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组织发展工作安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现状;问题;对策;云南昭通
中图分类号 F3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226-01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in Zhaotong City
GU Bang-wen
(Zhaoto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in Yunnan Province,Zhaotong Yunnan 657000)
Abstract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in Zhaotong City were introduced,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such as organization and leadership,advocacy training,system specification,guidance and support,input mechanism,etc,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 Zhaotong City.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present situ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Zhaotong Yunnan
昭通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市,山高坡陡,11个县区中除昭阳区和鲁甸县有7个乡镇为坝区外,其余136个乡镇均为高寒山区、高二半山区或河谷地区。这一现状严重阻碍了昭通市的大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2005―2013年,昭通市共推广大、中型拖拉机6 075台,小型拖拉机9 956台,微型耕整机31 570台。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昭通市农业机械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现分析昭通市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多角度、多方位提出必要的发展措施和对策。
1 昭通市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昭通市从2013年开始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经市、县农机管理部门近半年的调查研究决定,2013年以昭鲁坝区和镇雄大县为主要试点,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后再逐县推进。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的宣传发动,至12月底,全市11个县区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23个,且全部在当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其中,昭鲁坝区6个,另外17个分布在各县。目前已有6个专业合作组织享受到了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优惠政策。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会员总数已发展到近500人,其中85%为当地农民、5%为辖区农机管理人员、10%为村社干部,主要从事农机维修、农机培训、农机耕耙作业、设施农业等。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昭通市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经各方努力,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2.1 宣传与重视程度不到位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虽是市场经济运作的产物,但作为新兴的组织,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宣传和广大农机户的不断认识和理解,作为单个农机户不可能配齐用于农业生产的所有农业机械。
2.2 发展数量相对少,资金不足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数量太少,影响力小,难以满足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影响力和带动力明显不足。并且主体结构单一,服务领域不宽。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大都由农机大户组成,构成单一。农业机械涉及农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还需进一步发展和扩大领域。资金不足、投入扶持不够也是制约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因素之一。新的组织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除会员外,还需要各级各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以带动合作组织的高效运转。
2.3 机构组织不健全,会员素质有待提高
大多数组织除有独立法人和会员外,内部章程与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还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此外,会员整体素质不高,人才缺乏。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合作组织会员大多是妇女、老人,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合作组织中懂管理、会经营的人才缺乏。
3 发展对策
结合昭通市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与农机发展艰难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昭通市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
3.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领导必须提高认识,认真对待,加强领导,积极组织协调农机管理部门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经费支持,努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遵循“民办公助”的原则,积极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机服务业,引导和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1],进一步推进昭通市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
3.2 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一方面,农机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动员,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农机管理部门要认真组织人员进一步深入基层,深入农户进行宣传动员,使农机专业合作理念深入人心,争取更多的人自觉自愿参与到组织中来[2]。对于已发展起来的农机合作组织成员,要根据成员在组织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工种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培训。针对农机手操作的机具类型及操作时间长短等制定培训内容,且培训内容要实用、全面。
(下转第229页)
(上接第226页)
3.3 加强制度和规范化建设
昭通市农机专业合作组织2013年起步,必须加强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按照独立的法人资格、规范的组织章程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无论农机合作组织规模的大小,必须设立财务科目,聘任会计、出纳,实行民主理财制度,定期公布财务收支账目,健全收益分配制度和内部民主管理制度[3]。
3.4 加强引导和扶持力度
作为新建组织和农业机械弱势产业,支持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贯政策,安排项目和资金时,要优先安排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把国家、省安排的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农机新技术推广、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等项目资金向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倾斜,给予重点扶持。以此为依托,引进资金,引进机具、技术,示范、带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和创新,增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3.5 积极探索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农机合作组织需在自愿扩大投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争取各级财政实施财政补贴和财政贴息政策。积极推进股份合作制,以股份的形式吸引社会资金用于大型农业机械的购置。逐步建立国家扶持、群众自筹、银行贷款、集资入股、合作经营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多元投入机制[4],以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4 参考文献
[1] 王建新.要重视和扶持新型农机经营主体的发展[J].农机科技推广,2012(12):24-25.
