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用风险的管理机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主题词]规范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
因金融业经营高风险的特点,在吸取大量金融案件的教训后,金融业规范风险管理问题日益引起监管者和银行业本身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规范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独特的专门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也日益得到全球银行业的普遍认可。而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中小金融之一,在风险管理方面就显得十分薄弱。笔者在与商业银行的交流和学习过程中,对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对策。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主要现状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一直没有把风险管理作为一个规避金融风险的重要工作来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风险管理理念存在偏差。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理念上的偏差,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重经营,轻规范的管理。目前,农村信用社各级各部门往往局限于任务的考核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上,只注重市场占有而简化必要的手续,从而忽视了业务的规范化管理,有些农村信用社甚至不惜冒违规操作的风险以实现短期业绩,从而加大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二是重事后,轻事前的防范。农村信用社往往偏重于对已发生或已存在的风险采取事后稽核惩处的措施,试图以严厉的惩处来遏制风险的发生,而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却重视的很少。三是重操作人员的管理,轻对高管人员的约束。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上存在着根深蒂固的错误理念,即重视对临柜操作人员的管理,而放松了对高管人员特别是基层农村信用社主任的约束,似乎只有临柜操作人员才有可能引发风险,而事实上,由于高管人员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主任掌握人力、物力、财力等大权,由其而引发的风险,危害性远远大于临柜操作人员。
2、风险管理框架不健全。健全的规范风险管理框架是实现全面的规范风险管理的前提。从目前情况看,农村信用社在规范风险管理框架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一是完善、垂直的规范风险管理体制还没有形成,农村信用社还没有成立专门的规范风险管理部门来对规范风险进行统筹管理,还没有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和全方位的规范风险管理架构。二是规范风险管理职责分散不清。目前农村信用社管理分别由财会、信贷、审计等不同的业务部门进行自律监管,这种自立门户、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使规范风险管理不能有效地独立于经营职能,同时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组织协调,使得风险管理有时出现部门重叠,形成重复管理的现象,而有时又出现职责不清,管理真空等顾此失彼的现象。
3、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目前,农村信用社规范风险管理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的需要,不能适应金融机构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农村信用社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全面科学的规范风险管理法规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的现象,缺乏可操作性。同时,规范风险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薄弱,褒奖力度不到位,惩处措施明显弱化。一般情况下都认为,只要没有造成损失或出现案件,对违规违纪人员往往只采取教育和限期整改,没有对其必要的纪律处分。对造成损失或酿成案件的人员,惩处也不到位,从而造成负面的影响。
4、规范风险管理方法比较落后。农村信用社的规范风险管理长期以来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量化分析,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科学合理化不够,管理方法陈旧落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二、规范和完善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对策
农村信用社应积极借鉴商业银行规范风险管理最新理念和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构建与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相适应的规范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农村信用社规范风险管理能力。
1、转变观念,积极创造条件,保证风险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
规范经营是农村信用社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农村信用社稳健经营的关键之所在。而实施风险管理又是保证农信社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规范理所当然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核心构成要素。而农村信用社所辖网点分散的特征决定了每一个业务点都是规范操作的风险点,这就要求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是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首先,农村信用社上下都要高度重视风险管理这一技术,在规避现代金融风险的重要作用,并把它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指定专门领导组织实施;其次,要加强培训学习,掌握风险管理的核心要点,并结合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办法来,真正能够指导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实践,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农村信用社全体员工的思想教育,为确保风险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创造良好的氛围。
2、建立完整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运作机制。农村信用社要加快推进改革切实进行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使农村信用社规范风险管理真正落实到业务操作和管理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环节。
首先,要明确理事会和经营班子在规范风险管理中的职责。真正认识规范必须是从高层做起的,只有高层以身作则,规范管理才会最为有效。因此,必须及时制定理事会和经营班子规范经营管理和防范风险的职责,才能真正做到分清责任,各负其责。
