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设计策略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微课是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载体之一。阐述了一个好的微课一定要有一个问题聚焦、目标明确的微课选题,一个阶段清晰、素材详实的微课方案,一个情景交融、师生互动的微课实施,一个画面优美、动感适当的微课制作。论述了广泛的学生参与和充分听取学生建议,是微课程制作过程和改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基金项目:2014年文化部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新疆民间音乐与民间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资源库建设与示范应用”(项目编号:GJWHKJTSXM20143179)
作者简介:刘蓓,女,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2-0056-03
在信息网络时代,数字化、智能化高职校园已经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新常态,各种职业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成果都是通过校园网平台服务于师生和服务于区域社会。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课程教学呈现的方式也提出了新的希望,腾讯—麦可思2014年底的调查显示,超过6成大学生(65%)希望将手机应用于课堂教学或管理。其中,他们希望手机在课堂中实现的功能主要为“分享教材、课程”等资料(“211”本科:64%,非“211”本科:71%,高职高专:61%)。在现代技术渗入教学的今天,微课将逐渐成为课程教学不可缺的一部分。笔者自2013年开始结合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校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的实施,开始进行微课制作和微课教学的尝试,现已完成“舞蹈基础与创编课程”中“民族舞蹈”微课作品15部,通过两年教学实践及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微课设计方案模式。
一、问题聚焦、目标明确的微课选题
制作微课首要的关键问题就是选题,选题则意味着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课程体系结构、课程知识结构和内容,[1]围绕学生学习活动这个中心,进行课程学习内容的重新组合与设计。教师要对课程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要对学生的学情充分的了解,遵循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的原则,对课程内容按其内在关系进行完美切割,建立起以“问题导向”、“案例分析导向”、“技术作品导向”、“专题讲座导向”等微课系列,服务于学生对课程的自主学习。目前,由于微课的学生自主性学习资源平台、交互平台的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和微课制件等原因,并不是课程的所有内容都适合做微课,像逻辑推理性强的课程内容、知识量大知识复杂的课程内容、技术步骤复杂时间长的课程内容都不适合制作微课。在确定微课选题时,知识类的微课要注意逻辑关系,最好用知识导图来展现知识的逻辑结构;技能类的微课更要注重直观的视觉表现及动作分解,最好用简图和三维动画的方式,展现技术操作的要领;兴趣类鉴赏类的微课要注意趣味性、生动性,要将真实画面引入微课课程。微课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课程的情感,使学生愿意在课外自主学习本课程。
二、阶段清晰、素材详实的微课方案
微课的教学方案要从微课的教学设计开始,首先是确定学生学习行为应达到的目标,其次是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微课专题内容设计。一般情况下微课专题内容设计有:导文引入、学习目标、学习过程、思考感悟、点评及总结等环节。导文引入要像讲故事那样简要介绍微课需要学习的内容、掌握的知识点、掌握的技能动作;学习目标是学生自主学习完本节微课后,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上能够达到的、可以测量的学习行为目标。学习过程要求阶段清晰,每个学习阶段目标明确,内容和素材要详实,要有要点及注意事项。思考与感悟是记录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过程,要把学生瞬间思维的火花记录下来,使学生在课前学习和课后复习微课过程中能够深入的思考及质疑,也为课程的现场教学提供一个学生交流的载体。点评及总结是教师激发学生再学习、再探索、再思考的一个过程,最好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展示。最后就是根据微课内容,确定每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编制可以进行“实施”与“摄制”的微课脚本。
在这里还要着重强调:微课的内容要精炼、紧凑、逻辑清晰、重点明确,要避免不相关的内容;微课的学习内容要联系学生实际,要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只有内容分析得足够清晰,设计的足够合理,微课呈现的学习情景才会逻辑清晰,受到学生的喜爱和关注,才能真正发挥微课促进学生学习的目标。
三、情景交融、师生互动的微课实施
