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会计心得体会

财务会计心得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会计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会计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其实我知道要想熟悉和掌握公司会计的基本操作流程和财务核算过程是不容易的。我主要采用了"多看、多问、多学、多悟"四种的方式,基本了解了公司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我于2018年8月25日至今在深圳市万顺兴纸制品有限公司实习,这个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纸制品(精美礼盒、酒盒等)的生产和销售,制品的销售,我在这里担任财务,该公司实行记账,我的工作范围是对公司所有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和编制对内报表。初来公司,我感到有点失望,因为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加入一个大团队学里更多的知识。而不是在一个小工厂一个人做会计,但我渐渐发现,原来环境不大,人员不多的公司,要做的事却不少,能学到的知识也很多。

此次实习,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跟着以前的胡会计学习,了解并熟悉公司业务处理的阶段,主要是"多看、多问";二、胡会计离职后,我对公司会计工作的流程还不是很了解,靠自己边了解边摸索边学习,直至熟悉了公司的情况熟练的处理公司的业务,主要是"多学、多悟"。

胡会计先带我去熟悉公司的环境,会计事务所(我们外账是委托事务所做的)、银行、国税局等地方。对此,我有些不解其意,后来她才教导我,人际关系不能只局限于这小小的工厂,也要多接触外面的人,尤其是那些经常跟自己打交道的人。"人认识多了,事就好办多了",刚来第一天,她就给我上了一课,告诉了我团队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跟着胡会计学习时,我主要是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客户及供应商,并对发生的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等,并学着做一些简单的会计凭证。这个公司是一个小型微利生产企业,没有财务软件,从编制记账凭证到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结账都是通过手工完成的。这主要依靠办公软件的帮助,因为我对办公软件的操作比较熟悉,所以使用起来也很熟练。我认真学习了该公司会计工作的流程,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细致地了解了会计工作的全部过程。

刚开始接触账务的时候,我的心情充满了激动、兴奋、期盼、喜悦。我相信,只要我认真学习,好好把握,做好每一件事,实习肯定会有好成绩。但我发现很多东西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好它并不容易。我一直觉得自己会计学得相当不错,胡会计给我看过以前的帐后,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大显身手。然而,当胡会计让我根据现有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时,我就出现了一些纰漏。这时我才明白,即使是"借""贷",也不能轻易忽视。胡会计细心的帮我指出了错误并耐心的给我讲解,并替我重新温习了会计重点,并告诫我一些规则,以防我日后犯错,例如:

财务会计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 信息质量 特征体系 构建

一、研究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重要性

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质量特征是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体现着会计目标在信息质量方面的要求。因此,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对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水平有很大必要性。

二、构建我国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原则

1、国际协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跨国企业的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境外机构和个体成为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会计信息使用国际化的需求,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在满足本国使用者需求的同时也必须为国际使用者所理解并符合其决策的需要。

2、中国特色化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会计主体和会计信息使用者也与西方国家有一定的差别。在确立我国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时,应该本着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思想,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状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框架。

三、构建我国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设想

1、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目标

在现代会计理论体系中,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目标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实际情况,会计目标应该是既向委托者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又向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各自要决策、控制等相关的会计信息。

2、我国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结构层次

本文在研究西方国家或组织的成果之上,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情况,明确会计信息应具备的质量特征,并界定各质量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的结构层次如图:

(1)多元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用户

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的不断规范,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不断增加。既包括国内信息使用者,又包括国外信息使用者。因此,会计信息用户也应考虑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去。

(2)真实性――基本质量特征

真实性是指以实际发生或存在的经济业务合法凭证为依据,及时地对其进行客观处理,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如果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违背了这一特征,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3)可理解性和合规性――关键质量特征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合规性是指企业会计信息应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统一会计标准及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规定的要求。

(4)相关性和可靠性――首要质量特征

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的提供必须与会计信息的使用相关联,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由及时性、预测性和反馈性三个质量特征构成。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和传递工作要及时进行,以便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预测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反馈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够把过去决策所产生的实际结果反馈给决策者,使之将来再做同样的决策时,可将其作为参考。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如实反映会计对象,能够经得起验证核实。由公允性、可验证性、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四个质量特征构成。公允性是指在经济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中,不受利益主体利害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一视同仁地向所有信息使用者提供具有公信力的会计信息。可验证性是指具有相近背景的不同个人,分别采用同一计量方法,对同一事项加以计量,就能得出相同的结果。谨慎性是财务报表的编制者必须考虑到许多时间和情况下必然会有的不确定因素,在对外输出信息时,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规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5)可比性、一致性和完整性――次要质量特征

可比性是指不同单位之间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一致性是指企业不同时期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完整性是指企业一切直接或间接引起资金变动的经济业务事项,都必须通过会计信息反映出来。

