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服装设计的产品与服务

服装设计的产品与服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装设计的产品与服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服装设计的产品与服务

服装设计的产品与服务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验经济;体验设计;服装设计

截止到2015年10月25日,使用百度搜索“体验设计”,有24,300,000条相关结果。而同我们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服装设计的搜索结果是3,070,000。动漫设计的搜索结果是1,830,000。工业设计的搜索结果是2,370,000。环境设计搜索结果是389,000。室内设计搜索结果是4,920,000。网站设计搜索结果是20,800,000。平面设计搜索结果是100,000,000。从这个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体验设计”的热度,为什么这个看似没有明确产品的设计会有如此的高频率的搜索热度呢?因为“体验”本身就是产品,而是这种产品相对特殊,是将人内在的情感需要转化为市场的需求。

一、体验经济及附属产品体验式设计

体验是一个具有情感维度的词,它的出发点,核心和归宿都是具有情感的,这种情感是在商业模式的转变下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体验经济以消费者感受为出发点,塑造良好的感官体验,丰富消费行为,并为商品找到新的消费价值与空间。由于经济发展的变化,人们的个性化消费欲望不断加强,而个性消费市场难以得到彻底的满足,企业把注意力转移到能够为其提供价值的新经济模式—体验经济。现阶段欧美发达国家在完备的服务型经济基础上,正在向更人性化的体验经济另一拓展。体验经济被称为第四经济形态,在农业、工业和服务经济形态后,是从生活与情境出发点的具有情感因素的商业模式。这种依靠情感因素为卖点体验开始被各行各业所重视。是商业模式的演变,是服务经济的更高层次,是以创造多元个性化生活及商业体验获得利润的。我国首次对这种形态提出讨论是在2002年9月在沈阳召开的“国际工艺设计讨论会”上,提出“体验经济”和“体验设计”,这种通过情感带来的消费变化,开始被各行各业所重视。设计本身是一个创新的活动,又是一种体验,设计师要体验潮流资讯,体验材料材质、体验生活经验等。通过设计的互动,消费者感受体验设计,设计师感受销售者,在设计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二、体验经济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对服装设计过程的参与度及消费过程的需求在不断提升。消费者更希望从中难忘的愉悦的感受,以及服装所传递出的个性化表现。体验经济更重视消费者的情感体验与参与性,比较其他经济形态而言,体验经济对于服装设计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以设计师和潮流资讯为主导的设计方式很难满足体验经济这种更为人性化的经济模。消费者在选择服装的时候主要从服装的显性因素如:造型、色彩、款式因素考虑,而体验设计要求设计师从更专业的角度,考虑消费者心理需求、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设计师以消费者的感受设计过程的结构、材质、工艺等专业过程,理解设计所包含的情感与商业价值。重视消费者潜在感受、注重消费过程的互动性心理愉悦和自我满足感受。体验经济下的服装设计,体验消费心理,开发消费者潜在需求,提升情感消费比重。因此,在体验经济时代下,就如何关注和打造服装消费者认同的独特体验并引导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共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体验式服装设计及研究意义

服装行业的利润是通过创造区别于“同制化”产品的来获得的,在体验经济时代关注消费者的情感体验来进行设计开发是对设计师必然要求。研究服装设计、工艺等因素外,“消费需求”,“消费环境的合理性”,注重消费者参与互动,体验式服装设计的本质就是研究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潜在需求,在设计因素的基础更为人性化更满足消费者需求是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国内服装设计产生路线多数为,第一步进行市场调研收集国外流行资讯和相同类别产品的比较,第二步是根据较为多数是设计师的经验进行信息整合,最后才在成品的基础上才去关注消费者的体验设计。而国外知名的国际品牌在设计之初,消费者的情感体验是最先考虑因素。这种体验式服装设计理念并不是意味着将现有理念全部,而是在现有的理念的基础上将情感体验作为设计的重要目标,侧重的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发现和探索,了解消费者感受挖掘消费者需求从而不断用服装这一特殊的词汇来诠释自己的感悟。体验式服装的研究意义: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人”是服装的最终使用者,对“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追求,才能做出更为人所服务的设计。在设计时,突出消费者的感性价值,将消费者的内在需求并转换为现实。其次,从企业利益出发,相当一部分服装设计还是以借鉴国外时尚资讯。对消费者的关注度欠缺,如感觉、行为、习惯等方面来触动消费者,用无形的服务创造出另消费者难以忘怀的感受设计,提高了消费者和服装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再次,从社会角度出发,提高服饰文化的影响。中国服装设计起步相比欧美起步较晚,还有待发展。但是服装行业的要求与标准在国际上应该是相通的,以消费者为中心设计,全程高品质为顾客服务,强调专属性和个性化,注重消费者参与。消费者的体验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是一种文化,以“消费者的感受”为服装发展的关键,创造生动的体验文化,与消费者进行良性互动。这种让消费者参与其中的体验设计并不是将否定现有的设计理念,是服装文化的一种升华。通过适当的设计,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得到高质量的产品,享受有品质的服务,获得生理的满足等需求,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将会收获一段难忘的经历和独特的体验,并且这段难忘的经历和独特的体验会转化为美好且深刻的回忆。综上所述,在体验经济模式,服装设计通过情感体验带给消费者享受和愉悦的消费过程,体验式服装设计为服装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服装设计在体验过程中赋予了更多的情感体验,也会提高服装设计的文化价值和情感互动。