[2] 李凤玲.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探讨[J].农机科技推广,2013(1):30,32.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状;经验;问题;对策;江苏泰兴
中图分类号 F32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325-03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式,是推进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我国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与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意义重大,有利于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1 泰兴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概况
近年来,泰兴市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指导服务,创新工作机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截至2013年,全市共组建各类合作组织403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8个,成员总数3.38万人,销售农产品4.88亿元,带动农户7.6万户;土地股份合作社98个,入股土地面积1 653.33 hm2,入股农户1.44万户,连片20 hm2以上的54个;社区股份合作社37个,折股量化村组集体经营性资产6 800万元,入社社员9 200人。泰兴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有以下5个特点。
1.1 发展势头迅猛
自泰兴市2005年第一家合作社成立以来,每年都以新增几十家合作组织的速度发展。特别是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民合作组织发展速度迅猛,再加上多种利好因素的推动作用,2009年增速明显,新增各类合作组织128家,新入社农户1.38万户,全市合作组织及入社农户数迅速增长。
1.2 产业覆盖面不断扩大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经营项目从成立伊始的家禽、生猪养殖发展到水产、蔬菜、粮食、水果、林业、农机等多个产业,带动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培育出生猪、特色水产、葡萄等一批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此外,不少合作社开展了产前、产中、产后合作,提升了合作层次,延伸了产业链。
1.3 合作类型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合作社的兴办主体有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技术能人、基层涉农部门、村级基层组织等,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在各自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在发展“三大合作”的基础上,部分地区萌发了开展资金互助合作及劳务合作的新趋势,合作内容更加丰富。
1.4 带动作用日趋明显
全市统一销售成员80%以上产品的合作社有115个,占总数的55.3%,统一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比例达80%以上的合作社有99个,占总数的47.6%。合作社销售农产品总额达4.58亿元,参加合作社的农民人均增收额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96元。
1.5 运行日益规范
新成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都能依法办理有关登记手续,认真制定章程,建立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决策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及利润分配制度等,全市合作社的发展已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
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主要经验
2.1 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一是根据产业特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结合泰兴市资源优势与实际情况,发展具有泰兴特色的生猪、家禽、水产、蘑菇、獭兔、葡萄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产业化、市场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依托优势产业资源,进一步开拓市场。二是围绕产业链延伸不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升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加速农业产业的转化升级。如泰兴市兴泰源鹅业专业合作社,在原来单纯养鹅的基础上,分步建设了种鹅基地、苗鹅炕孵场、肉鹅屠宰场和冷冻房,集鹅苗销售、养殖、初加工、贮藏、肉鹅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成员在养鹅产业的多个环节都能得到一定利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三是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水平。各合作组织积极开展信息技术等各项服务,给社员带来新技术、新观念、新品种,提高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并根据市场制度要求,制定统一的质量安全生产标准,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进行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统一注册商标,同时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等产品质量认证。
2.2 加强规范管理,确保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运行
一是强调农民的自主性。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过程中,由农民自主决定合作的形式、规模、产业、类型等。各级政府、部门和基层组织积极创造条件,尊重农民的选择,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使农民合作组织真正成为自由联合体。二是突出农民主体。要求合作组织成员包括管理人员必须以农民为主体。严格遵循民主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成员参与管理的权利,重大事项由成员讨论决定,使农民真正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决策和管理。三是坚持办会宗旨。坚持“致富为本”的办会方针,各合作经济组织对内最大程度地服务成员,对外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保证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四是规范运行机制。按照法律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的规定,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经营决策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帮助其规范和完善组织关系、利益分配机制、运营机制等,使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逐步走上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2.3 强化引导保障,优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环境
