回避问题,但实际上问题仍然存在,一旦问题重新爆发,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问题与灾难。因此,大学新生在面对人际关系的问题时,采取合适的、合理的、积极的应对方法就会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应对措施不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我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甚至走入社会以后人际关系的和谐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各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不但应该加强学生的心理平衡调节的方法,同时更应该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熟练的心理应对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常见的人际关系及交往原则
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后会重新建立一些新的人际关系,在大学中会形成几种常见的人际关系,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舍友关系、朋友关系等。这些常见的人际关系伴随着大学新生的大学生活,处理好这些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师生关系是在学校中的一种典型的人际关系,它是以教与学为纽带形成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大学校园中,师生关系往往是一种需要型的互补提高,需要的互补提高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前提下,教师以传授知识为需要,而学生则以学会知识为需要。学生越是尊重老师,越认真学习知识,师生关系和谐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在师生关系交往中,学生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以谦逊的学习者的姿态去认真学习,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学关系也是在同一所学校中形成的关系,同学关系在以后步入社会时总会成为我们留恋的关系,成为最深刻的记忆,学生时代深厚的同学情谊极有可能成为值得我们留恋一生的珍贵的感情。因此,在大学期间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给彼此心中留下一份完美的感情回忆就成为十分重要的事情。对大学生来说摆正心态,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在积极健康和谐的心理状态下构建同学关系也成为重要的举措。另外,朋友关系是人在任何人生阶段都离不开的一种关系。朋友关系是兴趣爱好、理想情操、思想观点比较接近的人们以情感为纽带所形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交往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朋友按照亲密程度的区别可以分为伙伴、好友、挚友等几种形式。良好的朋友关系可以使我们避免孤独,使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不至于孤军奋战,使我们在欢乐悲伤失望时,有人能够分享。朋友关系对我们的发展极为重要。而要保持朋友关系的健康发展,首先必须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在与朋友交往中保持恰当的距离,尊重朋友的隐私,尊重朋友的选择与观点,在中保持友谊的平稳健康发展。
在人际交往关系中,有几种交往原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如交互性原则、强化原则、功利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等。心理学上大量的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与相互支持。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肯定,希望别人支持自己,喜欢自己,但我们必须明白,任何人不会无缘无故接纳我们,让别人尊重自己喜欢自己的前提是你同样尊重别人喜欢别人,这是一种交互的人际关系的交往原则。在人际关系中,喜欢与厌恶,亲密与疏远都是相连的,是一种对等的情感。另外在人际交往中还应该注意的是强化原则,强化原则表明,我们喜欢对我们做积极的正面评价的人,而讨厌对我们做消极评价的人,因此在人际交往关系中,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多做正面的评价,使优处更优,弱化缺点,以处理好人际关系。这些原则也提示我们,在人际交往关系中,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应用合理的原则使心理调适到积极的状态,对我们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非常重要。
三、新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构建方法
大学新生由于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这种环境的变化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能合理调整心理就会出现如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影响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甚至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大学心理辅导与健康教育,帮助并且引导学生走出心理的迷茫区,使其了解自我、阅纳自我、提升自我是关系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措施。在大学中,高校应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高等学校应该重视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开展心理咨询,并且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积极阳光地生活,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会使学生一生都受益匪浅,因此,加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人际交往技能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高立,孙海娅,国洪福.医学院大学新生压力源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
[2]李巧巧.生活事件和防御方式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廖峻,周波罗,承大学.新生应对方式与宿舍人际困扰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
一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专业人员缺乏
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它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资格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我国高校的从业人员大多是经过短期培训的心理学教师、德育教师等,其中多数人员又为兼职人员,他们一方面由于精力和时间的分散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该项工作,另一方面部分人员也缺少必要的理论底蕴和有效的咨询技术。
2物质条件有限
虽然现在许多高校已经普遍设置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并提供日常服务,但总的来看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物质条件是相当简陋的。主要表现为经费不足、场地狭小和设备短缺。简陋的物质条件不利于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会影响咨询的效果和质量。
3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扎实,对来访的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就难以作出准确的诊断,咨询的针对性也就不强。同时在高校一般把谈话法作为咨询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很少借助仪器、催眠和行为疗法等手段与方法,这样就很难保证咨询的效果。