其次,要组建专业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关于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的组织方式必须遵循以下两点:一要明确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的定位、权限及其独立性。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是支持、协助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层做好规范的风险管理的独立职能部门,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有权独立调查农村信用社内部可能违反规范政策的事件,对于调查所发现的任何异常情况或可能的违规行为,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可随时向主管部门汇报。二要正确处理好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关系。各业务部门应主动寻求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主动提供规范风险信息或风险点,并配合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的风险监测和评估;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要积极为业务部门提供规范咨询和帮助,为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提供规范支持。同时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广度和效果也应受到内部审计部门的定期检查审计。
3、构建灵敏有效的风险管理分析评价机制。规范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加强运作环境中的有害识别与控制,这就需要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分析评价体系,包括规范风险的识别、量化、评估、监测和报告。
调查识别规范风险。规范风险的人员要积极主动地调查识别与农村信用社经营活动有关的规范风险,包括新产品和新业务的开发,新业务方式的拓展,新客户关系的建立,或者客户关系性质发生重大变化所产生的规范风险等,及时提供规范支持。
量化评估规范风险。通过设计规范风险评价指标,运用计量方法加强规范风险的评估。评价指标可借助技术工具,通过收集或筛选可能预示潜在问题的数据来进行量化测算,并深入调查任何已识别的规范缺陷,并提出评估报告。
监测报告规范风险。规范的风险管理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对辖内机构规范事项进行监测分析和报告,包括规范风险状况的变化情况,概述所有已识别的违规问题或缺陷,采取的各项纠正措施等,同时要加强规范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信息采集、信息共享、风险控制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实现全面的优化。
4、建立系统缜密的风险管理制度。强化制度建设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农村信用社各项经营活动都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和行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也就是既应当包括强制性执行的法律法规,又应当涵盖符合市场经济中诚实信用和公平交易的原则与要求,还应当遵循农村信用社内部的行为规范与准则。鉴于农村信用社各项经营活动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范围广泛、内容庞杂,农村信用社应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强化制度意识和规范意识,一方面要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落实到实处,确保各项业务操作与管理制度符合规定要求。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梳理、修正和补充,及时发现并弥补制度设计和执行上缺陷,不断完善所有规章制度。
随着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已经从原有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信用也成为企业竞争的重点,然而,通过对我国企业的研究发现,很多企业缺乏信用机制,信用状况令人担忧,因此,怎样构建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就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从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信用风险入手,联系导致企业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提出建设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措施,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
企业;信用风险分析;管理体系
前言信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不少企业并不能做到这一点,很多企业也因缺乏诚信没有长久发展下去,之所以企业缺乏信用风险,主要在于企业不敢随意投资,银行也不敢轻易放贷,这样就导致了市场经济萎缩,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研究企业发展中所存在的信用风险,并联系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有效解决措施。
一、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信用风险分析
(一)运用管理中存在信用风险现阶段,很多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都存在缺乏信用的情况,这样一来,就给企业发展带来较大风险。我国经济体制属于市场经济体制,拥有良好的信用不仅可以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还可以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然而,现实中很多企业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不仅无法兑现既定承诺,还影响了授信比例,企业规模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下扩大。
(二)融资中存在信用风险企业要发展就离不开融资,而融资中也存在较高的信用风险,使得企业需要承担较大的融资风险。据相关部门调查显示,在我国中小企业向银行进行信用贷款的难度要比大型企业高百倍左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认为中小型企业缺乏按时还款能力,信用风险过高;另一种原因是中小企业缺乏融资信用,容易发生不还贷的行为,这样一来银行也会蒙受较大损失。综合这两种因素,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存在较多困难。
(三)信用缺失导致坏账引发信用风险首先,信用管理人员缺失,无法很好妥善处理扩大销售规模与把控风险之间的关系。很多企业由于规模限制,并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也严重不足,加之企业管理者也不重视信用管理,也就为构建相应的信用管理机制,企业对客户的授信完全掌握在企业管理者手中。其次,缺乏必要的客户资信管理体系,不能准确辨别客户信用。由于缺乏客户信用管理体系,很多企业无法全面了解客户信用情况,很容易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再加上没有对客户真实信用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对客户的了解完全从表面开始,这样也会给企业发展带来风险。
二、导致企业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