(6)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限制约束条件

成本效益原则是指人们在判断评价会计信息质量和使用会计信息时,总是期望产生的效益大于产生该效益的成本。如果会计信息的提供成本大于其所带来的收益,即使对信息使用者再有用也不值得提供。重要性是指会计核算过程中,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区别其轻重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综上所述,我国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结构层次如下:多元会计信息使用者是会计信息要服务的对象;真实性位于核心地位,是基本的质量特征;可理解性和合规性是关键的质量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是首要的质量特征;可比性、一致性和完整性是会计信息的次要质量特征;效益成本原则和重要性是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财务会计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一、岗位认知

预算岗位主要负责预算管理、绩效考核、财务培训工作。

预算管理岗的首要职责是预算管理。预算要紧紧围绕上级下达目标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编制各单位预算期内预算目标,监控各单位预算目标完成进度,找出经营管理中的弱项,为决策层提供明发展方向、补管理漏洞的合理化建议,经营、建议、管理合力为实现我省整体预算目标而奋斗。

绩效考核是管理的重要一环。只有目标没有考核,目标就会沦为空谈。预算管理岗承担着配合人力部制定组织实施绩效考核办法,考核指标宜去繁就简、选主略次,抓住管理中的重要、首要财务指标作为考核指标,也为以主要考核指标为核心拆分出影响其完成的主要弱项因素指标对经营管理予以引导,严格按照公司文件规定及时准确提供考核财务指标的月、季、年执行情况。

负责财务人员培训工作。财务人员培训工作是整体财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有足够的能力适应越来越严格的外部环境监管,满足内部越来越高的发展管理需求,这些都要求我们有稳定、有序、有力的财务队伍和财务后备力量。

二、岗位价值

预算管理是企业“预”和“算”的结合,预算不仅仅是财务行为,它使各部门成为战略伙伴,使企业行为与预算期工作计划衔接,合力实现共同目标。

做好预算管理可以迫使生产经营管理者向前看,以多样化手段实现预期目标;做好预算可以使之成为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引,同时在经营活动中得以校验,两者相互交替促进促使企业螺旋式上升;做好预算管理可以使上下各级预算单位间及各预算单位部门间活动协调,确保它们向着共同目标一起努力;做好预算管理可以使资源匹配发展管理需求平衡分配;做好预算管理可以提供责任计算框架,要求预算目标负责人对其预算控制目标负责;做好预算可以作为对下次管理单元预算权限授权,提高公司运转效率;做好预算管理可以建立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比较现实结果和预算计划,找出背离预算的可控和不可控的因素,使生产经营管理有的放矢;做好预算管理可以提供绩效评估,激励员工提高业绩。良好系统的预算管理,可以使员工保持其兴趣和高效投入程度,可以管理层识别出背离预算的可控原因,为提高未来绩效提供了动力。

考核可以使企业的利益切切实实与生产经营管理者相关联,是体现能者多得的机制,做好考核工作可以激发各级员工自主实现预算目标的内在动力。

财务会计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通信企业;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9-0139-02

1通信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实行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

1.1通信企业的特点与财务管理方式

目前通信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财富管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通信公司多为大型集团公司,集团下设多个分公司,分公司又下辖多个网点。各个网点都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建立自己的账务,如此,不同的网点之间财务数据比较孤立、分散,难以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同时,在进行统一考核时,难以划定统一的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通信集团公司的上级单位比较难以实时、精准地了解各个分支机构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管理起来也比较滞后。

第二,财务机构冗余,组织机构效率低下,导致成本高企。在传统的分散的财务管理体系上,每个分支机构都需要配备齐全的财务会计人员,因此,对于整个集团公司来说,财务机构显得有些臃肿,从而效率低下。

1.2实行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

第一,实行财务会计集中核算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方向。在国外一些大型集团公司中,已经有高达八成以上的公司推行财务会计的集中核算。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已经明显感觉到来自国外先进管理技术的压力,这也是我国企业,尤其是通信企业这类集团化运作方式的大型公司,更要加快改革的步伐。

第二,通信企业实行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符合公司资金运作管理的需要。由于传统的核算方式不能从全局上调度资金,控制资金的使用效率,所以要引入集中核算体制,通过这种体制,将各个分支机构以及以集团名义筹措的资金统一调配,保证资金效率的高效运用,从整体上降低资金成本。