一是舆论推动。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社、板报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相关内容,提升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宣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作用,倡导农民自主自愿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宣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优秀示范,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到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在促进增产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政策驱动。泰兴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多项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性文件,确立了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并将农民专业合作工作列入全市乡镇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同时,还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财政、税收、信贷、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典型带动。积极探索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途径,选择不同类型的合作社进行指导帮助,提升发展水平。及时总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成功经验,召开现场观摩会,通过典型示范以点促面。全市涌现出广陵镇兴盈葡萄专业合作社、分界镇七贤家禽养殖合作社、元竹镇诚信兔业合作社、刘陈镇东进乳业合作社、横垛镇禽蛋合作社、曲霞镇蔬菜合作社、黄桥镇祁巷肉鹅养殖合作社、珊瑚镇镇前土地股份合作社等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特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四是培训推动。积极开展各种专题培训,普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相关知识,邀请省农林厅领导和有关专家教授,加大对成员合作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培养了大量技术水平过硬、管理方式到位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骨干人员[1-2]。
3 泰兴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整体带动力不够强
总体而言,泰兴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合作组织覆盖面及规模偏小。据统计,全市入社农户数为3.86万户,占总户数的12.8%,与省定2012年入社户数达总户数40%的目标相差较大。大多数合作社规模偏小,带动辐射范围仅限于本村,局限于周边几十户经营同一产品的农户,跨村、跨区的合作经济组织不多。合作组织稳定性差,服务功能发挥不够,开拓市场能力不强,不能实行有效的农超、农企对接,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中的作用发挥不够。有的合作组织在市场行情低迷时就不能正常运转,甚至停止运转。
3.2 组织运转不够规范
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结构不完善,组织活动流于形式,成员出资不到位,民主管理难以落实,财务管理不规范、不公开,存在少数人控制合作组织的决策管理和利润分配的现象,一般农民成员从合作组织得益不多。
3.3 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一方面,部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淡化了为成员服务的宗旨,服务意识较弱,服务领域狭窄,服务手段落后,没有把农民较好地组织起来。同时,泰兴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横向联合以及纵向产业链延伸上尚未取得较好突破,没能实现合作社的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有的社员存在“重得益、轻参与”的思想,并没有以主人翁的心态来看待合作社,使得合作社的功能和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合作社发展后劲不足,少数合作社出现“一年合作,两年红火,三年散伙”的情况。此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面临资金瓶颈制约,社员出资以及合作社积累不足,导致难以持续扩大生产,不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3-4]。
3.4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推进困难
一是村组经营性净资产总量偏小难改制,泰兴市大部分村组集体经济薄弱,没有集体企业、物业、农业生产资源等经营性资产,不具备开展社区股份合作的基础条件。二是部分村组干部存在思想障碍,怕社区股份制改革搞出矛盾,怕失权,怕麻烦。三是城中村、城郊村难推进,这些村已变为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社区,农民与居民混合居住,社区成员难界定。
3.5 未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
农民合作组织作为弱势群体的联合组织,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扶持和帮助。泰兴市的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在财政、信贷、税务、工商等方面得到的支持还不够。目前还未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直接扶持合作组织发展,合作社向金融机构贷款存在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税务上的报税手续对合作社而言相对较繁琐,影响了泰兴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
4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对策
4.1 强化组织领导和宣传引导
各级党委、政府应设立专项领导小组,由党政分管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成员由农经、农业、宣传、工商、税务、财政、民政、供销和农村信用联社等部门的领导组成,各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配合,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排忧解难,搞好服务,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应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相关知识,宣传合作精神,提高农民合作意识,使更多的农民积极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可在泰兴市各类媒体上常年开设“三农”专栏,开展致富技能培训,宣传先进典型经验,解析合作社运行过程等[5-6]。此外,应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各级主管领导、工作人员以及成员开展主题培训,努力培养一批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够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领导干部,培养一批具有合作精神、熟练掌握农民合作组织生产模式的农户,培育一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律,具有营销、生产、技术本领的专业人员,有效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
4.2 强化政策支持和服务
