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修复技术规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生态修复技术规范范文第1篇

省县,是国定重点扶贫开发县。长期以来,这里曾干旱连年,一度陷入水土流失、土地瘠薄、生活贫困的恶性循环怪圈。近年来,该县实施“水利水保”工程,通过十几年持续不断的治理,全县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多处。同时还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等工程。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大面积开展生态自我修复工程创造了良好条件,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管护经验及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笔者结合在县水利局工作多年的实践,就水保生态修复工程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县在此项工作中的主要做法:一是深入调查,科学规划:二是全面封禁,狠抓管护。(1)强化预防监管,加强水保行政执法。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查。(2)建立管护责任制。以水保局为核心,建立县、乡、村、社四级监督管护网络,逐级签订监督管护责任制,严格落实监督管护一票否决制。(3)分类管理,重抓实效。切实增强封禁管护的透明度,提高禁管质量。(4)建立技术岗位责任制。(5)明确林权归属,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县把生态修复与林权办证和退耕还林相结合,推行林权预定制,坚持“谁封育,谁受益”的原则。群众参与生态修复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三是植树造林,全面绿化;严格按照“政府组织、群众投劳、招标采购、项目补助、分段承包、统一标准、专人负责、强化管护、加强督查、逗硬奖惩”的原则,将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到山头、到地块。实现了农业生产面积减少不减收。

在工作中,笔者结合实践认为:首先解决好一个矛盾;生态修复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妥善解决好生态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即首先要解决好修复区群众的生活问题、收入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才能确保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改善水土流失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力,促进群众脱贫致富,才能实现小范围高效开发利用、大面积封育保护的目标,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我们主要是通过建设高效基本农田、配套小型水利水保设施等措施改善生产条件,开展庭园水土保持美化生活环境,同时辅以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特色林果、农家民俗旅游、水产养殖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把增收贯穿于生态建设的始终,这样农民基本上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能持续稳定增收。其次重点抓好两个结合;一是生态修复与精品治理相结合。二是生态修复与生态搬迁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态修复区的退耕问题。同时着重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封与用的关系。二是封与牧的关系。饲养牲畜是农民增收的支柱,如何做到既不破坏植被,又能养畜增收,二者同步发展,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偿试。三是封与育的关系。在封禁修复区常年补植种草,并经常采取修枝疏伐、防治病害、浇水施肥、禁牧禁伐、禁止火种进山等抚育防范措施,逐级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普及封山育林、生态农业、植树种草等科普知识,建立技术服务网络,为围封抚育创造良好条件,逐步形成针阔树种混交、养灌草层次搭配、长短结合、多层次优化配置的具有最佳生态功能的林分。四是封与建的关系。大力宣传,严格执行《水保法》、《森林法》等法规,首先对修复区所有生产建设项目进行调查模底、建档立卡、清理整顿,对诸如修路等必不可少的建设项目坚决执行水保方案报告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对采石取土、乱堆乱弃、乱垦滥伐、滥挖中草药等破坏活动一律予以取缔,依法促进全县生态修复工作有序、规范、持续推进,年年出成效。并狠抓建立四种机制。

就贫困山区水保生态修复工程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是认识上的片面性。生态修复的合理实施,确实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具有事半功倍、费省效宏的优点。当前出现了一股生态修复的热潮,生态修复成了人们谈论的时髦热点话题,好像生态建设不搞生态修复就落后了,就不是与时俱进,片面地认为生态修复是一劳永逸的万能措施,不需要坡改梯、坡面水系等工程了,任何水土流失地都可以通过生态修复来治理,以致不实事求是、不因地制宜、不因时施策,出现盲目乐观、急功冒进、重修复轻治理、以修复取代一切其它措施的浮躁心态。对水土流失的严重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够,以致缺乏紧迫感、威机感和责任感。二是措施上的局限性。群众对生态修复的认识不够,简单地把生态修复等同于封禁治理。违背了生态修复的初终,致使生态修复的效果欠佳。三是科研上的薄弱性。但对县一级来说大多不具备设备、技术、人才等条件,监测工作相对滞后,有的监测小区不符合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监测的因子、项目也太单一等,观测数据有偏差,对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影响。三是资金上的不足性。国家对开展生态修复试点的县,每年只有区区3.00105万元的投入,的确是杯水车薪。