(一)企业内部因素之所以我国很多企业都存在信用风险,其内部原因在于企业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风险意识较差。首先,企业现有经营战略缺乏合理性。对于企业来说,其发展与经营战略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受传统思想影响,我国很多企业在发展中依然践行过于重视销售,轻视控制的经营理念,也就是说只看重眼前利益,不能从长远角度看待问题,也没有完善的发展战略。如很多企业总是从企业当前经营情况评价自身,经常存在随意向客户放款的情况,并没有重视账款回收。其次,缺乏良好的信用风险意识,尽管现代企业的风险意识逐渐增强,但这种风险意识仅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上,所关注的也只是账面利润,并没有关注企业实际利润,然而,在企业账面利润中还包括坏账,如果无法回收就会减少企业净利润,但很多企业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样就导致企业流动资金较少,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提升。再者,财务管理与销售部门缺乏协调性。企业要发展就需要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销售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然而,这两个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无法协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销售部门为完成既定销售任务,并没有调查客户的信用,而财务部门也不了解客户实际情况,只关心客户欠款数量,这样就导致企业需要面临一定的风险。最后,缺少信用管理机制。虽然很多企业都知道信用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很大,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并没有构建信用管理机制,使得企业容易发生拖欠账款或经营效率低下的情况,更没有组建相应的信用管理部门,由此也可以看出企业并不重视信用管理。
(二)企业外部因素使得企业不重视信用风险管理的因素中,还与企业外部有一定关系,也就是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尽管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走出来,但计划经济给人们所带来的影响并没有消除,很多人依然缺乏信用意识,这样一来就阻碍了社会信用经济环境的建立。同时,合作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存在不对称性,也是导致信用风险出现的主要因素。
三、企业做好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一)从企业发展战略出发,构建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要构建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就要做到自上而下,从企业发展战略出发,联系企业实际情况与国家政策完成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在这一体系中不仅要涵盖领导管理,还要重视执行与监督,加强各个阶段的信用风险建设,强化各部门职能,注重科学性、规范性的体现,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将市场竞争机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联系国家信用体系及时调整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做到与国家发展相一致。
(二)以贸易业务为导向,建立健全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为做好管理工作,降低企业信用风险,还要将企业贸易业务作为基本导向,做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评价,以此构建完全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在与其他企业或个人建立合作关系以前,要全面了解对方情况,不仅要涉及财力,还要重视企业信用,如果信用较差应谨慎合作,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企业真实信息,为保证信息真实,企业还可以与中介机构建立联系,通过中介机构了解合作对方实际情况。同时,企业还要构建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注意搜集各个企业的信用情况,并按照信用程度的不同构建不同的档案,且要将企业信用情况传播出去,让更多企业做好信用风险管理,将损失降到最低。此外,最重要的就是构建授信管理机制,对于经过评价以后获得高评价的企业,应尽量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在授信阶段一定要做到科学严谨,确定审批流程,掌握企业真实经营情况,降低企业信用风险。
(三)联系实际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我国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面对这一现实就要构建完善的信息机制,企业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发挥信息化网络传播优势,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以便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紧随国家建设步伐,不仅要了解企业发展情况,还要了解企业管理者的个人情况,这也是减少风险的有效措施。最后,企业信用系统要注意公开,让更多的人能够使用,以便将损失降到最低。
(四)打造高素质信用风险管理队伍要构建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队伍,就要吸引各种类型的人才,不仅要有资金管理人才,还要有审计人才,在岗位设置上也要做到方方面面,以便为打造高素质信用风险管理队伍奠定基础。同时,还要通过培训等方式实时更新管理理念,让其具有更为先进的管理方式,真正为促进企业发展奠定基础。并主动吸收与解决其他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区分多种信用风险,增强信用风险管理队伍的责任意识与合作意识,主动承担起应有责任。此外,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也要加强,尤其是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的联系一定要紧密,减少信用风险的存在,经常组织信用风险评估活动,全面了解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作为企业管理者还要经常在企业会议上强调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构建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将其融入到企业文化中,让企业所有员工认识到信用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共同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与环境,提高员工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四、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我国很多企业都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而信用就成为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企业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联系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发展,减少不良影响。本文联系实际情况,找出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从四方面提出了建设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措施,认为只有树立信用意识,构建信用管理体系,强化制定建设,防范风险发生,才能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远亮,高书丽.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小企业信用风险识别——基于北京地区信贷数据的实证研究[J].新金融,2013,01:45-49.
[2]石琳.企业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23:110-111.
[3]刘颖.网络环境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19:76,93.
[4]潘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机制缺陷及矫正[M].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4,01:52-61.
[5]宋晓薇.中小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4,02:62-64.
[6]张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J].商,2015,45:180-181.