作者:孙曾钰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

参考文献

[1]覃京燕.体验经济下的交互式体验设计[J].包装工程,2007,(10):200-201.

服装设计的产品与服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服装设计;艺术风格;品牌文化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服装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相关工作者纷纷尝试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设计个性化的服装。在这种形势下,笔者用这篇文章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技术参考。

1服装设计艺术风格与品牌文化概述

1.1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指的是艺术家以及艺术组织在艺术活动中体现出的格调、气派以及艺术风貌等,艺术风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能够充分体现出艺术家的创作特点,将艺术家的情感与艺术作品的内容、思想与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艺术作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作品是否具有艺术风格,艺术家如果能创作出具有艺术风格的艺术作品,则代表着艺术家已经走向了成熟。就服装设计来说,强化服装品牌的影响力需要借助服装设计的艺术风格,简单地说,艺术风格能够整合服装品牌的理念、文化以及艺术格调,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服装的艺术风格,深入了解服装品牌的文化特点。

1.2品牌文化

品牌文化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审美理念、价值理念以及经营理念。品牌文化并不是一种商品,它是商品自身具有的无形财产,如产品的人文精神、产品的文化背景等内容。品牌文化与商品的质量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品牌文化能够间接地体现出商品质量的优劣;品牌文化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服务,因为品牌文化是由服务的理念与艺术两部分组成的,包含的内容更广泛,其价值比单纯的服务高了一个等级;品牌文化更不是一种营销策略,它是为商品的经营理念、经营方法、经营计划等提供交流平台的媒介,能够有效提高商品品牌在经济市场中的知名度。企业的知名度、商标、商品质量、消费者反馈、技术服务以及商品的营销策略都是品牌文化的具体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经济观念也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传统经济观念的标准是行政权威,而现阶段经济观念的标准是品牌文化。优秀的品牌文化,就如同夜空中闪闪发亮的星星,虽然每颗星星的亮度不同,但它们依旧发光发热,照亮了浩瀚夜空。总而言之,品牌文化属于无形元素的一种,它能够体现出商品的灵魂、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2服装设计艺术风格与品牌文化内涵的探讨

2.1服装设计艺术风格与品牌文化的关系分析

著名的想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思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风格就是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风格并不是指单纯的商品。设计师在设计服装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规律,用一种独特的设计理念,设计出能够体现民族特点以及时代变化、具有审美观念以及丰富内涵的服装,使人们在看到服装时,便可以体会到服装中蕴含的无形价值。服装的品牌文化,可以看作是服装品牌经营理念、审美理念以及价值理念的结合体,不论是服装设计的艺术风格,还是服装的品牌文化,都可以体现出服装的人文精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情愫或审美情趣。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它的形成受社会发展的影响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逐渐体现出稳定性的特点,进而影响到品牌的艺术风格。众所周知,品牌需要基于具有灵魂的元素,才能得到发展与壮大,而艺术风格刚好可以赋予品牌灵魂,并逐渐发展为品牌文化。[1]品牌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品牌形象,它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从字面上理解“文化”,其在广义层面与狭义层面中的具体含义存在一些差异。在广义层面上看,文化是指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累积的精神与物质,而从狭义层面上来说,文化是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制度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人们在理解风格内涵时,文化属于一种历史现象,具有时代性、社会性等特点,无论是哪一种品牌,都会具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化。品牌文化的存在,可以使品牌顺应时代的发展规律,扩大品牌效应。