接下来是进行微课教学的现场录制和实施。一个好的微课“脚本”应该确定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借助什么样的器械,教师有什么样的行为,学生有什么样的行为,需要嵌入的学习素材和资料是什么,等等。只有规范可操作的微课“脚本”,才能进行微课的实施。微课实施的第一步是微课教学环境的设计,这个环境设计要符合微课的学习目标和微课的学习内容,要能够引起学生感观的美感,要有职业的氛围,要有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场地。第二步是微课教学现场录制,要求教师情感饱满,要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语言要清晰,逻辑性强,要具有吸引力,学生要积极投入并不间断的进行思考及质疑。好的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使微课充满着情景交融和思想的交会,这就是一节好的微课实施。微课实施过程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教师要根据微课“脚本”,不断完善微课的实施过程,使摄制好的微课达到教师理想的目标。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在微课实施过程中,还要进行学习资源的再建设、素材库的建设、试题库试卷库的建设。对于技能技术性微课,还有企业操作规程库的建设、企业产品库和企业案例库的建设。微课就是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建设一个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2]使学生好学和乐学。
四、画面优美、动感适当的微课制作
一个优秀的微课实际上是教学能力与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3]在微课实施过程中,要和摄制人员广泛的进行沟通,讲清教师的意图和微课中的关键点。微课摄制人员要设置好音频和摄像头、屏幕像素、灯光设计、环境调适等准备工作。素材中的场景再现可以通过演员扮演和音像资料真实再现等方式实现,场景再现要真实客观,要符合企业技术生产的原貌,尽可能的恢复真实的环境,能够顺利地把学习者带入所需要的职业环境中。展现微课图像效果最重要的步骤是微课的后期制作,要求微课的片头充满现代感和职业特色,符合高职学生审美需求。微课实施过程画面要优美丰满,不能单调。对于关键性环节要有字幕,要进行慢动作分解,对于极为重要的核心技术环节,还需要用FLASH等软件进行简约式和动画式展现,提高微课教学指导的效果。
五、课前学习、课中思考的微课使用
微课在课程教学中,并不能取代教师的现场教学,只是教师现场教学的一个补充。微课使用一般是在学习某一涉及微课学习内容之前,通过校园网或课程学习微信群,给课程学习的学生,使学生在课程学习前就进入到课程学习阶段。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在课程现场学习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课后学生自主学习微课,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自我练习。微课最重要的目的是能够满足更加细化的学习者需求,让每一名学生的所学更能够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4]使高职课程教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实施微课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成为师生间进行知识深度探究、辨析、互动与实践的场所,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真正变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和学生学习的激励者。
六、注重情感、重在行为的微课评价
微课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在微课用于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微课使用的效率进行评价,重点是评价学生学习行为增进的程度和学生对微课内容设计、微课展现形式有何更好的建议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和学生一起确立“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的微课选题,组建学生建设团队,由学生自主开发课程的微课,使微课的建设与开发过程成为师生合作进行教学改革的典型案例,使学生真正成为建设微课、使用微课的主人,这才能真正发挥微课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学习资源,它打破了章节系统化的学习内容,构建了以问题为导向、以产品为导向、以案例分析为导向、以专题为导向的学习体系,重点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课程教学没有身临其境的缺陷,使学生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同时,微课制作的过程就是教师凝练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自己的教育教学价值,形成自己教育教学风格的过程,也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重要的载体。两年的微课教学实践使笔者逐步认识到微课教学的重要性,下一步就是基于更多更系统化的课程微课资源,建立真正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慕课”,使课程资源真正能够开放,服务于社会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邓宏钟,李孟军,迟妍,等.慕课时代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3(7):6-7.
[2]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77-79.