应对措施我认为:一是全面理解生态/!/修复的丰富内涵。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大面积恢复植被和改善生态系统,是与时俱进的重大新举措。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水保部门牵头、政府组织、全社会参与、各部门积极配合,多管齐下,各种措施一齐上。二是开展山水田林路园房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的灵魂,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是生态建设的法宝。三是加强生态修复的科研监测工作。生态修复工程试点建设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目的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经验和模式,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开展对生态修复效果的实时监测和科研,认真总结试点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十分必要。四是进一步加大水保机制创新力度。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推行产权确认制,明确治理成果产权归属,项目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因地制宜推行“三制”,引进专业队进行治理,规范和强化项目管理。形成了一套治理有权、管护有责、开发有利、产权清晰的治理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使水土保持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形成治理主体多元化、投入来源多样化、资源开发产业化,多渠道、多层次投资治理水土流失和全社会办 水保的新格局。

生态修复技术规范范文第2篇

1 小水电开发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湖南省大小河流5340多条,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570万千瓦。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为湖南农村解决电力缺乏、增加收入与就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小水电主要分布在山区的小流域内,数量多、规模小、施工技术相对落后且管理上不够重视,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的同时,人为的开发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对流域的自然环境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小水电破坏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在基建施工中造成大量的弃土、弃石等弃渣,由于工程措施不到位,在施工与运行中,流失情况严重,弃渣直接进入河道,淤积抬高河床,相应抬高洪水位,影响河道的行洪能力,并影响主体项目施工和两岸农业生产。

近几年,小水电“大开发”引发的生态危机,已引起国内有关部门和专家注意,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与管理办法。但在工程措施方面,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解决办法和措施不够具体和深入。因此,根据小水电开发建设的位置,尤其是弃渣场的地形特点,提出设置适宜的拦渣工程与生态保护工程。从工程措施方面探索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建设环境友好型小水电,彻底解决小水电引发的生态危机,富民增收于生态建设之中,尤显必要。

2 拦渣工程实施条件

小水电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一般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水电站输水系统,发电、变电和配电厂房等,工程枢纽建筑物较多;同时小水电工程大都位于山高、坡陡、水流急、河道比降大的河流上,工程弃渣难于堆放,因此水电工程有别于其它建设工程。科学合理地选择拦渣工程是小水电建设项目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的重点和难点。

小水电建设项目拦渣工程主要包括拦渣坝、挡渣墙、挡渣堤等型式,拦渣工程的实施应该遵循《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33-2008)》,综合考虑工程所处地形、地质和水文汇水面积、施工条件、弃渣量大小等各种因素,因地之宜,采取合适型式。

(1)拦渣坝

在山区修建水电站,经常需要清基、削坡等,工程弃渣量较大,除一部分可以利用外,大部分将作为废渣弃掉。山区弃渣场的场址可建在山谷、冲沟和河漫滩等位置,在具体确定山区水电建设项目弃渣场址时,需综合考虑工程所处地形、地质和水文汇水面积、施工条件、弃渣量大小等各种因素。为了避免就地堆放工程弃渣造成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一般就近选择合适的天然沟道做弃渣场。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在沟道中堆置弃土、弃石、弃渣、尾矿时,必须修建拦渣坝(尾矿库)。

(2)拦渣堤

水电站修建在河谷川道区时,如果河谷两岸的山体陡峭,沟道比降较大,那么在建设项目附近,一般难以选择到理想的工程弃渣场场址,为了节省运渣堆放的成本,往往就近在河道宽浅、非顶冲段及治导线以外的滩地或阶地上顺流平行堆置弃渣。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弃土、弃石等弃渣堆置于河(沟)道旁边时,必须按防洪治导线布置拦渣堤。拦渣堤具有防洪要求时,应结合防洪堤进行布置。

(3)挡渣墙

挡渣墙主要用来支撑边坡并保持±体稳定。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弃土、弃石、弃渣等堆置物易发生垮塌,当堆置在坡顶及斜坡面时,必须修建挡渣墙。为了降低挡渣墙的高度与减轻对沟道行洪的影响,挡渣墙需建在紧靠弃渣及相对高度较高的坡面上。