2.2服装设计风格的个性化特征以及品牌文化的核心内容介绍

艺术的最高境界便是艺术风格,大部分艺术家会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追求艺术风格。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他们的最高目标便是设计出具有艺术风格的服装作品。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时代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服装风格的形成,因此,就具有艺术风格的服装来说,它并不仅仅是遮羞御寒的工具,它还能够体现时代的发展特点,向人们传递服装品牌的理念。当服装设计师将自身的审美、情感以及思想注入设计的服装之中,并且该服装非常符合着装者自身的气质,则表明服装的设计时是成功的,服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服装的个性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服装的色彩、文化品位以及款式等各个方面,成熟的服装设计在这些方面都需要有较高的质量。文化情愫、商标以及风格特征是形成品牌文化必不可少的元素,这些元素在形成品牌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着品牌的独特优势。一般来说,品牌文化的不可替代优势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企业文化的绝对优势,另一方面是企业文化的相对优势。其中,绝对文化优势指的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的管理观念、企业精神与信仰等内容。在当前形势下,各大企业最需要的便是绝对文化。例如法国的皮尔卡丹公司,该公司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坚持发扬法国的传统文化,经过长期坚持,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成为了一种无可替代的品牌。[2]

2.3服装设计艺术风格与品牌文化的相互作用

服装设计艺术风格对品牌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服装设计艺术风格可以展现品牌文化的内涵。设计师借助服装设计艺术风格,可以将品牌文化的内涵展示给外界受众。因此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服装并不是简单的生活用品,它还是艺术与文化的展示品。要向外界展示品牌的内涵,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就必须借助设计风格。第二,服装设计艺术风格丰富品牌文化的内容。众所周知,品牌文化内涵会受到服装设计艺术风格的影响,除此之外,设计师的思想也会对品牌文化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全面分析服装的风格,品牌文化的内涵可以吸收服装体现出的文化与艺术气息,丰富文化内涵。品牌文化对服装设计艺术风格的作用,也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品牌文化内涵提升人们对服装设计风格的接受度。每一个品牌都有自身的文化价值,服装设计品牌也不例外,在品牌的支撑作用下,蕴含不同艺术风格的服装会因品牌而得到大众的支持。第二,品牌文化内涵促进服装设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发展。因为品牌文化的内涵具有一定的核心价值,因此品牌文化包含多层次的文化内容,分析不同文化内容的差异之后,把相应的艺术特特征应用于不同的服装设计工作中,就会设计出风格不同的服装,促进服装设计艺术的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怡.服装设计艺术风格与品牌文化内涵构建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7):369+371.

服装设计的产品与服务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企深度融合 定向培养 准职业人

学生希望毕业能顺利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企业也希望能挑到具备一线岗位能力的适用人才,校企对口联姻、双向渗透的定向培养模式从学生就业和企业用人需求两方面着手,双管齐下,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推进了高职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校企深度融合与实训基地建设,针对行业用人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与管理,既增强了学校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的能力,又紧贴了行业企业用人需求。校企合作定向培养还促进了“双角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学生成为“准职业人”的培养,完善了学生实训实习管理制度,提高了高素质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扩大了学校的美誉度,实现学校、学生与企业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一、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

由于生产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中国纺织行业正加快调整和转型升级。《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把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和人才作为纺织强国建设的四大战略,自主品牌建设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作为中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中国服装业正在由“贴牌加工”逐步向“自主品牌”进行着巨大转变。

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企业树立自主创新的意识,走创新发展的道路。为了满足市场发展需要,拥有独特设计理念,了解市场需求,能够进行原创设计的服装设计师十分紧缺。但是和以往不同的是:1.企业对设计类岗位需求开始细分化。除去传统的男女服装设计师外,在其他方面的设计师需求开始增多,如内衣、童装、礼服、家居服设计等。2.除了注重服饰的整体设计感,对细节的设计也开始重视起来。如花形设计师、图案设计师等,力求在细节上体现出整体的层次感和设计感。3.企业在有了自己的自主品牌后,服装陈列设计和橱窗设计已经成为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负责全国直营店及加盟商店铺的陈列设计师和服装电商成为企业的急需人才。未来的品牌设计,以专业化的设计水平、细致化的服装质量、职业化的创新能力三者一体,共同推动品牌发展,服装设计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发展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服装设计专业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带领下,对行业内服装企业进行了调研与人才需求分析,产业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中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服装设计人才必须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需求,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完整的服装设计和成熟的纸样设计能力,熟练掌握成衣的制作工艺,熟悉服装产品宣传、推广的技巧,掌握服装商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等扎实的专业技术。培养出符合服装设计行业设计、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校企合作双向渗透定向式人才培养