一是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与项目支持。认真落实《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安排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于功能较全、带动面大的合作经济组织,可在其他农业相关资金中合理分配出一定份额,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建议扶持的合作组织必须是列入合作社名录的合作社,防止翻牌成立的伪合作社骗取财政扶持资金。二是引导、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提供信贷支持。有关金融机构应安排一定额度的贷款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并实行优惠利率,政府可对符合条件的合作社贷款实行贴息。三是优化合作社发展环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掌握了解合作社发展的情况,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大力治理经济环境,切实维护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不打折扣地落实合作社登记、税收、前置审批、用地、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坚决杜绝向合作社乱收费的行为。
4.3 完善合作社运行机制,促进规范发展
在增加合作组织数量的同时,积极提高合作组织的质量,积极引导合作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科学制定章程,坚持按章办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确保合作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健全收益分配制度,坚持惠顾原则,充分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健全财务核算体系,实行财务公开,引导合作组织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健全运行机制,放大合作效应[7-8]。
4.4 围绕培大培强,提升合作组织发展实力
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发展思路,多重并举,促进合作组织发展壮大。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必须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特色产业,选择市场开拓能力强、综合效益明显的项目来兴办和扶持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二是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突破传统的生产合作的局限,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兴办加工企业应制定专门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其快速发展,才能真正发挥合作组织发展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三是大力发展现代营销业,促进农产品销售,政府应引导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销售网络,通过订单形式建立契约关系。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社产品推介活动,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有条件的还可以加大境外促销的力度,使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四是要强化科技支撑,提高产品质量。要增强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必须顺应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的新要求,顺应社会对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的新要求。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做到以标准化推动商品化和产业化,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围绕“规模―质量―特色―营销―策划”等多个环节培育优势、特色、品牌产业,做强做大合作社,努力把泰兴市打造成农业大市和农业强市。
5 参考文献
[1] 张雯,衣莹.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变迁的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5):56-58.
[2] 孙浩杰,王征兵,汪蕴慧.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生成机理探析[J].商业研究,2007(10):155-158.
[3] 孙浩杰,王征兵,汪蕴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生成的博弈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0-42,93.
[4] 于华江,魏玮,于志娜.试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资金短缺的解决途径[J].中国农村经济,2006(6):14-19.
[5] 徐彦,赵凯.陕浙两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比较分析[J].农村经济,2007(5):121-124.
[6] 汪洁,栾敬东.安徽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分析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57-60.
1、继续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重点,始终认真加强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来统领教育教学工作的主线,抓住两会召开的契机,结合自身和学校的工作实际,加强学习、讨论,深入贯彻和落实会议精神。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深刻领会我党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所做的工作和对未来的展望。
2、支部建设要以人为本,目光要长远,着眼未来国家的建设,我们的工作重点其实是培养人,培养优秀的党员。我们得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通过思想的力量提高党员的影响力,由个人的影响力带动整个集体的发展。
二、加强组织建设,建立高素质的党员队伍
1、坚持组织发展培养原则。为组织发展规范化、制度化,本支部将坚持“重培养、严把关”的发展方针,有条不紊的进行组织发展,发展高质量的党员。
2、完善各项日常方案.针对以往工作存在的不足,支部将切实抓好组织的日常管理,包括对历次会议考勤、思想汇报、谈话汇报(书面汇报、口头汇报)等各类资料详细汇总(包括时间、地点、主题、谈话效果等内容),以便年度进行工作量化考核。
3、强化支部的监督职能。我们将酌情设置群众监督举报箱,广泛宣传、号召全区队学生对党支部及学生党员的意见反馈,强化学生党员的身份形象意识,扩大支部在同学当中的影响力,并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透明度,我们将及时解决反馈的各类问题并进行回复。
4、工作要求上,系统化与细节化相结合,系统化要求我们做到心中有数,对一年乃至更长时期内总的指导、总的思想、总的目标,以及各项工作有统筹规划。细节化要求我们在负责具体一项工作时,能考虑全面,重视细节。注重总结经验教训,做到策划、总结、评比规范合理。
5、定期考评,以先进激励后者。在支部内部营造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工作
1、明确支部委员会建设,构建支部组织
(1)、明确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的安排与职责,严格责任制。
(2)、对本区队团组织的工作要有指导,协调作用。
2、认真把关,作好发展工作
(1)、严格按照学校党员的发展的工作程序来发展党员,坚持一方面“宁缺勿烂”,一方面壮大队伍的方针,在严格把关的同时逐步加大发展力度。
(2)、制作考察,调查情况,对考察对象各个方面进行跟踪调查和评价。发展党员严格公示,按要求的公示期限对发展对象进行评议,并正确、妥善处理好群众反映的意见。
3、开展丰富的支部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教育
(1)、积极配合大队党务办,开展各项工作。
(2)、每学期组织一次参观活动和协助学院开展党员宣誓活动。
(3)、在宣传栏中悬挂党员照片和相关介绍,表彰先进,鞭挞落后,供群众监督的同时做好“月时事政治”的专栏。
(4)、学生党员每学期递交两份思想、学习、工作汇报,年底对党员进行支部考核,针对考核结果,与个别学生党员谈话,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5)、每月开展一次政治学习以外的活动