3 拦渣工程实施方案

3.1 拦渣坝

(1)坝址选择

首先坝址应选择工程量小,库容大,河(沟)床狭窄,并有足够的库容拦当洪水、泥沙和废弃物;两岸地质地貌条件适合布置溢洪道、放水设施和施工场地;同时坝基地质构造稳定,土质坚硬,宜为新鲜岩石或紧密的土基,无断层破碎带,无地下水出露。坝址

附近筑坝材料充足,且采运容易,水源条件能满足施工要求。

(2)防洪标准的确定

比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水电站建设项目拦渣坝规模也可分为5个等级,防洪标准按照《防洪标准》(gb50201-1994)中表4.0.5的规定选择确定。沟道中的拦渣坝防洪标准同样应该符合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的规定。如果拦渣坝一旦失事会对下游的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等设施造成严重危害时,应比规定确定的防洪标准提高一等或二等。对于特别重要的拦渣坝,除采用ⅰ等的最高防洪标准外,还应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

(3)坝型选择

坝型分为碾压式土石坝、水坠坝、浆砌石坝等形式。选择坝型时,应充分考虑坝址区地形、地质、水文、施工、运行等条件,以及弃渣量大小等各种因素,综合分析加以确定。

山区小水电建设项目坝址地一般坝基地质构造稳定,土质坚硬,宜选择浆砌石坝。

3.2 拦渣堤

(1)堤址选择

拦渣堤要少占河床的面积,尽量修在河道宽浅处,堤线走向力求平顺,各堤段用平缓曲线相连接。堤线走向也要顺应与河势,与大洪水的主流线基本平行。注意不要在河流凹岸侧修建。

(2)防洪标准的确定

拦渣堤在满足拦渣要求的同时,还需满足防洪要求。因此拦渣堤的防洪标准应与堤防工程一致,设计标准与其相应的河本文由收集整理道防洪标准相对应。根据防护对象的重要程度和受灾后损失的大小,以及江河流域规划或流域防洪规划的要求分析确定相应等级。

(3)堤型选择

拦渣堤可分为沟岸拦渣堤、河岸拦渣堤等。根据拦渣堤的防洪、拦渣功能,拦渣堤要具有抗冲刷、稳定边坡的作用。可采用浆砌石、混凝土、钢筋石笼、钢筋石笼加干砌石护坡等型式。为满足防洪与拦渣的双重要求,确定堤顶高程时,必须选取两者中的最大值。

3.3 挡渣墙

(1)墙址及走向选择

挡渣墙主要用来保持土体稳定,当弃土、弃石、弃渣等堆置物易发生滑塌或堆置在坡顶及斜坡面时,必须修建挡渣墙。挡渣墙应沿弃土、弃石、弃渣坡脚,紧靠堆置物布置或布置在相对高度较高的坡面上,有效降低拦渣墙高度及其对沟道行洪的影响。为避免挡(下转第21页)(上接第15页)渣墙地基不均匀沉陷引起墙基和墙体断裂等型式的变形,挡渣墙沿线地基宜为新鲜不易风化的岩土或密实土层,地基土层中的含水量和密度应均匀单一。挡渣墙的长度应与水流方向一致,要避免截断沟谷和水流,否则需修建排水建筑物。

(2)墙型选择

山区小水电建设项目可采用重力式、悬臂式、扶臂式和加筋式等型式的挡渣墙。按照经济、安全与施工便捷兼顾的原则,一般采用浆砌石重力式挡渣墙。浆砌石重力式挡渣墙尤其适用于地基土质较好、且墙高小于6m的情况。

浆砌石重力式挡渣墙,由墙背、墙面、墙顶、护栏等组成,依靠自重与基底摩擦力维持墙身的稳定。断面尺寸首先根据堆渣场地形、拦渣量及渣体高度、弃渣岩性、建筑材料等,初步拟定,然后通过验算抗滑、抗倾覆和地基承载力稳定后,最终确定。挡渣墙必须进行抗滑、抗倾覆、地基承载力等稳定性分析,其安全系数分别采用1.3、1.5、1.2。挡渣墙的设计与施工参照《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进行。

(3)渣体上方与墙后排水处理

小水电开发工程挡渣墙上部来洪量一般较小,坡面径流或洪水对渣体及挡渣墙冲刷较轻,可采取排洪渠、暗管、导洪堤等排洪工程将洪水排泄至挡渣墙下游。为有效降低挡渣墙内侧水位,减小墙身水压力,增加墙体稳定性,在墙后设排水孔等排水设施,其孔距、排距均为2~3m,孔径50~l00mm。排水孔出口应高于墙前水位。排水孔的设计按照《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i379-2007进行。