通过对服装行业人才需求的调研与分析,结合学生自身的亮点与喜好有针对性地开展讲座与交流,与相关企业开展了不同类别的定向培养,如童装设计、内衣设计、女装设计、陈列销售管理等。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以学院教育为基础,企业人才需求为强化目标,锻造学生“能吃苦,懂忍耐,讲拼搏,乐奉献,会合作”的优秀品质。提供学生实习实训等一切便利条件,促进学生优化个人自身素质,加强学院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完善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同时,还应具备成为综合型人才的各项基本素质,定向班使学生完全立于规范的服装设计企业的工作氛围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环境的学习和培训,学生在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工作,为学生明确了就业方向和提高就业竞争力,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定向式(校企合作双向渗透)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对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学生采用“学校+企业”教学模式。以下,以学校与香港顶尖妇婴用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童装设计的定向班为例:

在项目推进过程,曾出现不少问题,经过教师团队与企业和学生的多次沟通与协调,项目顺利进行并完成。8人直接晋升设计师负责童装产品的开发,1人为总经理助理负责产品的与订货会推广,2人为平面设计师负责妇婴用品图案设计。半年期间,童装设计师中3人已经月薪过万元,香港顶尖妇婴用品有限公司对学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教师的工作态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四、校企深度融合建设校内工作室定向培养“准职业人”

高职教育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创意型人才。服装设计专业响应校企深度融合的号召,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带领下,以“真实项目历练,成就准职业人”为理念,成立服装设计项目工作室。工作室通过承接企业项目和原创产品开发二大业务,培养学生成为“准职业人”和促进了“双角色”师资队伍的建设。

1.承接企业真实项目。是由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参与完成企业真实项目,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强化技术技能并积累实战经验。师生合作团队不管是在校内技术支持还是校外技术服务方面,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2.原创产品开发项目以服饰色彩图案、服装设计、现代成衣技术、服装陈列设计、服装营销与管理等课程为基础,开展创意家纺布艺和图案设计制作两大项目(均接受定制设计),以“教学产销”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企业化运作管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意创业能力。图案设计与制作设有设计部、业务部、印刷部、后期工艺制作等部门,主要承接图案DIY个性化定制服务。图案个性化定制服务主要包括创意时尚T恤衫、俱乐部服、班服、社团服、企业标识服装、原创品牌服装图案设计与加工制作,以及相关用品、礼品、奖品等个性化定制服务。集设计、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以多种经营特色和一流服务,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开发方案以及高效快捷的图案加工服务。学生参与新产品开发、产品的推广、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锻炼学生在产品设计、产品陈列、色彩搭配、宣传推广、产品销售与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技能。

工作室项目训练改变传统培养学生的观念,混编师资队伍,融入企业文化与标准,学生就是员工,改变学习模式,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创新能力教育,通过校内工作室的建设,构建“教学产销”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人才培养。

结语

在校企深度融合定向培养合作项目的推行与实践中,不断扩大定向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加强对校企合作双向渗透定向学生的管理,双方积极反馈并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既增强了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双方以较少的资源达到了最大化的有效利用,人才培养无缝对接双胜共赢,定向培养的学生到企业实习既能进得去,又能留得下,技术过得硬,企业又欢迎。招生和就业的良性循环,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定向培养的预期效果,推进了高职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校企深度融合与实训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徐仂.关于独立院校应用型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2(17).

[2]李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双师”和“双学”应当并重――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L].纺织服装教育,2012(6).