一、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信贷管理机制不完善
信贷管理机制及其完善程度与信用风险息息相关。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的贷款审查制度还不够完善,信贷管理机制设计仍然存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信贷人员进行贷款审查时仍然以主观经验判断为主,随意性较大,不论是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还是贷后检查都缺少科学而完整的客观评价。并且在贷款发放以后,银行就很少检查、监督企业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状况。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资金的安全性很难得到保障,这种只“放”不“问”的做法必然导致逾期、呆滞、呆账贷款的增多。
(二)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
在具体的借贷活动中,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通常情况下,企业作为资金使用者,在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决策之前,对于自身生产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和内控机制等方面都相当熟悉,处于信息上的优势地位;而商业银行却只能通过财务报表了解到一些表面信息,很难掌握企业经营面临的竞争和风险、领导者的素质、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等,由此导致其处于信息上的劣势地位。信息不对称使得商业银行很难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做出确切可靠的判断,面对不同风险的借款者,商业银行只能根据平均的风险状况来确定贷款利率。不难想象,对于低风险企业来说,它会因借贷成本高于其预期水平而撤离信贷市场,对于高风险企业来说,它会愿意支付高利率并努力争取银行贷款。由此产生了逆向选择效应,使商业银行贷款的平均风险上升。
(三)政府对银行的过度干预和隐性担保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等方面发展日益规范,然而还是未能摆脱政府部门的影响。一方面,政府部门为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经济,会通过行政干预或“打招呼”等形式向银行申请融资。显然,这破坏了银企之间固有的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加剧了银行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对于银行的经营行为,政府部门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支持和担保,特别是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我国有很多商业银行是由地方政府进行控制的,银行的经营决策也主要是为地方政府服务,即使经营出现了问题也是地方政府买单。由于有了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商业银行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就很有可能从事风险较大经营活动,从而加大了爆发信用风险的可能。
(四)监督制约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首先,金融监管机构监管不力。主要表现为监管理念较为陈旧,监管政策也缺乏前瞻性,监督机制太过笼统。监管体制的不完善很难产生有效的制约作用,也就不能有效地防止银行发生越界行为,更谈不上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了。由此带来了银行内部的不规范操作,增加了信用风险。其次,银行内部监管不力。由于银行内部对员工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使得某些人游离于内部控制制度之外。监管的缺失给这些人带来违规操作的机会,通过和社会人员“里应外合”,内部人员很容易骗取银行贷款,不仅如此,还会发生诸如关联企业骗贷、票据欺诈、大量非法洗钱等犯罪行为。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滞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还比较落后,信贷管理结构仍然采取“金字塔”型的垂直方式,即从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之间以及机构内部行长、科长、经办之间的分级管理机构体制。这种组织结构,纵向链条过长,不利于内部信息传递,降低了管理效率,而且缺乏信用风险管理责任的水平制衡与风险信息的横向流动。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采取逐级上报、层层审批的审贷制度,只有行长或主管信贷的副行长才具有最终的决策权,纵向运动的审批流程容易造成个别信贷项目把关不严的问题,而且由于权力过度集中在行长手中,在缺乏外部监管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权力寻租的现象,增加银行的信用风险。
(二)信用风险的内控制度不完善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主要包括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活动控制、信息交流和监督管理5方面的内容。从环境控制上看,相比风险控制而言,商业银行更注重业务扩张。从风险评估上看,商业银行缺乏全面、客观评估各类风险的机制,对于偶有发生的风险重视程度不够。从活动控制上看,有序、有效的协调总分、支行的运行系统还未充分发挥作用,控制系统的更新发展相对滞后,并且总行对分支行的管理和把控力度有限。从信息交流上看,垂直管理的模式使得交流渠道较为狭窄,信息传递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漏损、偏差。再者,横向机构设置过细,也影响了信息沟通的速度和准确度。从监督管理上看,内部稽核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其评价和监督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而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界定不清,职责不明的现象较为突出。
(三)信用风险度量技术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也越来越复杂,计量准确、结构复杂的模型被大量运用到信用风险的管理中。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采取的是将专家方法和单变量方法相结合的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随着风险日益多元化,这种度量方法显然无法适应高水平的风险管理水平的要求。虽然我国也尝试运用先进的风险计量模型测度信用风险,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短期之内很难取得显著成效。首先,国内银行的政策数据储备不足,且缺乏规范性,不仅数量达不到计量要求,质量也有待提高,很难满足复杂的风险计量建模和评估的要求。其次,商业银行的评级体系刚刚建立,还未推广使用,评级程序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有待检验。最后,商业银行缺乏先进科学的管理技术。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健全机制逐步规范授信管理
