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背景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背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背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背景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背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历史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0.111

课标的实施已将近十年,在这些年里,各学科在新课改上面都有着不同层次的变化和发展。无论是从教材的设计和使用,还是从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对于高中的历史教师来说,正确把握教材和历史教学的脉络,科学地设计历史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和重要保证。采用恰当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设计,是跟进和实现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下面,笔者将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设计进行详细分析。

1 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1.1 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不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高中的历史学习而言,需要学生能够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但是在实际的历史学习中,高中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是很浓。历史教材具有抽象性,很容易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因为课程的枯燥出现厌学的现象。比如,教材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或者战争、或者王朝的建立,往往通过几个数字、几段文字来进行描述,但是几个历史事件之间没有很好的连贯和贯穿,学生听起来很模糊,对其兴味索然,使学生很快地出现厌学心理,老师的传授解惑并没有影响和渗透到学生的心里,教师只是单纯的起到主导作用,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没有得到发挥,这就失去了新课标的目的和改革的意义了。

1.2 教师对历史教学讲解不够系统化

由于高中的历史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这就决定了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课和教学设计时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由于历史事件安排比较分散,同时受历史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专业修养的局限和影响,这就使得教师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不能合理运用教材,不能清晰把握历史事件的脉络,分析历史现象的共性与个性,也不能灵活运用教学技巧,教师往往照本宣科地讲授历史知识,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觉得没有逻辑性,分不清具体事件和现象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无法认识到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性和地位,也就没法正确的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

2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设计

2.1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标理念提出,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对于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设计来说,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情境教学、讨论教学来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比如在讲秦始皇大一统时,根据大一统实现的条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以往的教学设计通常是采用教师讲学生记的模式,虽然形式上完成了整个教学过程,但是实际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并没有达到充分吸收和熟练运用。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讲解秦一统天下的背景、时间,实现大一统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经济上的措施,并结合秦国时期的商鞅变法,由学生挖掘出实现大一统的条件。这样,不仅坚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使得学生掌握一个国家建立的条件,对日后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2 合理安排高中历史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具备理解把握教材、分析教材,合理安排教学设计的能力。在新课标的理念引导下,高中的历史教师更应当合理安排历史的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脉络的把握,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历史成绩,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质量。比如,高三的老师在讲科举制时,可以联系时下的高考,讲述古代的科举制。其教学设计没必要采用一个朝代一个朝代那样硬性模式的讲解,而是可以采用“穿线”的模式,列出科举制从隋朝建立一直到清朝灭亡这样一个历史脉络,介绍科举制建立、发展、成熟到取消的过程。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每个朝代在科举制的实施上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作用和影响有哪些。这种“穿线”的方法,就是运用单元间的联系与共性总结出来的方法。看得出来,总体的思路比较清晰,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学生能够很快地掌握这一知识的要领。利用单元和事件间的联系去学习,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科学的教学设计安排,可以突破了教学上出现的壁垒和障碍,对学生来说可以提高学习历史兴趣,对其进行有效性学习提供不少帮助。

2.3 教学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也是历史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最主要的依据。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了解该单元的特点后,才能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之后才是整个课程的课时安排和课程具体设计。教师需要细致地研究新课标,掌握新课程的性质和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思路,进行三个维度的把握,分析出教学目标,从而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

3 总结

总之,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近十年来,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总体来讲,可取之处还是大于其弊端的。作为高中的历史教师,应当在当前时代和教学的背景下,切实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设计。转变教学中师生以往的角色,学生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实现自身对知识的挖掘创新,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克服历史学习中的障碍;教师要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不断调整教学模式,借鉴成功教学经验,探索和创新教学设计,结合自身教学的情况寻找到适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正确途径。

参考文献:

[1]陈通行.对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党史文苑,2010,(6).

[2]王俊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初探[J].历史教学,2006,(6).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背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新课程;课堂教学;创设途径

教学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生动的教学语言 巧妙的教学设计,有序的教学结构,精湛的教学图式无不闪烁着教学的艺术辉煌,教师通过教学的艺术感染力来换起学生求知的欲望,鼓舞学生学习的信心,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而恰当适时的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正是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也是全面落实新课标理念 使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学生成为真正学习主体的客观要求。那么如何创设恰当的教学问题情境,有效的开展数学学科教学,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一个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下面通过教学案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教学案例1.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公理、定理、性质、公式)

例如,在“均值不等式”教学中,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际应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

问题1. 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 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打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 (p+q) 2 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问题2. 今有一台天平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其他均精确,有人要用它称量物体的重量,只需把物体放在左、右两个托盘各称一次. 再将称量结果相加后除以2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你认为这种方法对不对?如果不对的话,你能否找到一种用这种天平称量物体的正确方法?