服装设计的产品与服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 高职服装专业 毕业设计 产业转化 教学改革

一、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在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目标是文化、技能与未来生产实践相结合、能够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合格建设者。这就给现代教育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当今市场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市场对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不但要有设计、绘画能力,还要懂制作。笔者曾经在外资企业深圳某羊绒设计公司从事服装设计与管理工作,深感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性。如在招聘服装设计师时,企业要看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不仅包括设计图纸水平高低,还要看设计方案中是否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技术资料,包括服装材料详细描述(各种材料的品种、数量、品级、价位和面料、服饰配件等)、制作工艺流程、整体预算等,还要将个人的设计方案介绍给客户,想方设法说服客户接受自己的设计方案。在考察人员时,既要看其设计能力、工艺、成本、实施经验,还要看具体处理、解决问题等的综合能力。所以说,现在一方面是市场需要综合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培养的学生找不到工作,怎样避免这一尴尬局面?这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服装设计教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艺术服装类学校的最大优势是聚集着大量的服装设计人才,而教育创新就要发挥学校的各种优势。笔者大学毕业后在教育岗位工作了多年,这期间曾到外资企业进行设计、管理工作,后又回到教育岗位,在教学工作之余,兼职到外资企业做服装设计、品牌策划及生产管理,对服装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尤其对服装设计、工艺制作、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了解较多,学习并积累了有关材料、工艺、成本、品牌、市场运作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对服装设计人才市场的需要有一定了解。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最终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市场需要综合人才,而学校在服装设计方面的优势又是设计公司和服装企业所需和缺乏的。所以,走市场与学校、企业相结合的道路,既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又能弥补各方面不足和所需,努力创建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营模式和“三赢”的有效运行机制。

1.在学校,建立以学科带头人为主要引领者、具有前沿性的服装设计公司,可以吸收名牌企业、公司的技术及管理人才,发挥其市场营销、引导开发市场和对市场需求把握较准确的优势。同时,可以利用学校设计人才集中、专业性强的特点,开发出符合市场需要,引导市场审美的新产品,服务于各种客户的需求,降低设计公司对大量设计人员的管理成本。

2.学校的优势是专业服装设计人才资源相对集中。在教学中,对于实践训练和对市场的了解成为高年级学生学习内容的重要部分。在高年级教学中,安排学生到服装企业顶岗实习,学校可利用学生的技术专长资源及原有的设备资源,为客户与市场提供具有一流设计、一流加工技术的服装产品,这对于从事服装设计教育的学校而言,不但节省了工艺制作、设备的经费和场地的投入,还可以把学校的教学与生产实践、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机会针对市场任务去学习、训练创新思维,也能够在限定设计任务的课题设计中,尤其是在毕业设计中,对服装企业需要的设计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既对市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又能够为服装工艺设计的创新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因此,学生就能够缩短与社会需求的距离,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通过具体的设计任务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把在学校学习的设计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以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利于其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

三、以毕业设计为平台,力求使优秀学生作品向地方产业转化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是三年制高职,课程安排占5个学期,第六学期是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第一学年前两个学期安排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从第二学年到毕业,以服装设计、服装制图与工艺作为主线的实训课程贯穿始终,尤其是每届毕业设计,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是重中之重,安排在第五学期完成,占8个学分。具体程序如下:

(一)毕业设计前的实习(利用假期的时间)

在第四学期放假前,由指导老师及实训老师动员每个学生发放毕业实习指导书。如,1.实习时间:2011年7月至8月底实习,2011年5月6日返校。2.实习内容:根据学生自身的服装设计主题、类型,通过艺术系联系相应的服装企业、服装设计公司,或者自己根据专业兴趣、就业方向寻找相应的服装企业、服装设计公司等。在实习期间必须完成已确定的毕业设计项目的草图设计、设计初稿,回来后先由指导老师打第一次成绩(占40%)。在实习企业分别派3位指导老师进行监督管理。3.实习要求: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习企业的规章制度:(1)实习完成后填写艺术系统一发的实习报告单,实习结束后由班长收齐交给毕业指导老师,再统一交到服装教研室。(2)实习要分3个组进行,自愿组织实习小组,并选出小组长,班长将名单报到服装教研室。(3)每个学生要写一份1000字左右的实结报告(市场考察报考)(需打印),由班长收齐后交给毕业指导老师,再统一上交到服装教研室。(4)购买、收集个人设计主题所需要的服装面料、辅料、配饰等。(5)收集学生个人所实习企业、公司的相应资料,以及在该公司所参与的设计项目资料。(6)实习结束后,每个学生都要向系里汇报自己的实习情况(系里安排实习交流会)。(7)下一个学期的返校时间为该年9月1日。