4内容和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
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较多是面向一些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即较多地偏重障碍性咨询方面,偏重防治,而发展性咨询的工作做得很少。同时,在咨询方式上也存在着被动的局面。
5对心理咨询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虽说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在我国已开展了十几年,但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够和受传统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接纳和重视还有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在部分高校,多年来形成的重视专业教育,忽视心理教育的思维定势使心理咨询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扶持。
6重视普及,但基础理论研究不足
虽然近几年来有关高校心理咨询的专著、不少,相关学术会议也经常召开,但就总体来看,对于大学生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尚显不足。一些文章、调查报告描述成分多,深入研究成分少,且理论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7与社会联系不够紧密
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对象较多地局限于校园内大学生,没有与社会、家庭紧密配合,使得该工作本身与社会严重脱节。咨询工作有较大的局限性,即无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导致了教育力度不够的局面。
二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特有模式的构建
1加大投入,构建高效的心理咨询体系
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党政领导要更加重视高校心理咨询机构,通过相应体制政策的支持以及社会资源的整合,为高校心理咨询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学校要把心理咨询工作纳入到高校的整体教育计划中,使其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更规范化地进行[2]。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科研经费、事业经费应当作为常项预算列支,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要落实心理咨询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符合专业化的要求。
2加强组织均衡的专业人员队伍,加强督导和职后培训
要组织建立一支均衡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队伍。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这支队伍可以以心理学教师和保健科医生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为主体,并把学生骨干吸收进来,形成专兼职结合、教师与学生结合的人员结构。同时,应定期对从事学生工作的干部、教师、学生辅导员及学生干部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及心理健康知识素养。
3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四级网络和心理危机预警系统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较普遍地存在机构不健全、编制不落实、分工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成立以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为组长,学生处、团委、教务处、各二级院系、学生会、校医院等部门人员参加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一领导,规划、组织、协调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在该领导小组的负责下专门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中心,该中心承担起全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科研、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读物编印、辅导员、广大教师及主要学生骨干培训、心理咨询信件处理、心理档案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咨询、心理普查、成才谈心、朋辈辅导等活动。同时搭建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四级网络”,并成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
4建立心理档案,对学生实行分类服务管理
通过采用多种心理测验量表,如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 UPI )、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考试焦虑量表等对大学生施测,了解大学生在相应因子及维度上的得分,从而对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有一个全面了解和掌握,从中筛选出有心理问题倾向的部分学生予以干预(访谈、咨询、心理训练等)。并且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类型,采取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调节。通过心理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根据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分类服务和治疗。心理测试和建档工作最好贯穿大学四年或五年的生活,根据年级的不同进行追踪服务等。
5点面结合,加大宣传
心理咨询工作有无生命力,关键取决于其咨询的效果。不同类型的心理咨询效果也不同。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咨询主要有两类,即适应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适应性咨询主要解决学生与环境的协调问题,而发展性咨询则致力于把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重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从高校心理咨询的实际来看,重视适应性咨询是必要的,因为确有一些学生因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而导致适应不良,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心理援助。但更为重要的是对广大心理健康的学生进行发展性咨询,因为学校心理咨询不只是专门为有这样那样心理异常表现的学生提供服务的,也同样甚至更多的是为广大心理健康的学生提供服务,以使包括心理异常在内的全体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保持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3]。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误解。
6丰富心理咨询服务形式
摆脱个体咨询一统到底的局面,拓展团体咨询、朋辈辅导、网上咨询、电话、书信咨询等多种咨询方式齐头并进的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心理咨询的网站、网络沟通群等,更好地减少来访学生的顾虑,面对面的尴尬,达到满意的咨询效果。
7强化地域特色,加强学术交流