3.4 生态修复

小水电开发工程完工后,及时在周边和河道两岸种植一些树冠相对较大的树木或灌木,使项目周边和河道两岸逐步形成林带,通过树木的根须与地面灌木构成土壤生物生态系统,争强地面径流的过滤作用、降低径流系数,减少对河道的冲刷,修复河流生态。

生态修复技术规范范文第3篇

受滑坡堆积体溃决影响,易贡湖湖区水面大量萎缩,湖区土地沙化、湿地系统退化、水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采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法,依据易贡湖溃决前后的卫片解译成果,对易贡湖溃决前后湖区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演替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湖区生态环境逐年变差,逆向演替加速。为遏制易贡湖溃生态环境逆向演替趋势,初步提出了在湖口筑坝的工程措施,以抬高湖水位,恢复易贡湖生态,推动湖区生态系统正向演替。

关键词: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指数;生态恢复措施;易贡湖;

泥石流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是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发生后,生态环境遭到极为严重破坏。灾难后的生态环境演变也存在两种趋势,一种是进一步恶化,一种是正向演替,但历时漫长。研究泥石流灾难后灾区的生态环境演变,提出并实施相应的辅助措施,推动生态环境正向演替,对人类构建现代生态文明,营造绿色家园,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试就易贡湖生态环境演替问题进行探讨。

1湖区概况

易贡湖位于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境内、易贡藏布干流下游段,下距G318交通咽喉通麦大桥约25km。湖区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是易贡茶叶和易贡辣椒的唯一产区。大约1900年藏历7月间,易贡藏布左岸扎木弄沟发生大型泥石流堵塞易贡藏布形成易贡堰塞湖。经过100a的演变,易贡湖已形成约22km2的水面,湖中云雾游荡、雪山倒影,湖滩平原水鸟飞翔,湖周果林茂密、茶园垅垅,成为“人间仙境”。2000年4月,易贡湖左岸的扎木弄沟再次发生特大型泥石流堵塞易贡湖口,导致湖水位急剧暴涨,6月11日易贡湖滑坡堆积体溃决,湖水下泄造成湖口河道下切,湖内水位急剧下降,水面大量萎缩,导致枯季湖底,仅存狭窄河道。目前,湖区土地沙化、湿地系统退化、水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易贡茶叶也失去了以前的口感,旅游发展受困,经济发展受限。

2易贡湖溃决前后环境状况分析

生态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包括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生态系统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动态平衡系统,它一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超过了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来比较稳定的状态时,其结构和功能将遭到破坏,物质和能量输出输入无法平衡,必将造成生态失调,甚至造成生态灾难。目前,区域环境状况分析一般是采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法进行综合评价,利用综合指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状态。易贡湖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依据的是1999年7月(易贡湖溃决前)和2013年7月(易贡湖溃决后)的湖区卫片解译成果,主要从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等方面对易贡湖溃决前后湖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易贡湖湖区生态环境变差的缘由。

2.1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易贡湖溃决后,湖区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变化,溃决前后各类土地拼块数量以及面积的变化情况见表1和图1。通过对湖区土地利用格局对比分析发现,2000年易贡湖溃决后,湖区林地、水域等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林地面积减少了141.55hm2,水域面积减少较多,达1414.95hm2,比溃决前减少了约43.5%。