[3]邢永梅,武蕴馥,王洪安.高职微课教学设计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36-138.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一、引言
现如今,素质教育与新课改不断推进,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时,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想法和理念,主张以生为本的理念,选择更具创意性、个性化与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如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此类教学模式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也能营造更为轻松、快乐的氛围,从而可为高效课堂的打造提供条件。为便于学生获取更为详细的数学知识点,应重视对数学教学的规范性设计,规范设计流程,确定好课堂教学内容,才能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二、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纵观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了解到受到传统数学教学思想的限制与影响,使得整个初中数学在创新方面很难得到全面的突破,从而会制约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影响初中数学效率与质量的因素很多,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层面:
1.传统数学教学课堂中,学生占据着主体性地位,且其主要是将讲授内容作为核心点,在学生主体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有所忽略,最终使得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很难得到全面提升。
2.实施教学时,教师未提前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且所选择的教学模式也相对单一。实际教学活动的实施,师生间的沟通严重不足,进而使得学生丧失一定的学习兴趣。
3.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通常更为重视理论性教学,在实践教学上存在严重缺失,且学生所获取的知识点无法和实际生活进行明确联系,进而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始终采取涂鸦式教学,尽管学生成绩也能有所提升,但是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可见,此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环境中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三、基于高效课堂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1.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应意识到初中教学创新性设计的重要性,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与爱好,既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兴趣、数学能力等的不同设置差异化教学目标,能让每个阶层的学生都能得到进步,便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结合学生实况,数学能力强的学生,教师需要为学生制定较高的学习计划,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对于学习偏差一点的学生,教师应适度降低教学目标,旨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能让处在各个层次的学生数学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2.借助多媒体打造趣味课堂
信息化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已然成为教育领域最为常见的基础教学设施,主要是以多媒体为重要平台和载体,来丰富与优化整个教学系统,主要是借助电子系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进行具体化、详细化处理,让抽象知识点变得更加立体化与形象化,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通过对知识点格式的转换,能充分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也让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更为轻松、愉悦,便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速度。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的相关内容时,为便于初中生更为科学地理解线段、射线与直线的区别,意识到三种线的基本性质,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把握力更强。借助多媒体平台,能将线段、射线与直线的基本形态更为直观地展示出来,利于加深学生对几种线条的记忆度,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3.创设趣味性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纵观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施现状,为更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应从教学模式上着手,选择更具趣味性、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其中情境创设成为一种最为高效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为增强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性,应强调情境创设的个性化与趣味性,融入一定的趣味性元素,让整个情境更为充实、更为丰富。数学知识点通常会比较抽象,若学生抽象性思维不强,且想象力不丰富,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会在思维上受到限制,进而会制约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时,教师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要求教学内容要与生活情境、趣味情境相联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贴近,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点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数据的分析”的相关内容时,为锻炼学生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计算能力,可借助电子平台来展示路口车辆统计情况,根据统计结果来计算路口车辆平均每天的经过数量,还要对车辆类型进行统计,能让学生及时地联系日常生活,从而把握数学统计技巧与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计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4.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为打造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也是不可或缺的,主要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评价。传统的评价模式是终结性评价,仅仅通过最终的考核成绩单来评判学生近段时间的数学学习情况是不合理的。为应对此类问题,应重视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的相互结合,主要凸显教学评价的公平性与公正性,才能从根本上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能让整个教学系统变得更为完善,也是现代教学改革亟待完善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应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不断变革,无论是教学思想还是教学模式,都实现了质的转变,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参与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体系中,应合理配置课堂教学内容,应用更具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模式要呈现个性化、趣味性特点,以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丰静林.探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12):90+104.
[2]蔣红波.以学定教教学相长——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09):117.