最近,根据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关于开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和市农业局组织了联合调研组,在市人大副主任彭群林带领下,先后到永修、瑞昌等七个县(市、区)深入到乡村对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听汇报,走访农民,召开座谈会的方式,了解到目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听取了如何进一步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意见和要求,现报告如下:一、目前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
1、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设置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地把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当作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引导、扶持和服务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据初步统计,全市现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有778个,参与人数达1.68万人。其中初中文化3200人,高中(中专)7260人,大专以上324人;年龄30岁以下820人,30-50岁10880人,50岁以上5100人;有初级职称的504人,中级职称32人,高级职称2人;党员占12,团员5。
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遍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一是从事优质粮、棉、油、果、桑、茶、中药材,花卉苗木笋用竹等种植类;二是从事核珍珠,特色鱼类、珍禽、鸡鸭、牛、羊、猪等养殖类;三是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类;四是本地特色产品运销类。由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连接农业生产和市场营销的纽带,对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进步,农民收入的增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作方式
我市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它的成立为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据调查了解,全市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运作方式有三个方面(1)作为农民“自我联合、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我服务”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各级党政的引导和扶持下,多数县、乡均建立了各种专业协会,协会基本做到“五有”即有场所、有牌子、有人员、有章程、有资金。协会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和示范作用,把农户的生产和农产品的营销紧密的连接起来,实行产、供、销一体化,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2)龙头企业的带动使合作经济组织有了主心骨。修水县祥辉丝业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把农民自发组织的千禧蚕桑基地列为本企业原料基地,与协会订立了产销合同,大大激发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企业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急需的资金,春季种桑的化肥、农药都由企业投入,更加密切了龙头企业 合作组织 农户的关系,该县4个缫丝企业,带动了5万户农户种植了9.3万亩蚕桑,使得蚕桑产业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3)一部分农民大户,技术能手和营销能人领办,他们自发组织每人出资进行参股,生产和经营本地的土特产品,带动和促进了当地农民发展特色产品的热情,让农民从中增加了收入,得到实惠。
3、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取得的成效
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市场竞争能力的基本手段,也是创新农村经营机制,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其成效是:
(1)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为成员提供市场信息和生产技术服务,更好地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如都昌县青虾合作社,成立于1998年初,现有团体社员5个,自然人社员110人,从单一青虾活鲜运销,发展到养殖,加工、运销、经营一体化的合作经济组织,20__年青虾养殖8万亩,年销售青虾3500吨,年产值达1.3亿元。又如九江县果业、苗木,蔬菜等流通协会20__年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
(2)能够通过参与产后的加工,营销等经营活动,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使成员获得更多的农副产品增值利润,如九江县港口镇,农副产品流通协会根据市场需求,因势利导,积极组织龙虾加工,全镇去年龙虾加工户达400多户,通过龙虾加工,户均增收2800元。
(3)能够通过集体购销等交易环节上的联合,降低单位购销成本,减少交易费用,扩大产品市场份额,低成本地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如九江县各类协会已在西安、兰州、北京、广州、杭州等大中城市设立了20多个直销窗口或营销网点,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安排专职销售人员30多名。
(4)比较注重品牌效应,着力培养和打造优势产品。星子县温泉西瓜大打“绿欢”牌,并从农经网上销售信息,使得西瓜供不应求,去年西瓜销售收入达350万元,九江县将本地优质产品都进行了品牌注册,大大提升了该县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的引导、扶持、服务下,近几年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较,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就全市县与县相比,发展也很不平衡。目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思想认识有着 一定程度的偏差。在一些县、乡、村和部门的领导至今仍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概念,性质认识不清,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拓宽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缺乏紧迫感。总体上讲有“三多三少”:官办的多,民办的少;松散型的多,紧密型的少;规模小的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少。
2、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设立的地位不明。农村现阶段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组织性,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因此对该组织在社会的认同,法人登记依法经营、资金筹措,税赋减免等方面缺乏法律依据。造成该组织经营管理不规范,运行机制不健全。
3、专业合作组织技术力量单薄,人才缺乏。(会)社员来源仅是户与户之间交流,适应市场经济意识能力不强;懂技术、会管理、善协调及开拓性复合型人才缺乏,大多有着依赖性。
4、管理不够规范。大多没有章程,没有约束机制。就我市而言,还没有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鼓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业导向和扶持政策,工作中提要求多,具体可操作的硬办法少,以致各地发展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三、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几点建议