2.2湖区生态环境变化分析

2.2.1生态环境状态指数计算采用国家环境保护部2015年3月13日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稿)》(HJ192-2015)提供的方法,依据易贡湖1999年和2013年湖区卫片的解译成果,对湖区(面积170.49km2)的生态环境状态指数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指标包括生物丰富度指数、植被覆盖度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胁迫指数、污染负荷指数5个;各归一化系数均采用全国归一化系数标准(归一化系数=100/A最大值,A最大值指某指数归一化处理前的最大值)。生态环境状态指数计算公式为EI=0.35×生物丰度指数+0.25×植被覆盖指数+0.15×水网密度指数+0.15×(100-土地协迫指数)+0.10×(100-污染负荷指数)+环境限制指数(1)式中,生物丰度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生境质量指数)/2。生物多样性指数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623-2011)评定。生境质量指数=Abio×(0.35×林地+0.21×草地+0.28×水域湿地+0.11×耕地+0.04×建设用地+0.01×未利用地)/区域面积;Abio参考值取511.2642131067;植被覆盖指数=Aveg×(0.5×林地面积+0.3×草地面积+0.2×农田面积)/区域面积;水网密度指数=(Ariv×河流长度/区域面积+Alak×湖库(近海)面积/区域面积+Ares×水资源量/区域面积)/3;土地胁迫指数=Aero×(0.4×重度侵蚀面积+0.2×中度侵蚀面积+0.2×建设用地面积+0.2×其他土地胁迫)/区域面积;污染负荷指数=0.20×ACOD×COD排放量/区域年降雨总量+0.2×ANH3×氨氮排放量/区域年降雨总量+0.20×ASO2×SO2排放量/区域面积+0.10×AYFC×烟(粉)尘排放量/区域面积+0.20×ANOX×氨氮化物排放量/区域面积+0.10×Asol×固废物丢弃量/区域面积。经计算,易贡湖溃决前后湖区生态环境指数分别为65.79和58.23。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

2.2.2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判断《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稿)》(HJ/T192-2015)按照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将生态环境分为5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生态环境状况评判标准见表3。000年溃决前,易贡湖湖区的生态环境指数为65.79,生态环境状况为良,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适合人类生存。2000年溃决后,湖区的生态环境指数为58.23,生态环境状况仍然为良,但是生态环境质量相比溃决前已明显变差。

2.2.3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分析《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稿)》(HJ/T192-2015)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与基准值的变化情况,将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幅度分为4级,即无明显变化、略有变化(好或差)、明显变化(好或差)、显著变化(好或差)。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分级见表4。2000年溃决前后易贡湖湖区生态环境指数由65.79减小到58.23,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ΔEI为-7.56。由此可知,易贡湖溃决后,湖区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变差。

3溃决前后湖区生态环境演替分析

依据易贡湖溃决前的1987,1992年和溃决后的2004,2013年湖区遥感卫片的解译成果,通过计算,1987,1992年湖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分别为67.04和66.45,生态环境为“良”,生态环境指数变化ΔEI为-0.59,属于“无明显变化”,说明该湖溃决前湖区生态环境无明显变化;2004,2013年湖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分别为60.64和58.23,生态环境为“良”,但生态环境指数变化ΔEI为-2.4,属于“略有变化”,说明湖区生态环境状况逐年变差,逆向演替加速。

4工程措施

易贡湖溃决前后湖区生态环境演替分析说明,溃决前,湖区生态环境演替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溃决后则为逆向演替,并有加速趋势,湖区生态自然修复难以实现。为防止湖区生态环境进一步遭受破坏,需采用必要的工程治理措施和生态环境修复措施,以恢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及稳定性,提高湖区生态环境质量,维持湖区生态系统正向演替。为保障易贡湖湖区生态环境正向演替,初步研究拟在易贡湖口修建拦河坝抬高易贡湖水位至2212m,形成湖长15km,湖宽1.8km,最大水深22m,湖面20km2,库容约1.1亿m3的水体,恢复易贡湖2000年溃决前良好的生态环境。挡水建筑物采用混合坝,主河床布置混凝土滚水坝,右岸布置土石坝,之间布置连接段。大坝坝顶高程2218.00m,滚水坝堰顶高程2211.20m,最大坝高21.5m。大坝上游设置长15m、厚1m的混凝土铺盖,下游设置下挖式消力池,长16m,厚1m。河床右岸布置砂砾石坝,坝顶高程2218.00m,坝顶宽5m,坝体上游面设置土工膜防渗,底部接防渗墙。工程实施后,易贡湖水面将增加至20km2,接近于2000年易贡湖溃决前湖面面积,可改变湖区现有土地利用结构,增加湖泊水环境容量,扩大水生生物生存空间,改善湖区小气候,遏制湖区生态系统逆向演替,提高湖区生态环境质量。

5结论

通过在当贡湖口修建拦河坝抬高易贡湖水位,扩大湖区水面,可基本遏制湖底土地和区域土地沙化,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易贡湖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湖泊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障湖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维持湖区生态系统正向演替。

参考文献:

[1]HJ192-2015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S].

[2]HJ623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S].

[3]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

[4]木轨,杨勇.易贡湖的消亡与重生[J].人文地理,2005,(3).