[3]孔强志.刍议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6,(17):53-54.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058-02
信息化教学资源作为支持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已经在中小学中普遍应用。我国信息化教学资源已经开始从数量的积累走向质量的提升,优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要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时刻考虑用户体验,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过程。
作为最常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演示文稿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十分普及,它能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数字资源进行整合,而且操作简单,容易上手,因此深受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喜欢,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标配的“信息化助手”。
虽然教学演示文稿制作简单,但很多教师制作的教学演示文稿仍存在逻辑结构不清晰、界面布局不合理、内容大量堆砌、色彩搭配不和谐等问题,导致不能有效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因此,研究基于用户体验的教学演示文稿的设计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1 用户体验的内涵
用户体验是指用户使用产品或享受服务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认知和情感,包括对产品属性的认知(如功能全面、设计新颖等)和情绪上的变化(如满意、愉悦等)[1]。
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充分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强调将用户体验贯穿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过程。对于教学演示文稿来说,这里的用户往往是学生,因此,教学演示文稿的用户体验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其给学生带来的认知和情感。基于用户体验的教学演示文稿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 基于用户体验的教学演示文稿设计策略
结构设置 教学演示文稿中的内容是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组织的,一个好的教学演示文稿要逻辑清晰地展示内容,所有内容都要围绕教学主题进行设计。一般在教学演示文稿的第二页(即目录页)中将整个教学演示文稿的逻辑结构通过列表、概念图或组织结构图的形式进行呈现。在WPS演示中,可以在“插入”功能区“幻灯片库”项目中选择不同项目数量的目录页模板。
页面布局
1)内容突出。页面中的内容要突出重点,切忌出现大段文字。页面标题要简短,字号要比正文部分大一些。一般来说,主体内容不要超过10行,每行不要超过20个字,不要出现大段的内容,要将需要呈现的内容凝练出几个要点,采用列表或图形的形式进行展示,将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屏幕中间或设置加粗、变色等属性。如果每一条文字内容多于一行,最好在两条内容之间通过空行进行分割。
2)页面均衡。如果页面中存在图片、文字等多种内容或内容量较大时,在进行页面布局的时候,要考虑让内容在页面中上下左右四个角度的均衡分布,如左侧图片、右侧文字,左侧文字、右侧图片等。
内容设置
教学演示文稿最大的作用就是将屏幕上的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屏幕有效地获取所传达的信息。因此,内容是教学演示文稿的核心。笔者经过多次实践和调查研究,总结出教学演示文稿内容设置的一些原则。
1)文字。页面中文字内容在设计上应遵循一致性原则,各页面标题内容的字体、字号、缩进等属性应保持一直,各页面主体内容的字体、字号、缩进等属性也应该保持一致。
文字内容的字号设置在20~28磅为宜,最好为24磅或28磅,行距一般设置为1.5倍。文字内容的字体设置应考虑教学演示文稿内容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和兼容性。由于制作教学演示文稿的计算机与播放教学演示文稿的计算机往往不是同一台,所以最好采用常见的字体,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常见字体有宋体、黑体、楷体等。一般将标题内容的字体设置为微软雅黑,主体内容的字体为楷体。
2)图片。图片也是教学演示文稿中重要的素材,几乎所有的教学演示文稿中都会插入图片。在插入图片之前,要在保持图片清晰的情况下将图片文件的大小降到最低,在处理图片时一般在保持图片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将图片的高度设置为1000像素,然后将处理完的图片插入教学演示文稿中。页面中同时展示的图片不宜过多,会影响展示效果,可以将多幅图片逐张进行展示。
很多教师喜欢在教学演示文稿中插入动态图片来点缀页面,但这些动态图片如果应用不当,往往让学生将关注的重点从页面内容转移到动态图片上来,动态图片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一般动态图片不用于点缀页面,而是用于提醒或激励学生。
3)音频。教学演示文稿中的声音,按其表达形式可以分为解说、音乐、音响[2]。教学演示文稿通常作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辅助资源,所以一般不需要添加解说。音乐可以起到烘托气氛、深化主题、抒感等作用。在插入音乐时,不要出现将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从头到尾贯穿教学演示文稿、音量过大、音乐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不符等情况。音响在教学演示文稿中通常用于模拟自然界的各种音响,具有创设情境的作用。
此外,在设置幻灯片切换和元素呈现效果声时,不要添加一些怪异的声音,且不要影响课堂教学气氛。
4)视频和动画。在播放视频或动画的时候一定要全屏播放,将视频内容最大化地进行展示。在播放视频和动画前将系统的音量大小调节到中等偏小的位置,在播放过程中再根据环境要求进行适当的调节。
色彩搭配
1)模板选择。模板的选择要考虑客观环境、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除了软件自带的模板之外,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寻找适合的模板。尽量选择同一个底色的模板,至少要在文字或图片的地方保持同一颜色。如果采用两种或多种底色,且反差较大,则文字颜色搭配难以达到协调,看起来过于花哨。