虽然,我国各商业银行都已经建立了一套授信政策,但不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授信政策均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更有甚者,某些制度还会互相矛盾。为此,首先需要在梳理和完善现有的授信政策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变动,及时调整、评审和修订授信业务规章制度。其次,商业银行应当创造良好的授信工作环境,明确规定授信审查人、审批人之间的权限和工作程序,确保授信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风险控制的要求进行审查、审批,免受外部因素干扰。再次,商业银行应建立“尽职免责,未尽职追责”的问责机制,客观地考核授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对违法、违规造成的信用风险进行责任认定,并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最后,逐步建立银行信用风险应急处理机制。商业银行应把信用风险的应急管理摆到重要位置,以“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为重点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建设,形成从总行到分支行上下联动的应急组织指挥体系。
(二)完善全面、独立的内控制度
完善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应全面覆盖业务的各个操作环节,做到各种控制制度和奖罚办法公开透明,保证各项制度在总行和各分行、支行之间顺畅实施,确保工作人员有章必循、违章必惩、不徇私、不舞弊。构建全面、权威、可操作的内控制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逐步转变“金字塔”型的垂直管理方式,重新构建内部控制组织结构,遵循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相互制衡的原则建立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制衡机制。其次,加强对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的控制。一来,可以尝试建立高层管理人员信息档案系统,并进行动态监控;二来,对银行的表内、外业务要有完善的内部监督和风险防范制度,严格禁止超越权限和违反程序的放款行为。再者,强化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通过培养员工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有利于降低信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频率。
(三)逐步建立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体系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不良贷款率来评估资产质量。然而,主要用于资产质量衡量的不良贷款率指标本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已不能满足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亟待调整。为此,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尝试采用VAR模型(在险价值)计算出银行整体在险价值,为银行经营者提供在其容忍限度条件下的决策信息。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应逐步优化现有的评级系统,加快征信系统的建设和评级机构的快速发展,以便对借款人的信贷质量进行准确客观的分级。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注重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特别是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计量模型,积极进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研究,不断拓展征信系统的覆盖面和更新度,以确保为贷款客户提供权威真实有效的评级。
(四)规范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是造成现金流危机和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为此许多企业费尽周折,采取了形形的管理方案。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这些管理方案往往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事与愿违。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企业采取的管理方法违背信用管理的基本原理,使企业在赊销和收款业务中出现非理。成功的管理经验证明,大型企业要从根本上解决应收账款管理问题,首先必须从构建科学的信用管理机制入手。
应收账款,企业脆弱的神经中枢
ABC公司是一家大型生产制造企业,2009年销售额为35亿元人民币。2010年上半年,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该公司赊销的比重日益增大,应收账款一度高达20亿元。居高不下的应收账款不仅使公司始终处于现金流紧张之中,更使净利润指标得不到实现,始终处于亏损的边缘。
为了解决应收账款拖欠问题,该公司几年中先后上演了赊销业务管控的“三部曲”。
开始阶段,该公司按照专业分工的原则,分别将赊销业务和收款业务的管理权责分别交给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承担。这种管理方法导致的结果是“销售与财务两张皮”问题:销售部门只关注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等局部指标,而财务部门又在账款管理上过于滞后,形成了巨大的风险管理真空,前清后欠,出现账款拖欠问题又无法分清责任。
为了解决应收账款前清后欠的问题,ABC公司又采取了第二种管理方案,即由财务部门负责赊销管控。这种方法实施一段时间后,虽然账款总量开始下降,但更严重的问题出现了:公司的销售额急剧下降,市场占有率开始缩小。管理层发现,以财务部门控制赊销业务,虽然强化了对销售系统的外部控制,但在控制的目标、方法等方面往往与公司的营销战略发生较大冲突,通常会出现控制过死或不切合实际的问题。
在上述财务管控方式无法继续实施的情况下,ABC公司又采取了第三种管理方案,即由销售部门独自承担赊销管理权责。这种方式就是时下许多企业实行的“销售回款业绩提成制”:谁销售、谁收款。销售人员的奖金与回款额挂钩。然而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方式并没有真正起到对公司整体应收账款管理绩效提升的作用。
深入研究发现,这种单纯依赖销售人员对销售风险进行控制的方案,由于在销售管理上权、责、利不统一,其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暂时的,甚至经常会适得其反,企业可能会遭受更大的风险损失。正像该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员事后反思时所说,“实践证明,最无效的管理之道就是以高额提成激励销售人员去拿到订单,而后又依赖这些没有收账经验的销售人员到客户那里收取欠款!”