探究过程 对于问题1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大都能归结为比较pq 与( p+q 2 的大小问题,进而利用特殊值法猜想出pq≤ ( p+q 2 )2,即可得 . p2+q2≥2pq

对于问题2可安排一名学生上台讲述;设物体的真实重量为G ,天平两臂长分别为 l1、l2 ,两次称量结果分别为a 、b ,由力距平衡原理,得 l1G=l2 a,l2G=l1 b ,两式相乘得, G2=ab,由问题(1)的结论知 ab≤ ( a+b 2 )2即得 a+b 2 ≥ ab ,从而回答了实际问题. 此时,给出均值不等式的两个定理,已水到渠成,其证明过程完全可由学生完成.

评注: 以上两个应用问题,一个是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一个是物理中的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景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教学案例2.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探究教材内容

在“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教学中选取了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如下趣味性问题:相传古印度国王为了奖励象棋发明者,请发明者提出要求,发明者提出,棋盘共有64格,在第一格放1粒麦子,第二格放2粒麦子第3格放4粒,第4格放8粒,依次下去……只要按此规律,将棋盘的格子放满即可. 国王听后,欣然答应. 问国王能否兑现诺言呢?让学生首先自己猜想,然后通过学习教材内容再回答上述问题,学生兴趣浓厚,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去。

评注 这可是学生自己研究的成果,我想当年的数学家们也许正是这样想、这样做的. 可以说一个好的问题可以营造一个好的情境,从而创造了一种好的研究氛围.

教学案例4.创设新异悬念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如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的教学中,引出抛物线的定义“平面上到一个定点与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抛物线”之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初中已学过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而今定义的抛物线与初中已学过的抛物线从字面上看不一致,他们之间一定有某种内在联系,你能找出这种内在的联系吗?此问题问得新奇,问题的结论是肯定的,而课本有无解释,这自然会引起学生探求的欲望. 教师只要适当点拨:由y=x2 入手,推导出曲线上的动点到某定点和某直线的距离相等,即可导出形如动点p(x,y) 到定点 F(x0,y0)的距离 (x-x 0)2+(y-y0)2 等于动点到直线 l的距离. 大家试试看!学生纷纷动手,教师巡视后可叫一学生板演讲述:x2=yx2+y2=y+y2x2+y2- 1 2 y=y2+ 1 2 y

x2+(y- 1 4 )2=(y+ 1 4 )2 x2+(y- 1 4 )2 =|y+ 1 4 |

它表示平面上动点p(x,y) 到定点 F(0, 1 4 ) 的距离正好等于它到直线Y=- 1 4 的距离,完全符合现在的定义. 这个教学环节对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无疑是非常珍贵的.

总之,恰当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提高课堂效益。但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要做到科学合理,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背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设计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1-102-02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方式的变革、课程评价体系的重建等。它对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素养和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尽快转变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适应新的教学评价方式,有效地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已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迫切要求。新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在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的基础上,把新课程理念有效地转化为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为此,我们结合第一阶段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从分析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入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实施等角度开展针对性的实践探索。通过实践逐步形成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物理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开发相关的课堂教学资源,更好地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供支持。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模式

传统的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灌输,把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不够重视。教学设计过程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这种教学设计的最大优点是教学目标明确、有助于形成知识的系统性,有利于学生较快形成概念,理解有关知识,有助于基本技能的培养。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不利于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具体落实,不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程实施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较独立地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已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一定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这正是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自已认知结构建构的决定者。教师应该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课程的开发者、意义建构的合作者和促进者,是学生的顾问。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方法的选定、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都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必须以学生的感受和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思考和理解为前提来加以实施,以达到学生知识建构的目的。

因此,我们应根据中学物理的教学实际,吸取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合理成分和传统教学设计的优点,对传统教学设计方法和建构主义教学理念进行分析和整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倡导按以下流程进行教学设计:

这种模式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前概念,以及学生的认知过程,围绕中心问题实施教学设计。

二、整合和开发新课程的教学资源

1.利用现代技术开发教学资源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如何将物理现象引入课堂,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发学生对生活、社会、科学的关注与思考,是物理新课程改革的焦点问题。现代技术尤其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无疑为物理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在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模拟和仿真物理实验、研究物理规律上都能起到传统教学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