在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的运用上必须充分考虑我国本民族和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更多地进行本土化研究和实践探索。同时还应加强全国、地方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研究会)的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提高心理咨询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张玲,黄冬梅,张旭东.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17-01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着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应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时展和社会进步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1.树立新理念,引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
思想是总开关。要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以新的理念引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一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文化道德、知识技能、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素质的提升,这其中心理素质是基础,是前提。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学有所成;才能够有效调节自身的心理和情绪,实现与人和谐相处;才能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生活与情感,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二是着眼于塑造健全人格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当前,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十分重视健全人格教育,将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要顺应这一国际趋势,调整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把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人格要求。三是着眼于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不健康,并不等于有心理疾病。受家庭、学校、社会、就业、人际关系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心理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必须及时地加以疏导,以增强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适时排解和舒缓压力,从而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凝聚发展正能量,避免演化为心理疾病,走向一个极端。
2.依托课内外两个载体,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一是充分发挥课程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知识全面系统,有专业教师授课,对于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规律增强自我教育、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大有裨益。要按照明确目标、精选内容、改进方法的要求,推进课程教育。明确目标,就是要把教育的目标定位为:面向全体学生,大力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挖掘他们的潜力,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精选内容,就是要增强教学内容的正对性,重点加强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人格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和性心理及婚恋观等方面的辅导,促进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1]。改进方法,就是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摆脱传统灌输式教育的束缚,注重体验和互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在学科教学之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环节。要充分挖掘各个学科中蕴含的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把这些知识、经验和技能通过学科教学传授给大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三是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补充作用。除了课内教育,还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满足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及坚强的意志,增强他们的体质和发挥他们的特长,以生动的实践陶冶大学生心灵,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3.及时监控、跟进和保护,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一是做好调查摸底工作。调查摸底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按照方式方法科学、情况掌握全面、学生易于接受的要求,对大学生心理状况作全面、深入、系统的普查,在此基础上,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数据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动态分析和把握。二是开展心理健康状态评估工作。建立一支由资深专家、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的心理健康状态评估专业团队,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科学合理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类认定,并根据类别制定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重点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认真分析其心理健康状态的变动情况,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三是重视和加强心理咨询及辅导工作。一方面建立心理辅导长效工作机制,广泛开展集体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从新生入学到大学生毕业提供全程心理辅导服务。另一方面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对无法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摆脱心理困扰,投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四是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力度。通过高校板报橱窗等媒体,广泛宣传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促使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顺应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趋势,积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网站,并借助微博、QQ、网络社区等新途径,教育与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心理困扰。五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研究。强化高校校际之间的合作,经常性开展论坛、讲座等一些心理健康学术研讨活动,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合作交流机制,学习借鉴大学生心理健康上的先进理念和成功作法,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撑力