农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急需要政府引导和支持农民,通过联合,走进市场,为了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尽快立法,确立其法律地位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之后,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要求的一项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使其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需要尽快制定出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在法律条文中要明确几点:(1)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农民互助合作经济性质的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成立,其目的是从事经济活动;(2)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具有特殊的法人地位,对具备企业法人条件,开展营利性经营活动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取得企业法人资格;具备社会团体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条件,不从事营利经营活动的专业协会,到民政部门进行登记,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3)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注册、税赋、融资、科技、信息等方面给予其更多的优惠和支持。
2、实行分类指导,大力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的以对成员提供服务为宗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纽带,以销售加工环节的合作为重点,以维护成员利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适时扶持处于萌芽状态的各类合作组织,使其发展壮大。一是鼓励农村能人牵头。主要是乡村干部、务工返乡青年和本土生意人。二是依靠龙头企业带动。龙头企业出于保证农产品质量、供货时间及时和数量大以及服务成本低等特点,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紧密产、加、销关系。三是支持农村推广机构领办,这类合作组织依托自身科技力量强,辐射作用大,但发展的关键是避免官办。在引导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时,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不动摇;一是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原则,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后,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不影响生产经营自和家庭承包所有权。二是坚持自主自愿原则,即“入社自愿、退社自愿”。三是对内服务原则,对内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组织化和市场竞争力。四是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原则,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紧紧围绕本地优势和农产品品牌效应,极力将优势农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
3、加强扶持,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合作的规模小,层次还比较低,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各方面的支持,为其迅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财政每年应安排专项资金,作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开办费,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以及优秀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奖励等。二是改善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信贷服务。各级农村信用社及其他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信贷支持,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农业信贷资金,解决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季节性、临时性所需的资金。三是让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享受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产自销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暂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从事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农牧业保险以及相关的技术培训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四是以奖代补,鼓励兴办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经济组织,按贡献比例对其进行以奖代补。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问题,对策
1 发展现状及主要成效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生产、购销、加工等互助合作经济组织。目前,我国农村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0多万个,其中较为规范的有14万多个,广泛分布于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运输业、加工业以及销售服务行业等各领域,成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支新生的组织资源。
以聊城市东昌府区为例,全区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213 个,专业合作社 195个,资产总额5292 万元,年销售额 1.98亿元,涉及种植、养殖、农业机械等门类。它们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解决了“买难”、“卖难”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1.1 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按照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架起了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加快了农业市场化步伐,促进了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发展。
1.2 促进了农村市场主体的成长发育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分散的农户有效组织起来,把各项服务渗透到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使生产、加工、流通三个环节得到了有机统一,壮大了农村市场主体,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1.3 促进了农业科技、管理进步
一方面,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市场反应较为灵敏,能够主动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新品种,统一技术管理和指导,加快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农合组织普遍采取企业化管理手段,通过实施各种专业服务,扩大了农业生产分工的细密程度,促进了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了农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农业管理进步,提高了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