事实上,以上三种针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方式是许多企业经常走入的管理误区。从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角度分析,如果企业在赊销业务管理上采取销售和财务各自专业职能分工负责的方式,难以形成统一的管理目标。而单纯以销售系统或财务系统作为信用业务和风险的管控机构,同样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
管理改革:构建科学的信用管理机制
为了从根本上理顺赊销和应收账款管理问题,ABC公司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管理诊断和信用管理改革。公司管理层与信用管理专家最终达成共识:新的管理方案决不能采取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必须从信用管理机制和业务流程合理化的角度进行系统的设计。
ABC公司新的管理方案将信用管理机制植入到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体系中,突出地解决了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理顺信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授权关系
究竟谁对企业的赊销行为负责?企业陷入信用风险管理误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忽视了信用决策权力的合理运用和控制。事实上,赊销既是一种商品买卖行为,又是一种借贷行为,在赊销业务中,企业内部必须有人真正对于借贷资本(应收账款)向总经理或董事会负责。
为此该公司成立了专门的信用管理职能,该部门兼顾信用营销和风险控制的双重管理目标,使企业信用资源的使用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管理。
・实行业务部门在信用风险管理上的合理分工
信用风险产生于销售与回款业务流程中的许多环节,各业务职能部门应各负其责。信用风险又是一个综合性的风险,它与其他风险密切相关,如信息风险、市场风险、客户风险、管理决策风险、财务风险等,因此只有各相关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合理,才能达到有效的风险预测和控制目的。
・实行内外结合的信用风险控制方式
公司在销售系统内部管理的风险管理以信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为主,而外部控制则以围绕信用管理部门的独立授信制度为主。
按照上述管理方式,
ABC公司从信用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到具体的客户信用分析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管理改革。仅仅半年之后,公司在客户信用管理、赊销管控、应收账款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上都有了质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到2010年底,ABC公司在销售收入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应收账款总量下降了40%,销售变现天数(DSQ)从之前的201天,缩短为104天。同时公司收回了逾期六个月以上的陈欠款5.5亿元。仅仅由于应收账款风险损失减少一项就使ABC公司当年增加了约4000万元的净利润!
管理反思:制度重于技术
通过前面的案例我们看到,应收账款就像一个人的神经中枢,是多种业务、多个部门、多个岗位运营状况的集中反映。其中关系最直接的业务部门和岗位至少包括:销售、财务、售后、商务、信息、信用、收账、合同等部门或岗位。发生应收账款的拖欠,从企业内部来说,首先在于这些部门和岗位对于赊销业务和信用风险管理缺少一致性。
近些年来,一些大型企业在解决赊销和应收账款问题上,引进、采用了许多具体的信用管控措施和技术,然而往往收效不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真正在企业内部构建起一个科学的信用管理机制和制度。
我们的观察和实证研究表明,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说,由下部门目标分解较细以及科层(官僚)化等问题,导致企业的利润指标和应收账款指标往往难以协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赊销和应收账款管理上有时会表现为非理性。
进一步采用组织行为学的分析方法不难发现,部门或岗位的目标如果不能通过有效的机制加以控制与协调,使其达到与组织整体目标充分的一致,这些部门或岗位的决策行为最终会导致整个企业的非理性。因此大型企业在赊销业务和应收账款上需要付出更多的管控成本以维持内部各部门和岗位间管理目标的一致性。
笔者认为,一个科学的信用管理机制,其有效性至少应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保障企业信用工具的合理使用
在信用方式日益普及的情况下,信用销售作为一项与资金、人力同等重要的营销手段和业务方式,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统一的信用管理方法和制度,将使企业在财务、融资,采购、生产、营销等各个领域更加有效地发挥信用工具的作用。
・实现对经营性风险的有效掌控
通过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企业将对经营管理中的各类风险(包括信息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风险、决策风险等)进行科学的预测和权衡,将经营性风险管理作为一项企业盈利的战略性工具,运用和掌控风险,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建立在一个理性的基础上。
关键词:网上银行信用风险信用机制
一、网上银行的内涵
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金融机构利用Internet网络技术,在Internet上开设的银行,是一种全新的银行客户服务手段,使客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能够上网,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可以说,网上银行是在Internet上的虚拟银行柜台。网上银行又称为“3A银行”,因为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二、我国目前网上银行的信用风险