2通信企业实行财务集中核算的问题分析

虽然财务会计的集中核算方式的实行在通信企业必要而且紧迫,但是目前,我国在这一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方面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难免存在各种问题。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2.1对于财务集中核算的问题存在认识误区财务会计的集中核算主要是将核算工作统一交由公司的核算中心进行,这就给很多的下属单位一种错觉,财务管理不再是一种重要的工作了,因此对财务管理工作就开始松懈,从而造成财务管理工作的疏漏。对于通信企业这样的大型集团公司,分公司众多,网点密集分布,很多分公司和网点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这种核算方式,认识不到这种核算方式的实质,就不能正确的贯彻这种方法,这样一来,作为一种先进的财务管理方式,集中核算就无法发挥其优势作用。

2.2通信企业财务会计集中核算不便于监督,财务管理上容易存在盲区

对于任何一种组织、单位,尤其是通信集团公司,财务、会计核算都在管理中处于核心的一环,无论是收入、支出核算,还是费用报销凭证的审查等日常性工作,还是对于经营业务的管控,都离不开财务管理工作。当这种分散的管理体制变成集团公司集中核算时,就意味着这种核算体系脱离了一线运营,相比于原来的核算体系,就不容易做到及时、高效。在监管上,一个核算中心要想实现对于多个分部门、网点的管控,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这种核算体系也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

2.3在监管责任上,容易出现责任范围不明确,导致互相推诿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核算中,各个单位对自己的核算负责,但是在新的核算方式下,下辖单位会认为自己不谋其事,不负其责。核算中心则根据“三个不变”原则,认为中心只履行核算职能,自归各单位。从而造成责权不清,不能合理分工,遇事推诿的局面。

2.4核算系统、制度等软硬件未能及时跟上,集中核算还未做好充分准备

由于通信企业规模庞大,机构繁多,分支机构分散。因此在集中核算时,需要一个强大综合型配套系统。例如对各个核算对象进行发票验证、会计分录的创建以及相关跨平台的报账业务等,都需要一个专业的系统。如果集中核算的系统无法保证高效,那么对于大型的通信集团,集中核算会是一个复杂的重复劳动过程,必将伴随着核算效率的降低。集团规模越大,这种矛盾越突出。

2.5沟通成本加大,上传下达信息容易失真,给战略性的财务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通信公司实行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对财务预算、业绩考核、经营分析等战略性的财务工作要求极其高,因此要求公司对每个岗位的职责分工明确,制度完善,但是由于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在我国发展较晚,实行时间较短,所以在集中核算后的财务管理组织框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人员配备方面也不到位,这些都制约了集团公司战略财务问题的实施。

3对通信企业财务会计集中核算中所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3.1加强培训,注重提高财务会计人员对集中核算的认识

财务会计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且需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工作,然而如果通信企业的核算中心以及各单位的财会人员意识不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甚至产生误解,对其持抵触情绪,那么这项工作就不可能做好。在通信企业中实行财务会计的集中核算,利大于弊,最主要的好处在于把分散的核算变为集中管理,能够从全局的角度去把握每个下属网点的运营情况。这更加要求每个财务人员树立起大局的观念,积极支持新财务核算方法的应用和完善。

3.2实行有分散的集中核算

集中核算的优势明显,但是对于像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这样的大型通信企业集团,过度的集中,并不一定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对于这类集团公司,应该实行适度分散的集中核算。例如中国联通公司,下辖有各个省分公司,省分公司又下辖市级分公司以及各个网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实行分级集中核算,最后再进行总体集中。例如可以设置广东核算中心、湖北核算中心等,最后在集团总部设置一个集中核算中心,这样的核算方法不仅能够实现集中核算的优势,也能够避免过度集中带来的信息沟通不畅、监督不便等问题。凡事过犹不及,把握度才最重要。

3.3在实行财务会计集中核算时,要注意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集中核算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对应于其统一管理、统一核算这一优势,其弊端就在于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监督的问题。通信企业集中核算后,下属单位将被取消核算账户、财务岗位等,取而代之的是统一的核算中心。那么对于核算中心而言,就要履行原由各单位履行的监督职能。而做到这一点,更需要强化中心的监督职能。其困难之处就在于核算中心远离业务发生地点,有效监督相对困难。关于这一点,需要通信公司在其他的管理组织架构中加入有效监督的环节。

3.4应该科学设置核算中心内部岗位,合理配备专业人员

众所周知,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是一项较为繁杂的工作,而且大部分的财务核算中心都面临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当较少的人面临较多的工作时,很难保证会不出漏洞。

通信企业在实行财会集中核算以后,使得集中核算中心规模变得更加庞大,业务更加复杂,流程也更多,这样,就要求财务管理者在核算中心的人员配备、岗位设置上多动脑筋。一个好的岗位设置方式和人员配备情况能够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具体而言,应该实行核算中心人员轮岗制,不相容职务分离制等。

参考文献:

[1]解晓丽.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9(10).