1.4 促进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组织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通过提供市场信息、生产资料、产品销售等服务,减少了市场风险,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和典型示范,提高了成员的生产技能;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利润返还,使成员分享到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调研发现,凡是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收入均高于其他非成员农户。
2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
虽然,目前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规模逐渐扩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合作组织的发展。
从内部发展情况看:一是服务层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论文大全。农合组织虽然总体规模数量不少,但单体组织规模、产业规模小,辐射面偏窄,真正有规模、有实力的并不多,合作组织引领带动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好。二是一些农合组织内部运行欠规范,发展质量不高。目前大部分农合组织经营运作、事务管理、帐目管理等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不健全、不规范,还没有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多数农合组织的内部利益连结机制薄弱,联结紧密、运作规范、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型的农合组织还较少。三是组织成员素质不高,农合组织自我发展能力较差。论文大全。农合组织成员大都是普通农民,整体文化程度偏低,综合素质不高,尤其是农合组织管理人员在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市场营销、对外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水平比较低,在如何应对市场变化等方面还存在局限性。
从外部发展环境上看:一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尽管目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制订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农合组织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扶持力度还不够大,范围还不够广,操作性也不够强。二是金融支持力度较小。尽管中央、省、市级财政每年都安排了专项资金扶持发展,但由于数额较小,大部分合作组织享受不到财政扶持。在信贷支持上,由于没有建立联合担保机制,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农合组织向银行和信用社申请贷款只能以农户个人的名义申请小额抵押贷款且利率高、期限短。由于没有启动资金,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只能靠牵头企业自己出资组织一些技术培训、讲座等维持运转。融资难、贷款难是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的一大“瓶颈”。三是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不到位。一方面,尽管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服务的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多数时候仍停留在各自操作层面,横向联系少,缺乏相互协作精神,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监管力度仍需加强。
3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强政府引导,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
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既要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又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促动作用。。经管、科协等职能部门要认真落实上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各项政策,尽快制定鼓励措施,把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纳入支农重点。。要制定培训计划,有计划地开展对基层干部、合作组织负责人和农民的培训培养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素质。同时,各有关部门要在注册登记、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销售、金融保险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各类人才积极参与兴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努力形成多层次、多类型、跨区域的发展格局。。
3.2完善机制,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尚处在发育期,内部管理、运作和利益分配等制度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以健全和规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通过鼓励、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订单收购、股份经营,劳资合作、二次返利、品牌连接等方式,建立健全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要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使会员获取更大的收益。论文大全。要在建立和完善外部保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制建设,规范运作机制,完善自律机制,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依法运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运作、健康发展。
3.3创建优质品牌,培育龙头企业
启动品牌战略,由政府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以当地特色产品为基础,以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指导他们如何设计与产品和市场相适应的商标,帮助他们办理市场准入手续,协助他们制定产品质量生产标准并实行严格的管理。在产品销售方面,要鼓励帮助各合作组织扩大销售途径和宣传途径,增加产品的知名度,从而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建知名品牌创造条件。通过培育、扶持,形成一批有较大的投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较强技术实力、较强产业带动能力和深加工水平,合作机制规范、完善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参考文献】
[1]傅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及问题.经济学家,2004年第5期.
[2]农业部关于支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农民日报,2005年5月9日.
[3]关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思考.中国农经信息网,2005年8月2日.
[4]望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望城公众信息网,2007年12月1日.
[5]李新平.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人民网,2009年04月29日.
[6]王兆锋,孟昭福.合作的魅力有多大?——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调查.大众日报,2009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