1.信用风险的含义。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到期日不完全履行其义务所带来的风险。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交易双方不直接见面,身份难以确认,追究违约责任等方面有较大的障碍。金融也是具有虚拟性的服务特点,因此,相比传统金融而言,基于网络而产生的金融业务更容易发生信用风险。
在信用价值被忽视的情况下,一些银行和个人既不会有目的地利用信用手段增强经营实力,也不会注重自身的信用形象和地位,造成了宝贵的信用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历史和现实表明,市场经济越发展,就越要求诚实守信,这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2.我国的信用发展现状。最近几年,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相对滞后,银行交易活动中失信现象非常严重。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方面我国目前还基本属于空白,信用风险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交易当事人的不诚实不诚信的行为屡见不鲜,彼此金融行为具有短期化倾向,而最主要的是对相应的不诚信的交易行为的惩戒力度非常不够,使当事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他个人为此付出的机会成本太低,远远低于他不诚信所得到的好处,而社会上没有一种舆论对他进行谴责。
首先,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严重缺乏。在网上银行业务交易信息的传递、支付结算等都在由电子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中进行的交易者的身份、交易的真实性验证的难度加大,交易者之间在身份确认、信用评价方面信息不够通畅,从而增大了信用风险。很多企业与个人对于信用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社会上信用缺失现象非常普遍,没有信用的经济个体,竟然还会有交易行为的发上,说明整个社会行为和舆论取向会大大制约网上银行业务的开展,不利于信用状况的改善和提高。
其次,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所导致的违约的可能性很高。网上银行的信用风险不仅有技术层面的因素,还有制度层面的因素。我国目前社会信用状况的不完善性,整个社会对信用评价的重视程度不高,个人和企业用户对网上银行还没有达到完全信任,这也间接阻碍了网上银行的发展。
3.银行机构内部的信用风险。网上银行业务的开展是建立在一定的信用基础上的,我国网上银行业务系统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网上银行业务引发信用风险的机会比以往增加。例如,当银行未能稳定地提供安全、准确与及时的网上银行服务和产品或者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不如公众预期的那样好时,银行信用受到质疑;内部员工操作失误和欺诈使用户遭受损失,可能会削弱消费者或整个市场对银行是否具备适当管理互联网交易能力的信心,甚至还会导致整个网上银行业务系统因客户流失而中断,银行信誉便因此受损。所以没有信用的基础,想要高效地进行网上银行业务,确实是不现实的。
信用风险影响着银行建立是否新的客户关系或业务渠道,也可能导致银行面临诉讼、财务损失及客户流失的不利局面。如果银行机构因从事网上银行业务而遭受信用风险,那么网上银行业务这一新生事物的生命力将会受到削弱,其发展势头也必将遭到遏制,会起到反方向的作用。
三、信用风险的防范对策
1.健全建立信用机制。要建立整个社会信用机制是一个社会系统复杂工程,要全方位地努力,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配套工程,以期能够构建起比较完整的制度框架。
2.建立银行内部信用管理机制。银行内部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对客户进行追踪调查,以保障银行的切身利益,促进网上银行信用体系建设。具体来说,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加强网上客户档案管理。银行在进行网上业务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根据用户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信用额度,就会使得优良的客户定单得不到增加,也无法及时发现信誉较差的客户,造成信用损失。随着网上银行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网上客户档案,并定期进行跟踪调查,以更好地维护企业自身利益。
(2)提高风险测量水平。信用风险评估对银行来说是一项复杂而极其重要的工作。要求银行具备准确地识别的风险和实力,在整个银行的范围内为用户评定出统一且准确的信用等级。银行也需要培养专门的人才从事信用管理的工作。
(3)合理利用客户信用信息。目前,针对房屋贷款还款信用规范还是比较普遍的,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做到资源共享,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3.建立第三方信用服务认证机构。建立第三方信用服务认证机构,目的是与国际信用管理体系接轨。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是以第三方的身份出现的,可以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极力维护评级的公正性,可以帮助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进行评级。在当前我国信用环境恶化的状况下,必须强调信用评级中介机构的规范发展,一方面通过向银行提供所需的信用报告帮助银行防范信用风险,另一方面通过信用中介机构特有的信用信息的传递机制,促进有效的社会惩罚机制的形成,使失信的企业和个人的失信成本要远高于其失信所获得的“收益”,以此来弥补法律惩罚的不足,确保社会信用功能的有效发挥,促进整个信用秩序的根本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