(二)根据企业需要,确定毕业设计类型

毕业设计与制作是考核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几年教学的最好总结,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毕业、就业及下届的生源及学校声誉、教学质量。结合地方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生产需要,确定毕业设计作品类型。具体包括:礼服(包括创意服装设计)、职业服装、休闲服装(包括运动休闲服装设计)、民族服装(包括少数民族服装,特别是内蒙古民族服装、服饰)、针织服装(包括针织、梭织配套休闲服装设计)、儿童服装。

(三)毕业设计具体要求――毕业设计说明书

1.毕业设计说明书

(1)毕业设计的任务:A.学生独立设计、制做完成一个系列的服装,最少5套(必须完成)。一切费用自理,作品在成绩评定后归个人所有。B.另一个系列,可与学生合作、学生个人与厂家挂钩。学生可根据要求自行联系服装公司及厂家,进行系列时装设计,合作方式需签订合同或协议。一份由指导老师备案,一切费用和利益由双方商定。

(2)毕业调研的内容与形式

毕业调研是毕业设计选题的主要依据,是毕业生选择专业设计课题的基础,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及搜集相关资料,为毕业设计拟定主题。

A.调研范围。a.服装市场销售动态,国际、国内服装市场及不同地区服装市场的现状、特点、发展潜力及变化趋势。b.企业产品的开发与研究。针对某一企业的市场定位和生产能力等客观因素,将产品面料、款式、工艺等与同类产品做比较研究,以提出改进建议。c.对某地区风土人情进行调研。如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民俗服饰的现状与流行时尚做横向研究。d.南北服装款式,流行及价格的比较及分析。e.流行预测。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国际、国内服装流行预测信息,对本地区流行规律加以分析,并做出对下一季度的流行预测。

B.调研方法。a.学生根据自身环境、条件参考上述调研范围,选择调研方向和重点(也可自行选题),并取得指导教师的认可。b.调研地点,可视情况具体联系。

2.需要完成的设计内容

(1)设计作品册:一册(8K)

A.完成20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B.确定毕业设计作品主题,符合产品类型要求。

C.设计说明书,500字左右,包括设计主题、灵感来源、设计说明等;D.构思创作完成两个系列的服装设计草图(每系列5套以上),经指导教师审阅,反复修改,确定其中一个系列进行毕业设计、制作。E.完成所确定系列服装的彩色效果图(8K图纸)1张,表现技法不限。F.纸样设计,准确绘制每一款的服装生产图及相应的1 : 5纸样设计图(用8K图纸,钢笔绘制)。G.样衣制作: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样衣制作,要求样衣与效果图、生产图吻合。H.封面设计要新颖。内容包括学校名称、设计主题、设计者姓名以及指导老师姓名、班级、时间。

(2)设计作品展板一面:(1K),内容包括:系列服装设计效果图、设计作品主题、灵感来源等。

(四)毕业设计方法

(1)收集资料

重点对地方经济效益好的服装企业、品牌进行长期的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其设计风格、服装的定位、销售层次、销售情况等,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建立文件档案,作为设计的第一手资料。

(2)信息分析

对收集到的众多服装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归纳、整理,对自己的设计作品形成一个初步构思及框架,并以设计草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3)进行设计

通过上述信息,给产品定位,进行服装的整体设计,画服装效果图,制作成成衣。

(4)设计作品的产业转化

对所设计的作品进行反复修正,与教师共同商量定稿,再进行工艺设计――打板――复板――产品展示――经销商进行定货、评定――小批量试生产――投放市场――市场运作――销售策划、策略――信息反馈――再设计。

(五)让学生作品直接参与地方服装产业转化

(1)学生设计主题的确定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联系相关服装企业,根据企业产品开发需要和市场流行趋势及市场需要,结合相关企业的实际生产、设备、工艺情况,确定学生设计主题,进行设计。

(2)学生作品,即服装效果图成衣化,具体流程:服装设计构思――服装设计草图――服装设计效果图――服装制作平面图――工艺制版――工业推板――复板――制作成品,学生在电脑上设计完,将完整的设计图、工艺图、意匠图用E―mail发到企业产品开发室,进行打板。样板回来后,学生提出修正意见,再用E―mail发到企业进行复板,直至到成品。整个过程由学生独立完成。

(3)学生作品展示会。包括服装动态表演和静态展览。先在学生内部进行作品展示,针对每一作品展开讨论,互相学习,进行探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改进设计。

(4)选出优秀学生的作品,进行服装动态表演和静态展览,会上,首先可以邀请相关产品的服装企业领导、产品开发人员参加,可当场订货;其次,邀请当地宣传机构的人员参加,进行大面积宣传。