[5]张文敬,杨生成.百年沧桑易贡湖[J].大自然探索,2001,(3).

[6]杨兴坤,李海东.泥石流灾害的工程预防措施[J].中国水利,2014,(10).

[7]沈万斌,尚颖.长白山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J].环境保护科学,2011,(2).

生态修复技术规范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生态文明;作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030

1 水土保持对生态建设的作用

1.1 调节水文循环,优化水资源合理配置

水土保持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工作可以通过建立微地形、扩大地面绿化面积等方式来改变地表径流的运动形式,保持并增加土壤中水分的渗透率,进而调解地表径流,优化水资源配置。与此同时,水土保持工程可以削减汛期河流的洪峰,增强抗洪能力;在枯水期可以通过蓄水的方式,为径流补充水源,降低汛期与枯水期年际静流之间的变化落差。

1.2 减少水土流失,修复水生态系统

水土保持工程通过对工程学原理治理山区、丘陵、风沙区的水土流失。可以通过林草拦截以及水源蓄养的方式来修复水资源的存储空间,降低地表径流对地表泥沙的冲刷,进而起到了减弱泥沙洗刷入河的问题。

1.3 疏通河道,延长水利设施使用寿命

水土保持工程有效降低了地表土壤的面积,林草拦截减弱了地表径流的泥沙流失,削弱了水对地表表层土壤的侵蚀。水库、河道中泥沙减少之后,水库的库容量就会增加,进而提高了水利设施的防洪抗灾能力,延长了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

1.4 水土保持有利于改善水体的质量

种植大量的植被可以回复生态环境,植被不仅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还可以保持土壤,防土壤中的一些物质流入河道,进而改善了水体质量。

2 目前水土保持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法律和技术支撑

现阶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并未明确有关城市水土保持的内容,导致水土保持工作缺少了法律的依托,使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成了纸上谈兵。与此同时,水土保持还缺乏相关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以及设计参数等明确规定,现有的技术基本都是针对一些山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但是山区的坡面地面、沟道等与城市差别很大,不能按照现行的技术规范进行治理。此外,一些技术在水土保持规范中无法找到相关的设计依据。例如,城市小区的雨水收集系统需要在城市建设的相关规范制度中找寻到设计的依据,而滞后的技术规范和法律规定严重阻碍了城市水土保持的发展。

2.2 水土保持技术设备陈旧

作为一项生态保护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建设单位对于水土保持技术的创新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资金投入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少,导致了水土保持技术施工设备非常落后,根本就无法保障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检测及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对于弃土石、渣并未好好利用,进而加大了弃渣防治的费用,导致整个工程的成本投入增加。此外,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差、技术标准低等缘由造成了工程建设项目预算环节往往被建设单位忽视,以至于对水土保持技术的资金投入不足,甚至是将整个资金投入的重点只放在了主体项目上,进而造成技术人员无法有效落实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

2.3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落后

就目前来说,水土保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与监测单位之间未做到实时有效沟通,缺乏专业的监测技术人员,导致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不到位,时常出现水土保持工程的报价低,技术管理程序不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水土保持施工的质量。与此同时,检测部门对其监测技术的宣传不到位,导致部分技术人员忽视“三同时”制度,社会公众对于水土保持技术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工程呈现随意性,进而造成工期延误、水土保持设备遭到破坏等现象。

2.4 资金短缺

相对来说,城市水土保持工程要比山区的投入资金更大,而且其准备更高。例如,在栽树绿化方面,树种的确定两者所需考虑的因素完全不同。山区坡面治理需考虑的是树木的存活率及保存率,在选择的时候可以依照“优先选用本地树种”的原则,而且要尽量选择一些树龄比较小的苗木进行种植。城市种植则截然不同,后者需要考虑的则是绿化的效果,苗木的选择往往会是一些奇异性及观赏性强的树种,同时为了快速出效果,在选择树种的时候往往会挑选一些树龄比较大的。两者对比发现,后者的投资明显要比前者高出很多,其他工程亦然。此外,依照目前水土保持工作的资金使用政策,社会群众投入劳动可以将其折合为资金算入总投资项目中。一般城市水土保持建设是不涉及群众的,参与的皆是城市居民。当然,城市居民是不会投工或者投劳,此时便需要政府拿钱来做补贴。但是一些政府部门财力有限,通常是拿不出这些钱的,这也是城市水土保持资金投入不足的原因之一。