不推荐选择页面花哨的模板。因为模板太花哨,会影响到表达过程,让观众过多注意模板,从而忽略幻灯所要表达的实际内容。此外,选择一个从来没有用过的模板也有风险。如果对配色没有经验,计算机的色彩也未经过校正,电脑屏幕上的显示与投影仪屏幕上会有较大差别。特别是底色和文字色相近的配置,在光线很亮的地方效果就会很差。
2)颜色搭配。文字或图片颜色不能过于接近底色,要有一定对比度。比如,采用蓝天白云的底色,白云上的文字则显示不清。一般来说,要避免蓝底黑字和红底黑字的现象。
同时一张幻灯片上的颜色尽量不要超过三种,不要在一个主题下显示多种颜色。有时为了强调,在一个句子里使用多种颜色,反而给人花色刺目的感觉。
整个幻灯的配色方式要一致。比如标题使用蓝色,后边幻灯的标题中应尽量使用蓝色。字号、字体、行间距保持一致,甚至插图位置、大小均不应随意改变。
动画设置
1)内容动画。标题内容一般不设置进入动画效果。如果为标题设置了进入动画效果,首先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张空白的幻灯片,然后再通过动画效果展示页面标题,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主体内容在设置进入动画效果时,要结合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将内容按照讲解的先后顺序进行动画设置。如果需要突出显示的内容,可以设置强调动画效果。
2)切换动画。在设置动画效果时要考虑软件版本的兼容性问题。目前常用制作教学演示文稿的软件有Microsoft PowerPoint 2003、2007、2010和WPS演示等,这些软件往往高版本会兼容低版本,但在低版本中很难播放一些高版本中新增建的动画效果,如Microsoft PowerPoint 2010中新增加的“棋盘”动画效果在2003、2007和WPS演示中不能很好地展示。
此外,幻灯片切换效果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一般时间设置在1~2秒之间为宜。
情感传递 好的教学演示文稿不仅能良好地传递信息,而且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能给学生在情感上带来积极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开心、愉快、轻松、舒适、快乐等直观的心理感受。
1. 教学:指由教师引起的、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2. 有效教学: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3. 教学策略:“策略”在《辞海》中意指计策谋略,教学策略就是在教学中采用的一些计策和谋略。具体是指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的计划、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变通性的应用。
4. 情境创设:是指教师通过对学习主体和学习内容的分析,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完整的问题背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完成知识的构建。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建构主义理论,同时也是对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完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这种建构有利于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无法由他人取代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
2. 本课题的研究依托情境教学理论,同时也是对情境教学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完善。情境教学“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辨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概念——情境“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是“人为创设的教育情境、人际情境、活动情境、校园情境”,“渗透着教育者意图”,“使儿童的生活空间不再是一个自然状态下的生活空间,而是富有教育的内涵、富有美感的充满智慧和儿童乐趣的生活空间。这就是情境教育特意创设的或者优化的情境。”
三、研究目标
1. 立足英语课堂教学,充分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有效的学习情境创设,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乐学、会学、爱学,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 寻求创设英语有效学习情境的操作策略,初步构建出适合我校英语课堂教学实际的操作范式,形成指导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策略。
3. 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锻炼培养一批青年骨干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
四、研究的主要问题、难点
1. 研究的问题
英语有效学习情境创设的现状研究。运用调查法,搜集学校英语有效学习情境创设的案例,进行分析、解剖、反思、总结,从而明确学校该方面的现状、水平,为创设更有效的学习情境提供依据。
英语有效学习情境的创设策略研究。研究教师依据学科教学的目标、内容、学习重点、难点,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如何创设有效学习情境的操作策略;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恰当时机,适度地运用学习情境,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
英语有效学习情境创设的评价研究。研究依据本课题的目标、内容,建立评价有效性学习情境的量表,进行分析、评价、反思,促进研究课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创设水平的提升。
如何促进教师在创设英语有效学习情境方面的能力研究。
2. 研究的主要难点
传统教学观、课程观及学生观对教师思想观念的束缚。情境创设对教师知识与能力的挑战。情境创设在目标设计、内容和组织形式上如何体现有效性。情境创设中教师的预设与生成之间、学生的主体参与与有效学习之间如何并行不悖。
五、主要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实验对比法、个案研究法。
六、研究的主要阶段及具体安排