(5)建立学生作品网站,扩大对外展示、宣传。学生的整个设计过程在网络、教室、市场、企业中穿行,使其在市场大熔炉中得到实际训练,企业也直接从学生身上看到了潜力,可决定学生的去留问题,从而创造就业机会,也使整个教学处在一个产、教、研一体化的良性循环中,从而提高学校的声誉及综合竞争力。

(6)根据每期办学经验和市场需要,可随时调整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内容、课程、课时等,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市场需要,从而提高学校的生存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总之,在国际一体化的当今社会,每个从事服装设计的工作者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不断学习,建立创新意识,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以毕业设计为平台,使学生设计的优秀作品尽快走向市场,服务于地方服装企业,提高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和工作能力,使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

服装设计的产品与服务范文第5篇

1.围绕着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理念问题,要改革和探索的问题一是改革和探索服装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及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梳理和分析课程与人才培养关系,以适应社会对于服装设计人才培养向具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基础研究能力、艺术修养全面复合型人才转型的需求。二是改革和探索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系统模式和方法,探寻符合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方法,在人才自身述求方面下功夫,进行创新性和实践性有益探索。三是重新思考和构建服装设计学科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框架课程模式。2.服装设计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设计领域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我国的服装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服装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中国服装产业正跻身于世界一线行列。2014年中国服装协会调研,我国服装生产企业超过4.5万家,人才需求剧增。有一定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的学生,受到服装企业的青睐。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教师本身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与设计师并存的“双师型”教师受到学生青睐。教师不仅要在课程上传授书本知识,更要了解市场,把教室变成企业的工作室。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发掘学生的个体特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理念的更新对服装课程设计上提出新思想。作为服装设计专业教师,我们必须创新自己的授课方式,以配合不断发展的服装企业对用人的需求。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绘画基础,但不能停留在纯艺术的角度,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必须培养学会运用设计的思维语言进行创作,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的思考

1.服装设计专业教师教学思路的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很少,习惯于沉浸在自我的讲述中。在专业课程设计上缺少与学生的沟通。这就导致老师讲的自我陶醉,而学生的收获却很少,所以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首先要提出的是教学的互动环节,课堂应该变成企业的工作室,教师在讲授的同时,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在工作室迅速记录下自己的创作过程,不断与老师共同,通过一次、二次、三次的设计,不断经历否定、否定、肯定的设计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自觉性,不断的让学生在完成自己作品的同时,分享自我创作的体会,并陈述作品要表达的含义。老师则要记录每个学生创作作品的过程,不断给予修改意见。直到学生完成自己满意的作品。经历这样的过程后,学生不但可以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而且在不断的提问回答过程中,增加的自己与学习的主动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忙于迅速讲授课本上的内容,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感受。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的丧失,而老师课后又要修改大量的不成功作品,耗时费力。提升服装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思路势在必行。2.新形势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在我国服装设计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中以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美学、服装史论、结构工艺、面料、营销等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另外,还有一些相关的选修课程作为辅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服装市场的不断发展,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需求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教师我们要对社会时事与服装设计、市场环境等关系进行分析。设计出一些如“首饰设计”“陈列设计”“时尚埋首”“奢侈品管理”等新型课程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重视交叉学科,在人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增加艺术与技术学科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艺术理论教育的传授,同时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重视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老师重视实践课程授课方式、创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想法与作品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就是实践动手能力太弱,天马行空的想法不能形成作品,一切都室空谈。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大实践学分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专业课程的考核以理论考试和作品创作结合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设计构思与款式结构、材料工艺相结合。重视隐形型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内设计大赛。多参与企业产品设计实践。3.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服装设计专业融合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艺术、工科、理科、文科、人体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相交融的一门学科。服装设计专业对教学设施的要求非常严谨,学生的工作室既是学生的实验室,学生在工作室通过设计灵感的来源完成设计思路的表达,无论是面料的二次再造,传统工艺的印染:“扎染、蜡染”学生不断尝试从各种植物中提炼色彩并体验植物内在蕴藏的颜色。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完成服装艺术的造型、材质、技艺的多元呈现,这一切都是在工作室中完成。在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工作室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核心、心脏”的作用。很多国内外知名大学都把服装设计工作室与企业结合,学生参与服装企业产品研发视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

三、结语