财务会计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 企业财务会计 机遇与挑战

一、前言

现在,会计领域逐步引入了信息化的数据处理技术,企业会计已经从传统的记账、报账,发展到参与经营决策与注重财务分析的新方向。会计核算软件的成熟以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在技术上对会计数据的实时交流提供了支持,使会计信息的储存和处理方式得到改变,以上的变化使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变得准确和高效,但同时也使得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更依赖信息化。在信息化的环境下,针对企业财务会计遇到的各种新问题,应进一步重视并加强相关研究,从而促进经营管理政策的有效实施,保证企业信息的完整正确,防止舞弊行为发生,控制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率。

二、信息化对企业财务与会计工作的意义

(一)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

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主要包含成本管理、实务账目管理、帐务报表管理、资金管理、固定资产及预算管理、企业综合分析与绩效评价管理等。依据以上模块管理功能我们应科学树立管理目标,依据企业会计核算及成本控制相关要求,科学开展对账目的明细对账与登记管理,合理编制成本报表。在账务处理环节我们应建立全过程的监督控制与管理体系,力争实时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由于会计信息化对数据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会计工作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清晰、可靠,保证了会计工作质量。

(二)加快信息传递,提高了管理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得以开发和应用。它扩展了企业的管理范围,将供应商和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密切联系起来,实现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企业业务与财务一体化,将企业供需链与资金链相对接,实现企业的动态控制和各种资源的集成和优化,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提高了会计人员素质,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业务量的不断增大,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特点,实现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可以使企业的大量会计信息资源得到高度共享,大大地提高了经济信息的利用价值,促进了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促使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优化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由于计算机的精确性和确定性,可以避免手工操作难免产生的误差,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

(四)推动了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方式的改革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通过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综合全面的搜集及经济业务处理,使得企业能够科学地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的财务与会计信息控制处理中心,开展科学的综合信息处理业务,令信息进行有效的集成与综合的完善、核准处理。所以,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不仅是会计技术的改革,而且对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程序、内容和会计理论等众多方面都产生极大影响,使会计工作进入一个崭新阶段,从而推动了会计改革和发展。

三、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与会计面临的问题

(一)信息化环境的开放性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1.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风险

(1)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会计授权审批被弱化

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授权与审批主要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原始数据的整理阶段;二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人员职权设置阶段。整个会计业务被划分为数据(信息)收集、凭证编审、数据处理、系统维护等,每个环节一般安排一人来完成,很难保证会计授权审批能发挥作用。许多会计处理“无痕化”,企业内部稽核的难度加大,要追查有关问题的责任人有很大难度。

(2)信息化环境下企业来自系统软件的风险加强

由于企业大量使用计算机、财务软件等进行会计操作,使得企业对计算机系统及财务软件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一旦计算机系统或者会计信息系统出现问题,整个企业的会计信息就有可能丢失或者错误,从而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2.会计信息系统的外部风险

会计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设置存在漏洞,会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截取、篡改、泄漏的几率大大增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威胁。此外,各种计算机病毒的肆虐也给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带来极大的隐患。

(二)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不规范

我国企业在推行会计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在会计系统的构建过程中缺乏对自身的充分认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差错。此外,许多会计软件功能齐全,但在企业实际使用时只能完成少部分功能,致使对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不充分。正因为企业在建立会计信息系统时没有考虑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导致企业花很大气力建立起来的会计信息系统存在很多缺陷。

(三)企业会计在信息技术上的使用在总体上还处于低层次水平

在采用了会计信息化手段的企业中,有半数以上的企业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核算型”财务软件,主要是用电脑代替人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这样,会计信息系统的启用并不能对企业管理带来实质性改善。

四、应对新问题的对策

(一)实行统一标准减少风险

企业通过采取合适的安全控制措施、实施控制,制订维护计划,实行统一标准,可以有效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降低风险损失程度,使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适度的风险程度之内。

(二)要重视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

会计要打破职业教育和阶段教育的观念,建立终身教育的思想。首先,高等学校的会计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高等教育期间集中掌握工具性的知识,掌握继续学习的技能。其次,会计教育应更多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多种学习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以自学为主的知识吸收、消化、创新过程。

(三)加强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

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是整个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正常进行的载体,所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规模等特点,适当投入财力、物力和人力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保证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五、结束语

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实现全面会计信息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会计信息化系统相比之前的手工会计系统,全面提升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也会为企业增加各种之前所不曾遇到过的风险,加大了企业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所以,企业应适应社会的发展,依据信息化时代特征,切实促进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职能,切实规范企业各类财务业务与决策管理、综合评价的一体化发展,并最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祁广亚.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J].会计论坛,2010.

[2]杨周南. 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