⑴利用数据采集器采集记录实验数据

利用数据采集器采集记录实验数据,可以更好地展示某些人眼难以观察的物理现象的细微过程,记录人工难以捕捉的瞬间变化的信息,从而为学生建立物理概念、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提供可靠的感性基础。如在“超重与失重”一节的教学中,多数学生存在着“物体超失重情况与运动方向有关”的错误前概念。为帮助学生转变这一错误的观念,教学中我们利用数据采集器配合计算机进行实验探究,展示超重、失重过程力的动态变化过程,并以图像的形式显示整个过程中力的变化,与学生的错误观念形成对比,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我们将一个重量适合的重物挂在力传感器挂钩上,手持力传感器手柄提起力传感器,先保持静止,然后突然向上快速拉动,待静止后,再突然快速向下,同时启动数据采集器采集整个过程中重物对传感器的拉力。这样,数据采集器采集并记录了物体在发生失重、超重的运动过程中,对力传感器的瞬时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及图像,清楚地向学生展现物体运动过程中出现的超重、失重现象。学生利用图像和自身的感受,比较好地得出了结论。

⑵利用数字摄像技术记录生活现象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应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发学生对生活、社会、科学的关注与思考。利用数字摄像技术可以将不便在实验室中完成观察的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搬到课堂。例如,在“超重与失重”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我们通过数字摄像技术,对放于电梯内台秤上所显示的物体超重、失重以及电梯行状态的全过程进行了记录,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了研究问题的兴趣。

⑶利用物理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

中学物理教材中涉及的有些实验,因各种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做,但可通过多媒体仿真实验来完成。例如:对于α粒子散射实验,由于完成该实验需用的实验设备,普通中学实验室不可能提供。教学中,我们利用仿真软件(仿真实验室)设计制作了α粒子散射的仿真实验,向学生展示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实验现象,从而激起学生探究原子结构奥秘的兴趣,积极分析实验现象,猜想、推理原子的结构情况。仿真实验是一种模拟理想物理条件的虚拟实验,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对于辅助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和教学都很有帮助,同时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物理规律、进行实验、尝试创新的工具。

⑷利用多媒体软件模拟演示实验

用 Flash 课件演示的物理模型能把重要的对象以特殊的效果显示出来,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效果,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与重视。用 Flash 动画模拟物理情境和物理实验可以使声、光等可感知的物理现象和电流强度、方向等难以感知的物理对象都形象地表现出来,并且同虚拟的实验操作实现交互、响应、控制,能使学生更容易分析物理现象以及规律。例如,在传感器内容的教学中,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磁继电器的原理,我们首先利用 Flash 课件讲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然后让学生猜测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并用实验来验证猜测的结论。让学生叙述实验中观察到的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然后用 Flash 课件加以演示,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整合利用网络等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物理课程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也为物理课程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如何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如何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相整合,不仅决定于教师个人专业水平,更需要一个内容丰富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资源库的有力支持。开放的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各个物理教学资源网站均有数量不等的视频素材,为新课程教学资源的收集和开发提供了广阔的途径。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课题组各位成员按内容进行分工,对网络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并初步建立了跟各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库,给平时的教学备课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我们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网络资源进行了收集和整合。

⑴视频材料。视频录像表现手法丰富多样,且不受时空的限制,是课堂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教学资源。它的特点是:声、形、色并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学习知识;可以展示各种真实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如宇宙空间的星球运动、物质分子的微观结构等,从而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感知领域,为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既可以将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现象、过程放大并清晰地呈现出来,也可将宏观事物缩小并呈现在屏幕上。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视频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复现一些生活现象(如:惯性现象、反冲运动、超失重、热胀冷缩等力、热、电、光现象);完成一些因教学时间、空间或现实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在课堂上完成的实验(如:静电实验、布朗运动实验等);既可以把微弱的物理现象进行放大(如微小形变等),也可以将稍纵即逝的物理现象(如碰撞过程等)延时拉长、展开,便于学生观察。视频资源的开发主要可通过网络下载、电视节目、各种DVD、VCD影片和自己拍摄等途径收集。

⑵图片资料。物理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图片的使用,通过各种图片传递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呈现物理现象和特征;展示实验过程及研究方法;解释物理现象的成因;图示分析物理过程与原理;展示物理仪器的构造特点及使用方法;体现人文色彩等作用。因此,图片是新课程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图片资源的开发主要可通过网络搜索下载、从各种教材和教辅资料中复印和自己拍摄等途径收集。