3 水土保持的对策分析

3.1 加强制度建设

对水土流失现象的调查是制度建立的基础,水利行政部门必须要快速、全面的掌握水土流失情况,在保留群众知情权、监督权的基础之上,组织开展科学有效地调查工作,调查内容包括对本行政区域内现实水土流失面积、危害、类型、分布情况、变化趋势等方面。水利主管部门需依据水土流失的特点,制定涉及保护、治理、监督执法、规划等多方面的制度规定。要对现行的制度进行完善,执法人员必须做到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配套法规制度。将市县两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办法当作依据,修订完善配套法规,切实有效地落实《实施办法》,开创水土保持建设新局面;制定水利规划及监测制度,做好相关项目储备工作,并对典型治理模式进行调研分析,建设水土保持监测站,将其归入财政预算范围内。

3.2 强化水土保持工程管理流程中各个环节的法律地位

法律法规的制定可以对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起到强制管理的作用。对于工程中不履行规定的行为依照法律进行制约惩罚,这样做可以确保水土保持工程工作更加主动。在我国的相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中,应增设关于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相关条款。针对应该履行职责的相关管理机构给予明确的规定,防止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导致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出现问题。

3.3 加强能力培养

对于水土保持能力的培养工作主要指的是党员干部。要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明确高治理的思想意识,将水土保持工作做到实处,不断推进治理机制的实施,开创水土保持新局面;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作为重点项目,加强预防监督工作,严格控制人为的水土流失。不断推进清洁河流工作,完善城乡生态水环境建设。与此同时,还需加强对水土流失补偿费的征收工作,对资金做到有效把控,将其全部用于水土保持项目中,切实发挥生态补偿效益;水土保持工作必须要明确责任,对于不同级别的水管部分,特别是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必须要充分加强水土保持机构的完善,实现水利工作实时监测、综合治理。此外,林业、交通、能源部门也应该做到积极配合沟通,支持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切实做好预防工作。

3.4 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政府应增大水土保持工程的资金投入力度,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来引导民间资本加入到城市水土保持工程中;需对相关部门的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并将资金做打捆使用,这样做可以促进资金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益;相关部门需坚持“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对于破坏水土保持设施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

4 结束语

水土保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对改善水资源循环,优化水资源配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必须加强民众及相关机构的水土保持意识,并加强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积极引进新技术,提高水土保持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佳,孔令法,王启猛.水土保持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专栏,2014,(2):20-21.

[2] 刘火华,熊代顶.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水土保持探索[J].学术,2014,

生态修复技术规范范文第5篇

关键词:暴雨;警示信息;解读;天气信息

生态环境治理是世界关注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存在面积大、成因复杂、危害严重等特点,当前我国水土流失仍然十分严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十分突出,水土流失区仍将面临巨大的压力,水土保持不仅关系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国家的战略任务将需要五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去完成。笔者通过阅览和分析水土保持相关标准规范和专家论文。根据设计原理和技术原理。结合勘察设计经验。提出把筋体材料应用到治理生态环境中的理论(设想)。在材料上更新和替换,能更好的为生物治理打造成长环境,加速生态环境的自然修复,提高治理工程的质量和速度。

1 筋体材料概念界定。

什么是筋体材料?它是运用槽隼结构原理、结构力学原理,使用高科技复合材料或合理应用材料,打造的结构型材,它具备优化组合造型,快捷的安装方式,穿插链接的增强结构的特点,。在构件上分筋骨/链接件/支撑件和面体。从材料取材上分它可分筋骨、面体两方面取材。筋骨取材分单质材料和复合材料。单质材料是指以一种材质制作的筋骨(例:钢纤维材料、砼结构材料),复合材料是以合成树脂、硅酸盐等为基材,以高性能纤维或适用纤维(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岩棉等)为增强材料,以硅酸盐、泡沫砼、滑石粉、木粉、粉煤灰微珠、植物纤维等为填充料,具体实型根据具体技术指标选择配置。再加以分类,制定规格。支撑件表现形态为多边形体和球型体、拉杆(锚栓)。支撑体的多边形体设置在框架边缘部位,起到承载力和分解力作用,球型体大多设置在框架中部空间部位,起到转载力和分解力的作用。拉杆(锚栓)起到加固和链接作用。面体材料特性有分钢性材质和柔性材质的特点。它起到加固结构和整合外形的作用。面体取材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的栅格和网格布;改性塑料、植物纤维等栅格和网格布;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金属材料。