一是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心理教师队伍。按照外引内培、既保数量、又讲质量的要求,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并将之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序列,在编制安排、教师评聘、师资培训等方面统筹考虑,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强有力支撑[2]。二是加强高校所有教职员工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教职员工人人肩上有担子。要重点加强对从事学生工作的教职工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业务知识和水平;要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使他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释疑解惑,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郑祥专,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
【关键词】 心理健康;情绪调节;一般健康问卷;大学生
情绪调节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然而,情绪调节作为心理学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却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1]。经过近20年来的发展,情绪调节已经成为当前情绪领域的前沿课题和热点。关于情绪调节的涵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Gross[2]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有意识地和自愿地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调节方式(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反应、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Gross[3]依据情绪调节发生在情绪反应产生之前或之后,将情绪调节分为先行关注情绪调节(antecedent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和反应关注情绪调节(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他认为,在情绪发生的整个过程中,个体进行情绪调节的策略很多,但最常用和有价值的策略有两种,即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和表达抑制(expression suppression)。认知重评试图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使人产生挫折、生气、厌恶等负性情绪的事件,或者对情绪事件进行合理化。认知重评是先行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
表达抑制是反应调整的一种,是指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是反应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Gross及其同事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善于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个体其幸福感、抑郁和满意度等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较积极,而使用表达抑制的个体其心理健康水平较低[2,3]进一步分析国内现有研究发现,关于情绪调节的研究主要是理论研究,而实证研究很少(主要以黄敏儿[4]、李梅[5]、邓丽芳[6]的研究为代表),尤其是关于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仅有理论综述[7]而尚无实证研究。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我国大学生的情绪调节特点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便为高校工作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情感教育等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东北师范大学在籍全日制本科学生为样本。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398份。有效样本的构成为:男生128人,女生270人;文科学生261人,理科学生137人;城镇学生228人,乡村学生170人;低年级人数为231人(大一128人、大二103人),高年级人数为167人(大三94人、大四73人)。
1.2 方法
1.2.1 一般健康问卷(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HQ-20) 该问卷系Goldberg编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李虹等人修订[8]。此问卷共20个项目,共包含3个维度,分别为抑郁、焦虑、自我肯定。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GHQ-20的20个项目分“是”和“否”记分,选“是”记1分,选“否”记0分,分数越高说明在此维度的症状越典型。将自我肯定量表记分进行反向转换后与忧郁、焦虑量表分合成,形成心理问题总分,总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6,分半信度为0.67,问卷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在0.61以上。
1.2.2 情绪调节问卷(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该问卷修订自Gross编制的情绪调节问卷[9]。此问卷共10个项目,含2个维度:认知重评策略和表达抑制策略,采用5点量表评定法,要求被试回答每个陈述符合自己的程度,从1~5表示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说明被试越倾向于运用此种情绪调节策略。本次测量中,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68,问卷两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0、0.60。
1.3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PC(11.5)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及Pearson分析。
2 结 果
2.1 大学生情绪调节状况 大学生在情绪调节的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个维度上的平均分数分别为3.84±0.64和3.23±0.79,由于本研究采用5级记分,中数为3,所以,大学生较多地运用这两种情绪调节策略,相对来说,更倾向于运用认知重评策略调节情绪。对不同群体大学生在情绪调节问卷上的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如表1中所示。
表1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情绪调节上的得分并无显著的城乡(家庭所在地为城镇或乡村)差异和年级差异。在认知重评上的得分无显著的性别差异;在表达抑制上的得分差异非常显著,男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女生,这说明男生更倾向于使用表达抑制策略。
2.2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生在自我肯定、抑郁、焦虑3个维度上的平均分数分别为5.78±2.14、0.86±1.02和1.12±1.36,将这3个维度总体平均数分别除以每个维度的题目数,得到各维度的平均分,3个维度分别为0.64±0.24、0.146±0.17和0.22±0.27。由于本量表采用0~1计分,中数为0.5,所以,大学生自我肯定程度较高,抑郁、焦虑程度较低。对不同群体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如表2中所示。