⑶文本材料。主要包括:各种版本的物理教材(如“沪科版”、“司南版”和“广东版”等),它们对同一教学内容常有不同的处理,可供教师备课中借鉴;物理教学刊物中的相关文章,其中大多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专家的研究成果,能及时地反映物理教学理论的发展动向,以及物理教学实践的经验成果;优秀的物理教学案例,可供教师依据自已的教学实际改造和利用;科学家传记、科学画报、科学史著作、百科辞典等,从不同方面为物理教学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料,也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课外阅读材料,因此也是不可忽视的文本课程资源。

⑷教学课件。开放的网络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教学课件资源,我们可通过收集大量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课件作为参考,虽然其中有不少课件的质量不高,或有不妥之处,但大多仍具有某些可用的素材,取之仍可为我所用。

三、开发教辅资料和试题库建设

学习物理离不开练习,物理练习是知识与技能运用的一种方式,它既是检验学生物理学习结果的一种手段,又是促使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措施,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学生科学素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阶段。物理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巩固、深化、活化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提高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际问题的能力;体验物理科学知识与方法的价值,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物理练习重在选题,习题质量的好坏是物理练习能否达到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目前市场上教辅用书鱼目混珠、质量低下,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省编资料质量虽然不错,但其要求定位又不能满足重点中学学生的需要。鉴于这样的情况,我们组织资料编写团队,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并结合本校的实际,编写开发教辅资料,逐步建立试题库,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主要有:

⑴一套教辅用书――《高中物理新课程导学导练》,《新课程高中物理题组精编》(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依据《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和《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分六个模块编写。其编写的宗旨是让学生明确新课程各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揭示、提炼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念物理学的科学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各尽所能,都有所提高。

⑵一套课外同步作业。针对各节课的内容,按《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中的各知识点设置题目。题目情景的设置,尽可能联系生活、生产的实际。题目的形式灵活多样,既保留传统的题型,又渗透一些情境化、评价性、实践性等拓展性的习题,注重新课程理念在习题中的渗透。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背景范文第4篇

一、在课题引入时巧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课题引入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怀有强烈的求知欲,才有利于推动一堂课的教学。如何设计情境引入呢?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引入数学。这样不仅易于找到设计所需的素材,又能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如在讲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可虚构如下故事情境引入:“一个穷人到一个富人那里去借钱,富人提出如下条件:在30 天中,富人第一天借给穷人1 万元,第二天借给穷人2万元,以后每天所借的钱数都比前一天多一万,但借钱第一天,穷人还1 分钱,第二天还2 分钱,以后每天所还钱数都是前一天的两倍,30 天后互不相欠。穷人听后怕上当受骗。请同学们帮穷人出个主意好吗?这时全班同学情趣高涨,都跃跃欲试,进入到新课意境。

二、在概念教学时巧设计,加深概念的理解

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虽然能熟练地背诵概念,但理解却十分肤浅,在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时,常常不能清晰地把握内涵、外延,因而不懂得运用。从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看,概念不是抽象的、形式化的,而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并在长期的研究中逐步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思想或思路。因此,在概念讲解时要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设计。

例如,在讲椭圆的定义时,可让全班同学准备一条线,两人分一组动手先做一个圆,再把一定点改为两定点让他们做图。这时有的同学在比比画画,有的同学却画不出来,在皱眉头。一段时间后,请同学到台上画,并让他们对所画的进行讲解。这样椭圆的概念就在他们“玩”中———动手、观察、比较中形成了。教师再也不用枯燥地讲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椭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三、在例题讲解时巧设计,突破知识的重难点

新概念讲解完后,由于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有限,学生在认知上仍有误区。此时例题的设计尤为重要,它不仅要有利于巩固概念,提示概念的实质,而且要有利于揭示一类问题的解题规律,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所以例题设计要有典型性、代表性、思考性。

比如在“排列”一节中可设计这样一道例题:3 名男生,5名女生排成一排照相,请计算:

(1)有多少种站法?

(2)男生必须相邻,有多少种站法?

(3)男生互不相邻,有多少种站法?

(4)男生A 不站排头,女生B 不站排尾,有多少种站法?

(5)男生A 要站在女生B 的左边,有多少种站法?

(6)要再插入两个女生,原来的顺序不变,有多少种站法?