2 筋骨材料在环境治理上应用的意义和发展。

2.1 在治理生态环境上,前人在积累大量科学数据和总结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撰写出很全面治理生态环境相关标准规范。筋骨材料依据相应标准规范的原理和案例。提出了通过更新或替换具体应用部位的应用材料来提高治理、管理的效益。为(填补)完善相关标准规范提供新的内容。(具体内容在相关章节详细论述)通过筋体材料的的应用,可以对实际地形进行矢量规划。根据实际地形的复杂程度,内、外营力对该地形环境产生影响的科学数据,再运用筋体材料来设计治理具体地形的实型框架体系(含抗击和平衡各种营力的科学分析计算公式)。按施工流程,工程材料、机械设备、人力投入相互配合,完成具体项目工程,达到治理效果。并可以三维软件建造筋体材料各种构件及组合模型,输入相关信息参数,(筋体材料材质;风、水的流向、动能;土壤结构及冻胀、暴晒和风化影响的土壤)观察具体工程现状地形实际情况动态模拟。用观察到治理前后;在各种营力影响下产生的效果及施工流程、管理措施等来加以说明。实型框架体系又可为生物治理打造良好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加快自然生态修复速度。

2.2 筋体材料在治理沟壑发挥的作用。

2.2.1 沟头防护工程、谷坊防护工程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国北方(西北、东北、华北)高塬区、丘陵区、漫岗区和土石山区。

2.2.2沟头防护工程治理分蓄水型沟头防护和排水型沟头防护。

2.2.2.1 蓄水型沟头防护:

a围埂式防护:根据来水量、围埂断面与位置要求,本材料可设计围埂框架体系并且可以快速形成围埂框架。密实填充土壤等填充材料,(减少分层夯实碾压土壤工序)结合面体材料。起到拦截来水作用,防止坡面径流进入沟道。坡面植草,埂外种植合适树种,加强土质结构。形成综合生物治理防护体系。修复自然生态环境,

b围埂蓄水池式防护。除设置栏蓄来水的池塘外,原理同上。

2.2.2.2 排水型沟头防护:

跌水式防护:是由陡坡(单层或多级跌水)、消力池、溢流坝、出口海漫组成。跌水是减小地势比降,缓解水流动能设施。本材料可在各级阶口处设置拦网即可起到消能作用,有可拦截水流中的土壤,起到淤地坝的作用。

悬臂式防护:是由引水渠、挑流槽、支架及消能设施组成。

运用筋骨材料构件可以形成多层框架防护体系。完成引水渠、挑流槽、支架及消能设施的功能。它的造型和支撑功能可以使这些工序“[1]挑流槽应置于沟头上地面处,先挖开地面,深0.3m~0.4m,长宽各约1.0m,埋水泥板,将挑流槽固定在板上,再用土压实,并用数根木桩铆固在土中,保证其牢固。水泥桩等下部扎根处,应铺设浆砌料石,石上开孔,将桩下部插于孔中,加以固定,扎根处应保证不因雨水冲蚀而摇动。浆砌块石应作好清基。座底(0.8m×0.8m)~(1.0m×1.0m),逐层向上缩小。消能设备(筐内装石或铅丝笼装石)应先向下挖深0.8m--l.0m.然后放进筐石。消能设施应与沟道内植物和谷坊设施结合利用,不应产生破坏”相对优化。

2.2.3 谷坊防护工程治理,[1]谷坊工程应修建在沟底比降较大(5%~10%或更大)、沟底下切剧烈发展的沟段。其主要任务是巩固并抬高沟床,制止沟底下切,同时,也稳定沟坡、制止沟岸扩张(沟坡崩塌、滑塌、泻溜等)

2.2.3.1 根据土谷坊;石谷坊;植物谷坊设计及施工原理.运用筋体材料造型结构特性。可根据具体地形按设计编制谷坊实体框架体系,它是谷坊;石谷坊;植物谷坊的复合体所以可以通用。填充物可为土、石、砾砂、植物等。密室填充后,可坡面植草,加固坡面因为它具有矢量化特点,在施工时有标准的参考和约束。合理规划溢洪口。完善谷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