表2的结果显示,男大学生的GHQ得分及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在焦虑因子上,城镇学生与乡村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乡村学生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城镇学生;低年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抑郁程度显著高于高年级大学生,高年级大学生自我肯定程度显著高于低年级大学生。
2.3 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以认知重评的平均分(3.84±0.64)为界,将大学生划分为高认知重评组、低认知重评组;以表达抑制的平均分(3.84±0.64和3.23±0.79)为界,将大学生划分为高表达抑制组、低表达抑制组。对认知重评高、低组及表达抑制高、低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如表3中所示。表3的结果表明,除抑郁这一因子外,认知重评得分高低不同的大学生在心理问题、自我肯定、焦虑上的得分都有显著差异。认知重评得分高的大学生自我肯定程度明显要高于认知重评得分低的大学生,认知重评得分高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及焦虑程度明显要低于认知重评得分低的大学生。表达抑制得分高低不同的大学生在心理问题及各项因子上的得分均无显著差异。
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的认知重评策略与心理问题、焦虑及忧郁呈显著的负相关,与自我肯定因子呈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的表达抑制策略与心理健康问题及各因子相关不显著(见表4)。
3 讨 论
在情绪调节方面,与女大学生相比,男大学生更倾向于运用表达抑制策略来调节情绪。本研究结果与Gross对1483名大学生的研究结果相似,男生与女生在认知重评上的得分无显著的差异,但在表达抑制上的得分差异非常显著,男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女生[3]。产生这种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于男女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不同。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望研究[10]表明:多数人认为适合男性的人格特质多与成就、事业有关,适合女性的人格特质多与情感、人际关系有关。男性表达情绪常会被看作是懦弱、缺乏男子汉气概。与女孩相比,父母更多地教育男孩要学会控制情绪,社会也更期望男孩抑制情绪的表达。对婴儿早期情绪行为的研究[11]表明:个体早期情绪行为上的差异并不明显,但随着年龄增长,交往扩大,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的影响越来越大,男性表现更坚强和克制,更加稳重和含蓄,导致男性更多运用抑制策略来调节情绪,女性日趋表现出情感细腻、敏感,比男性更善于情绪表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
本研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性别、城乡、年级的差异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男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这种差异可能与男女传统社会角色以及师范院校的学生特色有关。男大学生可能比女大学生对成就、事业有更高的追求,同时,师范院校女生较多,并且女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学习、活动等方面表现得都要好于男生,这使得师范院校的男生压力要比女生大,这给男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焦虑,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女大学生;乡村学生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城镇学生,这可能与乡村大学生的经济条件、生活条件、学习条件要比城镇学生差,他们感受到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要大于城镇学生有关;高年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抑郁程度显著低于低年级大学生,自我肯定程度显著高于低年级大学生,也就是说,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低年级学生。这可能与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实践经验及人生阅历的丰富有关。
关键词: 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健康
收稿日期:2006―02―15
作者简介: 丁斌(1981-),男,汉族,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系,现就职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军体部,主要从事体育教育工作。
马焱(1981-),女,汉族,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系,现就职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军体部,主要从事体育教育工作。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及内涵
心理健康(Mentalhealth)一词最早由美国精神病学家斯惠特所提出。它是指人的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和谐、协调,并适应社会准则和职业要求的良性状态。①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此做出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生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健康有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三方面的含义③。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生理上其身体状况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应当是没有疾病的,其功能应当在正常范围内,没有不健康的特质遗传;心理上各种心理功能系统正常,而且现实中的自我能顾及生理需求又能顾及社会道德的要求,能面对实现而积极调适自我,有良好的情绪感受和心理适应能力。在社会行为上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其行为符合生活环境中文化的常规模式而不离奇古怪,角色扮演符合社会要求,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并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对北京16所大学的学生10年辍学原因进行了分析,1982年以前主要为传染病,而1982年以后则为精神障碍,同时,心理问题有上升的趋势④。在1989年,国家教委在全国范围内对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在高校大学生中,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占总数的20%以上,其中退学、休学的学生中因患心理疾病的占40%-70%⑤。1998年对全国10所高校的调查显示,有心理障碍的人高达26.99%,与早期的调查结果相比又呈上升趋势;2001年,对全国17.6万名大学生抽样调查,发现心理疾病患者高达20.23%。教育部更为全面的调查进一步反映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在对全国8个省市70余所高校近20 000名大学生开展的专题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共性问题是:压力加大,特别是大学生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的总人口突出⑥。可以说心理迷乱、情绪不稳是大学生学生典型的心理问题。据国家教育部不完全统计,每年全国高校都有数十人自杀;另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⑦。其中有焦虑不安、恐惧、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④。而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只有不足1/5的患者得到了适当的治疗⑦。