这6 个小问题包含了排列的全部性质,大部分练习都能转化为同类型题,学生掌握了这一题,自然就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四、在课内练习时巧设计,拓展知识点

课堂练习要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课堂知识的重点,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规律的掌握,要避免大量机械模仿性的练习。在题型方面,要难易相宜、深浅互补,有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讲完指数函数后,可让学生马上体验一下指数“爆炸”现象———将白纸对折28 次可达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在折纸的过程中就会慢慢体验到指数“爆炸”等可怕现象,也就能理解古印度国王对国际象棋发明者的奖赏没办法兑现的原理。这样的设计学生不仅掌握了指数,而且也明白了一些社会现象,拓展了知识点的应用。

五、在小结归纳时巧设计,衔接所有知识点

常言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贵在点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好的课堂结尾费时少,收效大,可以使学生对整堂课留下一个完整的清晰的印象;可以使学生把新旧知识有机的串联起来,条例清楚,系统化。所以小结部分的教学设计显得尤其重要。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背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市场需求,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国核心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2年11月,在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之后,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地方经济的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其主要任务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深化,中原地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传统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在人才培养定位上比较模糊,忽视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就业缺乏竞争力,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进行必要的专业设置调整、教学模式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求调整高职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设置。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设置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但最主要的是受区域经济的影响;因此,高职的艺术设计专业设置要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发展为依据,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并且还要考虑到产业的发展前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1.专业设置应满足多层次的市场需求。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里面提出要加快中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这就促使设计艺术人才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现如今,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传统的单一技能应用型人才已不符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求, 为此,在同等学力专业培养计划中设置多层次的学习选择,可以有效解决生员素质差距和市场人才需求不一致的现状。以我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教学中除塑造专业基本能力完整课程体系外,还增加了分层分流和能力拓展的课程群组。一方面可以适应市场设计人才需求的多层次性;另一方面,也为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了选择发展的兴趣空间。

2.专业设置应适应市场不平衡发展的需求。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建设需要专业技能人才,作为与市场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高等职业教育,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的人才,然而设计艺术人才培养也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就国内而言,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特征,不同行业领域的发展也不尽平衡,因此,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要求高职艺术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深入研究当地或临近发达地区的行业特征以及对设计人才需求细分市场,将其作为设计艺术办学的重要依据。另外,在教学培养计划制定中,最大限度增加专业方向的适应性,也能够满足设计人才市场需求的不平衡性。

3.专业设置应体现中原经济的区域特色。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其理位置重要,经济总量大,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因此高职艺术设计的专业设置要体现其区域特色;首先,郑州航空港区和各种专业园区建设,需要大批建筑装潢设计人才;而以往的毕业生由于培养方向的局限性,实践操作技能普遍不高,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高层次的装潢设计人才的需求;其次,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了乡村民俗游、采摘游等旅游项目,但与此相适应的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发和富有文化内涵的景区形象策划极其匮乏,最后,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为了适应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供一个很好的机遇,需要大批平面设计、企业形象策划、媒体动画类的设计人才,这些都为高职艺术设计的专业设置提供了很好的市场支撑。

二、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求调整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以职业为导向的特点,要求培养具有较强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工作协调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复合型技术和管理人材,因此其课程结构的设置应体现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和技能共举等特点。

1.课程结构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体现学科的综合性。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中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各行各业相互渗透交叉发展,传统的单一技能应用型人才已不符合当今的需求,随之而带来的人才结构变化是对高职艺术设计领域大量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形成较为宽广的艺术设计综合知识面,需要把课程内容的实行横向整合,主要是跨专业的整合,即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2.课程结构应强化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列宁曾经说过 :“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 因此,在制定改革方案时,必须认真调查研究,按照专业教育特点,强调专业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着眼于培养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结合中原经济区的具体情况以及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对专业课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强调实用性,通过学生全面、多样、自主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自主性、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等诸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

三、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求强化师资队伍的培养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与课程建设与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与学生未来就业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建设一支符合新世纪高职艺术设计教育需要的 “双师型”与“技能型”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四、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求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发展改革离不开产业、企业的需求导向,为了保证课程设置的有效性,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最终,在实习、实训基地里学生以一个准设计人员的身份进驻实习单位,参与企业工作,亲身参与设计与实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相对集中的实习实训过程中得到锻炼,为将来由学生到设计从业者的转型做好准备,同时为顺利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积累实践经验和作品。

综上所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高速发展的前景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将得到更多的就业机遇和更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会面临更大的就业挑战和更激烈的竞争压力,因此,要求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应当深入思考职业教育内涵,在专业建设中把握科学性、增强预见性、提高灵活性,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泉.对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的问题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

[2]区穗玲.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广东5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广州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