1. 课题酝酿准备阶段(2011年5月—9月)。课题组广泛收集有情境创设的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课题研究计划和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关键词:数学教学;导入;设计策略;教学实际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6-0060-01
数学是人们解决生活难题的有效工具,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不仅是为初中数学、高中数学打好数学基础,更是一个人一生长远发展的基石。要使一堂笛Э尉彩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课堂的重点,那么一段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课前导入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导入部分占整节课的比重并不大,但好的导入能推动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学习效率。
一、复习导入,以旧引新
小学的数学知识是一个整体,环环相扣,在学习中知识的联系都很紧密。温故知新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因为新知识大多都是由旧知识拓展延伸得到的,所以在每堂课要讲新知识之前,教师应该将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再复习一遍,将旧的知识作为引子,沿着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一步步引出新的内容。教师将学生之前学过的内容和新知识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更完整的知识体系,能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这样,不但使学生复习了旧的内容,知识框架被巩固,而且消除了学生对于新知识的陌生感,学习新内容的难度大大降低,探究新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因此,课前导入应该成为一个枢纽,将新旧知识紧密连接起来。同时,学生在回顾了已掌握的旧知识后,学习新内容时也会有更深的感悟。比如,在学生学习计算圆环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分别画两个半径为10厘米和15厘米的圆,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等学生得出这两个圆的面积之后,再画一个内径为10厘米、外径为15厘米的圆环,让学生思考这个圆环的面积和之前那两个圆的面积的内在关联。学生通过探索交流,很快得出圆环的面积就是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再如,当学生要学习乘法时,教师可以先列几个加法运算的式子。比如,教师让学生先分别计算3+5+7和5+5+5,然后提问学生这两个计算式的不同,学生可以明显看出,第二个式子是三个相同的数字相加。之后教师告诉学生5+5+5=5×3,就自然引出了乘法的定义。
二、情境导入,贴近生活
具体生动的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求知欲,也易于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较难的数学概念。小学生的自控力很差,如果刚开始上课就直白地讲解理论知识,那么课堂无疑会十分枯燥沉闷。当教师讲到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时,有合适有趣的情境作为铺垫,效果往往事半功倍。教师将数学知识嵌套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可以很快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热情被激发,教师的教学自然能顺利进行。这样,学生既可以深刻体会到数学和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在生活中遇到相似的问题时也可以及时想到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难题,并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教学“倍数和约数”这一知识时,想要用学生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引入倍数和约束这两个概念,教师可以先让全班学生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在黑板上写“母亲”和“孩子”,问学生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母子关系。然后教师在与“母亲”相对应的地方写“倍数”,与“孩子”相对应的地方写“约数”,再告诉学生,这两个词之间也有类似的关系。这样,学生对约数和倍数这两个词的概念就不会觉得抽象难懂了。
三、故事导入,轻松有趣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会让故事情节妙趣横生。如果教师用一则小故事作为一节课的开头,学生就会被吸引,积极主动地思考故事中遇到的问题。数学课本上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是乏味无聊的,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就会很快被周围的其他事物分散,使课堂成为教师一个人的独唱。这样的教学没有意义,只会让学生厌倦学习。而教师将教学内容故事化,就可以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时源源不断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攻克难关,使一切困难迎刃而解。比如,在教学分数时,教师可以这样开头:从前,有一个商人,做生意赚了很多钱,等到他年事已高,大限将至的时候,他想把一生积累的钱财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得到他五分之一的财产,二儿子得到他九分之二的财产,小儿子得到他七分之一的财产,请问哪个儿子得到的最多?再如,在教学速度时,教师可以这样说:大家都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小兔子本是赛跑健将,却因为骄傲自满输给了乌龟,那可是兔子家族的耻辱啊!因此,小兔子打算再赛一局,发誓要一雪前耻。第二次比赛开始后,小兔子以每秒2米的速度向前冲,乌龟以每秒10厘米的速度向前爬,8秒后,它俩相差有多远?
四、结束语
总之,课前导入对整节课的影响非常大,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如果导入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那么整堂课就成功了一半。生动有趣的课前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启迪学生的智慧,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