此外,一些高校近几年来也接连发生大学生跳楼、上吊、跳塔自杀事件,从上述的数字和事实中,不难发现,处在激励竞争中的大学生多数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大多数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当压力加大并由此加重其心理负荷时,一些悲剧会不可避免的发生。这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实,迫使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人才的素质,成为关系到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鉴于此,作为具有重要教育功能的学校,应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类型
1.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个体对眼前或未来预感到的挫折的一种十分复杂消极情绪状态。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人际关系敏感造成的。如新生对环境和学习不适应;基础差的同学遇到困难和失败产生的自负和自卑心理;毕业生对面临择业和未来前途的担心忧虑;不合群的孤独感或恋爱问题上受挫折等,都可造成此症的发生。它主要表现为患者终日惶惶不安、心烦意乱、提心吊胆,似乎预感到灾难将至;且经常无病、苦恼、自责,甚至恐惧,并伴有心悸、心慌、头昏、胸闷、呼吸困难、口干等症状。
2.抑郁症
抑郁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对挫折情景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或防御性反应。大学生在遇到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学习上的困难,家人的意外事件或恋爱上的失意,尤其是在老师或同学面前自尊心受到打击或自我评价过低时,易导致此症的发生。抑郁症与个体的性格也有密切的关系,大多数患者是性格不开朗、好思虑、多愁善感和依赖性强的人。此症主要表现为患者对身边发生的事麻木冷漠、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思维停滞、缺乏进取精神,随波逐流。
3.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大学生中较常见的一种神经症。它是由于某些精神因素使大脑神经活动长期持续过度紧张,导致大脑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而产生的。如大学生中常见的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等,在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时,易导致本病的发生。此外,学习和生活的组织安排不当,忙乱无序,或者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居住环境长期吵闹,影响生活和休息的规律性等,也易患神经衰弱。它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差,心情紧张烦恼,头昏头痛,夜间失眠多梦,白天无精打采。
四、心理健康问题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1.促进身体发展,增强心理抗衡水平
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的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体育竞赛永远伴随着成功与失败,可以使学生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得到锻炼,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等优良品质得到增强。体育竞赛有着严格的纪律和规则要求,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纪律性与自制力、公平竞争与创新意识以及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体育竞赛环境通常是风吹日晒,尤其是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学生不仅要承受大自然的考验,而且要承受机体的疲劳和肌肉的酸痛,这对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吃苦耐劳精神无疑是最好的实践和锻炼。
2.增进与他人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学以班集体形式进行,师生、学生之间多向的人际交往与互动,可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社会课堂”,其内容和形式实质上就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获得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正确引导和教育,将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体育活动当中,自身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能很明显地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同时,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活动一般具有艰苦、激烈、对抗性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的意志品质,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一般都会选择自己感兴趣、擅长的体育项目作为锻炼的内容,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消除疲劳和舒缓紧张情绪
体育锻炼能消除疲劳。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活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然而,如果在从事体育锻炼时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中等强度的活动量, 就能减少疲劳。同时,体育锻炼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别显著的作用,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积极休息”。同时体育锻炼具有增加人的心理坚韧性,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接受任何一种体育锻炼的学生,比未接受任何体育锻炼的学生处理应激情景的能力都强。
5.培养进取精神,提高智能水平,为参与激烈竞争建立先决条件
体育竞争的激烈与艰辛,使参与者必须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这能够磨炼人的意志。长期进行体育锻炼,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和克服困难的精神,能有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果断勇敢、持之以恒的优良意志品质。另外,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移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使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得到改善与提高。有了这两方面的提高,可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进取,为最终取得胜利获得先决条件。
注释:
①李骅.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提高的途径与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7),920.
②钟平等.大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初探.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2),86.
③李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北京经贸(教育论坛),2004(12),119-120. ④王美.从规则变化分析竞技健美操发展的趋势及应采取的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3),146.⑤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⑥邬骏跃.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